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调整机构及胶囊咖啡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出调整机构及胶囊咖啡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69934.8 (22)申请日 2017.07.17 (73)专利权人 广东百晟图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新 城居委会龙洲路南侧 (72)发明人 郭建刚 周竹园 曾华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5 代理人 黄威 喻嵘 (51)Int.Cl. A47J 31/4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输出调整机构及胶囊咖啡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出调整机构及胶囊 咖啡机, 输出。
2、调整机构包括: 腔体, 用于容置流动 介质; 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分别与所述腔体连 通, 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分别设有可反向 开启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且可反向开启 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构造为各 自的反向开启压力不同; 触发杆, 其构造为: 一端 位于所述腔体内, 且另一端在触发动作下封堵所 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入口, 阻断流动介质的 涌入以防止所述第一单向阀或所述第二单向阀 反向开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输出调整机构能够 有效实现准确选择输出通道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207837398 U 2018.09.11 CN 207837398。
3、 U 1.一种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腔体, 用于容置流动介质; 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分别设有可 反向开启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且可反向开启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 构造为各自的反向开启压力不同; 触发杆, 其构造为: 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内, 且另一端在触发动作下封堵所述第一通道或 第二通道的入口, 阻断流动介质的涌入以防止所述第一单向阀或所述第二单向阀反向开 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腔体的底部开设有缓流 槽, 在所述缓流槽的区域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对应的通孔, 其中,。
4、 所述第一通 道和第二通道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通孔与所述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通道和腔体之间设有 一容置腔, 用于容置触发杆的一端, 且通过所述容置腔将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置腔与所述腔体底部的 外侧之间进一步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 别构造为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 单向阀进一步构造为: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反。
5、向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反 向开启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杆的另一端具有密封 塞, 以在封堵时进一步密封所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触发杆的另一端的外周面 设有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的直径大于与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通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缘部外套设有一复位弹 簧。 10.一种胶囊咖啡机, 包括供水机构和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如权利要求1 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出调整机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
6、07837398 U 2 输出调整机构及胶囊咖啡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产品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出调整机构及胶囊咖啡 机。 背景技术 0002 胶囊咖啡机由于使用方便, 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 前, 市场上出售的胶囊咖啡机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通常采用的是可应用结构简单的胶 囊, 由于众多销售胶囊的厂商为避免在胶囊设计出现侵权问题, 由此使得不同的制造商渴 望设计生产出结构差异较大的胶囊, 进而可有效地避免了专利侵权的问题, 然而, 这种需求 也给胶囊咖啡机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使用户在使用不同结构的胶囊冲泡咖啡时, 不会因 为不同的胶囊。
7、而无法使用胶囊咖啡机, 由此提高用户体验, 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0003 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 授权公告号为CN201005523Y的实用新型中通过胶囊或咖啡 包、 茶饼等挤压过滤板, 再由过滤板挤压通道内的压力控制杆, 由于过滤板挤压的力来源于 胶囊与咖啡包之间的差异, 导致压力不同, 通过不同压力挤压过滤板, 使得结构相对复杂。 0004 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 授权公告号为CN205568716U的实用新型中, 其技术方案包 括两个酿造室腔体, 且对应两个出水口, 使得在使用中存在空间上的浪费, 同样, 由于存在 两个酿造室腔体, 也使得设计结构变得相对复杂, 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 实用。
8、新型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输出调整机构及具有输出 调整机构的胶囊咖啡机, 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出调整机构, 反向开启压力腔体, 用于容置流动介质; 第一 通道和第二通道, 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分别设有可反向开启 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且可反向开启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构造为各 自的反向开启压力不同; 触发杆, 其构造为: 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内, 且另一端在触发动作下 封堵所述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入口, 阻断流动介质的涌入以防止所述第一单向阀或所述 第二单向阀反向开启。 通过。
9、所构成的必要技术特征可以实现对输出的调整, 达到系统自动 选择输出通道的目的, 操作简便, 安全可靠。 0007 优选地, 在所述腔体的底部开设有缓流槽, 在所述缓流槽的区域内设有与所述第 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对应的通孔, 其中, 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通孔 与所述腔体连通; 由此, 可实现在所述腔体的底部与所述胶囊之间形成一空间, 满足所述腔 体内的流动介质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 流入所选择的通道。 0008 优选地, 在所述第一通道和腔体之间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置腔, 用于容置触发杆的 一端, 且通过所述容置腔将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腔体连通。 通道所述容置腔既实现对所述 触发杆的活动。
10、范围的进一步限制, 同时使所述触发杆根据需要可以精确地封堵所述第一通 道的入口, 实现阻断流动介质涌入第一通道。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7837398 U 3 0009 优选地, 在所述容置腔与所述腔体底部的外侧之间进一步设有密封圈。 由此实现 在容置腔与所述腔体内的流动介质与外界的安全隔离。 0010 优选地, 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构造为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 向阀。 在满足单向阀在反向可打开的情况下, 通过所述单向阀流入的流动介质可平稳地通 过设有所述单向阀的通道。 0011 优选地,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进一步构造为: 所述第二液控单 向阀的反。
11、向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反向开启压力。 由此, 在所述触发杆与第 一通道的入口分开的情况下, 流动介质首先选择流经承受反向开启压力小的所述第一液控 单向阀, 从而实现在第一液控单向阀反向打开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仍然保持闭 合, 阻断流动介质从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流过, 实现选择设定通道的目的。 0012 优选地, 所述触发杆的另一端具有密封塞, 以便在所述封堵时进一步密封所述第 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入口; 由此, 进一步提高将流动介质与外界阻断的可靠性。 0013 优选地, 在所述触发杆的另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的直径大于与 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通孔的直径。 其目的。
12、是有效地限制所述触发杆全部进入腔体内, 提高 实施方案的可靠性。 0014 优选地, 在所述凸缘部外套设有一复位弹簧。 实现所述触发杆与所述第一通道入 口的分离。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包括前述技术特征的输出调整机构的胶囊咖啡机。 通 过使用不同结构形状的胶囊, 实现所述胶囊咖啡机选择设定的输出通道输出酿造的咖啡。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针对市场上现有结构复杂的咖啡机, 包括存在两个酿造室的 咖啡机, 有效节省生产厂商的制造成本, 缩短针对不同外观形状的咖啡胶囊所需相对应的 咖啡机的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包括输出调整机构的胶囊咖啡机的爆炸图; 0018 图2。
13、为待装入胶囊的胶囊咖啡机的剖面图; 0019 图3为待装入胶囊的胶囊咖啡机的局部放大的剖面图; 0020 图4为装入第一胶囊的胶囊咖啡机的剖面图; 0021 图5为装入第二胶囊的胶囊咖啡机的剖面图; 0022 图6为示出腔体的底部的缓流槽的示意图; 0023 图7为示出腔体的底部的缓流槽的另一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 出水阀 0026 2 复位弹簧 0027 3 第一密封塞 0028 4 触发杆 0029 5 密封圈 0030 6 转轴 0031 7 弹簧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7837398 U 4 0032 8 第二密封塞 0033 9 腔体 0034。
14、 10 容置腔 0035 11 凹陷部 0036 12 缓流槽 0037 13 第一胶囊 0038 14 第二胶囊 0039 15 第一单向阀 0040 16 第二单向阀 0041 17 凸缘部 0042 100 第一通道 0043 200 第二通道 0044 A 冲泡头组件 0045 B 冲泡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括输出调整机构的胶囊咖啡机, 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 明如下。 0047 在此, 为避免出现概念上的混淆及不清晰, 针对技术方案及权利要求中提出的概 念 “反向开启压力” 做一解释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反向开启压力, 指作用在本实 用新型中的单。
15、向阀的反方向上的压力, 即当所述反向开启压力大于轴向作用在单向阀单位 面积上的阻力(为方便叙述, 一下简称为阻力)时, 所述单向阀反向打开, 流动介质可以通道 所述单向阀反向流入通道; 同时,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计量单位BAR, 同样是压力单位, 1BAR(巴)0.1MPa(兆帕)100kPa(千帕)1.0197162kg/m2(公斤/平方厘米)。 在本实施 例中设定: 第二单向阀16所承受的反向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5所承受的反向开启 压力至少2BAR。 0048 在此, 以胶囊咖啡机为例进行说明整体结构, 如图1, 所述胶囊咖啡机包括冲泡头 部件A和冲泡座部件B, 冲泡头部件A上设。
16、有输出调整机构, 其中, 冲泡头部件A包括所述出水 阀1、 复位弹簧2、 第一密封塞3、 触发杆4、 密封圈5、 转轴6、 弹簧7和第二密封塞8, 在此, 由于 爆炸图的局限性, 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对复杂性, 无法将本方案中的所有构成技术方案 的全部组件在图1中一并展示出来, 为此, 将在图2至图6中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部件及具体 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此, 图1仅提供胶囊咖啡机直观整体结构的认识, 方便后 续关于胶囊咖啡机的输出调整机构具体方式的理解。 0049 图2至图5分别示出所述胶囊咖啡机的所述输出调整机构在腔体处在不同状态下 的实施方式, 分别为所述腔体9处在待容置胶囊的未。
17、进入工作的状态, 已放入第一胶囊13和 已放入第二胶囊14的已进入工作状态下的两种不同实施方式。 0050 首先, 图2、 图4和图5中示出一种具有输出调整机构的胶囊咖啡机, 在此, 为输出调 整机构处在三个不同状态下的剖面图, 区别在于图2中的腔体9内未放入胶囊, 图4和图5放 入不同类型的胶囊。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7837398 U 5 0051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图3作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可以清晰可识别不同部件的结 构及布局, 其中示出部件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关于图2、 图4和图5的相关的叙述即可, 在 此不再做过多的赘述。 0052 图2、 图4和图5中, 所。
18、述输出调整机构包括腔体9, 用于容置流动介质, 所述流动介 质可以为液体咖啡、 茶水等; 还包括第一通道100和第二通道200, 分别与所述腔体9连通, 在 所述第一通道100和第二通道200中分别设有可反向开启的第一单向阀15和第二单向阀16,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两个单向阀为弹簧单向阀, 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仅限于此, 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液控单向阀等功能相近的单向阀作为可反向开启的单向阀。 其中, 在此设定可 反向开启的所述第一单向阀15和所述第二单向阀16构造为各自的反向开启压力不同, 当所 述腔体9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5所承受的反向开启压力时, 所述第一单向阀15被 反向打开。
19、, 而此时所述第二单向阀16依然保持原有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腔体9内 的压力值设定的范围在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5所承受的反向开启压力, 而小于所述第二单 向阀16所承受的反向开启压力; 此外, 所述输出调整机构还包括触发杆4, 所述触发杆4的一 端位于所述腔体内, 另一端在触发动作下封堵所述第一通道100入口, 阻断流动介质的涌入 以防止所述第一单向阀15反向开启, 由此封堵流动介质从所述第一通道100流过, 进而实现 流动介质可从所述第二通道200流过的目的。 0053 此外, 在腔体9的底部开设有缓流槽12, 通过所述缓流槽12, 在放入胶囊后, 可有效 避免胶囊的外包装与腔体。
20、9的底部紧密贴合, 进而避免腔体9内的流动介质无法顺畅地通过 设置在腔体9底部的通孔进而流入设定的输出通道。 在此, 在所述腔体9的底部的缓流槽12 内设有至少两个通孔, 其中的两个通孔分别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第一通道100和所述第 二通道200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 对所述通孔及其相对应通道的数量不做限定。 0054 此外, 在所述第一通道100和所述腔体9之间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置腔10, 用于容置 所述触发杆4的一端, 且通过所述容置腔10通过第一通道100与所述腔体9对应的通孔, 将所 述第一通道100与所述腔体9连通,同时, 对所述触发杆4进行限位; 在所述容置腔10与所述 腔体底部的。
21、外侧之间进一步设有密封圈5, 防止容置腔10和所述腔体9内的流动介质的外 泄; 所述容置腔10与所述腔体9的底部可通过螺杆实现螺纹连接, 此外, 在所述触发杆4的一 端设有凹陷部11, 且在所述凹陷部11内设有密封塞, 在本实用新型中, 密封塞可以为功能及 用途相近的塞, 如胶塞, 胶垫, 乳胶等, 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塞为第 一胶塞3, 用于进一步阻断流动介质的涌入所述第一单向阀15。 优选地, 在所述凹陷部11的 外周面还设有凸缘部17, 其中, 所述凸缘部17的直径大于与所述第一通道对应的通孔的直 径, 以防止所述触发杆4在所述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全部进入所述腔体9内。
22、。 0055 下面根据在腔体9内放入不同的第一胶囊13和第二胶囊14的变例, 进一步说明实 现有效选择输出通道的具体实施方式, 同样, 在本实用新型中, 对应所述胶囊的结构形状同 样不做具体限制, 根据实际需要可进行响应的改进。 0056 在图4中, 在腔体9内放入第一胶囊13时, 所述第一胶囊13对所述述触发杆4施加向 上触发的推力, 在克服所述复位弹簧2施加在所述述触发杆4的力基础上, 使所述触发杆4向 上移动至第一通道的入口处, 此时, 所述触发杆4的凹陷部11内的第一密封塞3与所述第一 通道的入口端紧密贴合, 在此处形成密封, 有效地阻断流动介质的涌入所述第一单向阀15, 使其与流动介。
23、质隔离开。 当所述腔体9内的压力增加, 且大于所述第二单向阀16所承受的反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7837398 U 6 向开启压力时, 由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5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处于密封状态, 因此, 所述第 二单向阀16反向打开, 流动介质从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16流入第二通道200。 0057 在图5中, 在腔体9内放入第一胶囊13, 在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 所述触发杆4的凹陷 部11内的第一密封塞3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入口分开, 此时, 所述第一单向阀15和所述第二单 向阀16同时与流动介质存在有效接触, 当所述腔体9内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15所承 受的反向开启压力时, 。
24、所述第一单向阀15被反向打开, 流动介质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15流 入第一通道100, 由于设定所述第二单向阀16所承受的反向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 15所承受的反向开启压力至少2BAR(相关解释参见上面的解释), 因此, 所述第二单向阀16 依然保持原有的状态。 0058 需要注意的是, 在图5中, 当所述第一单向阀15被反向打开时, 为避免所述第二单 向阀16被同时瞬间打开, 对所提供的流动介质的压力同样进行了限定, 同时, 由于在所述第 一单向阀15被反向打开后, 所述腔体9内的压力也随之降低, 由此, 实现在所述第一单向阀 15反向打开后, 所述第二单向阀16依然保持原有的状态, 在。
25、所述腔体9内的流动介质平稳地 流动进入对应的通道, 有效地保证了本实施方式的安全运行, 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 0059 在图6和图7中示出设置在腔体底部的缓流槽12的示意图, 并参照图4和图5, 由于 所述缓流槽12的存在, 可有效避免在所述腔体9与所述第一胶囊13之间形成紧密贴合状态。 特别地, 在所述腔体9内放入平底的所述第一胶囊13时, 由于所述第一胶囊13和所述缓流槽 1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 通过所述缓流槽12的流动介质在所述腔体9内可自由畅通地流动, 由 此, 在所述第一胶囊13、 所述腔体9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100和所述第二通道200之间, 流动 介质可以顺畅地流入所选择的通。
26、道。 006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道200与所述腔体9可一体成型连接, 此外, 二者连接 方式同样可以参照所述第一通道100与所述腔体9的连接方式进行构造, 包括在所述第二通 道200与所述腔体9之间同样设置容置腔及触发杆, 对此, 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制, 可根据 需要可进行相应的改变, 这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61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内, 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 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7837398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8 CN 207837398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9 CN 207837398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0 CN 207837398 U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1 CN 207837398 U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2 CN 207837398 U 12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3 CN 207837398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