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合针.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80020362.9 (22)申请日 2017.03.29 (30)优先权数据 2016-071200 2016.03.31 JP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8.09.27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7/012866 2017.03.29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7/170670 JA 2017.10.05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SMR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松本启介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
2、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伍志健 (51)Int.Cl. A61B 17/06(2006.01) (54)发明名称 缝合针 (57)摘要 手术用的缝合针(10)由前端部分(12)、 本体 (14)及基端部分(16)构成。 前端部分(12)被着色 为与其他的部分(14, 16)不同的颜色。 前端部分 (12)为锥形状, 其长度为缝合针(10)的全长的 10。 贯通活体(30)的缝合针通过持针器(28)夹 持拔出时, 夹持缝合针(10)的前端部分(12)的 话, 缝合针(10)容易折弯。 因此, 医生通过持针器 (28)夹持前端部分(12)以外的部分(14)。 因为前 端部分。
3、(12)被着色, 所以医生可以容易地识别前 端部分(12)和其他的部分(14, 16)。 将前端部分 (12)着色为红色、 绿色、 紫色或者粉色的话, 在血 液附着的缝合位置, 由于前端部分(12)不明显, 可以避免错误夹持前端部分(12)。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08882930 A 2018.11.23 CN 108882930 A 1.一种缝合针, 其为手术用的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合针的前端部分的颜色被着 色为与其以外的部分不同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分的颜色为红色, 绿色, 紫色 及粉色的任意一种。 3.根据。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分为位于所述缝合针的 长度方向的包含所述缝合针的前端的10之内的长度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分内, 从所述缝合 针的前端到所述前端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途位置的前端区域, 被着色为与所述前端部分以 外的部分不同的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区域的颜色为黑色。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分内, 从所述缝合 针的前端到所述前端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途位置的前端区域, 设置为无着色。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针。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区域相对于所述前 端部分的长度比例为50以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882930 A 2 缝合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针。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本特开2015-58112号公报中, 公开了一种缝合针, 为了容易地识别缝合针的 表里及方向, 在整体形状呈弯曲的缝合针的弯曲外周侧及弯曲内周侧, 沿缝合针的长度方 向分别形成第一线、 第二线, 进一步地, 形成环绕缝合针的周向的第三线, 第三线沿缝合针 的长度方向以设定的间隔形成有多处。 0003 使用缝合针时, 动作一般是: 通过持针器夹持缝合针, 例如, 将缝合针的前端从。
6、患 者的皮肤(活体)朝向皮肤下组织(活体)刺入, 并根据缝合针的弯曲, 将缝合针贯穿皮肤下 组织以使缝合针的前端回到刺入的皮肤侧, 通过持针器夹持从皮肤露出的前端部分, 将缝 合针从皮肤下组织及皮肤中拔出。 发明内容 0004 但是, 夹持该前端部分将缝合针拔出时, 会对该前端部分造成负担。 为了避免这种 情况, 持针器有必要不夹持前端部分, 而是更进一步地夹持基端侧(缝合线通过的部分侧) 将缝合针拔出。 如专利文献1所示, 通过在缝合针上形成第三线, 以此作为标记, 可以避免夹 持前端部分, 但是, 由于其作为标记的识别力并不高, 存在错误夹持前端部分的问题。 0005 在此, 本发明针对上。
7、述问题, 目的是提供一种缝合针, 可以提醒做手术的医生注 意, 以使医生不夹持缝合针的前端部分而减少对缝合针的前端部分的负担。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缝合针, 其特征是, 将所述缝合针的前端部分的颜色, 着色形成为与其以外的部分不同的颜色。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0008 图2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缝合活体的动作(刺入前)的示意图。 0009 图3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缝合活体的动作(刺入后且前端露出前)的示意 图。 0010 图4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缝合活体的动作(前端露出后)的示意图。 0011 图5是使用第一实。
8、施方式的缝合针缝合活体的动作(拔出前)的示意图。 0012 图6是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缝合活体的动作(拔出后)的示意图。 0013 图7是表示弯曲成圆弧形状的缝合针使用后的折弯位置的分布的图。 0014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的局部放大图。 0015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882930 A 3 0016 以下,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7 第一实施方式 0018 图1表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的手术 用的缝合针10以不锈钢等作为材料, 具有弯曲成大致半圆形的。
9、外形, 由前端部分12、 本体 14、 基端部分16构成。 前端部分12、 本体14及基端部分16, 对其截面形状不做特别的限定, 可 以适用圆形形状或者三角形等的多边形形状等。 并且, 该截面形状也可以设计为沿缝合针 10的长度方向移动而变化。 另外, 缝合针10, 将包含前端部分12的缝合针10的约1/3的长度 内的部分作为刺入活体30(参照图2)的刀刃而起作用。 0019 前端部分12, 是具有在缝合针10中最先刺入活体30的前端12a的部分, 具有朝向前 端12a直径变小的锥形状。 本体14也可以设置为从缝合针10的长度方向(沿缝合针10的圆弧 形状的方向)的中途开始朝向前端部分12侧。
10、直径变小的锥形状。 基端部分16为穿通(保持) 缝合线(未图示)的部分。 基端部分16沿缝合线10的长度方向, 延伸出一对臂部18。 一对臂部 18的前端侧的相互对向的侧面, 形成有倾斜面20, 通过两个倾斜面20, 一对臂部18之间, 形 成有楔形的导入部22。 另外, 一对臂部18的根部侧的相互对向的侧面, 分别形成有缺口24, 通过两个缺口24的相互对向, 形成穿通(保持)缝合线的通孔26。 0020 将缝合线穿过通孔26时, 使缝合线的侧面按压入导入部22, 通过该力将一对臂部 18朝相互分离的方向暂时弯曲, 将缝合线穿过这对臂部18之间, 并保持该状态将缝合线导 入至通孔26即可。 。
11、当然, 也可以不使用导入部22而将缝合针10的端部直接穿通至通孔26。 另 外, 作为缝合针, 可以是缝合针与缝合线预先接合的 “带针缝合线” , 及使用时将缝合针与缝 合线组合使用的 “医疗用缝合针” 。 0021 在本实施例中, 其特征是, 缝合针10的前端部分12被着色为与其以外的部分不同 的颜色。 作为着色方法, 有喷涂对人体无害的颜料或者染料, 化学镀或电镀对人体无害的金 属等, 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通过光的干涉能够看到颜色)等的方法。 颜料或者染料的话可以 选择任意的颜色, 例如可以适用红色(其他的, 橙色等暖系色)、 绿色等的中性色、 紫色、 粉色 等有彩色。 镀金属的话, 可以使。
12、用镀上的金属固有的颜色。 氧化膜的话, 可以选择黑、 绿、 青、 金、 品红(赤系色)等的颜色。 0022 另一方面, 本体14及基端部分16, 不必特别着色, 另外着色时也优选着色为与前端 部分12不同的颜色, 着色方法也可以任意执行上述的喷涂、 电镀、 形成氧化膜等方法。 0023 接下来, 使用图2至图6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缝合针10来缝合活体30的动作进行说 明。 另外, 在图2至图6中省略了缝合线的图示。 0024 如图2所示, 通过持针器28(只图示夹持部分)夹持在通孔26处穿通有缝合线的缝 合针10, 将缝合针10的前端12a以预设的角度抵接至活体30的缝合位置。 0025 如图3。
13、所示, 使用持针器28将缝合针10的前端12a刺入活体30, 根据缝合针10的弯 曲形状, 一边改变夹持缝合针10的持针器28的角度, 一边进行缝合针10的刺入动作。 在此, 将缝合针10刺入活体30时, 优选为以前端部分12几乎垂直于活体30的方向刺入活体30的方 式, 操作缝合针10的方向。 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 虽然使用持针器28作为夹持缝合针10的器 具, 但是, 其他的夹持手段, 如镊子(持针镊)等也可以适用。 0026 如图4所示, 继续进行缝合针10的刺入动作。 并且, 虽然前端12a及前端部分12从活 体30露出了, 但由于前端部分12为禁止夹持的部分, 所以还不能进行缝合针。
14、10的拔出动作。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882930 A 4 0027 如图5所示, 继续进行缝合针10的刺入动作的话, 缝合针10的本体14从活体30中露 出。 通过这样, 将持针器28的夹持位置从基端部分16侧变为本体14的前端部分12旁边的位 置, 可以实施拔出动作。 0028 如图6所示, 根据缝合针10的弯曲形状, 一边改变夹持缝合针10的持针器28的角 度, 一边进行缝合针10的拔出动作。 此时, 由于持针器28没有夹持缝合针10的前端部分12, 所以不会对该前端部分12产生负担。 最后, 通过将缝合针10从活体30中完全地拔出, 缝合线 在活体30上被缝合。 0。
15、029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缝合针10, 由于禁止夹持的前端部分12被着色为与其他部分不 同的颜色, 所以前端部分12和其他部分的识别变得容易。 通过这样, 促进对做手术的医生的 注意提醒, 避免夹持缝合针10的前端部分12的夹持, 减少对前端部分12的负担。 0030 特别地, 在本实施方式中, 优选地将前端部分12着色为红色。 在手术中, 缝合位置 附着有患者的血液, 血液的颜色成为支配颜色。 因此, 通过将前端部分12着色为红色, 使前 端部分12变得不明显, 可以避免错误地夹持前端部分12。 另外, 在手术现场, 从防止感染等 的观点来看, 有必要维持必须可以识别血液的环境, 因此, 医疗。
16、器械通常不使用红色的。 但 是, 由于使用后的缝合针10必须回收、 消毒或者废弃, 因此, 不会产生感染等的问题。 关于前 端部分12, 就算用紫色或者粉色这些与红色类似的颜色着色, 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0031 另外, 也适合将前端部分12着色为绿色。 通过这样, 虽然将前端部12刺入活体30之 前, 可以识别前端部分12, 但是当将该前端部分12从活体30中露出后, 由于前端部分12上附 着有血液, 前端部分12看起来会成为接近黑色的颜色, 可以将前端部分12变得不明显。 0032 本申请的发明者, 收集了很多在缝合作业中折弯的缝合针, 对其折弯位置的分布 进行了调查。 图7中, 将前端1。
17、2a的位置设为0, 将基端16a的位置设为100, 表示弯曲成圆 弧形状的缝合针10的折弯位置的分布。 根据使用后的缝合针可知缝合的动作, 虽然与图2- 图6表示的方式一样, 但是还存在夹持了前端部分12的情况。 如图7所示, 可知缝合针10的折 弯位置集中在从缝合针10的前端12a开始到缝合针10的长度方向的10的位置。 其原因是, 将缝合针10从活体30中拔出时(参照图5), 夹持比该10的位置更前的前端12a的话, 应力 会集中在该10的位置, 而使得缝合针10被折弯了。 并且, 如图7所示, 可知基端16a侧相比 于所述长度方向的15的位置, 分布变得稀疏, 缝合针10的折弯数显著地减。
18、少了。 0033 因此, 从图7表示的结果来看, 优选地, 将位于缝合针10的长度方向的包含缝合针 10的前端12a的10(或者15)之内长度的部分, 作为前端部分12(参照图1)着色。 通过这 样, 提醒做手术的医生注意, 避免夹持该前端部分12, 在拔出缝合针10时, 避免施加于缝合 针10的应力集中在缝合针10的特定的位置, 可以减轻对缝合针10的负担。 0034 在本实施方式中, 基端部分16上设置有形成通孔26的一对臂部18, 但是也可以将 通孔26设置为单纯地贯通基端部分16的贯通孔。 另外, 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粘接剂将缝合线 接合至基端部分16, 或者构成为通过铆接紧固等将缝合线连。
19、接至基端部分的 “带针缝合 线” 。 进一步地, 在本实施方式中, 缝合针10具有大致半圆形的圆弧形状, 也可以是直线形 状。 并且就算是圆弧形状, 也可以适用半圆形的圆弧以外的形状, 如从整周的圆弧(环状) 中, 分别以5/8、 7/16、 3/8、 1/4的长度的比例取出的形式的圆弧形状。 进一步地, 也可以适用 整体为直线但只有前端部分弯曲成圆弧型的形状。 另外, 不管是哪种缝合针, 缝合的顺序都 与图2至图6同样地执行。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882930 A 5 0035 第二实施方式 0036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缝合针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8所示, 第二实施方式的。
20、缝合针 10A, 虽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针10外形相同, 但是在前端部分12内, 从缝合针10A的前端 12a到前端部分12的长度方向的中途位置的前端区域12b, 被着色为与前端部分12的这些 (前端区域12b)以外的部分不同的颜色。 特别地, 前端区域12b, 优选着色为黑色, 除此以外 也可以着色为白色、 金色、 银色。 0037 这样, 通过将前端区域12b着色为与前端部分12的其他的部分不同的颜色, 使医生 从视觉上辨别将缝合针10刺入活体30(图8未图示)然后从活体30中再次露出的前端12a的 存在, 可以提高缝合的作业效率。 0038 第三实施方式 0039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
21、缝合针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9所示, 第三实施方式的缝合针 10B, 虽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缝合针10的外形相同, 但是在前端部分12内, 从缝合针10的前 端12a到前端部分12的长度方向的中途位置的前端区域12b, 设置为无着色。 前端区域12b为 缝合针10的表面露出的状态, 为表示缝合针10的材料的颜色(银色、 褐色等)的部分。 0040 这样, 通过将前端区域12b设置为无着色, 使医生从视觉上辨别将缝合针10刺入活 体30(图9未图示)然后从活体30中再次露出的前端12a的存在, 可以提高缝合的作业效率。 0041 在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中, 优选地, 将前端区域12b相对于前端。
22、部分12的 长度的比例设置为50以下。 通过这样, 能够兼顾对前端12a的注意提醒和避免前端部分12 的夹持。 0042 以上, 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但是, 上述实施方式不过示意了本发 明的适用例的一部分, 并非旨在将本发明的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 构成内。 0043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3月3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特愿2016- 71200的优先权, 此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并入本说明书中。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882930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108882930 A 7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108882930 A 8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108882930 A 9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108882930 A 10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108882930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