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慢炖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扣慢炖煲.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7495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17 CN 202874955 U *CN202874955U* (21)申请号 201220524219.8 (22)申请日 2012.10.12 A47J 27/00(2006.01) A47J 36/10(2006.01) A47J 36/00(2006.01) A47J 36/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湛江市新南方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524022 广东省湛江市开发区乐山东路 35 号银隆广场二十一楼 B2108 室 (72)发明人 李翚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
2、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李国钊 (54) 实用新型名称 紧扣慢炖煲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扣慢炖煲, 包括煲体、 设置于煲体外壁上的把手及煲盖, 在煲盖上壁设 置固设有活动扣紧机构, 所述把手对应活动扣紧 机构铰接一扣紧柄, 扣紧柄与活动扣紧机构相互 配合作用。煲盖在扣紧柄的作用下能压紧在煲胆 上, 且扣紧柄的扣紧及松开操作十分方便, 可靠 ; 扣紧柄设有的两个压紧部, 再配合上煲盖边缘上 的一层可拆下来清洗密封圈, 能使煲盖更好地压 紧煲胆, 避免蒸汽的泄漏和流体类食物的外流, 增 加压力, 使食物受热更均匀, 节能省电, 便捷卫生。 提手用螺丝固定于煲盖上, 两者之间增设。
3、密封粒 辅助联接, 避免了由于煲盖弧度不均引致煲盖与 提手无法吻合接触。 在煲体的中层内壁上的凸部, 能够固定内胆位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0 页 1/1 页 2 1. 一种紧扣慢炖煲, 包括煲体、 设置于煲体外壁上的把手及煲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煲 盖上壁设置有活动扣紧机构, 所述活动扣紧机构包括 : 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 两伸缩杆的内端相对压有弹簧, 两内端底部分别设有向伸 缩杆内端方向倾斜的斜面 ; 一辅助连杆, 设于两伸。
4、缩杆的下方并固定在煲盖上, 其中部对应所述两斜面设有两斜 块 ; 所述辅助连杆的两侧端部分别一凹位 ; 所述两伸缩杆的外端分别覆盖对应的凹位 ; 及 一按钮, 设于两伸缩杆的上方, 其底部可与两伸缩杆内端的顶部相碰 ; 当按钮下压伸缩 杆至极限位, 两伸缩杆最外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所述两凹位之间的水平距离 ; 所述把手对应活动扣紧机构铰接一扣紧柄, 所述凹位干涉入对应的扣紧柄的自由端部 的运动轨迹中, 所述自由端部对应相应的伸缩杆外端设置有插入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紧柄设有两个压紧部, 其一 为扣紧柄的自由端部, 另一为用于压紧煲盖边缘的曲部,。
5、 所述煲盖边缘干涉入曲部的运动 轨迹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包括一固定于煲体外 壁的固定块及一 U 型推块 ; 所述固定块设有一敞口向上的容腔及沿煲体径向贯设于容腔外 侧壁的滑槽 ; 所述 U 型推块水平滑动设于滑槽, 并且其闭合端与容腔内壁压有弹簧, 开口端 凸出于滑槽 ; 所述扣紧柄铰接于固定块上并可顶抵 U 型推块的开口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煲体的中层内壁设有用于固 定煲胆的凸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连杆两侧端部上的凹位 内侧对应两伸缩杆分别设置有限。
6、位孔, 所述伸缩杆外端穿过对应的限位孔。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伸缩杆的内端顶部分别设 置有凸块, 所述按钮底端内陷有凹槽, 两凸块嵌入凹槽内。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煲盖上壁固设有提手, 所述提 手为一中空壳体, 所述活动扣紧机构内置于提手的内腔中 ; 所述提手的顶部垂直开设一通 孔, 所述按钮活动设于该通孔中 ; 并且提手对应所述两凹位设有两开孔 ; 所述提手由第一 壳体与第二壳体组成, 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应两伸缩杆分别设置有两压紧平面, 所 述两伸缩杆置于对应的压紧平面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 7 。
7、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组合 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柱及定位孔, 及对应的定位槽与定位条。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手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煲 盖上壁, 在联接位置上配置有密封粒。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煲盖边缘包裹设有一层可拆 卸的密封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74955 U 2 1/6 页 3 紧扣慢炖煲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调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紧扣慢炖煲。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慢炖煲的设计通常比较简单, 煲体内放置有煲胆, 然后盖上煲盖。
8、。 而较进一步 的设计, 则会设置一扣紧柄铰接于把手上, 通过其卡扣在煲盖上从而达到压紧煲盖的效果 ; 但是其扣紧柄的扣紧及松开的操作通常不够方便, 而且压紧煲盖的位置通常只有一点, 不 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影响食物的烹调效果。 另一方面, 煲胆与煲体间通常会有较大的间 隙, 这并不利于煲胆的稳定放置及煲胆的保护, 影响到煲体在搬运过程的安全。 为了使用的 方便及烹调过程的顺利进行, 对慢炖煲的设计作进一步改进显然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紧扣慢炖煲, 其结构巧妙, 煲盖能压紧在煲胆上, 且扣紧柄的扣紧及松开操作十分方便。
9、, 可靠。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紧扣慢炖煲, 包括煲体、 设置于煲体外壁上的把手及煲盖, 所述煲盖上壁设置 有活动扣紧机构, 所述活动扣紧机构包括 : 0006 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 两伸缩杆的内端相对压有弹簧, 两内端底部分别设有 向伸缩杆内端方向倾斜的斜面 ; 0007 一辅助连杆, 设于两伸缩杆的下方并固定在煲盖上, 其中部对应所述两斜面设有 两斜块 ; 所述辅助连杆的两侧端部分别一凹位 ; 所述两伸缩杆的外端分别覆盖对应的凹 位 ; 及 0008 一按钮, 设于两伸缩杆的上方, 其底部可与两伸缩杆内端的顶部相碰 ; 当按钮下压。
10、 伸缩杆至极限位, 两伸缩杆最外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所述两凹位之间的水平距离 ; 0009 所述把手对应活动扣紧机构铰接一扣紧柄, 所述凹位干涉入对应的扣紧柄的自由 端部的运动轨迹中, 所述自由端部对应相应的伸缩杆外端设置有插入孔。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扣紧柄设有两个压紧部, 其一为扣紧柄的自由端部, 另一为用于压 紧煲盖边缘的曲部, 所述煲盖边缘干涉入曲部的运动轨迹中。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把手包括一固定于煲体外壁的固定块及一 U 型推块 ; 所述固定块 设有一敞口向上的容腔及沿煲体径向贯设于容腔外侧壁的滑槽 ; 所述 U 型推块水平滑动设 于滑槽, 并且其闭合端与容腔内壁压有。
11、弹簧, 开口端凸出于滑槽 ; 所述扣紧柄铰接于固定块 上并可顶抵 U 型推块的开口端。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煲体的中层内壁设有用于固定煲胆的凸部。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辅助连杆两侧端部上的凹位内侧对应两伸缩杆分别设置有限位 孔, 所述伸缩杆外端穿过对应的限位孔。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两伸缩杆的内端顶部分别设置有凸块, 所述按钮底端内陷有凹槽, 说 明 书 CN 202874955 U 3 2/6 页 4 两凸块嵌入凹槽内。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煲盖上壁固设有提手, 所述提手为一中空壳体, 所述活动扣紧机构 内置于提手的内腔中 ; 所述提手的顶部垂直开设一通孔, 所述按钮。
12、活动设于该通孔中 ; 并 且提手对应所述两凹位设有两开孔 ; 所述提手由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成, 所述第一壳体 与第二壳体对应两伸缩杆分别设置有两压紧平面, 所述两伸缩杆置于对应的压紧平面之 间。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组合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定位柱及定位 孔, 及对应的定位槽与定位条。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提手通过螺纹联接固定在煲盖上壁, 在联接位置上配置有密封粒。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煲盖边缘包裹设有一层可拆卸的密封圈。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20 1、 通过提手、 活动扣紧机构及把手的结构设置, 便于使用者通过。
13、操作扣紧柄来压 紧煲盖 ; 且活动扣紧机构中对应伸缩杆设有的限位孔, 及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对应两伸缩 杆分别设置有两压紧平面, 可压紧伸缩杆, 保证扣紧柄不会松开或错位, 使用起来更加便 捷。 0021 2、 把手中固定块、 推块及弹簧的配合作用, 使扣紧柄能够自动弹出复位, 不用手动 打开扣紧柄, 更加便捷。 0022 3、 提手用螺丝固定于煲盖上, 在提手和煲盖之间的位置增加了密封粒以辅助联 接, 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煲盖弧度不均引致的煲盖与提手无法吻合接触这一情况的出现。 0023 4、 扣紧柄通过两个压紧部 (即扣紧柄的自由端部和曲部) 压紧煲盖, 使煲盖能够更 好地压紧煲胆 ; 配合上煲。
14、盖边缘上的一层密封圈, 能够密封蒸汽或避免流体类食物的外流, 增加压力, 使食物能够均匀受热, 更好地保持食物营养, 节能省电。 0024 5、 煲盖边缘包裹的一层可拆卸的密封圈, 方便清洗, 便捷卫生。 0025 6、 中层内壁上的凸部, 能够固定煲胆, 不让煲胆在煲体内左右移动。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29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 0030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粒的结构及应用示意图 ; 0031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提手及活。
15、动扣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 0032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煲体中层的结构示意图 ; 0033 图 8 是本实用新型煲盖与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 0034 图 9 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紧扣机构活动演示示意图 ; 0035 图 10 是本实用新型把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 0036 图 11 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上的定位槽及定位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中 : 0038 111按钮 ; 112伸缩杆 ; 1121凸块 ; 1122斜面 ; 113弹簧 ; 114辅助连杆 ; 说 明 书 CN 202874955 U 4 3/6 页 5 1141斜块 ; 1142限位孔 ; 1143凹位 ; 12提手 ;。
16、 121壳体 ; 12111定位柱 ; 12112 定位孔 ; 1212压紧平面 ; 1213尾端斜面 ; 12141定位槽 ; 12142定位条 ; 13煲盖 ; 131排气孔 ; 14密封圈 ; 141槽位 ; 15密封粒 ; 2煲胆 ; 3煲体 ; 31外壳 ; 311 温度调控装置 ; 32底托 ; 321支撑脚 ; 33中层 ; 331卷边 ; 332发热元件 ; 4把手 ; 411固定块 ; 4111容腔 ; 4112滑槽 ; 412U 型推块 ; 413复位弹簧 ; 414连接部 ; 4141开孔 ; 42扣紧柄 ; 421自由端部 ; 422曲部 ; 423端部 ; 43把手外。
17、壳 ; 5凸 部。 0039 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的紧扣慢炖煲, 包括煲体 3、 煲胆 2、 设置于煲体 3 外壁上 的把手 4 及煲盖 13。 0041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煲体 3 通常为椭圆形、 圆形或其他形状 ; 其可由金属材料 成型, 如铝材、 不锈钢或其他可用材料制作 ; 所述煲体 3 的零部件由金属制成, 但在不影响 功能的情况下, 也可用其他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及材料的慢炖煲, 而 倘若对本煲体形状及采用的材料的各种改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及属于本。
18、实 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所述煲体 3 包括外壳 31、 底托 32 及中层 33。 0042 如图 2 及图 7 所示, 所述中层 33 的上部设有一圈卷边 331, 卷边 331 延伸至中层 33 的敞口边缘并嵌于外壳 31, 煲胆 2 放置于中层 33 内。所述底托 32 底部通常有三个分开 的突出部位或装有 3 个支撑脚 321, 所述支撑脚 321 的造型可有多种变形, 倘若对本实用新 型的支撑部位各种改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及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 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 ; 底部亦可不设置。
19、支撑脚 321 或突 出部位。如图 7 所示, 所述中层 33 内壁装设有发热元件 332, 所述发热元件 332 内通常包括 通电发热部件和绝缘部件, 如 calrod 加热元件或云母发热元件等 ; 发热元件 332 也可装在 其他位置, 如安装在底托 32 和中层 33 之间等。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元件安装的位置 及所采用的发热元件类型的各种改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且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 0043 如图 2 所示, 所述外壳 31 通常装有温度调控装置 311, 以便使用者调适发热元件 332。例如, 通常旋钮上至少。
20、有开关设置, 如做进一步改进会增加 “高温” 和 “低温” 两种设 置, 甚至更先进的可增加高低温交替发热设置, 例如, 但不限制于, 扭转旋钮使温控器通电 (从外部不可见) 从而使发热元件 332 按照使用者所选的温度对煲胆 2 发热。 0044 如图 2 所示, 所述煲胆 2 通常中空内陷, 开口边缘有一圈凸起的裙边, 中空部分可 以盛置食物。煲胆 2 的形状和尺寸通常会对应所述中层 33 的形状和尺寸, 以更好地靠近中 层 33 的发热元件 332 来受热。煲胆 2 通常由瓷器或陶器制成, 亦可由其他材质压制而成, 如搪瓷等具有同等功能或作用的材质, 倘若其改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
21、围及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 此外, 煲 胆 2 能够从煲体 3 内轻松取出清洗, 而不用使煲体 3 和发热元件以及其他通电零部件浸水 或接触清洁剂。 说 明 书 CN 202874955 U 5 4/6 页 6 0045 如图 5 所示, 所诉煲盖 13 的形状与尺寸通常与煲胆 2 的相符, 煲盖 13 通常能全 部或至少部分放置于煲胆 2 上边缘的凹边上以覆盖煲胆 2。例如, 煲盖 13 为与煲体 3 相配 合的椭圆形或圆形, 而相关变化或改动都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 之内。煲盖 13 通常由玻璃制成, 但也可为其。
22、他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制成, 例如聚化材料等 具有相同功能的材料, 倘若采用其它材料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及属于本实用新 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亦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 内。此外, 煲盖上设有排气孔 131 通气, 数量通常为一个或两个, 而相关变化或改动都将涵 盖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如图 2 所示, 煲盖 13 上壁设置有中空的 提手 12 及活动扣紧机构。 0046 如图 2、 图 3 及图 6、 图 9 所示, 所述活动扣紧机构包括 : 0047 第一伸缩杆 112 及第二伸缩杆 112, 两伸缩杆 112 的内端相对压有弹簧 。
23、113 ; 两内 端底部分别设有向伸缩杆 112 内端方向倾斜的斜面 1122, 顶部分别设置有凸块 1121 ; 两伸 缩杆 112 通常由聚化材料制成, 如塑料, 也可由其他具有同等功能的材质制成, 只要具备同 等功能将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内。 一辅助连杆114, 设于两伸缩 杆 112 的下方, 其中部对应所述两斜面 1122 设有两斜块 1141 ; 所述辅助连杆 114 的两侧端 部分别设有凹位 1143, 所述凹位 1143 的具体位置和深浅无特别限制, 只要具备同等功能将 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内。在凹位 1143 内侧的辅助连杆 114。
24、 上 对应伸缩杆 112 设置有限位孔 1142, 伸缩杆 112 外端穿过对应的限位孔 1142, 限位孔 1142 的设置有助于压紧伸缩杆 112。两伸缩杆 112 的外端分别覆盖对应的凹位 1143 ; 且当按钮 下压伸缩杆至极限位 (即两伸缩杆 112 内端凸块 1121 相触后) , 其最外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 大于两凹位 1143 之间的水平距离 ; 0048 一按钮111, 设于两伸缩杆112的上方, 其底部内陷有凹槽, 所述两伸缩杆112的凸 块 1121 嵌入凹槽内。 0049 如图 3、 图 5 及图 6、 图 9 及图 11 所示, 所述提手 12 通过螺丝联接固定在煲盖 。
25、13 上壁, 在联接位置上配置有密封粒 15, 这样既能防止在该联接位置上泄漏蒸汽或食物汤汁, 又能有效避免由于煲盖弧度不均引致的煲盖与提手无法吻合接触这一情况的出现。 提手12 由第一壳体 121 与第二壳体 121 组成, 两壳体 121 通过组合面上的定位柱 12111 与定位孔 12112, 及定位槽 12141 与定位条 12142 组成一体。提手 12 通常由聚化材料制成, 如塑料, 也可由其他具有同等功能的材质制成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倘若其改动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所述活 动扣紧机构内置于提手 12, 所述提。
26、手 12 的顶部垂直开设一通孔, 按钮 111 活动设于该通孔 中 ; 按钮 111 通常由聚化材料制成, 如塑料, 也可由其他具有同等功能的材质制成而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倘若其改动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在提手 12 左右的尾端斜面 1213 对应所述凹位 1143 的位置分别设有开孔。第一壳体 121 与第二壳体 121 对应两伸缩杆 112 分别设置有两压紧 平面 1212, 两伸缩杆 112 置于对应的压紧平面 1212 之间, 压紧平面 1212 以及辅助连杆 114 的两侧端的限位孔 1142 有助于加强固定伸缩杆。
27、 112。 0050 如图 2 至 4 及图 10 所示, 所述把手 4 包括固定于煲体 3 外壁的固定块 411 及 U 型 推块 412。把手 4 的构件通常由聚化材料制成, 如塑料等, 也可由其他具有同样功能的材质 说 明 书 CN 202874955 U 6 5/6 页 7 制成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倘若其改动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 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所述固定块 411 设有一敞口向上的容腔 4111 及沿煲体 3 径向贯设于容腔外侧壁的滑槽 4112 ; 所述 U 型推块 412 水平滑动设于滑 槽, 并且其闭合端与容腔 4111 内。
28、壁压有复位弹簧 413, 开口端凸出于滑槽 ; 滑槽所在的固定 块 411 外端延伸出连接部 414, 扣紧柄 42 铰接于连接部 414 并可顶抵 U 型推块 412 的开口 端。所述扣紧柄 42 设有两个压紧部, 其一为扣紧柄 42 的自由端部 421, 另一为用于压紧煲 盖 13 边缘的曲部 422。所述凹位 1143 干涉入对应的扣紧柄 42 的自由端部 421 的运动轨迹 中, 煲盖 13 边缘干涉入曲部 422 的运动轨迹中 ; 所述扣紧柄 42 通常由金属条制成, 也可由 其他材料制成, 形状通常如图 1 所示, 但不仅限于此材料及形状, 只要具备同等功能则亦涵 盖在本实用新型的。
29、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内。如图 7 所示, 扣紧柄 42 与连接部 414 的连 接端为开口部, 所述连接部 414 对应扣紧柄 42 开口部的两个端部 423 分别设有相对的两个 开孔 4141 ; 将开口部的两端部 423 向两边掰开, 然后插入相应开孔 4141 中, 利用扣紧柄 42 自动复位性质使两端部 423 分别扣紧在连接部 414 的两开孔 4141 中。把手 4 还包括包裹 固定块 411 及 U 型推块 412 的把手外壳 43。 0051 活动扣紧机构内和把手内起收缩和复位弹开作用的元件通常会采用弹簧作为优 选, 如有其他尺寸不限, 材料不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弹性元件亦可采。
30、用, 倘若其改动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及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 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 0052 如图 2 及图 7 所示, 煲体 3 的铝中层 33 内壁上设置有凸部 5, 用于固定煲胆 2, 不 让煲胆 2 在煲体 3 内左右移动, 其数量通常为 4 个, 但不限于 4 个, 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的精神和范围及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亦涵盖在本实用新型 的范围内。 0053 如图 5、 图 6 及图 8 所示, 煲盖 13 边缘包裹设有一层密封圈 14, 此密封圈 14 通常 用硅胶制成, 也可用其他起同样作用的材料制成,。
31、 其形状为椭圆形, 截面形状如图 8 所示, 若相关材料与形状的改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及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 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 则亦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密封圈 14 为一闭合的圈体, 其内 侧对应煲盖 13 边缘设有一圈槽位 141 ; 利用密封圈 14 的弹性可使密封圈 14 的槽位 141 对 准煲盖 13 边缘进行套合, 最终将密封圈 14 全部套合在煲盖 13 边缘上, 并形成密封圈 14 紧 密包裹煲盖 13 边缘的状态。此密封圈 14 能密封蒸汽, 避免流体类食物的外流, 增加压力, 使食物能够均匀受热, 更好地保持食物营养, 节能省电, 且作为优选情况, 。
32、密封圈 14 可拆下 来清洗, 操作方便卫生。 0054 如图 3 及图 9 所示, 在实际应用时, 盖合煲盖 13, 然后将扣紧柄 42 的自由端部 421 沿着伸缩杆 112 的尾端斜面 1213 的开孔轻轻用力往下按, 则两伸缩杆 112 的凸块 1121 和 斜面 1122 沿辅助连杆 114 的斜面 1141 滑动以收缩, 扣紧柄 42 的自由端 421 扣入凹位 1143 后, 伸缩杆 112 在弹簧 113 的复位作用下, 两伸缩杆 112 分别向外伸出, 两外端再次覆盖凹 位 1143 且穿过扣紧柄 42。从而形成扣紧柄 42 压紧煲盖状态, 煲盖 13 压紧煲胆 2, 且扣紧。
33、 柄 42 的曲部 422 压紧煲盖 13 边缘。当需打开煲盖 13 时, 可按压按钮 111, 使两伸缩杆 112 分别通过各自的斜面 1122 沿斜块 1141 收缩, 两伸缩杆 112 的外端不再覆盖凹位, 此时, 把 手 4 内的复位弹簧 413 在复位作用下推动 U 型推块 412 使其作用于扣紧柄 42, 从而使扣紧 说 明 书 CN 202874955 U 7 6/6 页 8 柄 42 从凹位 1143 中自动弹出, 然后即可轻松提起煲盖 3。 0055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
34、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 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说 明 书 CN 202874955 U 8 1/10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9 2/10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0 3/10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1 4/10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2 5/10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3 6/10 页 14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4 7/10 页 15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5 8/10 页 16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6 9/10 页 17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7 10/10 页 18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74955 U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