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00399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7300.2

申请日:

2010.09.30

公开号:

CN101957480A

公开日:

2011.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2B 6/3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优通泰达电气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河北昌通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1号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6层A129号变更后权利人:05003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谈固南大街45号神农大厦5层登记生效日:20120106|||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2B 6/3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郭阿茹变更后权利人:北京优通泰达电气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华展公寓C座503号变更后权利人: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1号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6层A129号登记生效日:201109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38申请日:20100930|||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38; G02B6/44

主分类号:

G02B6/38

申请人:

郭阿茹

发明人:

郭阿茹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华展公寓C座50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罗文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属于光缆设备技术领域。气阀接头中,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端,成紧配合。管头插在管头卡座中,成为一个管头组件,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上管头组件与弹簧圈、垫圈、密封圈和气阀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内,下管头组件与弹簧圈等同轴对称安装在下外套管内,气阀控制把套在下外套管与上外套管相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本发明的气阀接头,微管内气路可以开通或关闭,向微管中吹入光纤时,开通气阀,在吹入光纤后,将气阀关闭至使气阀中孔的外壁紧贴光纤,保证微管内部不漏气,使微管内部的密封性能更好,并使微管不易压扁,保护微管内部的光纤不受损坏,提高了微管和微管中光纤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 其特征在于该气阀接头包括上外套管、 下外套管、 管头、 管头卡座、 弹簧圈、 垫圈、 密封圈、 气阀和气阀控制把 ; 所述的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 外套管的下端, 成紧配合 ; 所述的上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 上外套管的上部管壁上开有卡 孔, 中部管壁上设有多个凸台, 下部管壁内为空腔 ; 所述的管头的一端带有卡边, 另一端带 有卡台 ; 所述的管头卡座为一圆筒形, 圆筒周边沿轴向切有簧片, 簧片的一端与圆筒壁相 连, 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卡头 ; 所述的管头插在管头卡座中, 成为一个管头组件, 该管头组件 有上下两组, 上管头组件与所述的弹簧圈、 垫圈和密封圈由上而下依次同轴安装在上外套 管内, 管头卡座筒壁上的簧片端部的卡头卡在上外套管管壁的卡孔里, 弹簧圈、 垫圈和密封 圈分别卡在上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 所述的气阀置于上外套管的下部的空腔内 ; 所述的下 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 下外套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卡孔, 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台, 中部 外壁上设有凸台 ; 所述的下管头组件与弹簧圈、 垫圈、 密封圈由下而上依次同轴安装在下外 套管内, 管头卡座筒壁上的簧片端部的卡头卡在下外套管管壁的卡孔里, 弹簧圈、 垫圈和密 封圈分别卡在下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 ; 所述的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端, 成紧 配合 ; 所述的气阀控制把套在下外套管与上外套管相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 气阀控制把内 壁与上外套管的外壁成螺纹配合, 气阀控制把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凹台, 该凹台与下外套管 中部外壁上的凸台相互接触。

说明书


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 属于光缆设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用于通信工程的光纤, 在其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必须得到保护, 因此首先要将光纤 置于微缆或光缆中。 近年来, 欧美迅速发展起来的微管技术促使微缆、 微管的制造和施工都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微缆比传统光缆的保护层材料少、 成本低, 因分批逐次布放在管道中, 可减少初期微缆芯数。根据市场需要, 可随时布放和抽换光纤, 避免了布放 8 ~ 10 年后百 芯以上光纤利用率才达 30%的缺点。
     微缆必须保证至少 20 年的使用寿命, 在这期间微缆功能不能退化。由于在施工和 使用过程中处于室外环境, 所以微缆必须具备抵抗不良外部环境, 如污水、 污油、 低温、 腐蚀 等影响的能力。因此必须将微缆置于微管中, 微管的两端必须用防水密封帽密封。目前市 场上还没有一种既使用方便又性能优越的微管接头。
     本申请人曾经提出过专利号为 200710100214.6、 发明名称为 “一种用于微缆保护 的微管接头” , 该微管接头虽然能够使微管的内部与外界相互密封而不透气, 但是微管内部 一段与另一段之间不能相互密封, 降低了整个微管内的密封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 改变已有微管接头的结构, 以增加微管内的密封性能, 为微管的制造和施工提供方便可靠的接头。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 包括上外套管、 下外套管、 管头、 管头卡 座、 弹簧圈、 垫圈、 密封圈、 气阀和气阀控制把 ; 所述的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 端, 成紧配合 ; 所述的上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 上外套管的上部管壁上开有卡孔, 中部管 壁上设有多个凸台, 下部管壁内为空腔 ; 所述的管头的一端带有卡边, 另一端带有卡台 ; 所 述的管头卡座为一圆筒形, 圆筒周边沿轴向切有簧片, 簧片的一端与圆筒壁相连, 簧片的另 一端设有卡头 ; 所述的管头插在管头卡座中, 成为一个管头组件, 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 上管头组件与所述的弹簧圈、 垫圈和密封圈由上而下依次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内, 管头卡 座筒壁上的簧片端部的卡头卡在上外套管管壁的卡孔里, 弹簧圈、 垫圈和密封圈分别卡在 上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 所述的气阀置于上外套管的下部的空腔内 ; 所述的下外套管的外 形呈圆柱形, 下外套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卡孔, 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台, 中部外壁上设有 凸台 ; 所述的下管头组件与弹簧圈、 垫圈、 密封圈由下而上依次同轴安装在下外套管内, 管 头卡座筒壁上的簧片端部的卡头卡在下外套管管壁的卡孔里, 弹簧圈、 垫圈和密封圈分别 卡在下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 ; 所述的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端, 成紧配合 ; 所 述的气阀控制把套在下外套管与上外套管相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 气阀控制把内壁与上外 套管的外壁成螺纹配合, 气阀控制把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凹台, 该凹台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 上的凸台相互接触。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 使整个接 头密封性好, 抗冲击性强, 耐腐蚀, 在 18 个大气压下不漏气, 为微管的制造、 施工提供了安 全可靠的接头。而且微管内气路可以通过开通或关闭, 例如向微管中吹入光纤时, 开通气 阀, 在吹入光纤后, 将气阀关闭至使气阀中孔的外壁紧贴光纤, 保证微管内部不漏气, 使微 管内部的密封性能更好, 使微管不易压扁, 保护微管内部的光纤不受损坏, 因而大大提高了 微管和微管中光纤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 1(a) 是气阀 接
     头的立体图, 图 1(b) 是气阀接头的剖面图。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管头的剖面图。
     图 3 是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管头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 5 是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 6 是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 7 是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上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 7(c) 是上外套管的 立体图, 图 7(d) 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
     图 8 是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 8(e) 是气阀的立体图, 图 8(f) 是气阀的剖面图。
     图 9 是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下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 9(g) 是下外套管的 立体图, 图 9(h) 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
     图 10 图 1 所示的气阀接头中气阀控制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 10(i) 是上外套管 的立体图, 图 10(j) 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
     图 1 ~图 10 中, 1 是管头, 2 是管头卡座, 3 是弹簧圈, 4 是垫圈, 5 是密封圈, 6 是上 外套管, 7-1 是卡孔, 7-2 是凸台, 7-3 是空腔, 7 是气阀, 8 是下外套管, 9 是气阀控制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其中图 1(a) 是气阀 接头的立体图, 图 1(b) 是气阀接头的剖面图。气阀接头包括上外套管 6、 下外套管 8、 管头 1、 管头卡座 2、 弹簧圈 3、 垫圈 4、 密封圈 5、 气阀 7 和气阀控制把 9。下外套管 8 的上端伸入 上外套管 6 的下端, 成紧配合。上外套管的结构如图 7 所示, 其中图 7(c) 是上外套管的立 体图, 图 7(d) 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如图所示, 上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 上外套管的上部 管壁上开有卡孔 7-1, 中部管壁上设有多个凸台 7-2, 下部管壁内为空腔 7-3。 管头 1 的一端 带有卡边, 另一端带有卡台。管头卡座的结构如图 3 所示, 管头卡座为一圆筒形, 圆筒周边 沿轴向切有簧片 3-2, 簧片的一端与圆筒壁相连, 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卡头 3-1。管头 1 插在 管头卡座 2 中, 成为一个管头组件, 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 上管头组件与弹簧圈 3、 垫圈 4 和密封圈 5 由上而下依次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 6 内, 管头卡座 2 筒壁上的簧片 3-2 端部的 卡头 3-1 卡在上外套管管壁的卡孔 7-1 里, 弹簧圈 3、 垫圈 4 和密封圈 5 分别卡在上外套管6 内壁的凸台 7-2 上, 气阀 7 置于上外套管的下部的空腔 7-3 内。下外套管的结构如图 9 所 示, 其中图 9(g) 是下外套管的立体图, 图 9(h) 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下外套管 8 的外形呈 圆柱形, 下外套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卡孔 9-2, 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台 9-3, 中部外壁上 设有凸台 9-1。 下管头组件与弹簧圈 3、 垫圈 4、 密封圈 5 由下而上依次同轴安装在下外套管 8 内, 管头卡座 2 筒壁上的簧片 3-2 端部的卡头 3-1 卡在下外套管 6 管壁的卡孔 7-1 里, 弹 簧圈 3、 垫圈 4 和密封圈 5 分别卡在下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 7-2。下外套管 8 的上端伸入上 外套管 6 的下端的空腔 7-3 中, 成紧配合。气阀控制把 9 套在下外套管 8 与上外套管 6 相 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 气阀控制把 9 内壁与上外套管 6 的外壁成螺纹配合, 气阀控制把 9 一 端的内壁上设有凹台 10-1, 该凹台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上的凸台 9-1 相互接触。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 其结构如图 1 所示, 其中的上外套管的 结构如图 7 所示, 上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 上外套管的上部管壁上开有卡孔 7-1, 中部管 壁上设有多个凸台 7-2, 下部管壁内为空腔 7-3。
     管头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其一端带有卡边, 另一端带有卡台。
     管头卡座的结构如图 3 所示, 管头卡座为一圆筒形, 圆筒周边沿轴向切有簧片 3-2, 簧片的一端与圆筒壁相连, 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卡头 3-1。管头 1 插在管头卡座 2 中, 成 为一个管头组件, 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 分别安装在气阀接头的两端。 管头组件与弹簧圈 3、 垫圈 4、 密封圈 5 由外向内依次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和下外套管内壁的台阶上。 其中弹簧 圈 3、 垫圈 4、 密封圈 5 的结构分别如图 4、 图 5 和图 6 所示。
     气阀 7 置于上外套管 6 下部的空腔中, 气阀用硅胶材料制成, 在受压后可以变形。
     下外套管 8 的结构如图 9 所示, 其中图 9(g) 是下外套管的立体图, 图 9(h) 是上外 套管的剖面图。下外套管 8 的外形呈圆柱形, 下外套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卡孔 9-2, 上部内 壁上设有多个凸台 9-3, 中部外壁上设有凸台 9-1。下外套管内的管头组件与上外套管内的 管头组件结构相同, 互相对称。 装配时, 先将密封圈 5、 垫圈 4 和弹簧圈 3 依次放入上外套管 内, 并使其卡在相应的台阶上, 然后将上管头组件从上外套管的上端部塞入, 管头卡座 2 上 的簧片 3-2 正好卡在上外套管上部管壁的卡孔 7-1 内, 使上接头组件与上外套管紧密配合, 与密封圈 5、 垫圈 4 和弹簧圈 3 一起起密封作用。 同样, 下管头组件与下外套管成紧密配合。
     气阀控制把 9 的结构如图 10 所示, 气阀控制把套在下外套管 8 与上外套管 6 相互 套装部分的外壁上, 气阀控制把 9 内壁与上外套管 6 的外壁成螺纹配合, 气阀控制把 9 一端 的内壁上设有凹台 10-1, 该凹台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上的凸台 9-1 相互接触。通过拧紧或 松开气阀控制把, 可以使微管内气路开通或关闭, 例如在向微管中吹入光纤时, 松开气阀控 制把 10, 气阀 7 上的中间孔打开。在吹入光纤后, 拧紧气阀控制把 10, 由于气阀 7 用硅胶材 料制成, 在受压后可以变形, 因此当拧紧气阀控制把 10 时, 由于气阀控制把 9 一端的内壁上 的凹台 10-1 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上的凸台 9-1 相互接触, 使下外套管 8 向上移动而压缩气 阀 7, 气阀 7 的中间孔渐渐缩小关闭至使气阀中孔的外壁紧贴光纤, 从而保证微管内部不漏 气, 使微管内部的密封性能更好, 而且使微管不易压扁, 保护微管内部的光纤不受损坏, 因 而大大提高了微管和微管中光纤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气阀接头中的上、 下外套管, 用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制造, 具有很高的强度 和韧性, 使微管接头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冲击性。

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57480A43申请公布日20110126CN101957480ACN101957480A21申请号201010297300222申请日20100930G02B6/38200601G02B6/4420060171申请人郭阿茹地址100029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华展公寓C座503号72发明人郭阿茹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代理人罗文群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属于光缆设备技术领域。气阀接头中,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端,成紧配合。管头插在管头卡座中,成为一个管头组件,。

2、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上管头组件与弹簧圈、垫圈、密封圈和气阀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内,下管头组件与弹簧圈等同轴对称安装在下外套管内,气阀控制把套在下外套管与上外套管相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本发明的气阀接头,微管内气路可以开通或关闭,向微管中吹入光纤时,开通气阀,在吹入光纤后,将气阀关闭至使气阀中孔的外壁紧贴光纤,保证微管内部不漏气,使微管内部的密封性能更好,并使微管不易压扁,保护微管内部的光纤不受损坏,提高了微管和微管中光纤的使用寿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1957480A1/1页21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其特征在。

3、于该气阀接头包括上外套管、下外套管、管头、管头卡座、弹簧圈、垫圈、密封圈、气阀和气阀控制把;所述的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端,成紧配合;所述的上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上外套管的上部管壁上开有卡孔,中部管壁上设有多个凸台,下部管壁内为空腔;所述的管头的一端带有卡边,另一端带有卡台;所述的管头卡座为一圆筒形,圆筒周边沿轴向切有簧片,簧片的一端与圆筒壁相连,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卡头;所述的管头插在管头卡座中,成为一个管头组件,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上管头组件与所述的弹簧圈、垫圈和密封圈由上而下依次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内,管头卡座筒壁上的簧片端部的卡头卡在上外套管管壁的卡孔里,弹簧圈、垫圈和密封圈分别。

4、卡在上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所述的气阀置于上外套管的下部的空腔内;所述的下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下外套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卡孔,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台,中部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的下管头组件与弹簧圈、垫圈、密封圈由下而上依次同轴安装在下外套管内,管头卡座筒壁上的簧片端部的卡头卡在下外套管管壁的卡孔里,弹簧圈、垫圈和密封圈分别卡在下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所述的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端,成紧配合;所述的气阀控制把套在下外套管与上外套管相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气阀控制把内壁与上外套管的外壁成螺纹配合,气阀控制把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凹台,该凹台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上的凸台相互接触。权利要求书CN1019574。

5、80A1/3页3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属于光缆设备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用于通信工程的光纤,在其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必须得到保护,因此首先要将光纤置于微缆或光缆中。近年来,欧美迅速发展起来的微管技术促使微缆、微管的制造和施工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微缆比传统光缆的保护层材料少、成本低,因分批逐次布放在管道中,可减少初期微缆芯数。根据市场需要,可随时布放和抽换光纤,避免了布放810年后百芯以上光纤利用率才达30的缺点。0003微缆必须保证至少20年的使用寿命,在这期间微缆功能不能退化。由于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处于室外环境,所以微缆必须具备抵抗不。

6、良外部环境,如污水、污油、低温、腐蚀等影响的能力。因此必须将微缆置于微管中,微管的两端必须用防水密封帽密封。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既使用方便又性能优越的微管接头。0004本申请人曾经提出过专利号为2007101002146、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微管接头”,该微管接头虽然能够使微管的内部与外界相互密封而不透气,但是微管内部一段与另一段之间不能相互密封,降低了整个微管内的密封度。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改变已有微管接头的结构,以增加微管内的密封性能,为微管的制造和施工提供方便可靠的接头。0006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包括上外套管、下外套管。

7、、管头、管头卡座、弹簧圈、垫圈、密封圈、气阀和气阀控制把;所述的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端,成紧配合;所述的上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上外套管的上部管壁上开有卡孔,中部管壁上设有多个凸台,下部管壁内为空腔;所述的管头的一端带有卡边,另一端带有卡台;所述的管头卡座为一圆筒形,圆筒周边沿轴向切有簧片,簧片的一端与圆筒壁相连,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卡头;所述的管头插在管头卡座中,成为一个管头组件,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上管头组件与所述的弹簧圈、垫圈和密封圈由上而下依次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内,管头卡座筒壁上的簧片端部的卡头卡在上外套管管壁的卡孔里,弹簧圈、垫圈和密封圈分别卡在上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所述的气。

8、阀置于上外套管的下部的空腔内;所述的下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下外套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卡孔,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台,中部外壁上设有凸台;所述的下管头组件与弹簧圈、垫圈、密封圈由下而上依次同轴安装在下外套管内,管头卡座筒壁上的簧片端部的卡头卡在下外套管管壁的卡孔里,弹簧圈、垫圈和密封圈分别卡在下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所述的下外套管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的下端,成紧配合;所述的气阀控制把套在下外套管与上外套管相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气阀控制把内壁与上外套管的外壁成螺纹配合,气阀控制把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凹台,该凹台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上的凸台相互接触。说明书CN101957480A2/3页40007本发明提出的一。

9、种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使整个接头密封性好,抗冲击性强,耐腐蚀,在18个大气压下不漏气,为微管的制造、施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接头。而且微管内气路可以通过开通或关闭,例如向微管中吹入光纤时,开通气阀,在吹入光纤后,将气阀关闭至使气阀中孔的外壁紧贴光纤,保证微管内部不漏气,使微管内部的密封性能更好,使微管不易压扁,保护微管内部的光纤不受损坏,因而大大提高了微管和微管中光纤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是气阀接0009头的立体图,图1B是气阀接头的剖面图。0010图2是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管头的剖面图。0011图3是。

10、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管头卡座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4是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5是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垫圈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6是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7是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上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C是上外套管的立体图,图7D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0016图8是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E是气阀的立体图,图8F是气阀的剖面图。0017图9是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下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G是下外套管的立体图,图9H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0018图10图1所示的气阀接头中气阀控制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I是上。

11、外套管的立体图,图10J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0019图1图10中,1是管头,2是管头卡座,3是弹簧圈,4是垫圈,5是密封圈,6是上外套管,71是卡孔,72是凸台,73是空腔,7是气阀,8是下外套管,9是气阀控制把。具体实施方式0020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图1A是气阀接头的立体图,图1B是气阀接头的剖面图。气阀接头包括上外套管6、下外套管8、管头1、管头卡座2、弹簧圈3、垫圈4、密封圈5、气阀7和气阀控制把9。下外套管8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6的下端,成紧配合。上外套管的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图7C是上外套管的立体图,图7D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如图所示,上外套管的。

12、外形呈圆柱形,上外套管的上部管壁上开有卡孔71,中部管壁上设有多个凸台72,下部管壁内为空腔73。管头1的一端带有卡边,另一端带有卡台。管头卡座的结构如图3所示,管头卡座为一圆筒形,圆筒周边沿轴向切有簧片32,簧片的一端与圆筒壁相连,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卡头31。管头1插在管头卡座2中,成为一个管头组件,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上管头组件与弹簧圈3、垫圈4和密封圈5由上而下依次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6内,管头卡座2筒壁上的簧片32端部的卡头31卡在上外套管管壁的卡孔71里,弹簧圈3、垫圈4和密封圈5分别卡在上外套管说明书CN101957480A3/3页56内壁的凸台72上,气阀7置于上外套管的下部的空腔。

13、73内。下外套管的结构如图9所示,其中图9G是下外套管的立体图,图9H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下外套管8的外形呈圆柱形,下外套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卡孔92,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台93,中部外壁上设有凸台91。下管头组件与弹簧圈3、垫圈4、密封圈5由下而上依次同轴安装在下外套管8内,管头卡座2筒壁上的簧片32端部的卡头31卡在下外套管6管壁的卡孔71里,弹簧圈3、垫圈4和密封圈5分别卡在下外套管内壁的凸台上72。下外套管8的上端伸入上外套管6的下端的空腔73中,成紧配合。气阀控制把9套在下外套管8与上外套管6相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气阀控制把9内壁与上外套管6的外壁成螺纹配合,气阀控制把9一端的内壁上设。

14、有凹台101,该凹台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上的凸台91相互接触。0021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内容。0022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微缆保护的气阀接头,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的上外套管的结构如图7所示,上外套管的外形呈圆柱形,上外套管的上部管壁上开有卡孔71,中部管壁上设有多个凸台72,下部管壁内为空腔73。0023管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一端带有卡边,另一端带有卡台。0024管头卡座的结构如图3所示,管头卡座为一圆筒形,圆筒周边沿轴向切有簧片32,簧片的一端与圆筒壁相连,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卡头31。管头1插在管头卡座2中,成为一个管头组件,该管头组件有上下两组,分别安装在气阀接头的两端。管头组件与弹。

15、簧圈3、垫圈4、密封圈5由外向内依次同轴安装在上外套管和下外套管内壁的台阶上。其中弹簧圈3、垫圈4、密封圈5的结构分别如图4、图5和图6所示。0025气阀7置于上外套管6下部的空腔中,气阀用硅胶材料制成,在受压后可以变形。0026下外套管8的结构如图9所示,其中图9G是下外套管的立体图,图9H是上外套管的剖面图。下外套管8的外形呈圆柱形,下外套管的下部管壁上开有卡孔92,上部内壁上设有多个凸台93,中部外壁上设有凸台91。下外套管内的管头组件与上外套管内的管头组件结构相同,互相对称。装配时,先将密封圈5、垫圈4和弹簧圈3依次放入上外套管内,并使其卡在相应的台阶上,然后将上管头组件从上外套管的上。

16、端部塞入,管头卡座2上的簧片32正好卡在上外套管上部管壁的卡孔71内,使上接头组件与上外套管紧密配合,与密封圈5、垫圈4和弹簧圈3一起起密封作用。同样,下管头组件与下外套管成紧密配合。0027气阀控制把9的结构如图10所示,气阀控制把套在下外套管8与上外套管6相互套装部分的外壁上,气阀控制把9内壁与上外套管6的外壁成螺纹配合,气阀控制把9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凹台101,该凹台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上的凸台91相互接触。通过拧紧或松开气阀控制把,可以使微管内气路开通或关闭,例如在向微管中吹入光纤时,松开气阀控制把10,气阀7上的中间孔打开。在吹入光纤后,拧紧气阀控制把10,由于气阀7用硅胶材料制成,在受。

17、压后可以变形,因此当拧紧气阀控制把10时,由于气阀控制把9一端的内壁上的凹台101与下外套管中部外壁上的凸台91相互接触,使下外套管8向上移动而压缩气阀7,气阀7的中间孔渐渐缩小关闭至使气阀中孔的外壁紧贴光纤,从而保证微管内部不漏气,使微管内部的密封性能更好,而且使微管不易压扁,保护微管内部的光纤不受损坏,因而大大提高了微管和微管中光纤的使用寿命。0028本发明气阀接头中的上、下外套管,用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制造,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使微管接头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冲击性。说明书CN101957480A1/3页6图1图2图3图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57480A2/3页7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57480A3/3页8图9图10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