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射频系统.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94279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1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90994.5

申请日:

2008.04.08

公开号:

CN101556313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1R33/32; A61B5/055

主分类号:

G01R33/32

申请人: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公司

发明人:

汪坚敏; 马库什·维斯特; 王伟东; 赫尔穆特·格雷姆; 刑 峣

地址:

100102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张 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射频信号处理方法,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线圈部分包括一个体线圈和一个局部线圈,该方法包括:向所述体线圈提供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局部线圈;所述局部线圈将所述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包括一个局部线圈和一个体线圈,其中,所述局部线圈和所述体线圈之间存在功率上的耦合;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所述体线圈用于将待发射的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局部线圈,所述局部线圈用于将耦合的所述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能够在无需病床上线圈插头提供射频信号发射通道的情况下实现局部线圈的发射功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射频信号处理方法,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一个体线圈和一个局部线圈,该方法包括:
向所述体线圈提供待发射的射频信号,所述体线圈将所述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局部线圈;
所述局部线圈将耦合的所述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调节所述局部线圈,使得所述局部线圈与所述体线圈形成功率上的耦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局部线圈的复数个线圈单元中分别设置一个电容器;
调节所述电容器,使得所述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等于所述体线圈的主模频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局部线圈接收来自所述待检测区域的磁共振信号,并将所述磁共振信号耦合至所述体线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局部线圈接收来自所述待检测区域的磁共振信号,并通过复数条射频电缆从所述局部线圈输出所述磁共振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预先在每个所述线圈单元中设置用于一个去除所述线圈单元之间耦合的去耦零部件;
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利用所述去耦零部件去除所述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预先在每个所述线圈单元中设置一个开关电路;
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利用所述开关电路关断所述射频电缆的射频通道。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预先为各个所述去耦零部件分别设置一个旁路;
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利用所述旁路短接所述去耦零部件。

9.
  一种射频系统,包括一个局部线圈和一个体线圈,其中,所述局部线圈和所述体线圈之间存在功率上的耦合;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所述体线圈用于将待发射的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局部线圈,所述局部线圈用于将耦合的所述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线圈包括复数个线圈单元,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构成一圆柱形、或者构成在轴向上依次相邻的复数个圆柱形;
在所述圆柱形中,线圈单元在该圆柱形的圆周方向上依次相连,并且每个线圈单元中包括一个第一电容器(C1),所述第一电容器(C1)分别位于各个线圈单元处于该圆柱形同一个底面的边上,这些第一电容器(C1)用于调节使得所述局部线圈与所述体线圈形成功率上的耦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局部线圈任一末端的圆柱形中的线圈单元在所述末端的端面上汇聚。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柱形中,在各个线圈单元处于所述圆柱形另一个底面的边上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电容器(C1)。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电容器(C1)位于该第一电容器(C1)所在边的中部。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器(C1)可调节使得所述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等于所述体线圈的主模频率。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线圈进一步包括用于去除所述线圈单元之间耦合的第二电容器(C2),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数量与所述线圈单元的数量相等,分别位于每两个相连线圈单元相连的边上;
每个第二电容器(C2)还并联有一个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导通,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截止。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线圈进一步包括第三电容器(C3),所述第三电容器(C3)的数量与所述线圈单元的数量相等,分别位于各个线圈单元处于圆柱形另一个底面的边上。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三电容器(C3)两端的一个第一节点(N1)和一个第二节点(N2)分别连接有用于输出所述线圈单元接收的磁共振信号的射频电缆。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射频电缆中连接有一个第四电容器(C4)、一个第一电感器(L1)和一个第二二极管(D2),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二极管(D2)串联,这个串联电路与第四电容器(C4)并联于所述第一节点(N1)和所述射频电缆中的一个第三节点(N3)之间,其中,所述第二二极管(D2)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导通,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截止。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节点(N2)和相应的第三节点(N3)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感器(L2),并且所述第三节点(N3)上连接有一个第五电容器(C5)。

说明书

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射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射频信号处理,特别是一种无需病床上线圈插头提供的射频信号发射通道即可发射射频信号的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一种实现上述射频信号处理方法的射频系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包括多种线圈,例如覆盖全身范围的体线圈、只覆盖身体某个部位的局部线圈等等。其中,体线圈是一个自发自收线圈。一般来说,由于体线圈覆盖的范围较大,因此需要较高的发射功率,并且所得到的图像的信噪比较低,图像各处的信噪比也不均匀。而局部线圈由于其覆盖的范围较小,例如膝盖线圈覆盖的膝盖部位、头线圈覆盖的头部、手腕线圈覆盖的手腕等范围都比较小,所以局部线圈只接收有限的射频激发范围内的射频信号(为了区别于发射阶段的射频信号,以下将线圈接收的射频信号称为磁共振信号),因此,所得到的图像的信噪比较高,而且图像各处的信噪比较均匀。
对于一些为病床上的线圈插头提供了射频信号发射通道的磁共振系统来说,连接到这种线圈插头的局部线圈可以设计成自发自收的线圈。带有发射线圈功能的局部线圈在磁共振的应用中有很多优点,比如减少特定吸收率(SAR),避免成像区域太小造成的图像折叠问题等等。为了将来自线圈插头的射频信号发射出去以及将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通过线圈插头传送给放大器等后续设备,这些自发自收的局部线圈必须带有能够承受大功率射频信号的发射接收转换开关。而发射接收转换开关的引入,不仅使得局部线圈的结构变得复杂,而且增加了局部线圈的成本。
另外,对于那些没有为病床上的线圈插头提供射频发射通道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来说,由于上述自发自收的局部线圈无法从线圈插头获得用来发射的射频信号,所以在这种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不能使用上述自发自收局部线圈,只能够使用只具有接收功能的局部线圈。
因此,如何不依赖于病床上线圈插头的射频信号发射通道来实现局部线圈发射射频信号,成了磁共振成像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依赖于病床上线圈插头的射频信号发射通道来发射射频信号的射频信号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提出了实现上述射频信号处理方法的射频系统。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用于包括一个体线圈和一个局部线圈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该方法包括:
向所述体线圈提供待发射的射频信号,所述体线圈将所述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局部线圈;
所述局部线圈将耦合的所述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调节所述局部线圈,使得所述局部线圈与所述体线圈形成功率上的耦合。
所述调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局部线圈的复数个线圈单元中分别设置一个电容器;调节所述电容器,使得所述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等于所述体线圈的主模频率。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局部线圈接收来自所述待检测区域的磁共振信号,并将所述磁共振信号耦合至所述体线圈。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局部线圈接收来自所述待检测区域的磁共振信号,并通过复数条射频电缆从所述局部线圈输出所述磁共振信号。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在每个所述线圈单元中设置用于一个去除所述线圈单元之间耦合的去耦零部件;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利用所述去耦零部件去除所述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在每个所述线圈单元中设置一个开关电路;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利用所述开关电路关断所述射频电缆的射频通道。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预先为各个所述去耦零部件分别设置一个旁路;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利用所述旁路短接所述去耦零部件。
借助于本发明所提供了的射频信号处理方法,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可以不依赖于病床上线圈插头的射频信号发射通道,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线圈插头没有提供射频信号发射通道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并且,本发明也不需要在局部线圈中引入发射接收转换开关,能够降低局部线圈、病床乃至整个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包括一个局部线圈和一个体线圈,其中,所述局部线圈和所述体线圈之间存在功率上的耦合;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所述体线圈用于将待发射的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局部线圈,所述局部线圈用于将耦合的所述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
所述局部线圈包括复数个线圈单元,所述复数个线圈单元构成一圆柱形、或者构成在轴向上依次相邻的复数个圆柱形;在所述圆柱形中,线圈单元在该圆柱形的圆周方向上依次相连,并且每个线圈单元中包括一个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分别位于各个线圈单元处于该圆柱形同一个底面的边上,这些第一电容器用于调节使得所述局部线圈与所述体线圈形成功率上的耦合。
其中,位于所述局部线圈任一末端的圆柱形中的线圈单元在所述末端的端面上汇聚。
在所述圆柱形中,在各个线圈单元处于所述圆柱形另一个底面的边上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电容器。
其中,每个第一电容器位于该第一电容器所在边的中部。
所述第一电容器可调节使得所述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等于所述体线圈的主模频率。
所述局部线圈进一步包括用于去除所述线圈单元之间耦合的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的数量与所述线圈单元的数量相等,分别位于每两个相连线圈单元相连的边上;每个第二电容器还并联有一个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导通,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截止。
所述局部线圈进一步包括第三电容器,所述第三电容器的数量与所述线圈单元的数量相等,分别位于各个线圈单元处于圆柱形另一个底面的边上。
每个第三电容器两端的一个第一节点和一个第二节点分别连接有用于输出所述线圈单元接收的磁共振信号的射频电缆。
每个所述射频电缆中连接有一个第四电容器、一个第一电感器和一个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和第二二极管串联,这个串联电路与第四电容器并联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射频电缆中的一个第三节点之间,其中,所述第二二极管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导通,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截止。
每个第二节点和相应的第三节点之间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感器,并且所述第三节点上连接有一个第五电容器。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射频系统的局部线圈可以调节使得该局部线圈与体线圈形成功率上的耦合,从而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可以将射频信号通过体线圈耦合到局部线圈,然后再从局部线圈发射至待检测区域,这样的局部线圈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不需要依赖于病床上线圈插头的射频信号发射通道,可以应用于病床上没有线圈插头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的局部线圈也不需要引入发射接收转换开关,从而简化了局部线圈的结构,降低了局部线圈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射频信号发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局部线圈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局部线圈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局部线圈中一个线圈单元的一种实现方案的示意图,其中,在左侧和右侧省略了其它线圈单元,在下侧省略了可与局部线圈相连的线圈插头。
图5(a)是实验得出的按图2所示局部线圈得到的横截面图像信噪比的计算机屏幕截图;图5(b)是实验得出的按图2所示局部线圈得到的矢状面图像信噪比的计算机屏幕截图。
图6(a)是实验得出的按图3和图4所示局部线圈得到的横截面图像信噪比的计算机屏幕截图;图6(b)是实验得出的按图3和图4所示局部线圈得到的矢状面图像信噪比的计算机屏幕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信号发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这种射频信号发射方法适用于包括一个体线圈和一个局部线圈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并且局部线圈和体线圈能够形成功率上的耦合,例如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与体线圈的主模频率相近或相等。优选地,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等于体线圈的主模频率,因为这种情况下的耦合效率最高。
如图1所示,本发明射频信号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现有电路向体线圈提供射频信号。
步骤102,由于局部线圈和体线圈之间形成了功率上的耦合,所以提供到体线圈的射频信号从体线圈耦合至局部线圈。
步骤103,局部线圈将从体线圈耦合到自身的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将发射功率均匀地传输至局部线圈包围的待检测区域。
对于局部线圈和体线圈之间没有形成功率上的耦合的情况,上述方法可以预先调节局部线圈,使得局部线圈和体线圈之间形成功率上的耦合,从而能够顺利地执行步骤101至步骤103。例如,在局部线圈的复数个线圈单元中分别设置一个电容器,调节这些电容器,使得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等于或接近体线圈的主模频率,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功率上的耦合。
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线圈插头没有提供射频信号发射通道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并且,由于该方法不需要病床上的线圈插头提供射频信号发射通道,也不需要在局部线圈中引入发射接收转换开关,所以能够降低局部线圈、病床乃至整个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成本。
在磁共振信号接收阶段,局部线圈接收来自待检测区域的磁共振信号,然后可以将所接收的磁共振信号耦合至体线圈,再由体线圈通过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已有电路将磁共振信号传送给后续设备,例如放大器、图像重建系统等等。
在局部线圈接收来自待检测区域的磁共振信号之后,也可以通过病床上的线圈插头将磁共振信号传送给后续设备。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多通道接收。具体而言,局部线圈通过局部线圈和线圈插头之间的复数条射频电缆将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传送至线圈插头,然后再通过线圈插头和后续设备之间的长射频电缆将磁共振信号传送给后续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每个所述线圈单元中预先设置一个开关电路;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利用开关电路关断射频电缆的射频通道,以防止射频信号烧毁后续的放大器。
为了去除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可以预先在每个所述线圈单元中设置用于一个去除线圈单元之间耦合的去耦零部件,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可以利用去耦零部件去除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为了消除去耦零部件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的影响,可以预先为各个去耦零部件分别设置一个旁路,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可以利用旁路短接去耦零部件。
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在磁共振信号接收阶段提供了灵活多样的磁共振信号传送处理过程。
下面描述可用来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实现上述方法的射频系统,该射频系统包括一个体线圈和一个局部线圈,并且体线圈和局部线圈之间存在功率上的耦合。其中,体线圈可以采用现有的体线圈,因此这里对体线圈的结构不作详细描述。体线圈可以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通过其与局部线圈之间的耦合,将待发射的射频信号耦合到局部线圈。进一步,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还可以接收局部线圈耦合来的磁共振信号,并通过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已有电路将磁共振信号传输给后续的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局部线圈可以采用任意的接收线圈的形状,只要能够被调节得与体线圈形成功率上的耦合即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以鸟笼式线圈为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系统中的一种局部线圈。
(1)没有接收电缆和发射电缆的方案:
这种局部线圈包括复数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中包括一个第一电容器,这些第一电容器的类型、规格等属性可以不同,但是最好相同,以便于设计、制造和调节。通过调节这些第一电容器,能够使局部线圈和体线圈形成形成功率上的耦合,从而可以实现上述射频信号发射过程。功率上的耦合包括多种情况,例如通过调节第一电容器使得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和体线圈的主模频率相近或者相等,在两者主模频率相等的情况下,可以使耦合的效率达到最高,从而能够降低发射时所用的功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局部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局部线圈包括8个线圈单元,这些线圈单元形成一个圆柱形,并且在圆柱形的圆周方向上依次相连。每个线圈单元中包括一个第一电容器C1。在图2所示局部线圈中,8个线圈单元位于圆柱形同一个底面的边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电容器C1。第一电容器C1优选地位于线圈单元中相应边的中部,优选地位于相应边的中心位置。这些第一电容器C1可以调节,通过调节这些第一电容器C1可以使得局部线圈单元的主模频率接近或等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体线圈的主模频率。这些第一电容器C1的属性可以不同。优选地,这些第一电容器C1的属性相同,这样可以便于设计、制造和调节。在每个线圈单元中,在图2所示第一电容器C1所在边相对的边上,同样也可以布置一个第一电容器C1。
图2仅示出了局部线圈包括一个圆柱形的实施例。此外,局部线圈也可以包括复数个在轴向上相邻的圆柱形,每个圆柱形与上面描述的圆柱形相同。
另外,不论局部线圈单元包括一个还是复数个圆柱形的情况,位于局部线圈一末端的圆柱形中的线圈单元进一步可以在这个末端端面上汇聚,这种在端面上汇聚的结构在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06468.6已有记载,在此不再赘述。具有这种结构的局部线圈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例如头线圈等场合。
在向待检测区域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可以先向体线圈提供射频信号,由于在射频系统中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等于体线圈的主模频率,因此所要发射的射频信号从体线圈耦合至图2所示的局部线圈,然后局部线圈将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
在接收磁共振信号的过程中,图2所示的局部线圈接收来自待检测区域的磁共振信号,由于局部线圈的主模频率等于体线圈的主模频率,因此所接收的磁共振信号从局部线圈耦合至体线圈,然后再从体线圈传送至后续的设备。
图5(a)是实验得出的按照图2所示局部线圈得到的横截面图像信噪比的计算机屏幕截图。图5(b)是实验得出的按照图2所示局部线圈得到的矢状面图像信噪比的计算机屏幕截图。如图5(a)所示,在该横截面图像中心的信噪比为1522.6,偏离中心的最大信噪比为1680.1;如图5(b)所示,在该矢状面图像中心的信噪比为1498.0。这说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局部线圈能够使得图像中各处的信噪比较为均匀。
(2)有接收电缆而没有发射电缆的方案:
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线圈除了可以如上所述将接收的磁共振信号耦合给体线圈之外,也可以通过射频电缆将所接收的磁共振信号传送给后续设备,例如通过病床上的线圈插头。
在局部线圈包括复数个线圈单元的情况下,为了去除各个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如图3所示,在图2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在每个圆柱形中每两个相连线圈单元相连的边上设置有第二电容器C2,用作去耦元部件,第二电容器C2优选地位于相连的边的中部,更优选地位于相连的边的中心位置。第二电容器C2的数量等于局部线圈中线圈单元的数量,并且优选地采用属性相同的电容器。通过调节这些第二电容器C2,可以去除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消除第二电容器C2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还为各个第二电容器C2分别设置一个旁路,即在各个第二电容器C2上并联连接有一个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数量等于第二电容器的C2的数量。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二电容器C2靠近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电容器C2远离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相连。
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第一二极管D1导通,将第二电容器C2的正极和负极相短接,从而消除了第二电容器C2的影响。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第一二极管D1截止(不导通),第二电容器C2发挥作用,去除相邻线圈单元之间的耦合。
为了与后续设备匹配,可以在每个圆柱形中每个线圈单元位于该圆柱形另一底面(相对于图2所示第一电容器C1所在的底面)的边上布置第三电容器C3,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电容器C3优选地位于线圈单元中相应边的中部,优选地位于相应边的中心位置。第三电容器C3的数量和线圈单元的数量相等,并且优选地采用属性相同的电容器。如图4所示,引出磁共振信号的射频电缆可以连接在第三电容器C3两端的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上。
为了防止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射频信号传送到后续的低噪声放大器中烧毁放大器,如图4所示,在第一节点N1和射频电缆中相应的第三节点N3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四电容器C4和第一电感器L1,并且还设置有第二二极管D2与第一电感器L1串联连接,第四电容器C4、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二二极管D2形成一个开关电路。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三电容器C3的一端N1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电感器L1相连。在同时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情况下,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方向一致。
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二极管D2导通,并且第四电容器C4与第一电感器L1形成LC谐振,从而关断射频电缆的射频通路,阻止射频信号传送到后续的放大器,防止放大器被烧坏。在接收磁共振信号阶段,二极管D2截止,线圈单元接收的磁共振信号通过第四电容器C4传送至后续的设备。优选地,连接至各个线圈单元的每组第四电容器C4、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二极管D2分别具有相同的属性。
如图4所示,在连接至各个线圈单元的射频电缆中,还可以进一步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感器L2和一个第五电容器C5。其中,第二电感器L2连接在第二节点N2和第三节点N3之间,第五电容器与第三节点N3相连接,连接于第三节点N3和射频电缆中相应的第四节点N4之间。
在图4中,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感器L1、第四电容器C4等可以连接于第一节点N1,也可以连接于第二节点N2。
图4中的第二节点N2和第四节点N4与放大器相连然后再通过线圈插头和后续设备之间的长射频电缆连接至后续设备。
图6(a)是实验得出的按照图3和图4所示局部线圈得到的横截面图像信噪比的计算机屏幕截图;图6(b)是实验得出的按照图3和图4所示局部线圈得到的矢状面图像信噪比的计算机屏幕截图。如图6(a)所示,在该横截面图像中心的信噪比为1617.5;如图6(b)所示,在该矢状面图像中心的信噪比为1621.6。说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的局部线圈,能够提高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另外,仅从图像的明暗程度就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的局部线圈也能够使得图像中各处的信噪比更为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射频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射频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射频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射频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射频系统.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射频信号处理方法,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线圈部分包括一个体线圈和一个局部线圈,该方法包括:向所述体线圈提供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耦合至所述局部线圈;所述局部线圈将所述射频信号发射至待检测区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包括一个局部线圈和一个体线圈,其中,所述局部线圈和所述体线圈之间存在功率上的耦合;在发射射频信号阶段,所述体线圈用于将待发射的射频信号耦合至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