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0519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6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95441.2

申请日:

2010.12.20

公开号:

CN102107190A

公开日:

2011.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7C 5/344申请日:20101220|||公开

IPC分类号:

B07C5/344; B07C5/02; B07C5/38

主分类号:

B07C5/344

申请人:

常州市科文传感器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倪伟文

地址:

213023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开发区星港路65-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代理人:

翁坚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包括排料装置、传送装置、测试装置、恒温槽、收料装置、提升装置、机座、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排料装置、传送装置、测试装置、收料装置、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提升装置、机座和恒温槽均坐落在地面上;排料装置包括排料磁轨和排料磁轮;传送装置包括链轮装置、2条出料链条、输送管、进料磁轨、第一阻挡装置、第二阻挡装置和导向块;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磁轮、测试仪和探测头;收料装置包括分档轮、收料盒和拨片。该发明用于测试二极管型热敏电阻,测试速度快,分档精度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排料装置 (1) 、 传送装置 (2) 、 测试装置 (3) 、 恒温槽 (4) 、 收料装置 (5) 、 提升装置 (6) 、 机座 (7) 、 传动机构和控制装 置; 排料装置 (1) 、 传送装置 (2) 、 测试装置 (3) 、 收料装置 (5) 、 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均设置 在机座 (7) 上; 提升装置 (6) 、 机座 (7) 和恒温槽 (4) 均坐落在地面上 ; 恒温槽 (4) 位于机座 (7) 的中下部, 使用时恒温槽 (4) 中盛满油 ; 机座 (7) 的中部的下侧设有 1 块左右向的铅垂 的安装板, 该安装板位于恒温槽 (4) 内; 提升装置 (6) 的提升端与机座 (7) 固定相连 ; 排料装置 (1) 包括排料磁轨 (11) 和排料磁轮 (12) ; 排料磁轨 (11) 固定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机座 (7) 的前侧的左上方 ; 排料磁轮 (12) 通过相应的转动轴、 轴承和固定在机座 (7) 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 (7) 转动连接 ; 排料磁轮 (12) 位于排料磁轨 (11) 的右侧, 且排料 磁轮 (12) 位于恒温槽 (4) 的左侧上方 ; 传送装置 (2) 包括链轮装置、 2 条出料链条、 输送管 (24) 、 进料磁轨 (25) 、 第一阻挡装置 (26) 、 第二阻挡装置 (27) 和导向块 (28) ; 输送管 (24) 铅垂设置, 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在机 座 (7) 上, 且输送管 (24) 位于排料磁轮 (12) 的右部的下方, 输送管 (24) 的下部位于恒温槽 (4) 中; 输送管 (24) 的顶部左侧设有一挡片 ; 进料磁轨 (25) 固定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左部, 输送管 (24) 的底部开口向下且位于进料 磁轨 (25) 的左部 ; 第一阻挡装置 (26) 安装在固定于机座 (7) 上的支架上, 且位于进料磁轨 (25) 的中部的上方 ; 第二阻挡装置 (27) 安装在固定于机座 (7) 上的支架上, 且位于第一阻 挡装置 (26) 的右侧以及进料磁轨 (25) 的右部的上方 ; 测试装置 (3) 包括测试磁轮 (31) 、 测试仪 (32) 和探测头 (33) ; 测试磁轮 (31) 通过相应 的转动轴、 轴承和固定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 (7) 转 动连接, 且测试磁轮 (31) 位于进料磁轨 (25) 的右侧 ; 探测头 (33) 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 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测试磁轮 (31) 的右上方, 测试仪 (32) 通过 导线与探测头 (33) 电连接 ; 传送装置 (2) 的链轮装置包括 2 个链轮组 (21) 和相应的转轴、 轴承和轴承座, 2 个链 轮组 (21) 分为前侧链轮组和后侧链轮组 ; 2 条出料链条的结构相对称, 按照所处的前后位 置不同, 分为前侧出料链条和后侧出料链条, 每条出料链条均由 1 条单排滚子链 (22) 和相 应数量的齿片 (23) 构成 ; 前侧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 (22) 围绕前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 设置, 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 ; 后侧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 (22) 围绕后侧链轮组的各个链 轮设置, 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 ; 每条出料链条的齿片 (23) 的数量与 1 条单排滚子链 (22) 的 内侧外链板的数量相同, 各个齿片 (23) 固定连接在单排滚子链 (22) 上, 且位于单排滚子链 (22) 的相应一块内侧外链板的内侧 ; 齿片 (23) 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处设有凹槽 ; 单个齿片 (23) 的中间的凹槽以及 2 个相邻齿片 (23) 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 (22) 的内链板所共同 形成的凹槽均为使用时能放置单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的部位 ; 2 条出料链条的左下 端位于测试磁轮 (31) 的右侧, 且紧挨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边界 ; 导向块 (28) 固定连接 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 2 条出料链条的右上端的左侧 ; 收料装置 (5) 包括分档轮 (51) 、 收料盒 (52) 和拨片 (53) ; 分档轮 (51) 由其相对应的转 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出料链条的右上端的右侧 ; 收 料盒 (52) 固定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分档轮 (51) 的下方 ; 收料盒 (52) 设有 5 至 10 个收料 仓; 拨片 (53) 的数量与收料仓的数量相同, 均转动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各自相对应的 2 收料仓的上方, 拨片 (53) 在电磁铁作用下能在有限的角度内进行摆动 ; 传动机构位于机座 (7) 的后侧 ; 传动机构为排料装置 (1) 的排料磁轮 (12) 、 传送装置 (2) 的链轮组 (21) 的主动轮、 测试装置 (3) 的测试磁轮 (31) 和收料装置 (5) 的分档轮 (51) 进行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 ; 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输入端与测试装置 (3) 的测 试仪 (32) 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相应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各个拨 片 (53) 的相对应的电磁铁的线圈的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料磁 轨 (11) 包括磁轨主体和 2 块永磁铁 ; 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 包括底板 (11-1) 、 前侧 箱体 (11-2) 和后侧箱体 (11-3) ; 前侧箱体 (11-2) 从上方固定在底板 (11-1) 上, 且位于底板 的前侧, 后侧箱体 (11-2) 从上方固定在底板 (11-1) 上, 且位于底板 (11-1) 的后侧 ; 磁轨主 体的前侧箱体 (11-2) 与后侧箱体 (11-3) 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 (11-4) ; 2 块永磁铁分 为前侧永磁铁 (11-5) 和后侧永磁铁 (11-6) ; 前侧永磁铁 (11-5) 位于前侧箱体 (11-2) 中, 固 定在前侧箱体 (11-2) 上, 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后侧永磁铁 (11-6) 位于后侧 箱体 (11-3) 中, 固定在后侧箱体 (11-3) 上, 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从而使得 2 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 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 呈八字型设置 ; 所述进料磁轨 (25) 的结构与排料磁轨 (11) 的结构相同, 包括磁轨主体和 2 块永磁铁 ; 所述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 包括底板 (25-1) 、 前侧箱体 (25-2) 和后侧箱体 (25-3) ; 前侧箱体 (25-2) 从上方固定在底板 (25-1) 上, 且位于底板的前侧, 后侧箱体 (25-2) 从上方 固定在底板 (25-1) 上, 且位于底板 (25-1) 的后侧 ; 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 (25-2) 与后侧箱体 (25-3) 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 (25-4) ; 2 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 (25-5) 和后侧永磁 铁 (25-6) ; 前侧永磁铁 (25-5) 位于前侧箱体 (25-2) 中, 固定在前侧箱体 (25-2) 上, 且以左 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后侧永磁铁 (25-6) 位于后侧箱体 (25-3) 中, 固定在后侧箱体 (25-3) 上, 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从而使得 2 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 距大, 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 呈八字型设置。
3: 按照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排料磁 轮 (12) 是一个直径为 180 至 220mm 的圆盘体, 排料磁轮 (12) 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 设有圆环形凹槽 (12-1) , 且排料磁轮 (12) 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 30 至 40°设有 1 个轴向凹 槽 (12-2) ; 排料磁轮 (12) 的每个轴向凹槽 (12-2) 与圆环形凹槽 (12-1) 的交汇处均固定设 有永磁铁 (12-3) ; 排料磁轮 (12) 圆环形凹槽 (12-1) 与排料磁轨 (11) 的通槽 (11-4) 相对设 置; 所述测试磁轮 (31) 的结构与排料磁轮 (12) 的结构相同, 测试磁轮 (31) 是一个直径 为 150 至 200mm 的圆盘体, 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圆环形凹槽 (31-1) , 且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 30 至 40°设有 1 个轴向凹槽 (31-2) ; 测试 磁轮 31 的每个轴向凹槽 (31-2) 与圆环形凹槽 (31-1) 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 (31-3) ; 测试磁轮 (31) 的圆环形凹槽 (31-1) 与进料磁轨 (25) 的通槽 (25-4) 相对设置。
4: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阻 挡装置 (26) 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阻挡架 (26-3) ; 第一阻挡装置 (26) 由其第一气缸的缸体 安装在固定于机座 (7) 上的支架上 ; 第一阻挡架 (26-3) 包括横梁和 2 根挡针 ; 横梁 (26-1) 3 前后向水平设置, 2 根挡针均铅垂设置, 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 位于横梁的前端, 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的后端 ; 第一气缸 的活塞杆 (26-2) 向下伸出, 第一阻挡架 (26-3) 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一气 缸的活塞杆 (26-2) 的底部 ; 所述第二阻挡装置 (27) 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阻挡架 (27-3) ; 第二阻挡装置 (27) 由其 第二气缸的缸体 (27-1) 安装在固定于机座 (7) 上的支架上 ; 第二阻挡架 (27-3) 包括横梁 和 2 根挡针 ; 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 2 根挡针均铅垂设置, 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 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的前端, 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 的后端 ; 第二气缸的活塞杆 (27-2) 向下伸出, 2 根第二阻挡架 (27-3) 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 方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 (27-2) 的底部。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测试装 置 (3) 还包括毛刷 (34) ; 毛刷 (34) 通过其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 槽 (4) 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测试磁轮 (31) 的上方, 毛刷 (34) 的外圈紧挨着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边界 ; 所述测试装置 (3) 的探测头 (33) 包括按照前后方向设置在其座体上的 2 块互相平行 的铜片 (33-1) , 2 块铜片 (33-1) 之间的间距大于测试磁轮 (31) 的厚度 ; 探测头 (33) 由其座 体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2 块铜片 (33-1) 紧挨着 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边界 ; 测试仪 (32) 位于机座 7 的顶部, 且通过导线与探测头 (33) 的 2 块铜片 (33-1) 电连接。
6: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链轮装 置的每个链轮组 (21) 均包括第一链轮 (21-1) 、 第二链轮 (21-2) 、 第三链轮 (21-3) 、 第四链 轮 (21-4) 和第五链轮 (21-5) ; 2 个链轮组 (21) 的相同序号的 2 个链轮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前 后向设置的相同序号的一根转轴的两端, 且连接 2 个第一链轮 (21-1) 的第一转轴通过相应 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 连接 2 个第二链轮 (21-2) 、 2 个第三链轮 (21-3) 、 2 个第四链轮 (21-4) 和 2 个第五链轮 (21-5) 的第二转轴至第 五转轴均通过各自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 (7) 上; 2 个链轮组的各相对应的 2 个链轮在转轴上的安装角度相同, 也即各自的轮齿相对齐 ; 第一转轴位于测试磁轮 (31) 的 右侧, 且第一链轮 (21-1) 紧挨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边界 ; 第二转轴位于机座 (7) 的上 部以及第一转轴的右上方 ; 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侧 ; 第四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下 方以及第三转轴的左下方 ; 第五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 ; 在经过各转轴的中点的同一铅 垂面内,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连线的夹角为 呈 120 至 150°的钝角 ; 各链轮组 (21) 的第二链轮 (21-2) 为主动轮, 第四链轮 (21-4) 为张 紧轮 ; 齿片 (23) 为钢制一体件, 包括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侧主体部 (23-2) ; 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侧主体部 (23-2) 的形状相同, 两者的左上部均开有上大下小的缺口 ; 左侧主体 部 (23-1) 和右侧主体部 (23-2) 在它们的下部相连, 从而形成位于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 侧主体部 (23-2) 中间的凹槽 (23-3) , 凹槽 (23-3) 的形状与左侧凸起部 (23-2) 和右侧凸起 部 (23-3) 倒置时的形状相同 ; 2 个相邻齿片 (23) 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 (22) 的内链板 所共同形成的凹槽与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侧主体部 (23-2) 中间的凹槽形状相同。 4
7: 按照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向块 (28) 位于第三链轮 (21-3) 的左侧 ; 导向块 (28) 上部设有左低右高的斜面, 导向块 (28) 的 右侧顶点的位置高于单排滚子链 (22) 位于最高处的部位, 且低于位于最高处的齿片 (23) 的顶部。
8: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分档轮 (51) 包括圆盘 (51-1) 、 挡块 (51-2) 和分档轮永磁铁 (51-3) ; 圆盘 (51-1) 有 2 个, 按照前 后方向同轴线平行设置, 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 ; 2 个圆盘 (51-1) 均为台阶形圆盘, 2 个圆 盘 (51-1) 的轴向内侧的直径大于轴向外侧的直径, 从而在周向外侧上形成轴向内侧的凸起 部; 每个圆盘 (51-1) 的内侧凸起部的周向表面上每隔 10 至 15°设有 1 个凹槽 (51-1-1) ; 各个挡块 (51-2) 位于圆盘 (51-1) 的相应一个凹槽 (51-1-1) 中, 且固定连接在圆盘 (51-1) 上, 各个挡块 (51-2) 的 V 形开口朝向圆盘 (51-1) 的周向外侧 ; 分档轮永磁铁 (51-3) 嵌在圆 盘 (51-1) 上, 且各个分档轮永磁铁 (51-3) 位于圆盘 (51-1) 的相应一个凹槽 (51-1-1) 的外 侧。
9: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收料盒 (52) 包括底板 (52-1) 、 隔板 (52-2) 、 滑道 (52-3) 、 面板 (52-4) 、 门板 (52-5) 和铰链 (52-6) ; 底板 (52-1) 水平设置, 固定连接在机座 (7) 上; 隔板 (52-2) 有 8 块, 等间距设置, 且固定连 接在底板 (52-1) 上, 从而将收料盒 (52) 隔成 7 个不相连的收料仓, 每块隔板 (52-2)内均设 有永磁铁 ; 滑道 (52-3) 有 7 条, 均固定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各条滑道 (52-3) 的上端均紧挨 着分档轮 (51) 的边界, 各条滑道 (52-3) 的下端均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收料盒 (52) 的收料仓 的上方 ; 面板 (52-4) 为透明塑料面板, 面板 (52-4) 固定在机座 (7) 上, 且挡在滑道 (52-3) 的前侧 ; 门板 (52-5) 有 7 块, 均为透明门板, 各自通过铰链 (52-6) 与面板 (52-4) 转动连接, 且各自挡在相对应的收料仓的前侧 ; 拨片 (53) 有 7 片, 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滑道 (52-3) 的上 端。
10: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提升装 置 (6) 包括左侧气缸 (61) 和右侧气缸 (62) ; 左侧气缸 (61) 的活塞杆 (61-1) 与机座 (7) 的 左端面固定连接, 右侧气缸 (62) 的活塞杆 (62-1) 与机座 (7) 的右端面固定连接。

说明书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电阻的测试分选装置。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 人们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的测试一直是依靠手工或半自动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手动测试方法是利用电阻表, 把二极管型热敏电阻放入恒温槽中, 逐个拿出进行 测试。这一方法劳动强度高、 效率较低, 一人一班约可测试 1 万根, 每人一台恒温槽和测试 仪, 用电量大, 设备的利用率低, 占地多, 测试成本高。而且这一方法测温范围窄, 无法进行 50℃以上和 15℃以下的测试, 由于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错误率较高。另外, 操作工长时间 近距离面对用于恒温的热油, 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大, 尤其是眼睛受损较大。
     半自动测试方法是将磁轨设置在恒温槽中,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利用磁轨自动排序 到半浸入恒温油中的测试轮上进行测试后, 再通过手工把热敏电阻取下, 放入各个分类料 盒中。这一方法采用的测试装置体积小, 造价低, 较之手工测试方法在速度略有提高, 一人
     一班产量约为 2 万根, 但测试精度、 劳动强度等缺点均未得到改善。此外, 操作工在操作时 人手要与恒温油直接接触, 对人体的危害较之手动测试更大, 测试的温度范围更窄, 只能进 行 15℃至 30℃的温度测试, 且要求环境温度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速度快, 分档精度高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 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包括排料装 置、 传送装置、 测试装置、 恒温槽、 收料装置、 提升装置、 机座、 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 ; 排料装 置、 传送装置、 测试装置、 收料装置、 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 ; 提升装置、 机座 和恒温槽均坐落在地面上 ; 恒温槽位于机座的中下部, 使用时恒温槽中盛满油 ; 机座的中 部的下侧设有 1 块左右向的铅垂的安装板, 该安装板位于恒温槽内 ; 提升装置的提升端与 机座固定相连 ; 排料装置包括排料磁轨和排料磁轮 ; 排料磁轨固定连接在机座上, 且位于机座的前侧 的左上方 ; 排料磁轮通过相应的转动轴、 轴承和固定在机座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转动连接 ; 排料磁轮位于排料磁轨的右侧, 且排料磁轮位于恒温槽的左侧上方 ; 传送装置包括链轮装置、 2 条出料链条、 输送管、 进料磁轨、 第一阻挡装置、 第二阻挡装 置和导向块 ; 输送管铅垂设置, 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在机座上, 且输送管位于排料磁轮的右 部的下方, 输送管的下部位于恒温槽中 ; 输送管的顶部左侧设有一挡片 ; 进料磁轨固定在 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恒温槽内的左部, 输送管的底部开口向下且位于 进料磁轨的左部 ; 第一阻挡装置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上的支架上, 且位于进料磁轨的中部的 上方 ; 第二阻挡装置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上的支架上, 且位于第一阻挡装置的右侧以及进料磁轨的右部的上方 ; 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磁轮、 测试仪和探测头 ; 测试磁轮通过相应的转动轴、 轴承和固定在 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转动连接, 且测试磁轮位于进料磁轨的 右侧 ; 探测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测试磁轮的右 上方, 测试仪通过导线与探测头电连接 ; 传送装置的链轮装置包括 2 个链轮组和相应的转轴、 轴承和轴承座, 2 个链轮组分为前 侧链轮组和后侧链轮组 ; 2 条出料链条的结构相对称, 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不同, 分为前侧 出料链条和后侧出料链条, 每条出料链条均由 1 条单排滚子链和相应数量的齿片构成 ; 前 侧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围绕前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设置, 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 ; 后侧 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围绕后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设置, 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 ; 每条出 料链条的齿片的数量与 1 条单排滚子链的内侧外链板的数量相同, 各个齿片固定连接在单 排滚子链上, 且位于单排滚子链的相应一块内侧外链板的内侧 ; 齿片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 处设有凹槽 ; 单个齿片的中间的凹槽以及 2 个相邻齿片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的内链板 所共同形成的凹槽均为使用时能放置单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的部位 ; 2 条出料链条的左下 端位于测试磁轮的右侧, 且紧挨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边界 ; 导向块固定连接在机座上, 且位 于 2 条出料链条的右上端的左侧 ; 收料装置包括分档轮、 收料盒和拨片 ; 分档轮由其相对应的转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 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上, 且位于出料链条的右上端的右侧 ; 收料盒固定在机座上, 且位于分 档轮的下方 ; 收料盒设有 5 至 10 个收料仓 ; 拨片的数量与收料仓的数量相同, 均转动连接 在机座上, 且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收料仓的上方, 拨片在电磁铁作用下能在有限的角度内进 行转动 ; 传动机构位于机座的后侧 ; 传动机构为排料装置的排料磁轮、 传送装置的链轮组的主 动轮、 测试装置的测试磁轮和收料装置的分档轮进行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 ; 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输入端与测试装置的测试仪 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相应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各个拨片的相对 应的电磁铁的线圈的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
     上述排料磁轨包括磁轨主体和 2 块永磁铁 ; 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 包括 底板、 前侧箱体和后侧箱体 ; 前侧箱体从上方固定在底板上, 且位于底板的前侧, 后侧箱体 从上方固定在底板上, 且位于底板的后侧 ; 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与后侧箱体之间则形成沿 左右向的通槽 ; 2 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和后侧永磁铁 ; 前侧永磁铁位于前侧箱体中, 固 定在前侧箱体上, 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后侧永磁铁位于后侧箱体中, 固定在 后侧箱体上, 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从而使得 2 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 间距大, 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 呈八字型设置 ; 上述进料磁轨的结构与排料磁轨的结构相同, 包括磁轨主体和 2 块永磁铁 ; 上述磁 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 包括底板、 前侧箱体和后侧箱体 ; 前侧箱体从上方固定在底 板上, 且位于底板的前侧, 后侧箱体从上方固定在底板上, 且位于底板的后侧 ; 磁轨主体的 前侧箱体与后侧箱体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 ; 2 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和后侧永磁 铁; 前侧永磁铁位于前侧箱体中, 固定在前侧箱体上, 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后侧永磁铁位于后侧箱体中, 固定在后侧箱体上, 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从而使得 2 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 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 呈八字型设置。
     上述排料磁轮是一个直径为 180 至 220mm 的圆盘体, 排料磁轮的周向表面部位的 中央沿周向设有圆环形凹槽, 且排料磁轮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 30 至 40°设有 1 个轴向凹 槽; 排料磁轮的每个轴向凹槽与圆环形凹槽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 ; 排料磁轮圆环形 凹槽与排料磁轨的通槽相对设置 ; 上述测试磁轮的结构与排料磁轮的结构相同, 测试磁轮是一个直径为 150 至 200mm 的 圆盘体, 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圆环形凹槽, 且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 部位每隔 30 至 40°设有 1 个轴向凹槽 ; 测试磁轮 31 的每个轴向凹槽与圆环形凹槽的交汇 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 ; 测试磁轮的圆环形凹槽与进料磁轨的通槽相对设置。
     上述第一阻挡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阻挡架 ; 第一阻挡装置由其第一气缸的缸 体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上的支架上 ; 第一阻挡架包括横梁和 2 根挡针 ; 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 2 根挡针均铅垂设置, 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的前端, 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的后端 ; 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 出, 第一阻挡架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 ; 上述第二阻挡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阻挡架 ; 第二阻挡装置由其第二气缸的缸体安 装在固定于机座上的支架上 ; 第二阻挡架包括横梁和 2 根挡针 ; 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 2根 挡针均铅垂设置, 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的前端, 另一 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的后端 ; 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 2 根第二阻挡架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 上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毛刷 ; 毛刷通过其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机座的位于 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测试磁轮的上方, 毛刷的外圈紧挨着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边 界; 上述测试装置的探测头包括按照前后方向设置在其座体上的 2 块互相平行的铜片, 2 块铜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测试磁轮的厚度 ; 探测头由其座体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座的位于 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 2 块铜片紧挨着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边界 ; 测试仪位于机座 7 的顶 部, 且通过导线与探测头的 2 块铜片电连接。
     上述链轮装置的每个链轮组均包括第一链轮、 第二链轮、 第三链轮、 第四链轮和第 五链轮 ; 2 个链轮组的相同序号的 2 个链轮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前后向设置的相同序号的一 根转轴的两端, 且连接 2 个第一链轮的第一转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 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 连接 2 个第二链轮、 2 个第三链轮、 2 个第四链轮和 2 个第五 链轮的第二转轴至第五转轴均通过各自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上 ; 2 个链轮 组的各相对应的 2 个链轮在转轴上的安装角度相同, 也即各自的轮齿相对齐 ; 第一转轴位 于测试磁轮的右侧, 且第一链轮紧挨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边界 ; 第二转轴位于机座的上部 以及第一转轴的右上方 ; 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侧 ; 第四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下方 以及第三转轴的左下方 ; 第五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 ; 在经过各转轴的中点的同一铅垂 面内,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连线的夹角为呈 120 至 150°的钝角 ; 各链轮组的第二链轮为主动轮, 第四链轮为张紧轮 ; 齿片为钢制一体件, 包括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 ; 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的形状 相同, 两者的左上部均开有上大下小的缺口 ; 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在它们的下部相连,
     从而形成位于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中间的凹槽, 凹槽的形状与左侧凸起部和右侧凸起 部倒置时的形状相同 ; 2 个相邻齿片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的内链板所共同形成的凹槽 与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中间的凹槽形状相同。
     上述导向块位于第三链轮的左侧 ; 导向块上部设有左低右高的斜面, 导向块的右 侧顶点的位置高于单排滚子链位于最高处的部位, 且低于位于最高处的齿片的顶部。
     上述分档轮包括圆盘、 挡块和分档轮永磁铁 ; 圆盘有 2 个, 按照前后方向同轴线平 行设置, 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 ;2 个圆盘均为台阶形圆盘, 2 个圆盘的轴向内侧的直径大于 轴向外侧的直径, 从而在周向外侧上形成轴向内侧的凸起部 ; 每个圆盘的内侧凸起部的周 向表面上每隔 10 至 15°设有 1 个凹槽 ; 各个挡块位于圆盘的相应一个凹槽中, 且固定连接 在圆盘上, 各个挡块的 V 形开口朝向圆盘的周向外侧 ; 分档轮永磁铁嵌在圆盘上, 且各个分 档轮永磁铁位于圆盘的相应一个凹槽的外侧。
     上述收料盒包括底板、 隔板、 滑道、 面板、 门板和铰链 ; 底板水平设置, 固定连接在 机座上 ; 隔板有 8 块, 等间距设置, 且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从而将收料盒隔成 7 个不相连的收 料仓, 每块隔板 内均设有永磁铁 ; 滑道有 7 条, 均固定连接在机座上, 且各条滑道的上端均 紧挨着分档轮的边界, 各条滑道的下端均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收料盒的收料仓的上方 ; 面板 为透明塑料面板, 面板固定在机座上, 且挡在滑道的前侧 ; 门板有 7 块, 均为透明门板, 各自 通过铰链与面板转动连接, 且各自挡在相对应的收料仓的前侧 ; 拨片有 7 片, 位于各自相对 应的滑道的上端。
     上述提升装置包括左侧气缸和右侧气缸 ; 左侧气缸的活塞杆与机座的左端面固定 连接, 右侧气缸的活塞杆与机座的右端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 : (1) 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原理简单, 结构紧凑, 采用 现有成熟的测试仪, 稳定性好。 本系统可实现无间隙、 连续性生产, 测试速度快, 每秒可测试 4 至 5 根热敏电阻, 每人一班产量可达 12 万根, 生产效率高, 准确性高, 错误率在 1‰以下。
     (2) 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的探测头设在恒温槽的油介质中, 不受室温和空气的影响, 测试温度较广。且操作工完全不接触油类介质, 对人体无伤害。
     (3) 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采用 7 档收料方法, 分选档次多无 需重复测试, 分档的速度和精度大幅度提高, 分档好的元件自动排列整齐, 无需人工整理。
     (4) 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在进料磁轨中安装气缸阻挡装置, 使得元件在恒温槽中停留时间够长, 无温度偏差, 且恒温槽的体积较小, 设备成本低, 非常 节能。
     (5) 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的出料链条采用斜角式, 无直角转 弯, 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一种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图 1 中的排料磁轨和进料磁轨的俯视图。 图 3 为图 2 中的排料磁轨和进料磁轨的 A-A 剖面视图。 图 4 为图 1 中的排料磁轮和测试磁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 5 为图 1 中的出料链条在传送二极管型热敏电阻时的结构示意图 ; 其所视方向 为图 1 的 C 向。
     图 6 为从图 5 的 B 向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 7 为图 1 中的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8 为图 7 中的分档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 排料装置 1, 排料磁轨 11, 底板 11-1、 前侧箱体 11-2, 后侧箱体 11-3, 通槽 11-4, 前侧永磁铁 11-5, 后侧永磁铁 11-6, 排料磁轮 12, 圆环形凹槽 12-1, 轴向凹槽 12-2, 永磁铁 12-3, 传送装置 2, 链轮组 21, 第一链轮 21-1, 第二链轮 21-2, 第三链轮 21-3, 第四链轮 21-4, 第五链轮 21-5, 单排滚子链 22, 齿片 23, 左侧主体部 23-1, 右侧主体部 23-2, 输送管 24, 进料磁轨 25, 底板 25-1、 前侧箱体 25-2, 后侧箱体 25-3, 通槽 25-4, 前侧永磁铁 25-5, 后侧永磁铁 25-6, 第一阻挡装置 26, 第一气缸 26-1, 第一气缸活塞杆 26-2, 第一阻挡架 26-3, 第二阻挡装置 27, 第二气缸 27-1, 第二气缸活塞杆 27-2, 第二阻挡架 27-3, 导向块 28, 测试装置 3, 测试磁轮 31, 圆环形凹槽 31-1, 轴向凹槽 31-2, 永磁铁 31-3, 测试仪 32, 探测头 33, 铜片 33-1, 毛刷 34, 恒温槽 4, 收料装置 5, 分档轮 51, 圆盘 51-1, 凹槽 51-1-1, 挡块 51-2, 分档轮永磁铁 51-3, 收料盒 52, 底板 52-1, 隔板 52-2, 滑道 52-3, 面板 52-4, 门板 52-5, 铰链 52-6, 拨片 53, 提升装置 6, 左侧气缸 61, 活塞杆 61-1, 右侧气缸 62, 活塞杆 62-1, 机座 7,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方位的描述按照图 1 所示方位进行。
     (实施例 1) 见图 1, 本实施例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包括排料装置 1、 传送装置 2、 测试 装置 3、 恒温槽 4、 收料装置 5、 提升装置 6、 机座 7、 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排料装置 1、 传送 装置 2、 测试装置 3、 收料装置 5、 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设置在机座 7 上。恒温槽 4 和提升装置均坐落在地面上, 恒温槽 4 位于机座 7 的中下部, 使用时恒温槽 4 中盛满油。机座 7 的左 右向的中部的下侧设有 1 块左右向的铅垂的安装板, 该安装板位于恒温槽 4 内。排料装置 1 包括排料磁轨 11 和排料磁轮 12。
     见图 2 及图 3, 排料磁轨 11 包括磁轨主体和 2 块永磁铁。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 一体件, 包括底板 11-1、 前侧箱体 11-2 和后侧箱体 11-3 ; 前侧箱体 11-2 从上方焊接固定在 底板 11-1 上, 且位于底板的前侧, 后侧箱体 11-2 从上方焊接固定在底板 11-1 上, 且位于底 板 11-1 的后侧。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 11-2 与后侧箱体 11-3 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 11-4。2 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 11-5 和后侧永磁铁 11-6 ; 前侧永磁铁 11-5 位于前侧箱 体 11-2 中, 固定在前侧箱体 11-2 上, 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后侧永磁铁 11-6 位于后侧箱体 11-3 中, 固定在后侧箱体 11-3 上, 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从而 使得 2 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 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 呈八字型设置。 见图 1, 排料磁轨 11 固定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机座 7 的前侧的左上方。
     见图 4, 排料磁轮 12 是一个直径为 200mm、 边缘部位厚 50mm 的圆盘体, 排料磁轮 12 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一槽宽为 20mm 的圆环形凹槽 12-1, 且排料磁轮 12 的 周向表面部位每隔 36°设有 1 个轴向凹槽 12-2。排料磁轮 12 的每个轴向凹槽 12-2 与圆 环形凹槽 12-1 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 12-3。见图 1, 排料磁轮 12 通过相应的转动轴、 轴承和固定在机座 7 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 7 转动连接。排料磁轮 12 位于排料磁轨 11 的右 侧, 且其圆环形凹槽 12-1 与排料磁轨 11 的通槽 11-4 相对设置, 且排料磁轮 12 位于恒温槽 4 的左侧上方。 见图 1, 传送装置 2 包括链轮装置、 2 条出料链条、 输送管 24、 进料磁轨 25、 第一阻 挡装置 26、 第二阻挡装置 27 和导向块 28。
     仍见图 1, 输送管 24 为一钢板围成的矩形筒, 其中央上下贯通。输送管 24 铅垂设 置, 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在机座 7 上, 且输送管 24 位于排料磁轮 12 的右部的下方, 输送管 24 的下部位于恒温槽 4 中。输送管 24 的顶部左侧设有一挡片。
     见图 2 及图 3, 进料磁轨 25 的结构与排料磁轨 11 的结构相同, 包括磁轨主体和 2 块永磁铁。所述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 包括底板 25-1、 前侧箱体 25-2 和后侧箱体 25-3 ; 前侧箱体 25-2 从上方焊接固定在底板 25-1 上, 且位于底板的前侧, 后侧箱体 25-2 从 上方焊接固定在底板 25-1 上, 且位于底板 25-1 的后侧。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 25-2 与后侧 箱体 25-3 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 25-4。2 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 25-5 和后侧永磁 铁 25-6 ; 前侧永磁铁 25-5 位于前侧箱体 25-2 中, 固定在前侧箱体 25-2 上, 且以左前右后 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后侧永磁铁 25-6 位于后侧箱体 25-3 中, 固定在后侧箱体 25-3 上, 且 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 从而使得 2 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 右端之 间的前后间距小, 呈八字型设置。
     见图 1, 进料磁轨 25 固定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恒温槽 4 左部, 输送管 24 的底部开口向下对准进料磁轨 25 的磁轨主体的通槽 11-4 的左部。第一阻 挡装置 26 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阻挡架 26-3。第一阻挡装置 26 由其第一气缸的缸体 26-1 安装在固定于机座 7 上的支架上, 且位于进料磁轨 25 的中部的上方。第一阻挡架 26-3 包 括横梁和 2 根挡针。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 2 根挡针均铅垂设置, 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 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的前端, 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
     于横梁的后端。第一气缸的活塞杆 26-2 向下伸出, 第一阻挡架 26-3 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 方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 26-2 的底部。第二阻挡装置 27 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阻挡 架 27-3。第二阻挡装置 27 由其第二气缸的缸体 27-1 安装在固定于机座 7 上的支架上, 且 位于第一阻挡装置 26 的右侧以及进料磁轨 25 的右部的上方。第二阻挡架 27-3 包括横梁 和 2 根挡针。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 2 根挡针均铅垂设置, 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 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的前端, 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且位于横梁 的后端。 第二气缸的活塞杆 27-2 向下伸出, 2 根第二阻挡架 27-3 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 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 27-2 的底部。
     仍见图 1, 测试装置 3 包括测试磁轮 31、 测试仪 32、 探测头 33 和毛刷 34。
     见图 4, 测试磁轮 31 的结构与排料磁轮 12 的结构相同, 测试磁轮 31 是一个直径 为 180mm、 边缘部位厚 50mm 的圆盘体, 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一槽 宽为 20mm 的圆环形凹槽 31-1, 且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 36°设有 1 个轴向凹槽 31-2。测试磁轮 31 的每个轴向凹槽 31-2 与圆环形凹槽 31-1 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 31-3。见图 1, 测试磁轮 31 通过相应的转动轴、 轴承和固定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 装板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 7 转动连接。测试磁轮 31 位于进料磁轨 25 的右侧, 且其圆环形 凹槽 31-1 与进料磁轨 25 的通槽 25-4 相对设置。 见图 1, 探测头 33 包括按照前后方向设置在其座体上的 2 块互相平行的铜片 33-1, 2 块铜片 33-1 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测试磁轮 31 的厚度。探测头 33 由其座体通过支架 固定连接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测试磁轮 31 的右上方, 2 块铜片 33-1 紧挨着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边界。测试仪 32 位于机座 7 的顶部, 且通过导线与探 测头 33 的 2 块铜片 33-1 电连接。毛刷 34 通过其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机座 7 的位 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 且位于测试磁轮 31 的上方, 毛刷 34 的外圈紧挨着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边界。
     仍见图 1, 链轮装置包括 2 个链轮组 21 和相应的转轴、 轴承和轴承座, 2 个链轮组 21 分为前侧链轮组和后侧链轮组, 每个链轮组 21 均包括第一链轮 21-1、 第二链轮 21-2、 第 三链轮 21-3、 第四链轮 21-4 和第五链轮 21-5。2 个链轮组 21 的相同序号的 2 个链轮固定 连接在相应的前后向设置的相同序号的一根转轴的两端, 且连接 2 个第一链轮 21-1 的第一 转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 7 的位于恒温槽 4 内的安装板上, 连接 2 个 第二链轮 21-2、 2 个第三链轮 21-3、 2 个第四链轮 21-4 和 2 个第五链轮 21-5 的第二转轴至 第五转轴均通过各自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 7 上, 2 个链轮组的各相对应的 2 个链轮在转轴上的安装角度相同, 也即各自的轮齿相对齐。第一转轴位于测试磁轮 31 的右 侧, 且第一链轮 21-1 紧挨测试磁轮 31 的周向表面边界 ; 第二转轴位于机座 7 的上部以及第 一转轴的右上方 ; 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侧 ; 第四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下方以及第 三转轴的左下方 ; 第五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 ; 在经过各转轴的中点的同一铅垂面内,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连线的夹角为呈 135° 的钝角。各链轮组 21 的第二链轮 21-2 为主动轮, 第四链轮 21-4 为张紧轮, 第四转轴的位 置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见图 5, 2 条出料链条的结构相对称, 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不同, 分为前侧出料链 条和后侧出料链条, 每条出料链条均由 1 条单排滚子链 22 和相应数量的齿片 23 构成。前
     侧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 22 围绕前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设置, 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 ; 后 侧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 22 围绕后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设置, 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 而 使得 2 条单排滚子链 22 相对设置, 从而将 2 条单排滚子链 22 的相面对的外链板称为内侧 外链板, 将 2 条单排滚子链 22 的相背离的外链板称为外侧外链板, 将 2 条单排滚子链 22 的 相面对的内链板称为内侧内链板, 而将 2 条单排滚子链 22 的相背离的内链板称为外侧内链 板。
     见图 5 及图 6, 齿片 23 为钢制一体件, 包括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侧主体部 23-2。 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侧主体部 23-2 的形状相同, 两者的左上部均开有上大下小的缺口。 左 侧主体部 23-1 和右侧主体部 23-2 在它们的下部相连, 从而形成位于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 侧主体部 23-2 中间的凹槽 23-3, 凹槽 23-3 的形状与左侧凸起部 23-2 和右侧凸起部 23-3 倒置时的形状相同。
     见图 5 及图 6, 每条出料链条的齿片 23 的数量与 1 条单排滚子链 22 的内侧外链 板的数量相同, 各个齿片 23 从内向外叠合在单排滚子链 22 的相应一块内侧外链板上, 且由 螺钉将各齿片 23 固定在连接该外链板的 2 个相邻的销轴上。2 个相邻齿片 23 的相邻边界 与单排滚子链 22 的相应的一块内侧内链板所共同形成的凹槽与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侧主 体部 23-2 中间的凹槽形状相同。单个齿片 23 的左侧主体部 23-1 和右侧主体部 23-2 中间 的凹槽以及 2 个相邻齿片 23 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 22 的内链板所共同形成的凹槽均为 放置单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的部位。导向块 28 固定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第三链轮 21-3 的左侧。导向块 28 上部设有左低右高的斜面, 导向块 28 的右侧顶点的位置高于单排 滚子链 22 位于最高处的部位, 且低于位于最高处的齿片 23 的顶部。
     见图 7, 收料装置 5 包括分档轮 51、 收料盒 52 和拨片 53。见图 8, 分档轮 51 包括 圆盘 51-1、 挡块 51-2 和分档轮永磁铁 51-3。圆盘 51-1 有 2 个, 按照前后方向同轴线平行 设置, 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 2 个圆盘 51-1 在轴向上相面对的一侧称为轴向内侧, 两者相离 的一侧称为轴向外侧 ; 2 个圆盘 51-1 均为台阶形圆盘, 2 个圆盘 51-1 的轴向内侧的直径大 于轴向外侧的直径, 从而在周向外侧上形成轴向内侧的凸起部 (以下简称内侧凸起部) 。每 个圆盘 51-1 的内侧凸起部的周向表面上每隔 12°设有 1 个凹槽 51-1-1。各个挡块 51-2 位于圆盘 51-1 的相应一个凹槽 51-1-1 中, 且固定连接在圆盘 51-1 上, 各个挡块 51-2 的 V 形开口朝向圆盘 51-1 的周向外侧。分档轮永磁铁 51-3 嵌在圆盘 51-1 上, 且各个分档轮永 磁铁 51-3 位于圆盘 51-1 的相应一个凹槽 51-1-1 的外侧。
     见图 1, 分档轮 51 由其相对应的转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出料链条的右侧。
     见图 7 及图 1, 收料盒 52 位于分档轮 51 的下方。收料盒 52 包括底板 52-1、 隔板 52-2、 滑道 52-3、 面板 52-4、 门板 52-5 和铰链 52-6。底板 52-1 水平设置, 固定连接在机座 7 上。隔板 52-2 有 8 块, 等间距设置, 且固定连接在底板 52-1 上, 从而将收料盒 52 隔成 7 个不相连的收料仓, 每块隔板 52-2 内均设有永磁铁。 滑道 52-3 有 7 条, 均固定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各条滑道 52-3 的上端均紧挨着分档轮 51 的边界, 各条滑道 52-3 的下端均位于各 自相对应的收料盒 52 的收料仓的上方。面板 52-4 为透明塑料面板, 面板 52-4 固定在机座 7 上, 且挡在滑道 52-3 的前侧。门板 52-5 有 7 块, 均为透明塑料门板, 各自通过铰链 52-6 与面板 52-4 转动连接, 且各自挡在相对应的收料仓的前侧, 从而可相对于收料盒 52 向上翻转。拨片 53 有 7 片, 均转动连接在机座 7 上, 且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滑道 52-3 的上端, 拨片 53 在电磁铁作用下可在有限的角度内进行摆动。
     传动机构位于机座 7 的后侧。排料装置 1 的排料磁轮 12、 传送装置 2 的链轮组 21 的主动轮、 测试装置 3 的测试磁轮 31 和收料装置 5 的分档轮 51 均受传动机构的驱动, 从而 可进行同步的顺时针转动。
     控制装置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输入端与测试装 置 3 的测试仪 32 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 7 个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 7 个拨片 53 的相对应的电磁铁的线圈的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
     见图 1, 提升装置 6 包括左侧气缸 61 和右侧气缸 62。左侧气缸 61 的活塞杆 61-1 与机座 7 的左端面固定连接, 右侧气缸 62 的活塞杆 62-1 与机座 7 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提 升装置 6 在工作时, 可将机座 7 和固定在机座 7 上的部件整体提升, 从而使得原本位于恒温 槽 4 中的部件升高至恒温槽 4 的上方, 方便安装和检修。
     见图 1 至图 8, 本实施例的一种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在使用时, 首先将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放入排料磁轨 11 中, 由于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的引线是全铁材 料, 在排料磁轨 11 的磁场作用下,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自行前后向水平排列, 同时自左向 右自动前进至排料磁轮 12。排料磁轮 12 顺时针转动, 排料磁轮 12 通过永磁铁 12-3 将每根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吸附在相应的轴向凹槽 12-2 中, 从而使得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随 排料磁轮 12 一同转动至右侧, 在挡片的阻挡下, 通过输送管 24, 落入恒温槽 4 中的进料磁轨 25 中, 且与恒温槽 4 中的恒温油充分接触。在进料磁轨 25 中,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自左 向右自动前进, 第一阻挡装置 26 和第二阻挡装置 27 每隔一段时间打开一次通道, 从而使得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在前进到测试磁轮 31 时, 温度得以稳定。在测试磁轮 31 的永磁铁 31-3 的吸附作用下,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被逐根送至探测头 33 处进行测试, 当 2 根二极 管型热敏电阻 100 被吸附在测试磁轮 31 的同一位置处时, 毛刷 34 会将多余的 1 根二极管 型热敏电阻 100 当回进料磁轨 25 中。探测头 33 将所测得的数据传递给测试仪 32。测试过 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转动至测试磁轮 31 的右侧时, 滑入出料链条的放置单根二极 管型热敏电阻 100 的部位处, 再由出料链条送到恒温槽 4 外。在导向块 28 的作用下, 二极 管型热敏电阻 100 从出料链条的放置单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的部位处脱出, 在分档轮 51 的分档轮永磁铁 51-3 的吸附作用下, 每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逐根位于挡块 51-2 的 V 形凹槽中, 随分档轮 51 一同顺时针转动。 与此同时, 每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所测得的 数据在传递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计算后, 将控制相应的电磁铁, 从而摆动拨片 53, 使得 各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 100 根据各自所测得的数据, 经过滑道 52-3, 分入对应的收料盒 52 的收料仓中。并在隔板 52-2 中的永磁铁的作用下, 左右向水平排列。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7190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9CN102107190ACN102107190A21申请号201010595441222申请日20101220B07C5/344200601B07C5/02200601B07C5/3820060171申请人常州市科文传感器材料有限公司地址213023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开发区星港路6524号72发明人倪伟文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代理人翁坚刚54发明名称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57摘要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包括排料装置、传送装置、测试装置、恒温槽、收料装置、提升装置、机座、传动。

2、机构和控制装置;排料装置、传送装置、测试装置、收料装置、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提升装置、机座和恒温槽均坐落在地面上;排料装置包括排料磁轨和排料磁轮;传送装置包括链轮装置、2条出料链条、输送管、进料磁轨、第一阻挡装置、第二阻挡装置和导向块;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磁轮、测试仪和探测头;收料装置包括分档轮、收料盒和拨片。该发明用于测试二极管型热敏电阻,测试速度快,分档精度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9页附图5页CN102107193A1/4页21一种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料装置(1)、传送装置(2)、测试装置(3。

3、)、恒温槽(4)、收料装置(5)、提升装置(6)、机座(7)、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排料装置(1)、传送装置(2)、测试装置(3)、收料装置(5)、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机座(7)上;提升装置(6)、机座(7)和恒温槽(4)均坐落在地面上;恒温槽(4)位于机座(7)的中下部,使用时恒温槽(4)中盛满油;机座(7)的中部的下侧设有1块左右向的铅垂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位于恒温槽(4)内;提升装置(6)的提升端与机座(7)固定相连;排料装置(1)包括排料磁轨(11)和排料磁轮(12);排料磁轨(11)固定连接在机座(7)上,且位于机座(7)的前侧的左上方;排料磁轮(12)通过相应的转动轴、轴承和固定。

4、在机座(7)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7)转动连接;排料磁轮(12)位于排料磁轨(11)的右侧,且排料磁轮(12)位于恒温槽(4)的左侧上方;传送装置(2)包括链轮装置、2条出料链条、输送管(24)、进料磁轨(25)、第一阻挡装置(26)、第二阻挡装置(27)和导向块(28);输送管(24)铅垂设置,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在机座(7)上,且输送管(24)位于排料磁轮(12)的右部的下方,输送管(24)的下部位于恒温槽(4)中;输送管(24)的顶部左侧设有一挡片;进料磁轨(25)固定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恒温槽(4)内的左部,输送管(24)的底部开口向下且位于进料磁轨(25)的。

5、左部;第一阻挡装置(26)安装在固定于机座(7)上的支架上,且位于进料磁轨(25)的中部的上方;第二阻挡装置(27)安装在固定于机座(7)上的支架上,且位于第一阻挡装置(26)的右侧以及进料磁轨(25)的右部的上方;测试装置(3)包括测试磁轮(31)、测试仪(32)和探测头(33);测试磁轮(31)通过相应的转动轴、轴承和固定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7)转动连接,且测试磁轮(31)位于进料磁轨(25)的右侧;探测头(33)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测试磁轮(31)的右上方,测试仪(32)通过导线与探测头(33)电连接;。

6、传送装置(2)的链轮装置包括2个链轮组(21)和相应的转轴、轴承和轴承座,2个链轮组(21)分为前侧链轮组和后侧链轮组;2条出料链条的结构相对称,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不同,分为前侧出料链条和后侧出料链条,每条出料链条均由1条单排滚子链(22)和相应数量的齿片(23)构成;前侧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22)围绕前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设置,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后侧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22)围绕后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设置,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每条出料链条的齿片(23)的数量与1条单排滚子链(22)的内侧外链板的数量相同,各个齿片(23)固定连接在单排滚子链(22)上,且位于单排滚子链(22)的相应一块。

7、内侧外链板的内侧;齿片(23)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处设有凹槽;单个齿片(23)的中间的凹槽以及2个相邻齿片(23)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22)的内链板所共同形成的凹槽均为使用时能放置单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100)的部位;2条出料链条的左下端位于测试磁轮(31)的右侧,且紧挨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边界;导向块(28)固定连接在机座(7)上,且位于2条出料链条的右上端的左侧;收料装置(5)包括分档轮(51)、收料盒(52)和拨片(53);分档轮(51)由其相对应的转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7)上,且位于出料链条的右上端的右侧;收料盒(52)固定在机座(7)上,且位于分档轮(51。

8、)的下方;收料盒(52)设有5至10个收料仓;拨片(53)的数量与收料仓的数量相同,均转动连接在机座(7)上,且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权利要求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2/4页3收料仓的上方,拨片(53)在电磁铁作用下能在有限的角度内进行摆动;传动机构位于机座(7)的后侧;传动机构为排料装置(1)的排料磁轮(12)、传送装置(2)的链轮组(21)的主动轮、测试装置(3)的测试磁轮(31)和收料装置(5)的分档轮(51)进行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输入端与测试装置(3)的测试仪(32)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相应的信号。

9、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各个拨片(53)的相对应的电磁铁的线圈的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磁轨(11)包括磁轨主体和2块永磁铁;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包括底板(111)、前侧箱体(112)和后侧箱体(113);前侧箱体(112)从上方固定在底板(111)上,且位于底板的前侧,后侧箱体(112)从上方固定在底板(111)上,且位于底板(111)的后侧;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112)与后侧箱体(113)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114);2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115)和后侧永磁铁(116);前侧永磁铁(115)位于前侧箱体(112。

10、)中,固定在前侧箱体(112)上,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后侧永磁铁(116)位于后侧箱体(113)中,固定在后侧箱体(113)上,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从而使得2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呈八字型设置;所述进料磁轨(25)的结构与排料磁轨(11)的结构相同,包括磁轨主体和2块永磁铁;所述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包括底板(251)、前侧箱体(252)和后侧箱体(253);前侧箱体(252)从上方固定在底板(251)上,且位于底板的前侧,后侧箱体(252)从上方固定在底板(251)上,且位于底板(251)的后侧;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252)与后侧。

11、箱体(253)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254);2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255)和后侧永磁铁(256);前侧永磁铁(255)位于前侧箱体(252)中,固定在前侧箱体(252)上,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后侧永磁铁(256)位于后侧箱体(253)中,固定在后侧箱体(253)上,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从而使得2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呈八字型设置。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磁轮(12)是一个直径为180至220MM的圆盘体,排料磁轮(12)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圆环形凹槽(121),且排料磁轮(。

12、12)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30至40设有1个轴向凹槽(122);排料磁轮(12)的每个轴向凹槽(122)与圆环形凹槽(121)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123);排料磁轮(12)圆环形凹槽(121)与排料磁轨(11)的通槽(114)相对设置;所述测试磁轮(31)的结构与排料磁轮(12)的结构相同,测试磁轮(31)是一个直径为150至200MM的圆盘体,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圆环形凹槽(311),且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30至40设有1个轴向凹槽(312);测试磁轮31的每个轴向凹槽(312)与圆环形凹槽(311)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313);测试磁轮(3。

13、1)的圆环形凹槽(311)与进料磁轨(25)的通槽(254)相对设置。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装置(26)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阻挡架(263);第一阻挡装置(26)由其第一气缸的缸体(261)安装在固定于机座(7)上的支架上;第一阻挡架(263)包括横梁和2根挡针;横梁权利要求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3/4页4前后向水平设置,2根挡针均铅垂设置,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前端,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后端;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62)向下伸出,第一阻挡架(263)由其横。

14、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62)的底部;所述第二阻挡装置(27)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阻挡架(273);第二阻挡装置(27)由其第二气缸的缸体(271)安装在固定于机座(7)上的支架上;第二阻挡架(273)包括横梁和2根挡针;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2根挡针均铅垂设置,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前端,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后端;第二气缸的活塞杆(272)向下伸出,2根第二阻挡架(273)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272)的底部。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3)。

15、还包括毛刷(34);毛刷(34)通过其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测试磁轮(31)的上方,毛刷(34)的外圈紧挨着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边界;所述测试装置(3)的探测头(33)包括按照前后方向设置在其座体上的2块互相平行的铜片(331),2块铜片(331)之间的间距大于测试磁轮(31)的厚度;探测头(33)由其座体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2块铜片(331)紧挨着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边界;测试仪(32)位于机座7的顶部,且通过导线与探测头(33)的2块铜片(331)电连接。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

16、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装置的每个链轮组(21)均包括第一链轮(211)、第二链轮(212)、第三链轮(213)、第四链轮(214)和第五链轮(215);2个链轮组(21)的相同序号的2个链轮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前后向设置的相同序号的一根转轴的两端,且连接2个第一链轮(211)的第一转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连接2个第二链轮(212)、2个第三链轮(213)、2个第四链轮(214)和2个第五链轮(215)的第二转轴至第五转轴均通过各自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7)上;2个链轮组的各相对应的2个链轮在转轴上的安装角度相同,也即各。

17、自的轮齿相对齐;第一转轴位于测试磁轮(31)的右侧,且第一链轮(211)紧挨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边界;第二转轴位于机座(7)的上部以及第一转轴的右上方;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侧;第四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下方以及第三转轴的左下方;第五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在经过各转轴的中点的同一铅垂面内,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连线的夹角为呈120至150的钝角;各链轮组(21)的第二链轮(212)为主动轮,第四链轮(214)为张紧轮;齿片(23)为钢制一体件,包括左侧主体部(231)和右侧主体部(232);左侧主体部(231)和右侧主体部(232)的形状相同,两者的。

18、左上部均开有上大下小的缺口;左侧主体部(231)和右侧主体部(232)在它们的下部相连,从而形成位于左侧主体部(231)和右侧主体部(232)中间的凹槽(233),凹槽(233)的形状与左侧凸起部(232)和右侧凸起部(233)倒置时的形状相同;2个相邻齿片(23)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22)的内链板所共同形成的凹槽与左侧主体部(231)和右侧主体部(232)中间的凹槽形状相同。权利要求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4/4页5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28)位于第三链轮(213)的左侧;导向块(28)上部设有左低右高的斜面,。

19、导向块(28)的右侧顶点的位置高于单排滚子链(22)位于最高处的部位,且低于位于最高处的齿片(23)的顶部。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档轮(51)包括圆盘(511)、挡块(512)和分档轮永磁铁(513);圆盘(511)有2个,按照前后方向同轴线平行设置,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2个圆盘(511)均为台阶形圆盘,2个圆盘(511)的轴向内侧的直径大于轴向外侧的直径,从而在周向外侧上形成轴向内侧的凸起部;每个圆盘(511)的内侧凸起部的周向表面上每隔10至15设有1个凹槽(5111);各个挡块(512)位于圆盘(511)的相应一个凹槽(5111)中,且固定连。

20、接在圆盘(511)上,各个挡块(512)的V形开口朝向圆盘(511)的周向外侧;分档轮永磁铁(513)嵌在圆盘(511)上,且各个分档轮永磁铁(513)位于圆盘(511)的相应一个凹槽(5111)的外侧。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盒(52)包括底板(521)、隔板(522)、滑道(523)、面板(524)、门板(525)和铰链(526);底板(521)水平设置,固定连接在机座(7)上;隔板(522)有8块,等间距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底板(521)上,从而将收料盒(52)隔成7个不相连的收料仓,每块隔板(522)内均设有永磁铁;滑道(523)有7条,均固。

21、定连接在机座(7)上,且各条滑道(523)的上端均紧挨着分档轮(51)的边界,各条滑道(523)的下端均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收料盒(52)的收料仓的上方;面板(524)为透明塑料面板,面板(524)固定在机座(7)上,且挡在滑道(523)的前侧;门板(525)有7块,均为透明门板,各自通过铰链(526)与面板(524)转动连接,且各自挡在相对应的收料仓的前侧;拨片(53)有7片,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滑道(523)的上端。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6)包括左侧气缸(61)和右侧气缸(62);左侧气缸(61)的活塞杆(611)与机座(7)的左端面固定连接。

22、,右侧气缸(62)的活塞杆(621)与机座(7)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1/9页6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电阻的测试分选装置。背景技术0002长期以来,人们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的测试一直是依靠手工或半自动测试方法进行测试。0003手动测试方法是利用电阻表,把二极管型热敏电阻放入恒温槽中,逐个拿出进行测试。这一方法劳动强度高、效率较低,一人一班约可测试1万根,每人一台恒温槽和测试仪,用电量大,设备的利用率低,占地多,测试成本高。而且这一方法测温范围窄,无法进行50以上和15以下的测试,由于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3、错误率较高。另外,操作工长时间近距离面对用于恒温的热油,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大,尤其是眼睛受损较大。0004半自动测试方法是将磁轨设置在恒温槽中,二极管型热敏电阻利用磁轨自动排序到半浸入恒温油中的测试轮上进行测试后,再通过手工把热敏电阻取下,放入各个分类料盒中。这一方法采用的测试装置体积小,造价低,较之手工测试方法在速度略有提高,一人一班产量约为2万根,但测试精度、劳动强度等缺点均未得到改善。此外,操作工在操作时人手要与恒温油直接接触,对人体的危害较之手动测试更大,测试的温度范围更窄,只能进行15至30的温度测试,且要求环境温度稳定。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速度快,分档精度高的。

24、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0006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包括排料装置、传送装置、测试装置、恒温槽、收料装置、提升装置、机座、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排料装置、传送装置、测试装置、收料装置、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提升装置、机座和恒温槽均坐落在地面上;恒温槽位于机座的中下部,使用时恒温槽中盛满油;机座的中部的下侧设有1块左右向的铅垂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位于恒温槽内;提升装置的提升端与机座固定相连;排料装置包括排料磁轨和排料磁轮;排料磁轨固定连接在机座上,且位于机座的前侧的左上方;排料磁轮通过相应的转动轴、轴承和固定在机座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转动连接;排料。

25、磁轮位于排料磁轨的右侧,且排料磁轮位于恒温槽的左侧上方;传送装置包括链轮装置、2条出料链条、输送管、进料磁轨、第一阻挡装置、第二阻挡装置和导向块;输送管铅垂设置,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在机座上,且输送管位于排料磁轮的右部的下方,输送管的下部位于恒温槽中;输送管的顶部左侧设有一挡片;进料磁轨固定在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恒温槽内的左部,输送管的底部开口向下且位于进料磁轨的左部;第一阻挡装置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上的支架上,且位于进料磁轨的中部的上方;第二阻挡装置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上的支架上,且位于第一阻挡装置的右侧以及进料说明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2/9页7磁轨的右部。

26、的上方;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磁轮、测试仪和探测头;测试磁轮通过相应的转动轴、轴承和固定在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转动连接,且测试磁轮位于进料磁轨的右侧;探测头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测试磁轮的右上方,测试仪通过导线与探测头电连接;传送装置的链轮装置包括2个链轮组和相应的转轴、轴承和轴承座,2个链轮组分为前侧链轮组和后侧链轮组;2条出料链条的结构相对称,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不同,分为前侧出料链条和后侧出料链条,每条出料链条均由1条单排滚子链和相应数量的齿片构成;前侧出料链条由其单排滚子链围绕前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设置,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后侧出料链条由其。

27、单排滚子链围绕后侧链轮组的各个链轮设置,且与各个链轮相啮合;每条出料链条的齿片的数量与1条单排滚子链的内侧外链板的数量相同,各个齿片固定连接在单排滚子链上,且位于单排滚子链的相应一块内侧外链板的内侧;齿片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处设有凹槽;单个齿片的中间的凹槽以及2个相邻齿片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的内链板所共同形成的凹槽均为使用时能放置单根二极管型热敏电阻的部位;2条出料链条的左下端位于测试磁轮的右侧,且紧挨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边界;导向块固定连接在机座上,且位于2条出料链条的右上端的左侧;收料装置包括分档轮、收料盒和拨片;分档轮由其相对应的转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上,且位于出料链条的。

28、右上端的右侧;收料盒固定在机座上,且位于分档轮的下方;收料盒设有5至10个收料仓;拨片的数量与收料仓的数量相同,均转动连接在机座上,且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收料仓的上方,拨片在电磁铁作用下能在有限的角度内进行转动;传动机构位于机座的后侧;传动机构为排料装置的排料磁轮、传送装置的链轮组的主动轮、测试装置的测试磁轮和收料装置的分档轮进行同步运动的驱动机构;控制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输入端与测试装置的测试仪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相应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各个拨片的相对应的电磁铁的线圈的驱动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0007上述排料磁轨包括磁轨主体和2块永磁铁;磁轨主体为钢。

29、板围成的一体件,包括底板、前侧箱体和后侧箱体;前侧箱体从上方固定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前侧,后侧箱体从上方固定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后侧;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与后侧箱体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2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和后侧永磁铁;前侧永磁铁位于前侧箱体中,固定在前侧箱体上,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后侧永磁铁位于后侧箱体中,固定在后侧箱体上,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从而使得2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呈八字型设置;上述进料磁轨的结构与排料磁轨的结构相同,包括磁轨主体和2块永磁铁;上述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包括底板、前侧箱体和后侧箱体;前侧箱体从上。

30、方固定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前侧,后侧箱体从上方固定在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后侧;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与后侧箱体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2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和后侧永磁铁;前侧永磁铁位于前侧箱体中,固定在前侧箱体上,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后侧永磁铁位于后侧箱体中,固定在后侧箱体上,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从而说明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3/9页8使得2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呈八字型设置。0008上述排料磁轮是一个直径为180至220MM的圆盘体,排料磁轮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圆环形凹槽,且排料磁轮的周向表面部位。

31、每隔30至40设有1个轴向凹槽;排料磁轮的每个轴向凹槽与圆环形凹槽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排料磁轮圆环形凹槽与排料磁轨的通槽相对设置;上述测试磁轮的结构与排料磁轮的结构相同,测试磁轮是一个直径为150至200MM的圆盘体,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圆环形凹槽,且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30至40设有1个轴向凹槽;测试磁轮31的每个轴向凹槽与圆环形凹槽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测试磁轮的圆环形凹槽与进料磁轨的通槽相对设置。0009上述第一阻挡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阻挡架;第一阻挡装置由其第一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上的支架上;第一阻挡架包括横梁和2根挡针;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2。

32、根挡针均铅垂设置,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前端,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后端;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第一阻挡架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上述第二阻挡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阻挡架;第二阻挡装置由其第二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固定于机座上的支架上;第二阻挡架包括横梁和2根挡针;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2根挡针均铅垂设置,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前端,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后端;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2根第二阻挡架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底。

33、部。0010上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毛刷;毛刷通过其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测试磁轮的上方,毛刷的外圈紧挨着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边界;上述测试装置的探测头包括按照前后方向设置在其座体上的2块互相平行的铜片,2块铜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测试磁轮的厚度;探测头由其座体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2块铜片紧挨着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边界;测试仪位于机座7的顶部,且通过导线与探测头的2块铜片电连接。0011上述链轮装置的每个链轮组均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五链轮;2个链轮组的相同序号的2个链轮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前后向设置的相同序号的一根转轴的两。

34、端,且连接2个第一链轮的第一转轴通过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的位于恒温槽内的安装板上,连接2个第二链轮、2个第三链轮、2个第四链轮和2个第五链轮的第二转轴至第五转轴均通过各自相应的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座上;2个链轮组的各相对应的2个链轮在转轴上的安装角度相同,也即各自的轮齿相对齐;第一转轴位于测试磁轮的右侧,且第一链轮紧挨测试磁轮的周向表面边界;第二转轴位于机座的上部以及第一转轴的右上方;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侧;第四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右下方以及第三转轴的左下方;第五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在经过各转轴的中点的同一铅垂面内,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连线相对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

35、的连线的夹角为呈120至150的钝角;各链轮组的第二链轮为主动轮,第四链轮为张紧轮;齿片为钢制一体件,包括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的形状相同,两者的左上部均开有上大下小的缺口;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在它们的下部相连,说明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4/9页9从而形成位于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中间的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左侧凸起部和右侧凸起部倒置时的形状相同;2个相邻齿片的相邻边界与单排滚子链的内链板所共同形成的凹槽与左侧主体部和右侧主体部中间的凹槽形状相同。0012上述导向块位于第三链轮的左侧;导向块上部设有左低右高的斜面,导向块的右侧顶点的位置高于单排。

36、滚子链位于最高处的部位,且低于位于最高处的齿片的顶部。0013上述分档轮包括圆盘、挡块和分档轮永磁铁;圆盘有2个,按照前后方向同轴线平行设置,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2个圆盘均为台阶形圆盘,2个圆盘的轴向内侧的直径大于轴向外侧的直径,从而在周向外侧上形成轴向内侧的凸起部;每个圆盘的内侧凸起部的周向表面上每隔10至15设有1个凹槽;各个挡块位于圆盘的相应一个凹槽中,且固定连接在圆盘上,各个挡块的V形开口朝向圆盘的周向外侧;分档轮永磁铁嵌在圆盘上,且各个分档轮永磁铁位于圆盘的相应一个凹槽的外侧。0014上述收料盒包括底板、隔板、滑道、面板、门板和铰链;底板水平设置,固定连接在机座上;隔板有8块,等间距。

37、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底板上,从而将收料盒隔成7个不相连的收料仓,每块隔板内均设有永磁铁;滑道有7条,均固定连接在机座上,且各条滑道的上端均紧挨着分档轮的边界,各条滑道的下端均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收料盒的收料仓的上方;面板为透明塑料面板,面板固定在机座上,且挡在滑道的前侧;门板有7块,均为透明门板,各自通过铰链与面板转动连接,且各自挡在相对应的收料仓的前侧;拨片有7片,位于各自相对应的滑道的上端。0015上述提升装置包括左侧气缸和右侧气缸;左侧气缸的活塞杆与机座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右侧气缸的活塞杆与机座的右端面固定连接。0016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原。

38、理简单,结构紧凑,采用现有成熟的测试仪,稳定性好。本系统可实现无间隙、连续性生产,测试速度快,每秒可测试4至5根热敏电阻,每人一班产量可达12万根,生产效率高,准确性高,错误率在1以下。0017(2)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的探测头设在恒温槽的油介质中,不受室温和空气的影响,测试温度较广。且操作工完全不接触油类介质,对人体无伤害。0018(3)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采用7档收料方法,分选档次多无需重复测试,分档的速度和精度大幅度提高,分档好的元件自动排列整齐,无需人工整理。0019(4)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在进料磁轨中安装气缸阻挡装置,使得元件在恒温槽。

39、中停留时间够长,无温度偏差,且恒温槽的体积较小,设备成本低,非常节能。0020(5)本发明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的出料链条采用斜角式,无直角转弯,运行更加稳定。附图说明002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22图2为图1中的排料磁轨和进料磁轨的俯视图。0023图3为图2中的排料磁轨和进料磁轨的AA剖面视图。0024图4为图1中的排料磁轮和测试磁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5/9页100025图5为图1中的出料链条在传送二极管型热敏电阻时的结构示意图;其所视方向为图1的C向。0026图6为从图5的B向观察。

40、时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7为图1中的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8为图7中的分档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9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排料装置1,排料磁轨11,底板111、前侧箱体112,后侧箱体113,通槽114,前侧永磁铁115,后侧永磁铁116,排料磁轮12,圆环形凹槽121,轴向凹槽122,永磁铁123,传送装置2,链轮组21,第一链轮211,第二链轮212,第三链轮213,第四链轮214,第五链轮215,单排滚子链22,齿片23,左侧主体部231,右侧主体部232,输送管24,进料磁轨25,底板251、前侧箱体252,后侧箱体253,通槽254,前侧永磁铁255,后侧永磁铁256,第。

41、一阻挡装置26,第一气缸261,第一气缸活塞杆262,第一阻挡架263,第二阻挡装置27,第二气缸271,第二气缸活塞杆272,第二阻挡架273,导向块28,测试装置3,测试磁轮31,圆环形凹槽311,轴向凹槽312,永磁铁313,测试仪32,探测头33,铜片331,毛刷34,恒温槽4,收料装置5,分档轮51,圆盘511,凹槽5111,挡块512,分档轮永磁铁513,收料盒52,底板521,隔板522,滑道523,面板524,门板525,铰链526,拨片53,提升装置6,左侧气缸61,活塞杆611,右侧气缸62,活塞杆621,机座7,二极管型热敏电阻100。具体实施方式0030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42、方式中对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方位进行。0031(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的二极管型热敏电阻高速测试系统包括排料装置1、传送装置2、测试装置3、恒温槽4、收料装置5、提升装置6、机座7、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排料装置1、传送装置2、测试装置3、收料装置5、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设置在机座7上。恒温槽4和提升装说明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6/9页11置均坐落在地面上,恒温槽4位于机座7的中下部,使用时恒温槽4中盛满油。机座7的左右向的中部的下侧设有1块左右向的铅垂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位于恒温槽4内。排料装置1包括排料磁轨11和排料磁轮12。0032见图2及图3,排料磁轨11包。

43、括磁轨主体和2块永磁铁。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包括底板111、前侧箱体112和后侧箱体113;前侧箱体112从上方焊接固定在底板111上,且位于底板的前侧,后侧箱体112从上方焊接固定在底板111上,且位于底板111的后侧。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112与后侧箱体113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114。2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115和后侧永磁铁116;前侧永磁铁115位于前侧箱体112中,固定在前侧箱体112上,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后侧永磁铁116位于后侧箱体113中,固定在后侧箱体113上,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从而使得2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

44、小,呈八字型设置。见图1,排料磁轨11固定连接在机座7上,且位于机座7的前侧的左上方。0033见图4,排料磁轮12是一个直径为200MM、边缘部位厚50MM的圆盘体,排料磁轮12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一槽宽为20MM的圆环形凹槽121,且排料磁轮12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36设有1个轴向凹槽122。排料磁轮12的每个轴向凹槽122与圆环形凹槽121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123。见图1,排料磁轮12通过相应的转动轴、轴承和固定在机座7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7转动连接。排料磁轮12位于排料磁轨11的右侧,且其圆环形凹槽121与排料磁轨11的通槽114相对设置,且排料磁轮12位于恒温槽4的左侧上方。

45、。0034见图1,传送装置2包括链轮装置、2条出料链条、输送管24、进料磁轨25、第一阻挡装置26、第二阻挡装置27和导向块28。0035仍见图1,输送管24为一钢板围成的矩形筒,其中央上下贯通。输送管24铅垂设置,通过相应的支架固定在机座7上,且输送管24位于排料磁轮12的右部的下方,输送管24的下部位于恒温槽4中。输送管24的顶部左侧设有一挡片。0036见图2及图3,进料磁轨25的结构与排料磁轨11的结构相同,包括磁轨主体和2块永磁铁。所述磁轨主体为钢板围成的一体件,包括底板251、前侧箱体252和后侧箱体253;前侧箱体252从上方焊接固定在底板251上,且位于底板的前侧,后侧箱体252。

46、从上方焊接固定在底板251上,且位于底板251的后侧。磁轨主体的前侧箱体252与后侧箱体253之间则形成沿左右向的通槽254。2块永磁铁分为前侧永磁铁255和后侧永磁铁256;前侧永磁铁255位于前侧箱体252中,固定在前侧箱体252上,且以左前右后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后侧永磁铁256位于后侧箱体253中,固定在后侧箱体253上,且以左后右前的方式倾斜铅垂设置,从而使得2块永磁铁的左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大,右端之间的前后间距小,呈八字型设置。0037见图1,进料磁轨25固定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恒温槽4左部,输送管24的底部开口向下对准进料磁轨25的磁轨主体的通槽114的左部。。

47、第一阻挡装置26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阻挡架263。第一阻挡装置26由其第一气缸的缸体261安装在固定于机座7上的支架上,且位于进料磁轨25的中部的上方。第一阻挡架263包括横梁和2根挡针。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2根挡针均铅垂设置,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前端,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说明书CN102107190ACN102107193A7/9页12于横梁的后端。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62向下伸出,第一阻挡架263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62的底部。第二阻挡装置27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阻挡架273。第二阻挡装置27由其第二气缸的缸体2。

48、71安装在固定于机座7上的支架上,且位于第一阻挡装置26的右侧以及进料磁轨25的右部的上方。第二阻挡架273包括横梁和2根挡针。横梁前后向水平设置,2根挡针均铅垂设置,其中的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前端,另一根由其顶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位于横梁的后端。第二气缸的活塞杆272向下伸出,2根第二阻挡架273由其横梁的中部从下方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272的底部。0038仍见图1,测试装置3包括测试磁轮31、测试仪32、探测头33和毛刷34。0039见图4,测试磁轮31的结构与排料磁轮12的结构相同,测试磁轮31是一个直径为180MM、边缘部位厚50MM的圆盘体,。

49、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部位的中央沿周向设有一槽宽为20MM的圆环形凹槽311,且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部位每隔36设有1个轴向凹槽312。测试磁轮31的每个轴向凹槽312与圆环形凹槽311的交汇处均固定设有永磁铁313。见图1,测试磁轮31通过相应的转动轴、轴承和固定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的轴承座而与机座7转动连接。测试磁轮31位于进料磁轨25的右侧,且其圆环形凹槽311与进料磁轨25的通槽254相对设置。0040见图1,探测头33包括按照前后方向设置在其座体上的2块互相平行的铜片331,2块铜片331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测试磁轮31的厚度。探测头33由其座体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测试磁轮31的右上方,2块铜片331紧挨着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边界。测试仪32位于机座7的顶部,且通过导线与探测头33的2块铜片331电连接。毛刷34通过其相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机座7的位于恒温槽4内的安装板上,且位于测试磁轮31的上方,毛刷34的外圈紧挨着测试磁轮31的周向表面边界。0041仍见图1,链轮装置包括2个链轮组21和相应的转轴、轴承和轴承座,2个链轮组21分为前侧链轮组和后侧链轮组,每个链轮组21均包括第一链轮211、第二链轮212、第三链轮213、第四链轮214和第五链轮215。2个链轮组21的相同序号的2个链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将固体从固体中分离;分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