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896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7 CN 203058962 U *CN203058962U* (21)申请号 201320050798.1 (22)申请日 2013.01.29 A47B 96/00(2006.01) A47B 43/00(2006.01) A47B 3/06(2006.01) A47B 31/04(2006.01) A47C 7/00(2006.01) A47C 4/00(2006.01) A47G 7/04(2006.01) A47F 5/10(2006.01) (73)专利权人 黄友宾 地址 新加坡蔡厝港4街大牌4。
2、35栋10楼525 (72)发明人 黄友宾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 限公司 44225 代理人 李宪宾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 架, 包括有左框、 右框、 前框和后框, 前框和后框夹 住左框和右框, 以水平横向截面为参考, 铰接点设 于左框和右框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厚度对角线端点 上, 于左框、 右框、 前框和后框围成的空间内铺设 有把各框撑开的平面框,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 家具 框架在包装、 存储和运输时, 可先折叠起来, 使其 体积大为减小, 使用时再将其展开, 从而降低包装 成本、 存储和。
3、运输空间, 铰接点设于左框和右框的 两条相互平行的厚度对角线端点上, 可使家具框 架无论框架厚度多大都可以实现折叠。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8962 U CN 203058962 U *CN203058962U* 1/1 页 2 1. 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 包括有左框、 右框、 前框和后框, 其特征在于 : 前框和 后框夹住左框和右框, 以水平横向截面为参考, 。
4、铰接点设于左框和右框的两条相互平行的 厚度对角线端点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 其特征在于 : 于左框、 右框、 前 框和后框围成的空间内铺设有把各框撑开的平面框。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 其特征在于 : 平面框设有两只, 在左框、 右框、 前框和后框围成的空间内形成上层平面框和下层平面框。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 其特征在于 : 在前框上设 有掩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58962 U 2 1/2 页 3 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 技术领域 : 0001 本实用新型涉。
5、及一种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 背景技术 : 0002 市场上的家具框架, 例如放置盆栽的花架、 椅子的主体框架、 桌子的框架、 茶几框 架、 商品展示架或橱柜等, 都是刚性架体, 这种刚性的家具框架体积较大, 包装时较为耗费 包装材料, 储存和运输时占用大量空间, 增加了零售店展示和存放使用面积和费用。 对于购 买产品后的顾客, 因家具框架体积较大, 把其运送回家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可折叠存放、 节省 包装成本、 存放和运输空间的家具框架。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可折叠存放。
6、的 家具框架, 包括有左框、 右框、 前框和后框, 前框和后框夹住左框和右框, 以水平横向截面为 参考, 铰接点设于左框和右框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厚度对角线端点上。 0005 于左框、 右框、 前框和后框围成的空间内铺设有把各框撑开的平面框。 0006 平面框设有两只, 在左框、 右框、 前框和后框围成的空间内形成上层平面框和下层 平面框。 0007 在前框上设有掩门。 0008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家具框架在包装、 存储和运输时, 可先折叠起来, 使其体积大为减小, 使用时再将其展开, 从而降低包装成本、 存储和运输空 间, 铰接点设于左框和右框的两条相互平行的厚度对。
7、角线端点上, 可使置物架无论框架厚 度多大都可以实现折叠。 附图说明 : 000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可折叠存放置物架的结构图 ; 001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可折叠存放置物架的分解结构图 ; 0011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可折叠存放置物架折叠后的上视结构图 ; 0012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可折叠存放桌子的结构图 ; 0013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可折叠存放桌子的结构图 ; 0014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可折叠存放桌子的结构图 ; 0015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可折叠存放茶几的结构图 ; 0016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可折叠。
8、存放茶几的结构图 ; 0017 图 9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可折叠存放椅子的结构图 ; 0018 图 10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可折叠存放椅子的结构图 ; 0019 图 1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可折叠存放椅子的结构图。 说 明 书 CN 203058962 U 3 2/2 页 4 0020 附图中 : 1左框 2右框 3前框 4后框 5合页 6上层平面框 0021 7下层平面框 8掩门 9桌面 10玻璃面 11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 实施例一 : 如图 1 图 3 所示, 可折叠存放的家具框架包括有左框 1、 右框 2、 前框 3 和后。
9、框 4, 在左框 1、 右框 2、 前框 3 和后框 4 的连接处通过合页 5 互成铰接, 前框 3 和后框 4 夹住左框 1 和右框 2, 以水平横向截面为参考, 铰接点设于左框 1 和右框 2 的两条相互平 行的厚度对角线端点上, 这样可以避免因左框 1、 右框 2、 前框 3 和后框 4 的厚度干扰, 达到 无论什么厚度的框架, 都可以实现折叠, 于左框 1、 右框 2、 前框 3 和后框 4 围成的空间内铺 设有把各框撑开的平面框, 该平面框设有两只, 在左框 1、 右框 2、 前框 3 和后框 4 围成的空 间内形成上层平面框6和下层平面框7, 上层平面框6和下层平面框7的设置可使展。
10、开后的 家具框架更稳固, 在前框3上设有掩门8, 上层平面框6可使人们直接将物件放置在上面, 对 于下层平面框 7, 人们可先打开掩门 8, 然后就可以把物件放置在下层平面框 7 上了。 0024 要打包运输或存放时, 先把上层平面框6和下层平面框7拆卸, 然后就可以把置物 架折叠起来了, 操作非常方便快捷。 0025 实施例二 : 如图 4 图 6 所示, 可折叠存放的桌子, 本桌子的主体框架与实施例一 的置物架主框架一样, 都是采用置物架主框架的折叠结构, 折叠时, 拿走桌面 9, 桌子的主体 框架就可以实现折叠了, 使用时, 先展开主体框架, 然后放上桌面 9 就可以了。 0026 实施。
11、例三 : 如图 7 和图 8 所示, 可折叠存放的茶几, 只要拿走本茶几的玻璃面 10, 茶几的框架就可以实现折叠了。 0027 实施例四 : 如图 9 图 11 所示, 可折叠存放的椅子, 只要拿走本茶几的座板 11, 茶 几的框架就可以实现折叠了。 0028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 都可利用 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 或修改为 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 状、 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058962 U 4 1/5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8962 U 5 2/5 页 6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8962 U 6 3/5 页 7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8962 U 7 4/5 页 8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8962 U 8 5/5 页 9 图 9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58962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