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8058408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41002.7

申请日:

20080812

公开号:

CN101337018A

公开日:

2009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A61K36/889,A61K9/06,A61P1/02,A61K33/22,A61K35/36,A61K33/34,A61K35/64,A61K31/045

主分类号:

A61K36/896,A61K36/889,A61K9/06,A61P1/02,A61K33/22,A61K35/36,A61K33/34,A61K35/64,A61K31/045

申请人:

张国忠

发明人:

张国忠

地址:

456400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小铺乡杨公店村

优先权:

CN200810141002A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建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口唇部疾病治疗,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唇炎的中药,包括下列原料药:青黛、灸黄柏、月石、橄榄仁、瓦松、血余、细辛、吴茱萸、铜绿、木鳖子、血竭、白蔹、儿茶、五倍子。本方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患者乐于接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青黛10-40  灸黄柏7-30  月石10-40  橄榄仁7-30  瓦松7-30  血余30-80细辛7-30  吴茱萸7-30  铜绿3-12  木鳖子7-30  血竭3-12  白蔹7-30儿茶6-24  五倍子5-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唇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青黛15-24  灸黄柏12-18  月石15-24  橄榄仁12-18  瓦松12-18  血余40-60  细辛12-18  吴茱萸12-18  铜绿4-7  木鳖子12-18  血竭4-7  白蔹12-18  儿茶9-15  五倍子7-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唇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青黛20  灸黄柏16  月石18  橄榄仁15  瓦松16  血余50  细辛15  吴茱萸16铜绿6  木鳖子14  血竭6  白蔹15  儿茶12  五倍子10。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唇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9-15重量份的冰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唇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膏剂。 6.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唇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各原料,分别研末后混合,加入香油与生蜂蜜后,充分混合制得膏剂;香油与混合药末的体积质量比为0.8-1.1ml/g;生蜂蜜与混合药末的质量比为0.2-0.4∶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疗唇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中加入9-15份的冰片。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唇部疾病治疗,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唇炎,临床表现为唇红(即嘴唇)部干燥、脱屑、皲裂。严重的表现为唇 肿胀、红肿,白色糜烂,外围红晕,糜烂上有一个或多个溃疡,剧痛,遇风吹、 进食、说话时加重,上唇舌不敢接触烂处,常张口流唾。

其中光敏性唇炎以下唇多见,唇红糜烂,不超过唇红缘有浅黄色渗出物, 唇部轻度肿胀,唇外翻,甚者肿胀明显而有出血或形成溃疡,并结血痂,痂皮 揭后露出一出血创面,或有脓血。局部灼热,疼痛、干燥、瘙痒,因摩擦而疼 痛加重,唇部动作受阻,病情缠绵难愈,可长达数月或更长,颌下淋巴结肿大, 局部有色素沉着,而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的症状与光敏性唇炎相似,有糜烂, 溃疡,结脓血痂,脱屑,干裂、疼痛、肿胀等症状。此外,还有在唇红缘与近 粘膜处可出现白色短条纹,与盘状红斑狼疮相近,但病损不超过唇红缘,也无 皮疹,扁平苔癣糜烂型的唇部糜烂范围较小,其周围必有白色花纹。多形渗出 性红斑起病急,多见于青年人,以糜烂出血、血痂为其特征。目前西药多用抗 炎药进行治疗,但一方面有毒副作用,另外效果也不甚理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青黛10-40 灸黄柏7-30 月石10-40 橄榄仁7-30 瓦松7-30 血余30-80 细辛7-30 吴茱萸7-30 铜绿3-12  木鳖子7-30 血竭3-12 白蔹7-30 儿 茶6-24 五倍子5-20。

进一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青黛15-24 灸黄柏12-18 月石15-24 橄榄仁12-18 瓦松12-18 血余 40-60 细辛12-18 吴茱萸12-18 铜绿4-7 木鳖子12-18 血竭4-7 白蔹 12-18 儿茶9-15 五倍子7-12。

具体的,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青黛20 灸黄柏16 月石18 橄榄仁15 瓦松16 血余50 细辛15 吴茱萸 16 铜绿6 木鳖子14 血竭6 白蔹15 儿茶12 五倍子10。

原料药中还可加入9-15重量份的冰片。

所述治疗唇炎的中药,由于外涂于唇部,优选制成膏剂。

具体可如下法制备:取各原料,分别研末后混合,加入香油与生蜂蜜后, 充分混合制得膏剂;香油与混合药末的体积质量比为0.8-1.1ml/g;生蜂蜜与 混合药末的质量比为0.2-0.4∶1。

祖国医学认为唇炎由风火湿热之邪所致。原料药中,青黛清热散血,灸黄 柏润燥,月石(即硼砂)防腐生肌,橄榄仁润燥止痛化瘀,瓦松清热消肿,血 余(即人发)止血消瘀、利尿生肌,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吴茱萸引热出 唇,铜绿(即碱式碳酸铜)祛腐敛疤,木鳖子消肿散结、祛血热疮、毒敛疮, 血竭破血长肉,白蔹清热散结、止痛,儿茶收湿生肌敛疮,五倍子收敛,冰片 散郁火、消肿止痛,加入的香油、蜂蜜一方面作为制成膏剂的混合剂,另外还 能润燥、止痛、生肌。以上各药共行清热祛风、解毒热、祛腐生新之效,解除 唇炎患者的痛苦。

本方于408例患者中使用,除25例复发放弃就医外,其他均2-3天治愈。 有效率100%,治愈率不低于94%。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

本方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患者乐于接受。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 此:

实施例1

取青黛20g、灸黄柏15g、月石20g、橄榄仁15g、瓦松15g、血余50g、细辛15g、 吴茱萸15g、铜绿6g、木鳖子15g、血竭6g、白蔹15g、儿茶12g、五倍子10g, 冰片6g;研末后混合,加入210ml香油与60g生蜂蜜,充分混合制成涂膏。

实施例2

取青黛20g、灸黄柏16g、月石18g、橄榄仁15g、瓦松16g、血余50g、细辛15g、 吴茱萸16g、铜绿6g、木鳖子14g、血竭6g、白蔹15g、儿茶12g、五倍子10g, 冰片8g;研末后混合,加入210ml香油与60g生蜂蜜,充分混合制成涂膏。

实施例3

取青黛15g、灸黄柏12g、月石15g、橄榄仁12g、瓦松10g、血余38g、细辛10g、 吴茱萸10g、铜绿3g、木鳖子10g、血竭3g、白蔹10g、儿茶8g、五倍子5g, 冰片6g;研末后混合,加入180ml香油与50g生蜂蜜,充分混合制成涂膏。

实施例4

取青黛24g、灸黄柏18g、月石24g、橄榄仁20g、瓦松20g、血余55g、细辛20g、 吴茱萸20g、铜绿8g、木鳖子22g、血竭8g、白蔹20g、儿茶18g、五倍子15g, 冰片9g;研末后混合,加入200ml香油与120g生蜂蜜,充分混合制成涂膏。

实施例5

取青黛10g、灸黄柏7g、月石10g、橄榄仁7g、瓦松7g、血余30g、细辛7g、 吴茱萸7g、铜绿3g、木鳖子7g、血竭3g、白蔹7g、儿茶6g、五倍子5g,冰片 9g;研末后混合,加入125ml香油与50g生蜂蜜,充分混合制成涂膏。

实施例6

取青黛40g、灸黄柏30g、月石40g、橄榄仁30g、瓦松30g、血余80g、细辛30g、 吴茱萸30g、铜绿11g、木鳖子30g、血竭12g、白蔹30g、儿茶24g、五倍子20g, 冰片15g;研末后混合,加入450ml香油与136g生蜂蜜,充分混合制成涂膏。

典型病例:

1.李某,女,28岁,疼痛坐立不安,入睡困难,下唇红肿大如猪吻,淫湿淋漓, 奇痒难忍,西医多方治疗不佳,涂本膏,当时痛痒立消,晨涂晚见腐脱;次日, 肿消病愈。

2.袁某,男,好酒,下唇红肿,白色糜烂,外围红晕内有黄白溃疡,如指大; 疼痛难忍,轻重反复,涂本膏三日愈,未复发。

3.李某,女,突发晨起下唇红裂脱皮,剧痛,淫血,日涂三次,当日痊愈。

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口唇部疾病治疗,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唇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唇炎的中药,包括下列原料药:青黛、灸黄柏、月石、橄榄仁、瓦松、血余、细辛、吴茱萸、铜绿、木鳖子、血竭、白蔹、儿茶、五倍子。本方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患者乐于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