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17579.8 (22)申请日 2016.07.08 (73)专利权人 芦秀娥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二环西 路康宏小区19幢1单元703室 (72)发明人 芦秀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代理人 罗东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7/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具有。
2、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由铜铸造而成, 其特征在于, 由锅沿、 火锅区和烧烤区组成, 所述 的火锅区为上表面开口、 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 的倒圆台; 所述的锅沿设置在火锅区上表面周围 且与火锅区上表面共面; 所述的烧烤区为下表面 开口的圆台, 烧烤区设置在火锅区下表面中心开 设的圆孔上, 所述的烧烤区上、 下表面分别与火 锅区上、 下表面共面。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处热 源两处使用, 节约了能源; 本实用新型烧烤区上 表面上设有凹槽, 防止烧烤油顺淌入火锅内, 影 响口味及防止食物在烧烤时滑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261427 U 2017.06.20 CN 20。
3、6261427 U 1.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由铜铸造而成, 其特征在于, 由锅沿、 火锅区和烧 烤区组成, 所述的火锅区为上表面开口、 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的倒圆台; 所述的锅沿设置 在火锅区上表面周围且与火锅区上表面共面; 所述的烧烤区为下表面开口的圆台, 烧烤区 设置在火锅区下表面中心开设的圆孔上, 所述的烧烤区上、 下表面分别与火锅区上、 下表面 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锅沿边 缘设有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折边和 锅沿的夹角为90-170度。 4.根据权利。
4、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烧烤区 上表面上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火锅区 上表面的直径和下表面直径的比例为76:63;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的直径和下表面的直径 的比例为32:37;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的直径和火锅区上表面的直径的比例为8: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锅区上 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80m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61427 U 2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
5、厨具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锅具多数仅具有一种功能, 有的只能用于火锅, 有的只能用于烧烤, 还有的 仅能用于蒸煮或炒菜, 功能较为单一, 不能满足餐饮行业发展的需求。 现有的锅具在装盛的 比较满时, 使用者在端盛时容易发生滑落, 造成食材的泼洒从而造成浪费, 严重时还有可能 发生烫伤。 0003 现有技术中的同时适用于火锅和烧烤的锅具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采用多层结 构, 一种是一半火锅一半烧烤。 多层结构的锅具, 每层分层加热, 同时实现火锅和烧烤的功 能, 此种锅具结构复杂、 生产制造成本高, 使用时需要分层加热, 能耗较高。 采用。
6、火锅和烧烤 各占一半的锅具, 由于火锅和烧烤对温度的需求各不相同, 采用相同火力对分成两半的同 一锅食物加热, 要么会造成火力太大, 火锅溢锅的现象, 要么会造成火力太小, 烧烤速度太 慢的现象。 同时, 因为要将一口锅分成两半, 对锅的生产制造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火锅和烧烤功 能的锅具。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由铜铸造而成, 由锅沿、 火锅区和烧烤区组成, 所述的火锅区为上表面开口、 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的倒圆台; 所述的锅沿设置在火锅区 上表面周。
7、围且与火锅区上表面共面; 所述的烧烤区为下表面开口的圆台, 烧烤区设置在火 锅区下表面中心开设的圆孔上, 所述的烧烤区上、 下表面分别与火锅区上、 下表面共面。 0007 所述的锅沿边缘设有折边。 0008 所述的折边和锅沿的夹角为90-170度。 0009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上设有凹槽。 0010 所述的火锅区上表面的直径和下表面直径的比例为76:63;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 的直径和下表面的直径的比例为32:37;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的直径和火锅区上表面的直 径的比例为8:19。 0011 所述火锅区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80mm。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 本实用新型由铜铸造而成, 生产制造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能够同时满足使用者对 火锅和烧烤的需求;(3) 本实用新型烧烤区设在中间, 火锅区围在烧烤区周围, 充分考虑了 不同料理方式对火力的需求, 最大化的利用了能源;(4) 本实用新型锅沿边缘设有折边, 很 好的克服了现有锅具在端盛时容易滑落的技术问题;(5)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处热源两处 使用, 节约了能源;(6) 本实用新型烧烤区上表面上设有凹槽, 防止烧烤油顺淌入火锅内, 影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261427 U 3 响口味及防止食物在烧烤时滑落。 附图说明 0013 。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5 图中: 1-锅沿, 2-火锅区, 3-凹槽, 4-烧烤区, 5-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 受实施例所限制。 0017 实施例1 0018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由铜铸造而成, 由锅沿、 火锅区和烧烤区组成, 所述的火锅区为上表面开口、 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的倒圆台; 所述的锅沿设置在火锅区 上表面周围且与火锅区上表面共面; 所述的烧烤区为下表面开口的圆台, 烧烤区设置在火 锅区下表面中心开设的圆孔上, 所述的烧烤区上、 下表面分别。
10、与火锅区上、 下表面共面。 0019 所述的锅沿边缘设有折边。 0020 所述的折边和锅沿的夹角为90度。 0021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上设有凹槽。 0022 所述的火锅区上表面直径为380mm, 下表面直径为315mm;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直 径为160mm, 下表面直径为185mm。 0023 所述火锅区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80mm。 0024 实施例2 0025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由铜铸造而成, 由锅沿、 火锅区和烧烤区组成, 所述的火锅区为上表面开口、 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的倒圆台; 所述的锅沿设置在火锅区 上表面周围且与火锅区上表面共面; 所述的烧烤区为下表面开口。
11、的圆台, 烧烤区设置在火 锅区下表面中心开设的圆孔上, 所述的烧烤区上、 下表面分别与火锅区上、 下表面共面。 0026 所述的锅沿边缘设有折边。 0027 所述的折边和锅沿的夹角为170度。 0028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上设有凹槽。 0029 所述的火锅区上表面直径为190mm, 下表面直径为157.5mm;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 直径为80mm, 下表面直径为92.5mm。 0030 所述火锅区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0mm。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261427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261427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26142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