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979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7 CN 203059799 U *CN203059799U* (21)申请号 201320051466.5 (22)申请日 2013.01.30 A61B 17/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 300 号 (72)发明人 曹晓建 李海俊 谢浩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04 代理人 缪友菊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脊柱。
2、后路微创置钉手术 的暴露装置, 其根据局部手术入路软组织特点及 局部骨结构的特点设计, 包括横突拉钩和小关节 拉钩 ; 使用该器械可以直视下分离多裂肌和最长 肌的间隙, 可以轻易无损伤的到达椎弓根置钉部 位, 准确放置拉钩后在局部形成外展 10到 15 的置钉隧道空间 ; 在置钉操作时, 横突拉钩远端 可以骑跨于横突之上, 其与小关节拉钩对抗牵拉 在为置钉操作留下足够的空间的同时还为椎弓根 置入提示进针点和方向。拉钩远端采用凹陷新月 型设计, 在牵拉的同时保护局部软组织, 避免组织 的损伤。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3、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9799 U CN 203059799 U *CN203059799U* 1/1 页 2 1. 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横突拉钩和与其配合 使用的小关节拉钩, 所述横突拉钩由第一手柄和第一拉钩体构成, 所述第一拉钩体为夹角 10010 度的 L 型金属条, 所述第一拉钩体的一端与第一手柄固定连接, 另一端往靠近第一 手柄的方向折弯, 端头开有新月型的凹口 ; 所述小关节拉钩由第二手柄和第二拉钩体构成, 所述第二拉钩。
4、体为夹角8010度的L型金属条, 所述第二拉钩体的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连 接, 另一端往靠近第二手柄的方向折弯, 端头开有新月型的凹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拉钩体与第二拉钩体均包括水平段和垂直段, 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与水平段之 间呈 16515 度的折角, 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均位于水平段与垂直段相对的一侧, 所 述第一拉钩体与第二拉钩体的另一端分别往靠近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方向弯折 1010 度, 弯折长度均为 53mm。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一。
5、手柄和第二手柄的连接端均呈鱼嘴状的扁平结构, 所述第一拉钩体与第二拉钩体 厚度均为 21mm, 宽度均为 125mm ; 所述第一拉钩体与第二拉钩体的水平段长度均为 10050mm。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第一拉钩体的垂直段的长度为 6010 或 755mm ; 所述第二拉钩体的垂直段的长度为 5010 或 655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握持部的外表面经粗糙化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其特。
6、征在于, 所述 横突拉钩的垂直段的外侧设有为椎弓根置入提示进针点和方向的指示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59799 U 2 1/3 页 3 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椎弓根螺钉技术自上世纪 80 年代问世以来发展迅速, 已经广泛应用于脊柱退行 性变、 椎体滑脱、 椎管狭窄、 椎体骨折、 畸形、 骨转移瘤、 脊柱失稳等疾患的手术治疗。目前, 椎弓根螺钉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内固定器械之一, 椎弓根螺钉植入方法主要 有 : 1、 经后路正中切开置钉术, 其为。
7、传统手术方式, 目前临床应用广泛, 为大多数临床医师 广泛接受, 其主要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 椎弓根进针点暴露困难, 出血较多, 术后病人恢复 时间较长, 多合并最长肌和多裂肌的萎缩, 韧带破坏致不稳定, 远期部分患者留有腰痛。2、 脊柱微创技术, 即后路通道辅助下微创置钉技术, 其借助医学影像、 辅助通道扩张及显微内 窥镜等特殊手术器械和仪器进行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操作, 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治 疗效果 , 较传统方法手术切口短、 创伤小、 出血少、 术后功能恢复快, 降低术后腰背部疼痛 的发生率。但目前从其实用新型, 临床应用至今快 30 年, 因为其配套器械的价格昂贵及学 习曲线相对平。
8、缓, 其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特别是国内目前仅限于三级医院脊柱外 科开展。 0003 目前临床需要一种和微创一样手术切口短、 创伤更小、 出血少、 术后功能恢复快但 价格便宜, 简单有效, 容易掌握的新的微创技术。 实用新型人对传统的脊柱后路微创技术进 行了改良, 重新设计了一套简单方便, 更容易掌握, 创伤较传统微创更小的手术方式和手术 器械, 而脊柱后路小切口椎弓根置钉的暴露装置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0004 传统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技术一般采用克氏针穿刺定位椎弓根后切开皮肤, 使用扩 张器由小到大依次扩张至满意大小, 其穿刺入路可能偏离多裂肌和最长肌的间隙而进入多 裂肌或者最长肌中, 造。
9、成多裂肌和最长肌肉的损伤, 同时其扩张的过程其实是对局部肌肉 撕拉, 进一步加重肌肉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实用新型目的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进行后路微创置钉术时提供一种可以辅助 准确、 快速、 方便的进行椎弓根置钉的暴露装置, 使用该器械可以直视下分离多裂肌和最长 肌的间隙, 可以轻易无损伤的到达椎弓根置钉部位 ; 同时在置钉操作时, 横突拉钩远端可以 骑跨于横突之上, 其与小关节拉钩对抗牵拉为置钉操作留下足够的空间时还为椎弓根置入 提示进针点和方向。 0006 技术方案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包括横突 拉钩和与其配合使用的小关节拉钩, 所述。
10、横突拉钩由第一手柄和第一拉钩体构成, 所述第 一拉钩体为夹角 10010 度的 L 型金属条, 满足置钉时需要外倾 10 到 15 度的需要, 便于椎 弓根钉的置入, 所述第一拉钩体的一端与第一手柄固定连接, 另一端往靠近第一手柄的方 向折弯, 端头开有新月型的凹口, 术中可以轻易的骑跨于横突之上, 且位于横突的中央 ; 所 说 明 书 CN 203059799 U 3 2/3 页 4 述小关节拉钩由第二手柄和第二拉钩体构成, 所述第二拉钩体为夹角8010度的L型金属 条, 满足入路内侧和棘突间需要容纳多裂肌肌肉的特点和置钉时需要外倾 10 到 15的需 要, 便于术中暴露手术入路, 保护内侧。
11、肌肉和方便椎弓根钉的置入, 所述第二拉钩体的一端 与第二手柄固定连接, 另一端往靠近第二手柄的方向折弯, 端头开有新月型的凹口, 可以轻 易暴露置钉部位, 不增加拉钩接触局部小关节的损伤。 0007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拉钩体与第二拉钩体均包括水平段和垂直 段, 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与水平段之间呈 16515 度的折角, 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 柄均位于水平段与垂直段相对的一侧, 便于术中牵拉时握持, 减少切口周围组织对拉钩放 置的影响 ; 所述第一拉钩体与第二拉钩体的另一端分别往靠近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方向 弯折 1010 度, 弯折长度均为 53mm。 0008 进一步完善上。
12、述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连接端均呈鱼嘴状的扁 平结构, 避免术中拉钩对组织的压迫, 有利于手术操作 ; 所述第一拉钩体与第二拉钩体 厚度均为 21mm, 宽度均为 125mm ; 所述第一拉钩体与第二拉钩体的水平段长度均为 10050mm。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拉钩体的垂直段的长度为 6010 或 755mm ; 所述第二拉钩 体的垂直段的长度为 5010 或 655mm。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握持部的外表面经粗糙化处理, 便于术中 握持。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横突拉钩的垂直段的外侧设有为椎弓根置入提示进针点和方向的 指示线, 术中准确放。
13、置横突拉钩后就可以根据拉钩上的指示方向置入椎弓根螺钉。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有益效果是 : 0013 (1) 本实用新型手柄的糙化处理方便术者握持 ; 手柄连接端鱼嘴样设计避免术中 拉钩对组织的压迫损伤 ; 手柄和拉钩体间采用 165左右的折角使得手柄握持部位上翘, 减少切口周围组织对拉钩的影响。 0014 (2) 本实用新型根据局部手术入路肌肉的特点以及局部骨性结构的特点而设计, 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适当的宽度方便在脊柱后路小切口置钉手术入路时在直视下准确分 离多裂肌和最长肌的间隙, 避免肌肉损伤。 0015 (3) 在完成手术入路的解剖, 准确放置拉钩后, 小关节拉。
14、钩 80 度角度的设计和横 突拉钩 100 度的角度设计可以在局部形成一个外展 10 -15的隧道空间, 符合椎弓根置 钉时需要外展 10 -15的需要, 方便椎弓根钉小切口置入。 0016 (4) 小关节拉钩远端根据小关节的特点使用带弧形凹陷新月型设计, 可以轻易暴 露置钉部位, 不增加拉钩接触部位软组织和骨结构的损伤。 0017 (5) 横突拉钩与横突接触部位采用带弧度凹陷新月型设计, 避免术中损伤局部组 织同时术中可以轻易的骑跨于横突之上, 定位于横突的中央, 根据横突部位和置钉部位的 特殊关系 (一般腰椎为小关节外缘和横突中央的交点) 而指示椎弓根置钉的进针部位。 0018 (6) 应。
15、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操作简单, 快捷, 方便椎弓根钉的置入操作, 同时可以明 显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是局部软组织的损伤, 特别是在暴露手术入路的同时可以准确 指示置钉的入路, 提高置钉的准确性。 说 明 书 CN 203059799 U 4 3/3 页 5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横突拉钩的示意图。 002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小关节拉钩的示意图。 0021 图 3 为所述横突拉钩和小关节拉钩的新月型的凹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所述实施例。 0023 实施例 1 : 如图 1 和 2。
16、 所示, 一种脊柱后路微创置钉手术的暴露装置, 包括横突拉 钩和与其配合使用的小关节拉钩。 0024 所述横突拉钩由第一手柄 1 和第一拉钩体 2 构成, 所述第一拉钩体 2 为夹角 100 度的 L 型金属条, 所述第一拉钩体 2 的一端与第一手柄 1 固定连接, 另一端往靠近第一手柄 1 的方向折弯, 端头开有新月型的凹口。 0025 所述小关节拉钩由第二手柄 3 和第二拉钩体 4 构成, 所述第二拉钩体 4 为夹角 80 度的 L 型金属条, 所述第二拉钩体 4 的一端与第二手柄 3 固定连接, 另一端往靠近第二手柄 3 的方向折弯, 端头开有新月型的凹口。 0026 所述第一拉钩体 2。
17、 与第二拉钩体 4 均包括水平段和垂直段, 所述第一手柄 1 和第 二手柄 3 与水平段之间呈 165 度的折角, 所述第一手柄 1 与第二手柄 3 均位于水平段与垂 直段相对的一侧, 所述第一拉钩体 2 与第二拉钩体 4 的另一端分别往靠近第一手柄 1 与第 二手柄 3 的方向弯折 10 度, 弯折长度均为 5mm。 0027 所述第一手柄 1 和第二手柄 3 的连接端均呈鱼嘴状的扁平结构, 所述第一手柄 1 和第二手柄 3 均长 120mm, 其中握持部长 100mm, 均为直径 20mm 圆柱体, 所述第一手柄 1 和 第二手柄 3 的握持部的外表面经粗糙化处理 ; 所述第一拉钩体 2 。
18、与第二拉钩体 4 厚度均为 2mm, 宽度均为12mm ; 所述第一拉钩体2与第二拉钩体4的水平段长度均为100mm ; 所述第一 拉钩体 2 的垂直段的长度为 60 或 75mm ; 所述第二拉钩体 4 的垂直段的长度为 50 或 65mm。 0028 所述横突拉钩的垂直段的外侧设有为椎弓根置入提示进针点和方向的指示线 5。 0029 如上所述, 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 但其不得 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 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前提下, 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CN 203059799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9799 U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9799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