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杯.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786333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07632.5

申请日:

20160105

公开号:

CN205306626U

公开日:

2016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19/22

主分类号:

A47G19/22

申请人:

代剑

发明人:

代剑

地址:

252004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青年林街20号内3号楼2单元402室

优先权:

CN20162000763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戴凤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包括杯盖、杯体和杯座;杯体包括内胆和包覆在内胆外侧的外壳,内胆中下部设有滤水片,滤水片上设有滤水孔;外壳的两端分别与杯盖和杯座固定;杯盖上设有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按钮,排气连杆、排气弹簧和排气封片,排气按钮与排气连杆相连,排气连杆与排气封片相连,排气弹簧套在排气连杆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起到防摔、防滑的作用;通过在外壳两端设有螺旋丝扣,将外壳与杯盖、杯座相固定,避免了在扭动杯盖时产生扭力对玻璃内胆造成损坏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1)、杯体(2)和杯座(3);所述杯体(2)包括内胆(10)和包覆在内胆外侧的外壳(9),所述内胆(10)中下部设有滤水片(11),所述滤水片(11)上设有滤水孔(11-1);所述外壳(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杯盖(1)和杯座(3)固定;所述杯盖(1)上设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按钮(5),排气连杆(6)、排气弹簧(7)和排气封片(8),所述排气按钮(5)与所述排气连杆(6)相连,排气连杆(6)与所述排气封片(8)相连,所述排气弹簧(7)套在所述排气连杆(6)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水组件,所述隔水组件包括隔水片(12)、立柱(13)和高低按钮(15);所述隔水片(12)位于所述滤水片(11)上部,所述立柱(13)一端穿过滤水片(11)与所述隔水片(12)相连,另一端与设置在杯座(3)底部的高低按钮(15)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胶套(14),所述防水胶套(14)为中部凸起的圆形片状体结构,包覆在杯座(3)内部上方和高低按钮(15)上方;所述防水胶套(14)上设有密封圈(1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包括上套杆(13-1)、下套杆(13-2)、中柱(13-3)和立柱弹簧(13-4),所述上套杆(13-1)和下套杆(13-2)均为中空圆形柱状体结构,所述下套杆(13-2)位于上套杆(13-1)下部且下套杆(13-2)直径大于上套杆(13-1);所述中柱(13-3)两端均设有螺旋丝扣,所述立柱弹簧(13-4)套在所述中柱(13-3)外部;所述中柱(13-3)位于上套杆(13-1)和下套杆(13-2)的中部,且一端穿过滤水片(11)和隔水片(12),通过紧固螺丝(13-5)固定在隔水片(12)上;另一端通过紧固螺丝(13-5)固定在下套杆(13-2)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按钮(15)为圆形两段按钮,位于杯座(3)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0)包括内壁(10-1)和外壁(10-2),所述内壁(10-1)套在外壁(10-2)中,内壁(10-1)与外壁(10-2)之间为真空结构(10-3);所述内壁(10-1)的表面设有温感变色层(17),所述外壁(10-2)的表面设有温度对比条(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上设有竖向的透明视窗(1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0)为玻璃内胆,所述外壳(9)为塑料外壳或金属外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1)内部设有止水胶圈(4),所述内胆(10)与所述外壳(9)之间设有防滑胶圈(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具,目前人们应用的水杯多为一端 封闭的筒状体结构,为了便于携带饮料,人们设计了杯盖,通过螺旋丝扣拧 在杯口的便携式水杯,但是对于想喝热饮或冷饮的人们来说,这种杯子保温 性能差,不能满足人们长时间保温的需要,用这种杯子冲调饮料时,无法控 制冲调饮料的溶解速度和浓度。

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杯分为金属内胆和玻璃内胆,金属内胆在使用的过程 中容易出现锈蚀,影响使用;玻璃内胆的中空部位通常都是采用抽干空气的 真空设置,现有技术的杯盖,在放入热水冲茶后,在杯体内部饮料降温后, 会产生负压,导致杯盖不容易拧开;现有技术的杯盖与玻璃内胆的连接是通 过杯盖与玻璃内胆螺纹丝扣连接,在扭动杯盖时产生的扭力,极易和真空的 负压力结合,损害玻璃内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包括杯盖、杯体和杯座;

所述杯体包括内胆和包覆在内胆外侧的外壳,所述内胆中下部设有滤水 片,所述滤水片上设有滤水孔;所述外壳的两端通过螺旋丝扣分别与所述杯 盖和杯座旋转固定;

所述杯盖上设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按钮,排气连杆、排 气弹簧和排气封片,所述排气按钮与所述排气连杆相连,排气连杆与所述排 气封片相连,所述排气弹簧套在所述排气连杆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隔水组件,所述隔水组件包括隔 水片、立柱和高低按钮;

所述隔水片位于所述滤水片上部,所述立柱一端穿过滤水片与所述隔水 片相连,另一端与设置在杯座底部的高低按钮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水胶套,所述防水胶套为中部 凸起的圆形片状体结构,包覆在杯座内部上方和高低按钮上方;所述防水胶 套上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包括上套杆、下套杆、中柱和 立柱弹簧,所述上套杆和下套杆均为中空圆形柱状体结构,所述下套杆位于 上套杆下部且下套杆直径大于上套杆;

所述中柱两端均设有螺旋丝扣,所述立柱弹簧套在所述中柱外部;所述 中柱位于上套杆和下套杆的中部,且一端穿过滤水片和隔水片,通过紧固螺 丝固定在隔水片上;另一端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下套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低按钮为圆形两段按钮,位于杯 座中部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套 在外壁中,内壁与外壁之间为真空结构;所述内壁的表面设有温感变色层, 所述外壁的表面设有温度对比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竖向的透明视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为玻璃内胆,所述外壳为塑料 外壳或金属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盖内部设有止水胶圈,所述内胆 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防滑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通过在内胆外面设置外壳,起到防摔、防 滑的作用;通过在外壳两端设有螺旋丝扣,将外壳与杯盖、杯座相固定,避 免了在内胆上设置螺旋丝扣;本实用新型在扭动杯盖时产生的扭力,不会对 玻璃内胆造成影响;通过设置排气组件,按动排气按钮,连接排气连杆推开 排气封片,使杯体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连接,平衡杯体内外气压差;

通过高低按钮调节滤水片与隔水片的位置,达到控制杯体内饮料浓度的 效果;

通过设置温感变色层、温度对比条和透明视窗,方便检测杯体内的温度, 同时通过透明视窗可以观察杯体内的水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水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水杯中排气组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水杯中隔水组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滤水片结构图。

图中:1:杯盖;2:杯体;3:杯座;4:止水胶圈;5:排气按钮;6: 排气连杆;7:排气弹簧;8:排气封片;9:外壳;10:内胆;10-1:内壁; 10-2:外壁;10-3:真空结构;11:滤水片;11-1:滤水孔;12:隔水片;13: 立柱;13-1:上套杆;13-2:下套杆;13-3:中柱;13-4:立柱弹簧;13-5: 紧固螺丝;14:防水胶套;15:高低按钮;16:密封圈;17:温度变色层; 18:温度对比条;19:透明视窗;20:防滑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 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杯,包括杯盖1、杯体2和杯座3;

杯盖1为顶部封闭的筒状体,筒状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丝扣,筒状体的 内底面设有圆环状的止水胶圈4;杯盖的中间位置设有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 括排气按钮5,排气连杆6、排气弹簧7和排气封片8,排气按钮5为圆形片 状体,位于杯盖1顶部中央位置,排气连杆6与排气按钮5相连,排气连杆6 为柱状体结构,位于排气按钮5下方;排气封片8与排气连杆6相连,排气 封片8为圆形片状体,位于排气连杆6下方,排气弹簧7套在排气连杆6外 部;使用时,向下按动排气按钮5,通过排气连杆6带动排气封片8向下运动, 产生的位移使杯体2内部与外界连通,方便排气;松开排气按钮5,在排气弹 簧7的作用下,排气封片8自动复位,将杯体2与外界封闭,便于杯体保温。

杯体2为筒状体结构,包括内胆10和包覆在内胆外侧的外壳9;外壳9 的两端设有螺旋丝扣,外壳9通过螺旋丝扣与杯盖1旋转固定,外壳9的外 壁上设有竖向的透明视窗19,方便观察内胆的水位;在靠近杯盖1的一端, 外壳9与内胆10之间设有圆环状的防滑胶圈20,通过防滑胶圈20将内胆10 固定在外壳9上,通过防滑胶圈20将内胆10与外壳9连为一体;上述结构 的设计保证了在内胆上不设有螺旋丝扣,避免了杯盖在扭动过程中对内胆10 的损伤,同时,外壳9为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对内胆10起到保护作用;当 内胆10损坏后可直接更换内胆,而不直接弃用水杯,降低了使用成本。

内胆10为玻璃内胆,包括内壁10-1和外壁10-2,内壁10-1套在外壁10-2 中,内壁10-1与外壁10-2之间为真空结构10-3;内壁10-1的表面设有温感 变色层17,外壁10-2的表面设有温度对比条18。使用时,当导入饮料时,通 过温感变色层17检测内胆中饮料的温度,并通过外壁10-2上的温度对比条 18来判断内胆内饮料的温度,通过透明视窗19进行观察;方便使用者得知杯 体温度,避免饮料过烫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内胆10中下部设有滤水片11,滤水片11为圆形片状体,滤水片11上均 布设有滤水孔11-1;杯体内还设有隔水组件,隔水组件包括隔水片12、立柱 13和高低按钮15;隔水片12为圆形片状体,位于滤水片11上部;立柱13 为柱状体结构,立柱13一端穿过滤水片11与隔水片12相连,另一端与设置 在杯座3底部的高低按钮15相接触。立柱13包括上套杆13-1、下套杆13-2、 中柱13-3和立柱弹簧13-4,上套杆13-1和下套杆13-2均为中空圆形柱状体 结构,下套杆13-2位于上套杆13-1下部且下套杆13-2直径大于上套杆13-1; 中柱13-3两端均设有螺旋丝扣,立柱弹簧13-4套在中柱13-3外部;中柱13-3 位于上套杆13-1和下套杆13-2的中部,且一端穿过滤水片11和隔水片12, 通过紧固螺丝13-5固定在隔水片12上;另一端通过紧固螺丝13-5固定在下 套杆13-2上。

杯座3为底部封闭的筒状体结构,筒状体结构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丝扣, 通过螺旋丝扣将杯座3与杯体2的底部相连。杯座3上设有高低按钮15,高 低按钮15为圆形两段按钮,位于杯座3的中部。杯座3的内壁上设有防水胶 套,防水胶套14为中部凸起的圆形片状体结构,包覆在杯座3内部上方和高 低按钮15上方;防水胶套14上设有圆环状密封圈16;圆环状密封圈16将内 胆的外壁10-2与外壳内壁之间密封,进一步防止了水进入到外壳与内胆外壁 之间的间隙内。

使用时,旋开杯座3,在杯座3内加入茶叶,旋转固定杯座3,旋开杯盖 1,从杯体2上部加水,通过按动高低按钮15通过立柱13将隔水片12顶起, 方便水通过滤水片11进入到内胆10的下部区域内;当茶水泡好后倒置杯体2 将水进行滤水片11与杯盖之间的区域内,按动高低按钮15,通过立柱13、 隔水片12封闭滤水片;通过旋开杯座3直接取出剩余的茶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通过在内胆外面设置外壳,起到防摔、防 滑的作用;通过在外壳两端设有螺旋丝扣,将外壳与杯盖、杯座相固定,避 免了在内胆上设置螺旋丝扣;本实用新型在扭动杯盖时产生的扭力,不会对 玻璃内胆造成影响;通过设置排气组件,按动排气按钮,连接排气连杆推开 排气封片,使杯体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连接,平衡杯体内外气压差;通过高 低按钮调节滤水片与隔水片的位置,达到控制杯体内饮料浓度的效果;通过 设置温感变色层、温度对比条和透明视窗,方便检测杯体内的温度,同时通 过透明视窗可以观察杯体内的水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 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水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水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水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杯.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07632.5 (22)申请日 2016.01.05 A47G 19/22(2006.01) (73)专利权人 代剑 地址 252004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青年林 街 20 号内 3 号楼 2 单元 402 室 (72)发明人 代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335 代理人 戴凤仪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杯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 包括杯盖、 杯 体和杯座 ; 杯体包括内胆和包覆在内胆外侧的外 壳, 内胆中下部设有滤水片, 滤水片上设有滤水 孔 ; 外壳的两端分。

2、别与杯盖和杯座固定 ; 杯盖上 设有排气组件, 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按钮, 排气连 杆、 排气弹簧和排气封片, 排气按钮与排气连杆相 连, 排气连杆与排气封片相连, 排气弹簧套在排气 连杆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 起到防摔、 防滑的作用 ; 通过在外壳两端设有螺旋丝扣, 将 外壳与杯盖、 杯座相固定, 避免了在扭动杯盖时产 生扭力对玻璃内胆造成损坏的问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5306626 U 2016.06.15 CN 205306626 U 1.一种水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3、杯盖(1)、 杯体(2)和杯座(3); 所述杯体(2)包括内胆(10)和包覆在内胆外侧的外壳(9), 所述内胆(10)中下部设有滤 水片(11), 所述滤水片(11)上设有滤水孔(11-1); 所述外壳(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杯盖(1) 和杯座(3)固定; 所述杯盖(1)上设有排气组件,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按钮(5), 排气连杆(6)、 排气弹 簧(7)和排气封片(8), 所述排气按钮(5)与所述排气连杆(6)相连, 排气连杆(6)与所述排气 封片(8)相连, 所述排气弹簧(7)套在所述排气连杆(6)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隔水组件, 所述隔水组件包括隔水片 。

4、(12)、 立柱(13)和高低按钮(15); 所述隔水片(12)位于所述滤水片(11)上部, 所述立柱(13)一端穿过滤水片(11)与所述 隔水片(12)相连, 另一端与设置在杯座(3)底部的高低按钮(15)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水胶套(14), 所述防水胶套(14)为 中部凸起的圆形片状体结构, 包覆在杯座(3)内部上方和高低按钮(15)上方; 所述防水胶套 (14)上设有密封圈(1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13)包括上套杆(13-1)、 下套杆 (13-2)、 中柱(13-3)和立柱弹簧(13-4), 所述上套杆(。

5、13-1)和下套杆(13-2)均为中空圆形 柱状体结构, 所述下套杆(13-2)位于上套杆(13-1)下部且下套杆(13-2)直径大于上套杆 (13-1); 所述中柱(13-3)两端均设有螺旋丝扣, 所述立柱弹簧(13-4)套在所述中柱(13-3)外 部; 所述中柱(13-3)位于上套杆(13-1)和下套杆(13-2)的中部, 且一端穿过滤水片(11)和 隔水片(12), 通过紧固螺丝(13-5)固定在隔水片(12)上; 另一端通过紧固螺丝(13-5)固定 在下套杆(13-2)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低按钮(15)为圆形两段按钮, 位于杯 座(3)的中部。 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10)包括内壁(10-1)和外壁(10- 2), 所述内壁(10-1)套在外壁(10-2)中, 内壁(10-1)与外壁(10-2)之间为真空结构(10-3); 所述内壁(10-1)的表面设有温感变色层(17), 所述外壁(10-2)的表面设有温度对比条 (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9)上设有竖向的透明视窗(1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10)为玻璃内胆, 所述外壳(9)为塑 料外壳或金属外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1)内部设有止水胶圈(4)。

7、, 所述内 胆(10)与所述外壳(9)之间设有防滑胶圈(2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06626 U 2 一种水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杯。 背景技术 0002 水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具, 目前人们应用的水杯多为一端封闭的筒 状体结构, 为了便于携带饮料, 人们设计了杯盖, 通过螺旋丝扣拧在杯口的便携式水杯, 但 是对于想喝热饮或冷饮的人们来说, 这种杯子保温性能差, 不能满足人们长时间保温的需 要, 用这种杯子冲调饮料时, 无法控制冲调饮料的溶解速度和浓度。 0003 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杯分为金属内胆和玻璃内胆。

8、, 金属内胆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 现锈蚀, 影响使用; 玻璃内胆的中空部位通常都是采用抽干空气的真空设置, 现有技术的杯 盖, 在放入热水冲茶后, 在杯体内部饮料降温后, 会产生负压, 导致杯盖不容易拧开; 现有技 术的杯盖与玻璃内胆的连接是通过杯盖与玻璃内胆螺纹丝扣连接, 在扭动杯盖时产生的扭 力, 极易和真空的负压力结合, 损害玻璃内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杯。 000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 包括杯盖、 杯体和杯座; 0006 所述杯体包括内胆和包覆在内胆外侧的外壳, 所述内胆中下部设有滤水片, 所述 滤水片上设有滤水孔; 。

9、所述外壳的两端通过螺旋丝扣分别与所述杯盖和杯座旋转固定; 0007 所述杯盖上设有排气组件,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按钮, 排气连杆、 排气弹簧和排 气封片, 所述排气按钮与所述排气连杆相连, 排气连杆与所述排气封片相连, 所述排气弹簧 套在所述排气连杆外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还包括隔水组件, 所述隔水组件包括隔水片、 立柱 和高低按钮; 0009 所述隔水片位于所述滤水片上部, 所述立柱一端穿过滤水片与所述隔水片相连, 另一端与设置在杯座底部的高低按钮相接触。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还包括防水胶套, 所述防水胶套为中部凸起的圆 形片状体结构, 包覆在杯。

10、座内部上方和高低按钮上方; 所述防水胶套上设有密封圈。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立柱包括上套杆、 下套杆、 中柱和立柱弹簧, 所述上套杆和下套杆均为中空圆形柱状体结构, 所述下套杆位于上套杆下部且下套杆直径 大于上套杆; 0012 所述中柱两端均设有螺旋丝扣, 所述立柱弹簧套在所述中柱外部; 所述中柱位于 上套杆和下套杆的中部, 且一端穿过滤水片和隔水片, 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隔水片上; 另一 端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下套杆上。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高低按钮为圆形两段按钮, 位于杯座中部位 置。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306626 U 3。

11、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胆包括内壁和外壁, 所述内壁套在外壁中, 内壁与外壁之间为真空结构; 所述内壁的表面设有温感变色层, 所述外壁的表面设有温度 对比条。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壳上设有竖向的透明视窗。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胆为玻璃内胆, 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或金 属外壳。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杯盖内部设有止水胶圈, 所述内胆与所述外 壳之间设有防滑胶圈。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 通过在内胆外面设置外壳, 起到防摔、 防滑的作用。

12、; 通过在外壳两端设有螺旋丝扣, 将外壳与杯盖、 杯座相固定, 避免了在内胆上设置螺旋丝 扣; 本实用新型在扭动杯盖时产生的扭力, 不会对玻璃内胆造成影响; 通过设置排气组件, 按动排气按钮, 连接排气连杆推开排气封片, 使杯体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连接, 平衡杯体内 外气压差; 0020 通过高低按钮调节滤水片与隔水片的位置, 达到控制杯体内饮料浓度的效果; 0021 通过设置温感变色层、 温度对比条和透明视窗, 方便检测杯体内的温度, 同时通过 透明视窗可以观察杯体内的水位。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水杯结构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水杯中排气。

13、组件结构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水杯中隔水组件结构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滤水片结构图。 0026 图中: 1: 杯盖; 2: 杯体; 3: 杯座; 4: 止水胶圈; 5: 排气按钮; 6: 排气连杆; 7: 排气弹 簧; 8: 排气封片; 9: 外壳; 10: 内胆; 10-1: 内壁; 10-2: 外壁; 10-3: 真空结构; 11: 滤水片; 11- 1: 滤水孔; 12: 隔水片; 13: 立柱; 13-1: 上套杆; 13-2: 下套杆; 13-3: 中柱; 13-4: 立柱弹簧; 13-5: 紧固螺丝; 14: 防水胶套; 15: 。

14、高低按钮; 16: 密封圈; 17: 温度变色层; 18: 温度对比条; 19: 透明视窗; 20: 防滑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 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9 如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

15、公开一种水杯, 包括杯盖1、 杯体2和杯座3; 0030 杯盖1为顶部封闭的筒状体, 筒状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丝扣, 筒状体的内底面设有 圆环状的止水胶圈4; 杯盖的中间位置设有排气组件, 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按钮5, 排气连杆6、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306626 U 4 排气弹簧7和排气封片8, 排气按钮5为圆形片状体, 位于杯盖1顶部中央位置, 排气连杆6与 排气按钮5相连, 排气连杆6为柱状体结构, 位于排气按钮5下方; 排气封片8与排气连杆6相 连, 排气封片8为圆形片状体, 位于排气连杆6下方, 排气弹簧7套在排气连杆6外部; 使用时, 向下按动排气按钮5, 通过排气。

16、连杆6带动排气封片8向下运动, 产生的位移使杯体2内部与 外界连通, 方便排气; 松开排气按钮5, 在排气弹簧7的作用下, 排气封片8自动复位, 将杯体2 与外界封闭, 便于杯体保温。 0031 杯体2为筒状体结构, 包括内胆10和包覆在内胆外侧的外壳9; 外壳9的两端设有螺 旋丝扣, 外壳9通过螺旋丝扣与杯盖1旋转固定, 外壳9的外壁上设有竖向的透明视窗19, 方 便观察内胆的水位; 在靠近杯盖1的一端, 外壳9与内胆10之间设有圆环状的防滑胶圈20, 通 过防滑胶圈20将内胆10固定在外壳9上, 通过防滑胶圈20将内胆10与外壳9连为一体; 上述 结构的设计保证了在内胆上不设有螺旋丝扣, 。

17、避免了杯盖在扭动过程中对内胆10的损伤, 同时, 外壳9为金属外壳或塑料外壳, 对内胆10起到保护作用; 当内胆10损坏后可直接更换 内胆, 而不直接弃用水杯, 降低了使用成本。 0032 内胆10为玻璃内胆, 包括内壁10-1和外壁10-2, 内壁10-1套在外壁10-2中, 内壁 10-1与外壁10-2之间为真空结构10-3; 内壁10-1的表面设有温感变色层17, 外壁10-2的表 面设有温度对比条18。 使用时, 当导入饮料时, 通过温感变色层17检测内胆中饮料的温度, 并通过外壁10-2上的温度对比条18来判断内胆内饮料的温度, 通过透明视窗19进行观察; 方便使用者得知杯体温度, 。

18、避免饮料过烫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0033 内胆10中下部设有滤水片11, 滤水片11为圆形片状体, 滤水片11上均布设有滤水 孔11-1; 杯体内还设有隔水组件, 隔水组件包括隔水片12、 立柱13和高低按钮15; 隔水片12 为圆形片状体, 位于滤水片11上部; 立柱13为柱状体结构, 立柱13一端穿过滤水片11与隔水 片12相连, 另一端与设置在杯座3底部的高低按钮15相接触。 立柱13包括上套杆13-1、 下套 杆13-2、 中柱13-3和立柱弹簧13-4, 上套杆13-1和下套杆13-2均为中空圆形柱状体结构, 下 套杆13-2位于上套杆13-1下部且下套杆13-2直径大于上套杆13-。

19、1; 中柱13-3两端均设有螺 旋丝扣, 立柱弹簧13-4套在中柱13-3外部; 中柱13-3位于上套杆13-1和下套杆13-2的中部, 且一端穿过滤水片11和隔水片12, 通过紧固螺丝13-5固定在隔水片12上; 另一端通过紧固 螺丝13-5固定在下套杆13-2上。 0034 杯座3为底部封闭的筒状体结构, 筒状体结构的内壁上设有螺旋丝扣, 通过螺旋丝 扣将杯座3与杯体2的底部相连。 杯座3上设有高低按钮15, 高低按钮15为圆形两段按钮, 位 于杯座3的中部。 杯座3的内壁上设有防水胶套, 防水胶套14为中部凸起的圆形片状体结构, 包覆在杯座3内部上方和高低按钮15上方; 防水胶套14上设。

20、有圆环状密封圈16; 圆环状密封 圈16将内胆的外壁10-2与外壳内壁之间密封, 进一步防止了水进入到外壳与内胆外壁之间 的间隙内。 0035 使用时, 旋开杯座3, 在杯座3内加入茶叶, 旋转固定杯座3, 旋开杯盖1, 从杯体2上 部加水, 通过按动高低按钮15通过立柱13将隔水片12顶起, 方便水通过滤水片11进入到内 胆10的下部区域内; 当茶水泡好后倒置杯体2将水进行滤水片11与杯盖之间的区域内, 按动 高低按钮15, 通过立柱13、 隔水片12封闭滤水片; 通过旋开杯座3直接取出剩余的茶渣。 003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杯, 通过在内胆外面设置外壳, 起到防摔、 防滑的作用; 通。

21、过在外壳两端设有螺旋丝扣, 将外壳与杯盖、 杯座相固定, 避免了在内胆上设置螺旋丝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306626 U 5 扣; 本实用新型在扭动杯盖时产生的扭力, 不会对玻璃内胆造成影响; 通过设置排气组件, 按动排气按钮, 连接排气连杆推开排气封片, 使杯体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连接, 平衡杯体内 外气压差; 通过高低按钮调节滤水片与隔水片的位置, 达到控制杯体内饮料浓度的效果; 通 过设置温感变色层、 温度对比条和透明视窗, 方便检测杯体内的温度, 同时通过透明视窗可 以观察杯体内的水位。 0037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306626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5306626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5306626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5306626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5306626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