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048787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80244.5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6309889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67,A61P11/00

主分类号:

A61K36/8967,A61P11/00

申请人:

卞永兴

发明人:

卞永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地址: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站北小区2号楼302室

优先权:

CN20161078024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枇杷叶18份、纤穗柳15份、山药14份、百合10份、杠蒜9份、白术8份、茯苓7份、丹参6份、陈皮7份、西黄芪胶8份、仙鹤草9份、款冬花10份、穆库没药9份、月桂樱子12份、苍术7份、家独行菜子16份、铁刀木叶10份、灯台叶9份、糯米藤14份、酸水草7份、艾叶6份、黑顶卷柏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通过中药材的合理配伍,有助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愈快且不易复发,达到整体调节和远期效果的良好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枇杷叶18份、纤穗柳15份、山药14份、百合10份、杠蒜9份、白术8份、茯苓7份、丹参6份、陈皮7份、西黄芪胶8份、仙鹤草9份、款冬花10份、穆库没药9份、月桂樱子12份、苍术7份、家独行菜子16份、铁刀木叶10份、灯台叶9份、糯米藤14份、酸水草7份、艾叶6份、黑顶卷柏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除穆库没药之外的药材粉碎成粗粉;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浸泡2h,煎煮3h,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煎液再与穆库没药混合均匀后分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汤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中的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汤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作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边组织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病情极易缓慢进展,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常规中药治疗,只凭少数几味药难以照顾全面,须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鉴于各种中药材的多种活性成分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各种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等方面的变化会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影响,药物联用时,既可能产生协同增效的药效,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进而导致药物治疗作用减弱或治疗失败,有些药物联用还会使得药物毒性增强,引起不良反应;即使药物联用使得作用增强,但当治疗作用过度增强时会超出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患者。部分研究往自拟中药方剂以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方剂配伍不合理,常常是只从某些单味或复方药的个别功能主治与某些药效学指标去生搬硬套中医药理论,方剂药味随意加减,造成组方不合理,与中医药理论相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通过中药材的合理配伍,有助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愈快且不易复发,达到整体调节和远期效果的良好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枇杷叶18份、纤穗柳15份、山药14份、百合10份、杠蒜9份、白术8份、茯苓7份、丹参6份、陈皮7份、西黄芪胶8份、仙鹤草9份、款冬花10份、穆库没药9份、月桂樱子12份、苍术7份、家独行菜子16份、铁刀木叶10份、灯台叶9份、糯米藤14份、酸水草7份、艾叶6份、黑顶卷柏5份。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除穆库没药之外的药材粉碎成粗粉;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 浸泡2h,煎煮3h,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煎液再与穆库没药混合均匀后分装。

进一步的,上述中药汤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枇杷叶【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性味】甘,平。【归经】 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百合【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的干燥肉质鳞叶。【性味】 甘,寒。【归经】 归心、肺经。【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杠蒜【来源】石蒜科植物文珠兰的根、叶。【性味】味辛,性凉。有小毒。【功效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清肺,化瘀止咳。

白术【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味】 苦、甘,温。【归经】 归脾、胃经。【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茯苓【性味】 甘、淡,平。【归经】 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丹参【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 苦,微寒。【归经】 归心、肝经。【功能主治】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陈皮【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 苦、辛,温。【归经】 归肺、脾经。【功能主治】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西黄芪胶【来源】为豆科植物西黄芪及同属他种植物的胶脂。【性味】平、偏湿,味淡。【功能主治】矫正百味之害,生湿润肺,止咳,止血,清音利喉,通利小便,消炎愈疮。主治干性偏盛所致的各种疾病,如肺燥干咳,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肠道溃疡,尿道疮疡,小便灼热。

仙鹤草【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 苦、涩,平。【归经】 归心、肝经。【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款冬花【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性味】 辛、微苦,温。【归经】 归肺经。【功能主治】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穆库没药【来源】为橄榄科植物穆库没药树的树脂。【性味】二级干、三级热,味淡。【功能主治】生干生热,软坚消肿,强筋养肌,润肠通便,止咳化痰,消炎止痛。主治湿寒性或戮液质性疾病,如痔疮肿胀、颈淋巴结核,瘫痪、面瘫、肢颤症,大便不畅,咳嗽、痰多,小关节痛、坐骨神经痛等。

月桂樱子【来源】为障科植物月桂的果实。【性味】二级干热,味辛。【功效主治】去寒消炎,增强听力,溶石排石,解毒等;治寒性炎肿,听力下降,各种结石,各种中毒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关节疼痛、小关节痛、坐骨神经痛、咳嗽、哮喘、尿闭、遗尿,经闭,湿性瘫痪、面瘫、颤抖症及白斑、雀斑等。

苍术【来源】菊科植物茅苍术的干燥根茎。【功能主治】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纤穗柳【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纤序柳的树皮、根和叶。【性味】味苦涩,性凉。【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杀虫止痒,除风止痛,调理气血。主治皮肤瘙痒,斑疹、疥癣、湿疹,性病,梅毒,外阴瘙痒、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产后恶露不尽,体弱多病,乏力。

家独行菜子【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家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二级干热,味微辛。【功能主治】通尿通经,祛斑生辉。生干生热,开胃填精,祛寒壮阳,化痰平喘,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纳差精少,身寒阳痿,痰多咳喘,小便不通,经水不畅,白癜风,雀斑等。

铁刀木叶【来源】豆科决明属植物铁刀木的干燥小叶。【性味】味苦、性寒,入水、风塔。【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灯台叶【来源】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糖胶树的干燥树叶。【性味】味苦、微涩、寒。【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止咳化痰。

糯米藤【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的带根全草。【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止血。治疗疮,痈肿,瘰疬,痢疾,妇女白带,小儿疳积,吐血,外伤出血。

酸水草【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抱茎眼子菜的全草。【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渗湿解表。

艾叶【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黑顶卷柏【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黑顶卷柏的全草。【性味】淡;涩;平。【归经】入肺、胃、大肠三经。【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止痛。主麻疹;痢疾;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胸痛;胃痛;跌打损伤。

海韭菜【来源】 水麦冬科水麦冬属植物海韭菜,以全草入药。【性味】 甘,平。【功能主治】 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用于阴虚潮热,胃热烦渴,口干舌燥。

水柏枝【来源】为柽柳科水柏枝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嫩枝。【性味】味涩,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中毒症、黄水病、血热病、瘟病时疫、脏腑毒热。

黑种草子【来源】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毛茛科植物瘤果黑种草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补肾健脑,通经,通乳,利尿。用于耳鸣健忘,经闭乳少,热淋,石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达到标本同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家独行菜子、糯米藤、月桂樱子等6味药材共为君药,在复方中起主导作用,通过作用于主要靶点来治疗疾病;酸水草、铁刀木叶、仙鹤草等9味共为臣药,通过作用于与君药相同的靶点来增强君药的药理作用,从而减少君药所需剂量;其余为佐、使草药,以提高君、臣药的生物利用度,协调他们各成份的活性。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此,本发明重用家独行菜子以化痰平喘,再以糯米藤、月桂樱子、白术、山药、款冬花五药相助,兼补肺脾肾三脏之虚并去气道痰浊,酸水草、铁刀木叶表里双解,诸药协同,对引起慢性支气管炎,从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展开治疗,最终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良好疗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人经反复试验,并结合药理研究观察证实,性味辛温的艾叶与性味苦凉的纤穗柳相伍后意外产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进而控制病症发作的独特疗效。穆库没药、黑顶卷柏、枇杷叶三药协同,可显著控制肺部感染。鉴于气虚是慢性支气管炎多年不愈、反复发作之关键。故此,本发明中白术与仙鹤草协同增效,可速补气虚,显著增强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并防复发。西黄芪胶矫正月桂樱子之害,可有效去除支气管炎症。

2、本发明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理,从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展开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无毒副作用,能明显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标本兼治防止复发,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枇杷叶18克、纤穗柳15克、山药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术8克、茯苓7克、丹参6克、陈皮7克、西黄芪胶8克、仙鹤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库没药9克、月桂樱子12克、苍术7克、家独行菜子16克、铁刀木叶10克、灯台叶9克、糯米藤14克、酸水草7克、艾叶6克、黑顶卷柏5克。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除穆库没药之外的药材粉碎成粗粉;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 浸泡2h,煎煮3h,滤过;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煎液再与穆库没药混合均匀后分装。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0ml;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选择2013年以来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0例临床观察,临床症状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治标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汤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0ml;7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采用西药复方甘草合剂进行治疗,给予吸氧、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祛痰和酸碱紊乱等,疗程同治疗组。

连续冶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

3、疗效判定:

(1)显效:患者的咳嗽、咳痰、鸣音等临床症状均消失,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通过胸片检查没有异常现象。

(2)好转:患者的咳嗽、咳痰、鸣音等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肺功能基本恢复症状,通过胸片检查显示异常阴影明显减少。

(3)未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恶化,肺功能改善幅度小,胸片检查异常阴影明显。

4、结果: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汤剂的治疗组中,显效14例,好转5例,未愈1例,不良反应0例,显效率70%,总有效率95%。平均显效时间11.5天。对显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无1例复发。

对照组中显效6例,好转7例,未愈7例,显效率30%,总有效率65%。平均显效时间13.4天。对显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2例复发。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施例2

称取:枇杷叶18克、纤穗柳15克、山药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术8克、茯苓7克、丹参6克、陈皮7克、西黄芪胶8克、仙鹤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库没药9克、月桂樱子12克、苍术7克、铁刀木叶10克、灯台叶9克、酸水草7克、艾叶6克、黑顶卷柏5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成的中药汤剂的1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显效6例,好转2例,未愈2例,不良反应0例,显效率60%,总有效率80%。对显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0例复发。

实施例3

称取:纤穗柳15克、山药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术8克、茯苓7克、丹参6克、陈皮7克、西黄芪胶8克、仙鹤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库没药9克、月桂樱子12克、苍术7克、灯台叶9克、酸水草7克、艾叶6克、黑顶卷柏5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成的中药汤剂的1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显效5例,好转3例,未愈2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80%。对显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1例复发。

实施例4

称取:山药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术8克、茯苓7克、丹参6克、陈皮7克、西黄芪胶8克、仙鹤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库没药9克、月桂樱子12克、苍术7克、灯台叶9克、酸水草7克、黑顶卷柏5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称取:山药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术8克、茯苓7克、丹参6克、陈皮7克、西黄芪胶8克、仙鹤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库没药9克、月桂樱子12克、苍术7克、黑种草子15克、灯台叶9克、酸水草7克、黑顶卷柏5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称取:山药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术8克、茯苓7克、丹参6克、陈皮7克、西黄芪胶8克、仙鹤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库没药9克、月桂樱子12克、苍术7克、黑种草子15克、海韭菜10克、水柏枝9克、灯台叶9克、酸水草7克、黑顶卷柏5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称取:家独行菜子16克、枇杷叶18克、纤穗柳15克、山药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术8克、茯苓7克、丹参6克、陈皮7克、西黄芪胶8克、仙鹤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库没药9克、月桂樱子12克、苍术7克、黑种草子15克、海韭菜10克、水柏枝9克、灯台叶9克、酸水草7克、黑顶卷柏5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称取:枇杷叶18克、纤穗柳15克、山药14克、百合10克、杠蒜9克、白术8克、茯苓7克、丹参6克、陈皮7克、西黄芪胶8克、仙鹤草9克、款冬花10克、穆库没药9克、月桂樱子12克、苍术7克、家独行菜子16克、铁刀木叶10克、灯台叶9克、糯米藤14克、酸水草7克、艾叶6克、黑种草子15克、海韭菜10克、水柏枝9克、黑顶卷柏5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例临床观察,临床症状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治标准。病人随机分成5组,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8制成的中药汤剂,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100ml;记录疗效如下:

病例 显效 好转 未愈 不良反应 2年内复发 平均显效时间 实施例4 4 2 1 1 0 1 13.5天 实施例5 4 2 2 0 0 1 13天 实施例6 4 3 1 0 0 0 12天 实施例7 4 3 1 0 0 0 11天 实施例8 4 3 1 0 0 0 9天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例如本发明除制成汤剂剂外,还可用常见工艺制成其他口服剂型。相关中药及其药理通过现有公开文献及网络均可获得,也可以用相近功效的药材代之代用。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80244.5 (22)申请日 2016.08.31 (71)申请人 卞永兴 地址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 道站北小区2号楼302室 (72)发明人 卞永兴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51)Int.Cl. A61K 36/8967(2006.01) A61P 1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的中药汤剂,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 成: 枇杷叶。

2、18份、 纤穗柳15份、 山药14份、 百合10 份、 杠蒜9份、 白术8份、 茯苓7份、 丹参6份、 陈皮7 份、 西黄芪胶8份、 仙鹤草9份、 款冬花10份、 穆库 没药9份、 月桂樱子12份、 苍术7份、 家独行菜子16 份、 铁刀木叶10份、 灯台叶9份、 糯米藤14份、 酸水 草7份、 艾叶6份、 黑顶卷柏5份。 临床实验证明, 本 发明通过中药材的合理配伍, 有助于治疗慢性支 气管炎, 治愈快且不易复发, 达到整体调节和远 期效果的良好功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6309889 A 2017.01.11 CN 106309889 A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

3、中药汤剂,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 备而成: 枇杷叶18份、 纤穗柳15份、 山药14份、 百合10份、 杠蒜9份、 白术8份、 茯苓7份、 丹参6 份、 陈皮7份、 西黄芪胶8份、 仙鹤草9份、 款冬花10份、 穆库没药9份、 月桂樱子12份、 苍术7份、 家独行菜子16份、 铁刀木叶10份、 灯台叶9份、 糯米藤14份、 酸水草7份、 艾叶6份、 黑顶卷柏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将上述除穆库没药之外的药材粉碎成粗粉; 煎煮两次, 第一次煎煮加水8倍量, 浸泡 2h, 煎煮3h, 滤过; 第二次煎煮加。

4、水6倍量, 煎煮2h, 滤过; 合并两次煎液再与穆库没药混合均 匀后分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汤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中的用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09889 A 2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汤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 支气管黏膜及其周边组织出 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症状以咳嗽、 咳痰、 喘息为主。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较为复 杂, 且病情极易缓慢进展, 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常规中药治疗, 。

5、只凭少数几味药难以照顾全 面, 须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 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 鉴于各种 中药材的多种活性成分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 各种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 学等方面的变化会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影响, 药物联用时, 既可能产生协同增 效的药效, 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 进而导致药物治疗作用减弱或治疗失败, 有些药物联用还 会使得药物毒性增强, 引起不良反应; 即使药物联用使得作用增强, 但当治疗作用过度增强 时会超出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 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乃至危害患者。 部分研究往自拟中药方 剂以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方剂配伍。

6、不合理, 常常是只从某些单味 或复方药的个别功能主治与某些药效学指标去生搬硬套中医药理论, 方剂药味随意加减, 造成组方不合理, 与中医药理论相矛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 通过中药材的合理配 伍, 有助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治愈快且不易复发, 达到整体调节和远期效果的良好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汤剂,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 枇杷叶 18份、 纤穗柳15份、 山药14份、 百合10份、 杠蒜9份、 白术8份、 茯苓7份、 丹参6份、 陈皮7份、 西 黄芪胶8份、 仙鹤草9份。

7、、 款冬花10份、 穆库没药9份、 月桂樱子12份、 苍术7份、 家独行菜子16 份、 铁刀木叶10份、 灯台叶9份、 糯米藤14份、 酸水草7份、 艾叶6份、 黑顶卷柏5份。 0004 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除穆库没药之外的药材粉碎成粗粉; 煎煮两次, 第一次煎煮加 水8倍量, 浸泡2h, 煎煮3h, 滤过; 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 煎煮2h, 滤过; 合并两次煎液再与 穆库没药混合均匀后分装。 0005 进一步的, 上述中药汤剂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中的用途。 0006 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枇杷叶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性味】 苦, 微寒。【归经】。

8、 归肺、 胃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 用于肺热咳嗽, 气逆喘急, 胃热呕逆, 烦热口渴。 0007 山药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性味】 甘, 平。【归经】 归脾、 肺、 肾经。【功能主治】 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 久泻不止, 肺虚喘咳, 肾 虚遗精, 带下, 尿频, 虚热消渴。 0008 百合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的干燥肉质鳞叶。【性味】 甘, 寒。【归经】 归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6309889 A 3 心、 肺经。【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 用于阴虚久咳, 痰中带血, 虚烦惊悸, 失眠。

9、多梦, 精神恍惚。 0009 杠蒜 【来源】 石蒜科植物文珠兰的根、 叶。【性味】 味辛,性凉。 有小毒。【功效主治】 活 血散瘀, 消肿止痛, 清肺, 化瘀止咳。 0010 白术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性味】 苦、 甘, 温。【归经】 归脾、 胃经。【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 痰饮眩悸, 水 肿, 自汗, 胎动不安。 土白术健脾, 和胃, 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 泄泻便溏, 胎动不安。 0011 茯苓 【性味】 甘、 淡, 平。【归经】 归心、 肺、 脾、 肾经。【功能主治】 利水渗湿, 健脾宁 心。 用于水肿尿少, 。

10、痰饮眩悸, 脾虚食少, 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 惊悸失眠。 0012 丹参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 苦, 微寒。【归经】 归心、 肝经。【功能主治】 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 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症瘕积 聚, 胸腹刺痛, 热痹疼痛, 疮疡肿痛, 心烦不眠; 肝脾肿大, 心绞痛。 0013 陈皮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 苦、 辛, 温。【归经】 归肺、 脾经。【功能主治】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用于胸脘胀满, 食少吐泻, 咳嗽痰 多。 0014 西黄芪胶 【来源】 为豆科植物西黄芪及同属他种植物的胶脂。。

11、【性味】 平、 偏湿, 味 淡。【功能主治】 矫正百味之害, 生湿润肺, 止咳, 止血, 清音利喉, 通利小便, 消炎愈疮。 主治 干性偏盛所致的各种疾病, 如肺燥干咳, 咽喉干燥, 声音嘶哑, 肠道溃疡, 尿道疮疡, 小便灼 热。 0015 仙鹤草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 苦、 涩, 平。【归 经】 归心、 肝经。【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 截疟, 止痢, 解毒。 用于咳血, 吐血, 崩漏下血, 疟疾, 血痢, 脱力劳伤, 痈肿疮毒, 阴痒带下。 0016 款冬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性味】 辛、 微苦, 温。【归经】 归 肺经。【功能主。

12、治】 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用于新久咳嗽, 喘咳痰多, 劳嗽咳血。 0017 穆库没药 【来源】 为橄榄科植物穆库没药树的树脂。【性味】 二级干、 三级热, 味淡。 【功能主治】 生干生热, 软坚消肿, 强筋养肌, 润肠通便, 止咳化痰, 消炎止痛。 主治湿寒性或 戮液质性疾病, 如痔疮肿胀、 颈淋巴结核, 瘫痪、 面瘫、 肢颤症, 大便不畅, 咳嗽、 痰多, 小关节 痛、 坐骨神经痛等。 0018 月桂樱子 【来源】 为障科植物月桂的果实。【性味】 二级干热, 味辛。【功效主治】 去寒 消炎, 增强听力, 溶石排石, 解毒等; 治寒性炎肿, 听力下降, 各种结石, 各种中毒等。 主治湿 寒。

13、性或黏液质性疾病, 如寒性关节疼痛、 小关节痛、 坐骨神经痛、 咳嗽、 哮喘、 尿闭、 遗尿, 经 闭, 湿性瘫痪、 面瘫、 颤抖症及白斑、 雀斑等。 0019 苍术 【来源】 菊科植物茅苍术的干燥根茎。【功能主治】 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 用于脘腹胀满, 泄泻, 水肿, 脚气痿躄, 风湿痹痛, 风寒感冒, 夜盲。 0020 纤穗柳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纤序柳的树皮、 根和叶。【性味】 味苦涩, 性凉。【功能主 治】 清火解毒, 杀虫止痒, 除风止痛, 调理气血。 主治皮肤瘙痒, 斑疹、 疥癣、 湿疹, 性病, 梅毒, 外阴瘙痒、 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肿痛, 屈伸不利, 产后恶露不。

14、尽, 体弱多病, 乏力。 0021 家独行菜子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家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 二级干热, 味微辛。【功能主治】 通尿通经, 祛斑生辉。 生干生热, 开胃填精, 祛寒壮阳, 化痰平喘, 主治湿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6309889 A 4 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 如纳差精少, 身寒阳痿, 痰多咳喘, 小便不通, 经水不畅, 白癜风, 雀斑 等。 0022 铁刀木叶 【来源】 豆科决明属植物铁刀木的干燥小叶。【性味】 味苦、 性寒, 入水、 风 塔。【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 消肿止痛、 杀虫止痒。 灯台叶 【来源】 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糖 胶树的干燥树叶。

15、。【性味】 味苦、 微涩、 寒。【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 消肿止痛、 止咳化痰。 0023 糯米藤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的带根全草。【性味】 甘苦, 凉。【功能主治】 清热 解毒, 健脾, 止血。 治疗疮, 痈肿, 瘰疬, 痢疾, 妇女白带, 小儿疳积, 吐血, 外伤出血。 0024 酸水草 【来源】 为眼子菜科植物抱茎眼子菜的全草。【性味】 淡, 凉。【功能主治】 渗湿 解表。 0025 艾叶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性味】 辛、 苦, 温; 有小毒。【归经】 归肝、 脾、 肾经。【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 温经止血。 用于少腹冷痛, 经寒不调, 宫冷不孕, 吐血, 衄血。

16、, 崩漏经多, 妊娠下血; 外治皮肤瘙痒。 醋艾炭温经止血。 用于虚寒性出血。 0026 黑顶卷柏 【来源】 药材基源: 为卷柏科植物黑顶卷柏的全草。【性味】 淡; 涩; 平。【归 经】 入肺、 胃、 大肠三经。【功能主治】 凉血解毒; 止痛。 主麻疹; 痢疾; 咳血; 吐血; 外伤出血; 胸 痛; 胃痛; 跌打损伤。 0027 海韭菜 【来源】 水麦冬科水麦冬属植物海韭菜, 以全草入药。【性味】 甘, 平。【功能 主治】 清热养阴, 生津止渴。 用于阴虚潮热, 胃热烦渴, 口干舌燥。 0028 水柏枝 【来源】 为柽柳科水柏枝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嫩枝。【性味】 味涩, 甘, 性凉。【功 能主治】。

17、 清热解毒。 治中毒症、 黄水病、 血热病、 瘟病时疫、 脏腑毒热。 0029 黑种草子 【来源】 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 为毛茛科植物瘤果黑种草的干燥成熟种 子。【性味】 甘、 辛, 温。【功能主治】 补肾健脑, 通经, 通乳, 利尿。 用于耳鸣健忘, 经闭乳少, 热 淋, 石淋。 003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 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 在作用上相辅相成, 具有协同作用, 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达到标本同治。 组方讲究君臣佐使、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家独行菜 子、 糯米藤、 月桂樱子等6味药材共为君药, 在复方中起主导作用, 通过作用于主要靶点来。

18、治 疗疾病; 酸水草、 铁刀木叶、 仙鹤草等9味共为臣药, 通过作用于与君药相同的靶点来增强君 药的药理作用, 从而减少君药所需剂量; 其余为佐、 使草药, 以提高君、 臣药的生物利用度, 协调他们各成份的活性。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复杂, 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此, 本发明重用家独行菜子以化痰平喘, 再以糯米藤、 月桂樱子、 白术、 山药、 款冬花五药相助, 兼补肺脾肾三脏之虚并去气道痰浊, 酸水草、 铁刀木叶表里双解, 诸药协同, 对引起慢性支 气管炎, 从多靶点、 多环节、 多途径展开治疗, 最终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良好疗效。 尤其 值得一提的是, 本发明人经反复试验, 并结合。

19、药理研究观察证实, 性味辛温的艾叶与性味苦 凉的纤穗柳相伍后意外产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扩张支气管, 进而控制病症发作的独特疗 效。 穆库没药、 黑顶卷柏、 枇杷叶三药协同, 可显著控制肺部感染。 鉴于气虚是慢性支气管炎 多年不愈、 反复发作之关键。 故此, 本发明中白术与仙鹤草协同增效, 可速补气虚, 显著增强 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并防复发。 西黄芪胶矫正月桂樱子之害, 可有效去除支气管炎症。 0031 2、 本发明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理, 从多靶点、 多环节、 多途径展开治疗, 在临 床实践中具有起效快、 疗效确切、 患者依从性好, 安全无毒副作用, 能明显提高病人自身免 说 明 书 3/6。

20、 页 5 CN 106309889 A 5 疫力, 标本兼治防止复发, 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 枇杷叶18克、 纤穗柳15克、 山药14克、 百合10克、 杠蒜9克、 白术8克、 茯苓7克、 丹参 6克、 陈皮7克、 西黄芪胶8克、 仙鹤草9克、 款冬花10克、 穆库没药9克、 月桂樱子12克、 苍术7 克、 家独行菜子16克、 铁刀木叶10克、 灯台叶9克、 糯米藤14克、 酸水草7克、 艾叶6克、 黑顶卷 柏5克。 0033 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除穆库没药之外的药材粉碎成粗粉。

21、; 煎煮两次, 第一次煎煮加 水8倍量, 浸泡2h, 煎煮3h, 滤过; 第二次煎煮加水6倍量, 煎煮2h, 滤过; 合并两次煎液再与 穆库没药混合均匀后分装。 0034 用法用量: 口服, 每日2次, 早晚各1次, 每次100ml; 7天为1个疗程, 连续服用2个疗 程。 0035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选择2013年以来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0例临床观察, 临床症状均符合慢性 支气管炎诊治标准。 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治疗组20例, 对照组20例。 治疗组 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 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 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0036 2、 药物选择: 。

22、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汤剂, 口服, 每日2次, 早晚各1次, 每次100ml; 7天为1个疗程。 0037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采用西药复方甘草合剂进行治疗, 给予吸氧、 营养 支持、 纠正电解质、 祛痰和酸碱紊乱等, 疗程同治疗组。 0038 连续冶疗2个疗程, 对比两组疗效。 0039 3、 疗效判定: (1) 显效: 患者的咳嗽、 咳痰、 鸣音等临床症状均消失, 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通过胸片 检查没有异常现象。 0040 (2) 好转: 患者的咳嗽、 咳痰、 鸣音等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肺功能基本恢复症 状, 通过胸片检查显示异常阴影明显减少。 0041 (3。

23、) 未愈: 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恶化, 肺功能改善幅度小, 胸片检查异常阴 影明显。 0042 4、 结果: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汤剂的治疗组中, 显效14例, 好转5例, 未愈1例, 不良反应0例, 显效率70%, 总有效率95%。 平均显效时间11.5天。 对显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 无1例 复发。 0043 对照组中显效6例, 好转7例, 未愈7例, 显效率30%, 总有效率65%。 平均显效时间 13.4天。 对显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 2例复发。 0044 以上结果显示,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63098。

24、89 A 6 0045 实施例2 称取: 枇杷叶18克、 纤穗柳15克、 山药14克、 百合10克、 杠蒜9克、 白术8克、 茯苓7克、 丹参 6克、 陈皮7克、 西黄芪胶8克、 仙鹤草9克、 款冬花10克、 穆库没药9克、 月桂樱子12克、 苍术7 克、 铁刀木叶10克、 灯台叶9克、 酸水草7克、 艾叶6克、 黑顶卷柏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6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成的中药汤剂的1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 显效6例, 好转2 例, 未愈2例, 不良反应0例, 显效率60%, 总有效率80%。 对显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 0 例复发。 0047 实施例3 称取: 纤穗柳1。

25、5克、 山药14克、 百合10克、 杠蒜9克、 白术8克、 茯苓7克、 丹参6克、 陈皮7 克、 西黄芪胶8克、 仙鹤草9克、 款冬花10克、 穆库没药9克、 月桂樱子12克、 苍术7克、 灯台叶9 克、 酸水草7克、 艾叶6克、 黑顶卷柏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8 选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成的中药汤剂的1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 显效5例, 好转3 例, 未愈2例, 显效率50%, 总有效率80%。 对显效及好转患者跟踪随访24个月, 1例复发。 0049 实施例4 称取: 山药14克、 百合10克、 杠蒜9克、 白术8克、 茯苓7克、 丹参6克、 陈皮7克、 西黄芪胶8 克、 仙鹤。

26、草9克、 款冬花10克、 穆库没药9克、 月桂樱子12克、 苍术7克、 灯台叶9克、 酸水草7克、 黑顶卷柏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0 实施例5 称取: 山药14克、 百合10克、 杠蒜9克、 白术8克、 茯苓7克、 丹参6克、 陈皮7克、 西黄芪胶8 克、 仙鹤草9克、 款冬花10克、 穆库没药9克、 月桂樱子12克、 苍术7克、 黑种草子15克、 灯台叶9 克、 酸水草7克、 黑顶卷柏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1 实施例6 称取: 山药14克、 百合10克、 杠蒜9克、 白术8克、 茯苓7克、 丹参6克、 陈皮7克、 西黄芪胶8 克、 仙鹤草9克、 款冬花10克、 穆。

27、库没药9克、 月桂樱子12克、 苍术7克、 黑种草子15克、 海韭菜 10克、 水柏枝9克、 灯台叶9克、 酸水草7克、 黑顶卷柏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2 实施例7 称取: 家独行菜子16克、 枇杷叶18克、 纤穗柳15克、 山药14克、 百合10克、 杠蒜9克、 白术8 克、 茯苓7克、 丹参6克、 陈皮7克、 西黄芪胶8克、 仙鹤草9克、 款冬花10克、 穆库没药9克、 月桂 樱子12克、 苍术7克、 黑种草子15克、 海韭菜10克、 水柏枝9克、 灯台叶9克、 酸水草7克、 黑顶卷 柏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3 实施例8 称取: 枇杷叶18克、 纤穗柳15克、 。

28、山药14克、 百合10克、 杠蒜9克、 白术8克、 茯苓7克、 丹参 6克、 陈皮7克、 西黄芪胶8克、 仙鹤草9克、 款冬花10克、 穆库没药9克、 月桂樱子12克、 苍术7 克、 家独行菜子16克、 铁刀木叶10克、 灯台叶9克、 糯米藤14克、 酸水草7克、 艾叶6克、 黑种草 子15克、 海韭菜10克、 水柏枝9克、 黑顶卷柏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54 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20例临床观察, 临床症状均符合慢性支气管 炎诊治标准。 病人随机分成5组, 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4-8制成的中药汤剂, 口服, 每日2 次, 早晚各1次, 每次100ml; 记录疗效如下: 。

29、病例显效好转未愈不良反应2年内复发平均显效时间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6309889 A 7 实施例442110113.5天 实施例542200113天 实施例643100012天 实施例743100011天 实施例84310009天 显然,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例如本发明除制成汤剂剂外, 还可用常见工艺制成其他口服剂型。 相 关中药及其药理通过现有公开文献及网络均可获得, 也可以用相近功效的药材代之代用。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 或变动。 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 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6309889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