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4182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24 CN 203841827 U (21)申请号 201420191347.4 (22)申请日 2014.04.21 A61C 19/06(2006.01) A61C 7/00(2006.01) A61B 1/24(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地址 400010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 76# 重庆 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 (72)发明人 王胜国 李小平 蒲高成 田常生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包。
2、括口腔前部支撑器、 磨牙区支撑翼和磨牙区支 撑翼调节簧 ; 口腔前部支撑器包括连接杆和两个 耳廓, 连接杆为弧形结构, 两个耳廓的侧部通过连 接杆连接并构成一个整体 ; 耳廓由耳廓大翼和耳 廓小翼构成, 耳廓大翼和耳廓小翼为上下层叠布 置 ; 每个耳廓大翼的外侧均设置一个磨牙区支撑 翼, 磨牙区支撑翼为半椭圆的片状结构 ; 磨牙区 支撑翼的两端分别通过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与耳 廓大翼的外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耳廓上通 过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设置磨牙区支撑翼, 该磨 牙区支撑翼撑开了磨牙区颊粘膜, 利于后牙区正 畸附件粘结 ; 可以调节对磨牙区颊粘膜的支撑力 度, 可以在利于操作的同时尽量减少开口器。
3、操作 中的不适。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41827 U CN 203841827 U 1/1 页 2 1. 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口腔前部支撑器、 磨牙区支撑翼 (3) 和磨 牙区支撑翼调节簧 (32) ; 所述口腔前部支撑器包括连接杆 (1) 和两个耳廓 (2), 所述连接杆 (1) 为弧形结构, 两 个耳廓 (2) 的侧部通过连接杆 (1) 连。
4、接并构成一个整体 ; 耳廓 (2) 由耳廓大翼 (21) 和耳廓 小翼 (22) 构成, 耳廓大翼 (21) 和耳廓小翼 (22) 为上下层叠布置 ; 每个耳廓大翼 (21) 的外侧均设置一个磨牙区支撑翼 (3),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 (3) 为半 椭圆的片状结构 ;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3)的两端分别通过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32)与耳廓 大翼 (21) 的外侧面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调 节簧 (32) 由弹性不锈钢丝制成, 弹性不锈钢丝中的一段弯曲成至少一个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其特征在于 。
5、: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3) 伸出耳廓大翼 (21) 外侧的端部距离耳廓大翼 (21) 的外侧面 2.0-2.8mm ; 所述磨牙区支撑 翼 (3) 的开口距离为 1.5-2.5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41827 U 2 1/2 页 3 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使用的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口腔正畸临床中, 开口器是一种常用的粘结托槽的辅助工具。为了达到最佳的 矫治效果, 经常需要在第二恒磨牙甚至第三磨牙上面粘结正畸附件 ; 但是目前应用的开口 器主要是撑开口腔前部的唇颊粘膜, 对磨牙区粘膜几乎没。
6、有支撑, 从而造成第二恒磨牙和 第三磨牙颊面管及其他附件很难准确、 顺利、 牢固就位, 从而影响正畸矫治的顺利进行。 0003 有部分医生采取第二恒磨牙或第三磨牙粘结带环的方法来减少矫治附件的脱落。 但是, 应用带环同样存在就位困难、 准确就位难的问题, 同时, 应用带环对颊粘膜的刺激更 大, 矫治后容易发生食物嵌塞。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撑开口腔前部唇 颊粘膜的同时撑开磨牙区的颊粘膜, 从而利于磨牙区粘结正畸附件的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7、, 包括口腔前部支撑器、 磨牙区支撑翼和磨牙区支撑翼调 节簧 ; 0007 所述口腔前部支撑器包括连接杆和两个耳廓, 所述连接杆为弧形结构, 两个耳廓 的侧部通过连接杆连接并构成一个整体 ; 耳廓由耳廓大翼和耳廓小翼构成, 耳廓大翼和耳 廓小翼为上下层叠布置 ; 0008 每个耳廓大翼的外侧均设置一个磨牙区支撑翼,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为半椭圆的片 状结构 ;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的两端分别通过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与耳廓大翼的外侧面连 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由弹性不锈钢丝制 成, 弹性不锈钢丝中的一段弯曲成至少一个圆环。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
8、选方案,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伸出耳廓大翼外侧的端部 距离耳廓大翼的外侧面 2.0-2.8mm ; 所述磨牙区支撑翼的开口距离为 1.5-2.5mm。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 0012 1、 在耳廓上通过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设置磨牙区支撑翼, 该磨牙区支撑翼撑开了 磨牙区颊粘膜, 利于后牙区正畸附件粘结。 0013 2、 磨牙区支撑翼的两端分别通过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与耳廓大翼外侧连接, 通过 该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可以调节对磨牙区颊粘膜的支撑力度, 可以在利于操作的同时尽量 减少开口器操作中的不适。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3841827 U 3 2/2 页 4。
9、 0014 图 1 为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 : 1- 连接杆 ; 2- 耳廓 ; 21- 耳廓大翼 ; 22- 耳廓小翼 ; 3- 磨牙区支撑翼 ; 32- 磨 牙区支撑翼调节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17 如图 1 所示, 一种可调式正畸开口器, 包括口腔前部支撑器、 磨牙区支撑翼 3 和磨 牙区支撑翼调节簧 32。 0018 其中, 口腔前部支撑器包括连接杆 1 和两个耳廓 2, 连接杆 1 为弧形结构, 连接杆 1 为一连接薄板, 两个耳廓 2 的侧部通过连接杆 1 连接并构成一个整体, 两。
10、个耳廓 2 和连接杆 1 一体制成。耳廓 2 由耳廓大翼 21 和耳廓小翼 22 构成, 耳廓大翼 21 和耳廓小翼 22 为上下 层叠布置 ( 即耳廓大翼 21 位于耳廓小翼 22 的上方, 耳廓大翼 21 和耳廓小翼 22 组成侧面 开口的U型结构)。 口腔前部支撑器上的连接杆1具有一定的弹性, 口腔前部支撑器上的耳 廓大翼 21 和耳廓小翼 22 在受到由外界压力的压迫时可以向两个耳廓 2 之间或两个耳廓 2 的外侧弯曲, 当外部压力消失时, 两个耳廓 2 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0019 每个耳廓大翼 21 的外侧均设置一个磨牙区支撑翼 3, 磨牙区支撑翼 3 为半椭圆的 片状结构。磨牙。
11、区支撑翼 3 的两端分别通过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 32 与耳廓大翼 21 的外侧 面连接, 使磨牙区支撑翼 3 伸向耳廓大翼 21 的外侧。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 32 的一端与磨 牙区支撑翼 3 的一端固定连接, 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 32 的另一端与耳廓大翼 21 的外侧面 固定连接。磨牙区支撑翼调节簧 32 由弹性不锈钢丝制成, 弹性不锈钢丝中的一段弯曲成至 少一个圆环, 只需用尖嘴钳夹着不锈钢丝, 用力旋转便可形成一圆环, 圆环的数量可根据调 节对磨牙区颊粘膜的支撑力度的大小确定。 0020 磨牙区支撑翼 3 伸出耳廓大翼 21 外侧的端部距离耳廓大翼 21 的外侧面 2.0-2.8mm, 磨牙区支撑翼 3 的开口距离为 1.5-2.5mm, 磨牙区支撑翼 3 可以是半圆形, 也可 以做成半椭圆形, 该尺寸下的磨牙区支撑翼 3 均能与颊粘膜的形状相适应。 0021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CN 203841827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41827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