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用包覆电线及使用其制造的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的线束用包覆电线及线束。背景技术 由多根电线构成的线束是为了例如对设置于汽车的各部位的设备供给电力、 或在 各设备之间交换信号而被确定路线 ( 配索 ) 的。
在该确定路线操作、 以前的处理中, 对线束要求柔软性, 但目前得不到充分的柔软 性。特别是随着电线数增加, 其处理性降低, 柔软性降低。
而且, 在即使在燃烧时也不生成氯系化合物、 作为阻燃化包覆电线的非卤包覆电 线 ( 专利文献 1 等 ) 的情况下, 与现有的具有由聚氯乙烯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包覆层的包覆 电线相比, 即使在使用同样具有柔软性的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 也难以得到柔软性。
在此, 本发明人等最初想通过降低作为汽车用电线所需要的耐磨损性来使柔软性 提高而进行了研究, 虽然在各电线上柔软性得到提高, 但是作为线束, 得不到充分的柔软 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3-313377 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改善上述现有的问题点, 即, 提供一种线束用包覆电线及柔软 的线束, 所述线束用包覆电线即使作为汽车用电线也维持充分的阻燃性、 机械特性, 确保充 分的耐磨损性, 同时在构成线束的情况下可得到充分的柔软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深入研究的结果, 发现, 作为线束的柔软性, 与依赖于构成包覆层的树 脂组合物的柔软性相比, 更依赖于电线的包覆层彼此的摩擦, 直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为具备由包覆树脂组合物构成的 包覆层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该包覆树脂组合物为相对于包含聚丙烯系树脂 50 重量份以上 75 重量份以下、 丙烯 -α- 烯烃共聚物 20 重量份以上 40 重量份以下及剩余部分的低密度聚 乙烯 5 重量份以上 10 重量份以下的基础树脂组合物 100 重量份, 配合金属水合物 50 重量 份以上 100 重量份以下、 及外部润滑剂 1 重量份以上 5 重量份以下而成。
另外,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线束用 包覆电线, 其中, 上述外部润滑剂为选自聚乙烯蜡、 硅油及羟基硬脂酸中的 1 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是上述包覆层为最外层的线束用包覆 电线。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是上述金属水合物为选自氢氧化镁及
氢氧化铝中的一种以上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为一种线束, 其是使用上述第一方面所列举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制造的。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为优异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其即使在燃烧时也不产生 有害的氯系化合物、 即使作为汽车用电线也维持充分的机械特性 ( 拉伸伸长率、 柔软性 ), 确保充分的耐磨损性, 同时在构成线束的情况下可得到充分的柔软性。
本发明的线束, 由于柔软, 因此是处理、 确定路线操作容易的、 优异的线束。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涉及的线束用包覆电线的一例模型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如上所述为具备由包覆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最外层的线 束用包覆电线, 该包覆树脂组合物为相对于包含聚丙烯系树脂 50 重量份以上 75 重量份以 下、 丙烯 -α- 烯烃共聚物 20 重量份以上 40 重量份以下及剩余部分的低密度聚乙烯的基础 树脂组合物 100 重量份, 配合金属水合物 50 重量份以上 100 重量份以下及外部润滑剂 1 重 量份以上 5 重量份以下而成。
在此, 作为丙烯 -α- 烯烃共聚物, 可列举丙烯 - 乙烯无规共聚物、 丙烯 - 丁烯无规 共聚物或丙烯 - 乙烯 - 丁烯无规共聚物等, 可以对它们进行单独、 或选择两种以上混合使 用。
另外, 作为聚乙烯, 需要为低密度聚乙烯, 使用中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时, 在 作为汽车用低压电线使用的情况下, 不能得到需要的耐磨损性。
作为基础树脂组合物, 100 重量份中需要由聚丙烯系树脂 50 重量份以上 75 重量 份以下、 丙烯 -α- 烯烃共聚物 20 重量份以上 40 重量份以下及剩余部分的低密度聚乙烯构 成, 当为该范围外时, 不能得到充分的耐磨损性和柔软性。
相对这样的基础树脂组合物 100 重量份, 配合金属水合物以使得达到 50 重量份以 上 100 重量份以下。金属水合物小于 50 重量份时, 得不到充分的阻燃性, 另外为 100 重量 份时, 得不到充分的机械性质 ( 拉伸伸长率、 柔软性、 耐磨损性 )。
所谓的本发明中的金属水合物, 可列举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等, 选择其中的 1 种以 上, 但为了阻燃性赋予特性良好, 优选为氢氧化镁。
另外, 相对于上述基础树脂组合物 100 重量份, 配合外部润滑剂以使得达到 1 重量 份以上 5 重量份以下。通过在这样的配合范围添加外部润滑剂, 使电线的包覆层彼此的摩 擦减少, 其结果, 在构成线束时, 可以形成柔软的线束。特别优选的外部润滑剂的配合量为 1 重量份以上 5 重量份以下。
作为这样的外部润滑剂, 可列举聚乙烯蜡、 硅油、 及羟基硬脂酸等, 选择使用其中 的 1 种以上, 为聚乙烯蜡时, 与基础树脂组合物的亲和性高, 因此优选。
将这样的原料使用例如双轴挤出机、 加压捏和机、 班伯里混合机或开放式辊轧机 等均匀地混炼, 得到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 此时, 可以相对于预先制作的基础树脂组合物加入金属水合物及外部润滑剂, 或也可以全部同时配合、 混合。
这样得到的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 可以直接用于电线包覆, 另外, 也可以一旦通 过挤出成型进行粒料化后用于电线包覆。
另外, 可以由上述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形成电线包覆层整体, 或也可以由多层 形成电线包覆层、 通过上述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形成其最外层。
该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 可以与通常的树脂组合物同样, 通过挤出成型用于电 线包覆, 得到的本发明涉及的线束用包覆电线可以与通常的包覆电线同样地用于线束制 造。
此时, 不一定需要全部使用本发明涉及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该情况也包含在本发 明中。在此, 因使用的电线的根数、 种类 ( 粗度等 ) 而不同, 例如, 如果为使用的电线中的 50%以上, 可以得到柔软的线束。
在此, 实施例涉及的包覆电线的模型剖面图示于图 1。图 1 中符号 1 为芯线, 在其 周围配置包覆树脂层 2。
实施例
以下, 对于本发明的线束用包覆电线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使用表 1 所示的配合物 1 ~ 5, 调制为使得达到表 2 及表 3 所示的配合比 ( 重量 份 ), 通过双轴挤出机混炼使得均匀, 得到实施例涉及的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 1 ~ 10、 比 较例涉及的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 1 ~ 7。
[ 表 1]
配合物 1 配合物 2 配合物 3 配合物 4 配合物 5
聚丙烯树脂 丙烯 -α- 烯烃共聚物 低密度聚乙烯 金属水合物 外部润滑剂日本ポリプロ社 EA9 サンアロマ一社制 Q200F 日本ポリエチレン社 ZE41K 協和化学工业社制氢氧化镁キスマ 5 三井化学社制三井ハィヮックス 200P对于这些 17 种的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 评价拉伸伸长率及柔软性。
具体而言, 关于拉伸伸长率, 用基于 JIS K7161 的试验方法实施测定, 将此时的结 果为 500%以上时作为充分 “○” 、 将小于 500%时作为不充分 “×” , 进行评价。
关于柔软性, 使样品保持在调整为间隔 50mm 的 2 点支撑的夹具上, 用推拉力计 以一定速度按压该样品的中央部, 测定此时的最大荷重。将该荷重小于 0.5N 时作为充分 “○” , 将 0.5N 以上时作为不充分 “×” , 进行评价。
另外, 使用这些 17 种的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 即实施例涉及的电线包覆用树脂 组合物 1 ~ 10、 比较例涉及的电线包覆用树脂组合物 1 ~ 7 进行了包覆电线的制造。即, 在 由 7 根线构成的直径 0.7mm 的芯线的周围通过挤出成形分别得到具有由这些树脂组合物构 成的包覆层的粗度 1.2mm 的 17 种的包覆电线、 实施例涉及的包覆电线 1 ~ 10、 比较例涉及的包覆电线 1 ~ 7。
接着, 对于这些包覆电线, 分别评价耐磨损性、 阻燃性及表面摩擦阻力。
对于耐磨损性, 使用基于 ISO6722 的擦刮磨损试验器 (scrapeabrasion tester) 进行评价。此时, 将 100 次以上时作为充分 “○” , 将小于 100 次时作为不充分 “×” , 进行评 价。
对于阻燃性, 用基于 ISO6722 的试验方法实施测定, 将其结果不到 70 秒而消火时 作为充分 “○” , 将火蔓延 70 秒以上的情况作为不充分 “×” , 进行评价。
对于表面摩擦阻力, 使通过相同的树脂成形的包覆电线 2 根交叉成十字状以使得 达到相互 90 度, 一边在交叉点上施加 300gf(2.94N) 的荷重, 一边通过推拉力计测定在试验 片彼此摩擦时的阻力, 将其结果不到 15N 时作为充分 “○” , 将 15N 以上时作为不充分 “×” , 进行评价。
进一步, 假想由各上述包覆电线制作线束, 评价聚束时的柔软性。具体而言, 将 30 根的包覆电线作为一束, 用压敏粘合带临时固定, 形成样品。使样品保持在将间隔调整为 100mm 的 2 点支撑的夹具上, 用推拉力计以一定速度按压其中央, 测定此时的最大荷重。将 此时的荷重不到 10N 时作为充分 “○” , 将 10N 以上时作为不充分 “×” , 进行评价。在此, 认 为 10N 是将线束实际上在汽车等上确定路线时可以使连接于连接器的附近的电线束弯曲 的上限。将这些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 2 及表 3。
[ 表 2]1 50 40 10 75 1 ○ ○ ○ ○ ○ ○ 2 62 30 8 75 1 ○ ○ ○ ○ ○ ○ 3 72 20 8 75 1 ○ ○ ○ ○ ○ ○ 4 50 40 5 75 5 ○ ○ ○ ○ ○ ○ 5 62 30 10 75 5 ○ ○ ○ ○ ○ ○ 6 75 20 5 75 5 ○ ○ ○ ○ ○ ○ 7 62 30 8 50 1 ○ ○ ○ ○ ○ ○ 8 62 30 8 50 5 ○ ○ ○ ○ ○ ○ 9 62 30 8 100 1 ○ ○ ○ ○ ○ ○ 10 62 30 8 100 5 ○ ○ ○ ○ ○ ○实施例 配合物 1 配合物 2 配合物 3 配合物 4 配合物 5 拉伸伸长率 阻燃性 耐磨损性 柔软性 表面摩擦阻力 作为线束的柔软性[ 表 3] 比较例 配合物 1 配合物 2 配合物 3 配合物 4 配合物 5 拉伸伸长率 阻燃性 耐磨损性 柔软性 表面摩擦阻力 作为线束的柔软性 1 62 30 8 75 0 ○ ○ ○ ○ × × 2 62 30 8 75 0.5 ○ ○ ○ ○ × × 3 62 30 8 75 15 ○ ○ × ○ ○ ○ 4 45 45 10 75 3 ○ ○ × ○ ○ ○ 5 80 15 5 75 3 ○ ○ ○ × ○ × 6 62 30 8 30 3 ○ × ○ ○ ○ ○ 7 62 30 8 120 3 ○ ○ × × ○ ○由这些表 2 及表 3 可理解, 本发明涉及的线束用包覆电线为即使作为汽车用电线 也维持充分的阻燃性、 机械特性, 确保充分的耐磨损性, 同时在构成了线束的情况下可得到 充分的柔软性的优异的线束用包覆电线。
不用说, 本发明在不改变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实施。 另外, 参照 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 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范围或意图的范围而 能够加以进行各种变更或修改,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是显然的。
本发明是基于 2008 年 6 月 9 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 ( 特愿 2008-150579) 而申请 的, 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被包含其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 可得到优异的线束用包覆导线, 其在燃烧时不产生有害的氯系化合 物, 即使作为汽车用电线也维持充分的机械特性 ( 拉伸伸长率、 柔软性 ), 确保充分的耐磨 损性, 同时在构成线束的情况下可得到充分的柔软性。
符号的说明
1 芯线
2 包覆树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