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给药气雾制剂或喷雾制剂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肺部疾病如肺炎(pneumonia)、VAP、支气管炎(bronchitis)、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或其它肺部疾病的方法,所述气雾制剂或喷雾制剂含有负载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肽类抗生素的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biodegradablenanoparticle)。
本发明涉及使用结合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中并通过气雾吸入递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来治疗敏感性细菌肺部感染(susceptible bacterialpulmonary infection)的新颖且改善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氨基糖苷类是强效的杀菌剂,并且通常是对由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引起的感染进行治疗的一线药物。呼吸系统感染中主要涉及的革兰氏阴性菌包括流感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嗜肺性军团病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和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就多种严重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而言,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与其它抗菌剂的组合是选用药(drug of choice)。它们就对抗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如分枝杆菌(Mycobacteria)而言也是有效的。
尽管引入了新一代的强效抗生素和新颖的药物递送技术,但氨基糖苷类仍然用于一线治疗。需要对这些抗生素进行给药的更有效方法,这是因为氨基糖苷类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会限制它们在治疗细菌感染中的用途,尤其是当需要高的剂量时。由于在肺组织中氨基糖苷类与高度硫酸化的甘油氨基聚糖(glycoaminoglycan,GAG))发生显著的结合,药物在肠胃外给药后从血液向肺组织的输送可受到抑制,这降低了肺内的有效浓度。即使静脉内注射或肌内注射高剂量的氨基糖苷类并且其提供了有效的血液水平,在肺组织中也只显示出浓度可忽略的抗生素。根据目前的疗法给药的氨基糖苷类的最大安全全身水平不能提供这样的剂量,所述剂量足以实现在气 道和肺组织中抑制细菌生长所需的药物最小抑制浓度(MIC)。由于所述药物进入痰(sputum)中以及穿过肺内皮的渗透性差,通常需要高的静脉内剂量(IV dose)。氨基糖苷类的常规肠胃外给药不能治愈肺感染,而同时增加了耐药菌(resistant organism)发展的可能性和不良副作用的出现。仍然需要“患者友好的(patient-friendly)”氨基糖苷类给药方式,所述方式可在气道、分泌物和邻近的肺组织中提供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而没有出现显著全身副作用的危险。这种给药必须经由可确保患者顺应性的适当方法进行。
支气管扩张是这样的病症,其特征在于气道防御系统不能排出分泌物,由此不能维持下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无菌环境,这引起这些分泌物的感染和保留,因此气道发生进行性破坏和膨胀。在感染开始时需要强力抗生素治疗的被感染的大体积分泌物和对一般和常用抗生素的显著细菌耐药性的存在代表了针对有效治疗的显著障碍。对支气管扩张的最有效治疗仍然是抗生素治疗,其一般通过口服或静脉内注射来全身给药。氨基糖苷类被认为是治疗绿脓假单胞菌感染的最有用抗生素类别之一。然而,针对各种呼吸系统感染特别是支气管扩张的有效抗生素治疗继续代表了主要的医药挑战。
同时,抗生素的低剂量和不完全过程是导致无效治疗的部分问题。这种不适当治疗的潜在后果包括病原体的不完全根除、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和疗程的延长以及由于增加的肺损伤而引起的持久临床症状、支气管扩张、瘢痕形成和有时引起早产儿死亡。
抗生素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中的过多使用是主要的问题;抗生素的过多处方是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一直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鉴于抗生素治疗中的上述问题,研究已经主要集中于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分子。已经对用通过新的药物递送技术如吸入气雾剂给药的氨基糖苷类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潜在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具体为气雾化的抗生素,将所述抗生素溶于液态水介质中并经由喷雾器给药,或经由吸入药用媒介物的含有微粉化抗生素的干燥粉末给药。
迄今为止,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仅批准了一种气雾化的抗感染药-TOBI(Chiron Corporation,Seattle,Wash.)。TOBI是喷雾吸入的妥布霉素(Tobramycin)溶液。妥布霉素(O-3-氨基-3-去氧-α-D-吡喃葡萄糖基-(1-4)-O-[2,6-二氨基-2,3,6-三去氧-α-D-吡喃核己糖基-(1-6)]-2-去氧-L-链霉 胺(O-3-amino-3-deoxy-alpha-D-glucopyranosyl-(1-4)-O-[2,6-diamino-2,3,6-trideoxy-alpha-D-ribo-hexopyranosyl-(1-6)]-2-deoxy-L-streptamine))是水溶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子量为467.5道尔顿)。妥布霉素以及庆大霉素就对抗革兰氏阴性病原体(特别是绿脓假单胞菌)而言是有效的。所配制的TOBI产品是对强光敏感的无菌无热原水溶液(sterile non-pyrogenic aqueoussolution)。其以300mg妥布霉素游离碱溶于5ml氯化钠中的溶液(2.25mg/ml)(pH为6.0)的形式提供,并且在2-8℃稳定至少2年。当pH为6.0时,约五分之二的妥布霉素氨基被质子化。治疗剂量为每日给药两次(相隔12个小时)的单一300mg安瓿。TOBI适于治疗与细菌感染相关的肺病(如囊性纤维化或支气管扩张)并使用适当的喷雾器(例如PARI LC)给药。患者接受疗程为28天的吸入治疗,接着经历28天的清除期(washout period),从而降低发展出耐药菌株的可能性。在所吸入的300mg中,所吸入的药物中仅l0%或30mg被递送至肺。用TOBI进行的临床研究已经显示所吸入的妥布霉素可导致耳鸣和变声(voice alteration)的副作用。
作为静脉内注射、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的有吸引力的供选途径利用干燥粉末气雾吸入的肺递送已受到了大量关注,这是因为这种途径消除了对注射器和针头的需要。已尝试将氨基糖苷类的干燥粉末气雾剂给药至肺,但无效的递送装置和/或分散性差的乳糖制剂限制了结果(美国专利7,306,787描述了用于吸入的多孔颗粒的制备。美国专利7,368,102和5,508,269涉及氨基糖苷类的肺递送。美国专利6,890,907描述了吸入给药妥布霉素的方法和单位剂量制剂。美国专利6,387,886描述了用气雾化的抗生素治疗严重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美国专利6,264,922显示了含有水不溶性结晶甾体纳米颗粒分散体的雾化气雾剂在治疗肺功能障碍中的用途)。
干燥粉末吸入器描述在美国专利5,458,135、5,740,794、5,775,320和155,785,049中。将所有引用的专利全文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此外,美国专利5,875,776披露了干燥粉末吸入器,并披露了适于通过此专利披露的装置给药的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和硫酸妥布霉素以及广泛列举的其它治疗药物。没有披露制剂的实例。WO 00/35461还披露了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方法,其包括给药氨基糖苷类的气雾剂。在最近的临床研究中,设计了中空的多孔妥布霉素干燥粉末制剂,并通过 TurbospinTM(PH&T,Italy)干燥粉末吸入器递送。在此临床研究中,就负载到胶囊中的25mg粉末而言,仅4.6mg(18.4%)活性药物被递送至肺。当药物负载和效力为这种水平时,需要约6个胶囊(约27.6mg)来递送与雾化的TOBI产品相等的肺剂量。对给药至少6个胶囊的需要增加了患者对这种治疗的顺应性问题。
尽管存在所有这些途径,但由于氨基糖苷类与甘油氨基聚糖(GAG)的显著结合以及口腔粘膜和气管中的吸收,通过喷雾或吸入来肺内给药游离的氨基糖苷类不能提供足以根除细菌感染所需的持续药物浓度。
将抗生素结合到胶体递送系统如脂质体中,这可改善抗菌活性。若干文章和专利描述了氨基糖苷类的脂质体制剂在治疗由分枝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和其它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中的用途。美国专利55,662,929提供了关于新颖的治疗性脂质体制剂的信息—结合到喷雾干燥的脂囊泡中的妥布霉素肺气雾剂。
通过喷雾或气雾化干燥粉末吸入器给药的氨基糖苷类的脂质体制剂可增加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这增加了药物保留和抗菌效力。限制所述脂质体氨基糖苷类的成功应用因素是抗生素填充的磷脂囊泡的稳定性低。由于在室温的稳定性低,所结合的药物从囊泡中的显著渗漏,这使得它们不适于肺内递送。
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或纳米胶囊改善了所结合的抗生素的抗菌作用,这提供了将它们递送至肺组织的有效方法。
已经显示,通过对Fluidosomes(一种以液体形式给药的具有低相变温度(低T(C))的脂质体妥布霉素制剂)进行气管内给药,在慢性肺部感染的动物模型中根除了类粘蛋白(mucoid)绿脓假单胞菌。就在治疗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的可能功效而言,已在慢性肺部感染的动物模型中以干燥粉末气雾剂的形式给药了相同的脂质体制剂。对呈干燥粉末制剂形式的脂质体妥布霉素进行气雾化可能是治疗由假单胞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
然而,就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在给药极端亲水的水溶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用途而言,没有任何公开的数据。
申请人已发现,尽管氨基糖苷类具有亲水性和高水溶性,但可成功地将它们结合到疏水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中。还已经显示,含有包括在其中的抗生素的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可经由对纳米颗粒的水混悬液进 行喷雾或以干燥粉末吸入物的形式来有效地给药至肺组织。所述给药方法与以溶液形式给药相等剂量的相同抗生素相比,在延长的时段中增加了肺内的药物浓度,并在感染有绿脓假单胞菌的测试动物的存活率方面提供了显著的改善。
发明内容
已发现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有效地治疗:经由喷雾或吸入结合到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中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妥布霉素)来进行气管内给药。可吸入组合物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例如妥布霉素)构成,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例如妥布霉素)在用于喷雾的混悬液中的浓度为约5至50mg/ml,或在用于吸入的干燥粉末中的含量为约20至100mg/g。纳米颗粒组合物可使用适当的喷雾器、干燥粉末吸入器、筛网喷雾器或超声波喷雾器来气雾化和给药。也可在机械肺通气(mechanical lung ventilation)下将气雾化的纳米颗粒组合物递送至患者。单次给药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总给药剂量包括约20至300mg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更多,优选为约50至约200mg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以下方面。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通过向肺给药气雾化的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病的方法,所述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包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和与所述纳米颗粒结合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制备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病的、适于以气雾化的形式向肺给药的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包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和与所述纳米颗粒结合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适于以气雾化的形式向肺给药的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所述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病,其中所述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包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和与所述纳米颗粒结合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优选地,使用喷雾器将所述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以雾化的气雾剂制剂的形式给药,产生气雾化的中值直径为1至10微米的混悬液液滴,并且其中悬浮于上述气雾化的液滴中的聚合物纳米颗粒具有50至500nm的平均粒 度。
优选地,使用干燥粉末吸入器以干燥粉末吸入性气雾化制剂的形式给药的所述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主要递送粉末中值粒径为1至10微米的气雾化混悬液,而结合到上述气雾化的粉末颗粒中的聚合物纳米颗粒具有50至500nm的平均粒度。
优选地,所述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在给药后提供了所结合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延长释放。
优选地,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选自下组中的任何一种或其药用盐: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新霉素。
优选地,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妥布霉素。
优选地,对雾化的纳米颗粒制剂进行单次给药使妥布霉素在肺内的有效浓度维持至少12小时。
优选地,在给药后,所述妥布霉素纳米颗粒制剂的肺内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比以溶液形式给药的相等剂量的妥布霉素高至少2倍。
优选地,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至少约2%与所述纳米颗粒结合。
优选地,所述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包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选自聚(丙交酯)、聚(乙交酯)或聚(丙交酯-共-乙交酯)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乳酸和羟乙酸的共聚物。
优选地,单次给药后气雾化的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中的妥布霉素的总给药剂量包括20mg至300mg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优选50mg至约200mg所述妥布霉素。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多个附带的优点,其中:
图1为说明水介质的雾化液滴的图示,所述水介质含有负载有抗生素的悬浮纳米颗粒。
图2为显示在干燥粉末吸入器中使用的固体可吸入颗粒的图示,所述固体可吸入颗粒含有负载有结合的抗生素的纳米颗粒;所述颗粒主要由水溶性物质(糖(如乳糖、海藻糖或蔗糖)或多元醇(例如甘露醇))组成。
图3为显示相等剂量的抗生素溶液和抗生素雾化纳米颗粒进行肺内给 药后妥布霉素的比较性药物动力学的图示,其为以10mg/kg的剂量进行气管内气雾给药后妥布霉素在肺实质中的浓度(大鼠,n=4-6),其中溶液形式的妥布霉素:Cmax为5.4μg/g,AUC(0-48小时)为75.5μg*hr/g;纳米颗粒混悬液形式的妥布霉素(实施例10):Cmax为19.6μg/g;就实施例10的NP制剂而言的AUC(0-48小时)为215.4μg*hr/g。
图4为用绿脓假单胞菌感染并用妥布霉素溶液和妥布霉素雾化纳米颗粒进行治疗后的动物存活率的卡普兰-迈耶图(Kaplan-Meyer graph),其为在绿脓假单胞菌肺炎模型中妥布霉素治疗的存活率的卡普兰-迈耶图(小鼠,n=10,IT给药),即在小鼠绿脓假单胞菌肺炎模型中以2mg/kg的剂量进行吸入性妥布霉素治疗(妥布霉素NP-A相应于实施例10)的存活率的卡普兰-迈耶图。
图5为用于肺内给药的妥布霉素纳米颗粒混悬液在冻干前和在冻干产品复原(reconstitution)后的粒度分布图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当描述本发明时,详细描述了通过对含有与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理学活性量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制剂进行吸入给药来治疗患有支气管内感染(例如绿脓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的方法。本发明特别适于强效氨基糖苷类如妥布霉素的以下制剂,所述制剂使用喷雾器来对纳米颗粒的水介质混悬液进行气雾化,或使用呼吸驱动的高输出率和高效率吸入器来吸入干燥粉末。为了治疗敏感性微生物感染(如绿脓假单胞菌肺炎或其它类型的肺炎[尤其是医院性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或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以及其它肺感染(包括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所产生的水滴或粉末颗粒(所述水滴或粉末颗粒包含带有抗生素的纳米颗粒)的粒度在1和5μm之间,从而确保氨基糖苷类向支气管内空间的有效递送。
所述制剂含有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制成的纳米颗粒,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优选为丙交酯、乙交酯或丙交酯-共-乙交酯聚酯。所述聚合物在体内降解,由此形成了不损害周围组织的无毒分解产物。与纳米颗粒结合或缔合的药物通过扩散以及利用聚合物降解机制来释放。释放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聚合物和活性成分的性质、粒度和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将所提出的递送方法设计成在气雾化的纳米颗粒可吸入制剂中提供极小但有效量的氨基糖苷类以产生氨基糖苷类的气雾颗粒,所述气雾颗粒被患者良好耐受并且防止发展成不期望的副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氨基糖苷类向感染部位的改善递送。对肺炎的现有治疗包括肠胃外(静脉内或肌内)给药抗生素。这些方法在血液中提供了抗生素的有效浓度,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能从毛细血管有效进入肺泡内空间以在肺泡内实现MIC水平。此外,带正电的氨基糖苷类多胺分子(4-5个NH2基团)与多阴离子的甘油氨基聚糖(GAG)(其具有高密度的负电 性羧基和磺基并存在于肺组织各处)结合成离子性显著的聚电解质,这减少了游离的氨基糖苷类在间质液(interstitial fluid)中的存在。
负载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纳米颗粒可使用乳化-匀化方法(emulsification-homogenization method)来制备。将所选择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例如来自Boehringer Ingelheim的PLGA共聚物Resomer)于与水不混溶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氯仿或乙酸乙酯)中的溶液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妥布霉素于少量水中的溶液混合,这形成了最初的油包水型(w/o)乳液。将得到的w/o乳液进一步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并且将如此制备的w/o/w双重乳液使用高压匀化器或高剪切力匀化器来进一步匀化。除去有机溶剂后,形成含有结合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纳米颗粒的混悬液。得到的混悬液通过蒸发水或超滤而浓缩至所需的药物量。当需要时,对pH和渗透性(osmolarity)进行调整,并对混悬液进行雾化以形成适于经由吸入进行肺内给药的气雾,其中液滴大小的中值为1-10μm(参见图2)。可选择地,纳米颗粒混悬液可与所加入的额外赋形剂(糖或多元醇)一起冻干或喷雾干燥,这形成了含有包括在其中的纳米颗粒的固体颗粒(参见图3);冻干制剂用水复原后可使用喷雾器以气雾形式分配,或对冻干制剂进行碾磨以形成粒度适于干燥粉末吸入器的可吸入干燥粉末(MMAD低于10μm且优选1-5μm)。
通过吸入给药的、包含带有结合的抗生素的纳米颗粒的气雾剂可深入地递送到支气管树中以到达肺泡。这在紧密接近感染部位的位置处提供了抗生素的持续释放;此外,因为所述感染与炎症(例如肺炎或支气管扩张)相关,所以纳米颗粒被有效地摄入巨噬细胞内,而巨噬细胞在炎症区域中的数量是显著增加的。因为病原菌也位于巨噬细胞的细胞内并以其它方式免受氨基糖苷类的作用,所以负载有抗生素的纳米颗粒向巨噬细胞内的输送可显著地增加所述制剂中的药物的抗菌活性。
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可如下被有效地治疗:通过对包含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妥布霉素的纳米颗粒药物组合物进行喷雾或吸入来进行气管内给药。可吸入组合物包含结合到生物可降解纳米颗粒中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例如妥布霉素),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例如妥布霉素)在用于喷雾的混悬液中的浓度为约5至50mg/ml,或在用于吸入的干燥粉末中的含量为约20至约100mg/g。所述组合物可经由适当的喷雾器、干燥粉末吸入器、筛网喷 雾器或超声波喷雾器来气雾化和给药。也可用在线喷雾器(in-line nebulizer)将气雾化的组合物递送至接受机械肺通气的患者。单次给药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总给药剂量可由20至300mg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优选为约50至200mg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构成。
在动物模型中,与以溶液形式给药相似剂量的妥布霉素相比,对上述负载有妥布霉素的纳米颗粒制剂进行气管内给药使存活率增加了1.5倍。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在0-48小时的时段内,气管内(IT)给药纳米颗粒混悬液后肺实质中妥布霉素浓度的AUC比以溶液形式对药物进行给药几乎高3倍(分别为75.5和215.4μg*hr/g)。就NP(纳米颗粒)混悬液而言妥布霉素的Cmax也大大高于对溶液进行IT给药后的Cmax(分别为19.6和5.4μg/g)。
给药于人类患者的气雾制剂可包含5至约20mg/ml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当实施本发明时所给药的气雾制剂可包含约20至约约200mg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预计的给药频率为每日1-4次,优选每日1-2次,并且治疗的总持续时间为5-14天,这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菌株的敏感性。
妥布霉素甚至以高浓度通过气雾化给药至肺也不能实现抗生素在痰中的水平,并显示出极低血清水平的妥布霉素。由此,通过气雾化给药妥布霉素的纳米颗粒制剂降低了氨基糖苷类的全身毒性,同时在间质液和肺实质中提供了有效浓度得以扩大的药物。支气管屏障以及药物与GAG的强力结合限制了游离妥布霉素的移动,并阻止其达到高的全身水平。
结合以下非限制性实施例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构思的这些方面和其它方面。
气管内给药步骤
在测试动物中进行的气管内给药在氯胺酮(Ketamine)(80mg/kg,腹腔内注射(i.p.))和赛拉嗪(Xylazine)(1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下进行。将麻醉的大鼠置于仰卧位(supine position)。小动物喉镜用于使喉可见,并使用MicroSprayer 雾化器将气雾形式的测试品(test article)直接给药至肺内。所述装置由与手动高压注射器相连的MicroSprayer (特别设计的薄的柔性不锈钢管)组成。气雾通过在管最末端的多孔雾化器产生。可使用来自同一制造商(www.penncentury.com)的DP-4 Dry Powder InsufflatorTM来递送干燥制剂。
以10mg/kg的剂量对妥布霉素溶液(对照组)或妥布霉素PLGA纳米颗粒(实验组)进行气雾递送后,立即将动物的头相对于水平面抬高30°,并维持在此位置直到它们从麻醉中清醒。
在预定的时间点收集血液样品和全肺;使用固相萃取柱(Strata-X 33μm,1mL,Phenomenex,USA)对妥布霉素进行萃取,并通过HPLC方法分析。
体内感染模型
冻干制剂在使用前复原,其显示复原后的粒度和药物结合与初始值接近。小鼠(每组10只)用绿脓假单胞菌(菌株ATCC 27853)的108个细胞(100LD50)于PBS中的溶液进行气管内接种。接种后2小时开始处理,将妥布霉素的NP混悬液或妥布霉素的溶液(阳性对照)或盐水(未处理组)以24小时的间隔IT给药3次,并继续观测7天。
负载有氨基糖苷类的纳米颗粒制剂的制备
实施例1.将4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20mg Phospholipon 80H(Lipoid AG,Germany)和100mg生育酚琥珀酸酯(tocopheryl succinate)USP(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将117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tipped indenter)超声处理(sonicate)30秒。
将得到的w/o乳液倒入20ml 1%聚乙烯醇(PVA,MW 17,000,水解度88%,USP级(美国药典级),Fluka,Germany)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Avestin C-5 Emulsiflex,Ottawa,Canada)以9,000psi(磅/平方英寸)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二氯甲烷后,使用22%乳酸溶液将pH调节至6.0。使用旋转蒸发仪将NP混悬液浓缩至10g,然后使其通过1.2μm滤器。药物结合如下确定:使用带有再生纤维素膜(截留分子量为50kDa)的Microcon装置实施超速离心方法,以10,000G离心30-60分钟;通过HPLC方法分析膜后离心物(post-membrane centrifugate)。使用Malvern Nano-S纳米分选器(nanosizer)(Malvern,UK)通过对混悬液进行光散射测量并且用水稀释来评价粒度和粒度分布。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450nm的粒度和抗生素中约15%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8mg/ml(以碱计)。
实施例2.含有妥布霉素的纳米颗粒制剂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式制 备,但是使用7g乙酸乙酯代替二氯甲烷。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67nm的粒度和抗生素中约13%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7.2mg/ml(以碱计)。
实施例3.将4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150mg生育酚琥珀酸酯(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将117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0ml 1%泰洛沙泊(tyloxapol)NF级(Sigma-Aldrich,St-Louis,MO,USA)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AvestinC-5 Emulsiflex,Ottawa,Canada)以12,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二氯甲烷后,使用22%乳酸溶液将pH调节至6.0并浓缩至1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10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1.2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250nm的粒度和抗生素中约19%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9.9mg/ml(以碱计)。
实施例4.将12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450mg生育酚琥珀酸酯USP(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25ml二氯甲烷中。将375mg妥布霉素USP于2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60ml 1%聚乙烯醇(PVA,MW17,000,水解度88%,USP级,Fluka,Germany)的溶液中,超声处理5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Avestin C-5Emulsiflex,Ottawa,Canada)以10,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二氯甲烷后,使用22%乳酸将pH调节至5.5并浓缩至3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1.2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240nm的粒度和抗生素中18.4%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9.5mg/ml(以碱计)。
实施例5.将8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300mg生育酚琥珀酸酯(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将234mg妥布霉素USP于1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40ml 1%PEG硬脂酸酯Mirj-52的溶液中,超声处 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9,000psi匀化3次。除去二氯甲烷(旋转蒸发仪,室温)后,使用22%乳酸将产物的pH调节至6.1并将混悬液浓缩至22g(旋转蒸发仪,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1.2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244nm的粒度和抗生素中13.3%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7.7mg/ml(以碱计)。
使用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所制备的制剂冻干(来自Christ,Germany的Alpha 2-4 LSC)72小时。用蒸馏水复原后,混悬液具有231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7.73mg/mL,以及与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物为17.7%。
实施例6.将2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10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 Lecithin Company)和50mg生育酚琥珀酸酯(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9ml乙酸乙酯中。将25mg妥布霉素USP于0.3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15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0ml 0.5%Mirj-52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后,用55μl 22%乳酸将pH调节至5.2,并浓缩至11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68nm的粒度,并且20.1%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1.61mg/ml(以碱计)。
使用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所制备的制剂冻干(来自Christ,Germany的Alpha 2-4 LSC)72小时。用蒸馏水复原后,混悬液具有186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1.7mg/mL,以及与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物为15.7%。
实施例7.将4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150mg生育酚琥珀酸酯(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8ml乙酸乙酯中。将117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15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0ml 0.5%Pluronic F-127(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后,用22%乳酸将pH调节至6.0,并浓缩至8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 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20nm的粒度,并且15.7%的妥布霉素与纳米颗粒结合(纤维素膜50kDa)。妥布霉素浓度为9.5mg/ml(以碱计)。
实施例8.将4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50mg胆甾醇基硫酸钠(cholesteryl sulfatesodium salt)(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将117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2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0ml 1%吐温-80(聚山梨醇酯-80,乙氧基化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9,000psi匀化3次。将产物浓缩至1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1.2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08nm的粒度,并且当pH为5.9时,7.2%的妥布霉素与纳米颗粒结合(纤维素膜50kDa)。妥布霉素浓度为7.5mg/ml(以碱计)。
实施例9.将2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20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 Lecithin Company)和50mg生育酚琥珀酸酯(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9ml乙酸乙酯中。将25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15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0.4%Mirj-52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5,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后,用65μl 22%乳酸将pH调节至5.0,并浓缩至2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14nm的粒度,并且7.1%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0.99mg/ml(以碱计)。
使用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所制备的制剂冻干(来自Christ,Germany的Alpha 2-4 LSC)72小时。用蒸馏水复原后,混悬液具有126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1.08mg/mL,以及与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物为9.5%。
实施例10.将2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20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 Lecithin Company)溶于9ml乙酸乙酯中。将25mg妥布霉素USP 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2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0.4%Mirj-52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5,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后,使用65μl 22%乳酸将pH调节至5.4,并浓缩至17.9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259nm的粒度,并且没有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1.16mg/ml(以碱计)。
使用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所制备的制剂冻干(来自Christ,Germany的Alpha 2-4 LSC)72小时。用蒸馏水复原后,混悬液具有126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1.30mg/mL,以及没有药物与纳米颗粒结合。
实施例11.将35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35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 Lecithin Company)溶于11ml乙酸乙酯中。将25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15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0.4%Mirj-52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5,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后,使用65μl 22%乳酸将pH调节至5.0,并浓缩至17.8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282nm的平均粒度,并且13.1%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1.09mg/ml(以碱计)。
使用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所制备的制剂冻干(来自Christ,Germany的Alpha 2-4 LSC)72小时。用蒸馏水复原后,混悬液具有126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1.1mg/mL,以及与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物为7.3%。
实施例12.实施例12以与实施例11相似的方式制备,但使用0.8%Cremophor EL-35(聚乙氧基化蓖麻油,USP级,BASF,Germany)的溶液。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12nm的粒度,并且10.9%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0.89mg/ml(以碱计)。
将所制备的制剂冻干(来自Christ,Germany的Alpha 2-4 LSC)72小时,其中一部分不使用冷冻保护剂,而相等量的一部分使用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用蒸馏水复原后,在没有冷冻保护剂的情况下冻干的混悬液具有139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0.78mg/mL,以及与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物为 2.5%,而含有蔗糖冷冻保护剂的样品具有116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1.02mg/mL,以及与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物为2.9%。
实施例13.将3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50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 Lecithin Company)和150mg生育酚琥珀酸酯(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12ml乙酸乙酯中。将75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0.4%Mirj-52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5,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后,用130μl 22%乳酸将pH调节至5.9,并浓缩至11.4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212nm的粒度,并且21.3%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2.70mg/ml(以碱计)。
使用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所制备的制剂冻干(来自Christ,Germany的Alpha 2-4 LSC)72小时。用蒸馏水复原后,混悬液具有246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2.98mg/mL,以及与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物为27.2%。
实施例14.将3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35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 Lecithin Company)溶于10ml乙酸乙酯中。将30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0.8%PVA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5,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后,用130μl 22%乳酸将pH调节至5.9,并浓缩至11.4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212nm的粒度,并且21.3%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2.70mg/ml(以碱计)。
使用蔗糖作为冷冻保护剂,将所制备的制剂冻干(来自Christ,Germany的Alpha 2-4 LSC)72小时。用蒸馏水复原后,混悬液具有246nm的平均粒度,妥布霉素浓度为2.98mg/mL,以及与纳米颗粒结合的药物为27.2%。
实施例15.将3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150mg生育酚琥珀酸酯(Sigma-Aldrich, St-Louis,Mo.,USA)和50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Lecithin Company)溶于12ml乙酸乙酯中。将90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0.8%Mirj-52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使用旋转蒸发仪除去乙酸乙酯后,用150μl 22%乳酸将pH调节至6.2,并浓缩至2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82nm的平均粒度,并且25.8%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3.3mg/ml(以碱计)。
实施例16.将36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4,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溶于8ml乙酸乙酯中。将40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1.5%TPGS((聚乙二醇1000)生育酚琥珀酸酯(tocopherol acid succinate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Eastman,UK)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用乳酸将混悬液的pH调节至6.1,并将产物浓缩至1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95nm的平均粒度,并且3.4%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3.9mg/ml(以碱计)。
实施例17.将36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4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45mg甘油三硬脂酸酯(Sigma-Aldrich,St-Louis,Mo.,USA)溶于10ml乙酸乙酯中。将40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1.5%吐温-80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用乳酸将混悬液的pH调节至6.2,并将产物浓缩至15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56nm的平均粒度,并且7.4%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3.0mg/ml(以碱计)。
实施例18.将36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4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40mg甘油三硬脂酸酯(Sigma-Aldrich, St-Louis,Mo.,USA)溶于10ml乙酸乙酯中。将45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1.5%吐温-80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用乳酸将混悬液的pH调节至6.1,并将产物浓缩至15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56nm的平均粒度,并且7.4%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3.0mg/ml(以碱计)。
实施例19.将36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4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40mg三硬脂精(Precirol ATO 5,Gattefosse,France)溶于12ml乙酸乙酯中。将50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0.5%伯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用乳酸将混悬液的pH调节至6.0,并将产物浓缩至1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1.2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227nm的平均粒度,并且7.5%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4.1mg/ml(以碱计)。
实施例20.将36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4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40mg甘油单硬脂酸酯(Myvaplex 600,Eastman,USA)溶于12ml乙酸乙酯中。将50mg妥布霉素USP于10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0.5%伯洛沙姆188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用乳酸将混悬液的pH调节至6.0,并将产物浓缩至1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1.2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314nm的平均粒度,并且13.5%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4.2mg/ml(以碱计)。
实施例21.将36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4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和40mg甘油单硬脂酸酯(Myvaplex 600,Eastman,USA)溶于12ml乙酸乙酯中。将50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 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5ml 3%TPGS和0.5%去氧胆酸钠(Sigma-Aldrich,StLouis,Mo.,USA)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将产物(pH为5.9)浓缩至15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80nm的平均粒度,并且60.7%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3.1mg/ml(以碱计)。
实施例22.将42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64mg生育酚琥珀酸酯(Sigma-Aldrich,St-Louis,Mo.,USA)、40mg去氧胆酸钠(Sigma-Aldrich,St Louis,Mo.,USA)和24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 Lecithin Company)溶于12ml乙酸乙酯中。将150mg妥布霉素USP于0.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3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40ml 0.375%Mirj-52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2,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将产物(pH为5.9)浓缩至3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10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94nm的平均粒度,并且39.6%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4.2mg/ml(以碱计)。
实施例23.将2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10mg胆甾醇基硫酸钠(Sigma-Aldrich,St-Louis,Mo.,USA)和5mg氢化大豆卵磷脂(Phospholipon 80H,AmericanLecithin Company)溶于7ml乙酸乙酯中。将25mg妥布霉素USP于0.2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15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0ml 0.5%Cremophor EL的溶液中,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1,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将产物(pH为5.6)浓缩至1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6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45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98nm的平均粒度,并且7.4%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妥布霉素浓度为2.0mg/ml(以碱计)。
实施例24.将200mg聚(丙交酯-共-乙交酯)(Resomer RG 503H, 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溶于4ml乙酸乙酯中。将50mg硫酸庆大霉素USP于0.25ml蒸馏水中的溶液加到聚合物溶液中,然后使用镶尖的压头超声处理20秒。将所形成的w/o乳液倒入20ml浓度为0.05M的磷酸钠缓冲液(pH为7.0)(其在10%蔗糖中含有0.5%Cremophor EL和0.5%苄醇)中。混合物超声处理30秒,然后使用高压匀化器以11,000psi匀化3次。除去乙酸乙酯后,将产物浓缩至10g(10毫巴,40℃)。对混悬液进行离心(1000G,10分钟),然后使其通过0.22μm滤器。
所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约152nm的平均粒度,并且通过颗粒沉降(particle sedimentation)(16,000G,1小时)确定6.9%的抗生素与纳米颗粒结合。庆大霉素浓度为0.4mg/ml(以碱计)。
参考文献
美国专利
1.美国专利7,306,787:Engineered 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useTarara;Thomas E.,Weers;Jeffry G.,Kabalnov;Alexey,Schutt;Ernest G.,Dellamary;Luis A.
2.美国专利5,508,269:Aminoglycoside formulation for aerosolizationSmith;Arnold L.,Ramsey;Bonnie W.,Montgomery;Alan B.
3.美国专利7,368,102:Pulmonary delivery of aminoglycosidesTarara;Thomas E.,Weers;Jeffry G.,Venthoye;Geraldine.
4.美国专利6,890,907:Methods and unit dose formulations for theinhal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obramycin
Speirs;Robert John,Schaeffler;Barbara Ann,Challoner;Peter Bruce
5.美国专利6,387,886: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hronicbronchitis(bronchietasis)with an aerosolized antibiotic
Montgomery;Alan B.,Baker;William R.
6.美国专利6,264,922:Nebulized aerosols containing nanoparticledispersions
Wood;Ray W.,DeCastro;Lan,Bosch;H.William
7.美国专利5,458,135: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aerosolizedmedicaments
Patton;John S.,Platz;Robert M.
8.美国专利5,740,794: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ispersing dry powdermedicaments
Smith;Adrian E.,Burr;John D.,Etter;Jeffrey W,Axford;George S.Anthony;Jack M.
9.美国专利5,775,320: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aerosolizedmedicaments
Patton;John S.,Platz;Robert M.
10.美国专利5,785,049: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rsion of drypowder medicaments
Smith;Adrian E.,Burr;John D.,Etter;Jeffery W.,Axford;George S.,Lyons;Shirley W.,Platz;Robert M.
11.美国专利5,662,929:Therapeutic liposomal formulationLagace;Jacqueline,Beaulac;Christian,Clement-Major;Sebastien
文章
1.Beaulac,C.,Clement-Major,S.,Hawari J.and Lagace J.“Eradication of 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ith fluid liposome-encapsulated tobramycin in an animal model of chronic pulmonaryinfection”
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1996;Vol.40,pp.665-669,
2.Beaulac C,Sachetelli S,LagacéJ..
Aerosolization of low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liposomal tobramycin asa dry powder in an animal model of chronic pulmonary infection caused byPseudomonas aeruginosa.J Drug Target.1999;Vol.7(1)pp.33-41;
3.Dhillon J,Fielding R,Adler-Moore J,Goodall RL,Mitchison D.
“The activity of low-clearance liposomal amikacin in experimental murinetuberculosis.”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1;Vol.48(6)pp.869-76
4.Halwani M,Mugabe C,Azghani AO,Lafrenie RM,Kumar A,Omri A.
“Bactericidal efficacy of liposomal aminoglycosides against Burkholderiacenocepacia.”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7;Vol.60(4)pp.760-9
5.Rajesh Pandeyl,Anjali Sharmal,A.Zahoorl,Sadhna Sharmal,G.K.Khuller and B.
Prasad“Poly(DL-lactide-co-glycolide)nanoparticle-based inhalablesustained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experimental tuberculosis”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03);Vol.52,pp.981-986
6.Dailey,L.A.,Schmehl,T.,Gessler,T.et al.
“Nebul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nanoparticles,impact of nebulizertechnology and nano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on aerosol feature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2003)Vol.86,pp.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