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8003486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28384.3

申请日:

20060629

公开号:

CN101095627A

公开日:

200801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70,A61B17/68,A61F2/44

主分类号:

A61B17/70,A61B17/68,A61F2/44

申请人:

李郁松

发明人:

李郁松,马静植

地址:

75000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北苑小区金菊园9号楼4单元402

优先权:

CN200610028384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明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由两根枕颈棒和多个椎板块组成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椎板块串接在枕颈棒上,左右两枕颈棒上相对的两个椎板块之间以横连杆相连接,每个椎板块的下边固定有椎板钩,每个椎板块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椎板块固定在颈椎上缘的悬吊固定件,枕颈棒的上端呈扁平状并向后弯曲,其上设有固定孔。使用本发明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不需要安装接骨螺钉,不深入骨质及椎管中,不会损伤脊髓、椎动脉、神经根等重要结构,因此有很好的安全性,手术风险小,对术者的技术要求也较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由两根枕颈棒(1)和多个椎板块(4)组成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椎板块(4)串接在枕颈棒(1)上,左右两枕颈棒上相对的两个椎板块(4)之间以横连杆(3)相连接,每个椎板块(4)的下边固定有椎板钩(5),每个椎板块(4)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椎板块(4)固定在颈椎上缘的悬吊固定件,枕颈棒(1)的上端呈扁平状并向后弯曲,其上设有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椎板钩(5)由板材弯曲而成,其弯钩向上,弯钩的末端设有钩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悬吊固定件由插钉(7)和挂件(6)组成,所述挂件(6)固定在枕颈棒(1)上,挂件(6)上设有挂环,所述插钉(7)插在挂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枕颈棒(1)上还设有椎板夹(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挂件(6)包括上下套环及连接上下套环的固定板,上下套环套在枕颈棒(1)上,固定板上设有螺纹通孔,由螺钉锁紧在枕颈棒(1)上,所述挂环设在上套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横连杆(3)为向上弯曲的刚性杆。

说明书

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在颈椎病变或损伤时,用于对颈椎进行固定 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颈椎病变或损伤时,为了治疗或进一步地康复,外科需要对颈椎进行固定手术治疗, 常见的是安装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目前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有很多,如棘突间钛缆或钢丝 固定、椎板下钛缆或钢丝固定、颈椎Luque棒固定系统、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系统、钩形钢板 固定、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和Apofix颈后路内固定系统等。这些内固定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 在一些缺点,如棘突间钛缆或钢丝固定强度差,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系统操作复杂,而颈椎椎 弓根螺钉固定对术者的技术要求又很高,存在着一定的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安全性好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由两根枕 颈棒和多个椎板块组成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椎板块串接在枕颈棒上,左右两枕颈棒上相对的 两个椎板块之间以横连杆相连接,每个椎板块的下边固定有椎板钩,每个椎板块的上方设有 用于将椎板块固定在颈椎上缘的悬吊固定件,枕颈棒的上端呈扁平状并向后弯曲,其上设有 固定孔。

由于两根枕颈棒及连接在它们之间的椎板块、横连杆形成了框架结构,本发明的颈椎后 路内固定装置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每个椎板块下边的椎板钩用于钩住棘突椎板的下缘,这 种固定方式不需要安装接骨螺钉,不深入骨质及椎管中,不会损伤脊髓、椎动脉、神经根等 重要结构,因此有很好的安全性,手术风险小,对术者的技术要求也较低;同时设置了悬吊 固定件,利用该悬吊固定件可以将本装置与颈椎的上侧面相连接,这样就将颈椎从上下两个 方向进行了夹持,使颈椎与椎板块可靠地连按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对颈椎的夹持和固定。

上述椎板钩最好由板材弯曲制成,其弯钩向上,弯钩的末端设有钩齿。这样椎板钩可以 以较大的接触面积钩在棘突椎板的下缘,连接也更加可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悬吊固定件由插钉和挂件组成,所述挂件固定在枕 颈棒上,挂件上设有挂环,所述插钉插在挂环中。安装本装置时,只需在颈椎侧块上两处皮 质穿孔,将插钉插入颈椎侧块中,这样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使本装置的承载强度大大提高。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为了便于在枕颈棒上固定,所述挂件可以由上下套环及连接上下套 环的固定板构成,上下套环套在枕颈棒上,固定板上设有螺纹通孔,由螺钉锁紧在枕颈棒上, 所述挂环设在上套环上。

所述枕颈棒上还设有椎板夹。用于夹持固定在枢椎上。

为了适应棘突的生理弯曲,所述横连杆为向上弯曲的刚性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两根枕颈棒1的上端呈扁平状并向后弯曲,其上设有固定孔,可以贴附固定 在颅骨上,枕颈棒1的下半部分为直杆部;椎板块4套在枕颈棒1的直杆部,并可以由螺钉 紧固在枕颈棒1上,左右两枕颈棒1上相对的两个椎板块4之间以横连杆3相连接,形成左 右对称结构,椎板块的数量根据需要固定的颈椎的数量来确定。横连杆3的两端通过螺钉固 定在两边的椎板块4上,当本装置固定在颈椎上时,横连杆3位于颈椎中间的棘突部位,因 此横连杆3是向上弯曲的刚性杆,这样可以与棘突的生理弯曲相适应;椎板钩5由板材弯曲 制成,其弯钩向上,弯钩的末端设有钩齿,椎板钩5从下面插入椎板块4上的预制槽中,并 由螺钉紧固。每个椎板块4的上方设有悬吊固定件,用于将本固定装置吊挂在颈椎上,在本 实施中,悬吊固定件由由插钉7和挂件6组成,挂件6由上下套环及连接上下套环的固定板 构成,上下套环套在枕颈棒1上,并将椎板块4夹在中间,固定板上设有螺纹通孔,由螺钉 锁紧在枕颈棒1上,上套环上还固定了一个挂环,插钉插在挂环中。为了使本装置与颈椎的 连接更加可靠,在枕颈棒1上椎板块4的上方还设有椎板夹2,椎板夹2由上下两块夹板构成, 上下两块夹板分别用螺钉固定在枕颈棒1。

安装时,先将椎板块4对称置于待固定颈椎左右两侧的棘突椎板上,将挂件6夹在椎板 块4的端部,两根枕颈棒分别从左右两侧的椎板块4和挂件6上的通孔中穿过,用螺钉将挂 件和椎板块4紧固在枕颈棒1上;将椎板钩5从下面钩住棘突椎板的下缘,上端插入椎板块4 上的预制槽中,用螺钉与椎板块4紧固;同一颈椎左右两侧的椎板块4用横连杆3连接,这 样横连杆与两根枕颈棒就组成了一个框架结构,颈椎就被夹持在这个框架内,该框架有较好 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左右两侧均匀受力。根据实际需要,椎板块可以分布在第二到 第七颈椎上。经研究证明,颈椎侧块内侧近椎板根部与上关节面后缘交界处可承受较大载荷, 因此发明人选择此处进行皮质穿孔,安装悬吊固定件,插钉从挂环中穿过插入颈椎侧块的皮 质穿孔内。这样固定装置就从上下两个方向与颈椎相连接,使固定装置可以承受向下的力。 将椎板夹2的上下两块夹板分开后夹持住枢椎,然后用螺钉把上下夹板紧固在枕颈棒1上。 最后,将枕颈棒的扁平端贴附在颅骨上,并用螺钉固定在颅骨上。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是:当头向前倾时,枕颈棒带动椎板块向上运动,椎板钩钩住颈椎的 下缘,使其在一定的范围内向上转动;当头向后仰时,枕颈棒向下运动并通过悬吊固定件推 动颈椎向下转动,悬吊固定件承受大部分支撑力,防止对颈椎的过度压迫。

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由两根枕颈棒和多个椎板块组成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椎板块串接在枕颈棒上,左右两枕颈棒上相对的两个椎板块之间以横连杆相连接,每个椎板块的下边固定有椎板钩,每个椎板块的上方设有用于将椎板块固定在颈椎上缘的悬吊固定件,枕颈棒的上端呈扁平状并向后弯曲,其上设有固定孔。使用本发明的颈椎后路内固定装置不需要安装接骨螺钉,不深入骨质及椎管中,不会损伤脊髓、椎动脉、神经根等重要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