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3450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1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9582.0

申请日:

2015.04.10

公开号:

CN104895186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F 7/08申请日:20150410|||公开

IPC分类号:

E03F7/08

主分类号:

E03F7/08

申请人:

冯振鹏

发明人:

冯振鹏

地址: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西区长乐新村7幢307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27

代理人:

杨连华; 陈玉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下贯通的内环管和套设于内环管外侧的外环管,内环管底部为喇叭口形状的开口,开口向外延展的边沿与外环管的底部连接,内环管和外环管间设有沉淀腔,外环管上部设有封闭的顶盖,内环管和顶盖间留有供污水流过的间隙,外环管侧面设有用于过滤泥沙的滤孔,内环管内设有搅拌并带动污水、污泥和砂石进入沉淀腔内的潜水搅拌抽水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不需人工下到下水井内,只需把清理装置放入下水井内后开启设备,即可自动过滤淤泥砂石,改善了环卫工人的作业环境,节省了劳动力,给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上下贯通的内环管(11)和套设于所述内环管(11)外侧的外环管(12),所述内环管(11)底部为喇叭口形状的开口(14),所述开口(14)向外延展的边沿与所述外环管(12)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环管(11)和外环管(12)间设有沉淀腔(13),所述外环管(12)上部设有封闭的顶盖(15),所述内环管(11)和所述顶盖(15)间留有供污水流过的间隙,所述外环管(12)侧面设有用于过滤泥沙的滤孔(121),所述内环管(11)内设有搅拌并带动污水、污泥和砂石进入所述沉淀腔(13)内的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管(1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环管(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5)为朝向与所述外环管(12)连接处相反方向凸起的圆弧形,所述顶盖(15)上设有牵引绳(15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121)靠近所述顶盖(15)一侧的孔径小于靠近所述开口(14)一侧的孔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管(12)靠近所述开口(14)一侧的下部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外环管(12)的支撑脚(17)。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通过支架(111)固定于所述内环管(11)内,所述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包括搅拌电机(161)和设于所述搅拌电机(161)的转动轴上的搅拌叶片(16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5)与所述外环管(12)由多个活动连接件(18)相连接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管(11)内设有由开口(14)延伸入所述内环管(11)内部并支撑所述内环管(11)和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的支架(101),所述支架(101)上端设有能带动所述内环管(11)水平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103),所述支架(101)上还设有支撑并随所述内环管(11)转动的多个轴承组件(104)。

9.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管(11)内设有由开口(14)延伸入所述内环管(11)内部并支撑所述内环管(11)和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的支架(101),所述支架(101)上设有能带动整个装置震动的震动发生器(105),所述震动发生器(105)由震动马达带动。

说明书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下水井一年四季在处理城市污水,沉淀其中的污泥砂石,环卫工人清理时,需下到污水里,用人工铲的方式清理,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清理难度大,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不需人工下到下水井内,只需把清理装置放入下水井内后开启设备,即可自动过滤淤泥砂石,改善了环卫工人的作业环境,节省了劳动力,给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下贯通的内环管和套设于所述内环管外侧的外环管,所述内环管底部为喇叭口形状的开口,所述开口向外延展的边沿与所述外环管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环管和外环管间设有沉淀腔,所述外环管上部设有封闭的顶盖,所述内环管和所述顶盖间留有供污水流过的间隙,所述外环管侧面设有用于过滤泥沙的滤孔,所述内环管内设有搅拌并带动污水、污泥和砂石进入所述沉淀腔内的潜水搅拌抽水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管的 长度小于所述外环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为朝向与所述外环管连接处相反方向凸起的圆弧形,所述顶盖上设有牵引绳。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靠近所述顶盖一侧的孔径小于靠近所述开口一侧的孔径。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管靠近所述开口一侧的下部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外环管的支撑脚。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搅拌抽水装置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内环管内,所述潜水搅拌抽水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设于所述搅拌电机的转动轴上的搅拌叶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外环管由多个活动连接件相连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管内设有由开口延伸入所述内环管内部并支撑所述内环管和潜水搅拌抽水装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有能带动所述内环管水平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支撑并随所述内环管转动的多个轴承组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管内设有由开口延伸入所述内环管内部并支撑所述内环管和潜水搅拌抽水装置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能带动整个装置震动的震动发生器,所述震动发生器由震动马达带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利用潜水搅拌抽水装置搅动下水井内的污水,污水带动泥沙一同经内环管进入沉淀腔,而后污水由外环管上的滤孔排出,而泥沙被过滤留存在沉淀腔内,自动完成下水井内污泥砂石的清理,还可增加自转装置或震动装置,更好的进行沉淀过滤,省时省力,极大改善了环卫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分解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分解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上下贯通的内环管11和套设于所述内环管11外侧的外环管12,所述内环管11底部为喇叭口形状的开口14,所述开口14向外延展的边沿与所述外环管12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环管11和外环管12间设有沉淀腔13,所述外环管12上部设有封闭的顶盖15,所述内环管11和所述顶盖15间留有供污水流过的间隙,所述外环管12侧面设有用于过滤泥沙 的滤孔121,所述内环管11内设有搅拌并带动污水、污泥和砂石进入所述沉淀腔13内的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潜水搅拌装置搅动下水井内的污水,污水带动污泥砂石一同通过内环管进入至沉淀腔,而潜水搅拌装置提供水压动力,污水由外环管上的滤孔排出,而污泥砂石被过滤留存在沉淀腔内,喇叭口形状的开口增大了污水进水口直径且减小了污水流动阻力,圆弧形的顶盖进一步减少污水流动时摩擦阻力。
所述内环管1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环管12。内环管长度小于外环管,并与顶盖间留存间隙,供污水与污泥砂石流转。
所述顶盖15为朝向与所述外环管12连接处相反方向凸起的圆弧形,所述顶盖15上设有牵引绳151。环卫人员可通过牵引绳,提吊污泥砂石清理装置进出下水井。
所述滤孔121靠近所述顶盖15一侧的孔径小于靠近所述开口14一侧的孔径。外环管上端靠近顶盖处水压较大,设置较小孔径滤孔,靠近开口处水压减小,设置较大孔径的滤孔,便于过滤。
所述外环管12靠近所述开口14一侧的下部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外环管12的支撑脚17。污泥砂石清理装置放入污水下时,支撑脚将其支撑起来,在开口下部留出间隙便于污水循环流动,带动污泥砂石进入内环管。
所述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通过支架111固定于所述内环管11内,所述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包括搅拌电机161和设于所述搅拌电机161的转动轴上的搅拌叶片162。潜水搅拌装置可浸入水中作业。
所述顶盖15与所述外环管12由多个活动连接件18相连接固定。清理时将顶盖与外环管间的活动连接件拆开,即可清理沉淀腔,再次使用前需检查确认顶盖与外环管间的活动连接件固定正确。
实施例2: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上下贯通的内环管11和套设于所述内环管11外侧的外环管12,所述内环管11底部为喇叭口形状的开口14,所述开口14向外延展的边沿与所述外环管12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环管11和外环管12间设有沉淀腔13,所述外环管12上部设有封闭的顶盖15,所述内环管11和所述顶盖15间留有供污水流过的间隙,所述外环管12侧面设有用于过滤泥沙的滤孔121,所述内环管11内设有搅拌并带动污水、污泥和砂石进入所述沉淀腔13内的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潜水搅拌装置搅动下水井内的污水,污水带动污泥砂石一同通过内环管进入至沉淀腔,而潜水搅拌装置提供水压动力,污水由外环管上的滤孔排出,而污泥砂石被过滤留存在沉淀腔内,喇叭口形状的开口增大了污水进水口直径且减小了污水流动阻力,圆弧形的顶盖进一步减少污水流动时摩擦阻力。
所述内环管1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环管12。内环管长度小于外环管,并与顶盖间留存间隙,供污水与污泥砂石流转。
所述顶盖15为朝向与所述外环管12连接处相反方向凸起的圆弧形,所述顶盖15上设有牵引绳151。环卫人员可通过牵引绳,提吊污泥砂石清理装置进出下水井。
所述滤孔121靠近所述顶盖15一侧的孔径小于靠近所述开口14一侧的孔径。外环管上端靠近顶盖处水压较大,设置较小孔径滤孔,靠近开口处水压减小,设置较大孔径的滤孔,便于过滤。
所述内环管11内设有由开口14延伸入所述内环管11内部并支撑所述内环管11和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的支架101,所述支架101上端设有能通过齿轮102带动所述内环管11水平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103,所述支架101上还设有支撑并随所述内环管11转动的多个轴承组件104。支架支撑整个装置以便带动含泥沙的污水过滤,同时支架上的旋转驱动装置带动内环管及外观管水平自转,加速污水的过滤排出,支架上的轴承组件辅助支撑内环管及外环管。
实施例3: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上下贯通的内环管11和套设于所述内环管11外侧的外环管12,所述内环管11底部为喇叭口形状的开口14,所述开口14向外延展的边沿与所述外环管12的底部连接,所述内环管11和外环管12间设有沉淀腔13,所述外环管12上部设有封闭的顶盖15,所述内环管11和所述顶盖15间留有供污水流过的间隙,所述外环管12侧面设有用于过滤泥沙的滤孔121,所述内环管11内设有搅拌并带动污水、污泥和砂石进入所述沉淀腔13内的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潜水搅拌装置搅动下水井内的污水,污水带动污泥砂石一同通过内环管进入至沉淀腔,而潜水搅拌装置提供水压动力,污水由外环管上的滤孔排出,而污泥砂石被过滤留存在沉淀腔内,喇叭口形状的开口增大了污水进水口直径且 减小了污水流动阻力,圆弧形的顶盖进一步减少污水流动时摩擦阻力。
所述内环管11的长度小于所述外环管12。内环管长度小于外环管,并与顶盖间留存间隙,供污水与污泥砂石流转。
所述顶盖15为朝向与所述外环管12连接处相反方向凸起的圆弧形,所述顶盖15上设有牵引绳151。环卫人员可通过牵引绳,提吊污泥砂石清理装置进出下水井。
所述滤孔121靠近所述顶盖15一侧的孔径小于靠近所述开口14一侧的孔径。外环管上端靠近顶盖处水压较大,设置较小孔径滤孔,靠近开口处水压减小,设置较大孔径的滤孔,便于过滤。
所述内环管11内设有由开口14延伸入所述内环管11内部并支撑所述内环管11和潜水搅拌抽水装置16的支架101,所述支架101上设有能带动整个装置震动的震动发生器105,所述震动发生器105由震动马达带动。支架支撑整个装置以便带动含泥沙的污水过滤,同时支架上的震动发生器,带动装置整体震动,加速污水的过滤排出。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水井清淤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下贯通的内环管和套设于内环管外侧的外环管,内环管底部为喇叭口形状的开口,开口向外延展的边沿与外环管的底部连接,内环管和外环管间设有沉淀腔,外环管上部设有封闭的顶盖,内环管和顶盖间留有供污水流过的间隙,外环管侧面设有用于过滤泥沙的滤孔,内环管内设有搅拌并带动污水、污泥和砂石进入沉淀腔内的潜水搅拌抽水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水井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