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05998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6060.6

申请日:

2010.04.13

公开号:

CN101815396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5B 41/288申请日:20100413授权公告日:20150603终止日期:201604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B 41/288申请日:20100413|||公开

IPC分类号:

H05B41/288

主分类号:

H05B41/288

申请人:

林聪

发明人:

林聪

地址: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洋下新村12座3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王义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其特点为包括高功率因素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和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所述的高功率因素电路包括控制电器芯片,场效应管,第一变压器;所述的直流变交流的电路包括自振半桥驱动器,效应管,第二变压器,第三电感,自举二极管;所述的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包括全桥驱动器,效应管,继电器;所述的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包括第三变压器,放电二极管,所述的高功率因素电路连接直流变交流的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连接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连接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热启辉的点火电路连接光源并点亮光源。具有热启辉点亮光源特点,即开即亮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功率因素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和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所述的高功率因素电路包括控制电器芯片(IC1),第一场效应管(V1),第一变压器(T1)及周边元件二极管、电容和电阻组成;所述的直流变交流的电路包括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第二场效应管(V2),第三场效应管(V3),第二变压器(T2),第三电感(L3),自举二极管(D8)和周边元件电容和电阻组成;所述的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包括全桥驱动器(IC3),第四场效应管(V4),第五场效应管(V5),第六场效应管(V6),第七场效应管(V7),继电器(J)及周边元件二极管、电容和电阻组成;所述的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包括第三变压器(T3),放电二极管(VD)及周边元件二极管、电容和电阻组成,所述的高功率因素电路连接直流变交流的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连接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连接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外交流电接入高功率因素电路的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后连接一整流桥后一路经第一电阻连接第八电解电容,第八电解电容的正极端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第八电解电容负极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6脚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7脚经第六电阻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一整流桥后另一路接第一变压器初级,第一变压器初级的一端接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七电阻接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和经第六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五二极管连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上,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的电压则由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和第六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五二极管组成的电源电路提供;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1脚、第2脚并接第七电容,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1脚与第七电容相接一端连接在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3脚经第九电容后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3脚接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4脚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并通过第七电阻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5脚经第五电阻接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经第七二极管、热敏电阻一路接到第十电解电容对其充电,另一路经第十一电阻接到第十一电解电容对其充电;第十一电解电容正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1脚,第十一电解电容负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4脚并接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经第十四电阻接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5脚,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1脚经自举二极管接第十三电容并对其充电,第十三电容再接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6脚;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7脚经第十三电阻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热敏电阻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串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6脚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串接处后接第三电感,第三电感另一端经一并联的继电器的第二常闭点和第一常开点后接第二变压器的初级一端,第二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与第十五电解电容正极端相接,第十五电解电容负极端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5脚经第十四电阻接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2脚与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3脚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3脚接第十二电容一端,第十二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接第九二极管后一路经第九二极管、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和继电器的第三常闭点接到继电器的绕线组,继电器的绕线组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解电容并接在继电器的绕线组两端;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接第九二极管另一路接第十七电容后接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经第二极管、第十九电阻、第二热敏电阻和第二十一电阻一路与第二十四电解电容连接并对其充电,另一路经双向放电二极管和第三变压器的初级一端,通过第三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回到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第三变压器初级与第二十四电解电容并联,第三变压器的次级一端和光源一端相接,光源另一端经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串接处后经第二十电容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0脚;第三变压器的次级另一端经接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串接处后经第十九电容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5脚;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接第九二极管再一路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8脚;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1脚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脚接第七场效应管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8脚接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4脚接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3脚接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2脚、第7脚、第8脚、第20脚、第21脚、第24脚均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5脚接第二十一电容一端,第二十一电容另一端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2脚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0脚与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2脚并接有第二十电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3脚接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3脚为高端右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5脚与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3脚并接有第十九电容再接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23脚先串接第十八电容一端,第十八电容另一端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23脚串接第十八电阻一端,第十八电阻另一端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5脚,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5脚先串接第二十一电容一端,第二十一电容另一端接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第七场效应管的源极均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22脚串接第十七电阻一端,第十七电阻另一端接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其特征在于外交流电接入高功率因素电路的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后连接一整流桥后一路经第一电阻连接第八电解电容,第八电解电容的正极端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第八电解电容负极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6脚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7脚经第六电阻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一整流桥后另一路接第一变压器初级,第一变压器初级的一端接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七电阻接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和经第六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五二极管连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上,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的电压则由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和第六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五二极管组成的电源电路提供;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1脚、第2脚并接第七电容,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1脚与第七电容相接一端连接在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3脚经第九电容后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3脚接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4脚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并通过第七电阻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5脚经第五电阻接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经第七二极管、热敏电阻一路接到第十电解电容对其充电,另一路经第十一电阻接到第十一电解电容对其充电;第十一电解电容正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1脚,第十一电解电容负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4脚并接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经第十四电阻接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5脚,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1脚经自举二极管接第十三电容并对其充电,第十三电容再接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6脚;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7脚经第十三电阻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热敏电阻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串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6脚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串接处后接第三电感,第三电感另一端经一并联的继电器的第二常闭点和第一常开点后接第二变压器的初级一端,第二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与第十五电解电容正极端相接,第十五电解电容负极端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5脚经第十四电阻接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2脚与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3脚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3脚接第十二电容一端,第十二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接框格内第1二极管,接框格内第一电阻、框格内第二电阻和框格内继电器的常闭点到框格内继电器的绕线组,绕线组的另一端接地,全桥驱动器的第20脚连接框格内第5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七电阻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5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七电阻并联的负端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的第24脚连接框格内第2二极管与框格内第四电阻并联一端,框格内第2二极管与框格内第四电阻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的第17脚上连接框格内第3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五电阻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3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五电阻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的第13脚连接框格内第5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七电阻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5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七电阻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的第24脚和第17脚分别连接到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全桥驱动器的第12脚和全桥驱动器的第20脚分别连接到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全桥驱动器第1脚,第2脚,第3脚,第9脚,第10脚,第12脚接地,第7脚与框格内第三电阻相接,框格内第三电阻一端串接框格内第四电容,框格内第四电容一端接地,框格内第三电容一端接全桥驱动器的第7脚另一端接地,全桥驱动器的第8脚接全桥驱动器的第7脚,全桥驱动器的第11脚接框格内第三电阻与框格内第四电容串接处,全桥驱动器的第14脚接框格内第六电容一端,框格内第六电容另一端及全桥驱动器的第15脚接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相接处,全桥驱动器的第23脚接框格内第五电容一端,框格内第五电容另一端及全桥驱动器的第22脚接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相接处,全桥驱动器的第18脚接地。

说明书


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金卤灯镇流器无论是电子或电感的,在点亮金卤灯后,关灯再点亮就需要等10-15分钟才能点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开即亮的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其结构特点为包括高功率因素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和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所述的高功率因素电路包括控制电器芯片,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变压器及周边元件二极管、电容和电阻组成;所述的直流变交流的电路包括自振半桥驱动器,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二变压器,第三电感,自举二极管和周边元件电容和电阻组成;所述的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包括全桥驱动器,第四场效应管,第五场效应管,第六场效应管,第七场效应管,继电器及周边元件二极管、电容和电阻组成;所述的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包括第三变压器,放电二极管及周边元件二极管、电容和电阻组成,所述的高功率因素电路连接直流变交流的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连接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连接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热启辉的点火电路连接光源并点亮光源。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其特点为外交流电接入高功率因素电路的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后连接一整流桥后一路经第一电阻连接第八电解电容,第八电解电容的正极端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第八电解电容负极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6脚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7脚经第六电阻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一整流桥后另一路接第一变压器初级,第一变压器初级的一端接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七电阻接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和经第六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五二极管连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上,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的电压则由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和第六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五二极管组成的电源电路提供;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1脚、第2脚并接第七电容,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1脚与第七电容相接一端连接在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3脚经第九电容后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3脚接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4脚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并通过第七电阻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5脚经第五电阻接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经第七二极管、热敏电阻一路接到第十电解电容对其充电,另一路经第十一电阻接到第十一电解电容对其充电;第十一电解电容正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1脚,第十一电解电容负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4脚并接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经第十四电阻接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5脚,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1脚经自举二极管接第十三电容并对其充电,第十三电容再接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6脚;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7脚经第十三电阻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热敏电阻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串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6脚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串接处后接第三电感,第三电感另一端经一并联的继电器的第二常闭点和第一常开点后接第二变压器的初级一端,第二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与第十五电解电容正极端相接,第十五电解电容负极端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5脚经第十四电阻接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2脚与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3脚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3脚接第十二电容一端,第十二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接第九二极管后一路经第九二极管、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和继电器的第三常闭点接到继电器的绕线组,继电器的绕线组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解电容并接在继电器的绕线组两端;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接第九二极管另一路接第十七电容后接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经第二极管、第十九电阻、第二热敏电阻和第二十一电阻一路与第二十四电解电容连接并对其充电,另一路经双向放电二极管和第三变压器的初级一端,通过第三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回到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第三变压器初级与第二十四电解电容并联,第三变压器的次级一端和光源一端相接,光源另一端经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串接处后经第二十电容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0脚;第三变压器的次级另一端经接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串接处后经第十九电容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5脚;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接第九二极管再一路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8脚;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1脚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脚接第七场效应管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8脚接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4脚接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3脚接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2脚、第7脚、第8脚、第20脚、第21脚、第24脚均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5脚接第二十一电容一端,第二十一电容另一端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2脚接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0脚与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2脚并接有第二十电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3脚接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3脚为高端右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5脚与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13脚并接有第十九电容再接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23脚先串接第十八电容一端,第十八电容另一端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23脚串接第十八电阻一端,第十八电阻另一端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5脚,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5脚先串接第二十一电容一端,第二十一电容另一端接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极和第七场效应管的源极均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的第22脚串接第十七电阻一端,第十七电阻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其特点为外交流电接入高功率因素电路的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后连接一整流桥后一路经第一电阻连接第八电解电容,第八电解电容的正极端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第八电解电容负极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6脚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7脚经第六电阻接在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一整流桥后另一路接第一变压器初级,第一变压器初级的一端接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经第七电阻接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和经第六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五二极管连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上,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8脚的电压则由第一变压器的次级和第六电容、第二电阻及第五二极管组成的电源电路提供;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1脚、第2脚并接第七电容,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1脚与第七电容相接一端连接在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3脚经第九电容后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3脚接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4脚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并通过第七电阻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的第5脚经第五电阻接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经第七二极管、热敏电阻一路接到第十电解电容对其充电,另一路经第十一电阻接到第十一电解电容对其充电;第十一电解电容正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1脚,第十一电解电容负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4脚并接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经第十四电阻接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5脚,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1脚经自举二极管接第十三电容并对其充电,第十三电容再接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6脚;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7脚经第十三电阻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热敏电阻连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串接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6脚接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的串接处后接第三电感,第三电感另一端经一并联的继电器的第二常闭点和第一常开点后接第二变压器的初级一端,第二变压器的初级另一端与第十五电解电容正极端相接,第十五电解电容负极端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5脚经第十四电阻接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2脚与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3脚通过第十二电阻连接,自振半桥驱动器的第3脚接第十二电容一端,第十二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二变压器第一输出端接框格内第1二极管,接框格内第一电阻、框格内第二电阻和框格内继电器的常闭点到框格内继电器的绕线组,绕线组的另一端接地,全桥驱动器的第20脚连接框格内第5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七电阻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5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七电阻并联的负端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的第24脚连接框格内第2二极管与框格内第四电阻并联一端,框格内第2二极管与框格内第四电阻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的第17脚上连接框格内第3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五电阻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3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五电阻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的第13脚连接框格内第5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七电阻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5二极管与框格内第七电阻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的第24脚和第17脚分别连接到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全桥驱动器的第12脚和全桥驱动器的第20脚分别连接到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全桥驱动器第1脚,第2脚,第3脚,第9脚,第10脚,第12脚接地,第7脚与框格内第三电阻相接,框格内第三电阻一端串接框格内第四电容,框格内第四电容一端接地,框格内第三电容一端接全桥驱动器的第7脚另一端接地,全桥驱动器的第8脚接全桥驱动器的第7脚,全桥驱动器的第11脚接框格内第三电阻与框格内第四电容串接处,全桥驱动器的第14脚接框格内第六电容一端,框格内第六电容另一端及全桥驱动器的第15脚接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相接处,全桥驱动器的第23脚接框格内第五电容一端,框格内第五电容另一端及全桥驱动器的第22脚接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相接处,全桥驱动器的第18脚接地。

    本发明的优点:1)具有节能,环保功能,它比传统电感镇流器自身功耗节能80%以上;2)具有热启辉点亮光源特点,即开即亮,而现有市场上金卤灯镇流器无论是电子或电感的,在点亮金卤灯光源后,关灯再点亮就需要等10-15分钟才能点亮;3)成本低,技术先进;4)具有宽电压和恒功率的特点;5)应用了IC集成电路,让产品更加稳定,安全可靠,长寿命;6)具有效率高,功率因素高,低谐波,并具有开路,短路保护功能;7)具有低频输出点亮光源特点,低频输出点亮光源不会产生声振;具有快速点亮光源的特点,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用于替换图1中的虚线内的IC3电路的IC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包括高功率因素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和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高功率因素电路主要由控制电器芯片IC1,第一场效应管V1,第一变压器T1,二极管D5,D6,D7,第五电容C5,C6,C7,C8,C9,C10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元件组成的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主要由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第二场效应管V2,第三场效应管V3,第二变压器T2,第三电感L3,自举二极管D8,电容C11,C12,C13,第十四电容C14,C15,电阻R11,R12,R13,R14元件组成的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主要由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第四场效应管V4,第五场效应管V5,第六场效应管V6,第七场效应管V7,继电器J,第九二极管D9,电容C16,C17,C18,C19,C20,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电阻R15,R16,R17,R18,RK元件组成。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主要由第三变压器T3,第10二极管D10,放电二极管VD,第二十四电解电容C24,电阻R19,R20,R21,第二十二电阻R22元件组成)组成,控制电器芯片IC1优选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全桥驱动器采用HID灯全桥驱动器IC3;具体电路连接为:外交流电经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后连接一整流桥D1-D4后一路经第一电阻R1连接第八电解电容C8,第八电解电容C8的正极端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8脚,第八电解电容C8负极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6脚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7脚经第六电阻R6接在第一场效应管V1的栅极,整流桥D1-D4后另一路接第一变压器T1初级,第一变压器T1初级的一端接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V1的源极经第七电阻R7接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和经第六电容C6、第二电阻R2及第五二极管D5连接在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8脚上,一旦第一场效应管V1工作在开关状态下,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8脚的电压则由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和第六电容C6、第二电阻R2及第五二极管D5组成的电源电路提供;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1脚、第2脚并接第七电容C7,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1脚与第七电容C7相接一端连接在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3脚经第九电容C9后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3脚接在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之间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4脚接第一场效应管V1的源极并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5脚经第五电阻R5接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第一场效应管V1的漏极经第七二极管D7、热敏电阻R8一路接到第十电解电容C10对其充电,另一路经第十一电阻R11接到第十一电解电容C11对其充电;第十一电解电容C11正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1脚,第十一电解电容C11负极端接在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4脚并接地;第三场效应管V3的栅极经第十四电阻R14接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5脚,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1脚经自举二极管D8接第十三电容C13并对其充电,第十三电容C13再接到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6脚;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7脚经第十三电阻R13接第二场效应管V2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V2的漏极与热敏电阻R8连接,第二场效应管V2的源极串接第三场效应管V3的漏极,第三场效应管V3的源极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6脚接第二场效应管V2的源极与第三场效应管V3的漏极的串接处后接第三电感L3,第三电感L3另一端经一并联的继电器J的第二常闭点K2和第一常开点K1后接第二变压器T2的初级一端,第二变压器T2的初级另一端与第十五电解电容C15正极端相接,第十五电解电容C15负极端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5脚经第十四电阻R14接到第三场效应管V3的栅极,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2脚与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3脚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连接,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3脚接第十二电容C12一端,第十二电容C12另一端接地;第二变压器T2第一输出端N1接第九二极管D9后一路经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和继电器J的第三常闭点K3接到继电器J的绕线组,继电器J的绕线组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解电容C16并接在继电器J的绕线组两端;第二变压器T2第一输出端N1接第九二极管D9另一路接第十七电容C17后接地;第二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N2经第10二极管D10、第十九电阻R19、第二热敏电阻R20和第二十一电阻R21一路与第二十四电解电容C24连接并对其充电,另一路经双向放电二极管VD和第三变压器T3的初级一端,通过第三变压器T3的初级另一端回到第二变压器T2第一输出端N1;第三变压器T3初级与第二十四电解电容C24并联,第三变压器T3的次级一端和光源一端相接,光源另一端经接第四场效应管V4的源极与第六场效应管V6的漏极的串接处后经第二十电容C20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0脚;第三变压器T3的次级另一端经接第五场效应管V5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V7的漏极的串接处后经第十九电容C19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5脚;第二变压器T2第一输出端N1接第九二极管D9再一路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8脚;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1脚接第四场效应管V4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脚接第七场效应管V7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8脚接到第四场效应管V4的漏极与第五场效应管V5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4脚接第五场效应管V5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3脚接第六场效应管V6的栅极,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2脚、第7脚、第8脚、第20脚、第21脚、第24脚均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5脚接第二十一电容C21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另一端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2脚接第四场效应管V4的源极,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0脚与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2脚并接有第二十电容C20,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3脚接到第五场效应管V5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V7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3脚为高端右边,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5脚与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3脚并接有第十九电容C19再接到第五场效应管V5的源极与第七场效应管V7的漏极的交接点,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23脚先串接第十八电容C18一端,第十八电容C18另一端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23脚串接第十八电阻R18一端,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接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5脚,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5脚先串接第二十一电容C21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另一端接地;第六场效应管V6的源极和第七场效应管V7的源极均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22脚串接第十七电阻R17一端,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的电路工作原理:给电路加交流电后,电流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并给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充电,到整流桥D1-D4整流后输出直流电通过第一电阻R1对第八电解电容C8充电,当第八电解电容C8上的电压达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型号L6561是意法半导体(ST)公司生产)的第8脚的门限电平时,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启动工作,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7脚输出电平经第六电阻R6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栅极,第一场效应管V1开始工作。当电经变压器T1初级的一端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漏极,通过第一场效应管V1的源极到第七电阻R7到地。一旦第一场效应管V1工作在开关状态下,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8脚的电压则由变压器T1的次级和第六电容C6、第二电阻R2及第五二极管D5组成的电源电路提供。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1脚为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2脚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1脚、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2脚并接第七电容C7,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1脚与第七电容C7相接一端连接到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的串联处,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3脚为乘法器的输入端,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3脚先与第九电容C9串连接到地,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3脚再接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串联端,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4脚为比较器的电感侧输入端与第一场效应管V1的源极和第七电阻R7串联端相接,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5脚为第一变压器T1电感器的退磁侧输入端与第五电阻R5串联,第五电阻R5另一端与第一变压器T1次级一端相接,CRM--PFC控制电器芯片IC1的第6脚与电路地相接。

    当第一场效应管V1工作在关断时,第七二极管D7导通,电流经二极管到热敏电阻R8(负温度),并给第十电解电容C10充电,电压到第十一电阻R11对第十一电解电容C11充电,当第十一电解电容C11上的电压达到自振半桥驱动器IC2(型号;IR2151是美国国际整流器(IR)公司生产)的第1脚上导通门限电平时,自振半桥驱动器IC2被启动,在场效应管V3导通期间,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1脚通过自举二极管D8对第十三电容C13充电,使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8脚上的电压比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6脚高出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1脚的电压,一旦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8脚的电压达到该值时,第二场效应管V2导通,而第三场效应管V3截止,第二场效应管V2和第三场效应管V3交替导通。当自振半桥驱动器IC2工作时,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5脚、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7脚输出驱动电平经电阻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三电阻R13分别到第三场效应管V3和第二场效应管V2的栅极,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2脚、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3脚与第十二电阻R12并联,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3脚接第十二电容C12一端,第十二电容C12另一端接地,自振半桥驱动器IC2的第4脚与地连接。

    由于第二场效应管V2和第三场效应管V3交替导通形成交变电压,经第二场效应管V2源极到第三电感L3一端,第三电感L3另一端与变压器T2的初级一端,初级另一端与第十五电解电容C15正极相接,第十五电解电容C15负极接地,因此交变电经第十五电解电容C15负极到地。这时变压器T2次级产生互感交变电压输出。

    第二变压器T2第一输出端N1的交变电压经流向第九二极管D9,经第九二极管D9整流后经第十五电阻R15、热保护器RK(当电路过热时热保护器断开),第十六电阻R16和继电器J的第三常闭点K3到继电器J的绕线组,绕线组的另一端接地(因这时光源为高阻不导通),同时电流对第十六电解电容C16和第十七电容C17充电,这时继电器J吸合,第二常闭点K2、第三常闭点K3断开,第一常开点K1、第四常开点K4闭合。因常第一常开点K1闭合,第三电感L3的线圈减少,电感量减小,通过电流增大,所以第二变压器T2输出功率增大(功率增大后变压器输出电流也增大便于灯更好地启辉)。第四常开点K4闭合,第二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N2输出电压经二极管第10二极管D10整流后正电压经第十九电阻R19、第二热敏电阻R20和第二十一电阻R21,同时对第二十四电解电容C24充电,电平流过双向放电二极管VD及第三变压器T3的初级一端,初级另一端回到N1。当电压为负值时,第10二极管D10截止,放电二极管VD关断,放电二极管VD的电压加第二十四电解电容C24两端电压,因放电二极管VD与第三变压器T3初级串联后与第二十四电解电容C24并联,所以第二十四电解电容C24两端电压加在第三变压器T3初级上,这时第三变压器T3次级互感生成高电压,第三变压器T3次级一端和光源一端相接,高电压把光源击穿产生放电。第二变压器T2第三输出端N3接地。

    此时第十六电解电容C16放电,继电器J吸放,这时电压通过IC3(型号UBA2030是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生产,是;HID灯全桥驱动器)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8脚,IC3进入工作,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1脚和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脚上驱动电平输出到第四场效应管V4和第七场效应管V7,第四场效应管V4和第七场效应管V7导通,第五场效应管V5和第六场效应管V6截止,当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4脚和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3脚上的驱动电平输出时,第五场效应管V5和第六场效应管V6导通,第四场效应管V4和第七场效应管V7截止。当第四场效应管V4和第七场效应管V7导通时电通过第四场效应管V4,光源,第七场效应管V7到地,第五场效应管V5和第六场效应管V6导通时电通过第五场效应管V5,光源,第六场效应管V6到地,如此周而复始,产生的低频交变电供光源正常点亮。

    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5脚、第7脚、第8脚、第20脚、第21脚、第24脚为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5脚为振荡器输入端接第二十一电容C21一端,第二十一电容C21另一端接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0脚为浮置电源电压左输出端。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2脚为高端左边,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0脚、12并接第二十电容C20,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2脚接到第四场效应管V4源极端,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3脚为高端右边,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5脚为浮置电源电压右输出端,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3脚、15并接第十九电容C19并接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13脚端到第五场效应管V5源极端,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23脚为低电源端,先串接第十八电容C18一端,第十八电容C18另一端接地,再串接第十八电阻R18一端,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到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5脚;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22脚为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端,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的第22脚串接第十七电阻R17一端,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接地。

    图1虚线框内的HID灯全桥驱动器IC3电路也可用图2的框格内的全桥驱动器IC(型号UBA2032是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生产,为另一HID灯全桥驱动器)电路来替换应用。电路替换后电路连接方法为:A1点与A2点连接,B1点与B2点连接,Z1点与Z2点连接,F1点与E2点连接。

    当图1虚线框内电路去掉,把B1点接到图2的B2点,A1点与A2点连接,电压经流向框格内第1二极管d1,经框格内第1二极管d1整流后框格内第一电阻r1、另一热保护器vk,框格内第二电阻r2和框格内继电器j的常闭点k到框格内继电器j的绕线组,绕线组的另一端接B2点即接地,同时电流对框格内第一电容c1和框格内第二电容c2充电同时框格内继电器j吸合,常闭点k断开,这时电压通过全桥驱动器IC(型号;UBA2032是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生产,是HID灯全桥驱动器)。全桥驱动器IC的第5脚进入工作,全桥驱动器IC的第20脚上驱动电平经框格内第5二极管d5与框格内第七电阻r7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5二极管d5与框格内第七电阻r7并联的负端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v4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IC的第24脚上驱动电平经框格内第2二极管d2与框格内第四电阻r4并联一端,框格内第2二极管d2与框格内第四电阻r4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v1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IC的第17脚上驱动电平经框格内第3二极管d3与框格内第五电阻r5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3二极管d3与框格内第五电阻r5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v3栅极相接,全桥驱动器IC的第13脚上的驱动电平经框格内第5二极管d5与框格内第七电阻r7并联的一端,框格内第5二极管d5与框格内第七电阻r7并联的负极端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v4栅极相接。

    当全桥驱动器IC的第24脚和第17脚上的驱动电平输出到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v1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v4,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v1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v4导通,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v2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v3截止,当HID灯全桥驱动器IC的第12脚和HID灯全桥驱动器IC的第20脚上的驱动电平输出时,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v1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v3导通,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v1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v4截止。当框格内第一场效应管v1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v4导通电流经框格内第一场效管v1到Z2点到Z1点,再由E1点回到E2点通过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v4到B2点。当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v2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v3导通时,电经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v2到E2点到E1点,由Z1点回到Z2点,通过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v3到B2点,B1点接B2点。

    全桥驱动器IC第1脚,第2脚,第3脚,第9脚,第10脚,第12脚接B2点即接地,第7脚与框格内第三电阻r3相接,框格内第三电阻r3一端串接框格内第四电容c4,框格内第四电容c4一端接B2点,框格内第三电容c3一端接全桥驱动器IC的第7脚另一端接B2点,全桥驱动器IC的第8脚接全桥驱动器IC的第7脚,全桥驱动器IC的第11脚接框格内第三电阻r3与框格内第四电容c4串接处,全桥驱动器IC的第14脚接框格内第六电容c6一端,框格内第六电容c6另一端及全桥驱动器IC的第15脚接框格内第二场效应管v2的源极和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v4的漏极相接处,全桥驱动器IC的第23脚接框格内第五电容c5一端,框格内第五电容c5另一端及全桥驱动器IC的第22脚接框格内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框格内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相接处,全桥驱动器IC的第18脚接B2点。

    

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放电灯热启辉电子镇流器,其特点为包括高功率因素电路、直流变交流的电路、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和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所述的高功率因素电路包括控制电器芯片,场效应管,第一变压器;所述的直流变交流的电路包括自振半桥驱动器,效应管,第二变压器,第三电感,自举二极管;所述的高频变低频交流电路包括全桥驱动器,效应管,继电器;所述的能热启辉的点火电路包括第三变压器,放电二极管,所述的高功率因素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