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介质可调式轧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辊,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却介质可调的轧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轧辊在工作中受外力挤压和物料温度的影响,轧辊的温度升高迅速,如何控制轧辊的温度恒定是关键问题。现有设计的流体冷却轧辊,流体是在轧辊内腔流动来达到冷却的目的的,问题在于,由于冷却时流体不可能充满空腔,导致轧辊下冷上热,在旋转过程中,轧辊冷热交替,速度越快,交替频率越高,轧辊会出现严重的快速激冷情况,造成轧辊的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冷却介质可调的轧辊,其目的在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流体冷却轧辊由于断裂而产生的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冷却介质可调式轧辊,包括筒状辊套。辊套在两端之间的筒壁上设置长孔,并且长孔在辊套环形截面的圆周方向上以等角距均匀布置。辊套两侧的筒口处在内侧筒壁上分别对应每一长孔开设与长孔连通的通孔。辊套两侧的筒口内分别密封固定有作为输入端的输入端组件和作为输出端的输出端组件。输入端组件和输出端组件沿辊套的轴向各自开设有轴向孔;轴向孔位于辊套内的一端为密闭端。而对应每一通孔分别在输入端组件和输出端组件上开设有与各自通孔连通的径向孔,每一径向孔连通至相应输入端组件或输出端组件上的轴向孔。此外,在输出端每一长孔端部与通孔的连通处位于辊套端面平行辊套轴向方向设置有输出端流量调节阀,从而使得冷却介质从长孔经输出端流量调节阀单向流向输出端的通孔。而在输入端,长孔的孔底密闭,从而长孔与通孔直接连通。或者,优选方式下,在输入端,每一长孔端部与通孔的连通处位于辊套端面平行辊套轴向方向设置有输入端流量调节阀,从而冷却介质从输入端的通孔流向长孔并单向流向输出端。
本发明冷却介质可调式轧辊,改进在于,每一长孔平行于辊套的轴向开设;每一通孔以向外端面倾斜方式设置;径向孔沿辊套的径向方向设置。
本发明冷却介质可调式轧辊,改进还在于,输出端流量调节阀和输入端流量调节阀为柱塞阀或球阀。优选方式下,柱塞阀包括平行辊套轴向的筒状柱塞;柱塞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孔,连通至柱塞的轴向柱塞孔。柱塞的外端面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螺栓;并且柱塞位于端部处柱壁上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此外,最优方式下,本发明冷却介质可调式轧辊,输入端组件和输出端组件分别包括与辊套筒口密封固定的密封环,以及在密封环内密封套接的回转部件;密封环和回转部件上分别对应设置轴向孔和径向孔。并且上述轴向孔的接口优选旋转接头接口。
本发明通过调节阀可以调节介质的流量,以达到介质冷却对辊面温度的调节,保证轧辊表面温度均衡。并且可以同时调节输入端调节阀和输出端调节阀,也可以单独调节输出端调节阀。不同的加工物料轧辊表面温度不相同,只要通过调节介质的流量和流速,满足不同要求,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本发明可调式介质冷却轧辊与现有技术流体冷却轧辊相比,辊面温度均衡、耐磨性、使用寿命都较现有技术显著提高。此外,不易发生断裂,进一步提高了轧辊的使用性能,因此本发明在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都较现有技术有着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轧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端面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调节阀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冷却介质可调式轧辊,其筒状辊套1在两端之间筒壁结构中设置有长孔13,并且长孔13在辊套1环形截面的圆周方向上以等角距方式布置多个。而在辊套1两侧的筒口处位于内侧筒壁上分别对应每一长孔13开设与长孔连通的通孔21。
辊套1两侧的筒口内分别密封固定有构成输入端的输入端组件和构成输出端的输出端组件。图1中,输入端组件和输出端组件分别包括与辊套1的筒口密封固定的密封环4,以及在密封环4内密封套接的回转部件2;密封环4和回转部件2上分别对应设置轴向孔9和径向孔8。其中,轴向孔9沿辊套1的中轴线开设在回转部件2的中部,轴向孔9位于辊套1内的一端为密闭端。而在回转部件2和密封环4构成的输入端组件和输出端组件上对应还开设有径向孔8。径向孔8与各自对应的每一个通孔21连通,而每一径向孔8的另一端连通至相应输入端或输出端回转部件2上的轴向孔9。
从而,本发明轧辊所用冷却介质从输入端的轴向孔9进入(标号6所示),经输入端的径向孔8、通孔21流入长孔13,并在长孔13中单向向输出端流动,流经输出端的通孔21、径向孔8,最终由输出端的轴向孔9流出(标号10所示)。
此外,如图1,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输出端每一长孔13端部与通孔21地连通处位于辊套1端面平行辊套轴向方向设置有输出端流量调节阀12,从而使得冷却介质从长孔13经输出端流量调节阀12单向流向输出端的通孔21。而在输入端,每一长孔13端部与通孔21的连通处位于辊套1端面平行辊套轴向方向设置有输入端流量调节阀11,从而冷却介质从输入端的通孔21流向长孔13并单向流向输出端。
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图1所示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不再使用图1中输入端的流量调节阀11。而是将图1中设置输入端流量调节阀11的长孔13的孔底密闭,使得长孔13通过侧壁上的孔直接与通孔21连通,不再调节流量。在轧辊使用阶段,本实施方式只需调节输出端的流量调节阀即可实现冷却效果的改变。但是,本发明在最优方式下,选用图1所示轧辊两端设置流量调节阀的方式。
并且,为了达到最优调节状态,输出端流量调节阀12和输入端流量调节阀11可选用柱塞阀或球阀。如图3所示柱塞阀的结构,包括平行辊套轴向的筒状柱塞15。柱塞15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孔20,调节孔20连通柱塞15的轴向柱塞孔19。并且柱塞15的外端面设置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螺栓18;柱塞15位于端部处柱壁上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7。具体使用时,调节图中弹簧16支撑的螺栓头14,从而带动柱塞15一起转动,从而调节孔20与通孔21的通流面积发生改变,进而达到流量调节的目的。
此外,在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优选方案,每一长孔13平行于辊套1的轴向开设;每一通孔21向辊套的外端面以倾斜方式设置;径向孔8沿辊套1的径向设置。并且,优选方式下,轴向孔9的接口选用旋转接头接口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