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10091505.4 (22)申请日 2012.03.30 A61B 5/055(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3 上海市嘉定区上海市嘉定工业 区普惠路 333 号 3 幢 1098 室 (72)发明人 詹松华 卢智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1237 代理人 郑玮 CA 2766453 A1,2010.12.29, 说明书第 7-11 页、 图 1,2B,5. CA 2766453 A1,2010.12.29, 说明书第 7-11 页。
2、、 图 1,2B,5. CN 1171228 A,1998.01.28, 说明书第 5 页、 图 4. CN 1238463 A,1999.12.15, 图 6. CN 202589524 U,2012.12.12, 权利要求 1-5. CN 201558121 U,2010.08.25,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颈部专用的磁共振成像 装置, 包括磁体、 患者支撑装置、 扫描控制系统, 所 述磁体外圈集成了射频场发射 / 接收线圈层 ; 所 述射频场发射 / 接收线圈外圈依次设置梯度场线 圈场和磁体超导线圈层磁共振装置及。
3、其系统 ; 以 及一种磁共振系统。不仅使患者处于一种舒适的 治疗状态 ; 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医院的采购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率。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陈飞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3356186 B 2016.04.27 CN 103356186 B 1/1 页 2 1.一种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装置, 包括磁体、 患者支撑装置、 扫描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外圈集成了射频场发射 / 接收线圈层 ; 所述射频场发射 / 接收线圈外圈依次设置 梯度场线圈层和磁体超导线圈层 ; 所述磁体与。
4、一个可升降、 旋转的支撑机构连接, 所述磁体 可被控制进行升降、 平移和任意角度旋转 ; 所述患者支撑装置根据所述磁体的位置配合调 节 ; 所述患者支撑装置为三段式躺椅, 置于所述磁体的下方, 所述三段式躺椅可根据所述磁 体的位置配合进行旋转、 折叠自由度上的调节, 通过升降所述磁体和调节所述患者支撑装 置, 使患者头颈部方便进入所述磁体内壁检查。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体一端面处设置有唇样 外延部。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于地面 或墙体。 4.一种磁共振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含至少两台如权利要。
5、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 振成像装置, 所述磁共振成像装置与一套分时控制系统连接, 分时控制系统进而连接与所 述磁共振成像装置相应的操作和显示终端, 实现对多台磁共振成像装置进行分时控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56186 B 2 1/2 页 3 一种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影像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头颈部专用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 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磁共振 (MR) 成像是将受检者的身体或身体的某部位置于主磁场中进行扫描拍摄 取得医学成像的技术。据医院使用统计表明 MR 临床检查约 50来自于头颈部检查, 对于 现有的 MR 设备。
6、, 不仅体积庞大, 价格昂贵, 而且由于检查空间比较狭窄, 在进行磁共振检查 时, 对于恐惧封闭空间的患者来说, 他们常常会感到检查带来的不快, 甚至无法进行磁共振 成像检查。 0003 因此设计一种头颈部专用 MR 的磁体及磁共振装置配合全身型 MR 装置使用, 即可 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用磁体磁共振装置及其系统, 不仅结构 简单、 体积精简, 而且利于病人使用。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装 置, 包括磁体、 患者支撑装置、 扫描控制系统, 所述磁体外圈集成了射频场发射 / 。
7、接收线圈 层 ; 所述射频场发射 / 接收线圈外圈依次设置梯度场线圈场和磁体超导线圈层。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磁体一端面处设置有唇样外延部。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磁体与一个可升降的支撑机构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与地 面或墙体 0008 进一步的, , 所述患者支撑装置为三段式躺椅, 置于所述磁体的下方。 0009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 所述磁共振成像装置与 一套分时控制系统连接, 分时控制系统进而连接与所述磁共振成像装置相应的操作和显示 终端, 实现对多台磁共振成像装置进行分时控制。 0010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 将射频线圈、 。
8、梯度线圈和磁体超导线圈集成 在磁体部分, 大大缩小了磁体线圈部分的体积, 继而使磁体可以在可升缩部件的支撑下实 现升降 ; 使患者处于一种舒适的治疗状态 ; 而且由于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可以分时控制多台 所述的磁共振装置, 可以大大节省医院的采购成本。 附图说明 0011 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系统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详细给出。 0012 图 1 为本发明磁共振成像设备用磁体与线圈的截面示意图 ; 0013 图 2 为本发明所述磁共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3 为本发明所述磁共振装置中唇样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103356186 B 3 2/2 页 4 0015 图 4。
9、 为本发明所述磁共振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及其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7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一种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装置, 包括磁体 31、 患者支撑装置 4 及 扫描控制系统 ( 未图示 )。所述磁体 31 为圆环形, 圆环的内孔径为 300mm 左右, 适合多数 人体头颈部检查 ; 场强适宜为 1.5T 或 3.0T 超导磁体。磁体 31 的外圈集成了射频场发射 / 接收线圈层 32 ; 所述射频场发射 / 接收线圈外圈 32 依次设置梯度场线圈场 33 和磁体超导 线圈层 34。如图 3 所示, 所述磁体 31 一端面处设置有。
10、唇样外延部 311, 所述唇样外延部 311 结构与患者 1 肩部贴合, 便于患者 1 在躺卧姿势下肩部靠近磁体 31。所述磁体 31 与一个 可升降的支撑机构 2 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 2 与墙面支撑连接。磁体可被控制升降、 平移和任 意角度旋转, 以方便适应患者头颈部在座位、 半卧位等不同姿势下进入扫描仪检查。 所述磁 体 31 下方为患者支撑装置 4,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患者支撑装置 4 为三段式躺椅, 所述患者 支撑装置4的支撑头部段靠近磁体入口端, 所述三段式躺椅还可根据磁体31的位置配合旋 转、 折叠等自由度的调节, 患者入座后, 头部朝斜上方, 通过升降磁体 31 和调节患者支。
11、撑装 置 4, 使患者头颈部方便进入磁体内部检查。 0018 当然, 以上超导磁体也可以替换成永磁型磁体。 0019 由于本发明将射频场发射 / 接收线圈外圈 32、 梯度线圈 33 和磁体超导线圈 34 集 成在磁体 31 部分, 大大缩小了磁体 31 与线圈部分的体积, 继而使磁体 31 可以在支撑机构 2 的升降下实现位置的调节, 使患者 1 便于舒适的接受扫描, 尤其是解除了幽闭症患者 1 的 痛苦。 0020 考虑头颈部专用MR系统的实际需求量, 很可能出现同一医院配备超过1台头颈专 用机的情况。由于软件、 应用系统设计专用性较强 ( 仅提供头颈部扫描 ), 可考虑采用一套 电子机柜。
12、和一台控制计算机进行多台扫描系统的控制, 操作主机和扫描后重建图像及后处 理可以支持多台终端访问。如图 4 所示,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 一种磁共振系 统, 包含至少两台如上所述的磁共振装置 1, 2n, 多台所述磁共振装置与一套分时控 制系统连接, 分时控制系统进而连接相应的 n 台操作和显示终端。当操作者操作所述终端, 给分时控制系统传递控制命令时, 分时控制系统会选通磁共振装置 1、 2n 中的其中 一台所述磁共振装置, 所述磁共振装置开始对患者进行诊断 ; 诊断取得的数据通过分时控 制系统反向传输到所述终端, 进行图像处理。以上所述即可实现通过一套分时控制系统分 时控制多台所述磁共振装置, 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节省医院的采购成本。 0021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 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 明 书 CN 103356186 B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56186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