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805107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9166.0

申请日:

2009.10.30

公开号:

CN102054515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1/20申请公布日:2011051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1B 33/00申请日:20091030|||公开

IPC分类号:

G11B33/00; G11B33/12; G06F1/18

主分类号:

G11B33/0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孟娴; 赖昱嘉; 张耀廷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硬盘组合,其包括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一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一边缘的第一侧壁,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上,所述硬盘的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硬盘和第一侧壁通过第一垫片紧密接触,使硬盘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第一垫片及第一侧壁扩散至硬盘组合的外部,避免热量在硬盘周围的堆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硬盘组合, 其包括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一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一边缘的第一侧壁, 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 上, 所述硬盘的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硬盘组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垫片为弹性体。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硬盘组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垫片为散热体。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硬盘组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支撑 体另一相对边缘的第二侧部, 所述硬盘的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夹设一第二垫片。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硬盘组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垫片为弹性体。
6: 如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硬盘组合,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垫片为散热体。
7: 一种电脑装置, 其包括机箱和设置于该机箱内的一硬盘组合, 所述硬盘组合包括一 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连接于所 述支撑体二相对边缘的二侧壁, 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上, 所述固定架的至少一侧壁的内 侧与所述硬盘的对应侧部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 所述固定架的至少一侧壁的外侧与所述机 箱之间夹设一第二垫片。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脑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垫片和 / 或第二垫片为弹性 体。
9: 如权利要求 7 或 8 所述的电脑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垫片和 / 或第二垫片为 散热体。
10: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脑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垫片在所述侧壁的内侧的位 置和所述第二垫片在同一侧壁的外侧的位置相对应。

说明书


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盘组合,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硬盘组合及具有该 硬盘组合的电脑装置。
     背景技术 硬盘因其内部含有电脑的所有数据, 包括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和所有的用户数据, 可以说是整个电脑系统中最具价值的部件之一。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 硬盘的容量也 在迅速变大, 转速也在变快, 即使有制作精良的液体轴承仍不可避免硬盘在使用中连续的 大量数据传输而导致发热。硬盘的长时间运转产生的热量使硬盘盘体温度升高, 直接影响 到磁碟记忆媒体上信息保持的稳定性。
     通常, 硬盘承载于固定架中形成一硬盘组合装设在电脑系统中。固定架包括底板 和侧板, 硬盘通常直接卡入底板和侧板所形成的收容空间中。 这样, 硬盘的侧部和固定架的 侧板不可避免会产生缝隙, 然而, 存在于缝隙中的空气会阻碍硬盘热量向外扩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散热效果之硬盘组合及具有 该硬盘组合的电脑装置。
     一种硬盘组合, 其包括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 一支撑体和一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一边缘的第一侧壁, 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上, 所述硬盘 的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
     一种电脑装置, 其包括机箱和设置于该机箱内的一硬盘组合。所述硬盘组合包括 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二 相对边缘的二侧壁。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上, 所述固定架的至少一侧壁的内侧与所述硬 盘的对应侧部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 所述固定架的至少一侧壁的外侧与所述机箱之间夹设 一第二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施例的硬盘组合, 硬盘的第一侧部和第一侧壁之间架设第 一垫片, 从而硬盘和第一侧壁通过第一垫片紧密接触, 使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 第一垫片及第一侧壁扩散至硬盘组合的外部, 避免热量在硬盘周围的堆积。本实施例的电 脑装置, 固定架的侧壁的内侧与硬盘的对应侧部间夹设第一垫片, 固定架的侧壁的外侧与 机箱之间夹设第二垫片, 由于第一、 二垫片的设置, 硬盘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第一垫片、 第 一侧壁、 第二侧壁、 机箱依次扩散至电脑装置外部。
     下面参照附图,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技术方案实施例的硬盘组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 2 为图 1 的硬盘组合的立体分解图。图 3 为图 1 的硬盘组合和电脑机箱配合的部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进行详细说 明。
     如图 1 和 2 所示, 本实施例一种硬盘组合 10, 其包括一硬盘 100 及一用以承载硬盘 100 的固定架 200。固定架 200 包括一支撑体 210 和连接于支撑体 210 两相对边缘的二侧 壁 220。
     支撑体 210 包括一大致呈矩形的底框 211 以及自底框 211 的每一侧部的两端向外 水平延伸出的二连接部 212。
     每一侧壁 220 包括一纵长板体 221、 抵靠部 222、 第一挡板 223、 第二挡板 224 以及 扣合部 225。
     每一侧壁 220 的板体 221 为纵长形的平坦板体, 其底部和支撑体 210 的对应的一 侧部的二连接部 212 相连。 抵靠部 222 为自板体 221 的顶部水平向内延伸而成的纵长板体。 抵靠部 222 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板体 221 的长度。由此, 二侧壁 220 的顶部形成二间隔、 相对 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二抵靠部 222。 第一挡板 223 自板体 221 的后端垂直向内延伸而成, 由此, 二侧壁 220 的后端形成 二间隔、 相对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二第一挡板 223。第二挡板 224 大致呈 L 型, 其包括自支 撑体 210 的底框 211 的前端水平向前延伸的延伸部 ( 图未示 )、 自延伸部垂直向上延伸的止 挡部 2241 以及自止挡部 2241 的顶端水平向外延伸的一操作部 2242。止挡部 2241 配合第 一挡板 223, 用以限制硬盘 100 安装在固定架 200 后发生前、 后移动。操作部 2242 用以方便 推、 拉硬盘组合 10, 使硬盘组合 10 装入机箱或从其中抽出。第一挡板 223、 第二挡板 224 的 高度基本和侧壁 220 的高度相当。第二挡板 224 的长度约为底框 211 横向长度的一半, 且 第二挡板 224 位于底框 211 前端的一侧。
     支撑体 210、 板体 221、 抵靠部 222、 第一挡板 223 及第二挡板 224 共同作用下, 将硬 盘 100 限制在由支撑体 210 和二侧壁 220 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安装硬盘 100 至固定架 200 时, 操作二侧壁板体 221 向外扩张, 二抵靠部 222 之间的距离变大使硬盘 100 可以装入容置 空间中 ; 第一、 二挡板 223、 224 共同作用使硬盘 100 的前、 后表面得以限制, 这样硬盘 100 便 可安装在固定架 200 上。可以理解, 硬盘 100 安装在固定架 200 的方式不限于上述直接卡 入的方式, 可以通过螺栓或定位销等穿过二侧板抵顶硬盘 100 的二侧部, 从而使硬盘 100 更 稳固的安装在固定架 200 上。
     扣合部 225 用以使硬盘组合 10 安装在电脑、 伺服器等设备的箱体中。扣合部 225 依次包括自板体 221 的前端沿板体 221 的长度方向向前延伸的延伸部 2251、 卡合部 2252 及操作部 2253。二侧壁 220 的前端形成二间隔、 相对的二扣合部 225。延伸部 2251 呈梯形 片状, 其长端和板体 221 的前端连接, 其短端和卡合部 2252 相连。卡合部 2252 为自延伸 部 2251 向外弯折突出的弧形片体, 其用于和电脑、 伺服器等设备的箱体卡合。操作部 2253 为自卡合部 2252 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延伸的片体。卡合部 2252 和操作部 2253 整体上为一 体成型的 S 型结构, 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硬盘组合 10 安装在电脑、 伺服器等设备的箱体 中时, 二卡合部 2252 会卡合在箱体中对应的二相对的沟槽中。当需要将硬盘组合 10 从箱
     体中抽出时, 向内扳动二相对的操作部 2253, 使二卡合部 2252 向内移动以脱离二相对的沟 槽, 从而可将硬盘组合 10 从箱体中抽出。
     硬盘 100 在装入支撑体 210 和二侧壁 220 形成的容置空间时, 需要从二抵靠部 221 之间穿过, 由于二抵靠部 221 之间的距离小于二板体 221 之间的距离, 因此, 收容在二侧壁 220 之间的硬盘 100 和二板体 221 的内表面之间会存在一些空隙。 为消除这些空隙, 每一板 体 221 的内表面设置一第一垫片 300, 从而硬盘 100 的二相对侧面和二板体 221 的内表面分 别将二第一垫片 300 夹设于其之间, 从而硬盘 100 通过二第一垫片 300 和二板体 221 紧密 接触。这样, 一方面硬盘 100 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迅速通过第一垫片 300 及侧壁 220 扩散 至硬盘组合 10 的外部, 避免热量在硬盘 100 周围的堆积。 另一方面, 通过设置第一垫片 300 使硬盘 100 和侧壁 220 的板体 221 紧密抵靠, 从而避免硬盘 100 和固定架 200 之间发生震 动产生噪音。
     另外, 当上述硬盘组合 10 应用到电脑装置时, 如图 3 所示, 至少一侧壁 220 的侧板 221 会和机箱 20 或电脑装置中的其它元件接触。至少一第二垫片 400 夹设在侧板 221 的外 表面和机箱 20 的内表面 21 之间。第二垫片 400 一方面使硬盘组合 10 和机箱 20 之间的固 定更稳定, 以避免硬盘组合 10 发生震动。另一方面, 硬盘组合 10 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迅速 通过第二垫片 400 传导至机箱 20 并进一步扩散至机箱 20 外部, 避免热量在硬盘组合 10 周 围的堆积。优选地, 第二垫片 400 在侧板 221 的外表面的位置和第一垫片 300 在同一侧板 221 的内表面的位置对应, 这样, 硬盘 100 的热量直接由第一垫片 300 传导至侧板 221 的对 应位置, 再传到至侧板 221 的对应位置所设置的第二垫片 400 上, 然后通过第二垫片 400 传 导至机箱 20, 最终传导至外界 ; 在此热传导过程中, 硬盘 100 的热量大致沿直线迅速扩散至 机箱外, 避免在机箱 20 内的堆积, 从而使电脑装置的整体温度得以降低。
     第一垫片 300、 第二垫片 400 为弹性体或刚性体。优选地, 第一垫片 300、 第二垫片 400 由导热材料制成, 例如由导热金属或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刚性体 ; 或由导热非金属材 料制成的弹性体。 本实施例中, 第一垫片 300、 第二垫片 400 同为弹性散热片, 其通过胶合方 式贴设在侧板 221 的内、 外表面。可以理解, 第一垫片 300、 第二垫片 400 在侧板 221 的内、 外表面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 例如, 可以在侧板 221 的内、 外表面设置沟槽, 将第一 垫片 300、 第二垫片 400 胶合或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沟槽中。另外, 根据实际需要, 侧板 221 的内、 外表面所设置的第一垫片 300、 第二垫片 400 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根据硬盘组合 10 所 接触的元件的结构特征, 二侧板 221 的二外表面可以设置不同种类的第二垫片 400, 例如一 侧板 221 的外表面设置弹性第二垫片 400, 另一侧板 221 的外表面设置刚性第二垫片 40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施例的硬盘组合 10, 硬盘 100 的侧面和板体 221 的内表面通 过第一垫片 300 紧密接触, 使硬盘 100 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迅速通过第一垫片 300 及侧壁 220 扩散至硬盘组合 10 的外部, 避免热量在硬盘 100 周围的堆积。本实施例的硬盘组合 10 安装在电脑装置中时, 固定架 200 的板体 221 的外表面和机箱 20 的内表面 21 之间夹置第 二垫片 400, 使硬盘组合 10 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第二垫片 400 及机箱 20 扩散至电脑 装置外部。总体来说, 由于第一、 二垫片 300、 400 的设置, 硬盘 100 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垫 片 300、 板体 221、 第二垫片 400 及机箱 20 依次扩散至电脑装置的外部。
     另外, 由于第一垫片 300、 第二垫片 400 的存在, 硬盘 100 和板体 221 之间紧密抵 靠、 板体 221 和机箱 20 的内表面 21 紧密抵靠, 从而使硬盘 100 和固定架 200 之间、 硬盘组合 10 和机箱 20 之间更稳定的固定, 避免发生相对震动、 产生噪音。

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4515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4515ACN102054515A21申请号200910309166022申请日20091030G11B33/00200601G11B33/12200601G06F1/18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林孟娴赖昱嘉张耀廷54发明名称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57摘要一种硬盘组合,其包括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一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一边缘的第一侧壁,所述硬盘设置于。

2、支撑体上,所述硬盘的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硬盘和第一侧壁通过第一垫片紧密接触,使硬盘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第一垫片及第一侧壁扩散至硬盘组合的外部,避免热量在硬盘周围的堆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2054522A1/1页21一种硬盘组合,其包括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一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一边缘的第一侧壁,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上,所述硬盘的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为弹性体。3如权利要求1或2。

3、所述的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为散热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支撑体另一相对边缘的第二侧部,所述硬盘的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夹设一第二垫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片为弹性体。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片为散热体。7一种电脑装置,其包括机箱和设置于该机箱内的一硬盘组合,所述硬盘组合包括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二相对边缘的二侧壁,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上,所述固定架的至少一侧壁的内侧与所述硬盘的对应侧部之间夹设。

4、一第一垫片,所述固定架的至少一侧壁的外侧与所述机箱之间夹设一第二垫片。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和/或第二垫片为弹性体。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和/或第二垫片为散热体。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在所述侧壁的内侧的位置和所述第二垫片在同一侧壁的外侧的位置相对应。权利要求书CN102054515ACN102054522A1/4页3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硬盘组合,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硬盘组合及具有该硬盘组合的电脑装置。背景技术0002硬盘因其内部含有电脑的所有数据,包括操作系统。

5、、应用程序和所有的用户数据,可以说是整个电脑系统中最具价值的部件之一。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硬盘的容量也在迅速变大,转速也在变快,即使有制作精良的液体轴承仍不可避免硬盘在使用中连续的大量数据传输而导致发热。硬盘的长时间运转产生的热量使硬盘盘体温度升高,直接影响到磁碟记忆媒体上信息保持的稳定性。0003通常,硬盘承载于固定架中形成一硬盘组合装设在电脑系统中。固定架包括底板和侧板,硬盘通常直接卡入底板和侧板所形成的收容空间中。这样,硬盘的侧部和固定架的侧板不可避免会产生缝隙,然而,存在于缝隙中的空气会阻碍硬盘热量向外扩散。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散热效果之硬。

6、盘组合及具有该硬盘组合的电脑装置。0005一种硬盘组合,其包括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一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一边缘的第一侧壁,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上,所述硬盘的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0006一种电脑装置,其包括机箱和设置于该机箱内的一硬盘组合。所述硬盘组合包括一硬盘及一用以承载所述硬盘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一支撑体和连接于所述支撑体二相对边缘的二侧壁。所述硬盘设置于支撑体上,所述固定架的至少一侧壁的内侧与所述硬盘的对应侧部之间夹设一第一垫片,所述固定架的至少一侧壁的外侧与所述机箱之间夹设一第二垫片。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硬盘组合。

7、,硬盘的第一侧部和第一侧壁之间架设第一垫片,从而硬盘和第一侧壁通过第一垫片紧密接触,使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第一垫片及第一侧壁扩散至硬盘组合的外部,避免热量在硬盘周围的堆积。本实施例的电脑装置,固定架的侧壁的内侧与硬盘的对应侧部间夹设第一垫片,固定架的侧壁的外侧与机箱之间夹设第二垫片,由于第一、二垫片的设置,硬盘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第一垫片、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机箱依次扩散至电脑装置外部。0008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0009图1为本技术方案实施例的硬盘组合的立体组合图。0010图2为图1的硬盘组合的立体分解图。说明书CN102054515ACN102。

8、054522A2/4页40011图3为图1的硬盘组合和电脑机箱配合的部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硬盘组合及其电脑装置进行详细说明。0013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硬盘组合10,其包括一硬盘100及一用以承载硬盘100的固定架200。固定架200包括一支撑体210和连接于支撑体210两相对边缘的二侧壁220。0014支撑体210包括一大致呈矩形的底框211以及自底框211的每一侧部的两端向外水平延伸出的二连接部212。0015每一侧壁220包括一纵长板体221、抵靠部222、第一挡板223、第二挡板224以及扣合部225。0016每一侧壁220的板体。

9、221为纵长形的平坦板体,其底部和支撑体210的对应的一侧部的二连接部212相连。抵靠部222为自板体221的顶部水平向内延伸而成的纵长板体。抵靠部222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板体221的长度。由此,二侧壁220的顶部形成二间隔、相对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二抵靠部222。0017第一挡板223自板体221的后端垂直向内延伸而成,由此,二侧壁220的后端形成二间隔、相对且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二第一挡板223。第二挡板224大致呈L型,其包括自支撑体210的底框211的前端水平向前延伸的延伸部图未示、自延伸部垂直向上延伸的止挡部2241以及自止挡部2241的顶端水平向外延伸的一操作部2242。止挡部2241配合。

10、第一挡板223,用以限制硬盘100安装在固定架200后发生前、后移动。操作部2242用以方便推、拉硬盘组合10,使硬盘组合10装入机箱或从其中抽出。第一挡板223、第二挡板224的高度基本和侧壁220的高度相当。第二挡板224的长度约为底框211横向长度的一半,且第二挡板224位于底框211前端的一侧。0018支撑体210、板体221、抵靠部222、第一挡板223及第二挡板224共同作用下,将硬盘100限制在由支撑体210和二侧壁220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安装硬盘100至固定架200时,操作二侧壁板体221向外扩张,二抵靠部222之间的距离变大使硬盘100可以装入容置空间中;第一、二挡板223、。

11、224共同作用使硬盘100的前、后表面得以限制,这样硬盘100便可安装在固定架200上。可以理解,硬盘100安装在固定架200的方式不限于上述直接卡入的方式,可以通过螺栓或定位销等穿过二侧板抵顶硬盘100的二侧部,从而使硬盘100更稳固的安装在固定架200上。0019扣合部225用以使硬盘组合10安装在电脑、伺服器等设备的箱体中。扣合部225依次包括自板体221的前端沿板体221的长度方向向前延伸的延伸部2251、卡合部2252及操作部2253。二侧壁220的前端形成二间隔、相对的二扣合部225。延伸部2251呈梯形片状,其长端和板体221的前端连接,其短端和卡合部2252相连。卡合部2252。

12、为自延伸部2251向外弯折突出的弧形片体,其用于和电脑、伺服器等设备的箱体卡合。操作部2253为自卡合部2252的自由端向外翻折延伸的片体。卡合部2252和操作部2253整体上为一体成型的S型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硬盘组合10安装在电脑、伺服器等设备的箱体中时,二卡合部2252会卡合在箱体中对应的二相对的沟槽中。当需要将硬盘组合10从箱说明书CN102054515ACN102054522A3/4页5体中抽出时,向内扳动二相对的操作部2253,使二卡合部2252向内移动以脱离二相对的沟槽,从而可将硬盘组合10从箱体中抽出。0020硬盘100在装入支撑体210和二侧壁220形成的容置空间时,需。

13、要从二抵靠部221之间穿过,由于二抵靠部221之间的距离小于二板体221之间的距离,因此,收容在二侧壁220之间的硬盘100和二板体221的内表面之间会存在一些空隙。为消除这些空隙,每一板体221的内表面设置一第一垫片300,从而硬盘100的二相对侧面和二板体221的内表面分别将二第一垫片300夹设于其之间,从而硬盘100通过二第一垫片300和二板体221紧密接触。这样,一方面硬盘1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迅速通过第一垫片300及侧壁220扩散至硬盘组合10的外部,避免热量在硬盘100周围的堆积。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垫片300使硬盘100和侧壁220的板体221紧密抵靠,从而避免硬盘100和固。

14、定架200之间发生震动产生噪音。0021另外,当上述硬盘组合10应用到电脑装置时,如图3所示,至少一侧壁220的侧板221会和机箱20或电脑装置中的其它元件接触。至少一第二垫片400夹设在侧板221的外表面和机箱20的内表面21之间。第二垫片400一方面使硬盘组合10和机箱20之间的固定更稳定,以避免硬盘组合10发生震动。另一方面,硬盘组合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迅速通过第二垫片400传导至机箱20并进一步扩散至机箱20外部,避免热量在硬盘组合10周围的堆积。优选地,第二垫片400在侧板221的外表面的位置和第一垫片300在同一侧板221的内表面的位置对应,这样,硬盘100的热量直接由第一垫片3。

15、00传导至侧板221的对应位置,再传到至侧板221的对应位置所设置的第二垫片400上,然后通过第二垫片400传导至机箱20,最终传导至外界;在此热传导过程中,硬盘100的热量大致沿直线迅速扩散至机箱外,避免在机箱20内的堆积,从而使电脑装置的整体温度得以降低。0022第一垫片300、第二垫片400为弹性体或刚性体。优选地,第一垫片300、第二垫片400由导热材料制成,例如由导热金属或金属复合材料制成的刚性体;或由导热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弹性体。本实施例中,第一垫片300、第二垫片400同为弹性散热片,其通过胶合方式贴设在侧板221的内、外表面。可以理解,第一垫片300、第二垫片400在侧板221的。

16、内、外表面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可以在侧板221的内、外表面设置沟槽,将第一垫片300、第二垫片400胶合或其它固定方式固定在沟槽中。另外,根据实际需要,侧板221的内、外表面所设置的第一垫片300、第二垫片400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根据硬盘组合10所接触的元件的结构特征,二侧板221的二外表面可以设置不同种类的第二垫片400,例如一侧板221的外表面设置弹性第二垫片400,另一侧板221的外表面设置刚性第二垫片400。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硬盘组合10,硬盘100的侧面和板体221的内表面通过第一垫片300紧密接触,使硬盘10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迅速通过第一垫片300及侧。

17、壁220扩散至硬盘组合10的外部,避免热量在硬盘100周围的堆积。本实施例的硬盘组合10安装在电脑装置中时,固定架200的板体221的外表面和机箱20的内表面21之间夹置第二垫片400,使硬盘组合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迅速通过第二垫片400及机箱20扩散至电脑装置外部。总体来说,由于第一、二垫片300、400的设置,硬盘100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垫片300、板体221、第二垫片400及机箱20依次扩散至电脑装置的外部。0024另外,由于第一垫片300、第二垫片400的存在,硬盘100和板体221之间紧密抵靠、板体221和机箱20的内表面21紧密抵靠,从而使硬盘100和固定架200之间、硬盘组说明书CN102054515ACN102054522A4/4页6合10和机箱20之间更稳定的固定,避免发生相对震动、产生噪音。说明书CN102054515ACN102054522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54515ACN102054522A2/3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4515ACN102054522A3/3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5451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