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98631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76632.5

申请日:

2009.01.12

公开号:

CN101778065A

公开日:

2010.07.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27/26合同备案号:2015440020319让与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人: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申请日:20090112申请公布日:20100714授权公告日:20130807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511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27/26申请日:20090112|||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7/26; H04B7/04

主分类号:

H04L27/26

申请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云锋; 姜静; 朱常青; 田开波; 于辉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代理人:

张颖玲;蒋雅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长期演进(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如果是,则对低版本LTE系统终端和高级长期演进(LTE-A)系统终端,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系统,其中,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并将判断结果通知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以根据判断结果的内容分别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使LTE-A系统在高阶天线配置模式下,实现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后向兼容低版本LTE系统终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长期演进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如果是,则对所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高级长期演进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否则,对所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所述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具体为:根据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配置模式对应的映射方式进行数据载波映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资源单元RE,与相对低版本LTE系统新增加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冲突情况下,所述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进一步为: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和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选取归一化的不同权值w 1 和w 2 加权后叠加发射;其中,w 1 为大于等于0的权值,w 2 为大于0的权值。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具体为:选取w 1 =0,w 2 =1。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低版本LTE系统中已存在的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冲突情况下,所述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进一步为: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映射到:下一个相邻的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LTE-A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具体为: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 在天线端口数目小于等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的相同映射方式具体为: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将实现数据载波映射的所述映射方式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信道;所述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共享信道、广播信道、控制指示信道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
8: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判断单元和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其中,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并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 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用于接收到内容为是的判断结果,并对所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或者,用于接收到内容为否的判断结果,并对所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所述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相对低版本LTE系统新增加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 用的RE冲突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和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选取归一化的不同权值w 1 和w 2 加权后叠加发射的映射方式;其中,w 1 为大于等于0的权值,w 2 为大于0的权值。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采用:选取w 1 =0,w 2 =1的映射方式。

说明书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兼容低版本LTE系统的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低版本LTE系统比如长期演进R8(LTE R8,Long Term Evolution Release8)系统中,由于下行链路最高支持的发射天线端口数目为4,天线端口包括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天线端口2和天线端口3;支持的天线配置模式为一、二或四个天线端口的场景,天线配置模式包括{0}、{0,1}或{0,1,2,3}。因此,在LTE R8中给出了最多4个天线端口的公共导频映射方法,这类导频的作用包括:信号的检测和信道质量的测量等。

    采用现有技术,4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是在全频带通过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方式与数据复用的,而且为了避免相邻小区的导频位置冲突,在不同小区内,利用小区标识产生频域的偏移量,从而使相邻小区的导频位置尽量保持正交。导频映射的方法具体为:导频序列将被映射到复数调制符号作为天线端口p在第ns时隙的参考符号,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k=6m+(v+vshift)mod 6;这里,k表示频域索引,l表示时域索引,则由k和l构成的二维数组(k,l)表示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在资源映射示意图中的位置;表示下行链路带宽对应的频域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的个数;表示表示下行链路中最大带宽对应的频域RB的个数;表示下行每个时隙的OFDM符号数目;变量v和vshift表示不同导频在频域的位置,其中,v表示为小区特定的频率偏移表示为其中x mod y表示用x对y取模。

    图1~图7分别为采用现有技术LTE R8系统中,不同天线配置模式中任一天线端口在短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情况下的下行导频映射的资源映射示意图。且天线配置模式为{0,1}、{0,1}或{0,1,2,3}。由k和l构成的二维数组(k,l)表示RE在资源映射示意图中的位置,其中,Rp表示传输天线端口p的导频所占用的RE,p=0,1,2,3;R0以左斜线填充,R1以右斜线填充,R2以竖线填充,R3以横线填充;以交叉线填充的位置表明导频是正交的,如图2和图3共同对应于2天线端口即天线配置模式为{0,1}的场景,天线端口0占用的RE和天线端口1占用的RE正交;而未填充的空白位置为用于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可见,在LTE R8系统中进行数据载波映射时,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是:所分配RB中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即RB中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并不冲突。

    随着LTE系统的继续演进发展,增强型的高级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Evolution Advance)系统应运而生,在LTE-A系统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出现了下行链路最多支持8天线端口的需求,并随之出现了LTE-A系统中大于4个天线端口的天线配置模式下的下行数据载波映射。这里,大于4个天线端口的天线配置模式即高阶天线配置模式。然而,目前的LTE R8系统下行链路最高支持的发射天线端口数目为4,那么在LTE R8系统和LTE-A系统并存的情况下,需要解决LTE R8系统与LTE-A系统的兼容问题,即为:在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使LTE-A系统的终端能后向兼容LTE R8系统地终端。

    在LTE-A系统中,由于LTE-A系统的终端与LTE R8系统的终端需要能够相互兼容。因此,一方面,涉及到误检测。具体来说,在8天线端口情况下,需要考虑新增加的4个天线端口与LTER8系统的终端进行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的相互影响,否则会影响LTE R8系统的终端对载波的解映射。也就是说,LTER8系统下行链路最高支持4天线端口,对于新增加的4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无法正确识别,则会出现将新增加的4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误检测为数据的问题,同时数据会对新增加的4个天线端口的导频造成干扰。另一方面,涉及到信道策略。具体来说,对于LTE-A系统的用户而言,新增加的4个天线端口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并且为了充分发挥8天线端口的作用,需要尽可能获得准确的信道信息,如果限制新增加的4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在频域的插入位置密度,则会影响新增加的4天线端口的信道策略。针对信道策略具体来说,是指如果无法获得准确的信道信息,进而无法准确的获取各个空间子信道的信道质量好信道的秩信息,从而无法根据信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天线配置模式,同时影响数据的检测。因此,在LTE-A系统中,对新增加的4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映射,在高阶天线配置模式进行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需要充分考虑对LTE R8系统的终端的兼容性问题。目前,对于该兼容性问题,尚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综合考虑了对低版本LTE系统终端的兼容和对LTE-A终端的信道信息获取两方面情况,使LTE-A系统在高阶天线配置模式下,实现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能后向兼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长期演进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如果是,则对所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高级长期演进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否则,对所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所述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

    其中,在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具体为:根据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配置模式对应的映射方式进行数据载波映射。

    其中,在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资源单元RE,与相对低版本LTE系统新增加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冲突情况下,所述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进一步为: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和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选取归一化的不同权值w1和w2加权后叠加发射;其中,w1为大于等于0的权值,w2为大于0的权值。

    其中,所述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具体为:选取w1=0,w2=1。

    其中,在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低版本LTE系统中已存在的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冲突情况下,所述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进一步为: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映射到:下一个相邻的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

    其中,在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LTE-A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具体为: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

    在天线端口数目小于等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的相同映射方式具体为: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实现数据载波映射的所述映射方式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信道;所述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共享信道、广播信道、控制指示信道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判断单元和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其中,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并将判断结果通知所述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

    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用于接收到内容为是的判断结果,并对所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或者,用于接收到内容为否的判断结果,并对所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所述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

    其中,所述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相对低版本LTE系统新增加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冲突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和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选取归一化的不同权值w1和w2加权后叠加发射的映射方式;其中,w1为大于等于0的权值,w2为大于0的权值。

    其中,所述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采用:选取w1=0,w2=1的映射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在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在天线端口数目小于等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

    本发明综合考虑到误检测和信道估计精度的两方面情况,当采用LTE-A系统相对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能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有所增加时,也就是在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将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这里,低版本LTE系统可以为LTE R8系统,从而在LTE R8系统和LTE-A系统并存的情况下,解决LTE R8系统与LTE-A系统的兼容问题,即为:在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使LTE-A系统的终端能后向兼容LTE R8系统的终端。也就是说,解决了LTE-A系统中,引入高阶天线配置模式后,对兼容LTE R8系统的终端的影响,使LTE R8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在实现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能够互相兼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天线配置模式为{0}时导频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天线配置模式为{0,1}时天线端口0的导频映射示意图;

    图3为现有天线配置模式为{0,1}时天线端口1的导频映射示意图。

    图4为现有天线配置模式为{0,1,2,3}时天线端口0的导频映射示意图;

    图5为现有天线配置模式为{0,1,2,3}时天线端口1的导频映射示意图;

    图6为现有天线配置模式为{0,1,2,3}时天线端口2的导频映射示意图;

    图7为现有天线配置模式为{0,1,2,3}时天线端口3的导频映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9为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在6天线端口情况下一数据映射示意图;

    图10为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在6天线端口情况下另一数据映射示意图;

    图11为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在8天线端口情况下一数据映射示意图;

    图12为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在8天线端口情况下另一数据映射示意图;

    图13为LTE-A系统的终端在6天线端口情况下一数据映射示意图;

    图14为LTE-A系统的终端在6天线端口情况下另一数据映射示意图;

    图15为LTE-A系统的终端在8天线端口情况下一数据映射示意图;

    图16为LTE-A系统的终端在8天线端口情况下另一数据映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在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将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8所示,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3。

    步骤102、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结束当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流程。

    步骤103、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结束当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流程。

    这里,该方法还包括:将实现数据载波映射的映射方式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信道;所述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共享信道、广播信道、控制指示信道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

    以下对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以及天线端口数目小于等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这两种情况进行分别阐述。以下的低版本LTE系统可以为LTE R8系统。

    第一种情况、在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针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而言,基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各种天线配置模式,采用当前天线配置模式对应的映射方式进行载波映射。这里,天线配置模式包括:{0,1}、{0,1}或{0,1,2,3}。当采用的天线配置模式为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配置模式,即{0,1,2,3}所对应的映射方式进行数据载波映射时,数据载波映射效果较好,其原因在于,在多天线系统中,系统的信道容量是随天线数目成正比的,天线端口增加,可以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当天线端口数目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时,此时系统相对于低版本LTE系统而言,有足够的天线端口数目支持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用最大天线配置模式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

    其中,采用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之前还包括获取所分配的RB的操作,在获取所分配的RB后,在RB中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相冲突的情况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采用LTE-A系统后相对低版本LTE系统新增加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相冲突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进一步为: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和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选取归一化的不同权值w1和w2加权后叠加发射;其中,w1为大于等于0的权值,w2为大于0的权值。进一步地,针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而言,所采用的优选方案具体为:选取w1=0,w2=1,即在当前RE上对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打孔,仅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发射。也就是说,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从当前RB中的当前RE位置上打掉,不对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发射,仅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发射。

    另一方面,在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采用低版本LTE系统中已存在的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相冲突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进一步为: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映射到:下一个相邻的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

    在第一种情况下,针对LTE-A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而言,对LTE-A系统的终端采用的映射方式具体为: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也就是说,将载波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进行数据映射。这种避免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相冲突的映射方式可以称为躲避的方式。

    第二种情况、在天线端口数目小于等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进行数据载波映射。该相同的映射方式具体为: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也就是说,将载波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进行数据映射,即躲避的方式。

    方法实施例一:

    步骤201、获取在分配的RB内,各个公共导频对应天线端口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位置。

    这里,对应不同天线端口映射的导频占用的RE表示为表示对应于天线端口p的导频在某个RB中对应的RE为(k,l)。其中,p=0,1,2,3,4,5,6,7;k表示频率索引,l表示时域索引,由k和l构成的二维数组(k,l)表示RE在资源映射示意图中的位置。

    步骤202、确定用户终端的类别是LTE系统的终端还是LTE-A系统的终端。

    步骤203、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

    步骤204、根据步骤201获得的公共导频对应天线端口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位置,并根据步骤203的不同判断结果,采用相应的映射方式进行数据载波的映射。

    其中,当判断结果为:当前发射方的发射天线端口数目小于或等于4,则按照LTE R8系统中定义的映射方式进行映射。具体来说,当发射天线端口数目小于或等于4时,可能的天线端口使用组合即天线配置模式包括:{0}、{0,1}、或{0,1,2,3},数据在分配的RB内映射时,映射在RB内未被用于导频传输的RE上。也就是说,在RB内,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即为躲避的方式。映射顺序按照首先在频率域方向上的映射,然后在时间域方向上的映射。

    当判断结果为:当前发射方的发射天线端口数目大于4,则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按照不同的映射方式进行进行数据载波的映射。当发射方的发射天线端口数目大于4时,可能的天线端口使用组合即高阶天线配置模式包括{0,1,2,3,4,5}、或{0,1,2,3,4,5,6,7}。

    针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而言,数据在分配的RB内映射时,映射在RB内未被传输{0,1,2,3}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也就是说,在RB内,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即为躲避的方式。并且映射顺序按照首先在频率域方向上的映射,然后在时间域方向上的映射。然而,由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最高支持天线端口数目为4的天线配置模式,因此,在映射过程中,由于天线端口{4,5}的存在,使传输天线端口{4,5}对应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与传输LTE终端数据所占用的RE发生冲突。此时,将当前RE上待传输的数据打孔不发射,仅将当前RE上待传输的导频发射;或者对当前RE上待传输的数据和待传输的导频用不同的权值加权后叠加发射。这里,所谓打孔指:将当前RE上对应的数据去除。

    针对LTE-A系统的终端而言,数据在分配的RB内进行映射时,映射在既未被{0,1,2,3}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又未被传输新增加的天线端口{4,5}或{4,5,6,7}对应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也就是说,对于LTE-A系统的终端来说,由于LTE-A系统本身就支持最多8天线端口的天线配置模式,因此,LTE-A系统的终端是映射在没有被用于传输所有公共天线端口所对应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并传输。

    以下分别对高阶天线配置模式下,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下行数据载波映射举实例进行阐述。

    实例一为:高阶天线配置模式下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的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实例。如图9~图12所示为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数据映射的资源映射示意图,其中,图9和图10为6天线端口的情况;图11和图12为8天线端口的情况。图9~图12中,所涉及的Rp表示传输天线端口p的导频所占用的RE,p=0,1,2,3,4,5,6,7;R0以右斜线填充,R1以左斜线填充,R2以稀疏的横线填充,R3以稀疏的竖线填充,R4以密集的点填充,R5以密集的横线填充,R6以交错的横竖线填充;R7以交错的斜线填充,未填充的空白位置为用于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

    具体来说,在图9中,新增加的天线端口{4,5}对应的导频映射在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中与天线端口{2,3}相同的频率位置。图10中,新增加的天线端口{4,5}对应的导频映射在子帧中第一个时隙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中与天线端口{2,3}相同的频率位置。从图9和图10可以看出,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对于{0,1,2,3}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映射的RE位置通过躲避的方式,即在RB内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而对于天线端口{4,5}对应的导频映射的RE位置,通过打孔的方式进行兼容。在图9中,打掉了数据49,52,55,和58;在图10中,打掉了数据61,64,67和70。

    在图11中,新增加的天线端口{4,5}对应的导频映射在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二个OFDM符号中与天线端口{2,3}相同的频率位置,新增加的天线端口{6,7}对应的导频映射在子帧中第一个时隙的倒数第一个OFDM符号中与天线端口{2,3}相同的频率位置。图12中,新增加的天线端口{4,5}对应的导频映射在子帧中第一个时隙中最后一个OFDM符号中与天线端口{2,3}相同的频率位置,新增加的天线端口{6,7}对应的导频映射在子帧中第二个时隙的第三个OFDM符号中与天线端口{2,3}相同的频率位置。从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对于{0,1,2,3}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映射的RE位置通过躲避的方式,即在RB内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而对于天线端口{4,5,6,7}对应的导频映射的RE位置,通过打孔的方式进行兼容。在图11中,打掉了数据49,52,55,58,61,64,67和70;在图12中,打掉了数据61,64,67,70,89,92,95和98.

    实例二为:高阶天线配置模式下LTE-A系统的终端的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实例。如图13~图16所示为LTE-A系统的终端数据映射的资源映射示意图,其中,图13和图14为6天线端口的情况;图15和图16为8天线端口的情况。图13~图16中,所涉及的Rp表示传输天线端口p的导频所占用的RE,p=0,1,2,3,4,5,6,7;R0以右斜线填充,R1以左斜线填充,R2以稀疏的横线填充,R3以稀疏的竖线填充,R4以密集的点填充,R5以密集的横线填充,R6以交错的横竖线填充;R7以交错的斜线填充,未填充的空白位置为用于下行数据载波映射时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

    图13和图14中的天线端口对应导频映射的RE位置与图9和图10中的相同。从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LTE-A系统的终端对于{0,1,2,3,4,5}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映射的RE位置全部通过躲避的方式,即在RB内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不进行任何数据的打孔。

    图15和图16中的天线端口对应导频映射的RE位置与图11和图12中的相同。从图15和图16可以看出,LTE-A系统的终端对于{0,1,2,3,4,5,6,7}天线端口对应的导频映射的RE位置全部通过躲避的方式,即在RB内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不进行任何数据的打孔。

    举例来说,对比图9和图13,R0~R3所对应的天线端口是低版本LTE系统中已有的,R4和R5所对应的天线端口是采用LTE-A系统后新增加的。以R4为例,图9中,对于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来说,考虑到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的兼容性,采用本发明对数据打孔的映射方式,将图9中的数据49打掉,即数据49不进行映射及传输,仅在数据与导频相冲突的当前RE即R4上传输了R4所对应天线端口的导频。而图13中,对于LTE-A系统的终端来说,采用躲避的方式,即在RB内将映射的数据映射在未被传输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上,不进行任何数据的打孔,则图13中的数据49在R4的下一个相邻的RE位置映射及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图9~图12以及图13~图16中仅仅为了示意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映射方式,并没有对不同信道类型进行划分,本发明实现数据载波映射的映射方式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信道,信道包括:物理层的控制信道、物理层的共享信道、物理层的广播信道、物理层的控制指示信道、物理层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则图中的数据包含了物理层的控制信道、物理层的共享信道、物理层的广播信道、物理层的控制指示信道、物理层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指示信道等的数据信息。虽然,各信道可能仅仅占用每个RB中的一部分资源,或者各个信道占用多个RB中的部分资源,但是,在映射过程中都可以采用本发明实现数据载波映射的映射方式。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判断单元和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其中,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并将判断结果通知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用于接收到内容为是的判断结果,并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或者,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用于接收到内容为否的判断结果,并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和LTE-A系统的终端,皆采用相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即按照低版本LTE系统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

    这里,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映射的数据所占用的RE,与相对低版本LTE系统新增加天线端口对应的映射的导频所占用的RE冲突情况下,对低版本LTE系统的终端采用: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和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选取归一化的不同权值w1和w2加权后叠加发射的映射方式;其中,w1为大于等于0的权值,w2为大于0的权值。进一步地,数据载波映射实现单元,用于采用:选取w1=0,w2=1,即在当前RE上对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数据打孔,仅将当前RE对应的映射的导频发射的映射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及系统.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长期演进(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如果是,则对低版本LTE系统终端和高级长期演进(LTE-A)系统终端,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实现数据载波映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下行数据载波映射的系统,其中,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天线端口数目是否大于低版本LTE系统下行传输所支持的最大天线端口数目,并将判断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