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005108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65960.7

申请日:

20050419

公开号:

CN1689507A

公开日:

20051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022,A61B5/0225

主分类号:

A61B5/022,A61B5/0225

申请人: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泽野井幸哉,田中孝英,中西浩也,中西刚文,佐野佳彦,谷口实,井上智纪

地址:

日本京都府

优先权:

2004-123857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龙鑫;王玉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在血压计算之前,预先将空气密封于卷绕安装在血压测定部位上的血压测定用袋内,参照该压力变化,根据进行相对于测定部位的卷绕的适合判定的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掌握测定部位的周长(ST1)。然后,当转到血压测定时,将施加于血压测定用袋的压力加压或者减压(ST2、ST3),检测出血压测定用袋内的压力。按照预先掌握的测定部位的周长,计算出基于所检测出的压力的血压(ST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包括:测定用袋(50),其通过被供给流体而膨胀,并且为了血压测定而卷绕于测定部位;压力检出部(32),其检测出上述测定用袋(50)内的压力;周长检出部(30),其在将规定量的上述流体供给到上述测定用袋(50)中并将其密封于该袋内,然后将上述测定用袋(50)卷绕于上述测定部位的过程中,基于由上述压力检出部检测出的压力的相对变化,检测出上述测定部位的周长;血压算出部,其根据上述测定部位的由上述周长检出部检测出的上述周长,计算出基于由上述压力检出部(32)检测出的上述压力的血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上述周长检出部(30)根据将上述规定量的流体密封于上述测定用袋(50)中而将该测定用袋(50)卷绕于上述测定部位时的由上述压力检出部检测出的压力、和在之后将上述测定用袋(50)进一步卷绕于上述测定部位的过程中由上述压力检出部(32)逐次检测出的压力的差达到规定值的所需时间,检测出上述测定部位的周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值为表示上述测定用袋最佳地卷绕于上述测定部位的状态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上述周长检出部(30)根据将上述规定量的流体密封于上述测定用袋(50)中而卷绕于上述测定部位时的由上述压力检出部(32)检测出的压力、和在之后从将上述测定用袋(50)进一步卷绕于上述测定部位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由上述压力检出部(32)检测出的压力的差,检测出上述测定部位的周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上述血压算出部按照从计算出上述血压值用的多个操作过程中、基于由上述周长检出部(30)检测出的上述周长而选择的操作过程,计算出基于上述测定用袋(50)内的压力的血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上述血压算出部按照基于由上述周长检出部(30)检测出的上述周长而选择的计算出血压值用的特征量,根据由上述压力检出部(32)检测出的压力计算出血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上述血压算出部按照与由上述周长检出部(30)检测出的上述周长对应的修正参数值,对所计算出的血压值进行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血压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调整部,该压力调整部为了计算出上述血压值而调整上述测定用袋(50)内的压力,上述压力调整部按照与由上述周长检出部(30)检测出的上述周长对应的调整参数值,调整上述测定用袋(50)内的压力。 9.一种血压测定方法,将通过被供给流体而膨胀的测定用袋(50)卷绕于测定部位来测定血压,其特征在于,包括:周长检出步骤(ST1),根据在将规定量的流体供给到上述测定用袋(50)中并将其密封于该袋内、然后将上述测定用袋(50)卷绕于上述测定部位的过程中的上述测定用袋(50)内的压力的相对变化,检测出上述测定部位的周长;血压算出步骤(ST5),按照由上述周长检出步骤检测出的上述周长,计算出基于上述测定用袋(50)内的压力的血压值。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身体的测定部位卷绕安装空气袋来测定血压的电子血压 计和血压测定方法,特别是涉及检测出所卷绕的测定部位的周长的电子血压 计和血压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过去的电子血压计如下所示。使用者在测定部位卷绕内设有供给空 气等流体时膨胀的空气袋的袖带,通过该空气袋的膨胀来对测定部位进行增 压、减压,根据此时获得的空气袋内的压力(袖带压力)与脉搏波信号,采 用规定的算法计算出血压。根据血压计的不同也有代替脉搏波信号而使用柯 氏(コロトコフ)音的血压计。

但是,在这样的过去的电子血压计中,由于难以自动地掌握使用者的卷 绕有袖带的测定部位的周长,故具有血压算出精度受到测定部位的周长影响 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血压的算出精度较大程度取决于袖带的宽度与测定部位 的周长之间的关系。为了计算出正确的血压值,必须以适当压力压迫测定部 位的动脉。在压迫该动脉所需要的压力(在后面称为“压迫力”)过强、或 者过弱时,均无法计算出正确的血压值。为了获得适当的压迫力,必须要求 针对每个测定部位的周长适用适当宽度的袖带。

另一方面,由于袖带的宽度一般为可适用于测定部位的某个范围的周长 的尺寸,故无法根据测定部位的周长,获得假定的血压算出精度。于是,希 望采用与测定部位的周长相对应的血压测定操作过程,但是在过去的血压计 中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即根据脉搏波振幅的特征和柯氏(korotkoff)音的特 征而准备多个图形,选择性地采用血压的算出算法,然而无法消除测定部位 的周长造成的影响。

于是,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6-245911号公报中提出掌握测定部位的周 长的功能。在该公报中,分别提出从外部输入周长的功能、通过设置于袖带 上的滑动电阻的值进行检出的功能、根据袖带内的压力成为一定的水平时的 所需时间进行检出的功能等。

上述公报中公开的从外部输入周长的方法必须是被测者预先测定周长 而进行掌握,另外,每当测定血压时必须输入周长等,操作性不好。另外, 由于松弛地卷绕袖带、或紧紧地卷绕袖带等的卷绕方式不同,所检测出的周 长产生偏差,故采用滑动电阻的方法或利用所需时间的方法都无法称为检测 出正确周长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出测定部位的周长的电 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测定部位的周长无关,可实现高精度 的血压测定的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某方面的电子血压计,包括:血压算出部,其按照测定部位的 周长,计算出将被供给流体而膨胀的测定用袋卷绕于测定部位而基于测定用 袋内的压力的血压;周长检出部,其根据在卷绕时将规定量的流体供给到测 定用袋并将其密封于该袋内之后、将测定用袋卷绕于测定部位的过程中的测 定用袋内的压力的相对变化,检测出测定部位的周长。

由于计算出基于测定用袋内的压力的血压而采用的测定部位的周长可 根据将测定用袋卷绕于测定部位的过程中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的相对变化 而检测出,故无论测定用袋的卷绕松或紧,均可正确地检测出周长。

优选周长检出部根据将流体密封于测定用袋中而卷绕安装于测定部位 时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和在之后将测定用袋进一步卷绕于测定部位的过程 中逐次检测出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的差达到规定值的所需时间,检测出测定 部位的周长。

由于可根据测定用袋卷绕安装于测定部位时刻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和 在之后的卷绕过程中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的差达到规定值的所需时间,即, 根据相对的压力变化检测出周长,所以无论测定用袋的卷绕松或紧,均可正 确地检测出周长。

优选规定值为表示测定用袋最佳地卷绕于测定部位的状态的值。所以, 在测定用袋为最合适地卷绕的状态下检测出周长,这样,可检测出更加正确 的周长。

优选周长检出部根据将流体密封于测定用袋中而卷绕安装于测定部位 时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和在之后将测定用袋进一步卷绕于测定部位的过程 的规定时间中检测出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的差,检测出测定部位的周长。

由于可根据将测定用袋卷绕安装于测定部位时刻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 和在之后的卷绕过程的规定时间中的测定用袋内的压力的差,即,基于相对 的压力变化而检测出上述周长,故无论测定用袋的卷绕松或紧,均可正确地 检测出周长。

优选血压算出部按照从计算出血压的多个操作过程中、基于由周长检出 部检测出的周长而选择的操作过程,计算出基于测定用袋内的压力的血压。

由于可根据所检测出的周长,选择性地切换血压算出的操作过程,故无 论测定部位的周长如何,均可高精度地计算出血压。

优选血压算出部按照基于由周长检出部检测出的周长而选择的血压算 出用的特征量,计算出基于测定用袋内的压力。

由于可根据所检测出的周长,选择性地切换血压算出用的特征量,故无 论测定部位的周长如何,均可高精度地计算出血压。

优选血压算出部按照与由周长检出部检测出的周长对应的修正参数值, 对所计算出的血压进行修正。

由于可选择性地切换用于修正基于所检测出的周长而计算出的血压的 参数值,故无论测定部位的周长如何,均可高精度地计算出血压。

优选还包括压力调整部,该压力调整部为了计算出血压而调整测定用袋 内的压力。压力调整部按照与由周长检出部检测出的周长对应的调整参数 值,调整测定用袋内的压力。

由于在为了计算出血压而调整测定用袋内的压力时,调整用的参数值可 根据所检测出的周长选择性地进行切换,故无论测定部位的周长如何,压力 调整均适合,可高精度地计算出血压。

根据对应于附图而理解的本发明的下述的具体描述,会明白本发明的上 述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方面与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和图1C为本实施形式的血压测定的整体流程图与血压算 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采用的电子血压计的方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采用的电子血压计的空气系统的结构图;

图4A和图4B为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采用的电子血压计的外 观和使用状态的图;

图5A和图5B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采用的周长检出操作过程的一 个实例的图;

图6A~图6C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采用的周长检出操作过程的另 一实例的图;

图7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采用的血压算出操作过程的切换实例的 图;

图8A和图8B为说明测定部位周长的加压速度调整的操作过程的图;

图9A和图9B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袖带加压与减压的处理流程图;

图10A和图10B为说明测定部位周长的减压速度调整的操作过程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描述。本实施形式的电子血压 计既可采用基于振量(ォシロメトリツク)方法的血压测定方法,也可采用 按照柯氏音而进行测定的方法中的任何方法。

另外,在这里假定测定部位为上臂,但是并不限于上臂,也可为其它部 位,例如手指、手腕等。

此外,本实施形式的电子血压计采用自动地将袖带卷绕于测定部位的电 子血压计。作为自动卷绕的电子血压计,既可为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 6-237906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的血压计,其以通过马达的旋转而使袖带的相 对于测定部位的卷绕直径变小的方式使袖带的张力增加,还可为象本实施形 式所示的那样的血压计,其通过经由箍套的压迫固定用空气袋的膨胀力而缩 小血压测定用空气袋的相对于测定部位的卷绕直径。

图1A、图1B与图1C以及图9A和图9B表示与血压测定关联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采用的电子血压计的方框结构,图3表示电子 血压计的空气系统,图4A和图4B示意地表示电子血压计的外观和使用状态。

(关于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2,电子血压计1包括: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压迫固定用空气 袋51;血压测定用空气系统52,其用于通过管53,对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 供给或排出空气;放大器35,其与血压测定用空气系统52相关联而设置; 泵驱动电路36;阀驱动电路37;A/D(模拟/数字)转换器38。而且电子血 压计1包括:压迫固定用空气系统54,其用于通过管55对压迫固定用空气 袋51供给或排出空气;放大器45,其与压迫固定用空气系统54相关联而设 置;泵驱动电路46;阀驱动电路47;A/D转换器48。而且电子血压计1包 括:CPU(中央处理单元)30,其用于集中控制和监视各部分;存储器39, 其用于存储使CPU30进行规定的动作的程序和所测定的血压值等各种信息; 显示器40,其用于显示包括血压测定结果的各种信息;操作部41,其是为 了输入测定用的各种指示而被操作的。存储器39中预先存储有基于图1A~ 图1C以及图9A与图9B的流程的程序,这些程序由CPU30从存储器39中 读出而执行。

血压测定用空气系统52具有:压力传感器32,其检测出血压测定用空 气袋50内的压力(在下面称为“袖带压力Pc”)而进行输出;泵33,其用 于向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供给空气;阀34,其为了排出或封入血压测定用 空气袋50的空气而进行开闭。放大器35输入压力传感器32的输出信号, 对其进行放大,并提供给A/D转换器38。

A/D转换器38输入所提供的模拟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所转 换的信号输出给CPU30。泵驱动电路36根据从CPU30提供的控制信号对泵 33的驱动进行控制。阀驱动电路37根据从CPU30提供的控制信号进行阀 34的开闭控制。

压迫固定用空气系统54具有:压力传感器42,其用于检测出压迫固定 用空气袋51内的压力并进行输出;泵43,其用于将空气供给压迫固定用空 气袋51;阀44,其为了排出或封入压迫固定用空气袋51的空气而进行开闭。 放大器45输入压力传感器42的输出信号,对其进行放大,并提供给A/D转 换器48。该A/D转换器48输入所提供的模拟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将所转换的信号输出给CPU30。泵驱动电路46按照从CPU30提供的控制信 号控制泵43的驱动。阀驱动电路47按照从CUP30提供的控制信号控制阀 44的开闭。

参照图4A,电子血压计1包括用于固定作为被测者的测定部位的上臂 的固定用筒状外壳57和血压计主体部58。血压计主体部58中具有作为显示 器40的LCD59和灯60。另外,在血压计主体部58中,以可进行外部操作 的方式,作为操作部41而具有电源开关61、指示血压测定的开始和停止用 的开始开关62和停止开关63。在固定用筒状外壳57的内周面具有安装于测 定部位的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图4B表示为了血压测定,从固定用筒状外 壳57的图面这一侧方向插入作为被测者的测定部位的上臂的状态。

图3示意地表示图4B状态的固定用筒状外壳57的横截面。在固定用筒 状外壳57中,从作为测定部位的上臂的外周朝向固定用筒状外壳57的内周 面方向设置有测定用空气袋50、其直径可自由伸缩的压迫固定用箍套56和 压迫固定用空气袋51。当通过压迫固定用空气系统54慢慢供给空气而使压 迫固定用空气袋51膨胀时,通过该作用使压迫固定用箍套56的直径收缩, 所以伴随于此,介于压迫固定用箍套56和身体(上臂)之间的测定用空气 袋50按压于测定部位。由此测定用空气袋50通过压迫固定用箍套56和压 迫固定用空气袋51而卷绕于身体(臂)周围,成为可进行血压测定的状态。

假定在后述的袖带最佳卷绕处理中,在泵33停止的状态下驱动泵43, 将空气慢慢供给到压迫固定用空气袋51中,压迫固定用空气袋51膨胀,由 此,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卷绕于上臂的周围。

(关于血压测定操作过程)

在图1A和图1B的操作过程中,在通过压迫固定用空气袋51的膨胀, 将作为袖带的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卷绕于测定部位而处于最佳卷绕状态时, 即,在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的袖带压力Pc达到周长检出用的规定水平时, 获得测定部位的周长,根据所获得的周长选择最佳的血压算出操作过程,由 此提高血压测定的精度。参照图1A对操作过程的大致状况进行描述。

首先,在图4B的可测定血压的状态下,被测者对电子血压计1的电源 开关61进行操作,如果电源接通,则进行电子血压计1的初始化处理(步 骤ST0)。

在上述初始化处理中,进行CPU30的复位(reset)、存储器39的作业 区域的清除、阀33和34的打开以及压力传感器32和42的零点调整(调整 到0mmHg)。所以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与压迫固定用空气袋51的内压均 为大气压(0mmHg)。

接着当由被测者操作开始开关62时,之后CPU30在血压测定用空气袋 50处于最佳卷绕的状态时检测出测定部位的周长(步骤ST1)。该具体内容 在后面描述。

当检测出测定部位的周长时,接着CPU30停止已驱动的泵43,开始泵 33的驱动,慢慢使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的袖带压力Pc上升(步骤ST2)。 在慢慢加压的过程中,当袖带压力Pc达到血压测定用的规定水平时,CPU30 将泵33停止,接着慢慢打开已关闭的阀34,慢慢排出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 中的空气,慢慢减小袖带压力Pc(步骤ST3)。在本实施形式中,在袖带压 力Pc的这种的微小速度减压过程中测定血压。

首先,在袖带压力Pc慢慢减压的过程中,CPU30获得从压力传感器52 输出的袖带压力Pc的检出信号,检测出与该信号叠加的脉搏波信号(步骤 ST4)。由于步骤ST2~步骤ST4的处理操作过程为公知的过程,故其具体 内容省略。

接着,CPU30根据在步骤ST4中求出的脉搏波信号,按照公知的操作过 程计算出血压(收缩期血压、舒张期血压、平均血压)值(步骤ST5)。在 该血压值的计算中,根据在步骤ST1中检测出的测定部位周长,选择性地启 动血压值计算用的适当的算法。其具体内容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另外,也可 对在步骤ST5中计算出的血压值象后述那样进行修正处理(步骤ST5a)。

当在步骤ST5中计算出血压值时,CPU30将所计算出的血压值存储于存 储器39中(步骤ST6),同时将所计算出的血压值显示于LCD59中(步骤 ST7)。此时阀34和44都全部打开。由此,一系列的血压测定结束。另外, 在步骤ST5a中执行修正的情况下,将修正后的血压值存储于存储器39中。

(关于测定部位周长的检出)

在步骤ST1中,首先对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按照下面的操作过程进行 预备加压。即,CPU30关闭阀34并驱动泵33,对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供 给袖带压力Pc为可进行后述的最佳卷绕判定的压力水平、例如与大气压相 同水平这样的规定容量的空气后,停止泵33。该规定容量为少量,通过实验 而预先求出,根据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的容积等的尺寸不同,该量可以变 化。然后,执行最佳卷绕判定处理。表示规定容量的数据预先存储于CPU30 的图中未示出的存储器中。

在最佳卷绕判定处理中,由于CPU30关闭阀44并驱动泵43,将单位时 间下一定量的空气慢慢供给压迫固定用空气袋51,故通过由此产生的压迫固 定用空气袋51的膨胀力,缩小固定用箍套56的直径,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 以慢慢卷绕的方式压迫固定作为测定部位的臂周上。与该动作并行,CPU30 根据压力传感器32逐次输出的检出信号所表示的袖带压力Pc,判定血压测 定用空气袋50是否处于以血压测定用的适当的施加压力卷绕于测定部位的 状态,在判定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达到最佳地卷绕于被测者的测定部位的 状态时,CPU30停止泵43,检测出测定部位的周长。

下面对由CPU30进行的最佳卷绕判定操作过程和测定部位周长的具体 的第1和第2检出操作过程实例进行描述。

(第1检出操作过程)

参照图5A和图5B对如下内容进行描述,即根据从袖带卷绕时的袖带压 力Pc的卷绕开始时、即预备加压结束时起的变化量(差)达到规定值(例 如,20mmHg)所需要的时间,特定测定部位周长。在图5A中,袖带压力 Pc的变化与虚线箭头表示的测定部位周长建立关联而表示。

在图5A中,纵轴表示袖带压力Pc,横轴表示作为最佳卷绕判定处理的 经过时间的、从泵43的驱动开始时(卷绕开始时)起的经过时间。象该图 所示的那样,在预备加压结束后对压迫固定用空气袋51进行加压并使其膨 胀的过程中,臂周长越长或越大(臂越粗),则袖带压力Pc越急剧上升, 反之,臂周长越短或越小(臂越细),则袖带压力Pc的上升越缓慢。其原 因在于由于在臂粗的情况下,在卷绕开始时刻(即,预备加压结束时刻), 从测定部位承受的压力已经较高,故袖带压力Pc上升时不需要花费时间, 而在臂细的情况下,则为相反的现象。

在图5A所示的袖带卷绕过程中,CPU30监视袖带压力Pc的变化,在袖 带压力Pc的从卷绕开始时刻起的变化量达到规定值时,CPU30判定处于最 佳卷绕状态,另外,预先将表示变化量的规定值的数据存储于CPU30的图 中未示出的存储器中。在图5B中,纵轴表示袖带压力Pc的变化量满足(达 到)规定值所需要的时间(从卷绕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横轴表示测定 部位周长。假定表示图5B的关系的信息通过实验预先获得,作为表391而 存储于存储器39中。

CPU30采用内部的计时器301,计测袖带压力Pc从卷绕开始时刻起的 相对的变化量达到规定值用的所需时间,根据所计测的所需时间,检索存储 器39的表391,特定对应的测定部位周长,并将其读出。由此,可在最佳卷 绕状态中掌握(检出)被测者的测定部位周长。

此外,在这里,通过检索表391来掌握测定部位周长,但是也可采用表 示图5B的关系的式子,计算出测定部位周长。

(第2检出操作过程实例)

参照图6A~图6C,对通过预备加压结束后的袖带卷绕过程中的从任意 的规定时间的袖带压力Pc的卷绕开始时刻起的相对的变化量ΔP(=预备加 压结束时的袖带压力Pc与规定时间的袖带压力Pc的差),特定(检出)测 定部位周长的操作过程进行描述。在图6A与图6B中,袖带压力Pc与变化 量ΔP的变化与点划线的箭头所示的测定部位周长建立关联而表示。

在图6A中与图5A相同,纵轴表示袖带压力Pc,横轴表示从预备加压 结束时刻起的袖带卷绕的经过时间。图6B表示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长或短 (伴随臂的粗→细)的袖带压力变化量ΔP与袖带卷绕的经过时间的关系。 图6C表示由图6B的虚线表示的规定时间的预备加压结束后起的袖带压力变 化量ΔP与测定部位周长的关系。按照图6C,可根据从规定时间的卷绕开始 时刻起的相对的袖带压力变化量ΔP,求出测定部位周长。

假定表示图6C的关系的信息通过实验而预先获得,其作为表392而存 储于存储器39中。

当CPU30采用内部的计时器301,对袖带压力Pc的从卷绕开始后起的 任意的时间进行计时,计算出此时刻的袖带压力变化量ΔP,根据所计算出 的袖带压力变化量ΔP检索存储器39中的表392,指定所对应的测定部位周 长,并将其读出。由此,可掌握被测者的测定部位周长。

还有,在这里,通过检索表392来掌握测定部位周长,但是,也可采用 表示图6C的关系的式子,计算出测定部位周长。

(关于血压算出操作过程的切换)

对血压值算出的操作过程的第1~第3切换实例进行描述。

(第1操作过程切换实例)

图1B表示第1实例的切换的基本操作过程。图1A的步骤ST5的血压 值算出的操作过程准备多个图形,在第1实例中,适用从多个图形中对应于 在步骤ST1中求出的测定部位周长而选择的图形的操作过程。

首先,判别在步骤ST1中求出的测定部位周长(步骤ST50)。例如, 如果测定部位周长为“a”,则选择执行与周长“a”相对应的血压算出操作 过程(步骤ST51),如果为“b”,则选择执行与此相对应的另一血压算出 操作过程(步骤ST52),如果为“n”,则选择执行与此相对应的又一血压 算出操作过程(步骤ST5n)。

步骤ST51~5n的操作过程作为程序预先存储于存储器39中,CPU30 通过从存储器39中读出与测定部位周长相对应的程序,进行选择切换。由 此,无论测定部位周长如何,均可高精度地测定血压。

(第2操作过程切换实例)

在上述第1操作过程切换实例中,是切换CPU30执行的程序本身。在 这里,不是切换执行的程序,而是对应于测定部位周长,选择性地切换在血 压算出算法(程序)中所参照的特征量的值。

例如,血压可采用表示与图7所示的袖带压力Pc对应的脉搏波信号的 振幅值变化的波形的特征量而算出。图1C表示算出的操作过程。具体来说, 人们知道,收缩期血压和舒张期血压分别可根据图7的脉搏波振幅的波形的 脉搏波最大振幅值,在规定比例的位置检测出。按照图7,舒张期血压可以 作为脉搏波最大振幅×β%的位置的袖带压力Pc而检测出,而收缩期血压可 以作为脉搏波最大振幅×α%的位置的袖带压力Pc而检测出。在图1C中, 对应于可在步骤ST1中获得的测定部位周长,改变作为表示脉搏波信号振幅 值的变化的波形的特征量的变量α和β的值(步骤ST501)。由此,无论测 定部位周长如何,均可高精度地测定血压(步骤ST502)。

(第3操作过程切换实例)

在上述第1和第2操作过程切换实例中,是在血压算出开始时或算出时 切换操作过程,但是也可与此不同,也可以象第3操作过程切换实例所示的 那样,在血压算出后,采用与测定部位周长对应的参数值对算出结果进行修 正。例如,也可进行采用与测定部位周长对应的值的比例系数等的加权处理, 对算出结果进行修正。该修正在图1A的步骤ST5a中执行。

另外,也可将根据第1操作过程切换实例的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血压算 出算法的选择性切换、根据第2操作过程切换实例的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血 压算出算法的特征量的选择性切换、以及根据第3操作过程切换实例的与血 压算出后的测定部位周长对应的修正中的多个组合而进行使用。

(其它的实施形式)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获得的测定部位周长仅仅适合用于血压算出操作过 程的适当处理,但是在图8A与图8B、图9A与图9B、以及图10A与图10B 中,也可象本实施形式那样,用于步骤ST2的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的加压 控制或步骤ST3的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的减压控制的适当处理。即,为了 计算出血压,按照与所检出的测定部位周长对应的调整参数值,调整血压测 定用空气袋50的袖带压力。由此,可进行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最佳加压控 制或减压控制,从而提高血压算出的精度。

为了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最佳的加压控制,参照预先存储于存储器39 中的表393,同样为了进行最佳的减压控制,参照预先存储于存储器39中的 表394。假定表393和394的数据预先通过实验而获得。

在表393中,对应于多个测定部位周长的值的每一个,存储应供给泵33 的电压的电平数据。在这里,泵33的运转、即加压速度控制是通过施加于 泵33的电压电平控制,但是,也可象下述这样进行。即,也可按照PWM(脉 宽调制),控制对泵33的电压施加期间。在此情况下,在表393中对应于 多个测定部位周长的值的每一个,存储脉冲宽度的数据。另外,在表394中 对应于多个测定部位周长的值的每一个,存储应供给阀34的电压的电平数 据。在这里,阀34的运转、即减压速度调整按照施加于阀34的电压电平控 制,但是也可按照下述方式形成。即也可按照PWM(脉宽调制),控制对 阀34的电压施加期间。在此情况下,在表394中对应于多个测定部位周长 的值的每一个,存储脉冲宽度的数据。

所以,通过根据所检出的测定部位周长来检索表393或394,可获得对 应的电压电平的数据或电压施加期间的数据。

(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加压速度调整)

在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加压时,基于测定部位周长,改变加压控制所 采用的参数值。在这里,例如根据测定部位周长,对驱动阀34的电压电平 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电平的电压施加于泵33,由此无论测定部位周长如何, 均实现最佳的加压控制。

参照图8A和图8B,对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的加 压速度调整的操作过程进行描述。在图8A中,袖带压力Pc的变化与由实线 的箭头所示的测定部位周长建立关联而表示。步骤ST2中的袖带加压时,为 了驱动泵33,从泵驱动电路36供给泵33的电压的电平与测定部位周长无关 而一定,在此情况下,如图8A所示,在比较由虚线表示的最佳加压速度(袖 带压力上升速度)的情况下,在周长长或大(臂粗)时,加压速度变慢, 与此相反,在周长短或小(臂细)时,加压速度变快。

这样,供给相同电平的电压而驱动泵33时,根据测定部位周长的不同, 直至血压测定用的最佳加压状态的所需时间不同,由此根据测定部位周长的 不同,加压期间的长度不同。因此无法正确检出与袖带压力叠加的脉搏波的 信号,另外,会向被测者施加过大的压力,成为妨碍正确的血压测定的原因。

于是,为了能够在加压过程中正确检测出与袖带压力叠加的脉搏波的信 号,另外,为了以不向被测者施加过大的压力的形式使血压测定精度提高, 必须根据所获得的测定部位周长调整加压速度,即选择性地切换驱动泵33 的电压电平。

为此,在图9A的操作过程中,以步骤ST2中的加压速度为图8A的虚 线所示的那样的最佳加压速度的方式,基于在步骤ST中获得的测定部位周 长而检索表393,根据检索结果,确定作为调整参数的值的驱动电压的电平 或施加期间(步骤ST21),按照所确定的电平或施加期间,将驱动电压供 给泵33(步骤ST22)。其结果是,无论测定部位周长如何,加压速度都象 图8B所示的那样成为最佳加压速度,可正确检测出与袖带压力叠加的脉搏 波的信号,另外,可避免对被测者施加过大的压力,可进行正确的血压测定。

(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袖带减压调整)

在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减压时,根据测定部位周长,改变减压控制所 采用的参数值。在这里,例如根据测定部位周长,对驱动阀34的电压电平 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电平的电压施加于阀34,由此,无论测定部位周长如何, 均实现最佳的减压控制。

参照图10A和图10B,对基于测定部位周长的血压测定用空气袋50的 减压速度调整的操作过程进行描述。在图10A中,袖带压力Pc的变化与由 实线的箭头所示的测定部位周长建立关联而表示。步骤ST3的袖带减压时, 为了打开阀34而驱动,使从泵驱动电路37供给泵34的电压的电平与测定 部位周长无关而为一定时,如图10A所示,在比较由虚线表示的最佳加压速 度(袖带压力下降速度)的情况下,在周长大或长(臂粗)时,减压速度 变慢,与此相反,在周长小或短(臂细)时,减压速度变快。

这样,供给相同电平的电压,打开阀34而驱动的情况下,由于根据测 定部位周长的不同,保持血压测定用的最佳减压状态(微小速度排气状态) 的期间不同,故根据测定部位周长的不同,减压期间的长度也不同。这可构 成无法正确检测出与袖带压力叠加的脉搏波的信号,另外,向被测者施加过 大的压力而妨碍正确的血压测定的原因。

于是,为了能够在减压过程中正确检测出与袖带压力重叠的脉搏波的信 号,另外,为了不对被测者施加过大的压力而使血压测定精度提高,必须根 据所获得的测定部位周长调整减压速度,即,选择性地切换作为调整参数的 值的驱动泵33的电压电平或电压施加期间。

为此,在图9B的操作过程中,按照步骤ST3的减压速度为由图9A的 虚线所示那样的最佳减压速度的方式,根据在步骤ST1中获得的测定部位周 长而检索表394,根据检索结果确定驱动电压的电平、或施加期间(步骤 ST31),按照所确定的电平或施加期间,将驱动电压供给泵34(步骤S32)。 其结果是,无论测定部位周长如何,减压速度都象图9B所示的那样,成为 最佳减压速度,可正确检测出与袖带压力叠加的脉搏波的信号,另外,可避 免对被测者施加过大的压力,可进行正确的血压测定。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应清楚地知道,该描述仅仅是举 例性的,但并不限于此,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和血压测定方法,在血压计算之前,预先将空气密封于卷绕安装在血压测定部位上的血压测定用袋内,参照该压力变化,根据进行相对于测定部位的卷绕的适合判定的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掌握测定部位的周长(ST1)。然后,当转到血压测定时,将施加于血压测定用袋的压力加压或者减压(ST2、ST3),检测出血压测定用袋内的压力。按照预先掌握的测定部位的周长,计算出基于所检测出的压力的血压(ST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