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034457 上传时间:2019-12-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647440.1

申请日:

20171129

公开号:

CN208243620U

公开日:

201812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92

主分类号:

A61B17/92

申请人:

丁德俊

发明人:

丁德俊,曾子哲

地址:

251600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青年路132号7号楼2单元602号

优先权:

CN20172164744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其结构包括取钉钳主体、固定螺钉、橡胶套、受力杆、固定螺丝、力调节机构,取钉钳主体设有两根且为弧形结构,取钉钳主体由嵌头、连接处、手柄组成,取钉钳主体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橡胶套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处,受力杆设有两根,受力杆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处内侧,受力杆下端设有安装孔,机构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上表面。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力调节机构,当操作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铁钉的大小以及操作固定取钉钳与铁钉的咬合,避免在整个临床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因长时间使用取钉钳而造成手臂酥麻,方便操作者在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其结构包括取钉钳主体(1)、固定螺钉(2)、橡胶套(3)、受力杆(4)、固定螺丝(5)、力调节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钉钳主体(1)设有两根且为弧形结构,所述取钉钳主体(1)由嵌头、连接处、手柄组成,所述取钉钳主体(1)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螺钉(2)套接在取钉钳主体(1)连接孔,所述橡胶套(3)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处,所述橡胶套(3)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套接相连接,所述受力杆(4)设有两根,所述受力杆(4)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处内侧,所述受力杆(4)下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受力杆(4)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固定螺丝(5)相连接,所述力调节机构(6)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上表面,所述力调节机构(6)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镶嵌相连接;所述力调节机构(6)由机构外框(601)、第一触动块(602)、第一连接杆(603)、第一配动块(604)、第一弹簧块(605)、上限位板(606)、第二触动块(607)、第二连接杆(608)、第二配动块(609)、第二弹簧块(610)、下限位板(611)、轴杆(612)、板块(613)组成,所述机构外框(601)为扁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触动块(602)设于第一连接杆(603)上端表面,所述第一触动块(602)与第一连接杆(603)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配动块(604)设于第一连接杆(603)右侧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块(605)设于第一连接杆(603)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上限位板(606)设于机构外框(601)内部且与其内部面积相同,所述上限位板(606)设于第一弹簧块(605)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触动块(607)设于机构外框(601)上方且与第一触动块(602)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608)设于第二触动块(607)下表面且贯穿上限位板(606),所述第二连接杆(608)与第二触动块(607)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配动块(609)设于第二连接杆(608)左侧表面且位于第一配动块(604)下方,所述第二弹簧块(610)设于第二连接杆(608)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下限位板(611)设于机构外框(601)内部且位于上限位板(606)下方,所述轴杆(612)设于下限位板(611)下表面中心且位于机构外框(601)内部,所述轴杆(612)与下限位板(61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板块(613)设于机构外框(601)下部且位于轴杆(612)下端,所述板块(613)与轴杆(612)通过电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4)上端各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相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606)与下限位板(611)面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钉钳主体(1)钳头内侧设有摩擦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3)设有与指尖相适应的起伏小颗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317159.8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专用取钉钳,属于骨科医用器械结构技术领域。骨科专用取钉钳,其特别之处在于取钉钳的钳头内侧为弧形结构,以加大与固定螺钉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了对固定螺钉的作用力。钳头内侧还设有纵向夹持条纹,可增加取钉钳与固定螺丝的摩擦力,便于卸松固定螺钉。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由于加大了取钉钳与固定螺钉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取钉钳能牢固的钳住固定螺钉,使卸松螺钉变得更快捷,减轻病人痛苦。

但现有技术存在当使用者在使用时,手需要一直用力作用在取钉钳上,无法固定取钉钳进行操作,导致操作人员使用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当使用者在使用时,手需要一直用力作用在取钉钳上,无法固定取钉钳进行操作,导致操作人员使用感不佳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其结构包括取钉钳主体、固定螺钉、橡胶套、受力杆、固定螺丝、力调节机构,所述取钉钳主体设有两根且为弧形结构,所述取钉钳主体由嵌头、连接处、手柄组成,所述取钉钳主体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螺钉套接在取钉钳主体连接孔,所述橡胶套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处,所述橡胶套与取钉钳主体通过套接相连接,所述受力杆设有两根,所述受力杆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处内侧,所述受力杆下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受力杆与取钉钳主体通过固定螺丝相连接,所述力调节机构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上表面,所述力调节机构与取钉钳主体通过镶嵌相连接,所述力调节机构由机构外框、第一触动块、第一连接杆、第一配动块、第一弹簧块、上限位板、第二触动块、第二连接杆、第二配动块、第二弹簧块、下限位板、轴杆、板块组成,所述机构外框为扁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触动块设于第一连接杆上端表面,所述触动块与第一连接杆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配动块设于第一连接杆右侧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块设于第一连接杆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上限位板设于机构外框内部且与其内部面积相同,所述上限位板设于第一弹簧块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触动块设于机构外框上方且与第一触动块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设于第二触动块下表面且贯穿上限位板,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触动块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配动块设于第二连接杆左侧表面且位于第一配动块下方,所述第二弹簧块设于第二连接杆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下限位板设于机构外框内部且位于上限位板下方,所述轴杆设于下限位板下表面中心且位于机构外框内部,所述轴杆与下限位板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板块设于机构外框下部且位于轴杆下端,所述板块与轴杆通过电焊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杆上端各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相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面积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取钉钳主体钳头内侧设有摩擦纹路。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套设有与指尖相适应的起伏小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动块为伸缩块,其为右端为下倾斜角。

进一步地,所述板块设于取钉钳主体内部,其形状与钉钳相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力调节机构,当操作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铁钉的大小以及操作固定取钉钳与铁钉的咬合,避免在整个临床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因长时间使用取钉钳而造成手臂酥麻,方便操作者在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力调节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取钉钳主体-1、固定螺钉-2、橡胶套-3、受力杆-4、固定螺丝 -5、力调节机构-6、机构外框-601、第一触动块-602、第一连接杆-603、第一配动块-604、第一弹簧块-605、上限位板-606、第二触动块-607、第二连接杆-608、第二配动块-609、第二弹簧块-610、下限位板-611、轴杆 -612、板块-6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取钉钳主体1、固定螺钉2、橡胶套3、受力杆4、固定螺丝5、力调节机构6,所述取钉钳主体1设有两根且为弧形结构,所述取钉钳主体 1由嵌头、连接处、手柄组成,所述取钉钳主体1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螺钉2套接在取钉钳主体1连接孔,所述橡胶套3设于取钉钳主体1 手柄处,所述橡胶套3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套接相连接,所述受力杆4设有两根,所述受力杆4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处内侧,所述受力杆4下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受力杆4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固定螺丝5相连接,所述力调节机构6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上表面,所述力调节机构6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镶嵌相连接,所述力调节机构6由机构外框601、第一触动块 602、第一连接杆603、第一配动块604、第一弹簧块605、上限位板606、第二触动块607、第二连接杆608、第二配动块609、第二弹簧块610、下限位板611、轴杆612、板块613组成,所述机构外框601为扁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触动块602设于第一连接杆603上端表面,所述触动块602与第一连接杆603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配动块604设于第一连接杆603 右侧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块605设于第一连接杆603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上限位板606设于机构外框601内部且与其内部面积相同,所述上限位板606设于第一弹簧块605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触动块607设于机构外框601上方且与第一触动块 602呈水平状,所述第二连接杆608设于第二触动块607下表面且贯穿上限位板606,所述第二连接杆608与第二触动块607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第二配动块609设于第二连接杆608左侧表面且位于第一配动块604下方,所述第二弹簧块610设于第二连接杆608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下限位板611设于机构外框601内部且位于上限位板606下方,所述轴杆612设于下限位板611下表面中心且位于机构外框601内部,所述轴杆 612与下限位板611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板块613设于机构外框601下部且位于轴杆612下端,所述板块613与轴杆61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受力杆4上端各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相扣连接,所述上限位板606与下限位板611面积相同,所述取钉钳主体1钳头内侧设有摩擦纹路,所述橡胶套3 设有与指尖相适应的起伏小颗粒,所述第一配动块604为伸缩块,其为右端为下倾斜角,所述板块613设于取钉钳主体内部,其形状与钉钳相同。

本专利所说的力调节机构主要用于协助操作者在使用时固定取钉钳取钉时的作用力。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按下第一触动块602,第一弹簧块605向下压缩带动上限位板606和下限位板611向下移动,轴杆612受到下限位板611的移动将613向下移动,按下第二触动块607固定在下限位板611上的第二弹簧块610受到作用向上弹出,拉动轴杆612、板块613向上恢复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当使用者在使用时,手需要一直用力作用在取钉钳上,无法固定取钉钳进行操作,导致操作人员使用感不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力调节机构,当操作者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铁钉的大小以及操作固定取钉钳与铁钉的咬合,避免在整个临床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因长时间使用取钉钳而造成手臂酥麻,方便操作者在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47440.1 (22)申请日 2017.11.29 (73)专利权人 丁德俊 地址 251600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青年路 132号7号楼2单元602号 (72)发明人 丁德俊 曾子哲 (51)Int.Cl. A61B 17/9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 钳, 其结构包括取钉钳主体、 固定螺钉、 橡胶套、 受力杆、 固定螺丝、 力调节机构, 取钉钳主体设有 两根且为弧形结构。

2、, 取钉钳主体由嵌头、 连接处、 手柄组成, 取钉钳主体连接处设有连接孔, 橡胶 套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处, 受力杆设有两根, 受 力杆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处内侧, 受力杆下端设 有安装孔, 机构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上表面。 有 益效果: 通过设有力调节机构, 当操作者在使用 时, 可以根据铁钉的大小以及操作固定取钉钳与 铁钉的咬合, 避免在整个临床操作过程中操作者 因长时间使用取钉钳而造成手臂酥麻, 方便操作 者在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8243620 U 2018.12.18 CN 208243620 U 1.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其结构包括取钉钳主体(1)、。

3、 固定螺钉(2)、 橡胶套(3)、 受 力杆(4)、 固定螺丝(5)、 力调节机构(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钉钳主体(1)设有两根且为弧形结构, 所述取钉钳主体(1)由嵌头、 连接处、 手柄 组成, 所述取钉钳主体(1)连接处设有连接孔, 所述固定螺钉(2)套接在取钉钳主体(1)连接 孔, 所述橡胶套(3)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处, 所述橡胶套(3)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套接 相连接, 所述受力杆(4)设有两根, 所述受力杆(4)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处内侧, 所述受 力杆(4)下端设有安装孔, 所述受力杆(4)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固定螺丝(5)相连接, 所述 力调节机构(6)设于取。

4、钉钳主体(1)手柄上表面, 所述力调节机构(6)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 镶嵌相连接; 所述力调节机构(6)由机构外框(601)、 第一触动块(602)、 第一连接杆(603)、 第一配动 块(604)、 第一弹簧块(605)、 上限位板(606)、 第二触动块(607)、 第二连接杆(608)、 第二配 动块(609)、 第二弹簧块(610)、 下限位板(611)、 轴杆(612)、 板块(613)组成, 所述机构外框 (601)为扁圆柱体结构, 所述第一触动块(602)设于第一连接杆(603)上端表面, 所述第一触 动块(602)与第一连接杆(603)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一配动块(604。

5、)设于第一连接杆 (603)右侧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块(605)设于第一连接杆(603)下端表面 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上限位板(606)设于机构外框(601)内部且与其内部面积相同, 所 述上限位板(606)设于第一弹簧块(605)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二触动块 (607)设于机构外框(601)上方且与第一触动块(602)呈水平状, 所述第二连接杆(608)设于 第二触动块(607)下表面且贯穿上限位板(606), 所述第二连接杆(608)与第二触动块(607) 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二配动块(609)设于第二连接杆(608)左侧表面且位于第一配动 块(60。

6、4)下方, 所述第二弹簧块(610)设于第二连接杆(608)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 述下限位板(611)设于机构外框(601)内部且位于上限位板(606)下方, 所述轴杆(612)设于 下限位板(611)下表面中心且位于机构外框(601)内部, 所述轴杆(612)与下限位板(611)通 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板块(613)设于机构外框(601)下部且位于轴杆(612)下端, 所述板块 (613)与轴杆(612)通过电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力杆(4)上端 各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相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

7、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限位板(606) 与下限位板(611)面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钉钳主体(1) 钳头内侧设有摩擦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套(3)设有 与指尖相适应的起伏小颗粒。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43620 U 2 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 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 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 剖、 生理与病理, 运用药物、 。

8、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以及 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 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 专门研究骨骼肌 肉系统的解剖、 生理与病理, 运用药物、 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 功能, 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 0003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 201120317159.8的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本实用 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专用取钉钳, 属于骨科医用器械结构技术领域。 骨科专用取钉钳, 其特 别之处在于取钉钳的钳头内侧为弧形结构, 以加大与固定螺钉的接触面积, 从而加大了对 固定螺钉的作用力。 钳头内侧还设有纵向夹持条纹, 可增加取钉。

9、钳与固定螺丝的摩擦力, 便 于卸松固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 由于加大了取钉钳与固定螺钉的接触面积和 摩擦力, 取钉钳能牢固的钳住固定螺钉, 使卸松螺钉变得更快捷, 减轻病人痛苦。 0004 但现有技术存在当使用者在使用时, 手需要一直用力作用在取钉钳上, 无法固定 取钉钳进行操作, 导致操作人员使用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 以 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当使用者在使用时, 手需要一直用力作用在取钉钳上, 无法固定取钉钳 进行操作, 导致操作人员使用感不佳的缺陷。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

10、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骨科专 用取钉钳, 其结构包括取钉钳主体、 固定螺钉、 橡胶套、 受力杆、 固定螺丝、 力调节机构, 所述 取钉钳主体设有两根且为弧形结构, 所述取钉钳主体由嵌头、 连接处、 手柄组成, 所述取钉 钳主体连接处设有连接孔, 所述固定螺钉套接在取钉钳主体连接孔, 所述橡胶套设于取钉 钳主体手柄处, 所述橡胶套与取钉钳主体通过套接相连接, 所述受力杆设有两根, 所述受力 杆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处内侧, 所述受力杆下端设有安装孔, 所述受力杆与取钉钳主体通 过固定螺丝相连接, 所述力调节机构设于取钉钳主体手柄上表面, 所述力调节机构与取钉 钳主体通过镶嵌相连接, 所述力调节。

11、机构由机构外框、 第一触动块、 第一连接杆、 第一配动 块、 第一弹簧块、 上限位板、 第二触动块、 第二连接杆、 第二配动块、 第二弹簧块、 下限位板、 轴杆、 板块组成, 所述机构外框为扁圆柱体结构, 所述第一触动块设于第一连接杆上端表 面, 所述触动块与第一连接杆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一配动块设于第一连接杆右侧表面 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块设于第一连接杆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上 限位板设于机构外框内部且与其内部面积相同, 所述上限位板设于第一弹簧块下端表面且 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二触动块设于机构外框上方且与第一触动块呈水平状, 所述第二 说 明 书 1/4 页 。

12、3 CN 208243620 U 3 连接杆设于第二触动块下表面且贯穿上限位板, 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触动块且通过电焊 相连接, 所述第二配动块设于第二连接杆左侧表面且位于第一配动块下方, 所述第二弹簧 块设于第二连接杆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下限位板设于机构外框内部且位于上 限位板下方, 所述轴杆设于下限位板下表面中心且位于机构外框内部, 所述轴杆与下限位 板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板块设于机构外框下部且位于轴杆下端, 所述板块与轴杆通过电 焊相连接。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受力杆上端各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相扣连接。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面积相同。 0009 。

13、进一步地, 所述取钉钳主体钳头内侧设有摩擦纹路。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橡胶套设有与指尖相适应的起伏小颗粒。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配动块为伸缩块, 其为右端为下倾斜角。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板块设于取钉钳主体内部, 其形状与钉钳相同。 0013 有益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有力调节机构, 当操作 者在使用时, 可以根据铁钉的大小以及操作固定取钉钳与铁钉的咬合, 避免在整个临床操 作过程中操作者因长时间使用取钉钳而造成手臂酥麻, 方便操作者在使用。 附图说明 0015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

14、的其它特 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力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力调节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0020 图中: 取钉钳主体-1、 固定螺钉-2、 橡胶套-3、 受力杆-4、 固定螺丝 -5、 力调节机 构-6、 机构外框-601、 第一触动块-602、 第一连接杆-603、 第一配动块-604、 第一弹簧块- 605、 上限位板-606、 第二触动块-607、 第二连接杆-608、 第二配动块-609、。

15、 第二弹簧块-610、 下限位板-611、 轴杆 -612、 板块-6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2 请参阅图1-图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骨科专用取钉钳技术方案: 其结构包括 取钉钳主体1、 固定螺钉2、 橡胶套3、 受力杆4、 固定螺丝5、 力调节机构6, 所述取钉钳主体1设 有两根且为弧形结构, 所述取钉钳主体 1由嵌头、 连接处、 手柄组成, 所述取钉钳主体1连接 处设有连接孔, 所述固定螺钉2套接在取钉钳主体1连接孔, 所述橡胶套3设于取钉钳主体1。

16、 手柄处, 所述橡胶套3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套接相连接, 所述受力杆4设有两根, 所述受力杆4 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处内侧, 所述受力杆4下端设有安装孔, 所述受力杆4与取钉钳主体1 通过固定螺丝5相连接, 所述力调节机构6设于取钉钳主体1手柄上表面, 所述力调节机构6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243620 U 4 与取钉钳主体1通过镶嵌相连接, 所述力调节机构6由机构外框601、 第一触动块 602、 第一 连接杆603、 第一配动块604、 第一弹簧块605、 上限位板606、 第二触动块607、 第二连接杆 608、 第二配动块609、 第二弹簧块610、 下限位板611、。

17、 轴杆612、 板块613组成, 所述机构外框 601为扁圆柱体结构, 所述第一触动块602设于第一连接杆603上端表面, 所述触动块602与 第一连接杆603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一配动块604设于第一连接杆603 右侧表面且通过 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块605设于第一连接杆603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上 限位板606设于机构外框601内部且与其内部面积相同, 所述上限位板606设于第一弹簧块 605下端表面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二触动块607设于机构外框601上方且与第一触动 块 602呈水平状, 所述第二连接杆608设于第二触动块607下表面且贯穿上限位板606, 所。

18、述 第二连接杆608与第二触动块607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第二配动块609设于第二连接杆 608左侧表面且位于第一配动块604下方, 所述第二弹簧块610设于第二连接杆608下端表面 且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下限位板611设于机构外框601内部且位于上限位板606下方, 所述 轴杆612设于下限位板611下表面中心且位于机构外框601内部, 所述轴杆 612与下限位板 611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板块613设于机构外框601下部且位于轴杆612下端, 所述板块613 与轴杆612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受力杆4上端各设有凹槽且通过凹槽相扣连接, 所述上限 位板606与下限位板611面积相同,。

19、 所述取钉钳主体1钳头内侧设有摩擦纹路, 所述橡胶套3 设有与指尖相适应的起伏小颗粒, 所述第一配动块604为伸缩块, 其为右端为下倾斜角, 所 述板块613设于取钉钳主体内部, 其形状与钉钳相同。 0023 本专利所说的力调节机构主要用于协助操作者在使用时固定取钉钳取钉时的作 用力。 0024 在进行使用时, 通过按下第一触动块602, 第一弹簧块605向下压缩带动上限位板 606和下限位板611向下移动, 轴杆612受到下限位板611的移动将613向下移动, 按下第二触 动块607固定在下限位板611上的第二弹簧块610受到作用向上弹出, 拉动轴杆612、 板块613 向上恢复状态。 00。

20、25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当使用者在使用时, 手需要一直用力作用在取钉钳上, 无法固定取钉钳进行操作, 导致操作人员使用感不佳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 互相组合有益效果: 通过设有力调节机构, 当操作者在使用时, 可以根据铁钉的大小以及操 作固定取钉钳与铁钉的咬合, 避免在整个临床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因长时间使用取钉钳而造 成手臂酥麻, 方便操作者在使用。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

21、用新型。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 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 要求。 0027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243620 U 5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243620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8243620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8243620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8243620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