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装置,以及 设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供纸辊从卷筒纸输出纸,由定位辊在所定时间朝着图像形成部送出 纸,采用这种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人们所公知。
伴随图像形成高速化,为了从定位辊向图像形成部迅速送出纸,使得驱动定位 辊回转的定位电机急剧启动,使得定位辊急剧回转。 另一方面,供纸辊因卷筒纸的惯性 矩大,考虑转矩余量,使得驱动供纸辊回转的供纸电机逐渐启动,供纸辊逐渐回转。 为 此,若以相同时间驱动定位辊和供纸辊回转,因定位辊和供纸辊各自启动时的速度差, 纸成为先发送状态,相对从卷筒纸输出的纸,作用与供纸方向逆向的力,施加在纸上的 反张力突然变大。 若施加在纸上的反张力变大,则朝着供纸方向逆方向的拉引纸的力变 强,在定位辊上纸易滑。 若在定位辊上纸滑动,则会产生从定位辊向图像形成部送出纸 的时间发生偏差等运送不良问题。
【专利文献 1】 日本专利 2005-343657 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从卷筒纸输 出的纸在定位辊上发生滑移运送不良的供纸装置,以及设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形成装 置。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经研究得知,即使因热挥发从宽度方向端部漏出 润滑剂,通过使其冷却,能抑制其挥发,能抑制从宽度方向端部漏出。 又,高粘度润滑 剂难以因热产生挥发,另一方面,提高定影带和金属部件滑接引起的滑动转矩。 与此相 反,低粘度润滑剂使得定影带和金属部件滑接引起的滑动转矩变小,另一方面,易因热 产生挥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
(1) 一种供纸装置,包括 :
卷筒纸,纸卷绕成卷筒状 ;
供纸辊,从卷筒纸输出纸,进行供纸 ;
定位辊,向着在卷筒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送出由上述供纸辊输出的卷 筒纸 ;
导向部件,设在从上述供纸辊至上述定位辊的卷筒纸运送路径中,能相对装置 本体变位,将卷筒纸导向定位辊 ;以及
赋能手段,将上述导向部件向着卷筒纸赋能 ;
其中,随着卷筒纸张力变大,反抗来自上述赋能手段的赋能力,上述导向部件
受卷筒纸推压而变位,使得上述卷筒纸运送路径成为卷筒纸相对上述定位辊的卷绕角变 大的路径。
(2) 在上述技术方案 (1) 所述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
由上述导向部件导向的卷筒纸相对上述定位辊,以切线方向进入。
(3) 在上述技术方案 (1) 所述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
由上述导向部件导向的卷筒纸在上述定位辊周面上受取。
(4) 在上述技术方案 (2) 或 (3) 所述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
上述导向部件的回转中心和上述定位辊的轴心位于同轴上。
(5) 在上述技术方案 (1)-(3) 任一个所述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 括:
供纸电机,驱动上述供纸辊回转 ;
定位电机,驱动上述定位辊回转 ;以及
控制手段,进行逐渐启动上述供纸电机的控制,以及急剧启动上述定位电机的 控制。
(6) 在上述技术方案 (5) 所述的供纸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 使用低速电机作为上述供纸电机,使用高速电机作为上述定位电机。
(7)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
墨排出手段,向记录介质排出墨,在上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以及
记录介质供给手段,供给记录介质,使其通过与上述墨排出手段对向的区域 ;
其中,使用上述技术方案 (1)-(6) 任一个所述的供纸装置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供 给手段。
(8) 在上述技术方案 (7) 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
间歇驱动上述供纸辊及上述定位辊。
(9)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
像载置体 ;
调色剂像形成手段,在该像载置体上形成调色剂像 ;
转印手段,在与记录介质对向的转印部将调色剂像转印在该记录介质上 ;以及
记录介质供给手段,将记录介质供给该转印部 ;
其中,使用上述技术方案 (1)-(6) 任一个所述的供纸装置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供 给手段。
在本发明中,随着由供纸辊输出的卷筒纸张力变大,反抗来自赋能手段的赋能 力,导向部件受纸推压而变位,由导向部件导向的卷筒纸的运送路径成为卷筒纸相对定 位辊的卷绕角变大那样的路径。 由此,随着卷筒纸的张力变大,定位辊和卷筒纸的接触 面积变大。 因此,施加到纸上的张力变大,即使卷筒纸受到朝着供纸方向逆方向的强拉 引力,由于上述接触面积大,因定位辊和卷筒纸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得纸在定位辊上 难以滑移。 因此,能抑制在定位辊上从卷筒纸输出的纸滑移而引起的运送不良。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具有能抑制在定位辊上从卷筒纸输出的纸滑移而引起 的运送不良。
附图说明 图 1 是实施形态 1 涉及的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 2 是处于上限状态的可动导向板张力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 3 是处于下限状态的可动导向板张力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 4 是可动导向板张力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 5 是供纸电机和定位电机的驱动时间图。
图 6 是表示纸相对定位辊的卷绕角的模式图。
图 7 是最大限度取得供纸电机和定位电机的启动时间差的缓冲量场合的可动导 向板张力机构的模式图。
图 8 是实施形态 2 涉及的复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 9 是处于上限状态的可动导向板张力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 10 是可动导向板张力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 11 是处于下限状态的可动导向板张力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 12 是表示纸相对定位辊的卷绕角的模式图。
图 13 是最大限度取得供纸电机和定位电机的启动时间差的缓冲量场合的可动导 向板张力机构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 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 图 1 是实施形态 1 涉及的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400 的概略构成图。
供纸装置由滑架 1,滑架支撑件 2,切刀 3,吸引支撑台 4,吸引风扇 5,加压辊 6,加压机构 7,定位辊 8,可动导向板 9,中间辊对 10,供纸辊 111,卷筒纸 103 构成。 纸在供纸辊 111 供给卷筒纸 103,经由中间辊对 10,在可动导向板 9 对纸施加张力,在加 压机构 7 对加压辊 6 加压,用定位辊 8 运送。
成像部 120 的滑架 1 由滑架支撑件 2 等保持为能沿主扫描方向移动。 在滑架 1 上,按各色设有作为墨排出手段的没有图示的喷墨头,向由定位辊 8 运送的纸分别排出 黄色 (Y)、品红色 (M)、青色 (C)、黑色 (K) 的墨。
又,在图像形成装置内设有没有图示的墨供给部,在该墨供给部安装没有图示 的各色的墨盒,其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 从墨供给部到各色喷墨头分别设有用 于供给墨液的没有图示的运送管,与各喷墨头对应延伸,个别地将墨盒内的墨导向喷墨 头。
供纸部 100 的卷筒纸盒 101,102 构成为可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朝左方向拉出, 在拉出卷筒纸盒 101,102 的状态下设置卷筒纸或进行堵塞处理。
在卷筒纸盒 101 中能载置二个卷筒纸 103,104,在卷筒纸盒 102 中能载置一个卷 筒纸 105。 卷装在纸管周围的各卷筒纸 103,104,105 安装在各卷筒纸盒中,能以纸管的轴心回转。 又,在各卷筒纸 103,104,105 附近,配置与各卷筒纸对应的供纸辊 111, 112,113。
从各供纸辊 111,112,113 送出的纸在定位辊 8 与成像时间取得同步,送入成像 部 120。 送入成像部 120 的纸沿着与滑架 1 对向的吸引支撑台 4 的上面,从滑架 1 的喷 墨头进入墨排出的的排出区域。 进入排出区域的纸至少在打印中由吸引风扇 5 吸附在吸 引支撑台 4 上面。 然后,一边使得滑架 1 移动,一边根据图像信号驱动喷墨头,对停止 的纸排出墨滴,记录一行,将纸运送所定量后,进行下一行的记录。 即,使得纸运送停 止,通过滑架 1 将一行图像记录在纸上,此后,在定位辊 8 将纸送出所定量,实行交替反 复的间歇运送动作。
如本实施形态那样,使用卷筒纸场合,从切刀单元 121 的切刀 3 到纸前端的距离 达到所定长度时刻,停止纸运送,用切刀 3 切断纸,将切断的纸排出到排纸盘 127 上。 又,用切刀 3 切断纸后,纸卷回到下次打印开始位置。 例如,使得供纸辊 111,112,113 以及卷筒纸 103,104,105 逆回转 ( 图示逆时钟方向 ),连续形成图像场合,卷取卷筒纸 103,104,105,直到纸前端来到由加压辊 6 和定位辊 8 夹持位置,不是连续形成图像场 合,卷取卷筒纸 103,104,105,直到卷筒纸前端来到供纸辊 111,112,113 附近。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特征部分。 如图 2 所示,由供纸辊 111,112,113 供纸, 由中间辊对 10 运送,使得加压辊 6 与定位辊 8 相接形成定位夹持部,作为导向手段的可 动导向板 9 将上述纸导向到上述定位夹持部,安装托架 14 与定位辊 8 同轴,轴支为可相 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摆动,所述可动导向板 9 安装在上述安装托架 14 上。 又,如图 4 所 示,张力弹簧 13 由设在安装托架 14 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带轮 15 架设,张力弹簧 13 的两 端分别保持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没有图示的保持部。
在没有通过供纸辊 111,112,113 从卷筒纸 103,104,105 供给纸的初始待机状 态下,因张力弹簧 13 的弹簧力,可动导向板 9 上升到可动范围上限。 在此,可动导向板 9 位于上升到可动范围上限的位置,由该可动导向板 9 导向的纸相对定位夹持部,以定位 辊 8 的切线方向进入,因此,能得到良好的向定位夹持部的纸进入性。
印刷动作时,由供纸辊 111,112,113 供纸,在中间辊对 10 沿着可动导向板 9 的导向面运送纸,若纸到达定位夹持部,由加压辊 6 和定位辊 8 夹入,则纸由供纸辊 111,112,113 及定位辊 8 等架设,对纸施加张力,如图 3 所示,相对可动导向板 9,反 抗张力弹簧 13 的赋能力使得可动导向板 9 下降的力从纸施加到可动导向板 9 上,可动导 向板 9 通过安装托架 14 朝图示逆时钟方向回转,从初始的待机状态位置下降。 这样,若 可动导向板 9 下降,张力弹簧 13 因伸长的张力弹簧 13 的回复力,通过带轮 15 及安装托架 14 使得可动导向板 9 朝着初始待机状态位置赋能,该赋能力从张力弹簧 13 向可动导向板 9 赋能。 这样,通过张力弹簧 13 对可动导向板 9 赋能,从可动导向板 9 对纸施加张力, 能抑制在纸运送路径内纸松弛或歪斜。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安装托架 14,可动导向板 9 能相对装置本体变位, 从纸背面侧通过来自张力弹簧 13 的赋能力使得可动导向板 9 相接。 因此,当由供纸辊 111,112,113 及定位辊 8 等架设的纸的张力发生变化,纸松弛场合,可动导向板 9 因来 自张力弹簧 13 的赋能力从背面侧对纸赋能,调节纸的张力,能抑制纸松弛。
为了使得纸的随动性良好,尽量使得可动导向板 9 轻量化,设定低的张力弹簧
13 的弹簧常数,例如,将弹簧常数设定为 0.01-0.02[N/mm]。
图 5 表示供纸电机和定位电机的驱动时间图。 伴随图像形成高速化,为了从定 位辊 8 向图像形成部迅速送出纸,使得定位电机急剧启动,使得定位辊急剧回转。 作为 定位电机的启动时间,例如从 50[ms] 至 100[ms]。 又,卷筒纸 103,104,105 的惯性矩 大,考虑转矩余量,使得供纸电机逐渐启动,供纸辊 111,112,113 逐渐回转。 作为供 纸电机的启动时间,例如从 150[ms] 至 200[ms]。 于是,因定位辊 8 和供纸辊 111,112, 113 各自启动时的速度差,纸成为先发送状态,相对纸,作用与供纸方向逆向的力,换句 话说,产生反张力。 若施加在卷筒纸 103,104,105 上的反张力变大,则朝着供纸方向 逆方向的拉引纸的力变强,在定位辊 8 上纸易滑,产生运送不良。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 6 所示,可动导向板 9 通过安装托架 14 能绕定位辊 8 的 轴心回转,每当对纸施加张力,从纸推压可动导向板 9 使其朝下方下降,纸相对定位辊 8 的卷绕角增加。 由此,定位辊 8 和纸的接触面积增加,因在定位辊 8 和纸之间产生的摩擦 力,纸难以在定位辊 8 上滑移,由定位辊 8 运送纸的运送力增加,能抑制产生运送不良。
在此,若受纸推压,可动导向板 9 下降,则张力弹簧 13 伸长,回复力变大,因 此,可动导向板 9 从张力弹簧 13 受到的赋能力变大。 因此,因可动导向板 9 施加到纸的 张力也上升。 因此,与此相关,如上所述,纸相对定位辊 8 的卷绕角增加,因在定位辊 8 和纸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变大,纸难以在定位辊 8 上滑移,由定位辊 8 运送纸的运送力增 加,能提高纸运送性。 如图 7 所示,若将可动导向板 9 的回转中心设为定位辊 8 中心,则由于在中间辊 对 10 和定位辊 8 之间可动导向板 9 的张力量,能最大限度取得供纸电机和定位电机的启 动时间差的缓冲量 ( 图中斜线区域 )。 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谓 “最大限度取得缓冲量” 是 指运送路径成为定位辊 8 和中间辊对 10 的切线上。
通过能最大限度取得供纸电机和定位电机的启动时间差的缓冲量,也能使得供 纸电机为低速电机,定位电机为高速电机。 即,通过最大限度取得上述缓冲量,能更高 速运送,能使得供纸电机为转矩大的低速电机,或使得定位电机为转矩小的高速电机, 能构成高功能,低成本。
又,可动导向板 9 通过安装托架 14 能以定位辊 8 的轴心为中心回转,纸相对定 位辊 8 总以切线方向进入,纸进入定位夹持部的纸进入性良好,能得到良好的张力稳定 性。 又,如本实施形态那样,由可动导向板 9 导向的纸在定位辊 8 的周面上受取,能沿 着定位辊 8 周面平滑地将纸运送到定位夹持部,因此,纸进入定位夹持部的纸进入性良 好,能得到良好的张力稳定性。
[ 实施形态 2]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 图 8 是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 400A 的概略构成图。
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主要由设有使得原稿转向机构的原稿运送部 201,读取 原稿图像的图像读取部 202,实行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一连串处理的图像形成部 203,向该图像形成部供给记录纸的供纸部 204,用于对形成在记录纸上的图像进行定影 的定影单元 205,对记录纸进行排纸的排纸部 206 等构成。 又,图示省略,在复印机本体 中,设有操作部,用于输入动作开始指示,或重复复印或长通纸信息等。
原稿运送部 201 包括原稿台 211,运送原稿的多个运送辊,重复复印时使得原稿 转向时用于暂时排出原稿的原稿排出口 212,进行重复复印时用于将原稿送向原稿排出口 212 的切换爪 213,复印结束时排出原稿的原稿排出盘 214 等。 上述多个运送辊由第一运 送辊对 215,第二运送辊 216,第三运送辊对 217,使得原稿转向时驱动的第四运送辊对 218 构成。 该原稿运送部 201 也能运送 AO 尺寸等的宽幅、且长的原稿。
图像读取部 202 包括曝光用灯 221、压板玻璃 222、透镜 223 等。 该图像读取部 202 固定在装置本体,通过原稿运送部 201 使得原稿移动到压板玻璃 222 上,对原稿进行 扫描,读取原稿图像。
图像形成部 203 包括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 231,充电器 232,显影单元 233, 转印辊 234,清洁单元 235 等。
供纸部 204 包括供纸盒 241,能装载三个卷筒纸 242a,242b,242c。 从各卷筒 纸向图像形成部 203 的纸运送,例如供纸盒 241 上段左侧的卷筒纸 242a 场合,如图示箭 头所示那样,从卷筒纸 242a 运送的纸在切刀单元 243 切断为所定长度,送入图像形成部 203。
定影单元 205 包括定影辊 251,加压辊 252,通过对形成在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图 像施加热和压力进行定影。 又,上述排纸部 206 包括排纸堆置部 261,排出切换爪 262 等。 在上述构成的复印机中,说明从原稿取得复印的动作。
首先,将原稿的图像面朝上,从原稿台 211 插入原稿。 于是,原稿前端被第一 运送辊对 215 夹持,朝着图像读取部 202 方向运送。 然后,在所定时间,实行成像相关 动作,即,开始曝光用灯 221、感光体鼓 231、充电器 232、显影单元 233、转印辊 234、 清洁单元 235 等的控制。 又,在记录纸前端与感光体鼓 231 上的图像一致的时间进行供 纸。
原稿在第二运送辊 216 被运送,通过压板玻璃 222 时,从曝光用灯 221 发出的光 照射原稿,其反射光通过透镜 223 成像在感光体鼓 231 上,在感光体鼓 231 上形成静电潜 像。 通过显影单元 233 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像,通过施加转印偏压 ( 例如 1-4[kV]) 的转印辊 234,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纸上。 接着,当记录纸通过定影单元 205 时,通过定影辊 251 及加压辊 252,对调色剂像进行热定影,排出到排纸堆置部 261。 也可以通过切换排出切换爪 262,使得记录纸不排出到排纸堆置部 261,而从装置后部排 出。
通过图像读取部 202 的压板玻璃 222 的原稿由第三运送辊对 217 夹持,排出到 原稿排出盘 214。 当进行重复复印场合,原稿后端通过压板玻璃 222 后,第三运送辊对 217,第二运送辊 216,及第一运送辊对 215 经一定的间隔时间后,开始逆转,原稿开始 转向。 此时,上述切换爪 213 进行切换,使得原稿送向原稿排出口 212,由第四运送辊 对 218 夹持,原稿后端 ( 逆进时前端 ) 暂时从原稿排出口 212 排出。 接着,若原稿前端 ( 逆进时后端 ) 通过压板玻璃 222,则上述各辊停止驱动。 此后,随着原稿再次开始,在 所定时间开始第二张的成像动作及记录纸的供纸。 以后,反复该动作,进行在没有图示 的操作部预先设定的重复张数的复印。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特征部分。 如图 9 所示,通过供纸辊 311,312,313
供纸,由中间辊对 310 运送,使得加压辊 306 与定位辊 308 相接,形成定位夹持部,作为 导向手段的可动导向板 309 将上述纸导向上述定位夹持部,安装托架 314 与定位辊 308 同 轴,轴支为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摆动,所述可动导向板 309 安装在上述安装托架 314 上。 又,如图 30 所示,张力弹簧 316 由设在安装托架 314 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带轮 315 架 设,张力弹簧 316 的两端分别保持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没有图示的保持部。
在没有通过供纸辊 311,312,313 供给纸的初始待机状态下,因张力弹簧 316 的 弹性力,可动导向板 309 上升到可动范围上限。 此时,由可动导向板 309 导向的卷筒纸 242a,242b,242c 相对定位夹持部,以定位辊 308 的切线方向进入,因此,能得到良好 的向定位夹持部的纸进入性。
印刷动作时,由供纸辊 311,312,313 供纸,在中间辊对 310 沿着可动导向板 309 的导向面运送纸,若纸到达定位夹持部,由加压辊 306 和定位辊 308 夹入,则纸由供 纸辊 311,312,313 及定位辊 308 等架设,对纸施加张力,如图 31 所示,相对可动导向 板 309,反抗张力弹簧 316 的赋能力使得可动导向板 309 下降的力从纸施加到可动导向板 309 上,可动导向板 309 通过安装托架 314 朝图示逆时钟方向回转,从初始的待机状态位 置下降。 这样,若可动导向板 309 下降,张力弹簧 316 因伸长的张力弹簧 316 的回复力, 通过带轮 315 及安装托架 314 使得可动导向板 309 朝着初始待机状态位置赋能,该赋能力 从张力弹簧 316 向可动导向板 309 赋能。 这样,通过张力弹簧 316 对可动导向板 309 赋 能,从可动导向板 309 对纸施加张力,能抑制在纸运送路径内纸松弛或歪斜。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安装托架 314,可动导向板 9 能相对装置本体变位, 从纸背面侧通过来自张力弹簧 316 的赋能力使得可动导向板 309 相接。 因此,当由供纸辊 311,312,313 及定位辊 308 等架设的纸的张力发生变化,纸松弛场合,可动导向板 309 因来自张力弹簧 316 的赋能力从背面侧对纸赋能,调节纸的张力,能抑制纸松弛。
为了使得纸的随动性良好,尽量使得可动导向板 309 轻量化,设定低的张力弹 簧 316 的弹簧常数,例如,将弹簧常数设定为 0.01-0.02[N/mm]。
又,伴随图像形成高速化,为了从定位辊 308 向图像形成部迅速送出纸,使得 定位电机急剧启动,使得定位辊 308 急剧回转。作为定位电机的启动时间,例如从 50[ms] 至 100[ms]。 又,卷筒纸 242a,242b,242c 的惯性矩大,考虑转矩余量,使得供纸电机 逐渐启动,供纸辊 311,312,313 逐渐回转。 作为供纸电机的启动时间,例如从 150[ms] 至 200[ms]。 于是,因定位辊 308 和供纸辊 311,312,313 各自启动时的速度差,纸成为 先发送状态,相对纸,作用与供纸方向逆向的力,换句话说,产生反张力。 若施加在卷 筒纸 242a,242b,242c 上的反张力变大,则朝着供纸方向逆方向的拉引纸的力变强,在 定位辊 308 上纸易滑,产生运送不良。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 32 所示,可动导向板 309 通过安装托架 314 能绕定位辊 308 的轴心回转,每当对纸施加张力,从纸推压可动导向板 309 使其朝下方下降,纸相对 定位辊 308 的卷绕角增加。 由此,定位辊 308 和纸的接触面积增加,因在定位辊 308 和 纸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纸难以在定位辊 308 上滑移,由定位辊 308 运送纸的运送力增加, 能抑制产生运送不良。
在此,若受纸推压,可动导向板 9 下降,则张力弹簧 316 伸长,回复力变大,因 此,可动导向板 309 从张力弹簧 316 受到的赋能力变大。 因此,因可动导向板 309 施加到纸的张力也上升。 因此,与此相关,如上所述,纸相对定位辊 308 的卷绕角增加,因 在定位辊 308 和纸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变大,纸难以在定位辊 308 上滑移,由定位辊 308 运 送纸的运送力增加,能提高纸运送性。
如图 13 所示,若将可动导向板 309 的回转中心设为定位辊 308 中心,则由于在 中间辊对 310 和定位辊 308 之间可动导向板 309 的张力量,能最大限度取得供纸电机和定 位电机的启动时间差的缓冲量。 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谓 “最大限度取得缓冲量” 是指运送 路径成为定位辊 308 和中间辊对 310 的切线上。
通过能最大限度取得供纸电机和定位电机的启动时间差的缓冲量,也能使得供 纸电机为低速电机,定位电机为高速电机。 即,通过最大限度取得上述缓冲量,能更高 速运送,能使得供纸电机为转矩大的低速电机,或使得定位电机为转矩小的高速电机, 能构成高功能,低成本。
又,可动导向板 309 通过安装托架 314 能以定位辊 308 的轴心为中心回转,纸相 对定位辊 308 总以切线方向进入,纸进入定位夹持部的纸进入性良好,能得到良好的张 力稳定性。 又,如本实施形态那样,由可动导向板 309 导向的纸在定位辊 308 的周面上 受取,能沿着定位辊 308 周面平滑地将纸运送到定位夹持部,因此,纸进入定位夹持部 的纸进入性良好,能得到良好的张力稳定性。 根据上述各实施形态,供纸装置包括 :
卷筒纸,纸卷绕成卷筒状 ;
供纸辊,从卷筒纸输出纸,进行供纸 ;
作为运送辊的定位辊,运送由供纸辊输出的纸 ;
作为导向部件的可动导向板,设在从供纸辊至定位辊的纸运送路径中,与由供 纸辊和定位辊架设的纸的背面相接,将纸导向定位辊 ;
作为支持手段的安装托架,支持可动导向板,使其能相对装置本体变位 ;以及
作为赋能手段的张力弹簧,将可动导向板朝着纸赋能。
在上述供纸装置中,根据纸的张力变化,可动导向板受到来自纸的力变大,随 着该力变大,上述纸运送路径成为纸相对定位辊的卷绕角变大的路径,反抗来自张力弹 簧的赋能力,可动导向板变位。
在各实施形态中,根据由供纸辊从卷筒纸输出的纸的张力变化,可动导向板受 到来自纸的力变大,换句话说,随着纸的张力变大,纸相对定位辊的卷绕角变大。 由 此,随着纸的张力变大,定位辊和纸的接触面积变大,在定位辊和纸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变大。 因此,上述摩擦力增大使得纸在定位辊上难以滑移,能抑制运送不良。
根据各实施形态,由可动导向板导向的纸相对定位辊,以切线方向进入,能得 到向定位夹持部的良好的纸进入性。
根据各实施形态,设有驱动供纸辊回转的供纸电机,驱动定位辊回转的定位电 机,以及控制手段,所述控制手段进行逐渐启动供纸电机的控制,以及急剧启动定位电 机的控制,能实现在定位部迅速送出纸的线速度增加,在供纸部因卷筒纸的惯性矩大, 能实行考虑转矩余量的稳定的供纸。
根据各实施形态,使用低速电机作为供纸电机,使用高速电机作为定位电机, 如上所述,能实现高功能、低成本的构成。
根据各实施形态,可动导向板的回转中心和定位辊的回转中心处于同轴,由可 动导向板的导向面导向的纸相对定位辊,以切线方向进入,能得到向定位夹持部的良好 的纸进入性。
根据各实施形态,可动导向板的回转中心和定位辊的回转中心处于同轴,由可 动导向板的导向的卷筒纸在定位辊的周面上受取,能沿着定位辊的周面平滑地将纸运送 到定位夹持部,向定位夹持部的纸进入性良好,能得到良好的张力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
墨排出手段,向作为记录介质的纸排出墨,在纸上记录图像 ;以及
记录介质供给手段,供给纸,使其通过与墨排出手段对向区域 ;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本发明的卷筒纸供纸运送装置作为上述记录介质 供给手段,能抑制产生纸运送不良,形成良好图像。 尤其,若间歇驱动供纸辊和定位 辊,如上所述,因定位辊和供纸辊各自的启动时的速度差引起的纸运送不良的机会增 加,优选适用本发明的供纸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
像载置体 ; 调色剂像形成手段,在像载置体上形成调色剂像 ;
转印手段,在与记录介质对向的转印部将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介质上 ;以及
记录介质供给手段,将记录介质供给转印部 ;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本发明的卷筒纸供纸运送装置作为上述记录介质 供给手段,能抑制产生纸运送不良,形成良好图像。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 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