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体喷嘴.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785903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4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3180.4

申请日:

2009.08.18

公开号:

CN101992159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5B 7/02申请日:20090818|||公开

IPC分类号:

B05B7/02

主分类号:

B05B7/02

申请人:

和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一明

地址:

中国台湾桃园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流体喷嘴,包括:一主管体,导入气体及液体并由一导流管体的锥体管与一混流管体的锥形孔对应设置所形成的一间隙,以令气体及液体高速经过所述间隙以帮助产生虹吸效果,并将气体及液体导入一混流管体的混合内管,并在混合内管中混合气体及液体以产生气液混合流体,且借助刻设于混合内管的膛线,使得气液混合流体慢速回转,均匀传输至一喷头管的喷头内管,所述喷头内管前端成形为一半球形,由此设计,避免气液混合流体回冲产生紊流,使得气液混合流体产生虹吸效果,稳定释出于所述喷头管的管口。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包含一主管体、 一导流管体、 一混流管体和一喷头管, 其中 : 所述主管体, 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 所述主管体另一端设置有一连接管, 且所述 主管体中设置有一内螺孔, 而所述主管体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 ; 所述导流管体, 其一端成型为一螺管, 所述螺管连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内螺孔, 所述导流 管体另一端成型为一锥面管, 所述锥面管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中 ; 所述混流管体, 其一端连接所述主管体的螺孔, 另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 而所述混 流管体内设置一混合内管, 该混合内管管壁上刻设有多道膛线, 且该膛线呈螺旋状沿伸设 置于该混合内管, 而所述混合内管一端对应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处设置有一锥形孔, 所 述锥形孔与所述混合内管相连通 ; 所述喷头管, 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的螺孔, 另一端开设有一管口。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锥度小于所 述混流管体的锥形孔锥度, 所述锥面管和所述锥形孔对应形成有一间隙。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通过锥度对应的设计并朝 锥形孔方向而呈先宽后窄的配置。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流管体的混合内管, 呈一锥形 管形状。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管中设置有一喷头内管, 所 述喷头内管呈一锥形管形状。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内管一端成形为一弧形, 并 连通于所述喷头管的管口。
7: 一种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包含一主管体、 一导流管体、 一混流管体和一喷头管, 其中 : 所述主管体, 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 所述主管体另一端设置有一连接管, 且所述 主管体中设置有一内螺孔, 而所述主管体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 ; 所述导流管体, 其一端成型为一螺管, 所述螺管连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内螺孔, 所述导流 管体另一端成型为一锥面管, 所述锥面管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中 ; 所述混流管体, 其一端连接主管体的螺孔, 另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 而所述混流 管体内设置一混合内管, 且所述混合内管一端对应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处设置有一锥形 孔, 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混合内管相连通 ; 所述喷头管, 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的螺孔, 另一端开设有一管口。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锥度小于所 述混流管体的锥形孔锥度, 所述锥面管和所述锥形孔对应形成有一间隙。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通过锥度对应的设计朝锥 形孔方向而呈先宽后窄的配置。
10: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流管体的混合内管, 呈一锥 形管形状。
11: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管中设置有一喷头内管, 所述喷头内管呈一锥形管形状。 2
12: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二流体喷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内管一端成形为一弧形, 并连通于所述喷头管的管口。

说明书


二流体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二流体喷嘴, 特别为一种通过结构间的配合设计, 以达到节能效 果并可喷释出洗净能力极佳的气液混合流体的二流体喷嘴。
     背景技术 在工业产品制造过程中, 有许多制程在进行时通常会产生许多碎屑或微屑, 进而 污染所加工产品的表面, 因此也需要在生产线后续程序, 来进行冲洗处理, 例如 : 电子产业 印刷电路板 (PCB) 的制程, 印刷电路板 (PCB) 的湿制程, 在电路板板面经研磨后, 必须以喷 砂机将光滑表面均匀的粗化处理, 使得蚀刻阻抗层容易附着在板面上, 喷砂机内除有喷砂 喷嘴喷出粗化用的砂水外需经多道水洗过程, 将板面及板上已钻妥的细孔上所残留的金刚 砂洗净 ; 过往的冲洗处理是由一流体喷嘴, 利用大马力泵浦将大量的水加压后, 经喷嘴来冲 洗加工产品的表面 ; 然而, 此种清洗方式相当耗费水资源, 如: 市面上使用一流体清洗设备 的行业, 洗车场、 养猪场等, 都是运用大马力的泵浦, 将水直接加压冲洗, 相对耗费的水量也
     相当多, 且这些大量用水户, 水源的取得往往是以抽取地下水来供应, 如此经年累月, 将造 成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并易造成环境的危害。
     而且经由喷嘴所喷出的水珠颗粒较粗, 因此无法清除细孔中的微屑与残砂, 附着 的微屑与残砂无法洗净, 则需仰赖后续程序的超音波机清洗, 超音波机虽可以达到洗净效 果, 但是, 所震荡下来的金刚残砂, 会对于超音波机造成损伤 ; 因此, 可配合一气压来将喷出 的水珠颗粒允以水雾化, 如此则可增加冲洗时的冲刷洗净效果, 并可运用高压水雾来去除 附着于细孔孔壁的微屑, 此种喷出水雾方式即为二流体喷雾。
     目前市面上现有二流体喷雾所使用的喷嘴, 依其气体与液体混合方式, 大致可分 为外混合和内混合两种, 外混合喷雾的气体和液体先在喷组嘴外部完成混合后, 再进入喷 嘴喷出, 而内混合喷雾的气体液体混合部则是设计于喷嘴内, 此形式即为二流体喷嘴。 而二 流体喷嘴, 依其加压方式的不同, 得区分为虹吸式和双压式 ; 虹吸式二流体喷嘴的液体进入 混合部前并不会进行加压, 而双压式二流体喷嘴的液体和气体则均须加压 ; 而虹吸式喷嘴 是利用虹吸原理, 以压缩空气在喷嘴混合部中来产生压力差, 并将液体吸入混合部与气体 混合, 同时再将混合流体喷出。
     然而, 喷嘴零件的加工, 在零件尺寸、 准直度或同心度等, 在制造的过程中, 较难避 免误差的发生, 这些发生在零件加工时所产生的误差值, 在喷嘴使用时, 喷释出的气液混合 流体产生偏斜的情形, 导致不稳定及不均匀的状况 ; 且喷嘴的零件, 若直接于喷头前端开 设一喷口, 且无导流的设计, 则易在喷头前端内壁产生紊流, 若紊流发生回冲, 则对气液混 合流体将形成阻力, 更甚者, 若回冲力道过强则可能让气体冲回液体管路, 导致虹吸现象消 失。
     因此目前二流体的喷嘴设计, 都朝向增加冲刷洗净效果及喷释出的稳定, 同时并 减少气、 液体的耗费来改进。
     由此可见, 上述现有方式仍有诸多缺失, 实非一良善的设计, 而亟待加以改良 ; 本案创作人鉴于上述现有方式所衍生的各项缺点, 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 并经多年苦心孤诣 潜心研究后, 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发明的二流体喷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流体喷嘴, 利用结构间的配合, 以提高冲刷洗净能 力的二流体喷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流体喷嘴, 以结构的设计, 以达到节省液体耗 费的二流体喷嘴。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二流体喷嘴, 包括一主管体、 一导流管体、 一混流管体和一 喷头管, 其中 : 所述主管体, 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 所述主管体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连 接管, 主管体中则设置有一内螺孔, 而主管体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 且主管体另一端则设置 有一连接管 ; 所述导流管体, 一端成型为一螺管并连接于主管体的内螺孔, 另一端则成型为 一锥面管, 并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中 ; 所述混流管体, 其一端连接主管体的螺孔, 另一端的 管口则成型为一螺孔, 而混流管体内则设置一混合内管, 混合内管管壁上刻设有多道膛线, 且该膛线系呈螺旋状沿伸设置于该混合内管, 而混合内管一端则对应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 管, 设置有一锥形孔, 所述锥形孔并与混合内管相连通 ; 所述喷头管, 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 流管体的螺孔, 另一端则开设有一管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流体喷嘴, 包含一主管体、 一导流管体、 一混流管体和一喷 头管, 其中 :
     所述主管体, 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 所述主管体另一端设置有一连接管, 且 所述主管体中设置有一内螺孔, 而所述主管体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 ;
     所述导流管体, 其一端成型为一螺管, 所述螺管连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内螺孔, 所述 导流管体另一端成型为一锥面管, 所述锥面管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中 ;
     所述混流管体, 其一端连接主管体的螺孔, 另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 而所述混 流管体内设置一混合内管, 且所述混合内管一端对应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处设置有一锥 形孔, 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混合内管相连通 ;
     所述喷头管, 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的螺孔, 另一端开设有一管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 通过上述元件的连结与配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空气压力、 冲刷强度并可稳定喷释出气液混合流体的二流体喷嘴。 附图说明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 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发 明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 ; 有关所述实施例的附图为 :
     图 1 为本发明的元件分解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组合立体图 ;
     图 3 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组合立体图 ;
     图 4 为本发明的第 1 剖面示意图 ;
     图 5 为本发明的第 2 剖面示意图 ;
     图 6 为本发明的第 3 剖面示意图 ;图 7 为本发明的气液体流向示意图 ;
     图 8 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例图 ; 以及
     图 9 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 1- 二流体喷嘴 ; 11- 喷头管 ; 111- 管口 ; 112- 喷头内管 ; 12- 混 流管体 ; 121- 螺孔 ; 122- 膛线 ; 123- 混合内管 ; 124- 锥形孔 ; 13- 导流管体 ; 131- 锥面管 ; 132- 螺管 ; 14- 主管体 ; 141- 螺孔 ; 142- 连接管 ; 143- 连接孔 ; 144- 连接孔 ; 145- 内螺孔 ; 15- 间隙 ; 2- 气体管路 ; 3- 液体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 1, 为本发明的元件分解图, 由图中可知, 一种二流体喷嘴 1, 包含 : 一主 管体 14, 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 141, 所述主管体 14 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连接管 142, 主 管体 14 中则设置有一内螺孔 145( 如图 5), 而主管体 14 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 144, 且主管 体 14 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连接管 142 ; 一导流管体 13, 一端成型为一螺管 132 并连接于主管 体 14 的内螺孔 145( 如图 5), 另一端则成型为一锥面管 131, 并所述锥面管 131 连接于一混 流管体 12 中 ; 一混流管体 12, 其一端连接主管体 14 的螺孔 141, 另一端的管口则成型为一 螺孔 121, 而混流管体 12 内则设置一混合内管 123( 如图 5), 且混合内管 123( 如图 5) 一端 则对应所述导流管体 13 的锥面管 131, 设置有一锥形孔 124( 如图 4), 所述锥形孔 124( 如 图 4) 并与混合内管 123( 如图 5) 相连通 ; 一喷头管 11, 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 12 的 螺孔 121, 另一端则开设有一管口 111。 请参阅图 2、 图 3, 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立体图及另一视角组合立体图, 由图中可 知, 本发明的主要元件组合分别为 : 主管体 14 通过连接孔 144 来导入液体, 以及利用连接管 142 的连结并配合连接孔 143 来导入气体, 再利用连接于主管体 14 以及混流管体 12 内的导 流管体 13( 如图 1) 将气体与液体传输至混流管体 12 内, 再经由喷头管 11 将气液混合流体 喷释出。
     请参阅图 4, 为本发明的第 1 剖面示意图, 由图中可知, 所述二流体喷嘴 1 内的导流 管体 13 的锥面管 131 锥度小于所述混流管体 12 的锥形孔 124 锥度, 所述锥面管 131 和所 述锥形孔 124 之间对应形成有一间隙 15 ; 由于锥面管 131 锥度小于锥形孔 124 锥度, 也使 得所述间隙 15 通过锥度对应的设计, 使得液体流入时会朝锥形孔 124 方向, 先进入较宽的 间隙 15 再通过后方较窄的间隙 15, 如此的设计配置得加快液体流通的速度。
     请参阅图 5, 为本发明的第 2 剖面示意图, 由图中可知, 其中所述混流管体 12 的混 合内管 123 管壁上刻设有多道膛线 122, 且所述膛线 122 呈螺旋状沿伸设置于所述混合内管 123 中 ; 经过膛线加工后, 得以令通过混流管体 12 的气液混合流体, 顺着膛线慢速回转并均 匀传输至一喷头管 11 的喷头内管 112 ; 而所述喷头内管 112 一端成形为一弧形, 并与管口 111 相连通, 且喷头内管 112 朝管口 111 方向呈一收合的弧形, 如此一来, 可防止气液混合流 体的紊流回冲至液体管路进而导致虹吸效果失效。
     请参阅图 6, 为本发明的第 3 剖面示意图, 由图中可知, 混流管体 12 的混合内管 123 可成一锥形管形状, 通过锥度设计有助于增加气液混合流体的流速, 且所述喷头管 11 的喷头内管 112 也得采用相同锥度设计, 而成型为一锥形管形状, 也可使气液混合流体的 流速增快 ; 而所述混合内管 123 视实际加工的难易度与运用层面的不同, 得选择直接去除
     膛线的加工。
     请参阅图 7, 为本发明的气液体流向示意图, 由图中可知, 气体经由连接孔 143 导 入, 并经由导流管体 13, 流至混流管体 12 的混合内管 123 中 ; 另一方面, 液体则经由连接孔 144 导入, 并透过间隙 15 增加流速的设计, 使液体快速进入混流管体 12 内的混合内管 123 中, 气体与液体即在混流内管 123 中进行混合, 而成为气液混合流体, 之后再进入喷头管 11 的喷头内管 112, 而喷头内管 112 朝管口 111 方向呈一收合的弧形, 通过此设置, 可防止气液 混合流体的紊流回冲至液体管路进而导致虹吸效果失效 ; 同时, 气液混合流体通过喷头内 管 112 后再以特定角度和高度来扩散, 并控制气液混合流体的喷释角度, 使管口 111 所喷释 出气液混合流体得以维持稳定、 均匀且强劲的冲刷洗净效果。
     请参阅图 8 以及图 9, 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例图以及第 2 实施例图, 由图中可知, 一 气体管路 2 直接连接于主管体 14 的连接孔 143( 如图 1) ; 一液体管路 3 直接连接于主管体 14 的连接孔 144( 如图 1), 气体与液体并于混流管体 12 内的混合内管 123( 如图 7) 中进行 混合, 之后再进入喷头管中, 并藉由喷头管 11 的管口 111 喷释出一稳定、 均匀、 喷流快速并 具雾化效果的气液混合流体。
     如图 4, 由于锥面管 131 锥度小于锥形孔 124 锥度, 也使得所述间隙 15 藉由锥度 对应的设计, 使得液体流入时会朝锥形孔 124 方向, 进入较宽的间隙 15 再通过后方较窄的 间隙 15, 如此的先宽后窄的设计配置, 有助于虹吸现象的产生, 同时加快液体流通速度 ; 进 而控制液体流通的速度以及空气工作压力的可调范围, 同时也降低气体回冲液体管路的机 率; 达到控制二流体喷嘴的喷流力道, 增加喷嘴冲刷洗净力的调整范围。
     本发明所提供的产生二流体喷嘴, 与其他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 更具有下列的优点: 本发明以所吸入的液体与气体混合成气液混合流体, 相对一流体的设备耗费的液 体较少, 可节省使用液体 ; 同时运用压缩空气的压力, 并可产生 10μ 以下的雾化气液混合 流体, 对于细孔内的微屑, 可提供极佳冲刷洗净能力。
     本发明通过二不同锥度的锥形孔以及锥面管所形成的间隙, 以提供流体快速流 通, 同时降低气体回冲液体管路的机率, 并有助于虹吸现象的形成。
     本发明以混流内管管壁上所刻设的膛线, 以令气液混合流体沿着膛线慢速回转, 同时导正气液混合流体内的偏流。
     本发明的喷头内管一端呈弧形设计, 可避免紊流回冲液体管路, 以利形成虹吸现 象。
     本发明直接对于二流体喷嘴内结构进行创新及改良, 不需以泵浦加压, 就可以将 液体吸入混合内管, 可大幅节省设置泵浦的设备及空间成本。
     本发明在液体导入时, 不论液体有无另外加压, 皆得以产生强劲冲击力, 如此结构 的设计, 适用于虹吸式和双压式的加压方式的应用。
     上列详细说明针对本发明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但是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 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 均应包含于本 案的权利要求中。
    

二流体喷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流体喷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流体喷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流体喷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流体喷嘴.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2159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2159ACN101992159A21申请号200910163180422申请日20090818B05B7/0220060171申请人和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桃园县72发明人张一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代理人孙皓晨54发明名称二流体喷嘴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流体喷嘴,包括一主管体,导入气体及液体并由一导流管体的锥体管与一混流管体的锥形孔对应设置所形成的一间隙,以令气体及液体高速经过所述间隙以帮助产生虹吸效果,并将气体及液体导入一混流管体的混合内管,并在混合内管中。

2、混合气体及液体以产生气液混合流体,且借助刻设于混合内管的膛线,使得气液混合流体慢速回转,均匀传输至一喷头管的喷头内管,所述喷头内管前端成形为一半球形,由此设计,避免气液混合流体回冲产生紊流,使得气液混合流体产生虹吸效果,稳定释出于所述喷头管的管口。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9页CN101992162A1/2页21一种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管体、一导流管体、一混流管体和一喷头管,其中所述主管体,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所述主管体另一端设置有一连接管,且所述主管体中设置有一内螺孔,而所述主管体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所述导流管。

3、体,其一端成型为一螺管,所述螺管连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内螺孔,所述导流管体另一端成型为一锥面管,所述锥面管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中;所述混流管体,其一端连接所述主管体的螺孔,另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而所述混流管体内设置一混合内管,该混合内管管壁上刻设有多道膛线,且该膛线呈螺旋状沿伸设置于该混合内管,而所述混合内管一端对应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处设置有一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混合内管相连通;所述喷头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的螺孔,另一端开设有一管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锥度小于所述混流管体的锥形孔锥度,所述锥面管和所述锥形孔对应形成有一间隙。3如权利要求。

4、2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通过锥度对应的设计并朝锥形孔方向而呈先宽后窄的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管体的混合内管,呈一锥形管形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管中设置有一喷头内管,所述喷头内管呈一锥形管形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内管一端成形为一弧形,并连通于所述喷头管的管口。7一种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管体、一导流管体、一混流管体和一喷头管,其中所述主管体,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所述主管体另一端设置有一连接管,且所述主管体中设置有一内螺孔,而所述主管体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所述导流。

5、管体,其一端成型为一螺管,所述螺管连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内螺孔,所述导流管体另一端成型为一锥面管,所述锥面管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中;所述混流管体,其一端连接主管体的螺孔,另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而所述混流管体内设置一混合内管,且所述混合内管一端对应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处设置有一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混合内管相连通;所述喷头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的螺孔,另一端开设有一管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锥度小于所述混流管体的锥形孔锥度,所述锥面管和所述锥形孔对应形成有一间隙。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通过锥度对应的设计朝锥形孔方向而。

6、呈先宽后窄的配置。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管体的混合内管,呈一锥形管形状。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管中设置有一喷头内管,所述喷头内管呈一锥形管形状。权利要求书CN101992159ACN101992162A2/2页3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流体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内管一端成形为一弧形,并连通于所述喷头管的管口。权利要求书CN101992159ACN101992162A1/4页4二流体喷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二流体喷嘴,特别为一种通过结构间的配合设计,以达到节能效果并可喷释出洗净能力极佳的气液混合流体的二流体喷嘴。背景技。

7、术0002在工业产品制造过程中,有许多制程在进行时通常会产生许多碎屑或微屑,进而污染所加工产品的表面,因此也需要在生产线后续程序,来进行冲洗处理,例如电子产业印刷电路板PCB的制程,印刷电路板PCB的湿制程,在电路板板面经研磨后,必须以喷砂机将光滑表面均匀的粗化处理,使得蚀刻阻抗层容易附着在板面上,喷砂机内除有喷砂喷嘴喷出粗化用的砂水外需经多道水洗过程,将板面及板上已钻妥的细孔上所残留的金刚砂洗净;过往的冲洗处理是由一流体喷嘴,利用大马力泵浦将大量的水加压后,经喷嘴来冲洗加工产品的表面;然而,此种清洗方式相当耗费水资源,如市面上使用一流体清洗设备的行业,洗车场、养猪场等,都是运用大马力的泵浦,。

8、将水直接加压冲洗,相对耗费的水量也相当多,且这些大量用水户,水源的取得往往是以抽取地下水来供应,如此经年累月,将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并易造成环境的危害。0003而且经由喷嘴所喷出的水珠颗粒较粗,因此无法清除细孔中的微屑与残砂,附着的微屑与残砂无法洗净,则需仰赖后续程序的超音波机清洗,超音波机虽可以达到洗净效果,但是,所震荡下来的金刚残砂,会对于超音波机造成损伤;因此,可配合一气压来将喷出的水珠颗粒允以水雾化,如此则可增加冲洗时的冲刷洗净效果,并可运用高压水雾来去除附着于细孔孔壁的微屑,此种喷出水雾方式即为二流体喷雾。0004目前市面上现有二流体喷雾所使用的喷嘴,依其气体与液体混合方式,大致可分。

9、为外混合和内混合两种,外混合喷雾的气体和液体先在喷组嘴外部完成混合后,再进入喷嘴喷出,而内混合喷雾的气体液体混合部则是设计于喷嘴内,此形式即为二流体喷嘴。而二流体喷嘴,依其加压方式的不同,得区分为虹吸式和双压式;虹吸式二流体喷嘴的液体进入混合部前并不会进行加压,而双压式二流体喷嘴的液体和气体则均须加压;而虹吸式喷嘴是利用虹吸原理,以压缩空气在喷嘴混合部中来产生压力差,并将液体吸入混合部与气体混合,同时再将混合流体喷出。0005然而,喷嘴零件的加工,在零件尺寸、准直度或同心度等,在制造的过程中,较难避免误差的发生,这些发生在零件加工时所产生的误差值,在喷嘴使用时,喷释出的气液混合流体产生偏斜的情。

10、形,导致不稳定及不均匀的状况;且喷嘴的零件,若直接于喷头前端开设一喷口,且无导流的设计,则易在喷头前端内壁产生紊流,若紊流发生回冲,则对气液混合流体将形成阻力,更甚者,若回冲力道过强则可能让气体冲回液体管路,导致虹吸现象消失。0006因此目前二流体的喷嘴设计,都朝向增加冲刷洗净效果及喷释出的稳定,同时并减少气、液体的耗费来改进。0007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方式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说明书CN101992159ACN101992162A2/4页5案创作人鉴于上述现有方式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发明的二流体喷嘴。。

11、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流体喷嘴,利用结构间的配合,以提高冲刷洗净能力的二流体喷嘴。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流体喷嘴,以结构的设计,以达到节省液体耗费的二流体喷嘴。0010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二流体喷嘴,包括一主管体、一导流管体、一混流管体和一喷头管,其中所述主管体,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所述主管体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连接管,主管体中则设置有一内螺孔,而主管体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且主管体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连接管;所述导流管体,一端成型为一螺管并连接于主管体的内螺孔,另一端则成型为一锥面管,并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中;所述混流管体,其一端连接主管体的螺孔,另一端的管口则。

12、成型为一螺孔,而混流管体内则设置一混合内管,混合内管管壁上刻设有多道膛线,且该膛线系呈螺旋状沿伸设置于该混合内管,而混合内管一端则对应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设置有一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并与混合内管相连通;所述喷头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的螺孔,另一端则开设有一管口。00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二流体喷嘴,包含一主管体、一导流管体、一混流管体和一喷头管,其中0012所述主管体,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所述主管体另一端设置有一连接管,且所述主管体中设置有一内螺孔,而所述主管体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0013所述导流管体,其一端成型为一螺管,所述螺管连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内螺孔,所述导流管体另一端成型为一。

13、锥面管,所述锥面管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中;0014所述混流管体,其一端连接主管体的螺孔,另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而所述混流管体内设置一混合内管,且所述混合内管一端对应所述导流管体的锥面管处设置有一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混合内管相连通;0015所述喷头管,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的螺孔,另一端开设有一管口。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上述元件的连结与配合,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空气压力、冲刷强度并可稳定喷释出气液混合流体的二流体喷嘴。附图说明0017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所述实施例的附图为0018图1为本发明的元件分解。

14、图;0019图2为本发明的组合立体图;0020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组合立体图;0021图4为本发明的第1剖面示意图;0022图5为本发明的第2剖面示意图;0023图6为本发明的第3剖面示意图;说明书CN101992159ACN101992162A3/4页60024图7为本发明的气液体流向示意图;0025图8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以及0026图9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0027附图标记说明1二流体喷嘴;11喷头管;111管口;112喷头内管;12混流管体;121螺孔;122膛线;123混合内管;124锥形孔;13导流管体;131锥面管;132螺管;14主管体;141螺孔;142连接管;143。

15、连接孔;144连接孔;145内螺孔;15间隙;2气体管路;3液体管路。具体实施方式0028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元件分解图,由图中可知,一种二流体喷嘴1,包含一主管体14,其一端的管口成型为一螺孔141,所述主管体14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连接管142,主管体14中则设置有一内螺孔145如图5,而主管体14表面设置有一连接孔144,且主管体14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连接管142;一导流管体13,一端成型为一螺管132并连接于主管体14的内螺孔145如图5,另一端则成型为一锥面管131,并所述锥面管131连接于一混流管体12中;一混流管体12,其一端连接主管体14的螺孔141,另一端的管口则成型为一螺孔12。

16、1,而混流管体12内则设置一混合内管123如图5,且混合内管123如图5一端则对应所述导流管体13的锥面管131,设置有一锥形孔124如图4,所述锥形孔124如图4并与混合内管123如图5相连通;一喷头管11,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流管体12的螺孔121,另一端则开设有一管口111。0029请参阅图2、图3,分别为本发明的组合立体图及另一视角组合立体图,由图中可知,本发明的主要元件组合分别为主管体14通过连接孔144来导入液体,以及利用连接管142的连结并配合连接孔143来导入气体,再利用连接于主管体14以及混流管体12内的导流管体13如图1将气体与液体传输至混流管体12内,再经由喷头管11将气液。

17、混合流体喷释出。0030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的第1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所述二流体喷嘴1内的导流管体13的锥面管131锥度小于所述混流管体12的锥形孔124锥度,所述锥面管131和所述锥形孔124之间对应形成有一间隙15;由于锥面管131锥度小于锥形孔124锥度,也使得所述间隙15通过锥度对应的设计,使得液体流入时会朝锥形孔124方向,先进入较宽的间隙15再通过后方较窄的间隙15,如此的设计配置得加快液体流通的速度。0031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第2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其中所述混流管体12的混合内管123管壁上刻设有多道膛线122,且所述膛线122呈螺旋状沿伸设置于所述混合内管123中;。

18、经过膛线加工后,得以令通过混流管体12的气液混合流体,顺着膛线慢速回转并均匀传输至一喷头管11的喷头内管112;而所述喷头内管112一端成形为一弧形,并与管口111相连通,且喷头内管112朝管口111方向呈一收合的弧形,如此一来,可防止气液混合流体的紊流回冲至液体管路进而导致虹吸效果失效。0032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第3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混流管体12的混合内管123可成一锥形管形状,通过锥度设计有助于增加气液混合流体的流速,且所述喷头管11的喷头内管112也得采用相同锥度设计,而成型为一锥形管形状,也可使气液混合流体的流速增快;而所述混合内管123视实际加工的难易度与运用层面的不同,得。

19、选择直接去除说明书CN101992159ACN101992162A4/4页7膛线的加工。0033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的气液体流向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气体经由连接孔143导入,并经由导流管体13,流至混流管体12的混合内管123中;另一方面,液体则经由连接孔144导入,并透过间隙15增加流速的设计,使液体快速进入混流管体12内的混合内管123中,气体与液体即在混流内管123中进行混合,而成为气液混合流体,之后再进入喷头管11的喷头内管112,而喷头内管112朝管口111方向呈一收合的弧形,通过此设置,可防止气液混合流体的紊流回冲至液体管路进而导致虹吸效果失效;同时,气液混合流体通过喷头内管112。

20、后再以特定角度和高度来扩散,并控制气液混合流体的喷释角度,使管口111所喷释出气液混合流体得以维持稳定、均匀且强劲的冲刷洗净效果。0034请参阅图8以及图9,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以及第2实施例图,由图中可知,一气体管路2直接连接于主管体14的连接孔143如图1;一液体管路3直接连接于主管体14的连接孔144如图1,气体与液体并于混流管体12内的混合内管123如图7中进行混合,之后再进入喷头管中,并藉由喷头管11的管口111喷释出一稳定、均匀、喷流快速并具雾化效果的气液混合流体。0035如图4,由于锥面管131锥度小于锥形孔124锥度,也使得所述间隙15藉由锥度对应的设计,使得液体流入时会朝锥。

21、形孔124方向,进入较宽的间隙15再通过后方较窄的间隙15,如此的先宽后窄的设计配置,有助于虹吸现象的产生,同时加快液体流通速度;进而控制液体流通的速度以及空气工作压力的可调范围,同时也降低气体回冲液体管路的机率;达到控制二流体喷嘴的喷流力道,增加喷嘴冲刷洗净力的调整范围。0036本发明所提供的产生二流体喷嘴,与其他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0037本发明以所吸入的液体与气体混合成气液混合流体,相对一流体的设备耗费的液体较少,可节省使用液体;同时运用压缩空气的压力,并可产生10以下的雾化气液混合流体,对于细孔内的微屑,可提供极佳冲刷洗净能力。0038本发明通过二不同锥度的锥形孔以及锥。

22、面管所形成的间隙,以提供流体快速流通,同时降低气体回冲液体管路的机率,并有助于虹吸现象的形成。0039本发明以混流内管管壁上所刻设的膛线,以令气液混合流体沿着膛线慢速回转,同时导正气液混合流体内的偏流。0040本发明的喷头内管一端呈弧形设计,可避免紊流回冲液体管路,以利形成虹吸现象。0041本发明直接对于二流体喷嘴内结构进行创新及改良,不需以泵浦加压,就可以将液体吸入混合内管,可大幅节省设置泵浦的设备及空间成本。0042本发明在液体导入时,不论液体有无另外加压,皆得以产生强劲冲击力,如此结构的设计,适用于虹吸式和双压式的加压方式的应用。0043上列详细说明针对本发明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但。

23、是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权利要求中。说明书CN101992159ACN101992162A1/9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CN101992162A2/9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CN101992162A3/9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CN101992162A4/9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CN101992162A5/9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CN101992162A6/9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CN101992162A7/9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CN101992162A8/9页15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CN101992162A9/9页16图9说明书附图CN10199215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喷射或雾化;对表面涂覆液体或其他流体的一般方法〔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