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机导光棒.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799337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667903.6

申请日:

20131029

公开号:

CN203576671U

公开日:

201405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C13/15

主分类号:

A61C13/15

申请人:

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勋贤,唐昌辉,黎若,黄永圆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国家高新区信息产业园

优先权:

CN201320667903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后端直部,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弯曲部,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90°~110°,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0~30°。本实用新型光固化机导光棒,可方便医生将导光棒伸入到病人口腔中,不需要病人将口腔张得过大也能对所有牙齿进行修复操作,减轻病人不适,特别是对后牙治疗时,能让导光棒贴近后牙,对修复材料进行垂直照射,避免造成光源能量损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后端直部,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90°~110°,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0~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R为8mm~10mm,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10mm~16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R为9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8m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10mm。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105°,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15°,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13.45mm。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100°,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10°,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11.8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牙科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背景技术

光固化复合树脂由于具有使用方便、功能性好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牙科临床作为补牙材料用,这种树脂在光谱范围为400~500纳米的光照射下,能迅速固化。医生对病人进行补牙修复时,首先在病人的牙洞中填充适量的光固化复合树脂,然后利用可发出400~500纳米波长光(蓝光)的牙科光固化机,对树脂进行照射,使之迅速固化。

现有的光固化机通常由主机和导光棒组成。光固化机的导光棒是安装在光固化机前端的一个部件,其可将光固化机主机上LED发出的蓝光导入到口腔中,照射牙齿的修复部位。光固化机的导光棒由玻璃纤维组成,需要在不同病人的口腔中进行重复使用,必须在使用前后进行清洗消毒。由于人体口腔是一个狭小的空间,为了方便医生把光固化机的导光棒伸入到口腔中,还能灵活进行操作,导光棒前端结构就非常关键。

现有的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于前端的弯曲角度和切面角度设置不合理,在医生对病人进行补牙操作时,需要病人把口腔张得非常大才能操作,这会给病人带来很多不适。另外,部分后牙即便在病人将口腔张到最大,医生也无法将光固化机导光棒贴近进行垂直照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固化机导光棒,将这种导光棒应用到光固化机上,可便于医生对病人的所有牙齿进行修复操作,无需病人将口腔张得非常大,减轻了病人不适,同时解决了现有导光棒无法贴近后牙进行垂直照射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后端直部,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弯曲部,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90°~110°,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0~30°。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R为8mm~10mm,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10mm~16mm。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R为9mm。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8mm。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也可以为10mm。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105°,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15°,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13.45mm。

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100°,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10°,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11.8m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优化的光固化机导光棒,可方便医生将导光棒伸入到病人口腔中,不需要病人将口腔张得过大也能对所有牙齿进行修复操作,减轻病人不适,特别是对后牙治疗时,能让导光棒贴近后牙,对修复材料进行垂直照射,避免造成光源能量损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识:1、直部;2、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后端直部,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弯曲部,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105°,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15°,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R为9mm。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8mm,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13.45mm。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后端直部,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弯曲部,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100°,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10°,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R为9mm。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8mm,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11.8mm。

光固化机导光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固化机导光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固化机导光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固化机导光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固化机导光棒.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7667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5.07 CN 203576671 U (21)申请号 201320667903.6 (22)申请日 2013.10.29 A61C 13/15(2006.01) (73)专利权人 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国家高 新区信息产业园 (72)发明人 吴勋贤 唐昌辉 黎若 黄永圆 (54) 实用新型名称 光固化机导光棒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固化机导光棒, 由 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 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 后端直部, 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 弯曲部。

2、, 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 90 110, 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 心线的夹角为 0 30。本实用新型光固化机导 光棒, 可方便医生将导光棒伸入到病人口腔中, 不 需要病人将口腔张得过大也能对所有牙齿进行修 复操作, 减轻病人不适, 特别是对后牙治疗时, 能 让导光棒贴近后牙, 对修复材料进行垂直照射, 避 免造成光源能量损耗,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76671 U CN 20。

3、3576671 U 1/1 页 2 1. 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 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后端直部, 以及 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弯曲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 为 90 110, 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 0 3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 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 R 为 8mm 10mm, 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 10mm 16mm。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 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 R 为。

4、 9mm。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 8mm。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 10mm。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 直部的夹角为 105, 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 15, 前端弯曲部的 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 13.45mm。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 直部的夹角为 100, 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 10,。

5、 前端弯曲部的 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 11.8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76671 U 2 1/2 页 3 光固化机导光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牙科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背景技术 0002 光固化复合树脂由于具有使用方便、 功能性好等特点, 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牙科 临床作为补牙材料用, 这种树脂在光谱范围为 400 500 纳米的光照射下, 能迅速固化。医 生对病人进行补牙修复时, 首先在病人的牙洞中填充适量的光固化复合树脂, 然后利用可 发出 400 500 纳米波长光 (蓝光) 的牙科光固化机, 对树脂进行照射, 使之迅速固。

6、化。 0003 现有的光固化机通常由主机和导光棒组成。 光固化机的导光棒是安装在光固化机 前端的一个部件, 其可将光固化机主机上 LED 发出的蓝光导入到口腔中, 照射牙齿的修复 部位。 光固化机的导光棒由玻璃纤维组成, 需要在不同病人的口腔中进行重复使用, 必须在 使用前后进行清洗消毒。由于人体口腔是一个狭小的空间, 为了方便医生把光固化机的导 光棒伸入到口腔中, 还能灵活进行操作, 导光棒前端结构就非常关键。 0004 现有的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于前端的弯曲角度和切面角度设置不合理, 在医生对病 人进行补牙操作时, 需要病人把口腔张得非常大才能操作, 这会给病人带来很多不适。另 外, 部分后牙。

7、即便在病人将口腔张到最大, 医生也无法将光固化机导光棒贴近进行垂直照 射操作。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固化机导光棒, 将这种导光棒应用到光固化 机上, 可便于医生对病人的所有牙齿进行修复操作, 无需病人将口腔张得非常大, 减轻了病 人不适, 同时解决了现有导光棒无法贴近后牙进行垂直照射的问题。 0006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 形的玻璃纤维组成, 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后端直部, 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 弯曲部, 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 90 110, 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 部中心线的夹角为。

8、 0 30。 0007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 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 R 为 8mm 10mm, 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 10mm 16mm。 0008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 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 R 为 9mm。 0009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 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 8mm。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也可以为 10mm。 0010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 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 105, 所述前端弯曲 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 15, 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 13.45mm。 0011 另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前端弯曲部。

9、与后端直部的夹角为 100, 所述前端弯曲部 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 10, 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 11.8mm。 说 明 书 CN 203576671 U 3 2/2 页 4 0012 有益效果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优化的光固化机导光棒, 可方便 医生将导光棒伸入到病人口腔中, 不需要病人将口腔张得过大也能对所有牙齿进行修复操 作, 减轻病人不适, 特别是对后牙治疗时, 能让导光棒贴近后牙, 对修复材料进行垂直照射, 避免造成光源能量损耗,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

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号标识 : 1、 直部 ; 2、 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7 实施例 1 : 0018 如图 1 所示, 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 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 后端直部, 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弯曲部, 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 角为 105, 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 15, 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 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 R 为 9mm。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 8mm, 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 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 13.45mm。 0019 实施例 2 : 0020 如图 2 所示, 光固化机导光棒由一体成形的玻璃纤维组成, 包括光固化机导光棒 后端直部, 以及偏离直部向内侧圆弧弯曲的前端弯曲部, 所述前端弯曲部与后端直部的夹 角为 100, 所述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与直部中心线的夹角为 10, 所述导光棒的前端弯曲 部中心线圆弧对应的半径 R 为 9mm。所述导光棒的直径为 8mm, 前端弯曲部的端面中心点与 直部中心线的距离为 11.8mm。 说 明 书 CN 203576671 U 4 1/1 页 5 图 1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76671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