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92006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01297.6

申请日:

2008.10.16

公开号:

CN101568961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1B 7/09申请日:20081016|||公开

IPC分类号:

G11B7/09

主分类号:

G11B7/09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今井谦一; 森本俊一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7.10.16 JP 268469/200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的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使安装有线圈的保持构件构成为包括使线圈能接近与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的接近促进部的保持构件。由于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的突出部,所以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提高。驱动装置构成为包括上述保持构件、安装在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和与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拾取装置构成为包括上述保持构件、安装在保持构件上的透镜、安装在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和与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保持构件,是安装有线圈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能使该线圈接近与该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的接近促进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上述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该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的突出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上述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朝向该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设置的突出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被构成为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与该线圈的有效长部大致对应地在设有该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上述接近促进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防止上述线圈从安装有该线圈的线圈安装部脱落的脱离防止部,该脱离防止部的最外面部与上述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上的该线圈的最外面部位于大致同一面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离防止部是防止卷绕形成于上述线圈安装部上的上述线圈从该线圈安装部松开的大致板状的凸缘部,
上述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该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该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该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的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离防止部是防止卷绕形成于上述线圈安装部上的上述线圈从该线圈安装部松开的大致板状的凸缘部,
上述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该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朝向该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设置的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该保持构件包括卷绕有能通电的导体的线圈安装部,
通过在该线圈安装部上卷绕有该导体而构成上述线圈时,在上述接近促进部上设有使该导体易于卷绕于该线圈安装部上的卷绕促进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绕促进部是在上述导体沿着上述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时使该导体易于引导到该接近促进部的该最外面部上的倾斜面部。

10.
  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
安装于该保持构件上的线圈、
以及与该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

11.
  一种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
安装于该保持构件上的透镜、
安装于该保持构件上的线圈、
以及与该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

12.
  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拾取装置。

说明书

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图7是表示以往的保持构件、驱动装置和拾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以往的保持构件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以往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10是同样表示以往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大致线状的导体直接卷绕在透镜保持构件510(图8)即所谓的透镜保持架510的线圈安装部520上而构成线圈540(图7、图9、图10)。大致线状的导体被卷绕于透镜保持架510的线圈安装部520上,由此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540(图7)。图7和图8所示类型的透镜保持架510的线圈安装部520包括卷线用凸缘部523、524,该卷线用凸缘部523、524用于防止由导体卷绕所形成的线圈540不慎从线圈安装部520的线圈支承部529脱落。
例如在光拾取装置503(图7)的驱动装置505(图9)的初始状态或物镜相对于光盘的信号层位于对焦位置的情况下(均未图示),例如从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装置505即所谓的驱动器505的一部分时,构成驱动器505的线圈540处于与线圈540相对的磁体80、9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的中立状态。
此外,作为以往的光拾取装置的驱动器,例如列举有如下的光头驱动器:使空心的聚焦线圈卷绕在方形的物镜保持架上,分别使扁平循迹线圈粘接在作为该方形的物镜保持架的对边的两个面的对角的位置,而且与扁平循迹线圈相邻地使黑色磨砂的玻璃板构件粘接在聚焦线圈上而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图示的光头驱动器是固定扁平循迹线圈用的线圈用凸缘部对物镜保持架不是必须的这样类型的光拾取装置的驱动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29767号公报(第1、3-4页、第1-3图)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保持构件510(图7、图8)、驱动装置505(图7~图10)和拾取装置503(图7、图8)中,难以进一步提高线圈5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
在通过将大致线状的导体直接卷绕在透镜保持架510的线圈安装部520上而构成线圈540的类型的透镜保持架510中,因为用于防止卷绕形成的线圈540不慎从线圈支承部529脱落的卷线用凸缘部523、524延长形成在线圈安装部520的线圈支承部529(图8)上,所以与线圈540相对的磁体80、90(图9、图10)远离线圈540(图7)相当于卷线用凸缘部523、524(图7、图8)的厚度的量。
若磁体80、90(图9、图10)远离线圈540(图7、图9、图10),则由磁体80、90产生的磁场难以被有效地利用,使用磁场存在浪费。因此,产生了磁体80、90和线圈540的灵敏度损失。因为卷线用凸缘部523、524(图7、图8)的厚度的量会使磁体80、90(图9、图10)和线圈540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间隙即所谓的缝隙(gap),所以无法有效地利用由磁体80、90产生的磁场,产生了磁体80、90和线圈540的灵敏度损失。
作为该对策,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考虑到将空心的循迹线圈粘接在卷绕形成于物镜保持架上的聚焦线圈上的构造。但是,在使空心的循迹线圈粘接在卷绕形成于透镜保持架上的聚焦线圈上的情况下,因为没有用于一边对与透镜保持架和聚焦线圈相互独立的空心循迹线圈进行定位一边将空心循迹线圈安装在聚焦线圈上的定位部,所以存在安装空心循迹线圈的操作非常难这样的问题。
此外,由于安装空心循迹线圈的操作非常难,随之产生了空心循迹线圈相对于聚焦线圈的装配操作所花费的成本非常高这样的问题。
如图7所示,大致线状的导体直接卷绕在透镜保持架510的线圈安装部520上而构成的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形成为大致平面板状。
相对于大致平面板状的第一磁体80(图9)的平面部81整体,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540的第一平面部541整体位于间隔大致相同的规定距离的位置,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540的第一平面部541与大致平面板状的第一磁体80的平面部81大致平行地配置,相对于大致平面板状的第二磁体90的平面部92整体,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540的第二平面部542整体位于间隔大致相同的规定距离的位置,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540的第二平面部542与大致平面板状的第二磁体90的平面部92大致平行地配置,在上述情况下,具有驱动器505的线圈540的可动部507例如大致沿着上下方向D1移动时(图10),有时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一端部543a位于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上侧端面部83的上侧,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二端部543b位于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上侧端面部93的上侧。
或者,有时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三端部544a位于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下侧端面部84的下侧(未图示),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四端部544b位于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下侧端面部94的下侧(未图示)。
如图10所示,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0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一端部543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上侧端面部83的上侧,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二端部543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上侧端面部93的上侧,则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543a、543b的灵敏度变化增大。
此外,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0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一端部543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上侧端面部83的上侧,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二端部543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上侧端面部93的上侧,则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543a、543b的推力发生变化。
或者,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0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三端部544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下侧端面部84的下侧(未图示),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四端部544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下侧端面部94的下侧(未图示),则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544a、544b的灵敏度变化增大。
此外,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0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三端部544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下侧端面部84的下侧(未图示),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四端部544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下侧端面部94的下侧(未图示),则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544a、544b的推力发生变化。
因此,产生了线圈540对各磁体80、90的推力等所带来的影响增大这样的问题。
此外,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0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一端部543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上侧端面部83的上侧,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二端部543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上侧端面部93的上侧,则例如在产生于线圈540整体的力的中心的着力点产生“偏移”,其结果,例如产生了影响驱动器505的振动模式等这样的问题。
或者,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0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三端部544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下侧端面部84的下侧(未图示),大致矩形环状线圈5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四端部544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下侧端面部94的下侧(未图示),则例如在产生于线圈540整体的力的中心的着力点产生“偏移”,其结果,例如产生了影响驱动器505的振动模式等这样的问题。
此外,例如将光拾取装置503(图7)组装于光盘装置(未图示)等中的组装厂家、将光盘装置组装于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Computer)等中的组装厂家等要求进一步降低保持构件510、驱动装置505、拾取装置503和光盘装置的价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保持构件是安装有线圈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能使该线圈接近与该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的接近促进部。
根据上述构成,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提高。在保持构件的接近促进部上设有线圈时,由于利用接近促进部使线圈接近磁性构件,所以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提高。
技术方案2的保持构件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上述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该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的突出部。
根据上述构成,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有突出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上设有线圈时,与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于是,线圈与磁性构件相接近。因此,设于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被提高。
技术方案3的保持构件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上述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朝向该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设置的突出部。
根据上述构成,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设置有突出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线圈时,与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于是,线圈与磁性构件相接近。因此,设于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被提高。
技术方案4的保持构件是技术方案1~3中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被构成为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与该线圈的有效长部大致对应地在设有该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上述接近促进部。
根据上述构成,能减少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变化,减少线圈的着力点的变化。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有效长部大致对应地在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接近促进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时,与接近促进部相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有效长部与磁性构件之间的间隔变小。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有效长部最接近磁性构件。随之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变化减小,线圈着力点的变化减小。在电流在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中流过,设有与磁性构件相对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保持构件被驱动时,最大的驱动力产生于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有效长部。
技术方案5的保持构件是技术方案1~4中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防止该线圈从安装有上述线圈的线圈安装部脱落的脱离防止部,该脱离防止部的最外面部与上述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上的该线圈的最外面部位于大致同一面部上。
根据上述构成,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所谓最外面部是指例如将保持构件的大致中心部作为基准,相对于对象物/对象部位,从保持构件的大致中心部朝向保持构件的外侧离得最远的对象物/对象部位的面部。脱离防止部的最外面部与上述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上的线圈的最外面部位于大致同一面部上,所以能避免在磁性构件与线圈之间产生脱离防止部的厚度的量那样不必要的间隙。因为线圈与磁性构件之间的间隔变小,所以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避免磁性构件和线圈的灵敏度损失的产生。此外,因为在保持构件上设有用于防止卷绕于线圈安装部上的线圈被从线圈安装部松开的脱离防止部,所以在保持构件的接近促进部上设有线圈,即使利用接近促进部使线圈接近磁性构件,也会避免线圈从安装有线圈的线圈安装部脱落。
技术方案6的保持构件是技术方案5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离防止部是防止卷绕形成于上述线圈安装部上的上述线圈从该线圈安装部松开的大致板状的凸缘部,上述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该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该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该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的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
根据上述构成,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因为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有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上设有线圈时,与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于是,线圈与磁性构件相接近。因此,设于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被提高。此外,因为在保持构件上设有防止卷绕形成于线圈安装部上的线圈从线圈安装部松开的大致板状的凸缘部,所以即使与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成为线圈和磁性构件相接近的状态,也能避免线圈从安装有线圈的线圈安装部脱落。
技术方案7的保持构件是技术方案5或6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离防止部是防止卷绕形成于上述线圈安装部上的上述线圈从该线圈安装部松开的大致板状的凸缘部,上述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该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朝向该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设置的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
根据上述构成,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因为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设置有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线圈时,与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于是,线圈与磁性构件相接近。因此,设于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被提高。此外,因为在保持构件上设有防止卷绕形成于线圈安装部上的线圈从线圈安装部松开的大致板状的凸缘部,所以即使与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成为线圈和磁性构件相接近的状态,也能避免线圈从安装有线圈的线圈安装部脱落。
技术方案8的保持构件是技术方案1~7中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该保持构件包括卷绕有能通电的导体的线圈安装部,通过在该线圈安装部上卷绕有该导体来构成上述线圈时,在上述接近促进部上设有使该导体易于卷绕于该线圈安装部上的卷绕促进部。
根据上述构成,导体被卷绕于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上而构成线圈时,线圈容易地被构成。因为在接近促进部上设有使导体易于卷绕于线圈安装部上的卷绕促进部,所以在线圈安装部上构成线圈时容易进行导体的卷绕操作。通过容易进行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的导体的卷绕操作,能够将导体的卷绕操作所花费的费用抑制得较低,谋求降低成本。
技术方案9的保持构件是技术方案8所述的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体沿着上述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时,上述卷绕促进部是使该导体易于引导到该接近促进部的该最外面部上的倾斜面部。
根据上述构成,线圈容易被构成在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上。在导体沿着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时,一边使导体滑动接触于接近促进部的倾斜面部一边将导体引导到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上,所以容易进行在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上构成线圈时的导体的卷绕操作。因此,能够将用于导体卷绕到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上的卷绕操作所花费的费用抑制得较低。
技术方案10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技术方案1~9的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安装于该保持构件上的线圈、与该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
根据上述构成,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构成提高了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的驱动装置。在保持构件的接近促进部上设有线圈时,因为利用接近促进部使线圈接近磁性构件,所以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被提高。由于电流在与磁性构件相接近且相对的线圈中流过,因此具有线圈的保持构件高效率地被驱动。
技术方案11的拾取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技术方案1~9的任1项所述的保持构件、安装于该保持构件上的透镜、安装于该保持构件上的线圈、与该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
根据上述构成,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构成提高了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的拾取装置。在保持构件的接近促进部上设有线圈时,因为利用接近促进部使线圈接近磁性构件,所以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被提高。由于电流在与磁性构件相接近且相对的线圈中流过,因此具有透镜和线圈的保持构件高效率地被驱动。
技术方案12的光盘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技术方案11所述的拾取装置。
根据上述构成,能构成具有提高了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的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如上所述,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能够被有效地利用,能够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在保持构件的接近促进部上设有线圈时,由于利用接近促进部使线圈接近磁性构件,所以能够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能够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有突出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上设有线圈时,与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于是,线圈与磁性构件相接近。因此,能够提高设于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能够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设置有突出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线圈时,与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于是,线圈与磁性构件相接近。因此,能够提高设于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能减少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变化,减少线圈的着力点的变化。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有效长部大致对应地在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接近促进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时,与接近促进部相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有效长部与磁性构件之间的间隔变小。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有效长部最接近磁性构件。随之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变化减小,线圈着力点的变化减小。在电流在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中流过而设有与磁性构件相对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保持构件被驱动时,最大的驱动力产生于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的有效长部。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能够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因为脱离防止部的最外面部与上述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上的线圈的最外面部位于大致同一面部上,所以能避免在磁性构件与线圈之间产生相当于脱离防止部的厚度的量那样不必要的间隙。因为线圈与磁性构件之间的间隔变小,所以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避免磁性构件和线圈的灵敏度损失的产生。此外,因为在保持构件上设有用于防止卷绕于线圈安装部上的线圈被从线圈安装部松开的脱离防止部,所以即使在保持构件的接近促进部上设有线圈,并利用使线圈接近促进部接近磁性构件,也会避免线圈从安装有线圈的线圈安装部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能够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因为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有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上设有线圈时,与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于是,线圈与磁性构件相接近。因此,能够提高设于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此外,因为在保持构件上设有防止卷绕形成于线圈安装部上的线圈从线圈安装部松开的大致板状的凸缘部,所以即使与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成为线圈和磁性构件相接近的状态,也能避免线圈从安装有线圈的线圈安装部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能够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因为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突出设置有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所以在保持构件主体上设有线圈时,与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于是,线圈与磁性构件相接近。因此,能够提高设于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此外,因为在保持构件上设有防止卷绕形成于线圈安装部上的线圈从线圈安装部松开的大致板状的凸缘部,所以即使与大致台座状的突出部相接触的线圈被朝向磁性构件推出,成为线圈和磁性构件相接近的状态,也能避免线圈从安装有线圈的线圈安装部脱落。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导体被卷绕于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上而构成线圈时,线圈容易被构成。因为在接近促进部上设有使导体易于卷绕于线圈安装部上的卷绕促进部,所以容易进行在线圈安装部上构成线圈时的导体的卷绕操作。通过容易进行导体卷绕到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上的卷绕操作,能够将导体的卷绕操作所花费的费用抑制得较低,能够谋求降低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线圈容易被构成在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上。在导体沿着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时,一边使导体滑动接触于接近促进部的倾斜面部一边将导体引导到接近促进部的最外面部上,所以容易进行在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上构成线圈时的导体的卷绕操作。因此,能够将用于保持构件的线圈安装部的导体的卷绕操作所花费的费用抑制得较低。
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能够被有效地利用,能够构成提高了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的驱动装置。在保持构件的接近促进部上设有线圈时,因为利用接近促进部使线圈接近磁性构件,所以能够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由于电流在与磁性构件相接近且相对的线圈中流过,因此具有线圈的保持构件高效率地被驱动。
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能够被有效地利用,能够构成提高了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的拾取装置。在保持构件的接近促进部上设有线圈时,因为利用接近促进部使线圈接近磁性构件,所以能够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由于电流在与磁性构件相接近且相对的线圈中流过,因此具有透镜和线圈的保持构件高效率地被驱动。
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能构成具有提高了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的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保持构件、驱动装置和拾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4是同样表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和拾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保持构件、驱动装置和拾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以往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10是相同地表示以往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盘装置(盘装置);1a、光盘装置主体(盘装置主体);3、OPU(拾取装置);5、驱动器(驱动装置);7、可动部;9、固定部;10、60、保持架(保持构件);11、61、保持架主体(保持构件主体);12、吊线安装部(安装部);12a、吊线安装孔;15、透镜安装部;20、62、线圈安装部;21、基准面部(面部);23、24、凸缘部(脱离防止部);23a、24a、31a、32a、41a、42a、最外面部(面部);29、线圈支承部;31、32、突出部(接近促进部);31b、31c、32b、32c、倾斜面部(弯曲缓和部);31d、32d、倾斜面部(卷绕促进部);40、循迹线圈(线圈);41、42、长边部(有效长部);43、44、短边部;43a、43b、44a、44b、弯曲状端部(端部);50、吊线(支承部件);70、聚焦线圈(线圈);80、90、磁体(磁性构件);81、91、正极面部(面部);82、92、负极面部(面部);83、84、85、86、93、94、95、96、端面部(面部);100、保持架组装体(保持构件组装体);101、重心部(中心部);110、120、磁轭收容部;130、框架-磁轭(磁性连结构件);140、减振保持构件;150、PWB(基板);151、基板主体(主体);180、覆盖板;210、220、LD(发光元件);250、0BL(透镜);251、曲面部;290、PDIC(受光元件);300、外壳;301、外壳主体;311、312、321、滑动部(轴承部);400、筐体;410、420、滑动轴(轴构件);450、光盘驱动装置(驱动装置);460、转台;D1、上下方向(方向);D2、左右方向(方向);D3、前后方向(方向);M、光盘(介质);Ma、信号层(信号面部);Mb、圆孔;Mc、中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保持构件、驱动装置和拾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保持构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4是同样表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和拾取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在具有第一保持构件10和第二保持构件60的保持构件组装体100、具有保持构件组装体100的驱动装置5和具有驱动装置5的拾取装置3中,例如将并列设置有一对线圈40、40的方向D3规定为前后方向D3。此外,例如将并列设置有一对线圈70、70的方向D2规定为左右方向D2。此外,例如将与前后方向D3和左右方向D2大致正交的方向D1规定为上下方向D1。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的定义是为了方便说明具有第一保持构件10和第二保持构件60的保持构件组装体100、具有保持构件组装体100的驱动装置5、具有驱动装置5的拾取装置3和具有拾取装置3的光盘装置1而定义的。
例如在各图中所示的具有第一保持构件10和第二保持构件60的保持构件组装体100、驱动装置5、拾取装置3和光盘装置1被使用时,具有第一保持构件10和第二保持构件60的保持构件组装体100、驱动装置5、拾取装置3和光盘装置1也可以被设置为大致90°的大致纵向,具有第一保持构件10和第二保持构件60的保持构件组装体100、驱动装置5、拾取装置3和光盘装置1在大致纵置的状态下被使用。
图6所示的光盘M构成为例如利用激光读取数据/信息/信号,或写入数据/信息/信号,或删除数据/信息/信号等的光盘M。此外,该光盘装置1构成为与上述光盘M对应的光盘装置1。此外,该拾取装置3构成为与上述光盘M对应的光拾取装置3。此外,安装在拾取装置3上的透镜250形成为与上述光盘M对应的物镜250。
利用由安装在光盘装置1上的光拾取装置3的物镜250缩小光圈的激光,被记录在光盘M等的介质M(未图示)上的信息等数据被再现。此外,利用由安装在光盘装置1上的光拾取装置3的物镜250缩小光圈的激光,信息等数据被记录在光盘M等的介质M上。此外,利用由安装在光盘装置1上的光拾取装置3的物镜250缩小光圈的激光,被记录在光盘M等的介质M上的信息等数据被删除。执行上述操作时,利用光拾取装置3的驱动装置5,安装在保持构件10的透镜安装部15上的物镜250大致沿着上下方向D1、左右方向D2等被驱动。
所谓介质是指例如保存有信息等的光盘等。使用内置于光盘装置1中的光拾取装置3进行光盘M的信息等数据的再现或记录。作为光盘M,例如列举有“CD”系列的光盘、“DVD”(注册商标)系列的光盘、“HD DVD”(注册商标)系列的光盘、“Blu-ray Disc”(注册商标)系列的光盘等。“CD”是“CompactDisc”(商标)的简称。此外,“DVD”是“Digital Versatile Disc”(注册商标)的简称。此外,“HD DVD”是“High DefinitionDVD”(注册商标)的简称。
此外,作为光盘,例如列举有在光盘两表面上设有信号面、能写入/删除数据、改写数据的光盘(未图示)等。此外,作为光盘,例如列举有设有两层信号面、能写入/删除数据、改写数据的光盘(未图示)等。此外,例如列举有设有三层信号面、能写入/删除数据、改写数据的“HD DVD”用光盘(未图示)等。此外,例如列举有设有四层信号面、能写入/删除数据、改写数据的“Blu-ray Disc”用光盘(未图示)等。此外,例如还列举有通过使激光也照射在光盘的标签面侧而能进行标签等各种写入的光盘(未图示)等。光盘M的信号层Ma例如由金属薄膜等金属层等形成。在由金属薄膜等形成的信号层Ma上记录有信息、数据等。
电流被供给到发光元件210而从发光元件210射出激光,从而利用该激光在光盘M上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被记录在光盘M上的信息被再现。此外,电流被供给到发光元件220而从发光元件220射出激光,从而利用该激光在光盘M上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被记录在光盘M上的信息被再现。
通过使用光拾取装置3的驱动装置5使光拾取装置3的物镜250上下/左右运动,激光的焦点对合于光盘M的信号层Ma。在使精度高的激光光斑照射形成在光盘M的信号层Ma上时,利用光拾取装置3的驱动装置5,被安装在保持构件10的透镜安装部15上的物镜250大致沿着聚焦方向D1、循迹方向D2等运动。该光拾取装置3利用物镜250进行激光的对焦时,进行聚焦调整和循迹调整,根据需要实行倾斜调整。此外,聚焦调整、循迹调整和倾斜调整是例如大致同时被进行的。
所谓focus(焦点)是例如焦点、punt(焦点)的意思。此外,所谓聚焦是指对焦、焦点被对准。此外,所谓轨道(track)是指例如光盘中信号的轨道。此外,所谓循迹是指用光对设于光盘的信号面上的微小信号部进行追踪观测、并确定被形成为大致螺旋状的轨道的位置。此外,所谓光盘装置或光拾取装置的倾斜是指光盘面与物镜光轴的角度偏移。
例如,相对于光盘M进行包括安装有物镜250的透镜保持架1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聚焦伺服时,包括安装有物镜250的透镜保持架1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沿着上下方向D1运动。此外,相对于光盘M进行包括安装有物镜250的透镜保持架1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聚焦伺服时,包括安装有物镜250的透镜保持架1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沿着左右方向D2运动。所谓伺服或伺服机构是指测量作为控制对象的构件的状态,并将测量的值和基准值进行比较,进行自动地修正控制的机构。
光拾取(optical pickup)一般被简称为“OPU”。“opticalpickup unit”有时也被简称为“OPU”而被使用。在此,为了方便例如将光拾取装置简称为OPU来使用。此外,物镜(objective lens)例如简称为“OBL”来使用。此外,构成光拾取装置3的驱动装置5例如构成为驱动器5。所谓驱动器(actuator)是指例如将能量转换为平移运动或旋转运动等的驱动装置。由OBL250所光圈缩小的激光的焦点对合于光盘M的信号层Ma时,包括安装有OBL250的透镜保持架1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被驱动器5沿上下左右驱动。
OBL250例如是使用大致透明或半透明的可注射模塑成形的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的。或者,OBL250是用大致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材料而形成的。此外,例如使用粘接剂在保持构件10的透镜安装部15上固定有一个OBL250。根据OPU3、驱动器5等的设计/规格等,也可以例如在保持构件上安装两个以上的多个OBL(未图示)。
此外,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保持构件10是例如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热塑性的含有芳香族环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的第一保持架10。例如构成保持构件10的主要部分的保持构件主体11是构成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耐热性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架主体11。此外,第二保持构件60是例如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热塑性的含有芳香族环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的第二保持架60。例如构成保持构件60的主要部分的保持构件主体61是构成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60的耐热性合成树脂制的保持架主体61。
将第二保持架60组装于第一保持架10上,通过将第一保持架10和第二保持架60组装到一起,构成保持架组装体100即所谓的保持构件组装体100。保持架组装体100是例如具有一部分构造的第一保持架10和一部分构造的第二保持架60的两部分构造。根据OPU3、驱动器5等的设计/规格等,也可使用例如不是两部分构造而是形成为一个构件的一部分构造的保持架(未图示)。
此外,图1、图3和图4所示的线圈40、70是使用例如含有铝材料或铝合金材料等轻金属的材料而形成,通过卷绕由瓷漆(enamel)材料等绝缘材料覆盖/保护的细径导线而构成的。第一线圈40是循迹线圈40,第二线圈70是聚焦线圈70。
此外,包括安装有OBL250、各线圈40、40、70、70的透镜保持架10、6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可移动地由多个支承部件50即所谓的吊线50弹性支承。此外,各金属制吊线50能与设有电路导体的控制基板150即所谓的电路基板150通电地连接而安装。
此外,图3和图4所示的磁性构件80、90是使用例如含有氧化铁、钡、锶等的铁素体系的磁铁而形成的磁体80、90。或者,磁性构件80、90是使用例如含有铁、铬、钴、钐、钕、硼等的稀土族系/合金系的磁铁、磁钢而形成的磁体80、90。
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一磁体80被形成为包括:被作为N极面侧的大致矩形状的正极面部81、被作为与正极面部81相反的一侧的S极面侧的大致矩形状的负极面部82、与大致矩形状的正极面部81和大致矩形状的负极面部82大致正交的四个呈大致矩形的端面部83、84、85、86。这样,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一磁体80形成为至少包括六个面部81、82、83、84、85、86的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
此外,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二磁体90被形成为包括:被作为N极面侧的大致矩形状的正极面部91、被作为与正极面部91相反的一侧的S极面侧的大致矩形状的负极面部92、与大致矩形状的正极面部91和大致矩形状的负极面部92大致正交的四个呈大致矩形的端面部93、94、95、96。这样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二磁体90形成为至少包括六个面部91、92、93、94、95、96的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
以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一磁体80的一端面部85与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二磁体90的一端面部95被并在一起,并且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一磁体80的大致矩形状的正极面部81与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二磁体90的大致矩形状的负极面部92成为大致一个面的方式并列设置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一磁体80和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二磁体90。
此外,图3和图4所示的磁性连结构件130例如框架-磁轭130是使用磁体80、90等磁性构件80、90能吸附的金属材料而形成的。利用各磁体80、90产生的磁性/磁力和粘接剂,各磁体80、90安装在框架-磁轭130上。所谓磁轭(yoke)是指例如结构上支持磁性连结的构件。此外,磁轭是减少由磁铁等磁性构件产生的磁力的泄漏的构件。此外,所谓框架(frame)是指例如框、构架、骨架。框架-磁轭130形成为具有作为磁轭的功能的框架。此外,框架-磁轭130是通过使用金属材料例如在金属材料板上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
在保持架10(图2)的线圈安装部20上直接卷绕大致线状的导体而构成线圈40(图1、图3、图4)。通过在保持架10(图2)的线圈安装部20上直接卷绕大致线状的导体,构成具有左右一对纵长的长边部41、42(图1、图3、图4)和连结左右一对纵长的长边部41、42的上下一对短边部43、44的、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40。
第一保持架10、第二保持架60、第一保持架10和第二保持架60组合而构成的保持架组装体100、各线圈40、40、70、70、各吊线50构成驱动器5的可动部7。此外,各磁体80、90、框架-磁轭130构成驱动器5的固定部9。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保持架10是通过在呈复杂构造的多个线圈安装部20上卷绕能通电的大致线状的导体,形成为构成且安装有多个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图1)的复杂形状的保持架10(图1、图2)。此外,第一保持架10至少包括能使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与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接近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部31、32(图1、图2),该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图3、图4)相对。
详细地说明,第一保持架10包括能使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图3、图4)相对的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的一方的接近促进部31(图1、图2)。此外,第一保持架10包括能使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有效长部42接近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图3、图4)相对的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90的另一方的接近促进部32(图1、图2)。
若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保持架10,则产生于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提高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部31、32上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利用左右一对接近促进部31、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接近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所以提高了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
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部31、32上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利用一方的接近促进部31,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利用另一方的接近促进部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有效长部42接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90,所以提高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对并列设置的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的灵敏度。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能使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接近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相对的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如图1和图2所示,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保持架主体11上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部31、32形成为自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的基准面部2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隆起的左右一对大致台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突出部31、32(图2)。所谓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的基准面部21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设的基准面。
能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图3、图4)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接近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图1)相对的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图3、图4)的左右一对大致台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突出部31、32(图2)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上。
若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保持架10,则产生于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因为自设有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的基准面部2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隆起有左右一对大致台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突出部31、32,所以在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上设有线圈40时,与左右一对大致台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突出部31、32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朝向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被推出。于是,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和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相接近。因此,提高了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对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的灵敏度。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能使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接近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相对的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如图1和图2所示,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保持架主体11上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部31、32形成为自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突出设置的左右一对大致台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突出部31、32(图2)。
若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保持架10,则产生于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因为自设有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突出设置有左右一对大致台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突出部31、32,所以在保持架主体11上设有线圈40时,与左右一对大致台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突出部31、32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朝向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地被推出。于是,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和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相接近。因此,提高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对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的灵敏度。
如图1所示,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上的线圈40构成为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呈纵长的有效长部41、42大致对应地在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上设有左右一对呈纵长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图1、图2)。
若这样构成线圈40和保持架10,则能减少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对左右一对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的灵敏度变化,且能减少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着力点的变化。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呈纵长的有效长部41、42大致对应地在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上设有左右一对呈纵长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所以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上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与左右一对大致台状的大致半棱锥状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与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之间的间隔变小。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最接近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随之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对左右一对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的灵敏度变化减小,且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着力点的变化减小。在电流在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中流过,设有与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相对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例如大致沿左右方向D2被驱动时,最大的驱动力产生于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保持架10包括上下一对脱离防止部23、24(图1、图2),该脱离防止部23、24用于防止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从安装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图1)的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朝向具有线圈安装部2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因不慎松开等而脱落。设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的上侧的脱离防止部23的最外面部23a、设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的下侧的脱离防止部24的最外面部24a、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左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最外面部31a上的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大致平板状左侧有效长部41的最外面部41a、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右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最外面部32a上的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大致平板状右侧有效长部42的最外面部42a位于假想的未图示的大致同一面部上。
由此,产生于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在此,本说明书中的所谓最外面部23a、24a、31a、32a、41a、42a是例如以保持架10或具有保持架1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大致中心部101为基准,相对于对象物/对象部位,从保持架10/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大致中心部101朝向保持架10/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外侧离开最远的对象物/对象部位的面部23a、24a、31a、32a、41a、42a。此外,具有保持架10和保持架6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大致中心部101是例如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大致重心部101。
因为设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的上侧的脱离防止部23的最外面部23a、设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的下侧的脱离防止部24的最外面部24a、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左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最外面部31a上的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大致平板状左侧有效长部41的最外面部41a、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右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最外面部32a上的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大致平板状右侧有效长部42的最外面部42a位于假想的未图示的大致同一面部上,所以能避免在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之间产生相当于左右一对脱离防止部23、24的厚度的量这样不必要的间隙即所谓的缝隙(gap)。因为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有效长部41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之间的间隙变小,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有效长部42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之间的间隙变小,所以产生于左右一对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避免产生磁体80、90和线圈40的灵敏度损失。
此外,因为在构成保持架10的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上设有用于防止卷绕形成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因松开等而脱落的上下一对脱离防止部23、24,所以在具有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上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即使利用一方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利用另一方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有效长部42接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90,也能避免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从安装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朝向具有线圈安装部2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因不慎松开等而脱落。
根据OPU3、驱动器5等的设计/规格等,例如,也能将设于保持架主体11的左侧的接近促进部31即所谓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最外面部31a作为保持架主体11的基准面部31a,并且将设于保持架主体11的右侧的接近促进部32即所谓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最外面部32a作为保持架主体11的基准面部32a,将保持架主体11的基准面部21作为按压线圈40用的面部21。本说明书中的“基准面部”等的定义是为了方便说明具有第一保持构件10和第二保持构件60的保持构件组装体100、具有保持构件组装体100的驱动装置5、具有驱动装置5的拾取装置3和具有拾取装置3的光盘装置1而定义的。
如图1和图2所示,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上下一对脱离防止部23、24作为防止卷绕形成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因松开等而脱落的上下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线圈用凸缘部23、24而被形成(图1、图2)。图1和图2所示的类型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具有用于防止由卷绕导体而形成的线圈40从线圈安装部20的线圈支承部29不慎脱落的上下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线圈用凸缘部23、24。此外,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为了能使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图3、图4)的左右一对纵长状有效长部41/42接近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图3、图4)相对的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图3、图4)的各极面部81/92,形成为从设有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图1、图2)的线圈安装部20的基准面部2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隆起的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图2)。
若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保持架10,产生于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因为从设有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的基准面部2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隆起有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所以在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上设有线圈40时,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1朝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被推出。于是,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1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相接近。此外,因为从设有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的基准面部2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隆起有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所以在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上设有线圈40时,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2朝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被推出。于是,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2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相接近。因此,提高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对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的灵敏度。
此外,因为在构成保持架10的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上设有用于防止卷绕形成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因松开等而脱落的上下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线圈用凸缘部23、24,所以即使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1朝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被推出,成为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1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相接近的状态,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2朝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被推出,成为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2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相接近的状态,也能避免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从安装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朝向具有线圈安装部2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因不慎松开等而脱落。
如图1和图2所示,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上下一对脱离防止部23、24形成为防止卷绕形成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因松开等而脱落的上下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线圈用凸缘部23、24(图1、图2)。图1和图2所示的类型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具有用于防止由卷绕导体而形成的线圈40从线圈安装部20的线圈支承部29不慎脱落的上下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线圈用凸缘部23、24。此外,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为了能使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图3、图4)的左右一对纵长状有效长部41/42接近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图3、图4)相对的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图3、图4)的各极面部81/92,形成为从设有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图1、图2)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突出设置的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图2)。
若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保持架10,产生于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能提高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因为从设有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突出设置有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所以在保持架主体11上设有线圈40时,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1朝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被推出。于是,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1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相接近。此外,因为从设有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朝向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突出设置有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所以在保持架主体11上设有线圈40时,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2朝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被推出。于是,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2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相接近。因此,提高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对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的灵敏度。
此外,因为在构成保持架10的保持架主体11的线圈安装部20上设有用于防止卷绕形成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因松开等而脱落的上下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线圈用凸缘部23、24,所以即使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1朝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被推出,成为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1与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相接近的状态,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接触的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2朝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被推出,成为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另一方的纵长状有效长部42与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相接近的状态,也能避免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从安装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的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朝向具有线圈安装部20的复杂构造的保持架主体11的外侧因不慎松开等而脱落。
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上侧的短边部43被卡定于作为构成线圈安装部20的上侧的脱离防止部23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线圈用凸缘部23,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下侧的短边部44被卡定于作为构成线圈安装部20的下侧的脱离防止部24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线圈用凸缘部24,所以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可靠地被卡定于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
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与左右一对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图1、图2)相接触,由此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局部产生弯曲变形,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接近与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相对的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图3、图4)时,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中的缓和弯曲度的多个弯曲缓和部31b、31c/32b、32c(图1、图2)被设于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上。
由此,对大致线状的导体例如不施加过度的弯曲力而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因为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上设有用于缓和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的弯曲度的多个弯曲缓和部31b、31c/32b、32c,所以在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卷绕大致线状的导体而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即使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右一对有效长部41/42局部产生弯曲变形地被形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也不会被施加过度的弯曲力地构成。
设于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图2)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的弯曲缓和部31b、31c/32b、32c形成为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的左右一对纵长状有效长部41/42中的缓和弯曲度的大致梯形状的倾斜面部31b、31c/32b、32c(图2)。
由此,在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构成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能避免对大致线状的导体例如施加过度的弯曲力。在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卷绕大致线状的导体而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大致线状的导体一边沿着构成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的大致梯形状的倾斜面部31b、31c/32b、32c产生弯曲变形一边被安装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保持架10包括直接卷绕有能通电的大致线状的导体的前后一对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20。通过将大致线状的导体直接卷绕在前后一对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20上,构成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40(图1、图3、图4)。在构成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图1、图2)的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构成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时,使大致线状的导体易于直接卷绕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卷绕促进部31d(图2)设于线圈安装部20的左侧的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上。此外,在构成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图1、图2)的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构成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图1)时,使大致线状的导体易于直接卷绕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卷绕促进部32d(图2)设于线圈安装部20的右侧的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上。
由此,将大致线状的导体直接卷绕在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而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容易被构成。因为在线圈安装部20的左侧的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上设有使大致线状的导体易于直接卷绕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卷绕促进部31d,在线圈安装部20的右侧的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上设有使大致线状的导体易于直接卷绕于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卷绕促进部32d,所以在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构成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的卷绕大致线状导体的操作容易进行。通过容易进行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卷绕大致线状导体的操作,能将卷绕导体的操作所花费的费用抑制得较低,例如可谋求降低驱动器5、OPU3的成本。
突出形成于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图2)的保持架主体11上的线圈安装部20的左侧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卷绕促进部31d使大致线状的导体沿着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呈大致矩形平面状的最外面部31a多次卷绕而构成线圈40(图1)时,形成为使大致线状的导体易于引导到线圈安装部20(图2)的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左侧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大致矩形平面状最外面部31a上的大致梯形状的倾斜面部31d(图1、图2)。此外,与此同时,突出形成于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图2)的保持架主体11上的线圈安装部20的右侧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卷绕促进部32d使大致线状的导体沿着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呈大致矩形平面状的最外面部32a多次卷绕而构成线圈40(图1)时,形成为使大致线状的导体易于引导到线圈安装部20(图2)的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右侧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大致矩形平面状最外面部32a上的大致梯形状的倾斜面部32d(图1、图2)。
由此,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容易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大致线状的导体沿着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左侧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呈大致矩形平面状的最外面部31a多次卷绕而构成线圈40时,一边使大致线状的导体与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大致梯形状倾斜面部31d滑动接触,一边将大致线状的导体引导到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的大致各矩形平面状最外面部31a上,所以能容易且迅速地进行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的卷绕大致线状导体的操作。此外,大致线状的导体沿着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右侧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呈大致矩形平面状的最外面部32a多次卷绕而构成线圈40时,一边使大致线状的导体与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大致半棱锥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大致梯形状倾斜面部32d滑动接触,一边将大致线状的导体引导到呈大致矩形台座状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的大致各矩形平面状最外面部32a上,所以能容易且迅速地进行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上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的卷绕大致线状导体的操作。因此,例如在构成驱动器5、OPU3时,能将用于卷绕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呈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20的大致线状导体的操作所花费的费用抑制得较低。
第一保持架10(图1、图2)包括安装有吊线50(图5)的左右一对吊线安装部12、12。金属制吊线50穿过突出形成于保持架组装体100的第一保持架10上的吊线安装部12的吊线安装孔12a,钎焊连接于线圈40、40、70、70的一端部,安装在保持架组装体100的第一被保持架10上。此时,在各吊线50穿过左右一对吊线安装部12、12的各吊线安装孔12a的状态下,在吊线安装孔12a中涂敷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等粘接剂,通过使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等粘接剂固化,各吊线50被固定在保持架组装体100上。作为粘接剂,例如使用与将OBL250固定在构成保持架组装体100的第一保持架10上的粘接剂相同种类的粘接剂。安装有OBL25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可移动地由多根金属制吊线50弹性支承。作为吊线50使用对弹性支承特性优异且作为细径的导体的电线例如实施有镀金属处理而成的构件等。
此外,各金属制吊线50(图5)可通电地连接并安装于设有电路导体的电路基板150上。例如,在合成树脂制基板主体151上形成有金属制的电路导体(未图示),在金属制的电路导体上设有绝缘覆膜(未图示)而构成电路基板150。电路基板例如被称为PWB(printed wired board/printed wiringboard,印刷线路板)等。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保持架60是通过将可通电的大致线状的导体卷绕在呈复杂构造的多个线圈安装部62上,构成且安装有多个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线圈70的呈复杂形状的保持架60。第二保持架60包括直接卷绕有可通电的大致线状的导体的左右一对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62、62。通过在左右一对复杂构造的线圈安装部62、62上直接卷绕大致线状的导体,构成左右一对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线圈70、70。
例如通过使用工具等(未图示)将细径的线状导体卷绕在第一保持架10的线圈安装部20、20上而构成线圈40、40。此外,例如通过使用未图示的工具等将细径的线状导体卷绕在第二保持架60的线圈安装部62、62上而构成线圈70、70。作为导体,例如使用细径的瓷漆材料包覆电线。通过进行包覆了卷绕瓷漆材料的细径线状导体的操作,例如构成一层卷绕类型的线圈40、40、70、70。
详细地说明,将可通电的大致线状的导体几十次~几百次地卷绕在设于第一被保持架10上的前后一对线圈安装部20、20上,在第一保持架10上构成前后一对呈大致板状的大致矩形环状的一层卷绕类型的空心第一线圈40、40。此外,将可通电的大致线状的导体几十次~几百次地卷绕在设于第二保持架60上的左右一对线圈安装部62、62上,在第二保持架60上构成左右一对呈大致矩形筒状的一层卷绕类型的空心第二线圈70、70。
根据OPU3、驱动器5等的设计/规格等,例如也可以构成两层卷绕类型的空心线圈(40)、(70)。另外,在此说明的附图标记附加的括号()是为了方便说明与图示不同的构件而使用的。
在进行了各线圈卷绕操作之后,组合具有前后一对第一线圈40、40的第一保持架10和具有左右一对第二线圈70、70的第二保持架60,构成具有两部分构造的保持架组装体100。例如执行具有各保持架10、6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驱动器5和OPU3的组装方法时,在第一保持架10的前后一对线圈安装部20、20的前后一对第一线圈40、40的卷绕操作和第二保持架60的左右一对线圈安装部62、62的左右一对第二线圈70、70的卷绕操作完成之后,组合第一保持架10和第二保持架60来构成具有两部分构造的保持架组装体100,所以能顺畅且高效率地进行各线圈的卷绕操作。
将与第一磁体80(图3、图4)相连的第一磁轭(未图示)以与周围非接触的状态插入到所组装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左侧的呈大致矩形箱状的第一磁轭收容部110中(图1、图2)。此外,将与第二磁体90(图3、图4)相连的第二磁轭(未图示)以与周围非接触的状态插入到所组装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右侧的呈大致矩形箱状的第二磁轭收容部120中(图1、图2)。未图示的第一磁轭和未图示的第二磁轭是例如构成框架-磁轭130的构件。
驱动器5(图1~图5)至少包括:上述大致矩形箱状的保持架10(图1、图2)、安装在呈大致矩形箱状的保持架10的前后一对的线圈安装部20、20上的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40(图1、图3、图4)、与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40相对的前后两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80、90(图3、图4)。
详细地进行说明,驱动器5(图1~图5)包括:上述大致矩形箱状的第一保持架10(图1、图2)、具有上述大致不同形状的第二保持架6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安装在呈大致矩形箱状的保持架10的前后一对线圈安装部20、20上的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线圈40、40(图1、图3、图4)、安装在呈大致不同形状的第二保持架60(图1、图2)的左右一对线圈安装部62、62上的左右一对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第二线圈70、70、接近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第一线圈40、40(图1、图3、图4)且接近左右一对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第二线圈70、70(图1、图2)的前后两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一、第二磁体80、90、80、90(图3、图4)、安装有第一磁体80和第二磁体90并具有未图示的第一磁轭和未图示的第二磁轭的框架-磁轭130、对通过组合第一保持架10(图1、图2)和第二保持架60构成的保持架组装体100进行弹性支承的吊线50(图5)、抑制例如产生于吊线50上的异常振动等的例如大致凝胶状的减振材料(未图示)、保持减振材料的大致矩形箱状的减振保持构件140、安装有吊线50且安装在减振保持构件140上的PWB150。
例如,在OPU3(图1)的驱动器5(图3)的初始状态或相对于DVD规格的光盘M的信号层Ma,OBL250位于对焦位置的情况下(未图示),例如从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的一部分时,构成驱动器505的线圈40处于与线圈40相对的磁体80、90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的中立状态。此时,构成驱动器5的线圈40还处于与线圈40相对的磁体80、90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间的中立状态。
通过组装图1~图5所示的驱动器5,产生于各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构成提高了线圈40对各磁体80、90的灵敏度的驱动器5。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上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时,因为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左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侧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右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右侧的有效长部42接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所以提高线圈40对各磁体80、90的灵敏度。通过使电流在与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接近且相对的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第一线圈40中流过,包括大致矩形箱状第一保持架10的大致矩形箱状保持架组装体100大致沿着左右方向D2高效率地被驱动,该大致矩形箱状第一保持架10至少具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40。
此外,通过使电流在与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接近且相对的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第二线圈70中流过,包括大致不同形状第二保持架60的大致矩形箱状保持架组装体100大致沿着上下方向D1高效率地被驱动,该大致不同形状第二保持架60至少具有呈大致矩形筒状的第二线圈70、70。
相对于第一大致平面板状的磁体80(图3)的平面部81整体,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40的第一平面部41a整体位于隔开大致相同的规定距离的位置,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40的第一平面部41a与第一大致平面板状的磁体80的平面部81大致平行地配置,相对于第二大致平面板状的磁体90的平面部92整体,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40的第二平面部42a整体位于隔开大致相同的规定距离的位置,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面板状线圈40的第二平面部42a与第二大致平面板状的磁体90的平面部92大致平行地配置,在上述的情况下,驱动器5的具有线圈40的可动部7例如大致沿着上下方向D1移动时(图4),有时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一端部43a位于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上侧端面部83的上侧,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二端部43b位于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上侧端面部93的上侧。
或者,有时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三端部44a位于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下侧端面部84的下侧(未图示),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四端部44b位于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下侧端面部94的下侧(未图示)。
如图4所示,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一端部43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上侧端面部83的上侧,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二端部43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上侧端面部93的上侧,则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3a、43b的灵敏度变化增大。
可是,因为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左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侧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右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右侧的有效长部42接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所以,即使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3a、43b的灵敏度变化增大,也能大于该灵敏度变化的量地提高线圈40整体对各磁体80、90的灵敏度。因此,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3a、43b的灵敏度变化率相对于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整体的灵敏度变化率成为几乎可忽视那样程度的变化率。
此外,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一端部43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上侧端面部83的上侧,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二端部43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上侧端面部93的上侧,则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3a、43b的推力发生变化。
可是,因为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左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侧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右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右侧的有效长部42接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所以,即使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3a、43b的推力发生变化,也能大于该推力变化的量地提高线圈40对各磁体80、90的推力。因此,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3a、43b的推力变化率相对于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整体的推力变化率成为几乎可忽视那样程度的变化率。
此外,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三端部44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下侧端面部84的下侧(未图示),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四端部44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下侧端面部94的下侧(未图示),则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4a、44b的灵敏度变化增大。
可是,因为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左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侧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右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右侧的有效长部42接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所以,即使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4a、44b的灵敏度变化增大,也能大于该灵敏度变化的量地提高线圈40整体对各磁体80、90的灵敏度。因此,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4a、44b的灵敏度变化率相对于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整体的灵敏度变化率成为几乎可忽视那样程度的变化率。
此外,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的一部分时,若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三端部44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下侧端面部84的下侧(未图示),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四端部44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下侧端面部94的下侧(未图示),则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4a、44b的推力发生变化。
可是,因为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左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左侧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右侧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线圈40的右侧的有效长部42接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所以,即使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4a、44b的推力发生变化,也能大于该推力变化的量地提高线圈40对各磁体80、90的推力。因此,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各大致弯曲状端部44a、44b的推力变化率相对于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整体的推力变化率成为几乎可忽视那样程度的变化率。
这样,能避免线圈40对各磁体80、90的推力等产生大幅度的变化。
此外,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的一部分时,即使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一端部43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上侧端面部83的上侧,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上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二端部43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上侧端面部93的上侧,也能大致避免例如产生于线圈40整体的力的中心的着力点产生“偏移”,能大致解决例如存在影响驱动器5的振动模式等这样的问题。
或者,例如自内侧朝向外侧地侧视驱动器5的一部分时,即使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三端部44a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一磁体80的下侧端面部84的下侧(未图示),大致矩形环状线圈40的下侧的大致弯曲状第四端部44b突出到大致平面板状第二磁体90的下侧端面部94的下侧,也能大致避免例如产生于线圈40整体的力的中心的着力点产生“偏移”,能大致解决例如存在影响驱动器5的振动模式等这样的问题。
图5所示的OPU3具有使激光照射在光盘M(图6)上的发光元件210、220(图5)即所谓的激光二极管(LD:laser diode)。该OPU3还具有通过电流在LD210、220流过而使LD210、220发光的驱动电路部即所谓的激光驱动器(LDD:LD driver)(未图示)。该OPU3还具有能将各LD210、220等电系统零件和LDD等电系统零件通电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体(未图示)等柔性基板(未图示)。柔性印刷电路体(FlexiblePrinted Circuit)被简称为“FPC”。FPC如下述地构成:在进行钎焊等时的耐热性等优异的聚酰亚胺系树脂等耐热性合成树脂制的绝缘片上印刷多个电路导体,例如在绝缘片上并列设置铜箔等金属箔,在铜箔等金属箔上设置透明或半透明的保护层而构成(均未图示)。聚酰亚胺(polyimide)例如被简称PI。
例如电流从未图示的LDD通过FPC流向第一LD210,激光从第一LD210输出。例如,从第一LD210射出波长约765~830nm(纳米)、能射出作为基准的波长为大致780nm的红外激光的“CD”用的0.2~500mW(毫瓦)的激光。此外,例如电流从未图示的LDD通过FPC流向第二LD220,激光从第二LD220输出。例如,从第二LD220射出波长约630~685nm、能射出作为基准的波长为大致635nm或650nm的红外激光的“CD”用的0.2~500mW的激光。
根据光盘装置1、OPU3等的设计/规格等,例如,从LD210/220射出波长约350~450nm、能射出作为基准的波长为大致405nm的青紫色激光的“HD DVD”用和/或“Blu-rayDisc”用的0.2~500mW的激光。在该情况下,LD210/220例如构成为能射出多种波长的激光的特殊的LD210/220。能使用各种LD作为LD210/220。
从LD210、220射出例如0.2~500mW,具体来说0.5~400mW的输出值的激光。例如在小于0.2mW的输出值的激光时,照射到光盘M之后所反射并到达受光元件290的激光的光量不足。在使光盘M的各数据等再现时,例如为0.2mW以上,优选是0.5mW~20mW程度的几~几十mW的输出值的激光就足够。在将各数据等写入光盘M时,需要几十~几百mW的输出值的激光。例如在将各数据高速写入光盘M时,有时需要400mW、500mW等这样的高输出值的脉冲激光。
此外,该OPU3具有接受被光盘M的信号面部Ma反射的激光的受光元件290即所谓光检测器或光探测器(PD:photodetector)或PDIC(photo diode IC,光检测器集成电路)290。PDIC290至少包括:与透过例如被分割成四部分类型等的分割成多部分的衍射光栅(未图示)的主光束(0次光)对应的俯视呈大致矩形的主受光部(未图示)、与通过透过衍射光栅而衍射分支的一对副光束(±1次衍射光束)对应的一对俯视呈大致矩形的副受光部(未图示)这三个受光部。俯视呈大致矩形的主受光部具有被大致四等分而俯视呈大致矩形的四个部分。此外,俯视呈大致矩形的副受光部具有被大致四等分而俯视呈大致矩形的四个部分。这样,在OPU3上安装具有分割成多部分类型的各受光部的PDIC290,该分割成多部分类型的各受光部包括多个俯视呈大致矩形的部分。
PDIC290用于接受被光盘M的信号面部Ma反射的激光,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检测记录在光盘M的信号面部Ma上的数据、信息、信号。此外,PDIC290用于接受被光盘M的信号面部Ma反射的激光,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使保持架组装体100的伺服机构(未图示)进行动作,该保持架组装体100包括附带构成OPU3的OBL250的透镜保持架10。利用OPU3,读出记录在光盘M上的数据/信息/信号或将数据/信息/信号写入到光盘M上时,通过对PDIC290的各受光部照射各激光,检测光盘M的主要信息信号、相对于光盘M的聚焦错误信号和循迹错误信号。
作为OPU3的光盘M的聚光点的聚焦检测法,例如列举出基于差动像散法的检测法等。所谓差动像散法是指例如通过检测在具有像散的光学系统中成像的点像畸变来检测聚光点的位移的方法。该OPU3的聚光点的聚焦检测法例如是基于差动像散法的检测法。另外,作为聚焦检测法,例如也可以使用刀口法等其它检测法。
此外,作为OPU3的光盘M的聚光点的循迹检测法,例如列举出基于差动推挽(DPP:differential push-pull)法的检测法等。所谓差动推挽法是指例如通过数据读写用的主光束和检测位置偏移的校正信号的两束副光束来检测聚光点的位移的方法。该OPU3的聚光点的循迹检测法例如是基于差动推挽法的检测法。另外,作为循迹检测法,例如也可以使用相位差法等其它检测法。
此外,该OPU3包括安装有各种光学系统零件、电系统零件等的外壳300。所谓外壳(housing)是指收容有装置、零件等构件的箱子、箱形的构件、类似于箱子的构件。外壳300例如是用散热特性优异的金属材料或滑动特性优异的树脂材料而形成的。
作为安装在外壳300中的光学系统零件,例如列举出激光二极管、1/2波长板(1/2λ板)、带有开口限制的宽带域1/4波长板(1/4λ板)、液晶校正元件、衍射光学元件(DOE: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衍射光栅(串列式光栅)、发散透镜、棱镜、偏振光分束器、选色镜、准直透镜、光束扩展透镜、半透半反镜、反射镜、全反射镜、物镜、正面监视二极管(front monitor diode)、传感器透镜、变形透镜、中间透镜、光探测器等。该OPU3具有上述光学系统零件。
此外,作为安装在外壳300中的电系统零件,例如列举出印刷电路板、存储装置(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吊线、线圈、驱动器、挠性印刷电路体、激光驱动器、激光二极管、液晶校正元件、光束扩展单元、正面监视器二极管、光探测器等。该OPU3具有上述电系统零件。
构成OPU3的各种光学系统零件、电系统零件等各种零件(未图示)被安装在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外壳300中。外壳300包括安装有各种光学系统零件、电系统零件等各种零件的外壳主体301、自外壳主体301突出设置且可移动地与第一轴构件410相配合的一对主轴用的轴承部311、312、朝向与主轴用的轴承部311、312相反的一侧自外壳主体301突出设置且可移动地与第二轴构件420相配合的副轴用的轴承部321。主轴用的轴承部311、312和副轴用的轴承部321是与外壳主体301一体成形的。主轴用的轴承部311、312、副轴用的轴承部321和外壳主体301是例如用相同的金属材料或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作为一个构件而形成的。
OPU3大致沿着大致圆棒状的轴构件410、420的长度方向D2移动时,大致圆孔状的第一轴承部311与大致圆棒状的第一轴构件410滑动接触。此外,OPU3大致沿着大致圆棒状的轴构件410、420的长度方向D2移动时,大致圆孔状的第二轴承部312与大致圆棒状的第一轴构件410滑动接触。此外,OPU3大致沿着大致圆棒状的轴构件410、420的长度方向D2移动时,具有呈横倒状的大致U字状的滑动轴承构造的第三轴承部321与大致圆棒状的第二轴构件420滑动接触。
轴构件410、420形成为能与OPU3的外壳300的轴承部311、312、321滑动接触的例如滑动轴410、420。此外,轴承部311、312、321形成为能与滑动轴410、420滑动接触的例如滑动部311、312、321。
OPU3利用外壳300的第一滑动部311、第二滑动部312和第三滑动部321以稳定的大致三点构造可移动地被支承在一对滑动轴410、420上。因为OPU3通过外壳300的第一滑动部311、第二滑动部312和第三滑动部321这主要三点可移动地被支承在一对滑动轴410、420上,所以例如与四点支承构造的OPU(未图示)相比可减少摩擦。
此外,因为第三滑动部321是构成开口的横倒状大致U字状滑动轴承构造的构件,所以例如容易地进行将OPU3组装到作为副轴的滑动轴420上的操作。此外,因为第三滑动部321是构成开口的横倒状大致U字状滑动轴承构造的构件,所以例如作为副轴的第二滑动轴420相对于作为主轴的第一滑动轴410的平行度等的微小的误差能够被开口的横倒状大致U字状滑动轴承构造的第三滑动部321吸收。
图1和图5所示的OPU3至少包括上述驱动器5。由此,产生于各磁体80、90、80、90(图3、图4)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构成提高了线圈40、40对各磁体80、90、80、90的灵敏度的OPU3。
详细地说明,OPU3(图1、图5)至少包括:上述大致矩形箱状的透镜保持架10(图1、图2);具有大致凸状的曲面部251(图5)的OBL250,该大致凸状的曲面部251使激光聚焦于安装在呈大致矩形箱状的透镜保持架10的大致圆孔状透镜安装部15上的光盘M(图6)的信号层Ma上;安装在呈大致矩形箱状的透镜保持架10(图1、图2)的前后一对线圈安装部20、20上的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循迹线圈40、40(图1、图3、图4);与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循迹线圈40、40相对的前后两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磁体80、90、80、90(图3、图4)。
更加详细地说明,OPU3(图1、图5)包括:上述大致矩形箱状的透镜保持架10(图1、图2);具有上述大致不同形状的第二透镜保持架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大致凸状的曲面部251(图5)的OBL250,该大致凸状的曲面部251使激光聚焦于安装在呈大致矩形箱状的透镜保持架10的大致圆孔状透镜安装部15上的光盘M(图6)的信号层Ma上;安装在呈大致矩形箱状的透镜保持架10(图1、图2)的前后一对线圈安装部20、20上的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循迹线圈40、40(图1、图3、图4);安装在呈大致不同形状的透镜保持架60(图1、图2)的左右一对线圈安装部62、62上的左右一对呈大致矩形筒状的聚焦线圈70、70;与前后一对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循迹线圈40、40接近且相对,并且与左右一对呈大致矩形筒状的聚焦线圈70、70接近且相对的前后两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的第一、第二磁体80、90、80、90(图3、图4);安装有第一磁体80和第二磁体90并具有未图示的第一磁轭和未图示的第二磁轭的框架-磁轭130;对通过组合第一保持架10(图1、图2)和第二保持架60构成的保持架组装体100进行弹性支承的吊线50(图5);抑制例如产生于吊线50上的异常振动等的例如大致凝胶状的减振材料(未图示);保持减振材料的大致矩形箱状的减振保持构件140;安装有吊线50且安装在减振保持构件140上的PWB150。
通过组装图1~图5所示的OPU3,产生于各磁体80、90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构成提高了循迹线圈40对各磁体80、90的灵敏度的OPU3。在呈复杂构造的保持架10的左右一对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32上设有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循迹线圈40时,因为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一方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1,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循迹线圈40的一方的有效长部41接近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的正极面部81,利用线圈安装部20的另一方的接近促进用突出部32,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循迹线圈40的另一方的有效长部42接近另一方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90的负极面部92,所以提高循迹线圈40对各磁体80、90的灵敏度。通过使电流在与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接近且相对的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循迹线圈40中流过,包括大致矩形箱状第一透镜保持架10的大致矩形箱状保持架组装体100大致沿着光盘径向D2高效率地被驱动,该大致矩形箱状第一保持架10至少包括:具有大致凸状的曲面部251的OBL250;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循迹线圈40、40。
此外,通过使电流在与左右一对大致矩形平板状磁体80、90接近且相对的呈大致矩形筒状的聚焦线圈70中流过,包括大致不同形状第二透镜保持架60的大致矩形箱状保持架组装体100大致沿着聚焦方向D1被驱动,该大致不同形状第二透镜保持架60至少具有呈大致矩形筒状的聚焦线圈70、70。
该OPU3(图5、图6)包括使激光聚集并使聚光点照射、形成在光盘M的信号层Ma上的OBL250。OBL250形成为设有大致凸状的曲面部251(图5)的凸透镜250。
例如,通过使用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OBL250,能谋求OBL250的轻量化。呈大致凸透镜状的合成树脂制OBL250能基于注射模塑成形法而被高效率地大量生产。通过能大量生产OBL250,能谋求降低OBL250的价格。
例如,在使用玻璃作为材料形成曲面状凸透镜(未图示)的情况下,有可能难以谋求凸透镜的轻量化。但是,通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基于大量生产性优异的注射模塑成形法来制作OBL250,能够容易制造/加工OBL250,谋求降低OBL250的价格,并且形成较轻的OBL250。
通过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基于注射模塑成形法来形成OBL250,驱动器5和/或OPU3构成例如能够轻量化且价格降低的驱动器5和/或OPU3。基于注射模塑成形法形成合成树脂制OBL250之后,通过构成包括具有合成树脂制OBL25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和/或OPU3,能提供轻量化且成本降低的驱动器5和/或OPU3。
例如,使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塑性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OBL250。详细地说明,OBL25例如使用耐气候性、镜面平滑性、精度等优异的且以透明度高的丙烯/甲基丙烯系树脂为母材的组成物而形成。甲基丙烯树脂的正式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例如被简称为PMMA。此外,甲基丙烯树脂有时也被称为丙烯树脂。此外,OBL250例如使用加工性优异的、以能谋求价格降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为母材的组成物而形成。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例如被简称为PC。
OBL250例如使用以PMMA系树脂为母材的组成物而形成。作为以PMMA为母材的组成物,例如列举有三菱丽阳公司制:ACRYPET(注册商标)等。作为具体的PMMA,例如列举有三菱丽阳公司制:ACRYPETVH001、V001等。例如,三菱丽阳公司制:ACRYPETVH001、V001的比重约是1.19。以合成树脂材料为母材的组成物等的比重例如是利用基于“ASTM D792”“ISO1183”“JIS K7112”的试验方法而求出的。此外,例如利用基于“JIS K7361”的试验方法的三菱丽阳公司制:ACRYPETVH001的全光线透过率约是92.5%。此外,例如利用基于“JIS K7361”的试验方法的三菱丽阳公司制:ACRYPETV001的全光线透过率约是93%。
此外,OBL250例如用以PC为母材的组成物而形成。作为以PC为母材的组成物,例如列举有帝人公司制:Panlite(注册商标)等。作为具体的PC,例如列举有帝人公司制:PanliteAD-5503等。例如帝人公司制:PanliteAD-5503的比重约是1.2。此外,例如利用基于“ASTM D1003”(厚度3mm)的试验方法的帝人公司制:PanliteAD-5503的光线透过率约是89%。
若使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塑性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OBL250,则能提高驱动器5和/或OPU3的响应特性。树脂材料例如为比重小于金属材料且适于轻量化的材料。例如玻璃的比重约为2.2~2.8、铅玻璃的比重约为3.4~4.28,而例如PMMA的比重约为1.16~1.2。此外,例如P C的比重约为1.2、加入填充剂的P C的比重约为1.4~1.43。若使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塑性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OBL250,则能谋求OBL250的轻量化。通过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OBL250,能谋求具有OBL25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轻量化,其结果,保持架组装体100容易移动。因为被轻量化了的保持架组装体100容易移动,所以能提高具有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和/或OPU3的响应特性。
此外,形成OBL250的透明性合成树脂材料的光的透过率或透明度例如为大致80%~100%,优选为大致85%~100%,更优选为大致88%~100%。例如,在形成OBL250的透明性合成树脂材料的光的透过率或透明度为大致小于80%的较低的值时,因为透过OBL250的光的效率降低,所以不佳。例如,若形成OBL250的透明性合成树脂材料的光的透过率或透明度优选为大致85%以上、更优选为大致88%以上的较高的值,则容易避免透过OBL250的光的效率降低。优选使用含有光的透过率或透明度较高的值的透明性合成树脂材料的组成物来形成OBL250。例如,形成OBL250的透明性合成树脂材料的光的透过率或透明度的理想的值为大致100%的值或大致100%附近的值。
根据透镜驱动装置1的设计/规格等、具有透镜驱动装置1的光拾取装置的设计/规格等,例如也可以使用光的透过率或透明度为大致80%~100%的半透明性或透明性玻璃材料代替半透明性或透明性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OBL250。
此外,该OPU3具有构成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图2)的各透镜保持架10、60。各透镜保持架10、60使用成形性优异的热塑性的含有芳香族环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基于大量生产性优异的注射模塑成形法而形成。若基于注射模塑成形法形成透镜保持架10、60,则即使透镜保持架10、60为复杂的形状,也能高效率地大量生产透镜保持架10、60。
详细地说明,使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热塑性的含有芳香族环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一体地包括如下构件的第一透镜保持架10:保持架主体11、卷绕大致线状的导体而构成呈大致矩形环状的大致平板状的驱动线圈40(图1)的一对复杂形状的线圈安装部20、20(图2)、突出形成在保持架主体11的呈复杂形状的线圈安装部20上的两对接近促进部31、32。此外,使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热塑性的含有芳香族环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一体地包括如下构件的第二透镜保持架60:保持架主体61、卷绕大致线状的导体而构成大致矩形筒状的驱动线圈70的一对大致矩形轮廓箱状的线圈安装部62、62。
具体地说明,各透镜保持架10、60例如使用薄壁/精密成形性优异且进行钎焊等时的耐热性等优异的、注射模塑成形性也优异而且以能比铁的材料等轻量化的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为母材的组成物而形成。作为液晶聚合物,例如列举出耐热性优异的整个芳香族系液晶树脂等。
例如基于注射模塑成形法,使用LCP形成第一透镜保持架10,从而高精度地形成第一透镜保持架10的接近促进部31、32等。此外,例如基于注射模塑成形法,使用LCP形成第二透镜保持架60,从而高精度地形成第二透镜保持架60。
作为以耐热性优异的类型I的LCP为母材的组成物,例如列举出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KA SUPER(注册商标)等。此外,作为SUMIKA SUPER(注册商标)的商品,例如列举出E5008L、E6008等。例如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KA SUPERE5008L”的比重约是1.69。此外,例如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KA SUPER E6008”的比重约是1.7。
此外,作为以耐热性优异的类型I的LCP为母材的组成物,例如列举出新日本石油公司制:XYDAR(注册商标)等。此外,作为XYDAR(注册商标)的商品,例如列举出300系列、400系列、RC、FC系列等。详细地说明,作为XYDAR(注册商标)的商品,例如列举出Grade M-350、Grade M-450、GradeFC-110、Grade FC-120等。例如新日本石油公司制:XYDAR“Grade M-350”和“Grade M-450”的比重约是1.84。此外,例如新日本石油公司制:XYDAR“Grade FC-110”的比重约是1.7。
此外,作为以类型II的LCP为母材的组成物,例如列举出宝理塑料公司制:VECTRA(注册商标)等。此外,作为VECTRA(注册商标)的商品,例如列举出Grade A410、S471等。例如宝理塑料公司制:VECTRA“Grade A410”的比重约是1.84。此外,例如宝理塑料公司制:VECTRA“Grade S471”的比重约是1.77。
类型I、类型II的LCP例如是全芳香族液晶聚酯。因为类型I等的LCP例如薄壁成形性优异且在进行钎焊等时的耐热性优异,所以例如是作为形成透镜保持架10、60等时的材料的较佳的材料。
若使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热塑性的含有芳香族环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第一透镜保持架10和第二透镜保持架60,则能提高包括OBL250、由大致线状导体构成的各一对驱动用线圈40、40、70、7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响应特性。
树脂材料例如为比重小于金属材料且适于轻量化的材料。例如铁的比重约为7.85~7.87,而LCP的比重约为1.27~1.4、加入填充剂的LCP的比重约为1.55~1.96。若使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包含热塑性的含有芳香族环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的组成物来形成各透镜保持架10、60,则能谋求具有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轻量化。
各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例如比重约为1~2,优选比重约为1.1~1.9,具体来说比重约为1.15~1.85,使用可注射模塑成形的、含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的组成物来形成。若使用比重例如约为2以下、优选约为1.9以下、更加优选比重约为1.85以下的、可注射模塑成形的、含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的组成物来形成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则能谋求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和OPU3的轻量化。通过使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轻量化,能构成提高了响应特性的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和具有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的OPU3。
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各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从而能谋求具有各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轻量化,其结果,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容易移动。因为具有透镜保持架10、60、OBL25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被轻量化而容易移动,所以能提高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和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OPU3的响应特性。在OPU3中,例如能方便使用的具有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的比重的下限值例如约为1、具体约为1.1左右、更具体为1.15。此外,为了将具有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价格抑制得较低,使用相同的组成物材料形成各透镜保持架10、60。
此外,该OPU3包括用于驱动安装有OBL25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各线圈40、40(图1、图3、图4)、70、70(图1、图2)。例如使用含有铝材料或铝合金材料等轻金属的材料形成构成各线圈40、40(图1、图3、图4)、70、70(图1、图2)的大致线状导体。作为含有铝材料或铝合金材料等轻金属的大致线状导体,例如能列举出东京特殊电线公司制的瓷漆铜复合铝线等。
线圈40、70使用带有绝缘包覆材料的大致线状导体而构成。具体地说明,使用容易谋求轻量化的铜复合铝线(CCAW:Copper-Clad Aluminum Wire)、在铜复合铝线上包覆有瓷漆材料等绝缘材料的熔接性瓷漆CCAW构成线圈40、70。熔接性瓷漆CCAW由构成导线主体部的铝、铝合金材料、构成导线主体部的外层部的铜材料、构成铜材料的外周部的瓷漆材料等绝缘材料和/或熔接材料构成(均未图示)。由绝缘材料所形成的保护膜例如用聚胺基甲酸酯树脂、B种钎焊瓷漆树脂、钎焊聚酯酰亚胺树脂等而形成。此外,由熔接材料构成的保护膜例如使用乙醇粘接型树脂、热风粘接型树脂等而形成。
CCAW是作为复合轻量化材料而构成的磁导线。因为在CCAW的截面中央部,铝、铝合金材料构成为CCAW主体部,所以能谋求导线的轻量化(均未图示)。例如在使用与铜线相同线径的CCAW的情况下,CCAW的重量约是铜线重量的三分之一。此外,因为在构成CCAW的截面中央部的铝、铝合金材料的周围构成有铜材料的层,所以CCAW是钎焊性、耐蚀性优异的构件。作为CCAW,能列举出例如用铝形成导线主体部的CCAW、例如使用铝合金形成导线主体部的HCCAW(High-Tension Copper-Clad Aluminum Wire)、用特殊的铝合金形成导线主体部的UCCAW(Ultra High-TensionCopper-Clad Aluminum Wire)等。此外,例如CCAW、HCCAW、UCCAW的比重约是3~3.7。
若使用含有铝材料或铝合金材料等轻金属的材料形成构成线圈40、70的大致线状导体,则能提高例如包括OB L250、由大致线状导体构成的一对各驱动用线圈40、40、70、70、具有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OPU3的响应特性。含有铝材料或铝合金材料等轻金属的材料例如是比重小于其它金属材料且适于轻量化的材料。例如,铁的比重约为7.85~7.87、铜的比重约为8.92~8.95,而铝的比重约为2.71。铝的比重例如为铁、铜的比重的大致三分之一。若使用含有铝材料或铝合金材料等轻金属的材料形成构成线圈40、70的大致线状导体,则能谋求线圈40、70的轻量化。
使用含有轻金属的材料形成构成线圈40、70的大致线状导体,从而能谋求安装有OBL250和线圈40、7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轻量化,其结果,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容易移动。因此,能提高OPU3的响应特性。此外,为了将驱动器5和OPU3的价格抑制得较低,用相同的导线构成图1所示的各线圈40、40、70、70。
根据OPU3的设计/规格等,例如可以使用其它形态的线圈(未图示)来代替线圈40、40、70、70。例如,也可以使用电路导体在具有玻璃层部、环氧树脂层部等树脂层部等的基板上被进行镀金属处理而构成的线圈来作为线圈(40、40、70、70)。例如还可以用这样的作为线圈的印刷线圈。通过使用印刷线圈(40、40),容易将线圈(40、40)安装到透镜保持架(10)上。此外,通过使用印刷线圈(70、70),容易将线圈(70、70)安装到透镜保持架(60)上。通过使用电路导体在基板上被进行镀金属处理而构成的线圈(40、40),线圈(40、40)安装到透镜保持架(10)上的操作变得容易进行。此外,通过使用电路导体在基板上被进行镀金属处理而构成的线圈(70、70),线圈(70、70)安装到透镜保持架(60)上的操作变得容易进行。通过线圈(40、40或70、70)安装到透镜保持架(10或60)上的操作变得容易进行,容易进行组装OPU(3)的操作。通过容易进行组装OPU(3)的操作,能谋求OPU(3)的价格降低。
此外,该OPU3具有六根呈大致线状的金属制的弹性支承构件50(图5)、即所谓的呈大致线状的金属制的吊线50,该六根呈大致线状的金属制的弹性支承构件50被安装在呈大致矩形箱状的保持架组装体100的左右安装部12、12上,对保持架组装体100进行弹性支承。例如,构成OPU3的大致线状的各吊线50大致沿着作为与聚焦方向D1和循迹方向D2正交的方向的切线方向D3延伸设置,该聚焦方向D1为大致沿着OBL250的光轴方向D1的方向,该循迹方向D2为大致沿着光盘M的径向D2的方向。通过使作为驱动信号、控制信号等的电流在安装在OPU3的保持架组装体100上的左右六根吊线50中的至少左右四根吊线50中流过,作为驱动信号、控制信号等的电流能在安装在OPU3的保持架组装体100上而与各吊线50可通电连接的四个线圈40、40、70、70中流过。
此外,大致线状的各吊线50例如使用磷青铜制的导线而形成。例如,使用基于“JIS G 3502”规定的钢琴线材、基于“JISG 3522”规定的钢琴线、基于“JIS G 3521”规定的硬钢线等,形成构成吊线50的线材。此外,吊线50例如使用带有基于电镀法进行了镀金属处理的镀铜的导线而构成。具体地说明,用弹性耐久力、疲劳强度等优异的钢丝或钢琴线、并在该钢丝或钢琴线上包覆导电性优异的铜(Cu)来构成可通电的吊线50。
此外,该OPU3例如具有抑制产生于吊线50的异常振动等的例如合成聚合物制的减振材料和保持减振材料的合成树脂制的减振保持构件140。各吊线5穿过安装在金属制框架-磁轭130的后侧的合成树脂制减振保持构件140的各孔(未图示)。此外,在穿过有吊线50的减振保持构件140的孔中,填充有例如富有柔软性的合成聚合物制的减振材料、即所谓的减振剂。减振保持构件140使用绝缘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减振保持构件140例如用聚碳酸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材料基于大量生产性优异的注射模塑成形法而形成。
此外,该OPU3具有PWB150,该PWB150可通电地连接并安装有各金属制品吊线50(图5)。PWB150的基板主体151用绝缘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此外,合成树脂制基板主体151上的电路导体作为导电性优异的金属箔而形成。此外,在形成有金属制的电路导体的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主体151上包覆有绝缘性优异的合成树脂材料,在形成有金属制电路导体的合成树脂制基板主体151上形成有绝缘保护膜。
此外,该OPU3具有能使线圈40、40、70、70(图1)等与吊线50(图5)等可靠地通电连接的焊锡材料。此外,该OPU3具有能使吊线50等与PWB150等可靠地通电连接的焊锡材料。作为进行各吊线50、各线圈40、40、70、70等的钎焊时所用的焊锡材料,使用不含有影响环境的铅的焊锡、即所谓的无铅焊锡。作为焊锡材料,若用无铅焊锡,例如OPU3、具有OPU3的光盘装置1等被分解、废弃时,避免由铅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作为无铅焊锡,例如能列举出千住金属工业公司制:ECOSOLDER(注册商标)等。具体地说明,作为无铅焊锡,例如能列举出千住金属工业公司制:ECO SOLDER M30、M705等。
此外、该OPU3具有产生能驱动各线圈40、40、70、70(图1)的磁性/磁力的各磁体80、90、80、90(图3、图4)。作为与各线圈40、40、70、70(图1)对应的各磁体80、90、80、90(图3,图4),例如能列举出永久磁铁。具体地说明,与各线圈40、40、70、70(图1)对应的各磁体80、90、80、90(图3、图4)例如用磁铁、磁钢而形成。所谓磁铁是指例如以铁或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磁性体。此外,所谓磁钢是指例如使将铬、铝、镍、钴等合金元素添加到铁等中而形成的合金钢进行淬火硬化、析出硬化等,从而具有保持力和剩余磁通密度较高的永久磁铁特性,而且能进行轧制加工等成形加工的例如合金系磁铁。
例如使用形成有作为N极面侧的一方的大致矩形状的正极面部81/91且形成有作为S极面侧的另一方的大致矩形状的负极面部82/92的二极一体的驱动用磁体80/90。为了将驱动器5和OPU3的价格抑制得较低,各磁体80、90形成为使用相同材质形成、并形成相同形状且具有相同特性的磁性体。另外,根据OPU3、驱动器5的设计/规格等,例如作为磁体80、90,也可以用一极/二极磁体、二极以上被磁化的多极磁化磁体等。
例如使用永久磁铁材料形成各磁体80、90。例如使用廉价且保磁力大、难以被消磁的耐蚀性优异的铁氧体系磁铁而形成磁体80、90。即使例如用廉价的铁氧体磁铁作为磁体80、90,若构成具有上述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具有驱动器5的OPU3和具有OPU3的光盘装置1,则也能避免价格大幅度上升,并且使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不会降低,将线圈40对磁体80、90的灵敏度保持在需要的水平。作为铁氧体磁铁,例如能列举出日立金属公司制的高性能铁氧体磁铁NMF(注册商标)系列等。作为高性能铁氧体磁铁的具体的NMF(注册商标)的商品名,例如能列举出NMF3B、NMF12G等。
根据OPU3、驱动器5等的设计/规格等,作为磁体80、90,例如使用产生高于铁氧体磁铁的磁力的、热稳定性优异的稀土族磁铁。作为稀土族磁铁,例如列举有东芝MATERIALS公司制:TOSREX(注册商标)等。作为稀土族钴磁铁的具体的TOSREX(注册商标)的商品名,例如列举有TS-24、TS-28HS等。
此外,根据OPU3、驱动器5等的设计/规格等,作为磁体80、90,例如使用产生高于铁氧体磁铁的磁力的、能进行轧制等塑性加工的合金系磁铁、即所谓的金属磁体。作为合金磁铁、即所谓金属磁铁,例如能列举出日立金属公司制的NEOMAX(注册商标)等。作为金属磁铁的具体的NEOMAX(注册商标)的商品名,例如能列举出NMX-31UH、NMX-33UH等。
此外,该OPU3具有安装有各磁体80、90(图3、图4)的框架-磁轭130。安装有各磁体80、90的框架-磁轭130使用能吸附磁性体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对轧制钢板等薄壁钢板进行冲裁加工、弯曲加工、挤压加工等压力模具成形加工而形成框架-磁轭130。具体地说明,例如使用以轧制钢板等的铁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板材,利用冲压成形机等,冲裁、弯曲形成框架-磁轭130。作为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板材,例如能列举出不锈钢钢板、轧制钢板、带钢等。例如作为冷轧钢板和带钢,能列举出基于“JIS G 3141”而规定的SPCC、SPCD、SPCE等。
此外,该OPU3(图5)具有保护OPU3的各种零件的覆盖板180。OPU3被组装时,在OPU3的上侧具有例如保护各种零件的覆盖板180。覆盖板180例如使用散热性优异的薄壁金属板而冲压成形。也可以例如在OPU3的上侧设有合成树脂制的黑色覆盖板180来代替薄壁金属制的覆盖板180。
此外,该OPU3具有接合各种零件/各种构件的粘接剂。作为粘接剂,例如能列举出以一液性或二液性的环氧系树脂、一液性的丙烯系树脂等为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等电子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等。此外,作为粘接剂,例如能列举出以一液性或二液性的环氧系树脂、变性丙烯系树脂等为主要成分的热固化性树脂等。由一液性树脂等构成的粘接剂例如粘接操作性等优异,由二液性树脂等构成的粘接剂例如粘接剂的价格特性等优异。
此外,该OPU3(图5)具有外壳300(图5、图6),该外壳300可安装有上述各种光学系统零件、上述各种电系统零件等,并且能在各滑动轴410、420(图6)上滑动接触。例如,使用轻金属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外壳300,从而能谋求外壳300的轻量化,因此具有外壳300的OPU3响应性好、能顺畅地在各滑动轴41O、420上移动。
构成OPU3的外壳300,例如使用含有从由铝(Al)、镁(Mg)、锌(Zn)构成的群中选择至少一种以上元素的金属而形成。详细地说明,构成OPU3的外壳300例如用铝(Al)、镁(Mg)、锌(Zn)等有色金属、含有铝(Al)、镁(Mg)、锌(Zn)的压铸合金而形成。铝、镁、锌是耐蚀性优异,比铁比重小的有色金属。例如使用以铝为主要成分的铝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形成外壳300。
或者,构成OPU3的外壳300例如使用以机械特性、滑动特性、尺寸稳定性、耐热性、注射模塑成形性、绝缘特性等电特性等优异且能比铁材料等轻量化的聚苯硫醚树脂(polyphenylene sulfide:PPS)等的聚芳硫醚(poly arylene sulfide:PAS)系树脂为母材的耐热性的合成树脂组成物而形成。树脂材料例如是比铁比重小的适于轻量化的材料。
此外,作为支承OPU3的滑动轴410、420的形成材料,例如能列举出不锈钢等。具体地说明,作为滑动轴410、420的形成材料,例如能列举出基于“JIS G 4304”规定的“热加工不锈钢棒”。此外,作为滑动轴410、420的形成材料,例如能列举出基于“JIS G 4318”规定的“冷成形不锈钢棒”。
此外,如图6所示的光盘装置1包括:可安装有光盘M且可出入光盘装置主体1a的托盘(未图示);具有转台460和与转台460相对的夹具(未图示)并可夹紧光盘M来进行固定的夹紧装置;包括转台460并旋转驱动光盘M的驱动装置450;对光盘M照射激光的OPU3;在使OPU3沿着光盘M的径向D2移动时以使OPU3可移动的方式对OPU3进行支承的一对滑动轴410、420。
使用自如出入构成光盘装置1(图6)的大致矩形箱状的金属制筐体400的大致板状的合成树脂制托盘将光盘M收容在光盘装置1内。此外,在构成光盘装置1的筐体400内收纳有使光盘M旋转的驱动装置450。作为驱动装置450,使用具有安装有光盘M的呈大致圆板状的合成树脂制转台460的光盘驱动装置450。此外,读取光盘M的数据/信息或将数据/信息记录在光盘M上的OPU3安装在构成光盘装置1的筐体400内。在安装有各种零件的筐体400上安装金属制盖(未图示),组装了光盘装置1。
使用具有转台460和与转台460相对的夹具的夹紧装置使在中心部Mc形成有圆形孔Mb的光盘M在被定位的状态下被可靠地夹紧并装卸自如地被固定在转台460和夹具之间。此外,设在驱动装置450的主轴电动机(未图示)上的转台460兼有光盘M的调芯和确保光盘M高速旋转的稳定化这两个功能。
该光盘装置1(图6)具有包括上述驱动器5(图1~图4)的上述OPU3(图5、图6)。
通过构成图1~图4所示的驱动器5,并将包括该驱动器5的OPU3(图5)组装到光盘装置1(图6)中,能构成具有提高了线圈40(图1、图3、图4)对磁体80、90(图3、图4)的灵敏度的OPU3(图5)的光盘装置1(图6)。
具有上述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具有驱动器5的OPU3和具有OPU3的光盘装置1可被使用于将数据/信息等记录在上述各种光盘M上或使上述各种光盘M的数据/信息等再现的记录-再现装置。此外,具有上述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具有驱动器5的OPU3和具有OPU3的光盘装置1也可被使用于使上述各种光盘M的数据/信息等再现的再现专用装置。
此外,具有上述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和具有驱动器5的OPU3例如被安装在组装于计算机、音响/影像设备、游戏机、车载设备(均未图示)等的光盘装置1中。具有上述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具有驱动器5的OPU3和具有OPU3的光盘装置1例如可安装于笔记本型PC、携带式PC、台式PC、车载用计算机等计算机、计算机游戏机等游戏机、CD播放机/CD刻录机、DVD播放机/DVD刻录机等音响和/或影像设备等中(均未图示)。
此外,具有上述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具有驱动器5的OPU3和具有OPU3的光盘装置1可对应于“CD”系光盘、“DVD”系光盘、“HD DVD”系光盘、“Blu-ray Disc”系光盘等多种光盘。此外,具有上述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具有驱动器5的OPU3和具有OPU3的光盘装置1可对应于具有多层信号面部的一张光盘。具有上述各透镜保持架10、60的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具有透镜保持架组装体100的驱动器5、具有驱动器5的OPU3和具有OPU3的光盘装置1可安装于与“CD”、“DVD”、“HD DVD”、“Blu-ray Disc”等多种光盘M对应的计算机、音响/影像设备、游戏机、车载设备等(均未图示)。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实施方式,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而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主旨地进行变更/改进,并且也包括与本发明等效的发明。

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pdf(7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提高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的保持构件、驱动装置、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使安装有线圈的保持构件构成为包括使线圈能接近与线圈相对的磁性构件的接近促进部的保持构件。由于接近促进部是从设有线圈的保持构件主体的线圈安装部的基准面部朝向保持构件主体的外侧隆起的突出部,所以产生于磁性构件的磁场被有效地利用,线圈对磁性构件的灵敏度提高。驱动装置构成为包括上述保持构件、安装在保持构件上的线圈和与线圈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