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03911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52745.0

申请日:

2007.10.25

公开号:

CN101663507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16H 37/0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GIF工业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乌尔里克·罗斯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德国阿尔斯多夫变更后权利人:德国迪伦登记生效日:201007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H 37/08申请日:20071025|||公开

IPC分类号:

F16H37/08(2007.10)I; B60K6/543(2007.10)I; B60K6/48(2007.10)I

主分类号:

F16H37/08

申请人:

GIF工业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H·-D·施奈德; D·沃伊格特

地址:

德国阿尔斯多夫

优先权:

2007.2.26 DE 102007009631.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幼平;梁 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可以连续变速的副齿轮机构(2)的驱动设备,该驱动设备具有两个旋转的传递件(10,11),通过旋转连接件(12)将这两个传递件以主动的方式连接起来,该驱动设备还具有混合驱动装置,该混合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6)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驱动装置(5),该驱动设备也具有至少一个输出装置(19),其中,通过可连续变速的副齿轮机构将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以相互作用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装置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具有 两个旋转的齿轮件,借助于所述旋转连接件将所述两个齿轮件有效地彼 此连接起来,所述驱动设备还具有混合驱动装置,所述混合驱动装置包 括第一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设备也具有至少 一个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借助于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将所述两个 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以相互作用的方 式连接到所述输出装置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无级变速 的副齿轮箱是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 动装置中的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启动,同时将所述两个驱动装置中的第二 个驱动装置脱开接合。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装置启 动,同时将所述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旁路。
5: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将行 星齿轮箱(3)布置在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齿轮箱(1)的输出装置之间。
6: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将所 述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布置在第一驱动装置与另一个驱动装置之间。
7: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 驱动装置和/或另一个驱动装置可以实现第一驱动方向(26),而另一个 驱动装置使得可以实现与第一驱动方向不同的另一个驱动方向(26, 38)。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另一个驱动方向 (38)实现至少一种齿轮的逆向转动。
9: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两个驱动装置之一是电动机(5)。
10: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两个驱动装置之一是内燃机(6)。
11: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两个驱动装置中的第一驱动装置是用于两个驱动装置中的第二驱动 装置的启动装置。
12: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借 助于所述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使启动装置和被启动的驱动装置同步。
13: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述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与行星齿轮箱(3)的太阳齿轮(29)处于直 接的和/或间接的有效接触状态。
14: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 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布置有离合器(16, 34,36)。
15: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 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布置链条(21,25) 或驱动带。
16: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 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布置直接相互啮合 的齿轮(115,120)。

说明书


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或分齿轮箱(infinitelyvariable sub-gear box)的驱动设备或装置(a drive arrangement),所述驱动设备具有两个旋转的齿轮件,借助于旋转连接件将所述两个齿轮件有效地或在运行关系上彼此连接起来,所述驱动设备还带有混合驱动装置(a hybrid drive),所述混合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或驱动器(firstdrive)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驱动装置或驱动器,所述驱动设备也带有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驱动设备在驱动侧具有至少两个彼此不同的驱动马达或驱动发动机,由先有技术已经知道这种类型的驱动设备。例如将可以将彼此分开地受到控制的两个电动机连接在行星齿轮箱的上游。同样,今天在每个人的嘴上都在谈论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混合驱动装置。

    目前开发这种已知的驱动设备是有依据的,从而可以改进它们的应用和效率。

    【发明内容】

    通过一种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驱动设备具有两个旋转的齿轮件,通过一个旋转连接件将所述两个齿轮件有效地或在运行关系上彼此连接起来,所述驱动设备还具有混合驱动装置,所述混合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设备也具有至少一个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将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以相互作用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装置上。

    在本发明的意义下,短语“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实际上覆盖了所有类型的CVT齿轮箱(可以连续变速的传动齿轮箱),可以相应地有利地使用这些齿轮箱。

    在这里把“混合驱动装置”这个词理解成意味着一个驱动设备或者一个齿轮箱的一种类型的驱动装置,在这里的情况下,将至少两个不同的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驱动设备或齿轮箱的上游,中间和/或下游。

    在一方面,在同一属类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于每个驱动装置的不同功率确定这些驱动装置之间的差别。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完全不同的引擎设计。例如,第一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内燃机,而另一个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电动机。

    借助于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间接地将驱动设备的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以相互作用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装置上这个说法描述了一种驱动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将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布置在两个驱动装置之一与输出装置之间的作用力多边形(或多向a force polygon)中。在这里,借助于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输出装置上,这就是说间接地实现传递。

    与此相对而言,关于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在作用力传递的情况下可以省去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借助于链条,借助于带齿的带或者借助于两个驱动装置之一与输出装置之间的相互啮合的齿轮直接地传递驱动作用力。在这种类型的作用力多边形中,没有设置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

    一种特别有利的构形是: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是锥形和圆环齿轮箱(a cone and ring gear box)。

    具体地与锥形和圆环齿轮箱联系起来,如果借助于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将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以相互作用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装置上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可以以结构上特别小型的方式构成有这种类型的混合驱动装置的驱动设备或齿轮箱。这特别取决于以下事实:可以将各个锥体的锥体长度做成比通常短得多,这是因为:由于第一驱动装置的原因,可以例如省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的一些锥体部分,这些锥体部分用来产生锥体和圆环齿轮箱的某个齿轮比,比如启动齿轮比。因此,将锥体和圆环齿轮箱的结构做成特别短,这是因为:由于第一驱动装置例如电动机的原因,不再需要有为了启动可能需要的那些锥体部分。

    因此,如果两个驱动装置中的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启动,同时使两个驱动装置中的第二个驱动装置脱开接合是有利地。这样,可以特别地实现本发明的驱动设备的一种类型的启动齿轮比。在本发明的意义下“启动齿轮比”指的是:齿轮箱特别是车辆齿轮箱的第一齿轮提供的齿轮比,如由先有技术已经充分知道的那样。

    两个驱动装置中的一个驱动装置也可以类似地有利地用于驱动设备的超速传动(an overdrive),同时将两个驱动装置中的另一个脱开接合,或者使它空转,或者另外地使用它,例如用来发电。

    如果第一驱动装置启动、同时将驱动设备的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旁路掉相应地也是有利的。在这里,如前面已经提到的那样,借助于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提供驱动设备的第一齿轮也不是必须的。

    如果将一个行星齿轮箱布置在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驱动设备的输出装置之间是有利的。借助于行星齿轮箱可以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在齿轮箱中实现转动方向的反向。这样,例如由结构的观点上特别简单地产生出反向齿轮。

    另一种构形是:将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布置在第一驱动装置与另一个驱动装置之间。这样,甚至可以将本发明的驱动设备的结构做得更紧凑。

    如果第一驱动装置和/或另一个驱动装置能够实现第一驱动方向、并且另一个驱动装置另外能够实现与第一驱动方向不同的另一个驱动方向是有利的。这样,在一方面,可以累加地或者交替地对于第一驱动方向使用两个驱动装置。例如,第一驱动装置提供驱动设备的齿轮的第一前向运行或转动,而另一个驱动装置例如与一个锥形和圆环齿轮箱结合起来提供齿轮的另一个前向运行或转动。

    在另一方面,第一驱动装置可以实现与第一驱动方向不同的另一个驱动方向,这样的结果是:可以省去借助于为此目的设置的一个齿轮箱装置例如借助于一个行星齿轮箱使第一驱动方向的转动方向反向。例如,另一个驱动方向提供有驱动设备的逆向转动齿轮。

    如果两个驱动装置之一是电动机是有利的。借助于电动机可以覆盖驱动设备的广泛的负载范围。例如,在汽车的情况下,这些负载范围是启动步骤。具体地说,可以有利地用电动机实现第一齿轮箱的齿轮或者逆向转动的齿轮。

    在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驱动设备的长时间带负载运行,如果两个驱动装置之一是内燃机是有利的。

    如果两个驱动装置中的第一驱动装置是另一个驱动装置的启动装置是有利的。例如,可以借助于电动机提供这种类型的启动装置,所述电动机构成本发明的驱动设备的两个驱动装置中的第一驱动装置。因此,可以省去否则通常用于内燃机的另一个E-启动器。

    如果借助于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使启动的驱动装置和被启动的驱动装置同步或者借助于适当地选择齿轮比使启动的驱动装置和被启动的驱动装置同步是进一步有利的。

    另一种构形是: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与行星齿轮箱的太阳齿轮处于直接的和/或间接的有效或运行接触状态。这样,可以以由作用力多边形图的结构的观点上看非常简单的方式实现转动方向的反向,借助于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实现这种反向。

    如果在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布置离合器是有利的。借助于所述离合器可以使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特别地与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脱开接合。由于这样的脱开接合,不需要强制性地使当时不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也同样地运动。在车辆的启动状态下例如如果当时电动机正在用做驱动装置、而仅只在后面的运行状态下才使内燃机接合,这是有利的。

    假如要在两个驱动装置之一与输出装置之间实现不包括转动方向反向的作用力传递,这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如果在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布置链条或驱动带在结构上很简单。

    然而,假如要以一种由结构的观点上看不非常复杂的方式实现转动方向的反向,如果在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布置直接相互啮合的齿轮是有利的。

    将在描述附图的基础上解释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目的和性质,在这些附图中示出了车辆的驱动设备,这些驱动设备具有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并且在这些驱动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在多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接合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附图说明】

    在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驱动设备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配有或带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可以与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接合的电动机(或电马达)和内燃机;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驱动设备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配有或带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它还带有可以与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接合的内燃机,它还带有具有连接在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下游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可以直接地与车辆驱动设备的输出装置相互作用;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驱动设备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它还具有可以与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接合的内燃机,它还具有连接在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下游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借助于行星齿轮箱与车辆驱动设备的输出装置相互作用;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驱动设备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它还具有可以与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接合的内燃机,或者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或者间接地借助于相互啮合的齿轮或者直接地借助于链条驱动装置与车辆驱动设备的输出装置相互作用;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驱动设备的一个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和可以与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接合的内燃机,或者具有电动机;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结构特别简单的车辆驱动设备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它还具有连接在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上游并且可以脱开接合的内燃机,它还具有连接在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下游并且可以脱开接合的电动机;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种结构特别简单的车辆驱动设备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具有内燃机和以脱开接合的方式连接在锥形和圆环齿轮箱上游的电动机;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种车辆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它还具有内燃机或电动机,这些内燃机或电动机可以与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接合,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借助于链条驱动装置或者间接地或者直接地与车辆驱动设备的输出装置相互作用;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驱动设备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它还具有可以与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接合的内燃机,它还具有连接在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下游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借助于替代的行星齿轮箱与车辆驱动设备的输出装置相互作用;以及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驱动设备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驱动设备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它还具有可以与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接合的内燃机,它还具有连接在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下游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借助于另一种替代的行星齿轮箱与车辆驱动设备的输出装置相互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驱动设备1基本上包括由先有技术已知的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和行星齿轮箱3,其中,将电动机5(或电马达)和内燃机6都用法兰安装在驱动侧4。在输出侧7,在车辆(在这里未示出)的驱动轴9上设置有差动齿轮箱8。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具有输入锥体10、输出锥体11和连接这两个锥体10,11的摩擦环12。所述摩擦环12在所述两个锥体10和11之间的间隙13中以可无级变速的方式往返行进(或来回运行),从而实现了可无级变速的齿轮比。在这里,摩擦环12包围着输入锥体10。

    在电动机5与内燃机6之间设置或布置有驱动轴离合器16,借助于所述驱动轴离合器,所述内燃机6当需要时可以与驱动侧4的驱动轴14脱开接合。

    电动机5和内燃机6通过法兰安装在输入锥体10上,所述输入锥体10关于驱动轴14转动。在输入锥体10与两台驱动装置(或马达或者电动机和内燃机)5,6之间设有驱动轴链轮15。

    锥形和圆环驱动装置2的输出锥体11关于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的输出轴17转动。将输出链轮18固定到输出轴17上。

    借助于驱动轴链轮15或输出轴链轮18可以将马达5,6的驱动作用力直接地同时包括行星齿轮箱3以及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的旁路,或者间接地同时包括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和行星齿轮箱3传递到主输出轴19上。

    为此目的,通过离合器34将行星齿轮3连接到第一作用力输出链轮20上,所述离合器借助于驱动链条21与驱动轴链轮15连接。“驱动轴链轮15-作用力输入链轮20-第一驱动链条21”组件单元实现第一作用力传动系或第一作用力传递(first train of forces)22。

    借助于“输出轴链轮18-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24-第二驱动链条25”组件单元实现第二作用力传动系或第二作用力传递23。

    借助于第一作用力传动系或第一作用力传递22可以将马达5,6的驱动作用力直接地传递到主输出轴19上。第二作用力传动系或第二作用力传递23设置成通过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将马达5,6的驱动作用力传递到主输出轴19上。在后一种布置(或可能性)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要求改变齿轮箱的齿轮比。

    在使用第一作用力传动系22情况下和使用第二作用力传动系23的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相对驱动轴14和主输出轴19的转动方向的改变。

    然而,如果希望在驱动轴的转动方向26与主输出轴的转动方向27之间出现转动方向的这种改变,或者如果这种改变是所需要的或必要的时,可以将行星齿轮箱3集成到作用力传动系中,如在下面在图3的基础上以示例的方式解释的那样。

    行星齿轮箱3包括太阳齿轮轴28。将所述行星齿轮箱3的太阳齿轮29设置在所述太阳齿轮轴28上。从而所述太阳齿轮29与行星齿轮30和31(在此图中仅只示出了两个行星齿轮)啮合。

    把所述或这些行星齿轮安装在行星齿轮架(或行星齿轮携带装置)32上。进而关于主输出轴19可以转动地安装行星齿轮架32,并且可以把所述行星齿轮架32固定到驱动设备1的齿轮箱壳体33上,从而可以阻止行星齿轮架32旋转。

    进而,行星齿轮架32具有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34,借助于所述离合器可以使所述行星齿轮架32与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20接合或者脱开接合。

    行星齿轮箱3另外还具有环形齿轮35,所述环形齿轮一方面被固定到主输出轴19上,而另一方面借助于环形齿轮离合器36可以与所述行星齿轮箱3的太阳齿轮轴28进行接合或脱开接合。

    假如以示例的方式将马达5或6和两者中之一的作用力由驱动轴14传递到主输出轴19的输出链轮37上,没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的中间连接,就要将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34关闭,从而,在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20与行星齿轮架32之间存在作用力传递。在这种情况下,作用力由行星齿轮架32传递到行星齿轮30和31上,且再由所述行星齿轮传递到被固定到主输出轴19上的环形齿轮35上。环形齿轮离合器36在这种情况下是打开的,从而环形齿轮35与太阳齿轮轴28彼此脱开接合。这些驱动作用力最后通过主输出轴19传递到主输出链轮37上,并且由所述主输出链轮传递到差动齿轮箱8上。在这种情况下,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和太阳齿轮29一起处于转动状态,从而通过太阳齿轮29也可以传递扭矩,并且因此附加地也可以通过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传递扭矩。

    在借助于第一驱动链条21在驱动轴链轮15和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20之间进行作用力传递的情况下,所述驱动轴的转动方向26和所述主输出轴的转动方向27并非保持相同,而在前面描述过的通过行星齿轮箱3传递作用力的情况下发生转动方向的改变。

    如果通过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实现发动机5或6与主输出轴19之间的作用力传递,将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34打开,使得仅只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20转动,而没有作用力传递到环形齿轮35上。

    如果在这样的作用力传递的情况下使环形齿轮离合器36接合,那么,借助于第二驱动链条25由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的输出轴17传递到太阳齿轮轴28上的作用力将会通过环形齿轮离合器36和主输出轴19被直接地传递到主输出链轮37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实现转动方向在驱动轴14与主输出链轮37之间的反向。

    如果反过来使行星齿轮箱3的环形齿轮离合器36脱开接合,来自太阳齿轮轴28的作用力通过太阳齿轮29,环形齿轮35和主输出轴19被传递到主输出链轮37上。在这种情况下,行星齿轮架32被固定到驱动设备1的齿轮箱壳体33上,所以,行星齿轮架32不转动。在这个实施例中,借助于行星齿轮箱3实现转动方向在驱动轴14的驱动轴转动方向26与主输出轴19的主输出轴转动方向27之间的反向,使得主输出轴19以及因此主输出链轮37具有与驱动轴14的转动方向26相反的主输出轴的转动方向38。

    借助于本发明的驱动设备1的结构可以在结构上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将马达5或6之一的作用力直接传递到差动齿轮箱8,并且因此传递到两个车轮39和40的驱动轴9上。

    在另一方面,借助于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改变作用力的传递和转动速度。借助于连接在驱动轴14与差动齿轮箱8之间的本发明的行星齿轮箱3可以在结构上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转动方向的反向,如前面描述过的那样。

    不用说,也可以将马达5,6之一设置在主输出轴19的区域,并且可以将马达5,6之一通过皮带、链条或类似件连接到驱动轴14上,和/或另外地,驱动链条21,25可以使链轮对15,20和/或18,24直接地彼此啮合。

    在图2中示出的驱动设备101基本上具有与图1的驱动设备1相同的构造。

    驱动设备101同样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102以及行星齿轮箱103。在驱动设备101也设置有电动机105和内燃机106。然而,发动机105和106不设置在共同的驱动轴114上。仅只将内燃机106设置在锥形和圆环齿轮箱102的驱动轴114上。将电动机105直接固定到齿轮箱101的主输出轴119上。

    进而,驱动轴链轮115和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120彼此直接啮合,从而不需要在这两个链轮115,120之间有驱动链条。借助于两个链轮115和120的直接啮合实现转动方向关于驱动轴114和主输出轴119的反向,从而,在驱动轴的转动方向126的情况下,主输出轴119在主输出轴的相反的转动方向138上转动。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102具有输入锥体110和输出锥体111,其中,借助于摩擦环112将两个锥体110,111彼此连接起来。摩擦环112在轴向上可相对于驱动轴114关于两个锥体110,111位移。

    输出锥体111关于输出轴117转动、并且在所述输出轴上转动,在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输出轴链轮118。借助于驱动链条125将由内燃机106产生的驱动作用力传递到主输出轴119的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124上。

    借助于驱动轴离合器116将内燃机106连接到驱动轴114上,从而,可以使所述离合器接合或脱开接合。

    在行星齿轮箱103的区域,可以将太阳齿轮轴128看作主输出轴119的一个部分。太阳齿轮129安装在太阳齿轮轴128上。在这里,太阳齿轮129与行星齿轮箱103的行星齿轮130,131接触。行星齿轮130,131安装在行星齿轮架132上,其方式使得它们直接与行星齿轮箱103的环形齿轮135接触。

    进而,通过行星齿轮离合器134将行星齿轮架132连接到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120上。

    行星齿轮箱103具有环形齿轮离合器136。在行星齿轮箱103的区域中的作用力可以通过闭合的环形齿轮离合器136直接由太阳齿轮轴128传递到环形齿轮135上,并且因此进而借助于环形齿轮离合器136通过主输出轴119传递到主输出链轮137上。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105空转。在这种状态下,电动机例如可以用来发电。

    作用力可以进一步向前由主输出链轮137传递到差动齿轮箱108,并且借助于驱动轴109由那里传递到两个驱动车轮139和140上。

    然而,如果环形齿轮离合器136是打开的,从而使得没有任何作用力可以直接由太阳齿轮轴128传递到环形齿轮135上,驱动作用力由太阳齿轮轴128通过太阳齿轮129传递到行星齿轮130,131上,并且进而传递到环形齿轮135上。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转动方向在太阳齿轮轴128与主输出轴119之间在主输出链轮137的区域中的反向。这种情况与闭合的环形齿轮离合器136的情况不同,在后者情况下,太阳齿轮轴128和主输出轴119的转动方向保持相同。在行星齿轮架132自由转动的情况下,扭矩既通过太阳齿轮129和锥形和圆环齿轮箱102传递,又通过行星齿轮131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134闭合。

    如果环形齿轮离合器136是打开的,在一个特定的运行模式中,可以把行星齿轮架132固定到齿轮箱101的壳体133上,并且也可以将离合器134打开,从而阻止行星齿轮架132的转动。

    不用说,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将马达105,106都设置在驱动轴114上。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驱动链条实现驱动轴链轮115与第一主输出轴链轮120之间的作用力传递。

    在图3中另外示出的驱动设备201包括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02,行星齿轮箱203和与驱动轴209接触的差动齿轮箱203,所述驱动轴209驱动两个驱动车轮239和240。驱动设备201可选地由电动机205或者内燃机206驱动。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02基本上包括输入锥体210,输出锥体211和摩擦环212。输入锥体210关于驱动轴214转动。借助于离合器216将内燃机206设置在驱动轴214上。输出锥体211关于输出轴217转动。输出轴217在它的端部之一具有输出轴链轮218。

    为了将由内燃机206引进驱动设备201中的驱动作用力传递到主输出轴219上,一方面可以使用第一作用力传动系或作用力传递222,而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第二作用力传动系或作用力传递223。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222是基本上由驱动轴链轮215和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220形成的过程。借助于太阳齿轮轴离合器245把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220连接到行星齿轮箱203的太阳齿轮轴228上。这意味着第一作用力传递系222可以借助于太阳齿轮轴离合器245将作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箱203。在太阳齿轮轴离合器245是打开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将行星齿轮箱203的太阳齿轮229布置在太阳齿轮轴228与太阳齿轮轴离合器245相反的那一端。太阳齿轮229与行星齿轮230,231接触。把行星齿轮230,231安装在行星齿轮架232上。行星齿轮架232在一端具有环形齿轮离合器236。借助于环形齿轮离合器236可以使行星齿轮架232与行星齿轮箱203的环形齿轮235接合或者与所述环形齿轮脱开接合。

    环形齿轮235的环形齿轮内齿246与行星齿轮箱203的行星齿轮230和231接合。环形齿轮235的环形齿轮外齿247与差动齿轮箱208处于有效或运行接触状态。

    第二作用力传动系223基本上包括输出轴链轮218,驱动链条225和行星齿轮架链轮248。把行星齿轮架链轮248固定到行星齿轮架232上。

    借助于前面描述的驱动设备201可以将由内燃机206开始的作用力首先通过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03和行星齿轮箱203传递到差动齿轮箱208上。借助于行星齿轮箱203可以使转动方向反向,从而,在一方面可以实现齿轮的前向运行,而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齿轮的逆向运行。如果把行星齿轮离合器236关闭,这就是说,如果环形齿轮235直接与行星齿轮架232接合,那么,在驱动轴214与环形齿轮外齿247之间不会出现转动方向的反向。然而,如果环形齿轮离合器236是打开的,那么,在行星齿轮架232与环形齿轮235之间不会通过离合器236发生作用力传递。而是,借助于行星齿轮230,231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环形齿轮内齿246上,这样的结果是,出现转动方向的反向,如前面描述过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关闭行星齿轮架离合器245。

    类似地通过行星齿轮箱203在电动机205与差动齿轮箱208之间实现作用力传递。在这里,也可以实现齿轮的前向运行和齿轮的逆向运行,其中,借助于对电动机205的控制而且不借助于行星齿轮箱203或锥形和圆环齿轮箱203实现驱动设备201的转动方向的反向以及转动速度的改变,如在内燃机206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那样。当把环形齿轮离合器236关闭起来时,在同时也构成电动机205的驱动轴的主输出轴219与环形齿轮外齿247之间达到相同的转动方向。如果环形齿轮离合器236是打开的,通过行星齿轮230,231关闭电动机205与环形齿轮外齿247之间的作用力传递。在这种情况下,使主输出轴219的转动方向关于环形齿轮外齿247反向。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闭合行星齿轮架离合器245。

    在图4中示出的驱动设备301类似地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302,行星齿轮箱303,在输入侧304的电动机305和内燃机306,以及在输出侧307带有驱动轴309的差动齿轮箱308,在所述驱动轴上布置有驱动车轮339和340。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302包括输入锥体310,输出锥体311以及在两个锥体310,311之间实现接触的摩擦环312。把输入锥体310安装在驱动轴314上,电动机305和/或内燃机306直接驱动所述驱动轴314。为了实现作用力由马达305,306之一传递到主输出轴319上、而在此过程中不使用锥形和圆环齿轮箱302,把驱动轴链轮315固定到驱动轴314上。驱动轴链轮315与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320一起形成第一作用力传递系322,通过这个作用力传递系可以建立驱动轴314与主输出轴319之间的作用力传递。

    假如要通过摩擦环齿轮箱302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主输出轴319上,可以借助于第二作用力传动系323实现这一目的,所述第二作用力传递系基本上包括输出轴链轮318,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324和驱动链条325,借助于所述驱动链条在两个链轮318与324之间实现连接。

    在直接传递作用力而不用锥形和圆环齿轮箱302的情况下,把环形齿轮离合器336关闭。这样,可以将驱动作用力由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320传递到行星齿轮箱303的环形齿轮335上。在这个过程中,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330和331上,并且由这些行星齿轮传递到太阳齿轮329上。驱动作用力由那里被传递到太阳齿轮轴328上,并且在行星齿轮架离合器348关闭的情况下,通过行星齿轮架332传递到主输出轴319上,并且,通过主输出链轮337由那里传递到差动齿轮箱308上。

    假如要通过锥形和圆环齿轮箱302实现作用力传递,那么,将环形齿轮离合器336打开,并且关闭行星齿轮架离合器348。在这里,通过第二作用力传动系323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太阳齿轮轴328上,并且通过环形齿轮离合器348传递到主输出轴319上,并由那里通过主输出链轮337传递到差动齿轮箱308上。通过打开行星齿轮架离合器348,可以使转动方向反向,并且可以实现齿轮的逆向。因为逆向齿轮仅只使用很短的时间,通过行星齿轮箱303的任何损失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图5中示出的驱动设备401基本上包括锥形和圆环齿轮箱402,行星齿轮箱403以及差动齿轮箱408。在所述驱动设备401的驱动侧404,将电动机405和内燃机406设置在驱动轴414上。

    将驱动轴离合器416布置在内燃机406与驱动轴414之间,从而,如果需要,可以使内燃机406与驱动轴414脱开接合。例如如果借助于电动机405驱动作用力仅只作用在驱动轴414上,这样做是有利的。在内燃机406应提供驱动作用力的情况下,把驱动轴离合器416关闭,其中,电动机405或者仅只空转,且如果适当布置可以发电,或者以支撑的方式将另外的驱动作用力传递到驱动轴414上。

    把锥形和圆环齿轮箱402的输入锥体410和驱动轴链轮415都装接到驱动轴414上。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402除了输入锥体410以外还具有输出锥体411,其中,借助于摩擦环412将输入锥体410与输出锥体411在有效地或在运行关系上连接起来。输出锥体411关于锥形和圆环齿轮箱402的输出轴417转动。输出轴417与输出轴链轮418接触,并且借助于驱动链条425与行星齿轮箱403的环形齿轮435的环形齿轮轴450的作用力输入链轮424接触。

    借助于通过两个链轮418,424和驱动链条425的连接形成驱动设备401的第二作用力传动系423。驱动轴链轮415和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420形成驱动设备401的第一作用力传动系422。

    既借助于第一作用力传动系422又借助于第二作用力传动系423可以可选地将驱动作用力由驱动设备401的驱动侧404传递到输出侧407。

    环形齿轮435通过环形齿轮的内齿446与行星齿轮430和431联系起来或连通,其中,将来自行星齿轮430,431的驱动作用力被传递到行星齿轮架432上。将行星齿轮架432直接连接到主输出轴419上,所述主输出轴419借助于主输出链轮437与差动齿轮箱408接触。

    行星齿轮箱403在环形齿轮435与行星齿轮架432之间具有环形齿轮离合器436。如果所述环形齿轮离合器436是关闭的,并且如果借助于第二作用力传动系423传递驱动作用力,那么,将把驱动作用力由环形齿轮435直接传递到行星齿轮架432上。由那里驱动作用力被直接引进主输出轴419。

    假如不借助于锥形和圆环齿轮箱402把两个驱动驱动装置(或马达)405,406的驱动作用力传递到第二作用力传动系423上,而是借助于第一作用力传动系422将马达的驱动作用力直接由驱动轴414传递到行星齿轮箱403上,那么,环形齿轮离合器436是打开的,并且将太阳齿轮轴离合器445关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太阳齿轮轴离合器445将驱动作用力由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420传递到行星齿轮箱403的太阳齿轮轴428上。驱动作用力由那里传递到太阳齿轮429上,驱动作用力再由那里传递到行星齿轮430,431上,并且进一步传递到行星齿轮架432上以及连接到其上的主输出轴419上。

    不用说,也可以将马达405,406之一布置在输出侧407,例如布置在主输出轴419上,并且可以将马达405,406中的另一个马达布置在输入侧404。进而,第一作用力传动系422也可以具有驱动链条,借助于所述驱动链条将驱动作用力由驱动轴链轮415传递到第一驱动输入链轮420上。

    在图6和7中示出的驱动设备501和601突出在于特别简单的结构。两个驱动设备都省去了行星齿轮箱,借助于这样的行星齿轮箱例如可以实现转动方向的反向。

    因此,驱动设备501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502,所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包括输入锥体510,输出锥体511以及摩擦环512。进而,驱动设备501包括内燃机506,借助于驱动轴离合器516把所述内燃机固定到驱动轴514上。借助于驱动轴离合器516可以使内燃机506与锥形和圆环齿轮箱502接合或者与锥形和圆环齿轮箱502脱开接合。

    进而,将电动机505布置在输出轴517上。把所述输出轴517连接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502的输出锥体511上。

    把输出轴离合器560在电动机505与输出锥体511之间集成到输出轴517上,借助于所述输出轴离合器可以使电动机505与输出锥体511接合,或者与输出锥体511脱开接合。借助于输出轴517和驱动轴链轮518使电动机505直接与驱动设备501的差动齿轮箱508处于运行连接状态。

    将驱动作用力由差动齿轮箱508传递到驱动轴509上,并且由那里传递到驱动车轮539和540上。

    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由电动机505实现齿轮的逆转(the reversegear),其中当仅只使用电动机505作为驱动装置时,锥形和圆环齿轮箱502不空转。

    图7中所示的驱动设备601具有锥形和圆环齿轮箱602,所述齿轮箱具有输入锥体610,输出锥体611和摩擦环612。

    与图6的驱动设备501相比,在图7的驱动设备601的情况下,将电动机605和内燃机606都布置在锥形和圆环齿轮箱602的驱动轴614上。为了使电动机605和内燃机606都能够与驱动轴614接合或者与驱动轴614脱开接合,在电动机605与驱动轴614之间设置有电动机离合器665,并且在内燃机606与驱动轴614之间设置有内燃机离合器666。由于重量的原因,可以将电动机离合器665省去。

    把输出轴链轮618固定到输出轴617上,锥体和圆环齿轮箱602的输出锥体611关于所述输出轴617转动。输出轴链轮与差动齿轮箱608处于有效的接触状态,所以,驱动作用力可以由所述输出轴链轮618传递到差动齿轮箱608上。在差动齿轮箱608上设置有驱动轴609,所述驱动轴具有第一驱动车轮639和第二驱动车轮640。

    不用说,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每种情况下最好以下述方式控制行星齿轮箱:使行星齿轮箱在优选的转动方向上不工作,使得由于行星齿轮箱可能产生的损失可以达到最小,并且,这样的损失仅只在通常较少出现的转动方向上出现。

    图8中示出的另一种驱动设备701基本上包括锥形和圆环齿轮箱702和行星齿轮箱703,在驱动侧704,一方面将电动机705而另一方面将内燃机706布置在驱动轴714上。在输出侧707,在车辆的驱动轴709上设置差动齿轮箱708,在这里没有示出车辆的任何细节。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702包括输入锥体710,输出锥体711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摩擦环712,所述摩擦环确保实现两个锥体710,711之间的接触。在这里,将输入锥体710安装在驱动轴714上,从而可以由电动机705或者内燃机706直接驱动输入锥体710。

    通过驱动轴链轮715,第一驱动链条721和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720可以直接实现作用力由马达705,706中之一传递到所示的驱动设备701的主输出轴719上,而在此过程中不使用锥形和圆环齿轮箱702。

    如果通过摩擦环齿轮箱702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主输出轴719上,在这里借助于第二作用力传动系723实现这样的传递,所述第二作用力传动系723基本上包括输出链轮718,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724和相对应的第二驱动链条725。将输出轴链轮718布置在输出轴717上,输出锥体711关于所述输出轴转动。借助于驱动链条725实现输出轴链轮718与作用力输入链轮724之间的连接。

    如果希望在驱动轴714与主输出轴719之间实现直接的作用力传递,启动环形齿轮离合器736,这就是说,将来自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720的驱动作用力传递到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行星齿轮箱703的环形齿轮735上。在这个过程中,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730和731上,并且也由这些齿轮传递到太阳齿轮729上。将驱动作用力进一步由那里传递到太阳齿轮轴728上,并且在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748关闭的情况下,通过行星齿轮架732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主输出轴719上,并且通过主输出轴719的主输出链轮737将驱动作用力由那里传递到差动齿轮箱708上。

    如果通过锥形和圆环齿轮箱702实现作用力传递,那么,要将环形齿轮离合器736关闭起来,而不是打开的,并且关闭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748。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第二作用力传动系723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太阳齿轮轴728上,并且通过环形齿轮离合器748传递到主输出轴719上。通过主输出链轮737进一步将驱动作用力由那里传递到差动齿轮箱708上。

    通过打开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748可以使转动方向反向,并且可以实现驱动设备701的齿轮的逆向运行。因为在实际应用中,逆向转动的齿轮仅只使用很短的时间,所以由行星齿轮箱703所造成的任何功率损失都是可接受的。

    图9的驱动设备801基本上包括锥形和圆环齿轮箱802和行星齿轮箱803。在它的驱动侧804,驱动设备801具有电动机805和内燃机806。借助于驱动轴离合器816可以使内燃机806与这里的驱动轴814脱离耦合。也把驱动轴链轮815和锥形和圆环齿轮箱的输入锥体810固定到这个驱动轴814上。

    在驱动设备801的输出侧807,将差动齿轮箱808设置在驱动轴809上,所述驱动轴具有第一驱动车轮839和第二驱动车轮840。

    借助于主输出链轮837把差动齿轮箱808连接到主输出轴819上,通过第一作用力传动系822和/或第二作用力传动系823可以将主输出轴819连接到驱动设备801的驱动侧804。

    关于第一作用力传动系822,驱动轴链轮815与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820啮合,借助于环形齿轮离合器836可以使输入链轮820与行星齿轮箱803的环形齿轮835接触。如果将环形齿轮离合器836关闭,可以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箱803的环形齿轮835上,并且借助于第一行星齿轮830和第二行星齿轮831进一步由那里传递到被固定到主输出轴819上的太阳齿轮829上。

    把行星齿轮830,831固定在行星齿轮架832上,行星齿轮架832包括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834,并且借助于所述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可以使行星齿轮架834直接与主输出轴819接触。

    把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824直接固定到行星齿轮架832上,所述作用力输入链轮是第二作用力传动系823的一个组成部分。假如要通过这个第二作用力传动系823将驱动作用力由两台驱动装置(或马达)805,806中之一传递到主输出轴819上,那么,将环形齿轮离合器836打开,从而可以通过锥形和圆环齿轮箱802的输入锥体810通过锥形和圆环齿轮箱802的摩擦环812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802的输出锥体811上,并且在此过程中传递到锥形和圆环齿轮箱802的输出轴817上。将第二作用力传动系823的输出轴链轮818固定到输出轴817上。借助于驱动链条825可以将驱动作用力由输出轴链轮818传递到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824上,并且因此类似地通过行星齿轮箱803将驱动作用力传递到主输出轴819上。

    借助于行星齿轮箱803可以在主输出轴819上实现转动方向的反向,在行星齿轮箱中,将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834打开或者关闭。

    图10中示出的另一种驱动设备901包括锥形和圆环齿轮箱902和行星齿轮箱903。

    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锥形和圆环齿轮箱902包括输入锥体910,输出锥体911以及摩擦环912,所述摩擦环确保实现输入锥体910与输出锥体911之间的接触。输入锥体910与驱动轴914一起转动,将电动机905以及内燃机906安装在所述驱动轴914上,其方式使得可以使这些驱动装置接合。在内燃机906与驱动轴914之间附加地连接驱动轴离合器916。驱动轴914还附加地具有驱动轴链轮915。

    输出锥体911与输出轴917一起转动,在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布置有输出轴链轮918。

    行星齿轮箱903具有太阳齿轮929,所述太阳齿轮是驱动设备901的主输出轴919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而,行星齿轮箱903具有行星齿轮架932,可以将所述行星齿轮架固定在齿轮箱壳体933上。

    太阳齿轮929与行星齿轮930和931啮合,这些行星齿轮进而与行星齿轮箱903的环形齿轮935接触。

    行星齿轮架932借助于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934与主输出轴919的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920接触。所述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920与主动轴链轮915一起形成第一作用力传动系922,借助于所述作用力传动系可以将驱动作用力由驱动轴914传递到主输出轴919上。然而,为此目的,必须将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934关闭,其中不通过锥体和圆环齿轮箱902实现作用力传递。

    这个驱动设备901具有第二作用力传动系923,所述第二作用力传动系基本上包括已经提到的输出轴链轮918,驱动链条925和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924。在这里,将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924直接固定到环形齿轮935的环形齿轮轴950上。

    取决于主输出轴919所想要的转动方向,将环形齿轮离合器936打开或关闭。

    借助于主输出链轮937将以这样方式传递到主输出轴919上的驱动作用力传递到差动齿轮箱908上。作用力由这个差动齿轮箱908传递到驱动轴909上,所述驱动轴909具有第一驱动车轮939和第二驱动车轮940。

    附图标记表

    1     驱动设备或驱动装置

    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3     行星齿轮箱

    4     驱动侧

    5     电动机

    6     内燃机

    7     输出侧

    8     差动齿轮箱

    9     驱动轴

    10    输入锥体

    11    输出锥体

    12    摩擦环

    13    间隙

    14    驱动轴

    15    驱动轴链轮

    16    驱动轴离合器

    17    输出轴

    18    输出轴链轮

    19    主输出轴

    20    主输出轴链轮

    21    第一驱动链条

    22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或传递

    23    第二作用力传动系或传递

    24    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

    25    第二驱动链条

    26    驱动轴的转动方向

    27    主输出轴的转动方向

    28    太阳齿轮轴

    29    太阳齿轮

    30    第一行星齿轮

    31    第二行星齿轮

    32    行星齿轮架(或行星齿轮携带装置)

    33    齿轮箱壳体

    34    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

    35    环形齿轮

    36    环形齿轮离合器

    37    主输出链轮

    38    主输出轴的相反的转动方向

    39    第一驱动车轮

    40    第二驱动车轮

    101   驱动设备

    1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103   行星齿轮箱

    105   电动机

    106   内燃机

    108   差动齿轮箱

    109   驱动轴

    110   输入锥体

    111   输出锥体

    112   摩擦环

    114   驱动轴

    115   驱动轴链轮

    116   驱动轴离合器

    117   输出轴

    118   输出轴链轮

    119   主输出轴

    120   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

    122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

    124   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

    125   驱动链条

    126   驱动轴的转动方向

    128   太阳齿轮轴

    129   太阳齿轮

    130   第一行星齿轮

    131   第二行星齿轮

    132   行星齿轮架

    133   齿轮箱壳体

    134   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

    135   环形齿轮

    136   环形齿轮离合器

    137   主输出链轮

    138   主输出轴的相反的转动方向

    139   第一驱动车轮

    140   第二驱动车轮

    201   驱动设备

    2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203   行星齿轮箱

    205   电动机

    206   内燃机

    208   差动齿轮箱

    209   驱动轴

    210   输入锥体

    211   输出锥体

    212   摩擦环

    214   驱动轴

    215   驱动轴链轮

    216   驱动轴离合器

    217   输出轴

    218   输出轴链轮

    219   主输出轴

    220   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

    222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

    223   第二作用力传动系

    225   驱动链条

    228   太阳齿轮轴

    229   太阳齿轮

    230   第一行星齿轮

    231   第二行星齿轮

    232   行星齿轮架

    235   环形齿轮

    236   环形齿轮离合器

    239   第一驱动车轮

    240   第二驱动车轮

    245   太阳齿轮轴离合器

    246   环形齿轮内齿

    247   环形齿轮外齿

    248   行星齿轮架链轮

    301   驱动设备

    3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303   行星齿轮箱

    304   驱动侧

    305   电动机

    306   内燃机

    307   输出侧

    308   差动齿轮箱

    309   驱动轴

    310   输入锥体

    311   输出锥体

    312   摩擦环

    314   驱动轴

    315   驱动轴链轮

    316   驱动轴离合器

    317   输出轴

    318   输出轴链轮

    319   主输出轴

    320   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

    322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

    323   第二作用力传动系

    324   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

    325   驱动链条

    328   太阳齿轮轴

    329   太阳齿轮

    330   第一行星齿轮

    331   第二行星齿轮

    332   行星齿轮架

    335   环形齿轮

    336   环形齿轮离合器

    337   主输出链轮

    339   第一驱动车轮

    340   第二驱动车轮

    401   驱动设备

    4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403   行星齿轮箱

    404   驱动侧

    405   电动机

    406   内燃机

    407   输出侧

    408   差动齿轮箱

    410   输入锥体

    411   输出锥体

    412   摩擦环

    414   驱动轴

    415   驱动轴链轮

    416   驱动轴离合器

    417   输出轴

    418   输出轴链轮

    419   主输出轴

    420   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

    422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

    423   第二作用力传动系

    424   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

    425   驱动链条

    428   太阳齿轮轴

    429   太阳齿轮

    430   第一行星齿轮

    431   第二行星齿轮

    432   行星齿轮架

    435   环形齿轮

    436   环形齿轮离合器

    437   主输出链轮

    445   太阳齿轮轴离合器

    446   环形齿轮内齿

    450   环形齿轮轴

    501   驱动设备

    5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505   电动机

    506   内燃机

    508   差动齿轮箱

    509   驱动轴

    510   输入锥体

    511   输出锥体

    512   摩擦环

    516   驱动轴离合器

    517   输出轴

    518   输出轴链轮

    539   第一驱动车轮

    540   第二驱动车轮

    560   输出轴离合器

    601   驱动设备

    6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605   电动机

    606   内燃机

    608   差动齿轮箱

    609   驱动轴

    610   输入锥体

    611   输出锥体

    612   摩擦环

    614   驱动轴

    617   输出轴

    618   输出轴链轮

    639   第一驱动车轮

    640   第二驱动车轮

    665   电动机离合器

    666   内燃机离合器

    701   驱动设备

    7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703   行星齿轮箱

    704   驱动侧

    705   电动机

    706   内燃机

    708   差动齿轮箱

    709   驱动轴

    710   输入锥体

    711   输出锥体

    712   摩擦环

    714   驱动轴

    715   驱动轴链轮

    716   驱动轴离合器

    717   输出轴

    718   输出轴链轮

    719   主输出轴

    720   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

    721   第一驱动链条

    722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

    723   第二作用力传动系

    724   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

    725   第二驱动链条

    726   太阳齿轮轴

    727   太阳齿轮

    728   第一行星齿轮

    729   第二行星齿轮

    730   行星齿轮架

    735   环形齿轮

    736   环形齿轮离合器

    737   主输出链轮

    748   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

    801   驱动设备

    8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803   行星齿轮箱

    804   驱动侧

    805   电动机

    806   内燃机

    807   输出侧

    808   差动齿轮箱

    809   驱动轴

    810   输入锥体

    811   输出锥体

    812   摩擦环

    814   驱动轴

    815   驱动轴链轮

    816   驱动轴离合器

    817   输出轴

    818   输出轴链轮

    819   主输出轴

    820   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

    822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

    823   第二作用力传动系

    824   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

    825   驱动链条

    829   太阳齿轮

    830   第一行星齿轮

    831   第二行星齿轮

    832   行星齿轮架

    834   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

    835   环形齿轮

    836   环形齿轮离合器

    837   主输出链轮

    839   第一驱动车轮

    840   第二驱动车轮

    901   驱动设备

    902   锥形和圆环齿轮箱

    903   行星齿轮箱

    905   电动机

    906   内燃机

    907   差动齿轮箱

    908   驱动轴

    909   输入轴

    910   输出轴

    911   摩擦环

    914   驱动轴

    915   驱动轴链轮

    916   驱动轴离合器

    917   输出轴

    918   输出轴链轮

    919   主输出轴

    920   第一作用力输入链轮

    922   第一作用力传动系

    923   第二作用力传动系

    924   第二作用力输入链轮

    925   驱动链条

    925   太阳齿轮

    926   第一行星齿轮

    927   第二行星齿轮

    928   行星齿轮架

    929   齿轮箱壳体

    930   行星齿轮架的离合器

    931   环形齿轮

    932   环形齿轮离合器

    933   主输出链轮

    939   第一驱动车轮

    940   第二驱动车轮

    950   环形齿轮轴

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可无级变速的副齿轮箱的驱动设备.pdf(4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可以连续变速的副齿轮机构(2)的驱动设备,该驱动设备具有两个旋转的传递件(10,11),通过旋转连接件(12)将这两个传递件以主动的方式连接起来,该驱动设备还具有混合驱动装置,该混合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6)和至少一个另外的驱动装置(5),该驱动设备也具有至少一个输出装置(19),其中,通过可连续变速的副齿轮机构将两个驱动装置中至少一个驱动装置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以相互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