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288190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84783.3

申请日:

2013.08.22

公开号:

CN104415129A

公开日:

2015.03.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744申请公布日:201503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36/744申请日:2013082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44; A61K9/70; A61P29/00; A61K31/045(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744

申请人:

何伊仁

发明人:

何伊仁

地址:

322312浙江省磐安县尖山镇尖山村镇东路6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病因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性二大类,高热时应用现代的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确是一个好措施,也就是中医的治标与治本理论的应用,然而有时的低热症状,缓解也颇不容易,特别是一些不明原因之发热,本发明用于低热或高热及跌打损伤均有显著作用,其疗效优于目前市售之退热贴,是跌打损伤,扭伤瘀肿,高热或低烧等疾病的辅助良药。本发明以传统炮制为基础,取生栀子,生桃仁,冰片等中草药料,尽可能利用原药浆汁,保留中草药固有全部成份,用羧甲基纤维素为辅料赋形,有利于贮存,使用时水亲和性强,含水饱和充分,药液易于溶出,利于透皮吸收。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膏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处方:生栀子35--47%,生桃仁35--47%,冰片0.3-0.8%,羧甲基纤维素6-28%组成。先把70%生栀子粉碎,过200目,浸渍渗漉,生桃仁80%兑水浸渍后,榨取汁液,将余下的30%生栀子和20%生桃仁混和粉碎,过1000目,然后把生栀子渗漉液与生桃仁汁液混合,并投入冰片搅拌,充分溶化,再放入生栀子和生桃仁的细粉末,搅拌均匀,干燥后再粉碎使成松散粉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其特征是将上述干燥后再粉碎使成松散粉末,兑入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压制赋形。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
背景技术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病因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性二大类,高热时应用现代的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确是一个好措施,也就是中医的治标与治本理论,然而有时的低热症状,缓解也颇不容易,特别是一些不明原因之发热,本发明用于低热或高热及跌打损伤均有显著作用,其疗效优于目前市售之退热贴,是跌打损伤,扭伤瘀肿,高热或低烧等疾病的辅助良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内外科的发热,跌打损伤之瘀阻肿痛效果好,副作用小,经济实用的中草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处方:生栀子35--47%,生桃仁35--47%,冰片0.3-0.8%,羧甲基纤维素6-28%组成。先把70%生栀子粉碎,过200目,浸渍渗漉,生桃仁80%兑水浸渍后,榨取汁液,将余下的30%生栀子和20%生桃仁混和粉碎,过1000目,然后把生栀子渗漉液与生桃仁汁液混合,并投入冰片搅拌,充分溶化,再放入生栀子和生桃仁的细粉末,搅拌均匀,干燥后再粉碎使成松散粉末,最后兑入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压制赋形,赋形后外置护药圈,后面 及周边复以无纺布即成贴膏。
本发明以传统炮制为基础,尽可能利用原药桨汁,保留中草药固有全部成份,用羧甲基纤维素为辅料赋形,有利于贮存,使用时水亲和性强,含水饱和充分,药液易于溶出,利于透皮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取生栀子35--47%,生桃仁35--47%,冰片0.3-0.8%,羧甲基纤维素6-28%组成。先把70%生栀子粉碎,过200目,浸渍渗漉,生桃仁80%兑水浸渍后,榨取汁液,将余下的30%生栀子和20%生桃仁混和粉碎,过1000目,然后把生栀子渗漉液与生桃仁汁液混合,并投入冰片搅拌,充分溶化,再放入生栀子和生桃仁的细粉末,搅拌均匀,干燥后再粉碎使成松散粉末,最后兑入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压制赋形,赋形后外置护药圈,后面及周边复以无纺布即成贴膏。
下面用几个实际例子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效果,使用方法是:按病人情况决定取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以下暂称伤热贴膏)2-5片,滴以白酒或清水,使成糊状,分别贴于两手腕寸口至内关穴,两足底涌泉穴,或神阙穴,损伤时贴敷于阿是穴,6-10小时换药,期间休息片刻。
例1:患者陈XX,男,3岁,因不慎跌入路边水坑,衣裤湿透,当晚发热,哭闹不安,次日来诊,体检:精神软弱,眼睛半开半闭,面色微红,舌苔淡白,咽部充血明显,体温38.5.0C,腹软,呼吸音略粗,实验室检查,血象无殊,初步诊断:上感,中医辨证,外感寒湿,受于惊恐以致发热夜寐不安。治疗方法:予伤热贴膏10张,第 一天5张分别贴在双手内关穴,二足涌泉穴和神阙穴,嘱多喝热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小时后换药。二日后复诊,家属告知,患儿贴膏5小时后,精神好转,热退身凉,已自行玩耍了,再测体温,37.0C,临床告愈。
例2:患者曹XX,男,38岁,建筑工人,昨日因支架滚落压伤足腕足背就诊。查体:患者左足背连腕部肿胀,皮色紫喑,扪之热痛,主诉晚上疼痛难以入眠,x线示局部诸骨结构完好,无明显骨折发现。诊断:足背挫伤。治疗方法:伤热贴膏10张,每次二张,一日一换,3天后复诊。复诊时见患处肿胀已消,肤色接近正常,患者告知疼痛已除,嘱继续用药。
例3:患者余XX,女,47岁,因反复口疮溃疡住院10天后来诊。主诉10年来经常口舌生疮,有时眼睑和前阴也有小疹疼痛,近来一直低烧不退,不寐便闭,输液和服药,没有好转。体检:T37.50C,舌体和两颊粘膜散发溃疡5个,大小约1-4mm不等,咽腭充血不甚明显。临床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症?)。治疗方法:先予伤热贴膏20张,贴在二手内关穴,二足涌泉穴,再贴大椎穴,每天一换,期间休息5小时,并以胡罗卜.黄豆芽为主食,4天后复诊。再诊时,体检T36.8C,口腔溃疡稍见平复,患者微热已除精神好转,并告知痛疼减轻,要求再予贴敷及中药调理。
生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主要含栀子甙.羟异栀子甙.藏红花素.京尼平.去乙酰基车前草酸甲酯等,具有保肝利胆,抗炎降温功能,民间验方用来贴敷小儿受惊发热之症候,流传甚广,确有 一定疗效。桃仁系山桃之种仁,性平味苦,主要成份含苦杏仁甙.甘油脂.挥发油等,具有活血去瘀润肠通便之功能,实验证明能扩张血管抗炎镇痛,冰片能清热开窍,增强透皮吸收功能,羧甲基纤维素作为辅料赋形,吸湿亲水饱和度高,因此该发明疗效可靠,制作容易,而且便于贮存和使用,有应用价值。

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384783.3 (22)申请日 2013.08.22 A61K 36/744(2006.01) A61K 9/70(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1/045(2006.01) (71)申请人 何伊仁 地址 322312 浙江省磐安县尖山镇尖山村镇 东路 66 号 (72)发明人 何伊仁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 (57) 摘要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 病因包括感染 性与非感性二大类, 高热时应用现代的对症治疗 和对因治疗, 确是一个好措施, 也就是中医的治标 与。

2、治本理论的应用, 然而有时的低热症状, 缓解也 颇不容易, 特别是一些不明原因之发热, 本发明用 于低热或高热及跌打损伤均有显著作用, 其疗效 优于目前市售之退热贴, 是跌打损伤, 扭伤瘀肿, 高热或低烧等疾病的辅助良药。本发明以传统炮 制为基础, 取生栀子, 生桃仁, 冰片等中草药料, 尽 可能利用原药浆汁, 保留中草药固有全部成份, 用 羧甲基纤维素为辅料赋形, 有利于贮存, 使用时水 亲和性强, 含水饱和充分, 药液易于溶出, 利于透 皮吸收。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

3、4151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8 CN 104415129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膏由下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组 成 : 处方 : 生栀子 35-47, 生桃仁 35-47, 冰片 0.3-0.8, 羧甲基纤维素 6-28组成。 先把 70生栀子粉碎, 过 200 目, 浸渍渗漉, 生桃仁 80兑水浸渍后, 榨取汁液, 将余下的 30生栀子和 20生桃仁混和粉碎, 过 1000 目, 然后把生栀子渗漉液与生桃仁汁液混合, 并投入冰片搅拌, 充分溶化, 再放入生栀子和生桃仁的细粉末, 搅拌均匀, 干燥后再粉碎使 成松散粉末。。

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 其特征是将上述干燥后再粉碎 使成松散粉末, 兑入羧甲基纤维素, 混合, 压制赋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15129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制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 背景技术 0002 发热, 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 病因包括感染性与非感性二大类, 高热时应用现代 的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确是一个好措施, 也就是中医的治标与治本理论, 然而有时的低热 症状, 缓解也颇不容易, 特别是一些不明原因之发热, 本发明用于低热或高热及跌打损伤均。

5、 有显著作用, 其疗效优于目前市售之退热贴, 是跌打损伤, 扭伤瘀肿, 高热或低烧等疾病的 辅助良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内外科的发热, 跌打损伤之瘀阻肿痛效果好, 副作 用小, 经济实用的中草药。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 取处方 : 生栀子 35-47, 生桃仁 35-47, 冰片 0.3-0.8, 羧甲基纤维素 6-28组成。先把 70生栀子粉碎, 过 200 目, 浸渍渗漉, 生桃仁 80兑水浸渍后, 榨取汁液, 将余下的30生栀子和20生桃仁混和粉碎, 过1000目, 然后 把生栀子渗漉液与生桃仁汁液混合, 并投入冰片搅拌, 充分溶化, 再放入生栀。

6、子和生桃仁的 细粉末, 搅拌均匀, 干燥后再粉碎使成松散粉末, 最后兑入羧甲基纤维素, 混合, 压制赋形, 赋形后外置护药圈, 后面及周边复以无纺布即成贴膏。 0005 本发明以传统炮制为基础, 尽可能利用原药桨汁, 保留中草药固有全部成份, 用羧 甲基纤维素为辅料赋形, 有利于贮存, 使用时水亲和性强, 含水饱和充分, 药液易于溶出, 利 于透皮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取生栀子 35-47, 生桃仁 35-47, 冰片 0.3-0.8, 羧甲基纤维素 6-28组 成。先把 70生栀子粉碎, 过 200 目, 浸渍渗漉, 生桃仁 80兑水浸渍后, 榨取汁液, 将余下 的 30生栀子和 。

7、20生桃仁混和粉碎, 过 1000 目, 然后把生栀子渗漉液与生桃仁汁液混 合, 并投入冰片搅拌, 充分溶化, 再放入生栀子和生桃仁的细粉末, 搅拌均匀, 干燥后再粉碎 使成松散粉末, 最后兑入羧甲基纤维素, 混合, 压制赋形, 赋形后外置护药圈, 后面及周边复 以无纺布即成贴膏。 0007 下面用几个实际例子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效果, 使用方法是 : 按病人情况决 定取一种治疗损伤及发热的贴膏(以下暂称伤热贴膏)2-5片, 滴以白酒或清水, 使成糊状, 分别贴于两手腕寸口至内关穴, 两足底涌泉穴, 或神阙穴, 损伤时贴敷于阿是穴, 6-10 小时 换药, 期间休息片刻。 0008 例 1 。

8、: 患者陈 XX, 男, 3 岁, 因不慎跌入路边水坑, 衣裤湿透, 当晚发热, 哭闹不 安, 次日来诊, 体检 : 精神软弱, 眼睛半开半闭, 面色微红, 舌苔淡白, 咽部充血明显, 体温 说 明 书 CN 104415129 A 3 2/2 页 4 38.5.0C, 腹软, 呼吸音略粗, 实验室检查, 血象无殊, 初步诊断 : 上感, 中医辨证, 外感寒湿, 受于惊恐以致发热夜寐不安。治疗方法 : 予伤热贴膏 10 张, 第一天 5 张分别贴在双手内关 穴, 二足涌泉穴和神阙穴, 嘱多喝热水,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0 小时后换药。二日后复诊, 家 属告知, 患儿贴膏 5 小时后, 精神好。

9、转, 热退身凉, 已自行玩耍了, 再测体温, 37.0C, 临床告 愈。 0009 例 2 : 患者曹 XX, 男, 38 岁, 建筑工人, 昨日因支架滚落压伤足腕足背就诊。查体 : 患者左足背连腕部肿胀, 皮色紫喑, 扪之热痛, 主诉晚上疼痛难以入眠, x 线示局部诸骨结构 完好, 无明显骨折发现。诊断 : 足背挫伤。治疗方法 : 伤热贴膏 10 张, 每次二张, 一日一换, 3 天后复诊。复诊时见患处肿胀已消, 肤色接近正常, 患者告知疼痛已除, 嘱继续用药。 0010 例 3 : 患者余 XX, 女, 47 岁, 因反复口疮溃疡住院 10 天后来诊。主诉 10 年来经常 口舌生疮, 有时。

10、眼睑和前阴也有小疹疼痛, 近来一直低烧不退, 不寐便闭, 输液和服药, 没有 好转。体检 : T37.50C, 舌体和两颊粘膜散发溃疡 5 个, 大小约 1-4mm 不等, 咽腭充血不甚明 显。临床诊断 : 复发性口腔溃疡 ( 白塞氏综合症? )。治疗方法 : 先予伤热贴膏 20 张, 贴在 二手内关穴, 二足涌泉穴, 再贴大椎穴, 每天一换, 期间休息 5 小时, 并以胡罗卜 . 黄豆芽为 主食, 4 天后复诊。再诊时, 体检 T36.8C, 口腔溃疡稍见平复, 患者微热已除精神好转, 并告 知痛疼减轻, 要求再予贴敷及中药调理。 0011 生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 主要含栀子甙 . 羟异栀子甙 . 藏红花素 . 京尼 平 . 去乙酰基车前草酸甲酯等, 具有保肝利胆, 抗炎降温功能, 民间验方用来贴敷小儿受惊 发热之症候, 流传甚广, 确有一定疗效。桃仁系山桃之种仁, 性平味苦, 主要成份含苦杏仁 甙 . 甘油脂 . 挥发油等, 具有活血去瘀润肠通便之功能, 实验证明能扩张血管抗炎镇痛, 冰 片能清热开窍, 增强透皮吸收功能, 羧甲基纤维素作为辅料赋形, 吸湿亲水饱和度高, 因此 该发明疗效可靠, 制作容易, 而且便于贮存和使用, 有应用价值。 说 明 书 CN 104415129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