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偏振片及 TN 模式液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偏振板、 及使用其的 TN(Twisted Nematic, 扭转向列 ) 模式 的液晶单元、 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背景技术
TN 模式的液晶单元是在两片透明基板之间封入向列液晶, 在无施加电压的状态下 该向列液晶在两片透明基板之间扭转 90°取向的液晶单元。 在对两片透明基板之间施加了 电压的状态下, 该向列液晶在基板法线方向取向。在具备 TN 模式的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 置中, 利用这种无施加电压时和施加电压时的液晶的取向状态的变化, 在两片透明基板的 外侧配置 1 对偏振板, 控制光的透射与截断, 从而显示图像。这样, 由于 TN 模式的液晶单元 结构比较简单, 可以容易地制造, 因此, 组装有其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及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 置主要用于个人计算机用的监视器用途。
但是, 所述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例如以下缺点 : 从斜向观看画面时, 对比度 急剧降低、 或发生亮度及色调的灰阶反转等斜向的视角特性差。
因此, 为了改善所述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缺点, 已知使用在特定条件下使盘状 液晶取向而成的光学补偿膜。例如, 在日本特开平 7-191217 号公报中公开有 : 在透明支 撑体上、 具体为三醋酸纤维素膜上, 使盘状液晶之类的圆盘状化合物取向, 由此以光学上负 的单轴性方式做成其光轴从膜的法线方向倾斜 5 ~ 50°的光学各向异性元件 ( 光学补偿 膜 ), 将其和偏振元件组合做成椭圆偏振板。近年来, 这种类型的光学补偿膜被广泛应用于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中。
但是, 上述现有的光学补偿膜由于以三醋酸纤维素膜为基材, 因此, 在高温环境下 的尺寸变化大, 有时耐热性差。因此, 在使用该光学补偿膜的液晶显示装置中, 存在暴露在 高温环境下后液晶显示画面的端部产生漏光这样的问题, 另外, 存在其亮度及对比度不能 充分应对高度化的市场要求的显示品质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即使液晶显示装置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后也能抑制漏 光的复合偏振板及使用该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
另外,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 提供一种 TN 模式液晶面板, 其用于制作高温环境下 的耐热性优异、 横向的对比度视角宽广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复合偏振板是依次层叠透明保护层、 偏振片、 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双轴 性的相位差膜、 和粘合剂层而成的复合偏振板, 所述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双轴性相位差膜 在将用波长 590nm 的光测定的面内慢轴方向、 面内快轴方向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设定 ny 及 nz 时, 下述式 (I) 定义的面内相位差值 R0 为 40 ~ 150nm, 下述式 (II) 定义的厚 为 nx、 度方向的相位差值 Rth 为 50 ~ 250nm, 下述式 (III) 定义的 Nz 系数超过 1 且在 7 以下, 所述 粘合剂层在 23 ~ 80℃下显示 0.15 ~ 10MPa 的储能弹性模量。
R0 = (nx-ny)×d (I)
Rth = [(nx+ny)/2-nz]×d (II)
Nz = (nx-nz)/(nx-ny)(III)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上借助所述粘合剂层贴合有上述复 合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
本发明的复合偏振板中, 作为其光学补偿膜, 替代目前使用的在三醋酸纤维素基 板上使盘状液晶取向而成的补偿膜, 采用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特定的相位差范围的双轴性 相位差膜, 另外, 作为与液晶单元贴合时使用的粘合剂层, 采用粘弹性特性在特定的范围内 的粘合剂。由此, 该复合偏振板可以抑制在高温的环境下的尺寸变化。因此, TN 模式液晶 单元中使用该复合偏振板的液晶面板具有以下效果, 即, 即使使用其的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 置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后也不产生漏光且保持良好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 TN 模式液晶面板, 依次层叠透明保护层、 偏振片、 由烯烃类树 脂构成的双轴性相位差膜、 和粘合剂层而成的复合偏振板以所述复合偏振板中的所述相位 差膜侧面向着所述液晶单元侧的方式层叠在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两面上, 所述由烯烃类树 脂构成的双轴性相位差膜在将用波长 590nm 的光测定的面内慢轴方向、 面内快轴方向及 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设定为 n x、 ny 及 nz 时, 下述式 (I) 定义的面内相位差值 R0 为 40 ~ 150nm, 下述式 (II) 定义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 Rth 为 50 ~ 250nm, 下述式 (III) 定义的 Nz 系数在超过 1 且为 7 以下,
R0 = (nx-ny)×d (I)
Rth = [(nx+ny)/2-nz]×d (II)
Nz = (nx-nz)/(nx-ny)(III)
并且, 在将所述液晶单元在无施加电压时的面内相位差值设定为 Rc 时, 满足下述 式 (1) 及 (2)。
0.13 < R0/Rc ≤ 0.34(1)
0.17 ≤ Rth/Rc < 0.54(2)
由此, 可以提供一种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热性优异、 横向的对比度视角广的 TN 模式 液晶面板。
对于本发明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 所述相位差膜优选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
另外, 对于本发明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 优选配置在所述液晶单元的至少一个面上 的复合偏振板的所述透明保护层由被拉伸的具有 20 ~ 50μm 的厚度、 具有 0.1 ~ 40%的浊 度值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构成。
本发明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优选配置在所述液晶单元的一面上的复合偏振板的所 述透明保护层由不进行拉伸而具有 15 ~ 25μm 的厚度的环状烯烃类树脂膜构成。
另外, 本发明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优选所述偏振片和所述透明保护层、 及 / 或所述 偏振片和所述相位差膜利用无溶剂型的环氧类粘接剂进行粘接。该情况下, 所述无溶剂型 的环氧类粘接剂优选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进行的阳离子聚合而固化。
通过与附图相关联而理解的本发明涉及的以下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 其它目的、 特征、 方面及优点将更明了。附图说明 图 1 是示意性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例的复合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的 分解立体图。
图 2 是用于说明横向的对比度视角的液晶面板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根据需要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 复合偏振板 ]
图 1 是示意性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例的复合偏振板 2 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 1 的分解立体图。本发明的复合偏振板 2 由透明保护层 4、 偏振片 3、 相位差膜 5 及粘合剂层 6 构成。
[ 偏振片 ]
偏振片 3 由聚乙烯醇类树脂构成, 是在这个领域中通常应用的偏振片。具体而言, 可以使用使聚乙烯醇类树脂吸附二色性色素并使二色性色素取向从而赋予吸收具有某方 向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 且透射具有与其正交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直线偏振 片。 作为二色性色素, 使用碘及二色性有机染料。 通常, 通过聚乙烯醇类树脂膜的单轴拉伸、 利用二色性色素进行的染色及染色后的硼酸处理, 可以得到这样的偏振片。
[ 透明保护层 ]
对于配置于偏振片 3 的一面上的透明保护层 4 而言, 例如一直以来作为偏振片的 保护层通常使用的由以三醋酸纤维素 (TAC)、 二醋酸纤维素为代表的醋酸纤维素类树脂的 膜构成的保护层是有利的, 此外, 还可以由以降冰片烯类树脂为代表的环状烯烃类树脂的 膜、 或者聚丙烯类树脂的膜、 丙烯酸类树脂的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的树脂膜等构 成。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膜用作透明保护层 4 时, 可以应对所使用的液晶面板 的薄层化, 另外, 由于耐久性提高, 可以适宜地用于车载用等用途, 因此优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指重复单元的 80 摩尔%以上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构成的树脂。作为其它的共聚成分, 例如可以举出 : 间苯二甲酸、 4, 4’ - 二羧基二苯基、 4, 4’ - 二羧基二苯甲酮、 双 (4- 羧基苯基 ) 乙烷、 己二酸、 癸二酸、 间苯二甲酸 -5- 磺酸钠、 1, 4- 二羧基环己烷等二羧酸成分 ; 丙二醇、 丁二醇、 新戊二醇、 二甘醇、 环己二醇、 双酚 A 的环 氧乙烷加成物、 聚乙二醇、 聚丙二醇及聚四亚甲基二醇等二醇成分。这些二羧酸成分、 二醇 成分根据需要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 也可以并用对羟基苯甲酸、 对羟基乙氧基苯甲 酸等羟基羧酸。这样的其它的共聚成分还可以含有少量具有酰胺键、 氨酯键、 醚键、 碳酸酯 键等的化合物。
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造方法, 可以采用使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直接反 应的所谓的直接聚合法、 使对苯二甲酸的二甲基酯和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的所谓的酯交 换反应法等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另外, 根据需要, 可以含有公知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含 有润滑剂、 防结块剂、 热稳定剂、 抗氧化剂、 抗静电剂、 耐光剂、 耐冲击性改良剂等。但是, 由 于在光学用途中要求透明性, 因此, 添加剂的配合量优选限制在最小限度。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用作透明保护层 4 时, 优选实施单轴拉伸、 双轴拉伸 等拉伸。通过将上述原料树脂成形为膜状并实施拉伸处理, 可以制作拉伸过的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膜。拉伸可以利用沿 MD 方向 ( 流动方向 ) 或 TD 方向 ( 和流动方向正交的方 向 ) 拉伸的单轴拉伸、 沿 MD 方向和 TD 方向两个方向拉伸的双轴拉伸、 既不沿 MD 方向拉伸 也不沿 TD 方向拉伸的斜向拉伸等任意的方法来进行。通过实施这样的拉伸操作, 可以得到 机械强度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进行了这样的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特 别是经双轴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在生产率和强度方面是优选的, 另外, 使用本 发明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有难以产生干涉不均的趋势, 因此优选。
经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制作方法是任意的, 例如, 为单轴拉伸时, 可 以举出以下方法 : 将上述原料树脂熔融, 将挤出成形为片状的无取向膜在玻璃化温度以上 的温度下用拉幅机进行横向拉伸 ( 沿 TD 方向拉伸 ) 后, 实施热固定处理的方法。拉伸温度 优选为 80 ~ 130℃, 更优选为 90 ~ 120℃, 拉伸倍率优选为 2.5 ~ 6 倍, 更优选为 3 ~ 5.5 倍。如果拉伸倍率低, 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有不能显示充分的透明性的趋势。为双 轴拉伸时, 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方法 : 将挤出成形为片状的无取向膜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的温 度下沿纵向 (MD) 拉伸, 接着沿横向 (TD) 拉伸的方法, 或者沿横纵向同时拉伸的方法等。
从减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中的取向主轴的偏斜的观点考虑, 优选在拉伸后 实施松弛处理。例如在通过上述横向拉伸制作单轴拉伸膜时, 可以举出在横向拉伸后进行 热固定处理前实施松弛处理的方法。松弛处理的温度为 90 ~ 200℃, 优选为 120 ~ 180℃。 松弛量根据拉伸条件而不同, 优选以使松弛处理后的膜在 150℃下的热收缩率在 2%以下 的方式来设定松弛量及温度。 热固定处理的温度通常为 180 ~ 250℃, 优选为 200 ~ 245℃。热固定处理优选首 先以定长进行上述温度条件下的处理, 进而以膜的宽度方向的松弛的比率为 1 ~ 10% ( 优 选 2 ~ 5% ) 的方式进行处理。由此得到的取向主轴的偏斜减少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膜可以使其取向主轴的偏斜的最大值为 10 度以下, 该取向主轴的偏斜的最大值更优选 为 8 度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5 度以下。使用取向主轴的偏斜的最大值超过 10 度的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膜时, 将由其得到的偏振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时, 有着色不良变 大的趋势。 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取向主轴的偏斜的最大值例如可以使用相位差 膜检查装置 “RETS system” ( 大冢电子 ( 株 ) 制 ) 来测定。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用作透明保护层 4 时, 其厚度优选在 20 ~ 50μm 的范 围。在使用厚度不足 20μm 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时, 膜的处理有变难的趋势, 另一方 面, 在使用厚度超过 50μm 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时, 薄壁化的优点减弱。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可以在 0.1 ~ 40%的范围内赋予浊度而使用, 优选的浊 度值为 0.1 ~ 10%, 更优选为 0.1 ~ 5%的范围。浊度值如 JIS K 7136 所规定的那样, 定 义为扩散透射率与总透光率之比, 可以用市售的浊度计来测定。
作为赋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浊度的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在原料 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中混合无机微粒或有机微粒的方法 ; 在上述膜的表面涂布在 树脂基料 (binder) 中混合有无机微粒或有机微粒的涂布液的方法。在此, 作为无机微粒, 代表性地可以举出 : 二氧化硅、 硅胶、 氧化铝、 氧化铝溶胶、 硅酸铝、 氧化铝 - 二氧化硅复合 氧化物、 高岭土、 滑石、 云母、 碳酸钙、 磷酸钙等。 另外, 作为有机微粒, 例如可以举出 : 交联聚 丙烯酸粒子、 交联聚苯乙烯粒子、 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 硅酮树脂粒子、 聚酰亚胺粒
子等耐热性树脂粒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优选面内相位差值 R0 为 1000nm 以上, 更优选为 3000nm 以上。 在使用面内相位差值 R0 不足 1000nm 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时, 有正面的着色显 眼的趋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面内相位差值 R0 的上限在 10000nm 左右是充分的。
具备上述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在机械性质、 耐溶剂性、 耐划痕性、 成本 等方面综合性优异。
可以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赋予易粘接层。 易粘接层是指为了提高偏振片 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粘接性而设置的层。该赋予了易粘接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膜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在完成了全部拉伸工序的膜上 形成易粘接层的方法 ; 在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工序中、 即在纵向拉伸工序和横 向拉伸工序之间形成易粘接层的方法 ; 在与偏振片粘接之前或粘接后形成易粘接层的方法 等。 制作双轴拉伸膜时, 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 优选采用在纵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后形成易粘接层, 接着进行横向拉伸的方法。可以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两面上或 借助粘接剂在与由聚乙烯醇类树脂构成的偏振片粘接的一面上赋予易粘接层。
构成易粘接层的成分例如可以为 : 骨架中具有极性基团且分子量较低、 玻璃化温 度也较低的聚酯类树脂、 聚氨酯类树脂、 丙烯酸类树脂等。 另外, 根据需要, 也可以含有交联 剂、 有机或无机填料、 表面活性剂、 润滑剂等。 对于透明保护层 4 中的与偏振片 3 粘合的面的相反的面, 可以实施防眩处理、 硬涂 处理及防静电处理等表面处理。另外, 也可以形成由液晶性化合物或其高分子量化合物等 构成的涂层。 此外, 即使代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使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也能得 到几乎相同的效果。
这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可以容易地获得市售品, 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分 别如下的市售品 : Diafoil(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 )、 Hostaphan(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 )、 Fusion( 三菱树脂株式会社制 )、 帝人特多龙膜 ( 帝人杜邦膜株式会社制 )、 Melinex( 帝 人杜邦膜株式会社制 )、 Mylar( 帝人杜邦膜株式会社制 )、 teflex( 帝人杜邦膜株式会社 制 )、 东洋纺酯膜 (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 )、 东洋纺 Espet film(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 )、 Cosmoshine(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 )、 Crisper(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 )、 RUMIRER( 东丽 膜加工株式会社制 )、 EMBLON(Unitika 株式会社制 )、 Emblett(Unitika 株式会社制 )、 SkyRoll(SKC 公司制 )、 コ一フイル ( 株式会社高合制 )、 瑞通聚酯膜 ( 株式会社瑞通制 )、 太阁聚酯膜 (Futamura 化学株式会社制 ) 等。
在本发明中, 透明保护层 4 也优选使用未拉伸的环状烯烃类树脂膜。所谓环状烯 烃类树脂, 通常也称为非晶性聚烯烃类树脂、 脂环式聚烯烃类树脂、 降冰片烯类树脂等。在 本说明书中统一称为环状烯烃类树脂。
使用环状烯烃类树脂膜作为透明保护层 4 时, 可以有助于液晶面板的薄层化, 该 液晶面板的耐久性升高, 可以优选用于车载用等用途。将环状烯烃类树脂膜用作透明保护 层 4 时, 其厚度优选在 15 ~ 25μm 的范围内。其厚度不足 15μm 时, 有时膜的处理变难。另 外, 通过使其厚度在 25μm 以下, 有助于薄层化。
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透明保护层 4 是透明性优异、 且取向小即相位差小的片 材。具体而言, 对于其透明性, 根据 JIS K 7136 测定的总浊度值为 1%以下, 优选为 0.5%
以下。面内相位差值通常为 5nm 以下, 优选为 3nm 以下, 另外, 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通常为 10nm 以下, 优选为 5nm 以下。
作为环状烯烃类树脂, 例如可以举出 : 以降冰片烯或其衍生物作为单体进行开环 易位聚合、 紧接着进行加氢得到的树脂 ; 将四环十二烯 ( 俗名 : 二亚甲基八氢萘 ) 或其衍生 物作为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 紧接着进行加氢得到的树脂 ; 使用 2 种以上由降冰片烯、 四 环十二烯、 它们的衍生物等构成的环状烯烃单体同样进行开环易位聚合、 紧接着进行加氢 得到的共聚树脂 ; 使如上所述的环状烯烃单体和具有乙烯基的脂肪族或芳香族化合物通过 加成聚合进行共聚而得到的树脂等。
这样的环状烯烃类树脂可以容易地获得市售品, 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分别如下的 市售品 : Topas(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 制 )、 Arton(JSR 株式会社制 )、 Zeonor( 日 本 Zeon 株式会社制 )、 Zeonex( 日本 Zeon 株式会社制 )、 Apel(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 ) 等。
环状烯烃类树脂膜可以通过将上述环状烯烃类树脂成形为膜状而得到。 将树脂成 形为膜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采用任意公知的成形方法例如加热熔融成形法、 溶液 浇铸法, 但从减少膜中残留的挥发性成分的观点考虑, 优选采用加热熔融成形法, 其中特别 优选熔融挤出成形法。 熔融挤出成形的条件根据所使用的树脂的性状及制造装置进行适当选择, 没有特 别限定, 例如优选将滚筒温度设定为 100 ~ 600℃左右, 更优选设定为 150 ~ 350℃。
在制造环状烯烃类树脂膜时, 可以在不阻碍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添加添加剂。 作为可以配合的添加剂, 例如可以举出增塑剂及防老化剂等。增塑剂是为了改善膜的机械 物性或者提高干燥速度而添加的。具体的增塑剂的例子有磷酸酯及羧酸酯。
作为成为增塑剂的磷酸酯, 例如可以举出磷酸三苯酯、 磷酸三甲酚酯等。另外, 作 为成为增塑剂的羧酸酯, 例如可以举出 :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邻苯二甲 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及邻苯二甲酸二苯酯之类的邻苯二甲酸酯 ; 邻乙酰柠檬酸三 乙酯及邻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之类的柠檬酸酯 ; 油酸丁酯、 蓖麻油酸甲基乙酰酯及癸二酸二 丁酯之类的高级脂肪酸酯 ; 偏苯三酸酯等。
作为防老化剂, 例如可以举出 : 防氧化剂、 过氧化物分解剂、 自由基阻聚剂、 金属钝 化剂、 氧捕捉剂、 胺类等。具体的防老化剂有在日本特开平 3-199201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5-197073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5-194789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5-271471 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 6-107854 号公报等中记载的防老化剂。
这些添加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状烯烃类树脂通常为 20 重量%以下, 优选为 10 重 量%以下, 更优选为 5 重量%以下。
环状烯烃类树脂膜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公知的成膜装置, 使用公知的技术选择适 当的以环状烯烃类树脂为原料的制膜条件, 以表现出上述厚度、 浊度值及相位差值的方式 进行制造。
[ 相位差膜 ]
在偏振片 3 的另一面设置有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双轴性相位差膜 5。该相位差膜 5 可以通过拉伸烯烃类树脂膜而得到。 所谓烯烃类树脂膜, 是指由使用聚合用催化剂使例如 乙烯及丙烯等链状烯烃单体、 或者与上述透明保护层中说明的相同的降冰片烯、 四环十二 烯 ( 俗名 : 二亚甲基八氢萘 ) 及它们的衍生物等环状烯烃单体聚合而得到的树脂构成的膜。
本发明特别优选使用环状烯烃类树脂。使用环状烯烃类树脂时, 通过使用将正波长分散特 性的环状烯烃类聚合物和逆波长分散特性的环状烯烃类聚合物的混合物进行膜化并拉伸 而制得的膜等, 可以容易地调节波长分散特性, 可以容易地得到双轴性的相位差膜。
将环状烯烃类树脂做成相位差膜 5 时, 可以使用和上述透明保护膜中说明的同样 的树脂。 成为相位差膜的卷料的环状烯烃类树脂膜的厚度可以根据得到的拉伸膜的使用目 的等适当决定, 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从通过稳定的拉伸处理得到均匀的拉伸膜的观点考虑, 优选为 10μm 以上, 更优选为 20μm 以上, 特别优选为 30μm 以上。另外, 环状烯烃类树脂 膜的厚度优选为 300μm 以下, 更优选为 200μm 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100μm 以下, 特别优选 为 80μm 以下。
使用烯烃类树脂制作的未拉伸膜通过依次或同时进行沿其纵向 (MD) 及横向 (TD) 的拉伸, 可以制成双轴性的相位差膜。 此时的拉伸主轴、 即拉伸倍率大的方向既可以是纵向 也可以是宽度方向, 将拉伸主轴设定为宽度方向时, 可以得到长条的且宽的相位差膜。
拉 伸 未 拉 伸 膜 时 的 温 度, 将 烯 烃 类 树 脂 的 玻 璃 化 温 度 设 为 Tg 时, 优选在 Tg-30℃~ Tg+60℃的范围, 更优选在 Tg-10℃~ Tg+50℃的范围。另外, 拉伸倍率优选例如 如下设定 : 对于纵向及宽度方向的各自的拉伸倍率, 从 1.01 ~ 30 倍、 优选 1.01 ~ 10 倍、 更 优选 1.01 ~ 5 倍的范围中选择, 并且拉伸主轴 ( 优选如上所述的宽度方向 ) 的拉伸倍率比 与其正交的方向的拉伸倍率大。
由烯烃类树脂膜构成的相位差膜可以容易地获得市售品, 例示环状烯烃类树脂 膜的例子时, 可以举出商品名分别如下的市售品 : Zeonor film( 日本 Zeon 株式会社制 )、 Arton film(JSR 株式会社制 )、 エスシ一ナ相位差膜 ( 积水化学工业 ( 株 ) 制 ) 等。
对相位差膜 5 的相位差值进行说明。将膜的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率设定为 nx、 面 内快轴方向 ( 和慢轴在面内正交的方向 ) 的折射率设定为 ny、 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定为 nz、 厚度设定为 d 时, 面内相位差值 R0、 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 Rth、 及 Nz 系数分别用下式 (I)、 (II) 及 (III) 定义
R0 = (nx-ny)×d (I)
Rth = [(nx+ny)/2-nz]×d (II)
Nz = (nx-nz)/(nx-ny)(III)
另外, 从这些式 (I)、 (II) 及 (III) 可得出, Nz 系数和面内相位差值 R0 及厚度方向 的相位差值 Rth 的关系可以用下式 (IV) 来表示。
Nz = Rth/R0+0.5 (IV)
本发明中, 从补偿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相位差、 特别是扩大画面横向的视角的观点 出发, 作为相位差膜 5 使用双轴性的相位差膜。在此, 所谓双轴性, 是指上述定义的三轴方 向的折射率 nx、 ny 及 nz 满足 nx > ny > nz 的关系。相位差膜 5 的面内相位差值 R0 为 40 ~ 150nm, 优选为 60 ~ 130nm。另外, 相位差膜 5 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 Rth 为 50 ~ 250nm, 优 选为 100 ~ 200nm。另外, Nz 系数超过 1 且为 7 以下, 更优选为 1.5 ~ 4。
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的厚度通常为 10 ~ 100μm, 优选为 20 ~ 80μm。 厚 度不足 10μm 时, 存在处理性降低等情况。
另外, 该相位差膜优选将其残留挥发性成分控制在 1000 重量 ppm 以下, 更优选控 制在 500 重量 ppm 以下, 进一步优选控制在 200 重量 ppm 以下。残留挥发性成分超过 1000重量 ppm 时, 使用时所述挥发性成分释放到外部, 相位差膜的尺寸会发生改变, 产生内部应 力。因此, 由这样的残留挥发性成分多的相位差膜制作复合偏振板并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 中时, 有时产生黑显示部分变薄 ( 可以看到发白 ) 等显示不均匀。如果使用挥发性成分含 量在上述范围内的相位差膜, 则即使长时间使用液晶显示装置, 也不发生显示不均匀等, 光 学特性的稳定性优异。
该相位差膜还优选其饱和吸水率为 0.01 重量%以下。如果饱和吸水率超过 0.01 重量%, 则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有时相位差膜的尺寸发生变化, 产生内部应力。因此, 由这 样的饱和吸水率高的相位差膜制作复合偏振板并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时, 有时产生黑显 示部分变薄 ( 可以看到发白 ) 等显示不均匀。如果使用饱和吸水率在上述范围内的相位差 膜, 则即使长时间使用液晶显示装置, 也不发生显示不均匀等, 光学特性的稳定性优异。
[ 偏振片与透明保护层及相位差膜的粘接 ]
将由烯烃类树脂膜构成的相位差膜 5 粘接于偏振片 3 时, 两者的轴关系在考虑目 标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视角特性、 颜色变化特性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即可。在 TN 用面板用途 中, 相位差膜 5 的慢轴和偏振片 3 的吸收轴多以几乎平行或几乎正交的关系的方式进行配 置。在此, 所谓几乎平行或几乎正交的 “几乎” , 是指以在此记载的关系 ( 此时是平行或正 交 ) 为中心偏离 ±10°左右是允许的。 该角度的偏离优选在 ±5°以内, 更优选在 ±2°以 内。 在 TN 模式液晶面板用的用途中, 偏振板的透射轴和液晶单元的摩擦方向重合时, 定义为 E 模式 ; 偏振板的透射轴和液晶单元的摩擦方向垂直时, 定义为 O 模式。 在本发明中, 为了使视角特性优异, 复合偏振板 10 的透射轴和液晶单元 50 的摩擦方向重合的 E 模式、 复 合偏振板 10 的透射轴和液晶单元 50 的摩擦方向正交的 O 模式均可以使用。为了得到更优 异的视角特性, 优选使用 O 模式。
透明保护层 4 和偏振片 3 的粘接、 或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5 和偏振片 3 粘接时, 例如可以使用以环氧类树脂、 聚氨酯类树脂、 氰基丙烯酸酯类树脂、 丙烯酰胺类树 脂等作为成分的粘接剂, 使用这些中的任一种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粘接力。作为从使粘接剂 层较薄的观点出发而优选的粘接剂, 可以举出无溶剂型粘接剂, 具体为通过加热或照射能 量射线使单体或寡聚物反应固化而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
对无溶剂型的粘接剂进行说明。 所谓无溶剂型的粘接剂, 不含有显著量的溶剂, 通 常包含基于加热或照射能量射线聚合的固化性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而构成。 从反应性的观 点出发, 优选通过阳离子聚合进行固化的粘接剂, 特别优选使用环氧类的粘接剂。
作为优选的例子, 可以举出透明保护层 4 和偏振片 3、 或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 差膜 5 和偏振片 3 分别通过无溶剂型的环氧类粘接剂来粘接的方式。该粘接剂更优选基于 加热或照射能量射线的阳离子聚合而固化。特别是从耐候性及折射率等观点出发, 分子内 不含有芳香环的环氧化合物优选用作固化性化合物。 使用分子内不含芳香环的环氧化合物 的粘接剂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 2004-245925 号公报中。作为这样的不含芳香环的环氧化合 物, 可以例示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氢化物、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脂肪族环氧化合物等。粘接 剂中使用的固化性的环氧化合物通常在分子中含有 2 个以上环氧基。
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氢化物可以通过将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原料的芳香族多羟 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 加压条件下在芳香环上进行选择性加氢反应, 并将由此得到的
核氢化多羟基化合物进行缩水甘油醚化而得到。 作为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原料芳香族多羟 基化合物, 例如可以举出 : 双酚 A、 双酚 F 及双酚 S 之类的双酚类 ; 苯酚酚醛清漆树脂、 甲酚 酚醛清漆树脂及羟基苯甲醛苯酚酚醛清漆树脂之类的酚醛清漆树脂 ; 四羟基二苯基甲烷、 四羟基二苯甲酮、 及聚乙烯基苯酚之类的多官能型的化合物等。通过使这样的芳香族多羟 基化合物的氢化物与环氧氯丙烷反应, 可以缩水甘油醚化。作为芳香族环氧化合物的氢化 物中优选的氢化物, 可以举出氢化的双酚 A 的二缩水甘油醚。
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如下式所示, 为分子内具有至少 1 个直接结合在脂环式环上的 (-O-) 的化合物, 这里, m 表示 2 ~ 5 的整数。
除去了一个或多个该式中的 (CH2)m 中的氢原子的基团与其它化学结构键合的化 合物可以形成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另外, 形成脂环式环的氢可以适当被甲基及乙基等直链 烷基取代。其中, 优选使用具有环氧环戊烷环 ( 上式中 m = 3) 及环氧环己烷环 ( 上式中 m = 4) 的化合物。作为脂环式环氧化合物的具体例, 可以举出以下的化合物。
·3, 4- 环氧环己基甲基 3, 4- 环氧环己烷羧酸酯
·3, 4- 环氧 -6- 甲基环己基甲基 3, 4- 环氧 -6- 甲基环己烷羧酸酯
·乙烯双 (3, 4- 环氧环己烷羧酸酯 )
·双 (3, 4- 环氧环己基甲基 ) 己二酸酯
·双 (3, 4- 环氧 -6- 甲基环己基甲基 ) 己二酸酯
·二乙二醇双 (3, 4- 环氧环己基甲基醚 )
·乙二醇双 (3, 4- 环氧环己基甲基醚 )
· 2, 3, 14, 15- 二环氧 -7, 11, 18, 21- 四氧杂三螺 -[5.2.2.5.2.2] 二十一烷 ( 也可 以命名为 3, 4- 环氧环己烷螺环 -2’ , 6’ - 二氧杂螺 -3” , 5” - 二氧杂螺 -3” ’ , 4” ’ - 环氧环己 烷的化合物 )
·4-(3, 4- 环氧环己基 )-2, 6- 二氧杂 -8, 9- 环氧螺环 [5.5] 十一烷
·4- 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
·1, 2: 8, 9- 二环氧柠檬烯
·双 -2, 3- 环氧环戊基醚
·二环戊二烯二氧化物
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可以为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亚烷基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 例如可以举出 : 通过在 1, 4- 丁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 1, 6- 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 甘油的 三缩水甘油醚、 三羟甲基丙酯的三缩水甘油醚、 聚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 聚丙二醇的二 缩水甘油醚、 乙二醇或聚丙二醇、 及甘油等脂肪族多元醇中加成一种或两种以上环氧烷烃 (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 而得到的聚醚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等。
这里例示的环氧化合物既可以分别单独使用, 也可以并用不同的多种化合物。
无溶剂型的粘接剂中使用的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当量通常为 30 ~ 3000g/ 当量, 优 选为 50 ~ 1500g/ 当量。 环氧当量如果不足 30g/ 当量, 则存在固化后的保护膜的挠性降低、
或粘接强度降低的情况。另一方面, 环氧当量如果超过 3000g/ 当量, 则存在和其它成分的 相溶性降低的情况。
为了通过阳离子聚合使环氧化合物固化, 配合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引 发剂通过照射可见光线、 紫外线、 X 射线及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或加热, 产生阳离子种或 路易斯酸, 引发环氧基的聚合反应。 从作业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对任何类型的阳离子聚合引 发剂赋予潜在性。
以下, 对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进行说明。 使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时, 在常温下就 可以固化, 考虑偏振片的耐热性或由膨胀导致的变形的必要会减少, 可以将相位差膜和偏 振片良好地粘接。另外, 由于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通过光进行催化作用, 因此, 即使混合在 环氧化合物中, 保存稳定性及作业性也优异。作为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产生阳离子种或 路易斯酸的化合物, 例如可以举出 : 芳香族重氮鎓盐 ; 芳香族碘鎓盐及芳香族锍盐等鎓盐 ; 铁 - 丙二烯络合物等。其中, 由于芳香族锍盐在 300nm 附近的波长区域表现出紫外线吸收 特性, 可以提供固化性优异、 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及粘接强度的固化物, 因此特别优选。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容易地获得市售品, 例如可以举出商品名分别如下的市 售品 : KAYARAD PCI-220( 日本化药 ( 株 ) 制 )、 KAYARAD PCI-620( 日本化药 ( 株 ) 制 )、 UVI-6990( 联合碳化物公司制 )、 Adeka optomer SP-150(( 株 )ADEKA 制 )、 Adeka optomer SP-170(( 株 )ADEKA 制 )、 CI-5102( 日本曹达 ( 株 ) 制 )、 CIT-1370( 日本曹达 ( 株 ) 制 )、 CIT-1682( 日本曹达 ( 株 ) 制 )、 CIP-1866S( 日本曹达 ( 株 ) 制 )、 CIP-2048S( 日本曹达 ( 株 ) 制 )、 CIP-2064S( 日本曹达 ( 株 ) 制 )、 DPI-101( 绿化学 ( 株 ) 制 )、 DPI-102( 绿化 学 ( 株 ) 制 )、 DPI-103( 绿化学 ( 株 ) 制 )、 DPI-105( 绿化学 ( 株 ) 制 )、 MPI-103( 绿化 学 ( 株 ) 制 )、 MPI-105( 绿化学 ( 株 ) 制 )、 BBI-101( 绿化学 ( 株 ) 制 )、 BBI-102( 绿化 学 ( 株 ) 制 )、 BBI-103( 绿化学 ( 株 ) 制 )、 BBI-105( 绿化学 ( 株 ) 制 )、 TPS-101( 绿化 学 ( 株 ) 制 )、 TPS-102( 绿化学 ( 株 ) 制 )、 TPS-103( 绿化学 ( 株 ) 制 )、 TPS-105( 绿化 学 ( 株 ) 制 )、 MDS-103( 绿化学 ( 株 ) 制 )、 MDS-105( 绿化学 ( 株 ) 制 )、 DTS-102( 绿化学 ( 株 ) 制 )、 DTS-103( 绿化学 ( 株 ) 制 )、 PI-2074(Rhodia 公司制 ) 等。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化合物 100 重量份通常为 0.5 ~ 20 重 量份, 优选为 1 ~ 15 重量份。
进而, 根据需要, 可以并用光敏剂。 通过使用光敏剂, 反应性提高, 可以提高固化物 的机械强度及粘接强度。作为光敏剂, 例如可以举出 : 羰基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过硫化 物、 氧化还原类化合物、 偶氮及重氮化合物、 卤化物及光还原性色素等。 配合光敏剂时, 其量 在以光阳离子聚合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为 100 重量份时通常为 0.1 ~ 20 重量份左右。
接下来, 对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进行说明。作为通过加热产生阳离子种或路易斯 酸的化合物, 可以举出 : 苄基锍盐、 噻吩鎓盐、 四氢噻吩鎓盐、 苄基铵、 吡啶鎓盐、 肼鎓盐、 羧 酸酯、 磺酸酯及胺酰亚胺等。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也可以容易地获得市售品, 例如可以举 出商品名分别如下市售品 : Adeka opton CP77(( 株 )ADEKA 制 )、 Adeka opton CP66(( 株 ) ADEKA 制 )、 CI-2639( 日 本 曹 达 ( 株 ) 制 )、 CI-2624( 日 本 曹 达 ( 株 ) 制 )、 San-Aid SI-60L( 三新化学工业 ( 株 ))、 San-Aid SI-80L( 三新化学工业 ( 株 ))、 San-AidSI-100L( 三 新化学工业 ( 株 )) 等。
可以并用光阳离子聚合和热阳离子聚合。 环氧类粘接剂可以进一步含有氧杂环丁烷类及多元醇类等促进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
使用上述包含环氧类的固化型的粘接剂将偏振片和透明保护层、 或偏振片和相位 差膜粘接时, 通常采用在被粘接面的至少一面涂布该粘接剂, 并借助该粘接剂涂布层贴合 被粘接的两片膜并使粘接剂固化的方法。 也可以从偏振片的两面同时贴合透明保护层及相 位差膜并使其同时固化。在被粘接面上涂布粘接剂时, 例如可以采用包含刮刀、 线棒、 模涂 机、 逗号涂布机及凹版涂布机等的各种涂布方式。 另外, 由于各涂布方式具有各自最适合的 粘度范围, 因此, 可以使用少量的溶剂进行粘度调整。 为此使用的溶剂为不使偏振片的光学 性能降低而可以良好地溶解于环氧类粘接剂的溶剂即可, 例如可以使用以甲苯为代表的烃 类、 以醋酸乙酯为代表的酯类等有机溶剂。 使用无溶剂型的环氧类粘接剂时, 粘接剂层的厚 度通常为 50μm 以下, 更优选为 20μm 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10μm 以下, 另外通常为 1μm 以 上。
在借助未固化的粘接剂层在偏振片上贴合透明保护层及 / 或相位差膜后, 照射活 性能量射线或加热, 使环氧类粘接剂层固化, 使透明保护层及 / 或相位差膜固定在偏振片 上。在分别进行在偏振片上粘接透明保护层和粘接相位差膜时, 重复进行这些操作。通过 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进行固化时, 优选使用紫外线。 作为具体的紫外线光源, 例如可以举出低 压汞灯、 中压汞灯、 高压汞灯、 黑光灯、 金属卤化物灯等。活性能量射线、 特别是紫外线的照 射强度及照射量以使聚合引发剂充分活化、 且对固化后的粘接剂层或偏振片、 相位差膜及 透明保护层不产生坏的影响的方式适当选择即可。 另外, 通过加热进行固化时, 一般可以采 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加热, 此时的温度及时间也以使聚合引发剂充分活化、 且对固化后的粘 接剂层及偏振片、 相位差膜及透明保护层不产生坏的影响的方式适当选择即可。
另外, 作为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其它的优选的粘接剂, 可以举出水系粘接剂, 即粘 接剂成分溶解于水中形成的粘接剂、 或其分散在水中形成的粘接剂。 如果使用水系粘接剂, 则可以使粘接剂层的厚度更小。作为水系粘接剂的粘接剂成分, 例如可以举出含有水溶性 交联性环氧树脂、 或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等的粘接剂。
作为水溶性交联性环氧树脂, 例如可以举出 : 使二乙烯三胺及三乙烯四胺之类 的聚亚烷基多胺和己二酸之类的二羧酸反应得到的聚酰胺聚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的 聚酰胺环氧树脂。作为这样的聚酰胺环氧树脂的市售品, 有 Sumirez Resin 650( 住化 CHEMTEX( 株 ) 出售 )、 Sumirez Resin675( 住化 CHEMTEX( 株 ) 出售 ) 等。
在使用水溶性的交联性环氧树脂作为粘接剂成分时, 为了进一步提高涂布性和粘 接性, 优选混合聚乙烯醇类树脂等其它的水溶性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除部分皂化聚乙烯 醇及完全皂化聚乙烯醇外, 还可以为羧基改性聚乙烯醇、 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 羟甲基 改性聚乙烯醇、 氨基改性聚乙烯醇之类的改性聚乙烯醇类树脂。 其中, 优选使用醋酸乙烯酯 和不饱和羧酸或其盐的共聚物的皂化物即羧基改性聚乙烯醇。另外, 这里所说的 “羧基” 包 含 -COOH 及其盐的概念。
作 为 市 售 的 优 选 的 羧 基 改 性 聚 乙 烯 醇, 例如可以举出: Kuraray Poval KL-506(( 株 ) 可乐丽出售 )、 Kuraray Poval KL-318( 株 ) 可乐丽出售 )、 Kuraray Poval KL-118(( 株 ) 可乐丽出售 )、 Gohsenol T-330(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 ( 株 ) 出售 )、 Gohsenol T-350(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 ( 株 ) 出售 )、 DR-0415( 电气化学工业 ( 株 ) 出售 )、 AF-17(Japan Vam&Poval( 株 ) 出售 )、 AP-17(Japan Vam&Poval( 株 ) 出售 ) 等。在含有水溶性的交联性环氧树脂的粘接剂中, 可以将上述环氧树脂及根据需要加 入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等其它的水溶性树脂溶解在水中, 以粘接剂溶液形式来制备。 此时, 水 溶性的交联性环氧树脂优选相对于 100 重量份水设定在 0.2 ~ 2 重量份左右的范围的浓 度。另外, 在配合聚乙烯醇类树脂时, 其量优选相对于 100 重量份水在 1 ~ 10 重量份左右, 优选在 1 ~ 5 重量份左右。
另一方面, 在使用含有聚氨酯类树脂的水系粘接剂时, 作为合适的聚氨酯树脂的 例子, 可以举出离聚物型的聚氨酯树脂, 特别是聚酯类离聚物型聚氨酯树脂。在此, 所谓离 聚物型, 是在构成骨架的聚氨酯树脂中导入有少量的离子性成分 ( 亲水成分 ) 的物质。另 外, 所谓聚酯类离聚物型聚氨酯树脂, 是具有聚酯骨架的聚氨酯树脂且在其中导入有少量 的离子性成分 ( 亲水成分 ) 的聚氨酯树脂。该离聚物型聚氨酯树脂不使用乳化剂而直接在 水中乳化形成乳液, 因此, 作为水系的粘合剂是优选的。 作为聚酯类离聚物型聚氨酯树脂的 市售品, 例如有 Hydran AP-20(DIC( 株 ) 出售 )、 Hydran APX-101H(DIC( 株 ) 出售 ) 等, 任 一个都能以乳液的形式获得。
在以离聚物型的聚氨酯树脂作为粘接剂成分时, 进一步优选配合异氰酸酯类等交 联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是在分子内具有至少两个异氰酸根 (-NCO) 的化合物, 作为其例 子, 除 2, 4- 甲苯二异氰酸酯、 亚苯基二异氰酸酯、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1, 6- 六亚甲 基二异氰酸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之类的聚异氰酸酯单体以外, 还有上述多个分子化合 物加成于三羟甲基丙烷之类的多元醇之上而得到的加合物、 3 分子二异氰酸酯以各自的一 个末端异氰酸根部分形成异氰脲酸酯环的 3 官能团的异氰脲酸酯体、 3 分子二异氰酸酯以 各自的一个末端异氰酸根部分进行水合、 脱羧而形成的缩二脲体之类的聚异氰酸酯改性体 等。作为可以优选使用的市售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例如可以举出ハイドランァシスタ一 C-1(DIC 出售 ) 等。
在使用含有离聚物型聚氨酯树脂的水系粘合剂时, 从粘度和粘接性的观点出发, 优选以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浓度在 10 ~ 70 重量%、 进而优选 20 重量%~ 50 重量%的方式 使其溶解或分散在水中。配合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时, 以相对于聚氨酯类树脂 100 重量份异 氰酸酯类交联剂的配合量为 5 ~ 100 重量份左右的方式适当选择。
在使用上述水系粘合剂时, 偏振片和透明保护层的粘接、 或偏振片和相位差膜的 粘接可以通过将该粘接剂涂布在被粘接物的粘接面的至少一面上使二者贴合来进行。更 具体而言, 可以采用将水系粘接剂通过刮刀、 线棒、 模涂机、 逗号涂布机及凹版涂布机等涂 布方式均匀涂布在至少一个膜的粘接面上后, 在涂布面上重合另一个膜并利用辊等进行贴 合、 再进行干燥的方法。干燥例如可以在 60 ~ 1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为了进一步提高 粘接性, 在干燥后, 优选在比室温稍高的温度例如 30 ~ 50℃左右的温度下熟化 1 ~ 10 天。
上述水系粘接剂和上述无溶剂型的环氧类粘接剂同样, 可以优选用于透明保护层 和偏振片的贴合、 或由烯烃类树脂膜构成的双轴性相位差膜和偏振片的贴合、 或这两者的 贴合。可以使用与层叠在偏振片的两面上的膜的粘接相同的粘接剂, 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粘 接剂, 为了使制造工序简单化及减少偏振板的构件, 优选使用相同的粘接剂。
[ 粘合剂层 ]
本发明的复合偏振板在配置有相位差膜的面的外侧层叠有粘合剂层 6。该粘合剂 层用于与 TN 模式液晶单元粘合。在防止漏光的情况下, 构成该粘合剂层 6 的粘合剂优选在 23 ~ 80 ℃下表现出 0.15 ~ 10MPa 的储能弹性模量。本说明书中所说的 “在 23 ~ 80℃下表现出 0.15 ~ 10MPa 的储能弹性模量” , 是指在该范围的任何温度下储能弹性模量都为上述范围的值。 储能弹性 模量通常随着温度上升而渐渐减少, 因此, 在 23℃及 80℃下的储能弹性模量都在上述范围 内时, 可以认为在该范围的温度下表现出上述范围的储能弹性模量。
在此, 所谓储能弹性模量, 是通过一般的动态粘弹性测定得到的值。即, 是通过对 样品随时间施加振动的变形或应力、 测定其引起的应力或变形从而确定该样品的力学性质 的动态粘弹性测定法求出的值, 具体而言, 是将产生的应力 ( 或变形 ) 分为与施加的变形 ( 或应力 ) 处于同相位的成分和与相位偏离 90°的成分的 2 波时, 由与施加的变形 ( 或应 力 ) 处于同相位的成分求出的弹性模量。该储能弹性模量可以使用市售的粘弹性测定装 置例如在后述实施例中所示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 (DVA-220IT 计测控制 ( 株 ) 制 ) 来测 定。在该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中, 样品的温度控制可以适当使用循环恒温槽、 电加热器、 及 Peltier 元件等各种公知的温度控制装置。另外, 对于样品, 通常以 0.01 ~ 10Hz 的振动 施加 0.01 ~ 10%的变形、 或 0.001 ~ 10N 的应力。进而, 通常, 产生的应力或变形在其应 力 - 变形的线形区域测定。本发明中规定的储能弹性模量是在设定温度下以 1Hz 的振动施 加 0.1%的变形而测得的。 通常的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置或其使用的光学膜所使用的粘合剂的储能弹性模量 高至 0.1MPa 左右, 由于以横向的对比度视角宽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为目的, 因此, 可以使 用一般的储能弹性模量的粘合剂, 但在本发明使用的粘合剂以防止产生漏光为目的时, 优 选其储能弹性模量为如上所述的高的值。 通过使用这样的显示高储能弹性模量即硬的粘合 剂, 可以弥补置于高温环境下时或反复放置在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下时的凝集力的不足, 可以抑制伴随此时产生的偏振片的收缩的尺寸变化。利用该作用, 具备使用本发明的复合 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的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保持良好的显示品质。该储能弹性 模量例如可以为 5MPa 以下、 或 2MPa 以下。
本发明中使用的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只要具有光学膜的粘合剂所要求的各特 性 ( 透明性、 耐久性及再加工性等 )、 且满足上述粘弹性特性, 其构成成分就没有特别的 限定, 例如优选使用含有丙烯酸类树脂和交联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 所述丙烯酸树脂是以 ( 甲基 ) 丙烯酸酯为主成分且还含有具有少量的官能团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的丙烯酸类 单体混合物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而成的、 玻璃化温度 (Tg) 在 0℃以下的 丙烯酸类树脂。
在此, 作为丙烯酸类树脂的主成分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可以用下式 :
CH2 = C(R1)COOR2 表示, 式中, R1 表示氢原子、 或甲基, R2 表示碳原子数 1 ~ 14 的 烷基或芳烷基, 构成 R2 的烷基的氢原子或构成芳烷基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 1 ~ 10 的 烷氧基取代。
另外, 具有官能团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在分子内含有羟基、 羧基、 氨基、 环氧基等 极性官能团和一个烯烃类双键 ( 通常为 ( 甲基 ) 丙烯酰基 )。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说明书中, 所谓 “( 甲基 ) 丙烯酸…” , 是指 “丙烯酸…” 或 “甲 基丙烯酸…” 。
列举作为丙烯酸类树脂的主成分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时, 例如有 R1 为 H、 R2 为正丁
基的丙烯酸丁酯及 R1 为 H、 R2 为 2- 乙基己基的丙烯酸 2- 乙基己酯等。另外, 列举具有官能 团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的具体例时, 例如, 作为具有羟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 有(甲 基 ) 丙烯酸 2- 羟基乙基酯 ; 作为具有羧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 有丙烯酸等。进而, 在制 造该丙烯酸类树脂时, 也可以使分子内具有多个 ( 甲基 ) 丙烯酰基的单体少量共聚, 作为其 例子, 可以举出 1, 4- 丁二醇二 ( 甲基 ) 丙烯酸酯。
在制造丙烯酸类树脂时, 上述 ( 甲基 ) 丙烯酸酯及具有官能团的 ( 甲基 ) 丙烯酸 单体既可以仅使用各一种, 也可以并用多种。另外, 也可以将多种 ( 甲基 ) 丙烯酸酯和具有 官能团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即丙烯酸类树脂组合、 或在该作为共聚物的丙烯酸 类树脂中配合其它的丙烯酸树脂例如含有不含有官能团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单独或共聚 物的丙烯酸类树脂, 从而将做成的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用作粘合剂的树脂成分。
配合在丙烯酸类粘合剂中的交联剂可以为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环氧类化合物、 金 属络合物类化合物、 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等。异氰酸酯类化合物除可以以分子内具有至少 两个异氰酸根 (-NCO) 的化合物自身的形式使用以外, 还可以以使之与多元醇反应形成的 加合物、 其二聚体、 三聚体等形式使用。 列举交联剂的具体例时, 作为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有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 等, 多以分别溶解于醋酸乙酯等有机溶液中的溶液的方式使用。 使上述丙烯酸类树脂溶解于醋酸乙酯等有机溶液中, 进一步加入交联剂, 形成丙 烯酸类粘合剂溶液。 另外, 在该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中, 根据需要, 可以含有硅烷偶联剂、 耐 候稳定剂、 增粘剂、 增塑剂、 软化剂、 颜料、 无机填料或由有机微珠构成的光扩散性微粒等。
这样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通常涂布在剥离膜上, 在 60 ~ 120 ℃下加热 0.5 ~ 10 分钟左右蒸馏除去有机溶剂, 形成粘合剂层。将该粘合剂层贴合在构成上述复合 偏振板的相位差膜上后, 例如在温度 23℃、 湿度 65%的氛围下熟化 5 ~ 20 天, 使交联剂充 分反应即可。
另外, 在剥离膜上得到粘合剂层后, 进一步贴合剥离膜, 也可以得到不支撑在保护 膜等基材上的粘合剂层单独的片材。此时, 同样, 在贴合剥离膜后, 例如在温度 23℃、 湿度 65%下熟化 5 ~ 20 天, 使交联剂充分反应。这样的粘合剂单独的片材在制造复合偏振板时 在必要的时期可以剥离一侧的剥离膜后贴合在相位差膜上使用。
赋予粘合剂层上述高储能弹性模量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以举出 : 在上 述说明的粘合剂成分中配合以氨酯丙烯酸酯类的寡聚物、 多官能丙烯酸酯类的单体为代表 例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 照射能量射线使之固化的方法。 采用该方法时, 预先在上 述说明的丙烯酸类粘合剂溶液中进一步配合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 将其涂布在剥离 膜上, 除去有机溶剂后, 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之固化即可。此时, 上述说明的用于使交联剂 充分反应的熟化既可以在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之前进行, 也可以在照射后进行, 根据情况也 可以省略。
由此赋予高的储能弹性模量的粘合剂组合物、 或将其涂布在剥离膜上使之固化而 赋予高的储能弹性模量的片状粘合剂是公知的, 可以从粘合剂制造商获得。 另外, 例如在国 际公开 WO2009/069799 号公开文本中, 示出了几个这样的赋予高的储能弹性模量的粘合剂 的例子。
本发明的复合偏振板使用的粘合剂层的厚度为 5 ~ 50μm 左右。另外, 在相位差
膜上贴合粘合剂层时, 可以对相位差膜或粘合剂层的粘合面实施电晕处理等表面处理。
[TN 模式液晶单元及 TN 模式液晶面板 ]
本发明中使用的 TN 模式液晶单元 11 是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液晶单元, 其特征在于, 在单元内部, 沿厚度方向以扭曲了 90°的状态配置向列液晶, 其利用透射该液 晶相的直线偏振光的旋光性实现白显示。
本发明中使用的 TN 模式液晶单元 11 的面内相位差值 (Rc) 优选在 300 ~ 600nm 的 范围, 更优选在 400 ~ 500nm, 特别优选在 400 ~ 470nm。这里所说的液晶单元的面内相位 差值是无施加电压时的值。
将本发明的复合偏振板应用于 TN 模式液晶单元做成 TN 模式液晶面板, 进而做成 液晶显示装置时, 构成复合偏振板的双轴性相位差膜和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相位差值优选 满足下述式 (1) 及式 (2)。
0.13 < R0/Rc ≤ 0.34(1)
0.17 ≤ Rth/Rc < 0.54(2)
在此, 式中, R0、 Rth、 Rc 分别如下所示。
R0(nm) : 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双轴性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值
Rth(nm) : 由烯烃类树脂构成的双轴性相位差膜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
Rc(nm) : 液晶单元的无施加电压时的面内相位差值
式 (1) 是指 R0/Rc 大于 0.13 且为 0.34 以下, 该值优选在 0.2 ~ 0.27 的范围。另 外, 式 (2) 是指 Rth/Rc 为 0.17 以上且小于 0.54, 该值更优选在 0.27 ~ 0.3 的范围。这些式 子是通过实验求得的, 从横向的视角扩大的观点出发, 优选同时满足式 (1) 及式 (2)。双轴 性相位差膜和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相位差值的关系不满足上述式时, 有时横向的视角变窄。
相对于 TN 模式液晶单元 11, 以偏振板的透射轴和液晶单元基板的摩擦方向正 交的方式配置 ( 偏振板的吸收轴和液晶单元基板的摩擦方向平行 ) 的形态定义为 O 模式 (Ordinary Mode), 另外, 以偏振板的透射轴和液晶单元基板的摩擦方向重合的方式配置 ( 偏振板的吸收轴和液晶单元基板的摩擦方向正交 ) 的形态定义为 E 模式 (Extra Ordinary Mode)。 这里所说的液晶单元基板的摩擦方向是指从目视侧观察液晶单元, 以长边方向右侧 为 0°, 逆时针旋转 45°或 135°的角度。在 TN 模式液晶单元中, 由于在 2 片基板之间使向 列液晶扭曲 90°来取向, 因此, 将 2 片液晶单元基板的摩擦方向错开 90°。
[ 液晶显示装置 ]
图 1 表示在具备 2 片复合偏振板 2 及 TN 模式液晶单元 11 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 1 的一侧进一步配置背光灯组件 12 的例子。在该例中, 虽然显示各层是分开的状态, 但实际 上相邻的各层是密接的。在图 1 所示的例中, 从下方以背光灯组件 12/ 复合偏振板 2/TN 模 式液晶单元 11/ 复合偏振板 2 的顺序配置。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 采用使构成复合偏振板的偏振片的透射轴与 TN 模 式液晶单元的贴合有所述复合偏振板的基板的摩擦方向正交而配置的 O 模式、 或使构成复 合偏振板的偏振片的透射轴与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摩擦方向重合而配置的 E 模式都可以得 到高的显示品质。为了得到更优异的视角特性, 优选使用 O 模式。
复合偏振板 2 由粘合剂层 6/ 相位差膜 5/ 偏振片 3/ 透明保护层 4 构成。在复合 偏振板中, 相位差膜 5 的慢轴 5a 和偏振片 3 的吸收轴 3a 是正交关系, 下侧的偏振片 3 以其吸收轴 3A 相对 TN 模式液晶单元 11 的长边方向 11A 为 45°的方式配置, 上侧的偏振片 3 以 其吸收轴 3A 相对于 TN 模式液晶单元 11 的长边方向 11A 为 135°的方式配置。贴合在 TN 液晶单元上时, 以相位差膜 5 侧面向液晶单元的方式配置。
以下, 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 例 中, 表示使用量及含量的份及%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为重量标准。以下的例子中的物性测 定方法如下。
[ 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 ]
粘合剂的储能弹性模量是按照下述 (i) ~ (iii) 的顺序进行测定的。
(i) 从粘合剂中称取 2 份各 25±1mg 的试样, 分别成形为略球状。
(ii) 将上述 (i) 中得到的试样粘接在 I 型夹具的上下面上, 将上下面均夹入 L 型 夹具中做成测定试样。该测定试样的构成是 L 型夹具 - 粘合剂 -I 型夹具 - 粘合剂 -L 型夹 具。
(iii) 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 (DVA-220、 IT 计测控制公司制 ), 以 4℃ /min 的 升温速度从 -70℃升温至 200℃, 在频率 1Hz 的条件下测定制作的测定试样的 23℃及 80℃ 下的储能弹性模量。
[ 相位差膜的相位差值的测定 ]
使用相位差测定装置 KOBRA-WR( 王子计测机器 ( 株 ) 制 ), 在波长 590nm 处进行测 定。
[ 液晶单元的相位差值的测定 ]
使用透射 - 吸收光谱测定装置 MCPD-1000( 大塚电子 ( 株 ) 制 ), 在波长 400nm ~ 1000nm 处测定无施加电压状态的液晶单元的面内相位差值。
[ 漏光量的测定 ]
将复合偏振板或比较例的偏振板利用截断装置 Super cutter rpN16001(( 株 ) 荻 野精机制作所制 ) 截断成大小 237mm×421nm 的 2 片。利用另外的方法, 分解 TN 模式液晶 监视器 (TN 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MV937A、 奇美电子公司制 ), 从取出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中 剥离配置的偏振板, 准备 TN 模式液晶单元。测定该 TN 模式液晶单元在无施加电压状态下 的面内相位差值 Rc, 结果为 407nm。
在该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外内, 以偏振片为正交偏振镜 (Cross Nicol) 状态、 且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基板的摩擦方向和偏振片的吸收轴平行的方式贴合后述的复合偏振板或 比较例的偏振板。接着, 用高压釜 ( 加压脱泡装置、 ( 株 ) 栗原制作所制 ), 在 0.5MPa、 50℃ 的条件下加压 20 分钟, 制作漏光量评价用 TN 模式液晶面板。
将该 TN 模式液晶面板在 80℃的热风循环烘箱中静置 250 小时后, 组装液晶监视器 并使之工作, 在 23℃、 相对湿度为 50%的环境下, 使用色分布测定装置 Eye Scale 3W(Eye Scale 公司制 ) 从法线方向测定作为黑显示的显示面的周边部的亮度, 由四边的最大亮度 减去中央的亮度, 将得到的值作为漏光量。
另外, 在以下的例子中, 作为粘合剂, 使用厚度均为 25μm 的以从粘合剂层两面用 剥离膜夹住的形态形成片状并出售的、 且赋予以下所示的储能弹性模量的粘合剂, 剥离其 一面的剥离膜后, 贴合相位差膜或代替其的膜。
丙烯酸类粘合剂 A : 赋予在 23℃下 0.30MPa、 在 80℃下 0.18MPa 的储能弹性模量。丙烯酸类粘合剂 B : 赋予在 23℃下 0.04MPa、 在 80℃下 0.03MPa 的储能弹性模量。
丙烯酸类粘合剂 C : 赋予在 23℃下 0.11MPa、 在 80℃下 0.06MPa 的储能弹性模量。
< 实施例 1>
在聚乙烯醇上吸附取向碘而成的偏振片的一面配置三醋酸纤维素膜 (KC8UX2MW、 柯尼卡美能达 ( 株 ) 制、 厚度 : 80μm), 在其相反的面上配置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 差膜 (Zeonor film、 日本 Zeon( 株 ) 制、 R0 : 80nm、 Rth : 110nm、 厚度 : 40μm) 使偏振片的吸收 轴和相位差膜的慢轴正交, 使用各自的粘接剂粘合。 此时, 对相位差膜的粘接面侧在累计照 射量 1680J 的条件下实施电晕放电处理后, 在相位差膜及三醋酸纤维素膜各自的粘接面上 涂布环氧类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 与偏振片贴合。接着, 使用紫外线照射系统 (Fusion UV systems 公司制 ), 在输出功率 300mW、 照射量 300mJ 的条件下从环状烯烃类树脂膜侧照射紫 外线, 使粘接剂固化, 得到复合偏振板。 对该复合偏振板的环状烯烃类树脂膜侧在累计照射 量 1680J 的条件下实施电晕放电处理后, 贴合丙烯酸类粘合剂 A。
使用这样制作的复合偏振板, 通过上述方法测定漏光量, 结果为 0.8cd/m2。另外, 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值 R0 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 Rth 与液晶单元的相位差值 Rc 的关系及 Nz 系数如下。
R0/Rc = 0.20
Rth/Rc = 0.27
Nz = 1.9
< 实施例 2>
除将三醋酸纤维素膜替换为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 厚度 : 38μm、 浊 度: 2.3% ) 以外, 和实施例 1 同样操作, 制作复合偏振板。 使用由贴合有该复合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构成的 TN 模式液晶监视器来评价漏光量, 结果为 1.0cd/m2。
< 比较例 1>
除将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替换为在三醋酸纤维素膜上取向固定有 盘状液晶的视角补偿膜 (EA-WV film、 富士胶片 ( 株 ) 制 ) 以外, 和实施例 1 同样操作, 制作 复合偏振板。使用由贴合有该复合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构成的 TN 模式液晶监视器来 评价漏光量, 结果为 8.2cd/m2。
< 比较例 2>
除将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替换为三醋酸纤维素膜 (KC8UX2MW、 柯尼 卡美能达 ( 株 ) 制、 厚度 : 80μm) 以外, 和实施例 1 同样操作, 制作偏振板。使用由贴合有 该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构成的 TN 模式液晶监视器来评价漏光量, 结果为 1.3cd/m2。
< 比较例 3>
除将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替换为三醋酸纤维素膜 ( 与比较例 2 中使 用的相同, 厚度为 80μm)、 将丙烯酸类粘合剂 A 替换为丙烯酸类粘合剂 B 以外, 和实施例 1 同样操作, 制作偏振板。使用由贴合有该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构成的 TN 模式液晶监 视器来评价漏光量, 结果为 3.7cd/m2。
< 比较例 4>
除将丙烯酸类粘合剂 A 替换为丙烯酸类粘合剂 C 以外, 和实施例 1 同样操作, 制作 复合偏振板。使用由贴合有该复合偏振板的 TN 模式液晶面板构成的 TN 模式液晶监视器来评价漏光量, 结果为 7.1cd/m2。
将以上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主要的构成及结果一同示于表 1。
表1
在表 1 中, “透明保护层” 一栏中的 “TAC” 及 “PET” 分别表示以下的树脂。
TAC : 三醋酸纤维素
PET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实施例 3>
(a) 复合偏振板的制作
在聚乙烯醇上吸附取向碘而成的偏振片的一面配置作为透明保护层的厚度 80μm 的三醋酸纤维素 (KC8UX2MW、 柯尼卡美能达 ( 株 ) 制 ), 在偏振片的相反的面配置由环状 烯烃类树脂构成的厚度约 40μm 的相位差膜 ( 从日本 Zeon( 株 ) 获得 ; R0 = 80nm、 Rth = 110nm), 制作复合偏振板。此时, 首先对相位差膜的粘接面侧在累计照射量 1680J 的条件下 实施电晕放电处理, 接着在该相位差膜的粘接面及由三醋酸纤维素构成的保护膜的粘接面 上分别涂布环氧类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 与偏振片贴合。接着, 使用 Fusion UV systems 公 司制的紫外线照射系统, 在输出功率 300mW、 照射量 300mJ 的条件下从相位差膜侧照射紫外 线, 使粘接剂固化。进一步在所述相位差膜侧设置厚度约 15μm 的由丙烯酸类粘合剂 C( 储 能弹性模量 : 在 23℃下 0.11MPa, 在 80℃下 0.06MPa) 构成的粘合剂层, 得到带粘合剂的复 合偏振板。制作在粘合剂层的外侧贴合有剥离膜的带粘合剂的复合偏振板, 除剥离膜以外 的带粘合剂的复合偏振板的厚度为 170.6μm。
(b) 液晶面板的制作
分解具备 TN 模式的液晶单元的奇美电子制的液晶电视 “CMV937A” , 卸下液晶面 板, 剥离该液晶面板中粘接在液晶单元的两面上的偏振板, 作为代替, 将从上述 (a) 中制作 的带粘合剂的复合偏振板上剥离了剥离膜的偏振板以两面上其透射轴均与液晶单元的摩 擦方向正交的方式贴合在粘合剂层侧上 ( 该配置称为 O 模式 ), 制作液晶面板。 此时的层构 成及轴关系如图 1 所示。
这里使用的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面内相位差值为 410nm。因此, 由环状烯烃类树脂
构成的相位差膜的面内相位差值 R0 及厚度方向面内相位差值 Rth 与 TN 模式液晶单元的面 内相位差值 Rc 的关系为 R0/Rc = 80/410 = 0.20、 Rth/Rc = 110/410 = 0.27。
(c) 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及评价
将液晶面板变换为上述 (b) 中制作的面板, 在其余与分解前的液晶电视同样的状 态下组装液晶显示装置。使此液晶显示装置工作, 使用 ELDIM 公司制的液晶视角测定装置 “EZ Contrast 88XL” , 测定画面横向的对比度为 100 以上时的角度。在此, 对比度是白显示 时的亮度和黑显示时的亮度之比。另外, 所谓画面横向的对比度为 100 以上时的角度, 是指 在图 2 所示的液晶面板的剖面示意图中, 以相对于液晶面板 60 的显示面 61 的法线方向 62 为中心, 将对比度的测定装置向画面的左右倾斜时, 在画面右侧对比度为 100 时的方向与 在画面左侧对比度为 100 时的方向所成的角度 63, 在此, 在将画面二分为上下的位置 ( 纵向 中央部 ) 测定从画面左右倾斜的方向观察时的对比度。结果示于表 2。在表 2 中, 将上述对 比度为 100 以上时的角度表示为 “CR100 以上的视角” 。
< 实施例 4>
作为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 R0 为 60nm、 Rth 为 70nm 的膜, 除此以 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实施例 5>
作为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 R0 为 60nm、 Rth 为 90nm 的膜, 除此以 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实施例 6>
作为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 R0 为 60nm、 Rth 为 110nm 的膜, 除此 以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实施例 7>
作为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 R0 为 110nm、 Rth 为 150nm 的膜, 除此 以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实施例 8>
作为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 R0 为 140nm、 Rth 为 125nm 的膜, 除此 以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实施例 9>
作为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 R0 为 90nm、 Rth 为 130nm 的膜, 并且 使用具备 TN 模式的液晶单元的 ( 株 ) 东芝制的液晶电视 “REGZA19A3500” ( 无施加电压时 的液晶单元的面内相位差值为 460nm), 除此以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 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实施例 10>
代替三醋酸纤维素膜, 使用厚度约 38μm、 浊度 2.3%的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膜 ( 取向主轴的变形的最大值为 4.5 度, 面内相位差值 R0 为 2245nm), 对该膜的与偏 振片粘接的面侧在累计照射量 1680J 的条件下实施电晕放电处理后, 涂布粘接剂, 除此以外, 和实施例 3 的 (a) 同样操作, 制作带粘合剂的复合偏振板。该带粘合剂的复合偏振板除 剥离膜 ( 含有粘合剂层 ) 以外的厚度为 129.1μm。除使用该复合偏振板以外, 和实施例 3 的 (b)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与实施例 3 的 (c) 同样操作, 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 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实施例 11>
代替三醋酸纤维素膜, 使用厚度约 23μm、 浊度 0 %的无取向环状烯烃类树脂膜 ( 从日本 Zeon( 株 ) 获得 ; 面内相位差值 R0 = 1.3nm、 厚度方向相位差值 Rth = 2.6nm), 除此 以外, 和实施例 3 的 (a) 同样操作, 制作带粘合剂的复合偏振板。该带粘合剂的复合偏振板 除剥离膜 ( 含有粘合剂层 ) 以外的厚度为 114.1μm。 将该复合偏振板贴合在液晶单元的背 侧 ( 背光侧 ), 将实施例 11 中制作的复合偏振板贴合在液晶单元的前侧 ( 视认侧 ), 除此以 外, 和实施例 3 的 (b)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与实施例 3 的 (c) 同样操作, 组装液晶 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比较例 5>
代替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在三醋酸纤维素膜上取向固定有盘 状液晶的光学补偿膜 ( 富士胶片 ( 株 ) 制的 “EA-WV” ), 除此以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 作复合偏振板, 进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比较例 6>
代替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厚度为 80μm 的三醋酸纤维素膜 ( 柯尼卡美能达 ( 株 ) 制的 “KC8UX2MW” ), 除此以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比较例 7>
作为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 R0 为 55nm、 Rth 为 124nm 的膜, 除此 以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并做成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 比较例 8>
作为由环状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相位差膜, 使用 R0 为 60nm、 Rth 为 220nm 的膜, 除此 以外, 和实施例 3 同样操作, 制作液晶面板, 进而组装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 2。
将以上的实施例 3 ~ 11 及比较例 5 ~ 8 中的主要的构成和结果一同示于表 2。
表2
在表 2 中, “透明保护层” 一栏中的 “TAC” 、 “PET” 及 “COP” 分别
表示以下的树脂。
TAC : 三醋酸纤维素
PET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COP : 环状烯烃类树脂
< 实施例 12>
将实施例 3 中制作的液晶面板站立地设置在温度设定为 80℃的热风循环烘箱中。 经过 300 小时后, 取出该液晶面板, 冷却至室温, 组装成液晶显示装置并使之工作。使图像 为黑显示, 进行观察, 结果, 画面上均没有发现有漏光的地方。
< 比较例 9>
将比较例 5 中制作的液晶面板和实施例 12 同样设置在热风循环烘箱中, 经过同样 的时间后取出, 冷却至室温, 接着组装成液晶显示装置并使之工作。使图像为黑显示, 进行 观察, 结果, 沿画面的 4 边发现有漏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