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073841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75392.0

申请日:

20161214

公开号:

CN206548574U

公开日:

201710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221

主分类号:

A61B17/221

申请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发明人:

韩向军,马鹍鹏,苏洪英,钟红珊,徐克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55号

优先权:

CN20162137539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史明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涉及胆囊取石的技术领域。所述溶石袋,用于捕捉胆结石,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包括袋体、开合机构和操作杆,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一端,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位置,用于调节所述袋体开口的关闭和开启。使用所述溶石袋对胆结石进行捕捉,然后在溶石袋内进行胆结石溶解反应,溶石液不会进入到胆囊内,保证了病人不会受到溶石液的伤害,从而达到胆囊取石手术安全可靠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溶石袋,用于捕捉胆结石,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开合机构和操作杆,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一端,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位置,用于调节所述袋体开口的关闭和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或者聚四氟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操作杆受到外力变形,且外力撤去后恢复原来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括由相对的第一袋边和第二袋边形成的袋口,所述第一袋边和第二袋边具有共同的固定端,所述第一袋边还具有第一活动端,所述操作杆自所述第一活动端穿插至所述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到第一活动端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二袋边还具有第二活动端和第三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到第二活动端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三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袋边的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石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手术线、第二手术线以及第三手术线,所述第二手术线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端,另一端荷包缝合结束于所述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三手术线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三活动端;所述第一手术线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一活动端或者第二活动端。 6.一种胆囊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溶石袋,所述胆囊取石装置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向溶石袋内输入溶石液,以及将废液和胆结石残渣排出溶石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胆囊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直径大于进液管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胆囊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胆囊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结构为双腔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胆囊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出液管的进液端长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胆囊取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

背景技术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和聚集,胆囊胆汁中的高浓度的胆固醇和胆色素经过复杂的病理过程即可能结晶形成结石。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胆囊对于人体来说仍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合并症,包括消化不良、胆汁反流、胆管末端括约肌功能失调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为了克服以上的缺点,因此才新出现了保胆手术。

现有治疗胆囊结石的保胆手术为内镜下保胆取石术,内镜下保胆取石技术借助纤维胆道镜、腹腔镜、胃镜及其它相关设备,经肋缘、胃壁或直肠壁小切口(1.5~2cm)入腹,切开胆囊,在内镜的直视下取出胆囊内结石,既保留胆囊及其功能,又取净结石。

但是内镜下保胆取石技术必须在病人全麻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对于年龄较大、患有合并症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来说不适用,所以亟需发明一种适应群体更广泛的保胆取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以解决现有保胆取石技术中存在的取石过程需要全身麻醉,适应人群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石袋,用于捕捉胆结石,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包括袋体、开合机构和操作杆,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一端,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位置,用于调节所述袋体开口的关闭和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或者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操作杆受到外力变形,且外力撤去后恢复原来的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包括由相对的第一袋边和第二袋边形成的袋口,所述第一袋边和第二袋边具有共同的固定端,所述第一袋边还具有第一活动端,所述操作杆自所述第一活动端穿插至所述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到第一活动端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第二袋边还具有第二活动端和第三活动端,所述固定端到第二活动端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第三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袋边的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手术线、第二手术线以及第三手术线,所述第二手术线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端,另一端荷包缝合结束于所述第二活动端;

所述第三手术线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三活动端;

所述第一手术线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一活动端或者第二活动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包括上述的溶石袋,所述胆囊取石装置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向溶石袋内输入溶石液,以及将废液和胆结石残渣排出溶石袋。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直径大于进液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结构为双腔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出液管的进液端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石袋,用于捕捉胆结石,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包括袋体、开合机构和操作杆,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一端,使用时,操作者用手握住操作杆,将袋体通过胆囊和外界之间的连通通道导入到胆囊内部,控制开合机构,将袋体的开口打开,通过操作杆控制袋体进行胆结石捕捉,待胆结石捕捉完毕后,向袋体内输入溶石液,并控制开合机构,使袋体的开口关闭,可以使袋体密封。胆结石和溶石液的整个反应过程都是在袋体内进行的,溶石液不会流入到胆囊内,对当胆囊壁造成伤害,从而可以达到保证保胆取石手术安全有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包括上述的溶石袋,用于捕捉胆结石,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所述胆囊取石装置还包括连通通道和引流管,所述连通通道用于连通胆囊和外界,所述引流管用于向溶石袋内输入溶石液,以及将废液和胆结石残渣排出溶石袋。整个过程都是在密封的溶石袋内进行的,溶石液或者反应后的废液不会进入到人体的胆囊内,从而达到保证病人不会受到二次伤害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石袋第一袋边所在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石袋第二袋边所在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石袋开口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中引流管的剖视图。

图标:100-溶石袋;110-操作杆;121-第一袋边;122-第二袋边;131-固定端;132-第一活动端;133-第二活动端;134-第三活动端;141-第一手术线;142-第二手术线;143-第三手术线;200-引流管;210-进液管;220-出液管;211-出液端;221-进液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石袋,如图2-4所示,用于捕捉胆结石,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包括袋体、开合机构和操作杆110,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110一端,操作者通过操作杆110来控制溶石袋100捕捉胆结石。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位置,当需要使用溶石袋100捕捉胆结石时,可以通过控制开合结构将溶石袋100的开口张开,而在利用溶石液溶解胆结石的过程中,开合机构控制溶石袋100的开口闭合,从而将溶石袋100密封,不会有溶石液进入到胆囊内,整个手术安全可靠。

袋体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或者聚四氟乙烯。袋体作为溶石反应的发生地,需要具有抗腐蚀性。因为胆囊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胆固醇和胆色素,当胆固醇和胆色素在胆囊胆汁中的浓度过高经过病理过程即可能结晶形成结石。而甲基叔丁醚、乙基叔丁醚、丙酸乙酯能够溶解胆固醇,二甲亚砜能够溶解胆色素,所以溶石液可以包括上述溶液。袋体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或者聚四氟乙烯可以保证在手术过程中,溶石袋100一直是处于密封的状态的,不会有溶石液从溶石袋100内流出进入到胆囊,以危害病人胆囊。

所述操作杆110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操作杆110受到外力变形,且外力撤去后恢复原来的形状。操作杆110可以采用细金属导丝,细金属导丝在受力后会发生形变,在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操作杆110。

袋体包括由相对的第一袋边121和第二袋边122形成的袋口,所述第一袋边121和第二袋边122具有共同的固定端131,所述第一袋边121还具有第一活动端132,所述操作杆110自所述第一活动端132穿插至所述固定端131,穿插的形式类似于荷包缝合,将操作杆110的一端,从第一袋边121的正面和反面交替的穿插进入。最后将操作杆110的进入端与袋体的固定端131固定,这样第一袋边121的第一活动端132就可以滑向固定端131,从而达到所述固定端131到第一活动端132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二袋边122还具有第二活动端133和第三活动端134,第二活动端133与第一活动端132相对设置,所述固定端131到第二活动端133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第三活动端134设置在所述第二袋边122的固定端131和第二活动端133之间。

具体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手术线141、第二手术线142以及第三手术线143,所述第三手术线143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三活动端134,这样拉动第三手术线143,第三手术线143卡在胆囊与外界的连通通道侧壁,从而可以将溶石袋100的袋口打开。所述第二手术线142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固定端131,另一端荷包缝合结束于所述第二活动端133,这样拉动第二手术线142及操作杆110,可以缩小固定端131到第二活动端133的距离,从而将溶石袋100的袋口关闭。所述第一手术线141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一活动端132或者第二活动端133,用于胆囊取石结束后将溶石袋100拉出胆囊。

具体地,使用上述溶石袋100进行胆结石捕捉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先建立一条胆囊和外界的连通通道,操作者先使用穿刺针刺入胆囊,然后将穿刺针的针芯拔出,将一根导丝的一端从穿刺针的套管内伸入胆囊,然后拔出穿刺针套管。从导丝的另一端穿过外鞘管,这样,外鞘管就可以沿着导丝进入胆囊内了,最后撤出导丝以及外鞘管的扩张器,只留外鞘管的外套在胆囊内,所述外鞘管外套即成为胆囊与体外的连通通道,因为外鞘管的外套直径较小,对人身体的伤害不大。

第二,通过操作杆110将溶石袋100从连通通道送入胆囊。

第三,通过牵引第三手术线143,操作杆110发生弯曲,第三活动端134向外鞘管的出口位置移动,溶石袋100的开口被张开,通过超声成像或者DSA成像技术寻找到胆囊内的胆结石,然后操作溶石袋100将胆结石捕捉,使胆结石位于溶石袋100内。

第四,通过向外牵引第二手术线142和操作杆110,可以使第一活动端132和第二活动端133向固定端131移动,将溶石袋100的开口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石袋100,用于捕捉胆结石,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包括袋体、开合机构和操作杆110,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110一端,操作者通过操作杆110来控制溶石袋100捕捉胆结石。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位置,当需要使用溶石袋100捕捉胆结石时,可以通过控制开合结构将溶石袋100的开口张开,而在利用溶石液溶解胆结石的过程中,开合机构控制溶石袋100的开口闭合,从而将溶石袋100密封,不会有溶石液进入到胆囊内,整个手术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包括上述溶石袋100,所述胆囊取石装置还包括引流管200,所述引流管200包括进液管210和出液管220。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利用上述溶石袋100对胆结石进行捕捉,然后将引流管200的一端通过连通通道导入到溶石袋100内,通过控制溶石袋100的开合机构将溶石袋100的袋口关闭,然后利用引流管200向溶石袋100内输入溶石液,在溶石袋100内进行溶石反应,同时,将反应后的废液和胆结石残渣导出胆囊。

如图4所示,出液管220具有进液端221,进液端22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用于增加废液和废渣进入到出液管220的几率,更快的将溶石袋100内的废液和废渣导出胆囊。

出液管220的进液端221要长于进液管210的出液端211,当进液管210的出液端211完全进入到溶石袋100后,出液管220的进液端221呈“U”形位于溶石袋100内,可以增加出液管220与溶石袋100内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加快废液及胆结石残渣的排出。

优选地,引流管200包括进液管210和出液管220,溶石液通过进液管210导入溶石袋100,出液管220用于将废液及胆结石残渣导出胆囊,并且所述出液管220的直径大于进液管210的直径。因为整个手术建立在在微创的前提下,所以引流管200的不能太粗,进液管210只是用于向胆囊内输入溶石液,所以可以设置的相对细一些;相对地,因为在溶解胆结石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胆结石没有被完全溶解,如果出液管220设置的比较细的话,可能会造成堵塞的情况出现,所以设置出液管220相对较粗一些。这样就在保证引流管200整体较细的情况下,不容易造成出液管220堵塞的情况出现。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210和出液管220一体成型,也就是说,进液管210和出液管220为引流管200的两个腔管,这样保证了引流管200外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整体性更高,且适应手术环境。

具体地,使用上述胆囊取石装置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先建立一条胆囊和外界的连通通道,操作者先使用穿刺针刺入胆囊,然后将穿刺针的针芯拔出,将一根导丝的一端从穿刺针的套管内伸入胆囊,然后拔出穿刺针套管。从导丝的另一端穿过外鞘管,这样,外鞘管就可以沿着导丝进入胆囊内了,最后撤出导丝以及外鞘管的扩张器,只留外鞘管的外套在胆囊内,所述外鞘管外套即成为胆囊与体外的连通通道,因为外鞘管的外套直径较小,对人身体的伤害不大。

需要说明的,连通通道的直径小于4mm。上述外鞘管可以为12F外鞘管,外鞘管的直径再大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外鞘管的直径小于4mm。

第二,通过操作杆110将溶石袋100从外鞘管外套送入胆囊。

第三,通过牵引第三手术线143,操作杆110发生弯曲,第三活动端134向外鞘管的出口位置移动,溶石袋100的开口被张开,通过超声成像或者DSA成像技术寻找到胆囊内的胆结石,然后操作溶石袋100将胆结石捕捉,使胆结石位于溶石袋100内。

第四,将引流管200从外鞘管外套导入到溶石袋100。

第五,通过向外牵引第二手术线142和操作杆110,可以使第一活动端132和第二活动端133向固定端131移动,将溶石袋100的开口关闭。

第六,通过引流管200的进液管210向溶石袋100内注入溶石液,溶石将与胆结石反应后的废液及胆结石残渣从引流管200的出液管220排出溶石袋100。

第七,胆囊取石结束后,向外牵引第一手术线141,将溶石袋100从胆囊内取出。

需要说明的,连通通道230的直径小于4mm。因为整个手术是建立在微创的基础上,所以连通通道230可以为12F外鞘管,外鞘管的直径再大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外鞘管的直径小于4mm,既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又防止对病人造成其它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包括上述的溶石袋100,用于捕捉胆结石,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所述胆囊取石装置还包括连通通道230和引流管200,所述连通通道230用于连通胆囊和外界,所述引流管200用于向溶石袋100内输入溶石液,以及将废液和胆结石残渣排出溶石袋。整个过程都是在密封的溶石袋100内进行的,溶石液或者反应后的废液不会进入到人体的胆囊内,从而达到保证病人不会受到二次伤害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75392.0 (22)申请日 2016.12.14 (73)专利权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 街155号 (72)发明人 韩向军 马鹍鹏 苏洪英 钟红珊 徐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史明罡 (51)Int.Cl. A61B 17/221(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 (57)摘。

2、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石袋及胆囊取石 装置, 涉及胆囊取石的技术领域。 所述溶石袋, 用 于捕捉胆结石, 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 包括袋 体、 开合机构和操作杆, 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 作杆一端, 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 位置, 用于调节所述袋体开口的关闭和开启。 使 用所述溶石袋对胆结石进行捕捉, 然后在溶石袋 内进行胆结石溶解反应, 溶石液不会进入到胆囊 内, 保证了病人不会受到溶石液的伤害, 从而达 到胆囊取石手术安全可靠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6548574 U 2017.10.13 CN 206548574 U 1.一种溶石袋, 用。

3、于捕捉胆结石, 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 其特征在于, 包括袋体、 开合 机构和操作杆, 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一端, 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位 置, 用于调节所述袋体开口的关闭和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石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体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或者聚四氟 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石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杆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所述操 作杆受到外力变形, 且外力撤去后恢复原来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石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体包括由相对的第一袋边和第二 袋边形成的袋口, 所述第一袋边和第二袋边具有共同的固定端, 所述第一袋边还具有第一 活动端。

4、, 所述操作杆自所述第一活动端穿插至所述固定端, 所述固定端到第一活动端之间 的距离可调; 所述第二袋边还具有第二活动端和第三活动端, 所述固定端到第二活动端之间的距离 可调; 所述第三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袋边的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石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手术线、 第二手 术线以及第三手术线, 所述第二手术线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端, 另一端荷包缝合结束于所 述第二活动端; 所述第三手术线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三活动端; 所述第一手术线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一活动端或者第二活动端。 6.一种胆囊取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

5、溶石袋, 所述胆 囊取石装置还包括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用于向溶石袋内输入溶石液, 以及将废液和胆结石 残渣排出溶石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胆囊取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 管, 所述出液管的直径大于进液管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胆囊取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为一体结 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胆囊取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结构为双腔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胆囊取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的长度小 于所述出液管的进液端长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48574 U 2 溶石袋及。

6、胆囊取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胆囊取石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 经过长 时间的沉积和聚集, 胆囊胆汁中的高浓度的胆固醇和胆色素经过复杂的病理过程即可能结 晶形成结石。 随年龄增长, 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胆囊对于人体来说仍具 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合并症, 包括消化不良、 胆汁反流、 胆管末端括约肌功能失调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为了克服以上的 缺点, 因此才新出现了保胆手术。 0003 现有治疗胆囊。

7、结石的保胆手术为内镜下保胆取石术, 内镜下保胆取石技术借助纤 维胆道镜、 腹腔镜、 胃镜及其它相关设备, 经肋缘、 胃壁或直肠壁小切口(1.52cm)入腹, 切 开胆囊, 在内镜的直视下取出胆囊内结石, 既保留胆囊及其功能, 又取净结石。 0004 但是内镜下保胆取石技术必须在病人全麻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对于年龄较大、 患 有合并症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来说不适用, 所以亟需发明一种适应群体更广泛的保胆 取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石袋及胆囊取石装置, 以解决现有保胆取石技 术中存在的取石过程需要全身麻醉, 适应人群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

8、型提供的溶石袋, 用于捕捉胆结石, 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 包括袋体、 开合机构和操作杆, 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一端, 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 口位置, 用于调节所述袋体开口的关闭和开启。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袋体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或者聚四氟乙烯。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操作杆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所述操作杆受到外力变形, 且外力撤去 后恢复原来的形状。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袋体包括由相对的第一袋边和第二袋边形成的袋口, 所述第一袋 边和第二袋边具有共同的固定端, 所述第一袋边还具有第一活动端, 所述操作杆自所述第 一活动端穿插至所述固定端, 所述固定端到第一活动端之间。

9、的距离可调; 0010 所述第二袋边还具有第二活动端和第三活动端, 所述固定端到第二活动端之间的 距离可调; 0011 所述第三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袋边的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之间。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手术线、 第二手术线以及第三手术线, 所述第二 手术线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端, 另一端荷包缝合结束于所述第二活动端; 0013 所述第三手术线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三活动端; 0014 所述第一手术线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一活动端或者第二活动端。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6548574 U 3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 包括上述的溶石袋, 所述胆囊取石。

10、装置还包括 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用于向溶石袋内输入溶石液, 以及将废液和胆结石残渣排出溶石袋。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引流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 所述出液管的直径大于进液管的直 径。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为一体结构。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一体结构为双腔管。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出液管的进液端长度。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石袋, 用于捕捉胆结石, 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 包括袋体、 开合机构和操作杆, 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一端, 使用时, 操作者用手握住操作杆, 将 袋体通过胆囊和外界之间的连通通道导入到胆囊内部, 控制开。

11、合机构, 将袋体的开口打开, 通过操作杆控制袋体进行胆结石捕捉, 待胆结石捕捉完毕后, 向袋体内输入溶石液, 并控制 开合机构, 使袋体的开口关闭, 可以使袋体密封。 胆结石和溶石液的整个反应过程都是在袋 体内进行的, 溶石液不会流入到胆囊内, 对当胆囊壁造成伤害, 从而可以达到保证保胆取石 手术安全有效的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 包括上述的溶石袋, 用于捕捉胆结石, 并在其内 进行溶石反应。 所述胆囊取石装置还包括连通通道和引流管, 所述连通通道用于连通胆囊 和外界, 所述引流管用于向溶石袋内输入溶石液, 以及将废液和胆结石残渣排出溶石袋。 整 个过程都是在密封的溶石。

12、袋内进行的, 溶石液或者反应后的废液不会进入到人体的胆囊 内, 从而达到保证病人不会受到二次伤害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石袋第一袋边所在面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石袋第二袋边所在面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溶。

13、石袋开口后的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中引流管的剖视图。 0027 图标: 100-溶石袋; 110-操作杆; 121-第一袋边; 122-第二袋边; 131-固定端; 132- 第一活动端; 133-第二活动端; 134-第三活动端; 141-第一手术线; 142-第二手术线; 143-第 三手术线; 200-引流管; 210-进液管; 220-出液管; 211-出液端; 221-进液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

14、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6548574 U 4 直”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 一” 、“第二” 、“第三”。

15、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石袋, 如图2-4所示, 用于捕捉胆结石, 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 应, 包括袋体、 开合机构和操作杆110, 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110一端, 操作者通过操 作杆110来控制溶石袋100捕捉胆结石。 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位置, 当需要 使用溶石袋100捕捉胆结石时, 可以通过控制开合结构将溶石袋100的开口张开, 而在利用 溶石液溶解胆结石的过程中, 开合机构控制溶石袋100的开口闭合, 从而将溶石袋100密封, 不会有溶石液进入到胆囊内, 整个手术安全可靠。 0031 袋体的材料为聚酯纤维或者聚。

16、四氟乙烯。 袋体作为溶石反应的发生地, 需要具有 抗腐蚀性。 因为胆囊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胆固醇和胆色素, 当胆固醇和胆色素在胆囊胆 汁中的浓度过高经过病理过程即可能结晶形成结石。 而甲基叔丁醚、 乙基叔丁醚、 丙酸乙酯 能够溶解胆固醇, 二甲亚砜能够溶解胆色素, 所以溶石液可以包括上述溶液。 袋体的材料为 聚酯纤维或者聚四氟乙烯可以保证在手术过程中, 溶石袋100一直是处于密封的状态的, 不 会有溶石液从溶石袋100内流出进入到胆囊, 以危害病人胆囊。 0032 所述操作杆110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所述操作杆110受到外力变形, 且外力撤去后 恢复原来的形状。 操作杆110可以采用细金属导丝。

17、, 细金属导丝在受力后会发生形变, 在手 术过程中, 操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操作杆110。 0033 袋体包括由相对的第一袋边121和第二袋边122形成的袋口, 所述第一袋边121和 第二袋边122具有共同的固定端131, 所述第一袋边121还具有第一活动端132, 所述操作杆 110自所述第一活动端132穿插至所述固定端131, 穿插的形式类似于荷包缝合, 将操作杆 110的一端, 从第一袋边121的正面和反面交替的穿插进入。 最后将操作杆110的进入端与袋 体的固定端131固定, 这样第一袋边121的第一活动端132就可以滑向固定端131, 从而达到 所述固定端131到第一活动端132。

18、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第二袋边122还具有第二活动端133 和第三活动端134, 第二活动端133与第一活动端132相对设置, 所述固定端131到第二活动 端133之间的距离可调; 所述第三活动端134设置在所述第二袋边122的固定端131和第二活 动端133之间。 0034 具体地,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手术线141、 第二手术线142以及第三手术线143, 所述第三手术线143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三活动端134, 这样拉动第三手术线143, 第三手 术线143卡在胆囊与外界的连通通道侧壁, 从而可以将溶石袋100的袋口打开。 所述第二手 术线142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固定端131, 另一端荷。

19、包缝合结束于所述第二活动端133, 这样 拉动第二手术线142及操作杆110, 可以缩小固定端131到第二活动端133的距离, 从而将溶 石袋100的袋口关闭。 所述第一手术线141一端固定缝合在所述第一活动端132或者第二活 动端133, 用于胆囊取石结束后将溶石袋100拉出胆囊。 0035 具体地, 使用上述溶石袋100进行胆结石捕捉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6 第一, 先建立一条胆囊和外界的连通通道, 操作者先使用穿刺针刺入胆囊, 然后将 穿刺针的针芯拔出, 将一根导丝的一端从穿刺针的套管内伸入胆囊, 然后拔出穿刺针套管。 从导丝的另一端穿过外鞘管, 这样, 外鞘管就可以沿着导丝进入胆囊内。

20、了, 最后撤出导丝以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6548574 U 5 及外鞘管的扩张器, 只留外鞘管的外套在胆囊内, 所述外鞘管外套即成为胆囊与体外的连 通通道, 因为外鞘管的外套直径较小, 对人身体的伤害不大。 0037 第二, 通过操作杆110将溶石袋100从连通通道送入胆囊。 0038 第三, 通过牵引第三手术线143, 操作杆110发生弯曲, 第三活动端134向外鞘管的 出口位置移动, 溶石袋100的开口被张开, 通过超声成像或者DSA成像技术寻找到胆囊内的 胆结石, 然后操作溶石袋100将胆结石捕捉, 使胆结石位于溶石袋100内。 0039 第四, 通过向外牵引第二手术。

21、线142和操作杆110, 可以使第一活动端132和第二活 动端133向固定端131移动, 将溶石袋100的开口关闭。 0040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石袋100, 用于捕捉胆结石, 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 应, 包括袋体、 开合机构和操作杆110, 所述袋体固定在所述操作杆110一端, 操作者通过操 作杆110来控制溶石袋100捕捉胆结石。 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袋体的开口位置, 当需要 使用溶石袋100捕捉胆结石时, 可以通过控制开合结构将溶石袋100的开口张开, 而在利用 溶石液溶解胆结石的过程中, 开合机构控制溶石袋100的开口闭合, 从而将溶石袋100密封, 不会有溶石液进入到胆囊。

22、内, 整个手术安全可靠。 004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 包括上述溶石袋100, 所述胆囊取石装置还包括 引流管200, 所述引流管200包括进液管210和出液管220。 在使用过程中, 首先利用上述溶石 袋100对胆结石进行捕捉, 然后将引流管200的一端通过连通通道导入到溶石袋100内, 通过 控制溶石袋100的开合机构将溶石袋100的袋口关闭, 然后利用引流管200向溶石袋100内输 入溶石液, 在溶石袋100内进行溶石反应, 同时, 将反应后的废液和胆结石残渣导出胆囊。 0042 如图4所示, 出液管220具有进液端221, 进液端22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用于 增加废。

23、液和废渣进入到出液管220的几率, 更快的将溶石袋100内的废液和废渣导出胆囊。 0043 出液管220的进液端221要长于进液管210的出液端211, 当进液管210的出液端211 完全进入到溶石袋100后, 出液管220的进液端221呈 “U” 形位于溶石袋100内, 可以增加出液 管220与溶石袋100内溶液的接触面积, 有利于加快废液及胆结石残渣的排出。 0044 优选地, 引流管200包括进液管210和出液管220, 溶石液通过进液管210导入溶石 袋100, 出液管220用于将废液及胆结石残渣导出胆囊, 并且所述出液管220的直径大于进液 管210的直径。 因为整个手术建立在在微创。

24、的前提下, 所以引流管200的不能太粗, 进液管 210只是用于向胆囊内输入溶石液, 所以可以设置的相对细一些; 相对地, 因为在溶解胆结 石的过程中, 会有少量的胆结石没有被完全溶解, 如果出液管220设置的比较细的话, 可能 会造成堵塞的情况出现, 所以设置出液管220相对较粗一些。 这样就在保证引流管200整体 较细的情况下, 不容易造成出液管220堵塞的情况出现。 0045 优选地, 所述进液管210和出液管220一体成型, 也就是说, 进液管210和出液管220 为引流管200的两个腔管, 这样保证了引流管200外壁的横截面为圆形, 整体性更高, 且适应 手术环境。 0046 具体地。

25、, 使用上述胆囊取石装置的具体步骤如下: 0047 第一, 先建立一条胆囊和外界的连通通道, 操作者先使用穿刺针刺入胆囊, 然后将 穿刺针的针芯拔出, 将一根导丝的一端从穿刺针的套管内伸入胆囊, 然后拔出穿刺针套管。 从导丝的另一端穿过外鞘管, 这样, 外鞘管就可以沿着导丝进入胆囊内了, 最后撤出导丝以 及外鞘管的扩张器, 只留外鞘管的外套在胆囊内, 所述外鞘管外套即成为胆囊与体外的连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6548574 U 6 通通道, 因为外鞘管的外套直径较小, 对人身体的伤害不大。 0048 需要说明的, 连通通道的直径小于4mm。 上述外鞘管可以为12F外鞘管, 外鞘。

26、管的直 径再大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外鞘管的直径小于4mm。 0049 第二, 通过操作杆110将溶石袋100从外鞘管外套送入胆囊。 0050 第三, 通过牵引第三手术线143, 操作杆110发生弯曲, 第三活动端134向外鞘管的 出口位置移动, 溶石袋100的开口被张开, 通过超声成像或者DSA成像技术寻找到胆囊内的 胆结石, 然后操作溶石袋100将胆结石捕捉, 使胆结石位于溶石袋100内。 0051 第四, 将引流管200从外鞘管外套导入到溶石袋100。 0052 第五, 通过向外牵引第二手术线142和操作杆110, 可以使第一活动端132和第二活 动端133向固定端1。

27、31移动, 将溶石袋100的开口关闭。 0053 第六, 通过引流管200的进液管210向溶石袋100内注入溶石液, 溶石将与胆结石反 应后的废液及胆结石残渣从引流管200的出液管220排出溶石袋100。 0054 第七, 胆囊取石结束后, 向外牵引第一手术线141, 将溶石袋100从胆囊内取出。 0055 需要说明的, 连通通道230的直径小于4mm。 因为整个手术是建立在微创的基础上, 所以连通通道230可以为12F外鞘管, 外鞘管的直径再大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本实用 新型采用的外鞘管的直径小于4mm, 既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又防止对病人造成其它损伤。 0056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

28、型提供的胆囊取石装置, 包括上述的溶石袋100, 用于捕捉胆 结石, 并在其内进行溶石反应。 所述胆囊取石装置还包括连通通道230和引流管200, 所述连 通通道230用于连通胆囊和外界, 所述引流管200用于向溶石袋100内输入溶石液, 以及将废 液和胆结石残渣排出溶石袋。 整个过程都是在密封的溶石袋100内进行的, 溶石液或者反应 后的废液不会进入到人体的胆囊内, 从而达到保证病人不会受到二次伤害的效果。 0057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6548574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6548574 U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6548574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