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箍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压箍套.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90474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23 CN 101904740 B *CN101904740B* (21)申请号 201010196441.5 (22)申请日 2010.06.03 133771/2009 2009.06.03 JP A61B 5/022(2006.01) (73)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文室晋一 儿岛猛 金网良寿 (74)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刘兴鹏 CN 101053515 A,2007.10.17, 全文 . CN 1517061 A,20。
2、04.08.04, 全文 . JP 特开平 5-317273 A,1993.12.03, 权利要 求 2、 说明书第 0013-0016,0019-0020, 0022 段、 图 1-2,6. (54) 发明名称 血压箍套 (57) 摘要 一种血压箍套设置有箍套主体 (2) 和空气供 应/排出管(3)。 空气供应/排出管(3)包括在一 端处具有联通孔 (35) 的联接轴 (33)。箍套主体 (2) 设置有从圆筒状箍套主体的外周表面在圆筒 状箍套主体的径向方向上伸出的管联接部 (25), 管连接部具有可旋转地支承联接轴的联接轴支承 部 (25c)。联接轴支承部 (25c) 与联接轴 (33) 的。
3、 中心轴线 “O” 对齐, 所述中心轴线在与管联接部 的中心轴线 ( 即与圆筒状箍套主体的径向方向一 致 ) 大致垂直, 以及与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大致 垂直的方向上。联接轴 (33) 可以绕中心轴线 “O” 旋转。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陈淑珍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1/1 页 2 1. 一种血压箍套, 其包括 : 箍套主体, 当使用时其围绕使用者的臂或者腕缠绕以形成大体上的圆筒形 ; 设置在所述箍套主体中的空气包。
4、, 所述空气包被充入空气以阻塞血液流动 ; 以及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的一端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箍套主体以与 所述空气包联通, 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从空气包的延伸方向可以改变, 其中, 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的所述一端设置有联接轴, 所述联接轴具有联通孔, 联通 孔允许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与所述空气包联通, 其中, 所述箍套主体设置有管联接部, 其从所述箍套主体的外周表面在箍套主体的径 向方向上伸出, 所述管联接部具有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联接轴的联接轴支承部, 并且 其中, 所述联接轴支承部以下述方式形成, 即, 其轴向方向与箍套主体的径向方向大致 垂直且与箍套。
5、主体的轴向方向也大致垂直, 其中, 所述联接轴可旋转地插入联接轴支承部内, 且联接轴的中心轴线与联接轴支承 部的中心轴线相一致, 并且联接轴被可绕着中心轴线旋转地支承在联接轴支承部处, 以及 其中, 空气供应 / 排出管包括长的管主体以及 L 形联接构件, 在所述 L 形联接构件的一 端处设置所述联接轴, 在所述 L 形联接构件的另一端处设置有联接到管主体一端的管主体 联接部, 其中所述管主体联接部的轴向方向与联接轴的轴向方向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血压箍套, 其进一步包括 : 用于阻止空气从所述联接轴支承 部和所述联接轴之间泄漏的阻止空气泄漏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
6、2 所述的血压箍套, 其中, 当被联接轴支承部支承的联接轴旋转时, 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的延伸方向可 在圆筒形的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彼此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改变, 以及 其中, 所述血压箍套进一步包括 : 锁定单元, 其用于将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在所述第 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每一个中可释放地锁定到所述箍套主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血压箍套, 其中, 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定凹部, 在圆筒形的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的第一端附近和 相反的第二端附近均设有所述锁定凹部, 联接构件置于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附近的所述锁定 凹部与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附近的所述锁定凹部之间, 并且 其中, 每个。
7、锁定凹部可释放地保持所述管主体的外周的一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血压箍套, 其中, 所述锁定单元包括 : 第一锁定部, 在圆筒形的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的第一侧附近和相反的第二侧附近均设 置有第一锁定部, 联接构件置于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附近的所述第一锁定部与设置在所述第 二侧附近的所述第一锁定部之间 ; 以及 设置在空气供应 / 排出管中的第二锁定部, 所述第二锁定部可释放地锁定到所述第一 锁定部。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血压箍套, 其中, 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其中之一由磁体制成, 另一个由被磁体吸附的材料 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04740 B 2 1/。
8、6 页 3 血压箍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血压测量中围绕人体的上臂或者腕缠绕以阻塞血液流动的血压箍 套。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上, 用于阻碍血液流动的血压箍套已广泛为人们所知, 这种血压箍套在血压 测量时围绕人体的上臂或者腕缠绕。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 No.05-317273 中公开了这 样一种血压箍套。该血压箍套包括 : 围绕腕缠绕以形成圆筒形状并且在其中具有空气包的 箍套主体 ; 连接器, 其联接到箍套主体的空气包以使它们之间联通 ; 以及联接轴 ( 联接导 管), 其可旋转地联接到设置在连接器中的联接轴支承部。 连接器的联接轴支承部具有在箍 套主体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中心。
9、轴线。 0003 联接轴同轴地插入到联接轴支承部内并且可以绕其中心轴线旋转。由此, 当左或 者右腕插入到圆筒状箍套主体内时, 联接到联接轴并且从空气包延伸 ( 伸出 ) 的空气供应 / 排出管 ( 空气供应管 ) 可以旋转从而不会形成障碍。 0004 然而如上所述, 在上面的传统例子中, 连接器的联接轴支承部设置成使它的中心 轴线在箍套主体的径向方向上延伸。此外, 联接轴同轴地插入联接轴支承部内并且绕中心 轴线旋转。 0005 因此, 联接轴从箍套主体的外周表面在箍套主体的径向方向上伸出, 使得联接轴 从外周表面的伸出高度变的较高, 这会使血压箍套的体积较大。 0006 发明目的 0007 基。
10、于以上认识,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压箍套, 它可以降低联接轴从箍套主体的外周 表面伸出的高度。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提供一种血压箍套, 其包括 : 箍套主体, 当使用时其围 绕使用者的臂或者腕缠绕以形成大体上的圆筒形 ; 设置在所述箍套主体中的空气包, 所述 空气包被充入空气以阻塞血液流动 ; 以及在一端处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箍套主体以与空气 包联通的空气供应 / 排出管, 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从空气包延伸的方向可以改变。在血 压箍套中, 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在其一端处设置有联接轴, 所述联接轴具有联通孔, 其允 许空气供应 / 排出管与所述空气包联通。 0009 此外, 箍。
11、套主体设置有管联接部, 其从所述箍套主体的外周表面在圆筒状箍套主 体的径向方向上伸出, 所述管联接部具有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联接轴的联接轴支承部。 另外, 所述联接轴支承部适于在与所述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大致垂直并且与管联接部的伸出方 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联接轴的中心轴线对齐并使所述联接轴绕其中心轴线旋转。 0010 使用这种构造, 联接轴从箍套主体的外周表面的伸出方向可以与管联接部的轴向 方向, 即圆筒状箍套主体的径向方向, 大致垂直。因此, 联接轴从箍套主体的外周表面伸出 的高度比传统情况中的该高度低, 由此缩小血压箍套的尺寸, 在传统情况中联接轴从箍套 主体的外周表面的伸出方向指向箍套主体。
12、的径向方向。 说 明 书 CN 101904740 B 3 2/6 页 4 0011 血压箍套优选进一步包括 : 用于阻止空气从所述联接轴支承部和所述联接轴之间 泄漏的阻止空气泄漏单元。 0012 这可以阻止空气从联接轴支承部和联接轴之间的间隙泄漏。 0013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血压箍套中, 空气供应 / 排出管可包括 : 管主体 ; 以及将所 述管主体与所述箍套主体联接在一起的联接构件, 其中, 所述联接构件形成为 L 形, 其中它 的两个端部各自的轴向方向以大致直角相互交叉, 并且所述联接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管主体 的一端联接。 此外, 所述联接轴优选设置在所述联接构件的另一端处, 使得由于。
13、被联接轴支 承部支承的联接轴旋转, 所述空气供应 / 排出管在圆筒状箍套主体轴向方向上的延伸方向 可以在彼此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改变。 0014 优选地, 所述血压箍套进一步包括 : 锁定单元, 其用于使空气供应 / 排出管在第一 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每个方向上可释放地锁定到箍套主体。 0015 即使当任何力被施加到使用中的空气供应 / 排空管上时, 使用这种构造例如可以 减少施加在联接轴支承部和空气供应 / 排出管联接轴之间的接头上的负载, 由此空气就很 难从接头处泄漏。 0016 锁定单元可包括 : 设置在圆筒状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相反端附近的锁定凹部, 联 接构件置于所述锁定凹部之间。
14、。优选地, 每个锁定凹部可释放地保持管主体的外周的一部 分。 0017 使用这种构造, 可以容易地对管主体的外周的一部分进行锁定和释放。 此外, 因为 锁定凹部仅设置在箍套主体上, 所以锁定单元的结构得到了简化。 由此, 可以以低成本制造 锁定单元。 0018 锁定单元优选包括 : 设置在圆筒状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相反端附近的第一锁定 部, 联接构件置于所述第一锁定部之间 ; 以及设置在空气供应 / 排出管上并且可释放地锁 定到所述第一锁定部的第二锁定部。 0019 在这种情况下, 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的其中之一可以由磁体制成, 另一个由 被磁体吸附的材料制成。 0020 这使得可以容易地将空。
15、气供应 / 排出管锁定到箍套主体和从箍套主体释放。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血压箍套的透视图 ; 0022 图 2 是锁定凹部的放大透视图 ; 0023 图 3 是在箍套主体和空气供应 / 排出管之间的接头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 0024 图 4 是血压箍套从图 1 所示的状态旋转 180 度的示意性透视图, 其具有绕联接轴 旋转了 180 度的空气供应 / 排出管。 0025 图 5 是根据另一个例子的锁定单元的平面图 ; 并且 0026 图 6 是根据再一个实施例的锁定单元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解释。
16、。 0028 如图 1 所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血压箍套 1 包括 : 箍套主体 2 ; 空气供应 / 排出 说 明 书 CN 101904740 B 4 3/6 页 5 管 3 ; 以及将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可释放地锁定到箍套主体 2 的锁定单元 4a, 4b。在该实施 例中, 箍套主体 2 围绕使用者的上臂缠绕形成圆筒形状以供使用。以下将基于使用时为圆 筒形状的箍套主体 2 进行解释。 0029 该箍套主体 2 包括 : 0030 外部和内部覆盖织物 21a, 21b ; 0031 设置在外部和内部织物21a和21b之间的空气包22, 所述空气包22用于当充入空 气时阻塞血液流动 。
17、; 以及 0032 将空气包 22 和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联接在一起的连接器 23。 0033 当箍套主体展开时, 覆盖织物 21a, 21b 为具有某一宽度的带状形状。此外, 覆盖织 物21a, 21b以这样的方式围绕使用者的上臂缠绕, 即外部覆盖织物21a安置在外侧, 而内部 覆盖织物 21b 安置在内侧。 0034 在外部覆盖织物21a的一端部处设置第一紧固件24。 在当箍套主体缠绕时内部覆 盖织物 21b 面向第一紧固件 24 的部分处, 设置可以拆卸地与第一紧固件 24 固定在一起的 第二紧固件 ( 未示出 )。 0035 当箍套主体 2, 例如围绕上臂缠绕时, 第一紧固件 2。
18、4 固定到第二紧固件, 由此, 箍 套主体 2 可以维持缠绕在上臂上。 0036 如图 3 所示, 连接器 23 包括 : 连接到空气包 22 的空气包连接部 20 ; 以及从空气包 连接部 20 在箍套主体的径向方向上向外伸出并且联接到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的圆筒状联 接部 25。 0037 在本实施例中, 管联接部25包括从它的边缘壁25a在圆筒状箍套主体的切向方向 上伸出的圆筒状联接轴支承部25c。 该联接轴支承部25c以这样的方式形成, 即它的轴向方 向与管联接部 25 的轴向方向 ( 即箍套主体的径向方向 ) 大致垂直, 并且与箍套主体的轴向 方向也大致垂直。 0038 此外, 。
19、如图 1 所示, 肩部指示部 61, 62 设置在箍套主体 2 轴向方向上的相反端的附 近。当箍套主体 2 围绕左臂或者右臂缠绕时, 肩部指示部 61, 62 分别指示一个方向, 箍套主 体 2 的轴向方向在该方向上分别指向左肩或者右肩。 0039 在该实施例中, 肩部指示部 61, 62 配有印刷字母 “R” ( 在图 1 向上的箭头中 ) 和印 刷字母 “L” ( 在图 1 向下的箭头中 )。 0040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包括 : 有弹性的长的管主体 31 ; 以及将管主体 31 联接到连接 器 23 的 L 形联接构件 32。联接构件 32 设置有联通孔 35, 所述联通孔从该联。
20、接构件的一端 穿过该联接构件到达它的另一端。 0041 在联接构件32的一端处, 设置有联接到连接器23的联接轴33, 在联接构件的另一 端处, 设置有联接到管主体31一端的管主体联接部34, 其中管主体联接部34的轴向方向与 联接轴 33 的轴向方向垂直。 0042 联接轴 33 可旋转地插入连接器 23 的联接轴支承部 25c 内。因此, 联接轴 33 联接 到连接器 23 以与空气包 22 联通。在这种联接状态下, 联接轴 33 的中心轴线 “O” 与联接轴 支承部 25c 的中心轴线相一致, 并且联接轴 33 被可绕着中心轴线 “O” 旋转地支承在联接轴 支承部 25c 处。 0043。
21、 在该实施例中, 联接轴 33 的外径略微大于联接轴支承部 25c 的内径, 联接轴 33 被 说 明 书 CN 101904740 B 5 4/6 页 6 强制推入联接轴支承部 25c 的内周部内。 0044 使用这种构造, 在联接轴 33 被插入联接轴支承部 25c 的内周部内之后, 在联接轴 33 的外周和联接轴支承部 25c 的内周之间很难产生间隙, 这可以阻止空气从该处泄漏。例 如, 即使除了使联接轴 33 旋转的力之外的力施加在联接轴支承部 25c 上, 这种构造也使得 很难在联接轴33的外周和联接轴支承部25c的内周之间产生间隙, 由此可以阻止空气从该 处泄漏。 0045 在该实。
22、施例中, 在被强制推入联接轴支承部 25c 内的联接轴 33, 和联接轴支承部 25c之间, 设置了旋转阻力减少单元, 它是例如用于减少联接轴33和联接轴支承部25c之间 旋转阻力的油脂之类的润滑剂。 0046 如上所述, 在联接轴 33 的外径大于联接轴支承部 25c 的内径这种情况中, 联接轴 33和联接轴支承部25c之间的旋转阻力会变大。 然而, 润滑剂可以减少旋转阻力, 因此可以 容易地旋转联接轴 33。 0047 此外, 在该实施例中, 在联接轴33的外周处设置了由合成橡胶制成的O形环5。 因 此, 可以阻止空气从联接轴 33 的外周和联接轴支承部 25c 的内周之间泄漏。 0048。
23、 管主体联接部 34 联接到管主体 31 的一端。由此,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的延伸方 向可以随着联接轴 33 的旋转从第一方向改变到第二方向。例如,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的延 伸方向可以从第一方向(X方向), 其如图1中所示指向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 改变 到第二方向 (Y 方向 ), 其如图 4 中所示指向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 0049 此外, 管主体 31 的另一端联接到, 例如空气泵 ( 未示出 ), 借助该空气泵将空气经 由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供应至空气包和从空气包排出。 0050 下面将对锁定单元进行解释。 如图1中所示, 该实施例的锁定单元由锁定。
24、凹部4a, 4b 构成, 所述锁定凹部设置在圆筒状箍套主体 2 轴向方向上的相反端的附近, 且设置在箍 套主体的外周表面上, 联接构件 32 置于锁定凹部 4a, 4b 之间。 0051 当箍套主体 2 围绕左臂或者右臂缠绕时, 分别使用锁定凹部 4a 或 4b。例如, 当箍 套主体 2 围绕左臂缠绕时, 用于左臂的锁定凹部 4a 锁定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的管主体 31。 另一方面, 例如, 当箍套主体 2 围绕右臂缠绕时, 用于右臂的锁定凹部 4b 锁定空气供应 / 排 出管 3 的管主体 31。 0052 因为用于左臂的锁定凹部 4a 和用于右臂的锁定凹部 4b 具有相同的构造, 下。
25、文中 将参考附图 2 解释用于左臂的锁定凹部 4a, 而省略对用于右臂的锁定凹部 4b 的解释。 0053 用于左臂的锁定凹部 4a 包括 : 具有圆弧形剖面的凹部 41, 其用于接收一部分管主 体 31 ; 以及开口 42, 一部分管主体通过所述开口被接收在凹部 41 中和从凹部 41 释放。凹 部 41 的内径大体上与管主体 31 的外径相同。 0054 另一方面, 开口 42 的开口宽度略微小于管主体 31 的外径。当管主体 31 被推入开 口 42 内时, 它插入凹部 41 内并且通过它本身的弹性被锁定。 0055 下面将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血压箍套 1 的操作进行解释。首先, 当血压。
26、箍套 1 被用于围绕使用者的左臂进行缠绕时, 如图 1 所示, 管主体 31 被锁定在用于左臂的锁定凹 部 4a 中。 0056 箍套主体的轴向方向进行这样的对齐, 即, 使得左肩部指示部 62 指向使用者。根 据左肩部指示部 62 的指示, 箍套主体 2 围绕左上臂缠绕使得左肩部指示部 62 指向使用者 说 明 书 CN 101904740 B 6 5/6 页 7 的左肩部, 然后第一紧固件 24 和第二紧固件被固定而不会松弛。 0057 在这种情况中, 因为空气供应/排出管3的延伸方向指向左腕一侧, 所以箍套主体 2可以不受空气供应/排出管3和其它物件的干扰进行缠绕。 此外, 使用者可以容。
27、易地通过 用他 / 她的右手抓紧箍套主体 2 的梢端而将它盘绕起来。 0058 在这种状态下, 当空气被供应到空气包22内以对空气包22进行充气时, 空气包22 按压沿上臂通过的动脉以阻塞血液流动。随后, 在空气逐渐从空气包 22 排出使空气包 22 放掉气体的同时进行血压测量。 0059 在血压测量中, 即使操作者 ( 即使用者 ) 使用他 / 她的手或者类似物件击打管主 体 31, 施加到管主体 31 上的力也被用于左臂的锁定凹部 4a 吸收, 这是因为管主体 31 被锁 定在用于左臂的锁定凹部 4a 中。因此, 力几乎不会施加到联接轴 33 和连接器 23 的联接轴 支承部 25c 之间。
28、的接头上, 这样就可以阻止空气从接头处泄漏。 0060 此外, 当在联接轴支承部25c向上翻转的状态下箍套主体2围绕上臂缠绕时, 空气 供应 / 排出管 3 可以在竖直平面中旋转。因此, 可以容易地仅通过使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在竖直平面中旋转来将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的延伸方向改变成朝向腕侧。相比之下, 传统 的箍套中,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绕着在箍套主体 2 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在水平平面中 旋转。因此, 为了将空气供应 / 排出管调整到延伸至腕侧需要费一些周折。然而, 可以通过 本实施例消除这种不利。 0061 再者, 一旦空气供应/排出管3被调整成朝向腕侧并且被锁定单元。
29、固定, 那么即使 操作者意外地用他/她的手或者类似物件击打空气供应/排出管3, 空气供应/排出管3也 几乎不会水平旋转。这使得很容易保持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指向腕侧。 0062 另一方面, 当箍套主体 2 从图 1 所示的状态围绕右臂缠绕时, 将进行以下操作。如 图 4 中所示, 将右肩部指示部 61 安置成朝向使用者, 使得箍套主体 2 的轴向方向改变 180 度。然后, 管主体 31 从用于左臂的锁定凹部 4a 释放,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的联接轴 33 旋 转 180 度, 然后管主体 31 被强制推入用于右臂的锁定凹部 4b 内并由其进行锁定。 0063 随后, 进行与箍套。
30、主体 2 围绕左臂缠绕相同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中, 因为空气供应 /排出管3的延伸方向指向右腕侧, 则箍套主体2可以围绕右上臂缠绕而不会受到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和类似物件的干扰。此外, 使用者可以通过用他 / 她的右手抓紧箍套主体 2 的梢 端而容易地将其盘绕起来。 0064 在血压测量中, 即使操作者 ( 即使用者 ) 用他 / 她的手或者类似物件击打管主体 31, 施加到管主体 31 上的力也被锁定凹部 4b 吸收, 这是因为管主体 31 被锁定在用于右臂 的锁定凹部 4b 中。因此, 力几乎不会施加到联接轴 33 和连接器 23 的联接轴支承部 25c 之 间的接头上, 由此可以阻止。
31、空气从接头处泄漏。 0065 在上述实施例中, 锁定单元由附接到箍套主体2的锁定凹部4a, 4b构成, 但是锁定 单元不限于这种构造并且可做适当的修改。 0066 例如, 如图5中所示, 锁定单元包括 : 设置在箍套主体2中的第一锁定部141 ; 设置 在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中的用于可释放地锁定至第一锁定部 141 的第二锁定部 142。 0067 更具体地, 第一锁定部 141 设置在箍套主体 2 轴向方向的相反端附近, 联接构件 32 置于所述第一锁定部之间。第二锁定部 142 设置到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的管主体 31 上 与第一锁定部 141 对应的部分处。第一锁定部 141。
32、 和第二锁定部 142 的其中之一由磁体制 说 明 书 CN 101904740 B 7 6/6 页 8 成, 另一个由被磁体吸附的材料 ( 例如, 磁体和铁 ) 制成。 0068 由此, 空气供应/排出管3的延伸方向可以被锁定到相反位置的每一个处, 即第一 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第一位置处, 当箍套主体 2 围绕左臂缠绕时,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延伸 到左腕侧 ( 当箍套主体 2 围绕右臂缠绕时,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指向右肩侧 ) ; 在第二位置 处,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从第一位置旋转 180 度并且如图 5 中的短划线所示延伸到左肩部 ( 即当箍套主体 2 围绕右臂缠绕。
33、时, 空气供应 / 排出管 3 指向右腕侧的位置 )。 0069 可替换地, 如图 6 中所示, 第一平紧固件 24 可以设置在外部覆盖织物 21a 上作为 以上所述的第一锁定部, 锁定件241可以附接到空气供应/排出管3上作为第二锁定部。 在 锁定件的两侧表面上, 均优选设置可拆卸地固定到第一紧固件 24 上的平紧固件。 0070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 O 形环 5 设置在联接轴 33 的外周和联接轴支承部 25c 的内周 之间作为阻止空气泄漏单元, 而联接轴33的外径略微大于联接轴支承部25c的内径。 然而, 阻止空气泄漏单元不限于这种构造并且可以做适当地修改。 0071 例如, 联接轴33。
34、可以被构造成具有略微大于联接轴支承部25c内径的外径而不设 置 O 形环 5 来替代上面的阻止空气泄漏单元。可替换地, 联接轴 33 可以设置成使它的外径 略微小于联接轴支承部 25c 的内径而可将 O 形环 5 设置在联接轴 33 和联接轴支承部 25c 之间。 0072 在以上实施例中, 尽管箍套主体 2 被形成为围绕使用者的上臂缠绕, 但是它不限 于这种构造, 而是可以围绕例如腕缠绕, 并且可以做适当修改。 说 明 书 CN 101904740 B 8 1/5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04740 B 9 2/5 页 10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04740 B 10 3/5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04740 B 11 4/5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04740 B 12 5/5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04740 B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