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锅.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797425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199542.1

申请日:

20170919

公开号:

CN207755110U

公开日:

2018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20

主分类号:

A47J36/20

申请人:

温州思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远银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7组团7幢205室东首

优先权:

CN201721199542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锅,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汤中的油脂无法分离的问题。本油水分离锅,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状锅体,锅体包括圆筒状锅壁和固定在锅壁底部的锅底,锅底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还包括外径与锅壁内径相同的挡筒,挡筒外壁与锅壁内壁贴合,锅壁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外孔,挡筒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内孔,且能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将本分离锅直接置于混合油脂和汤水的汤锅中,放置过程中,内孔和外孔相互错位封闭,放置到位后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油脂下方的汤水通过对齐的内孔和外孔流入到锅体中,使锅体内的汤水中不带油脂,起到快速分离油水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油水分离锅,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状锅体(1),所述的锅体(1)包括圆筒状锅壁(11)和固定在锅壁(11)底部的锅底(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底(15)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3),还包括外径与锅壁(11)内径相同的挡筒(2),所述的挡筒(2)外壁与锅壁(11)内壁贴合,锅壁(11)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外孔(13),挡筒(2)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内孔(22),且能围绕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2),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壁(11)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固定把手(12),所述的锅壁(11)靠近顶部位置设有沿锅壁(11)周向设置的限位孔(14),还包括穿过限位孔(14),并与挡筒(2)外壁固定的活动把手(21),且能围绕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2),使活动把手(21)在限位孔(14)内移动,并移动至限位孔(14)一端或另一端,并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底(15)顶部固定有陶瓷配重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3)呈伸缩杆状结构,且顶端分别与锅底(15)固定,若干支脚(3)底端形成的平面与锅底(15)顶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1)为不锈钢结构一体制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水分离锅。

背景技术

炖煮好的汤液表面一般带有一层由食材所产生的油脂,如果不将油脂去除,则汤液非常肥腻,不利于食用和健康。在食用时通常需要将漂浮在汤液表面的油脂捞除,非常费劲,而且也难以把油脂捞除干净,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放入汤锅中,以隔离出不带油的汤水的油水分离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水分离锅,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状锅体,所述的锅体包括圆筒状锅壁和固定在锅壁底部的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底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还包括外径与锅壁内径相同的挡筒,所述的挡筒外壁与锅壁内壁贴合,锅壁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外孔,挡筒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内孔,且能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将本分离锅直接置于混合油脂和汤水的汤锅中,且放置过程中,内孔和外孔相互错位封闭,避免放置过程中油脂进入到锅体内,放置到位后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此时油脂下方的汤水通过对齐的内孔和外孔流入到锅体中,从而能使锅体内的汤水中不带油脂,起到快速分离油水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中,所述的锅壁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固定把手,所述的锅壁靠近顶部位置设有沿锅壁周向设置的限位孔,还包括穿过限位孔,并与挡筒外壁固定的活动把手,且能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使活动把手在限位孔内移动,并移动至限位孔一端或另一端,并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因此可以握紧固定把手,利用活动把手快速调节内孔和外孔对齐或错位。

在上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中,所述的锅底顶部固定有陶瓷配重块。

因此避免锅体上浮。

在上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中,所述的支脚呈伸缩杆状结构,且顶端分别与锅底固定,若干支脚底端形成的平面与锅底顶面平行。

因此结构稳定,同时可以根据汤水高度调节支脚长度。

在上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中,所述的锅体为不锈钢结构一体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将本分离锅直接置于混合油脂和汤水的汤锅中,且放置过程中,内孔和外孔相互错位封闭,避免放置过程中油脂进入到锅体内,放置到位后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此时油脂下方的汤水通过对齐的内孔和外孔流入到锅体中,从而能使锅体内的汤水中不带油脂,起到快速分离油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分离锅主视剖视图。

图中,

1、锅体;11、锅壁;12、固定把手;13、外孔;14、限位孔;15、锅底;16、配重块;

2、挡筒;21、活动把手;22、内孔;

3、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锅,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状锅体1,锅体1包括圆筒状锅壁11和固定在锅壁11底部的锅底15,锅底15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3,还包括外径与锅壁11内径相同的挡筒2,挡筒2外壁与锅壁11内壁贴合,锅壁11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外孔13,挡筒2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内孔22,且能围绕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2,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进一步的,锅壁11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固定把手12,锅壁11靠近顶部位置设有沿锅壁11周向设置的限位孔14,还包括穿过限位孔14,并与挡筒2外壁固定的活动把手21,且能围绕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2,使活动把手21在限位孔14内移动,并移动至限位孔14一端或另一端,并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锅底15顶部固定有陶瓷配重块16。支脚3呈伸缩杆状结构,且顶端分别与锅底15固定,若干支脚3底端形成的平面与锅底15顶面平行。锅体1为不锈钢结构一体制成。

将本分离锅直接置于混合油脂和汤水的汤锅中,且放置过程中,内孔22和外孔13相互错位封闭,避免放置过程中油脂进入到锅体1内,放置到位后围绕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2,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此时油脂下方的汤水通过对齐的内孔22和外孔13流入到锅体1中,从而能使锅体1内的汤水中不带油脂,起到快速分离油水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锅体1、锅壁11、固定把手12、外孔13、限位孔14、锅底15、配重块16、挡筒2、活动把手21、内孔22、支脚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一种油水分离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油水分离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油水分离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油水分离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水分离锅.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199542.1 (22)申请日 2017.09.19 (73)专利权人 温州思林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 道7组团7幢205室东首 (72)发明人 林远银 (51)Int.Cl. A47J 36/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油水分离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锅, 属于厨 房用具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汤中的油脂无法分离 的问题。 本油水分离锅, 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状 锅体, 锅体包括圆筒状锅。

2、壁和固定在锅壁底部的 锅底, 锅底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 还包括外径与 锅壁内径相同的挡筒, 挡筒外壁与锅壁内壁贴 合, 锅壁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外孔, 挡筒靠近底部 位置设有内孔, 且能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 使 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将本分离 锅直接置于混合油脂和汤水的汤锅中, 放置过程 中, 内孔和外孔相互错位封闭, 放置到位后围绕 锅壁轴线旋转挡筒, 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 油 脂下方的汤水通过对齐的内孔和外孔流入到锅 体中, 使锅体内的汤水中不带油脂, 起到快速分 离油水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7755110 U 2018.08.24 CN 。

3、207755110 U 1.一种油水分离锅, 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状锅体(1), 所述的锅体(1)包括圆筒状锅壁 (11)和固定在锅壁(11)底部的锅底(15),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锅底(15)底部固定有若干支 脚(3), 还包括外径与锅壁(11)内径相同的挡筒(2), 所述的挡筒(2)外壁与锅壁(11)内壁贴 合, 锅壁(11)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外孔(13), 挡筒(2)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内孔(22), 且能围绕 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2), 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锅壁(11)靠近顶部的外 壁设有固。

4、定把手(12), 所述的锅壁(11)靠近顶部位置设有沿锅壁(11)周向设置的限位孔 (14), 还包括穿过限位孔(14), 并与挡筒(2)外壁固定的活动把手(21), 且能围绕锅壁(11) 轴线旋转挡筒(2), 使活动把手(21)在限位孔(14)内移动, 并移动至限位孔(14)一端或另一 端, 并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锅底(15)顶部固定有陶 瓷配重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脚(3)呈伸缩杆状结 构, 且顶端分别与锅底(15)固定, 若干支脚(3)底。

5、端形成的平面与锅底(15)顶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锅体(1)为不锈钢结构 一体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55110 U 2 一种油水分离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油水分离锅。 背景技术 0002 炖煮好的汤液表面一般带有一层由食材所产生的油脂, 如果不将油脂去除, 则汤 液非常肥腻, 不利于食用和健康。 在食用时通常需要将漂浮在汤液表面的油脂捞除, 非常费 劲, 而且也难以把油脂捞除干净, 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

6、问题, 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放入 汤锅中, 以隔离出不带油的汤水的油水分离锅。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水分离锅, 包括顶部开口 的圆筒状锅体, 所述的锅体包括圆筒状锅壁和固定在锅壁底部的锅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锅底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 还包括外径与锅壁内径相同的挡筒, 所述的挡筒外壁与锅壁内 壁贴合, 锅壁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外孔, 挡筒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内孔, 且能围绕锅壁轴线旋转 挡筒, 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0005 将本分离锅直接置于混合油脂和汤水的汤锅中, 且放置过程中, 内孔和外孔相互 错位封闭, 避免放置过程中油脂进入到锅体内,。

7、 放置到位后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 使内孔 和外孔对齐连通, 此时油脂下方的汤水通过对齐的内孔和外孔流入到锅体中, 从而能使锅 体内的汤水中不带油脂, 起到快速分离油水的作用。 0006 在上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中, 所述的锅壁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固定把手, 所述的 锅壁靠近顶部位置设有沿锅壁周向设置的限位孔, 还包括穿过限位孔, 并与挡筒外壁固定 的活动把手, 且能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 使活动把手在限位孔内移动, 并移动至限位孔一 端或另一端, 并使内孔和外孔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0007 因此可以握紧固定把手, 利用活动把手快速调节内孔和外孔对齐或错位。 0008 在上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

8、中, 所述的锅底顶部固定有陶瓷配重块。 0009 因此避免锅体上浮。 0010 在上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中, 所述的支脚呈伸缩杆状结构, 且顶端分别与锅底固 定, 若干支脚底端形成的平面与锅底顶面平行。 0011 因此结构稳定, 同时可以根据汤水高度调节支脚长度。 0012 在上述的一种油水分离锅中, 所述的锅体为不锈钢结构一体制成。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4 将本分离锅直接置于混合油脂和汤水的汤锅中, 且放置过程中, 内孔和外孔相互 错位封闭, 避免放置过程中油脂进入到锅体内, 放置到位后围绕锅壁轴线旋转挡筒, 使内孔 和外孔对齐连通, 此时油脂下方的汤水。

9、通过对齐的内孔和外孔流入到锅体中, 从而能使锅 体内的汤水中不带油脂, 起到快速分离油水的作用。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755110 U 3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分离锅主视剖视图。 0016 图中, 0017 1、 锅体; 11、 锅壁; 12、 固定把手; 13、 外孔; 14、 限位孔; 15、 锅底; 16、 配重块; 0018 2、 挡筒; 21、 活动把手; 22、 内孔; 0019 3、 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 如图1所示。

10、,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锅, 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状锅体1, 锅体1包 括圆筒状锅壁11和固定在锅壁11底部的锅底15, 锅底15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3, 还包括外径 与锅壁11内径相同的挡筒2, 挡筒2外壁与锅壁11内壁贴合, 锅壁11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外孔 13, 挡筒2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内孔22, 且能围绕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2, 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 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0022 进一步的, 锅壁11靠近顶部的外壁设有固定把手12, 锅壁11靠近顶部位置设有沿 锅壁11周向设置的限位孔14, 还包括穿过限位孔14, 并与挡筒2外壁固定的活动把手21, 且 能围绕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2,。

11、 使活动把手21在限位孔14内移动, 并移动至限位孔14一端或 另一端, 并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或相互错位封闭。 锅底15顶部固定有陶瓷配重块16。 支脚3呈伸缩杆状结构, 且顶端分别与锅底15固定, 若干支脚3底端形成的平面与锅底15顶 面平行。 锅体1为不锈钢结构一体制成。 0023 将本分离锅直接置于混合油脂和汤水的汤锅中, 且放置过程中, 内孔22和外孔13 相互错位封闭, 避免放置过程中油脂进入到锅体1内, 放置到位后围绕锅壁11轴线旋转挡筒 2, 使内孔22和外孔13对齐连通, 此时油脂下方的汤水通过对齐的内孔22和外孔13流入到锅 体1中, 从而能使锅体1内的汤水中不带油。

12、脂, 起到快速分离油水的作用。 0024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5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锅体1、 锅壁11、 固定把手12、 外孔13、 限位孔14、 锅底15、 配 重块16、 挡筒2、 活动把手21、 内孔22、 支脚3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 使 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 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755110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7755110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