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管针.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7780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10 CN 202477800 U *CN202477800U* (21)申请号 201220024953.8 (22)申请日 2012.01.19 A61B 17/34(2006.01) A61M 3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开发区北 路 77 号 (72)发明人 赵继龙 王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马俊荣 (54) 实用新型名称 套管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
2、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 种用于皮下穿刺, 辅助完成药剂埋置的套管针。 其 包括芯杆、 针座和针管 ; 所述针座内设有通孔, 针 管与针座固定连接, 通孔与针管连通。 所述针座通 孔内壁上设有键槽, 所述芯杆上设有芯杆键和多 个与所述键槽相匹配的键, 芯杆键位于芯杆末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分级定位导向药 剂 ; 2、 保护键可以避免误操作, 导致产品自锁失 效, 起到保护作用 ; 3、 挂钩与针座锁孔的设置使 得套管针在使用完毕后可以自行锁定完成自毁, 避免二次使用, 防止交叉感染。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3、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套管针, 包括芯杆 (1)、 针座 (2) 和针管 (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 (2) 内设有 通孔 (23), 针管 (3) 与针座 (2) 固定连接, 通孔 (23) 与针管 (3) 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套管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 (2) 通孔 (23) 内壁上设有键 槽(22), 所述芯杆(1)上设有芯杆键(11)和多个与所述键槽(22)相匹配的键, 芯杆键(11) 于芯杆 (1) 末端。 。
4、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套管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的数量为 1 3 个。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套管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杆 (1) 顶端设有与键槽 (22) 匹 配的保护键 (14)。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套管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杆 (1) 顶端设有挂钩 (15), 所述 针座 (2) 上设有与所述挂钩 (15) 相匹配的锁孔 (21)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套管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管 (3) 外侧设有保护套 (4), 所 述保护套 (4) 套接于针座 (2) 末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77800 U 2 1/2 页 3 套。
5、管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皮下穿刺, 辅助完成药剂埋置 的套管针。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临床上, 皮下穿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 而皮下穿刺后埋置药剂的方式也实 施开来, 采用套管针, 可使其针尖穿刺至皮下预定位置后, 置入药剂, 抽出针尖, 因此套管针 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0003 现有的套管针一般情况下定位导向性不好, 而且套管针重复使用, 容易引起交叉 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分级定位导向药剂, 并且使用后 自行锁定的套管针。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套管针, 包括芯。
6、杆 1、 针座 2 和针管 3 ; 所述针座 2 内设有通孔 23, 针管 3 与针座 2 固定连接, 通孔 23 与针管 3 连通。 0006 所述针座 2 通孔 23 内壁上设有键槽 22, 所述芯杆 1 上设有芯杆键 11 和多个与所 述键槽 22 相匹配的键, 芯杆键 11 位于芯杆 1 末端。 0007 所述键的数量为 1 3 个。键的数量根据临床的实际操作要求来确定。 0008 所述芯杆 1 顶端设有与键槽 22 相匹配的保护键 14。 0009 所述芯杆 1 顶端设有挂钩 15, 所述针座 2 上设有与所述挂钩 15 相匹配的锁孔 21。 0010 所述针管 3 外侧设有保护套 。
7、4, 所述保护套 4 套接于针座 2 末端。 0011 所述键槽22与芯杆1上的芯杆键11、 键及保护键14进行配合, 达到对芯杆1止动 / 释放的目的 ; 针座 2 上的锁孔 21 与芯杆 1 的挂钩 15 配合, 达到芯杆 1 和针座 2 锁定的目 的。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 1、 分级定位导向药剂 ; 2、 保护键 14 可以避免误操 作, 导致产品自锁失效, 起到保护作用 ; 3、 挂钩 15 与针座 2 锁孔 21 的设置使得套管针在使 用完毕后可以自行锁定完成自毁, 避免二次使用, 防止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8、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中芯杆 1 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 0015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中芯杆 1 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 0016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中针座 2 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中图 4 中 A-A 方向的部分剖视图 ; 0018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477800 U 3 2/2 页 4 0019 其中, 1、 芯杆, 2、 针座, 3、 针管, 4、 保护套 ; 11、 芯杆键, 12、 键 A, 13、 键 B, 14、 保护 键, 15、 挂钩 ; 21、 锁孔, 22、 键槽, 23、 通孔。 具体实。
9、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1 实施例 1 : 0022 参见图 1- 图 5, 本实用新型包括芯杆 1、 针座 2 和针管 3 ; 针座 2 内设有通孔 23, 针 管 3 与针座 2 固定连接, 通孔 23 与针管 3 连通。针座 2 通孔 23 内壁上设有键槽 22, 芯杆 1 上设有芯杆键 11、 键 A12 和键 B13, 芯杆键 11 位于芯杆 1 末端。芯杆 1 顶端设有与键槽 22 相匹配的保护键 14。芯杆 1 顶端设有挂钩 15, 针座 2 上设有与所述挂钩 15 相匹配的锁孔 21。 0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 使用时, 。
10、将针管 3 皮下穿刺至预定位置后, 先将芯杆 1拉出, 将药剂注入针管3内, 然后将芯杆键11对准键槽22, 推动药剂直至键A12与键槽22 卡住, 转动芯杆 1 使键 A12 与键槽 22 对正, 再推动芯杆 1, 使键 A12 滑过键槽 22, 直至键 B13 与键槽 22 卡住, 药剂到达预定位置。然后转动芯杆 1, 使键槽 22 与键 B13 对正, 此时抽动针 座 2, 直至保护键 14 与键槽 22 卡住, 再转动芯杆 1, 使保护键 14 与键槽 22 对正, 抽动针座 2 至芯杆 1 顶端, 使挂钩 15 插入针座 2 中的锁孔 21 内, 此时芯杆 1 与针座 2 锁定。 0024 实施例 2 : 0025 参见图 6, 除下列区别外, 其他同实施例 1。 0026 本实用新型针管 3 外侧设有保护套 4, 保护套 4 套接于针座 2 末端。 说 明 书 CN 202477800 U 4 1/3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77800 U 5 2/3 页 6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77800 U 6 3/3 页 7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7780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