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及其镜头调整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投影装置及其镜头调整模块,特别地,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能简易地调整镜头位置的镜头调整模块以及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机的镜头大多是固定式的,使用者只能藉由调整投影机以及与屏幕的相对位置或角度,进而调整投射于屏幕上的影像位置。为了在屏幕上投影出适当的影像,使用者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以及精神进行投影机的定位,以将投影机调整至相对于屏幕的适当位置或角度。
当投影机的位置固定之后,若需再微调影像位置时,例如,将投射于屏幕上的影像位置调高时,使用者需调整设置于投影机前脚的高度调整装置以调整仰角投影方向。然而,由于调整投影机前脚的高度调整器会改变其镜头与屏幕间的相对角度,因此,将会影响投影于屏幕上的影像导致其变形,举例而言,调整投影机前脚的高度调整器可能将原本呈矩形的投影影像转变成梯形的投影影像。
为解决上述问题,于先前技术中已研发出投影机的镜头调整机构,以便使用者于投影机静置时调整投影镜头的位置。藉由调整投影镜头的位置,使用者可在不改变镜头与屏幕间的相对角度的状况下调整投射在屏幕上的影像,因此,可改善上述影像变形的问题。
举例而言,台湾专利第200900836号揭露一种投影机的镜头调整装置,其以齿轮组、滑动座以及固定杆等机构,使位于滑动座上的镜头可平稳并且精准地沿着固定杆移动,藉此,可达到微调镜头位置的目的。
然而,综观先前技术的镜头调整机构,其机构均过于复杂而导致体积过大、重量过重以及成本提高的问题,不符合目前投影机小型化以及个人化的潮流,因此无法广泛地应用于投影机。此外,投影机本体结构亦需被修改以配合先前技术的过度复杂的调整机构,导致其无法配合各种镜头来使用,故更降低其实用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简易地调整镜头模块的镜头调整模块,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通过上述的镜头调整模块,实现简单实用,并能适用各种镜头调节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镜头调整模块,包括:输入杆,沿第一方向设置,该输入杆具有第一斜面;以及输出杆,沿第二方向设置,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该输出杆具有第一接触面以及第二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接触该第一斜面,该第二接触面接触该镜头模块;其中,当该输入杆沿该第一方向移动时,该第一斜面推动该第一接触面沿该第一斜面移动,致使该输出杆带动该镜头模块沿该第二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镜头调整模块,其中还包含外壳,容纳部分该输入杆以及部分该输出杆,该第一斜面以及该第一接触面容纳于该外壳之中。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镜头调整模块,其中还包含弹性组件,沿该第二方向连接该外壳以及该镜头模块。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镜头调整模块,其中该输入杆还包含杆状本体,连接该第一斜面。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镜头调整模块,其中该杆状本体上具有第一螺纹,该外壳具有通孔,该杆状本体穿过该通孔并且该第一螺纹咬合该外壳。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镜头调整模块,其中该杆状本体连接马达。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镜头调整模块,其中该第一斜面为锥形面。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镜头调整模块,其中该锥形面具有第二螺纹,并且该第一接触面上具有第三螺纹咬合该第二螺纹。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投影装置,包含:光机;镜头模块,包含镜头以及连接该镜头的固定组件,该镜头透过该固定组件连接该光机;以及如上所述的镜头调整模块,用以调节该镜头模块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投影装置,其中还包含至少一长条孔,沿该第二方向延伸且形成于该固定组件上;以及螺丝,穿透该固定组件的该长条孔且固定于该光机;其中,该镜头固定于该固定组件上,该固定组件通过该长条孔及该螺丝连接该光机且相对该光机可沿该第二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描述实现的调整模块及其投影装置,可利用输入杆以及输出杆等简易的机构,达到调整镜头模块位置的功效。由于镜头调整模块本身的构造简单不复杂,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利用螺纹的设计能提供使用者以简单的方式精确微调镜头模块位置。此外,本发明不需重新设计整个镜头模块以配合镜头调整模块,因此,本发明的镜头调整模块可适用于市面上现有的各种镜头模块。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A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1B是绘示图1A的投影装置的内部的部分示意图。
图2是绘示图1的镜头调整模块的剖面图。
图3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镜头调整模块的剖面图。
图4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绘示图1B的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以及图1B,图1A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的示意图,图1B则绘示图1A的投影装置1的内部的部分示意图。如图1B所示,投影装置1包含镜头调整模块10、镜头模块12以及光机14,其中,镜头调整模块10连接镜头模块12,并且镜头模块12连接光机14。于实务中,光机包含发光源以及用以混光或合光的光学组件,其功用在于提供投影装置投射画面所需的光源。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镜头模块12包含镜头120以及连接到镜头120的固定组件122,并且镜头120透过固定组件122连接光机14。于实务中,光机14所发出的光源透过镜头模块12的镜头120投射出投影装置1。
镜头调整模块10连接镜头模块12,藉以调整镜头模块12的位置。镜头调整模块10包含输入杆100、输出杆102以及外壳104,其中,输入杆100沿第一方向D1设置,并且输出杆102沿第二方向D2设置,此外,第一方向D1以及第二方向D2大体上互相垂直。输入杆100以及输出杆102部分容纳于外壳104中,藉由外壳104可保护输入杆100以及输出杆102并限制两者的移动方向。
请参阅图2,图2是绘示图1B的镜头调整模块10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镜头调整模块10的输入杆100具有第一斜面1000,并且输出杆102具有第一接触面1020,其中第一斜面1000与第一接触面1020互相接触。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斜面1000为一锥形面,第一接触面1020则可为与此锥形面相配合的一曲面或平面而与第一斜面1000面接触,如图2所示。于实务中,第一接触面亦可为与第一斜面点接触的曲面,本发明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输入杆100进一步包含杆状本体1002连接到第一斜面1000。杆状本体1002穿过外壳104,其部分位于外壳104中并且部分位于外壳104的外。此外,杆状本体1002具有第一螺纹1004与外壳104咬合。使用者可操作杆状本体1002使杆状本体1002于第一方向D1上移动,举例而言,使用者以旋转方式旋转杆状本体1002,可使杆状本体1002藉由第一螺纹1004于第一方向D1上移动,并且藉由第一螺纹1004的螺距,使用者可精密地控制杆状本体1002于第一方向D1上移动的距离。此外,使用者亦可以马达连接杆状本体1002,使其控制杆状本体1002移动。根据另一具体实施例,杆状本体亦可为光滑杆状物而不具有第一螺纹,使用者则可直接推动或拉动杆状本体使输入杆于第一方向上移动。
当第一斜面1000随着杆状本体1002沿第一方向D1移动时,第一斜面1000可推动输出杆102的第一接触面1020,致使输出杆102沿第二方向D2移动。输出杆102具有第二接触面1022可接触镜头模块12,因此,镜头模块12可跟随输出杆102沿第二方向D移动。
综上所述,本具体实施例的镜头调整模块10可利用输入杆100以及输出杆102调整镜头模块12的位置。另外,于实务中,输入杆100以及输出杆102均可以金属制成,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给镜头模块12。
于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000以及第一接触面1020互相接触,故当输入杆100沿第一方向D1移动时,第一接触面1020以滑动方式相对于第一斜面1000移动。
请参阅图3,图3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镜头调整模块20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本具体实施例的输入杆200的第一斜面2000上具有第二螺纹2006,并且输出杆202的第一接触面2020上具有第三螺纹2024,其中,第二螺纹2006可咬合第三螺纹2024。请注意,本具体实施例的其它单元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相对应的单元大体上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当使用者以手或马达转动输出杆200的杆状本体2002时,透过第一螺纹2004,杆状本体2002带动第一斜面2000旋转并同时沿第一方向D1移动。透过第二螺纹2006以及第三螺纹2024与第一斜面2000咬合接触的第一接触面2020会被旋转中的第二螺纹带动,进而于第一斜面2000上移动,致使输出杆202沿第二方向D2移动。
当上述各具体实施例的输入杆被使用者推动致使杆状本体朝向外壳内部移动时,输出杆会随的向上移动而带动镜头模块向上。另外,当使用者拉动输入杆致使杆状本体朝向外壳内部移动时,由于镜头模块以及输出杆本身的重量,两者会自然地向下移动。然而,于实际应用中,投影装置亦可能被倒立过来使用,此时镜头模块以及输出杆本身的重量并不会将镜头模块带回到原有位置。举例而言,可同时适用于倒挂式以及正放式的投影装置,可置于桌面上或倒挂于天花板上以进行投影。因此,应用于此类投影装置的镜头调整模块必须具有另一支撑力来源使镜头模块能够在第二方向上自由移动。
请参阅图4,图4是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投影装置3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投影装置3包含镜头调整模块30、镜头模块32以及光机34,其中,镜头调整模块30连接镜头模块32,并且镜头模块32连接光机34。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镜头调整模块30具有输入杆300、输出杆302、外壳304以及弹性组件306,其中,输入杆300、输出杆302以及外壳304均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相对应单元大体上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弹性组件306大体上沿第二方向D2设置,并且其两端连接于外壳306以及镜头模块32上。请注意,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镜头调整模块30具有两个弹性组件306,然而于实务中,弹性组件306的数量以及位置根据使用者或设计者的需求而定,本发明并不对此加以限制。
当本具体实施例的投影装置3正放时,例如,置于桌面上时,若使用者推动输入杆300致使杆状本体3002朝向外壳304内部移动,镜头模块32则会被输出杆304推动而沿第二方向D2向上移动;若使用者拉动输入杆300致使杆状本体3002朝向外壳304外部移动时,由于镜头模块32以及输出杆302本身的重量加上弹性组件306所提供的弹性恢复力,镜头模块32以及输出杆302可沿第二方向D2向下移动。
此外,当投影装置3倒挂时,例如,倒挂于天花板上时,若使用者推动输入杆300致使杆状本体3002朝向外壳304内部移动,镜头模块32则会被输出杆304推动而沿第二方向D2向下移动;若使用者拉动输入杆300致使杆状本体3002朝向外壳304外部移动时,藉由弹性组件306所提供的弹性恢复力,镜头模块32以及输出杆302可被推动进而沿第二方向D2向上移动。
综上所述,藉由弹性组件306,不论投影装置3被正放或者倒挂,使用者皆可透过输入杆300的杆状本体3002自由调整镜头模块32的上下位置。
于先前技术中,镜头模块固定于光机上而不会移动。一般而言,镜头模块的固定组件以螺孔以及螺丝直接固定于光机上。然而于本发明中,固定组件可随镜头移动,因此固定组件需具有能将镜头模块连接于光机上并且能随镜头移动的功能。
请参阅图5并配合图1B,图5是绘示图1B的固定组件122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固定组件122上具有长条孔1220,此长条孔1220沿上述第二方向D2延伸。此外,图1B的投影装置1可进一步包含螺丝16穿透长条孔1220并固定于光机14上。因此,藉由固定组件122的长条孔1220以及螺丝16,镜头120以及固定组件122可连接光机14,并且可相对光机14沿第二方向D2移动。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镜头调整模块以及应用此镜头调整模块的投影装置,可利用输入杆以及输出杆等简易的机构,达到调整镜头模块位置的功效。由于镜头调整模块本身的构造简单不复杂,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利用螺纹的设计能提供使用者以简单的方式精确微调镜头模块位置。此外,本发明不需重新设计整个镜头模块以配合镜头调整模块,因此,本发明的镜头调整模块可适用于市面上现有的各种镜头模块。
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