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电蒸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捷电蒸锅.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9158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4.24 CN 202891580 U *CN202891580U* (21)申请号 201220477162.0 (22)申请日 2012.09.19 A47J 27/05(2006.01) (73)专利权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0118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新沙北路 12 号 (72)发明人 朱泽春 朱广 崔卫民 杨夫健 (54) 实用新型名称 便捷电蒸锅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电蒸锅, 包括设有 机座和蒸笼组件, 蒸笼组件放置在机座上, 机座上 设有加热装置, 蒸笼组件包括上蒸笼和下蒸。
2、笼, 上 蒸笼和下蒸笼相互套接, 所述上蒸笼的上部设有 第一套接部, 下部设有第二套接部 ; 所述下蒸笼 的上部设有第三套接部 ; 所述第一套接部和第二 套接部均可与第三套接部套接。 如此, 上蒸笼可以 实现正反套接在下蒸笼上, 当用户需要蒸制大分 量食物 (例如 : 整鸡) 时, 上蒸笼的第一套接部套接 在第三套接部上, 即下蒸笼正放, 上蒸笼反放, 使 得上、 下蒸笼的两个上部组成较大的食物放置空 间, 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了电蒸锅的使用价值。进 一步地, 上、 下蒸笼通过卡持连接, 其结构简单, 且 上、 下蒸笼的取放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
3、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91580 U CN 202891580 U *CN202891580U* 1/1 页 2 1. 一种便捷电蒸锅, 包括设有机座和蒸笼组件, 蒸笼组件放置在机座上, 机座上设有加 热装置, 蒸笼组件包括上蒸笼和下蒸笼, 上蒸笼和下蒸笼相互套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蒸 笼的上部设有第一套接部, 下部设有第二套接部 ; 所述下蒸笼的上部设有第三套接部 ; 所 述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均可与第三套接部套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捷电蒸锅, 其特。
4、征在于 : 所述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均包 括内凸沿和外凹槽, 第三套接部包括外凸沿和内凹槽, 外凸沿与外凹槽、 内凸沿与内凹槽相 互卡持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捷电蒸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均包 括凸筋, 第三套接部包括凹槽, 凸筋与凹槽相互卡持连接。 4. 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捷电蒸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蒸笼的笼隔上 还设有放置蛋的圆孔。 5. 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捷电蒸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便捷电蒸锅还包 括上盖, 上盖包括内凹的盖体及密封边, 密封边卡入上蒸笼内。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便捷电。
5、蒸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凹盖体的高度与单个蒸笼的 高度比为 1:21:1。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便捷电蒸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凹盖体的顶部设有透明视窗。 8. 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捷电蒸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笼组件还包括 蒸板, 蒸板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下蒸笼下。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便捷电蒸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板上设有放置蛋的圆孔。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便捷电蒸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笼的上、 下围边高度相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91580 U 1/4 页 3 便捷电蒸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
6、涉及家庭用厨房炊具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便捷的电蒸锅。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电蒸锅通过包括机座、 蒸笼, 蒸笼按顺序放置在机座上。然而, 相邻 蒸笼形成的食物放置空间相对固定, 用户无法根据食物分量的多少改变食物放置空间的大 小, 人们无法蒸制大分量的食物, 使得电蒸锅使用受到较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便捷的电蒸锅。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5 一种便捷电蒸锅, 包括设有机座和蒸笼组件, 蒸笼组件放置在机座上, 机座上设有 加热装置, 蒸笼组件包括上蒸笼和下蒸笼, 上蒸笼和下蒸笼相互套接, 所。
7、述上蒸笼的上部设 有第一套接部, 下部设有第二套接部 ; 所述下蒸笼的上部设有第三套接部 ; 所述第一套接 部和第二套接部均可与第三套接部套接。 0006 所述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均包括内凸沿和外凹槽, 第三套接部包括外凸沿和 内凹槽, 外凸沿与外凹槽、 内凸沿与内凹槽相互卡持连接。 0007 所述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均包括凸筋, 第三套接部包括凹槽, 凸筋与凹槽相 互卡持连接。 0008 所述下蒸笼的笼隔上还设有放置蛋的圆孔。 0009 所述便捷电蒸锅还包括上盖, 上盖包括内凹的盖体及密封边, 密封边卡入上蒸笼 内。 0010 所述内凹盖体的高度与单个蒸笼的高度比为 1:21:1。 00。
8、11 所述内凹盖体的顶部设有透明视窗。 0012 所述蒸笼组件还包括蒸板, 蒸板放置在机座上且位于下蒸笼下。 0013 所述蒸板上设有放置蛋的圆孔。 0014 所述蒸笼的上、 下部高度相等。 0015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 0016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捷电蒸锅, 包括设有机座和蒸笼组件, 蒸笼组件放置在机座上, 机座上设有加热装置, 蒸笼组件包括上蒸笼和下蒸笼, 上蒸笼和下蒸笼相互套接, 所述上蒸 笼的上部设有第一套接部, 下部设有第二套接部 ; 所述下蒸笼的上部设有第三套接部 ; 所 述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均可与第三套接部套接。如此, 上蒸笼可以实现正反套接在下 蒸笼上, 当用户。
9、需要蒸制大分量食物 (例如 : 整鸡) 时, 上蒸笼的第一套接部套接在第三套接 部上, 即下蒸笼正放, 上蒸笼反放, 使得上、 下蒸笼的两个上部组成较大的食物放置空间, 满 足用户需求, 提升了电蒸锅的使用价值。进一步地, 上、 下蒸笼通过卡持连接, 其结构简单, 且上、 下蒸笼的取放方便。 说 明 书 CN 202891580 U 2/4 页 4 0017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捷电蒸锅还包括上盖, 上盖包括内凹的盖体及密封边, 密封边 卡入上蒸笼内。如此, 无论是蒸笼正放还是反放, 上盖的密封边都可以实现扣合密封。 0018 本实用新型所述笼隔上还设有放置蛋的圆孔。 实现蒸蛋的功能没进一步提升电。
10、蒸 锅的应用价值。同样道理, 所述蒸板上设有放置蛋的圆孔。 0019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凹盖体的高度与单个蒸笼的高度比为1:21:1。 如此, 当蒸笼反 放时, 上盖与蒸隔也能形成一个放置食物的空间, 拓展了上盖的用途, 节约成本。 0020 此外,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笼上、 下部高度相等。 如此, 用户可以随意放置蒸笼, 而避 免传统蒸笼需要依次放置的繁琐操作。 附图说明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 002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便捷电蒸锅蒸第一实施方式上蒸笼正装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2 为图 1 的蒸笼安装分解图 ; 0024 图 3 为图 2 的局部放大。
11、图 ; 0025 图 4 为图 1 上蒸笼反装的结构示意图 ; 0026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便捷电蒸锅蒸第二实施方式蒸笼安装分解图 ; 0027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便捷电蒸锅蒸第三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7 为图 6 的局部放大图 ; 0029 图 8 本实用新型便捷电蒸锅蒸第四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 0031 10、 便捷电蒸锅 ; 11、 机座 ; 111、 蒸汽产生腔 ; 112、 加热装置 ; 113、 凸沿 ; 12、 蒸笼 组件 ; 121、 上部 ; 122、 下部 ; 123、 笼隔 ; 124、 下蒸笼 ;。
12、 1241、 外凸沿 ; 1242、 内凹槽 ; 125、 上蒸 笼 ; 1251、 内凸沿 ; 1252、 外凹槽 ; 13、 上盖 ; 14、 第一套接部 ; 15、 第二套接部 ; 16、 第三套接 部 ; 17、 第四套接部 ; 21、 凹槽 ; 22、 凸筋 ; 23、 圆孔 ; 30、 便捷电蒸锅 ; 31、 蒸板 ; 311、 圆孔 ; 32、 盖体 ; 33、 密封边 ; 40、 便捷电蒸锅。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3 实施方式一 : 0034 请一并参阅图1、 图2及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捷电蒸锅的第一实施方。
13、式, 所 述便捷电蒸锅 10 包括设有机座 11、 蒸笼组件 12 和上盖 13, 蒸笼组件 12 放置在机座 11 上, 机座 11 上设有加热装置 112, 蒸笼组件 12 包括上蒸笼 125 和下蒸笼 124, 上蒸笼 125 和下 蒸笼 124 相互套接。所述上蒸笼 125 的 121 上部设有第一套接部 14, 下部 122 设有第二套 接部15 ; 所述下蒸笼124的上部121设有第三套接部16 ; 所述第一套接部14和第二套接部 15 均可与第三套接部 16 套接。上盖 13 扣合在上蒸笼 125 上。 0035 所述机体 11 还包括蒸汽产生腔 111, 加热装置 112 设在。
14、蒸汽产生腔 111 内。机座 11 的周缘设有凸沿 113。下蒸笼 124 经凸沿 113 放置在机座 11 上。 0036 所述下蒸笼124的下部122设有第四套接部17, 下蒸笼124经第四套接部17和凸 沿 113 放置在机座 11 上。所述第一套接部 14 和第二套接部 15 均包括内凸沿 1251 和外凹 说 明 书 CN 202891580 U 3/4 页 5 槽 1252, 第三套接部 16 和第四套接部 17 均包括外凸沿 1241 和内凹槽 1242, 外凸沿 1241 与外凹槽 1252、 内凸沿 1251 与内凹槽 1242 相互卡持连接。 0037 请参阅图 4, 使用。
15、所述便捷电蒸锅 10 蒸制大量食物时, 下蒸笼 124 的下部经凸沿 113 放置在机体 11 上, 上蒸笼 125 反过来由第一套接部 14 的内凸沿 1251 和外凹槽 1252 卡持第三套接部 16 的内凹槽 1242 和外凸沿 1241。即上蒸笼的上部与下蒸笼的上部套接 在一起, 如此, 在两个蒸笼的笼隔 123 之间形成了大食物放置空间, 可用于蒸制大分量的食 物。而上蒸笼 125 的笼隔与上盖 13 之间也可形成少量食物蒸制的小空间。 0038 本实用新型的上蒸笼125的第一套接部14和第二套接部15均可与第三套接部16 套接。实现上蒸笼 125 可正反套接在下蒸笼 124 上, 。
16、。实现了大空间蒸制食物的需求, 且该 大空间位于蒸笼的底部, 大分量食物易蒸熟, 进而满足了用户需求, 提升了电蒸锅的使用价 值, 且下蒸笼和上蒸笼可以随便互换, 方便人们的使用。 0039 可以理解, 所述下蒸笼和上蒸笼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那么这种非本质的变化, 也在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0040 实施方式二 : 0041 请参阅图 5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捷电蒸锅的第二实施方式, 其与第一实施方 式区别在于 : 所述第一套接部 14 和第二套接部 15 均包括凸筋 22, 第三套接部 16 和第四套 接部 17 均包括凹槽 21, 凸筋 22 与凹槽 21 相互卡持连接。所述笼隔。
17、 123 上还设有放置蛋的 圆孔 23。 0042 如此, 通过凸筋 22 和凹槽 21 的配合结构, 可实现两个蒸笼的上下互换, 满足大空 间的需求, 结构简单, 安装也方便。 0043 此外, 还设有放置蛋的圆孔 23, 实现蒸蛋煮蛋的功能, 进一步提升该电蒸锅的附加 值, 使得用户使用一台机器可以完成多样菜的制作, 更加便捷。 0044 实施方式三 : 0045 请一并参阅图 6、 图 7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捷电蒸锅的第三实施方式, 该便捷 电蒸锅 30 与便捷电蒸锅 10 的区别在于 : 所述便捷电蒸锅 30 还包括蒸板 31, 蒸板 31 放置 在机座 11 上且位于下蒸笼 1。
18、24 下。 0046 所述便捷电蒸锅 30 的上盖 13 包括内凹的盖体 32 及密封边 33, 密封边 33 即可卡 入上蒸笼 125 的上部 121, 又可以卡入下部 122 内。本实施方式中, 考虑上蒸笼 125 反向安 装时, 上盖 13 与笼隔 123 的放置食物的空间满足范围更广, 设定内凹盖体 32 的高度 d1 与 蒸笼的高度 d2 比为 1:21:1。若该比值小于 1:2, 则, 上蒸笼 125 反向安装时, 上盖 13 与笼 隔 123 形成的食物放置空间仅适用小分量食物, 用户使用频率较低, 容易造成浪费 ; 若该比 值大于 1, 则空间又过大, 上蒸笼 125 正向安装。
19、时, 顶部的大空间蒸制大分量食物, 不易熟。 考虑以上问题, 设定该比值为 2:3。此外, 为方便人们观察食物的蒸制情况, 盖体 32 还可以 设置有透明视窗。 0047 所述蒸板 31 上设有放置蛋的圆孔 311。 0048 本实施方式中, 当蒸笼反放时, 上盖与蒸隔也能形成一个放置食物的空间, 减小蒸 笼的利用, 节约成本。 0049 此外, 密封边 33 卡入上蒸笼 125 的上部 121 或下部 122 内, 如此, 无论是蒸笼正向 或反向安装, 上盖都可以很好的密闭蒸笼, 避免热量散失。 说 明 书 CN 202891580 U 4/4 页 6 0050 实施方式四 : 0051 请。
20、参阅图 8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捷电蒸锅的第四实施方式, 该便捷电蒸锅 40 与便捷电蒸锅 30 的区别在于 : 所述上、 下蒸笼 (125、 124) 的上、 下部 (121、 122) 高度相等。 0052 如此, 用户可以随意放置蒸笼, 而避免传统蒸笼需要依次放置的繁琐操作。 进一步 提升了其便捷性能。 说 明 书 CN 202891580 U 1/4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91580 U 2/4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91580 U 3/4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91580 U 4/4 页 10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89158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