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0783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0783U(21)申请号 201420466230.2(22)申请日 2014.08.19E02D 3/046(2006.01)(73)专利权人李祥莹地址 054001 河北省邢台市高庄桥路79号(72)发明人李祥莹(74)专利代理机构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代理人墨伟(54) 实用新型名称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系统中包括行走机构、夯实机装置及其伺服机构,关键在于:夯实机装置垂直限定在行走机。
2、构的底盘中段、并保持与底盘垂直向相对移动调节的自由度,行走轮分为两组分别借助回转台和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底盘的前、后两端、并保持与底盘的旋转自由度,伺服机构包括设置在夯实机装置两侧的发电机组和液压栈。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是:借助于设置的回转台和旋转驱动机构,在液压支柱的辅助作用下可以实现横、纵向的简单平移、精确定位,大大提高了夯实系统的灵活性、配套机构则决定了系统施工的灵活和独立性、加上高效和精准的夯实参数设置、可以保证土基高质量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
3、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0783 UCN 204080783 U1/1页21.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系统中包括行走机构、夯实机装置(2)及其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夯实机装置(2)垂直限定在行走机构的底盘(1)中段、并保持与底盘(1)垂直向相对移动调节的自由度,行走轮分为两组分别借助回转台(3)和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底盘(1)的前、后两端、并保持与底盘(1)的旋转自由度,伺服机构包括设置在夯实机装置(2)两侧的发电机组(5)和液压栈(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底盘(1)上设有用于定位支撑的液压支柱(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
4、,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台(3)与底盘(1)借助于回转轴(8)和包括压力轴承或向心轴承在内复合轴承组的配合实现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结构中包括固定在底盘(1)上的回转电机(4)、及设在回转轴(8)之间的齿轮传动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是借助液压马达驱动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80783 U1/2页3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可实现阵列式路基夯实作业的专用夯实系统。背景技术0002 通常,路面下的土质路基稳定至少需要经过两三个雨季的自。
5、然沉降才能趋于稳定。没有经过雨季自然沉降而直接进行硬化路面施工的工程时,稳定期完成时间需要58年。目前,新建公路工程的重大瑕疵,往往出现在土质路基的稳定性上。路面沉降、变形、甚至开裂均是因为土质路基长期受压、形变、引起的后果。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强力夯实、外力作用下处理来实现土质路层基密实效果。强力夯实设备中采用激震式或冲击式夯实机装置,以机械震源或液压系统作为动力源,具有良好的机动性、高效性和可控性。现场施工中出现了土质路基的梅花桩施工的改进,对于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保证土质路基的承载、抗性变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缺乏配套设备,是现有公路施工技术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发明内容00。
6、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借助高效的夯实机装置、并配套灵活、机动的行走机构和必要的伺服机构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完成对路面实现阵列强化路基的夯实。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系统中包括行走机构、夯实机装置及其伺服机构,其关键在于:夯实机装置垂直限定在行走机构的底盘中段、并保持与底盘垂直向相对移动调节的自由度,行走轮分为两组分别借助回转台和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底盘的前、后两端、并保持与底盘的旋转自由度,伺服机构包括设置在夯实机装置两侧的发电机组和液压栈。0005 进一步的,在底盘上设有用于定位支撑的液压支柱。0006。
7、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台与底盘借助于回转轴和包括压力轴承或向心轴承在内复合轴承组的配合实现转动配合。0007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结构中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回转电机、及设在回转轴之间的齿轮传动副。0008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是借助液压马达驱动的。0009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夯实系统,灵活而多变的行走系统能借助液压马达驱动或电机的支持保证整机底盘可以实现纵向和横向的自由移动,从而实现夯实位置的转换并定位在施工的位置上,配套的伺服机构则可以保证在任何地段得到能源动力的支持。0010 在高质量公路路面的现代化施工工艺中,对路面的水平平整度变化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成中土方工程量有。
8、很大差异,经过平整处理后的路面土质路基的基本条件差别很大,所以处理工艺条件上也有较大的区别。分段处理是必然的,无论是成矩阵式说 明 书CN 204080783 U2/2页4分布的夯实土桩的几何位置分布,还是夯实作业的具体技术条件设定都是十分关键的。目前本系统及其夯实机的结构能够保证新工艺的要求,是本领域急需的杆件设备0011 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是:借助于设置的回转台和旋转驱动机构,在液压支柱的辅助作用下可以实现横、纵向的简单平移、精确定位,大大提高了夯实系统的灵活性、配套机构则决定了系统施工的灵活和独立性、加上高效和精准的夯实参数设置、可以保证土基高质量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0012 下面结。
9、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4 附图中:1是底盘,2是夯实机装置,3是回转台,4是回转电机,5是发电机组,6是液压栈,7是液压支柱,8是回转轴。具体实施方式0015 参看附图1,阵列式路基夯实系统,系统中包括行走机构、夯实机装置2及其伺服机构,其关键在于:夯实机装置2垂直限定在行走机构的底盘1中段、并保持与底盘1垂直向相对移动调节的自由度,行走轮分为两组分别借助回转台3和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底盘1的前、后两端、并保持与底盘1的旋转自由度,伺服机构包括设置在夯实机装置2两侧的发电机组5和液压栈6。0016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行走轮在液。
10、压马达的驱动下将整个系统定位在需要夯实的土方上,然后每夯实一段后向前或后移动一段距离再进行下一次夯实。当行走到路面的一端需要对第二列进行夯实时,在底盘1上设置的用于定位支撑的的液压支柱7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将整个系统支撑起来至离开地面。此时在回转电机4的作用下,两个回转台3在回转电机4的作用下均旋转90。回转台3与底盘1借助于回转轴8和包括压力轴承或向心轴承在内复合轴承组的配合实现转动配合。旋转驱动机构是固定在底盘1上的回转电机4、及设在回转轴8之间的齿轮传动副。然后液压支柱7收起,行走轮在液压马达驱动下将整个系统行进至第二列夯实的位置,然后重复上述回转过程,底盘1反向旋转90恢复至初始位置。夯实系统对第二列进行夯实,以此循环。0017 上述回转电机4也可以是液压马达。0018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夯实系统,可以随时调整对横向或纵向的夯实,使得本系统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夯实效率、降低了夯实成本,特别适用于路基处理,也可用于地基处理。说 明 书CN 204080783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078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