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模型.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85244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0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85760.9

申请日:

20081210

公开号:

CN101507560B

公开日:

2012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F8/02

主分类号:

A47F8/02

申请人:

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野麻里子,伊东碧,河合纱季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8-032093,2008-18922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孟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可靠地缠绕多尺寸布料但不会使之损坏的人体模型。本发明的人体模型是可缠绕布料的人体模型,在背面形成着曲线状切缝。此外,优选背面至少切缝的周围由弹性构件形成。而且,背面形成着第一开口部,且具有设置为覆盖第一开口部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上形成着曲线状切缝,切缝从第一开口部露出。优选沿着第一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形成此切缝。另外,第一开口部的周围至少具有两个突起,弹性构件在与突起相向的位置上至少具有两个第二孔部。而且,具有对弹性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构件,在固定构件上与切缝相向的位置具有形状和大小与第一开口部相同的第二开口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此人体模型可缠绕布料,且背面形成有曲线状切缝;躯体部的背面形成有第一开口部,具有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上形成有所述曲线状切缝,所述曲线状切缝从所述第一开口部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状切缝沿着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周围至少具有两个突起,所述弹性构件在与所述突起相向的位置上至少具有两个第二孔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弹性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构件,在所述固定构件上,与所述曲线状切缝相向的位置,具有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相同的第二开口部。 5.一种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此人体模型可缠绕布料,且躯体部的背面形成有曲线状切缝,臂部形成有直线状切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至少由缠绕在所述躯体部上的第一缠绕部和缠绕在所述臂部上的第二缠绕部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直线状切缝的周围由弹性构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躯体部的背面形成有第一开口部,具有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上形成有所述曲线状切缝,所述曲线状切缝从所述第一开口部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状切缝沿着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周围至少具有两个突起,所述弹性构件在与所述突起相向的位置上至少具有两个第二孔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弹性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构件,在所述固定构件上,与所述曲线状切缝相向的位置,具有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相同的第二开口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进行布料(衣服)换装游戏的人体模型。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对于用以进行各种换装布料(衣服)游戏的人体模型而言,使用相同的 布料(衣服),对大小或形状不同的人体模型进行换装,会使尺寸不相称,外表不佳。 而且,在使用大小或形状不同的人体模型进行换装时,需要另外准备多片布料(衣服) 而变得不经济。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提出如下人体模型,在人体模型的背面形成凹状凹部,在此凹 部内侧的两侧面形成使弹性体相向的直线状开衩(例如,专利文献1)。通过使用此种人 体模型,可将穿着衣服时所产生的布料的松弛部分折入到背面的开衩部分中,从而可易 于进行衣服的尺寸调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昭55-389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人体模型中,由于将布料折入的开衩设置成直线状,因 此所折入的布料容易脱漏,从而难以用作进行布料(衣服)尺寸调节的人体模型。而且, 对于设置在人体模型背面凹部的弹性体而言,由于仅在凹部内侧的两侧面相向设置着弹 性体,因此所折入的布料容易松弛,使得布料有可能轻易从开衩中脱漏。而且,反复对 松弛的布料进行再次折入以及取下,会使弹性体有可能轻易从凹部的两侧面脱漏。

而且,对于可展示长袖衣服的人体模型而言,并未提出可结合人体模型尺寸进行衣 服尺寸调节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可靠地缠绕多尺寸布料但 不会使之损坏的人体模型。另外,提出有一种可结合人体模型尺寸展示长袖衣服的人体 模型。

本发明的人体模型是可缠绕布料的人体模型,背面形成着曲线状切缝。另外,臂部 的背面也可形成着直线状切缝。

此外,优选至少切缝的周围由弹性构件形成。而且,优选在躯体部的背面形成第一 开口部,具有设置成覆盖第一开口部的弹性构件,在弹性构件上形成着曲线状切缝,曲 线状切缝从第一开口部露出。优选此曲线状切缝沿着第一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形成。另外, 优选第一开口部的周围至少具有两个突起,弹性构件在与突起相向的位置至少具有两个 第二孔部。而且,优选具有固定弹性构件的固定构件,在固定构件上与曲线状切缝相向 的位置具有形状和大小与第一开口部相同的第二开口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人体模型是可缠绕布料的人体模型,在躯体部的背面形成着曲线状切缝, 因此即便将布料缠绕在人体模型上并将布料的端部压入切缝时,也可牢固地进行固定而 不会损坏布料,从而也可容易地调节布料的尺寸。

而且,因在臂部的背面上形成着直线状切缝,所以无须考虑人体模型的尺寸,也可 容易地再现穿着长袖衣服的人体模型。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结构的图。

图2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结构的图。

图3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构件结构的图。

图4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构件结构的图。

图5(A)、(B)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使用方式的图。

图6是用以说明可用于本发明人体模型的布料形状的图。

图7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使用方式的图。

图8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结构的图。

图9是用以说明可用于本发明人体模型的布料形状的图。

图10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使用方式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0  人体模型

101  躯干

102  支架

103  架台

201  背面构件

202  弹性构件

203  固定构件

204  前表面构件

205  第一开口部

206  突起

207  切缝

208  第一孔部

209  第二开口部

210  第二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人体模型1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人体模 型100具有躯干(躯体部)101、支架102和架台103。在图1中,将支架102的其中一 侧固定在躯干(躯体部)101上,将支架102的另一侧固定在架台103上,由此可稳定 地支撑人体模型100的躯干(躯体部)101。

图2表示对图1所示的人体模型100的躯干(躯体部)101进行分解的模式图。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躯干(躯体部)101具有背面构件201、弹性构件202、固定构件 203和前表面构件204。

在此,背面构件201是相当于人体模型100的脊背部分的构件,形成为朝向腰部(从 肋骨的下方到腰骨之间变细的部分)弯曲的曲面。在此背面构件201上形成第一开口部 205,此第一开口部205形成为沿着脊柱的竖长开口。另外,在背面构件201的内侧(与 前表面构件204相向之侧),在第一开口部205的周围形成着突起206。此外,突起206 的个数虽未特别限定,但优选设为两个以上。

而且,弹性构件202在中央部分形成沿着长边方向的波状切缝207,切缝207的周 围设置着第一孔部208。此外,第一孔部208设置在与背面构件201上所设置的突起206 相向的位置,并通过将设置在背面构件201的突起206嵌入到弹性构件202的第一孔部 208中,便能以从背面构件201的内侧覆盖背面构件201的第一开口部205的方式固定 弹性构件202。此外,弹性构件202例如可使用有机硅树脂(silicone resin)等,只要是 具有弹性的材料即可,并无特别限定。

而且,固定构件203在中央部分形成着形状和大小与第一开口部205大致相同的第 二开口部209,并在第二开口部209的周围设置着第二孔部210。此外,第二孔部210 设置在与弹性构件202上所设置的第一孔部208和背面构件201上所设置的突起206相 向的位置,并可通过将设置在背面构件201上的突起206嵌入到固定构件203的第二孔 部210中,而将弹性构件202固定在背面构件201上。在此,虽然并非必须使用固定构 件203,但通过使用固定构件203而可简单牢固地将弹性构件202固定在背面构件201 上,而且,即便在因形成在弹性构件202上的切缝207而使布料的保持力降低的情况下, 也仅通过将固定构件203从背面构件201取下,便可易于更换为其它弹性构件。

而且,形成在固定构件203上的第二开口部209,设置在和背面构件201上所形成 的第一开口部205相向的位置,当将固定构件203嵌入到背面构件201中时,形成在弹 性构件202上的波状切缝207则配置在第二开口部209和背面构件201上所设置的第一 开口部205的中央附近,因此,此波状切缝207从第一开口部露出。而且,固定构件203 与弹性构件202相接的一侧301,如图3所示,以与背面构件201的形状相一致的方式 形成。通过以此方式使固定构件203的形状与背面构件的形状一致,便可更牢固地固定 弹性构件202。

而且,前表面构件204是相当于人体模型的胸部和腹部的构件,通过与背面构件201 组合,便可形成躯干(躯体部)10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人体模型中,在弹性构件202上形成着类似波状的曲线状 切缝207,因此当将缠绕布料时(穿着衣服时)所产生的布料的松弛部分折入到形成在 弹性构件202上的切缝207内时,不会出现布料从切缝207脱漏或者滑落的情况,而是 能够牢固得以固定。

此外,形成在弹性构件202上的切缝207的形状,优选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类似波状 的曲线状。在切缝部分的形状为如锯齿型或コ字型等具有角部的形状的情况下,将布料 折入时损坏布料的可能性较高。然而,在切缝部分的形状为类似波状的曲线状情况下, 将布料折入时则不会损坏布料。此外,在例如切缝为圆弧型的情况下,此圆弧沿着弹性 构件的长边方向,仅偏向右方或者左方中的任一方向,因此难以牢固地固定布料。所以, 优选使切缝为沿着弹性构件的长边方向左右偏移的波状。而且,优选波状切缝207沿着 弹性构件202的长边方向形成,通过以此方式形成,折入布料(衣服)的区域增宽,从 而可牢固地固定布料(衣服)。此外,为了进一步更牢固地固定布料,也可增加弹性构 件202的厚度,从而使形成在弹性构件202上的切缝207中弹性构件202与布料的接触 面积增大。

此外,当将布料(衣服)折入到弹性构件202的切缝207中时,也可使用如图4所 示般的压入构件401。压入构件401因前端部402呈尖形,因此容易插进形成在弹性构 件202上的波状切缝207内,从而可使布料缠绕在人体模型上时(穿着衣服时)产生松 弛的布料无松弛地压入。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人体模型100的使用方式的一例。如图5(A)所示, 将长方形布料501缠绕在人体模型100上,将布料501的端部压入到形成在弹性构件202 上的波状切缝207中并加以固定,由此,便能展示身着符合人体模型尺寸的布料(衣服) (图5(B))。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波状切缝207设置在弹性构件202上,便 能更牢固地固定布料。由此,如图5所示,不仅现成的衣服,而且折入简单的长方形布 料时,也可使布料的端部固定而不会从切缝207掉落或者滑落。因此,即便并未购买现 成的衣服,通过组合各种布料,也能使用户享受到喜好的搭配而使玩法增多,更尽情地 享受游戏的乐趣。

而且,可缠绕在人体模型100上的布料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可使用如图 6所示的布料601。如图6所示,在长方形布料上形成着开口部以便能够插入躯干(躯 体部)101的头部,在长边侧朝向开口部的中心附近,左右对称地设置着曲线状切缝。 通过以曲线状切缝部分为正面侧缠绕在躯干(躯体部)101上,便可表现出如图7所示 的无纽女短上衣状服装。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不同构件形成背面构件201和弹性构件202,但也可利 用单一构件来构成人体模型,而且不仅可在人体模型的背面形成曲线状切缝,也可使用 背面构件201和弹性构件202一体化的构件。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背面 构件201和前表面构件204加以组合,而形成了躯干(躯体部)101,但未必必须将分 离着的构件加以组合,也可使用背面构件201和前表面构件204一体化的构件。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人体模型100中,设置着具有曲线状切 缝207的弹性构件202,以便覆盖设置在背面构件201上的第一开口部205,因此不会 损坏布料便可牢固地固定布料,且可容易调节衣服的尺寸,而且可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而且,可通过将设置在人体模型100的背面构件201上的第一开口部205的周边所设置 的突起206,嵌入到设置在弹性构件202上的第一孔部208中,而将弹性构件202固定 在背面构件201上,因此可提供更加牢固固定着弹性构件202的坚固的人体模型。

[实施方式2]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模型80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8所示的人体模型800 具有躯干(躯体部)101、支架102和架台103。图8所示的人体模型800的结构如下, 在图1所示的躯干101上连接着背面形成有直线状切缝802的臂部801。此外,本实施 方式中,躯干101、支架102、架台103可以和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人体模型中,通过将所缠绕的布料的剩余部分折入到躯干 (躯体部)101的背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状切缝与臂部801的背面上所形成的直线状切缝 802之间,便可再现穿着长袖衣服的人体模型。

例如,通过缠绕如图9所示的布料900,便能再现穿着图10所示的长袖开衫的人体 模型,所述布料900至少由缠绕在躯干(躯体部)101上的第一缠绕部902和缠绕在所 述臂部801上的第二缠绕部901形成。此外,可缠绕在人体模型800上的布料的形状可 以是各种形状,并不限于图9所示的形状。

此外,优选使用具有弹性的构件将臂部801至少形成在切缝部分的周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人体模型800中,因在臂部的背面形成着直线状切缝,所 以无须考虑到人体模型的尺寸便可容易地再现穿着长袖衣服的人体模型。另外,因在躯 体部的背面形成着曲线状切缝,所以不会损坏布料便可牢固地固定该布料,且可易于调 节衣服尺寸,并且可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人体模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体模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体模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模型.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50756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5.09 CN 101507560 B *CN101507560B* (21)申请号 200810185760.9 (22)申请日 2008.12.10 2008-032093 2008.02.13 JP 2008-189222 2008.07.22 JP A47F 8/0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高野麻里子 伊东碧 河合纱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87 代理人 孟锐 DE 8215870 U1,1982.0。

2、8.05, 全文 . GB 680856 A,1952.10.15,说明书第2页第7 行 - 第 90 行 , 附图 1. CN 2215863 Y,1995.12.27, 全文 . CN 2885031 Y,2007.04.04, 全文 . CN 2868037 Y,2007.02.14,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人体模型 (57)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可靠地缠绕多 尺寸布料但不会使之损坏的人体模型。本发明的 人体模型是可缠绕布料的人体模型, 在背面形成 着曲线状切缝。此外, 优选背面至少切缝的周围 由弹性构件形成。而且, 背面形成着第一开口部, 且具有设置为覆盖第一开口部。

3、的弹性构件, 弹性 构件上形成着曲线状切缝, 切缝从第一开口部露 出。 优选沿着第一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形成此切缝。 另外, 第一开口部的周围至少具有两个突起, 弹性 构件在与突起相向的位置上至少具有两个第二孔 部。而且, 具有对弹性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构件, 在固定构件上与切缝相向的位置具有形状和大小 与第一开口部相同的第二开口部。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孙大林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CN 101507560 B1/1 页 2 1. 一种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此人。

4、体模型可缠绕布料, 且 背面形成有曲线状切缝 ; 躯体部的背面形成有第一开口部, 具有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弹性构件, 所述弹性构件上形成有所述曲线状切缝, 所述曲线状切缝从所述第一开口部露出。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曲线状切缝沿着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形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周围至少具有两个突起, 所述弹性构件在与所述突起相向的位置上至少具有两个第二孔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具有对所述弹性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构件, 在所述固定构件上, 与所述曲线状切。

5、缝相向的位置, 具有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一开口 部相同的第二开口部。 5. 一种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此人体模型可缠绕布料, 且 躯体部的背面形成有曲线状切缝, 臂部形成有直线状切缝。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布料至少由缠绕在所述躯体部上的第一缠绕部和缠绕在所述臂部上的第二缠绕 部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至少所述直线状切缝的周围由弹性构件形成。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躯体部的背面形成有第一开口部, 具有设置为覆盖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弹性构件, 所述弹性构件上形成。

6、有所述曲线状切缝, 所述曲线状切缝从所述第一开口部露出。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曲线状切缝沿着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长边方向形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周围至少具有两个突起, 所述弹性构件在与所述突起相向的位置上至少具有两个第二孔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人体模型, 其特征在于 : 具有对所述弹性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构件, 在所述固定构件上, 与所述曲线状切缝相向的位置, 具有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一开口 部相同的第二开口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507560 B1/5 页 3 人体模。

7、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进行布料 ( 衣服 ) 换装游戏的人体模型。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来说, 对于用以进行各种换装布料(衣服)游戏的人体模型而言, 使用相同的 布料 ( 衣服 ), 对大小或形状不同的人体模型进行换装, 会使尺寸不相称, 外表不佳。而且, 在使用大小或形状不同的人体模型进行换装时, 需要另外准备多片布料 ( 衣服 ) 而变得不 经济。 0003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 提出如下人体模型, 在人体模型的背面形成凹状凹部, 在此凹 部内侧的两侧面形成使弹性体相向的直线状开衩 ( 例如, 专利文献 1)。通过使用此种人体 模型, 可将穿着衣服时所产生的布料的松弛。

8、部分折入到背面的开衩部分中, 从而可易于进 行衣服的尺寸调节。 0004 专利文献 1 日本专利实开昭 55-38914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然而, 专利文献 1 所公开的人体模型中, 由于将布料折入的开衩设置成直线状, 因 此所折入的布料容易脱漏, 从而难以用作进行布料 ( 衣服 ) 尺寸调节的人体模型。而且, 对于设置在人体模型背面凹部的弹性体而言, 由于仅在凹部内侧的两侧面相向设置着弹性 体, 因此所折入的布料容易松弛, 使得布料有可能轻易从开衩中脱漏。而且, 反复对松弛的 布料进行再次折入以及取下, 会使弹性体有可能轻易从凹部的两侧面脱漏。 0006 而且, 对于可展示长袖衣服。

9、的人体模型而言, 并未提出可结合人体模型尺寸进行 衣服尺寸调节的技术要求。 000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 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可靠地缠绕多尺寸布料 但不会使之损坏的人体模型。另外, 提出有一种可结合人体模型尺寸展示长袖衣服的人体 模型。 0008 本发明的人体模型是可缠绕布料的人体模型, 背面形成着曲线状切缝。 另外, 臂部 的背面也可形成着直线状切缝。 0009 此外, 优选至少切缝的周围由弹性构件形成。 而且, 优选在躯体部的背面形成第一 开口部, 具有设置成覆盖第一开口部的弹性构件, 在弹性构件上形成着曲线状切缝, 曲线状 切缝从第一开口部露出。优选此曲线状切缝沿着第一开口部。

10、的长边方向形成。另外, 优选 第一开口部的周围至少具有两个突起, 弹性构件在与突起相向的位置至少具有两个第二孔 部。 而且, 优选具有固定弹性构件的固定构件, 在固定构件上与曲线状切缝相向的位置具有 形状和大小与第一开口部相同的第二开口部。 0010 发明的效果 0011 本发明的人体模型是可缠绕布料的人体模型, 在躯体部的背面形成着曲线状切 缝, 因此即便将布料缠绕在人体模型上并将布料的端部压入切缝时, 也可牢固地进行固定 说 明 书 CN 101507560 B2/5 页 4 而不会损坏布料, 从而也可容易地调节布料的尺寸。 0012 而且, 因在臂部的背面上形成着直线状切缝, 所以无须考。

11、虑人体模型的尺寸, 也可 容易地再现穿着长袖衣服的人体模型。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结构的图。 0014 图 2 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结构的图。 0015 图 3 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构件结构的图。 0016 图 4 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构件结构的图。 0017 图 5(A)、 (B) 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使用方式的图。 0018 图 6 是用以说明可用于本发明人体模型的布料形状的图。 0019 图 7 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使用方式的图。 0020 图 8 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结构的图。 0021 图 9 是用以说明可。

12、用于本发明人体模型的布料形状的图。 0022 图 10 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人体模型的使用方式的图。 0023 符号的说明 0024 100 人体模型 0025 101 躯干 0026 102 支架 0027 103 架台 0028 201 背面构件 0029 202 弹性构件 0030 203 固定构件 0031 204 前表面构件 0032 205 第一开口部 0033 206 突起 0034 207 切缝 0035 208 第一孔部 0036 209 第二开口部 0037 210 第二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实施方式 1 0039 图 1 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人体模型 100 的外观。

13、结构的立体图。图 1 所示的人体 模型 100 具有躯干 ( 躯体部 )101、 支架 102 和架台 103。在图 1 中, 将支架 102 的其中一侧 固定在躯干 ( 躯体部 )101 上, 将支架 102 的另一侧固定在架台 103 上, 由此可稳定地支撑 人体模型 100 的躯干 ( 躯体部 )101。 0040 图2表示对图1所示的人体模型100的躯干(躯体部)101进行分解的模式图。 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躯干 ( 躯体部 )101 具有背面构件 201、 弹性构件 202、 固定构件 203 和 说 明 书 CN 101507560 B3/5 页 5 前表面构件 204。 00。

14、41 在此, 背面构件 201 是相当于人体模型 100 的脊背部分的构件, 形成为朝向腰部 ( 从肋骨的下方到腰骨之间变细的部分 ) 弯曲的曲面。在此背面构件 201 上形成第一开口 部 205, 此第一开口部 205 形成为沿着脊柱的竖长开口。另外, 在背面构件 201 的内侧 ( 与 前表面构件 204 相向之侧 ), 在第一开口部 205 的周围形成着突起 206。此外, 突起 206 的 个数虽未特别限定, 但优选设为两个以上。 0042 而且, 弹性构件 202 在中央部分形成沿着长边方向的波状切缝 207, 切缝 207 的周 围设置着第一孔部 208。此外, 第一孔部 208 。

15、设置在与背面构件 201 上所设置的突起 206 相 向的位置, 并通过将设置在背面构件 201 的突起 206 嵌入到弹性构件 202 的第一孔部 208 中, 便能以从背面构件 201 的内侧覆盖背面构件 201 的第一开口部 205 的方式固定弹性构 件202。 此外, 弹性构件202例如可使用有机硅树脂(silicone resin)等, 只要是具有弹性 的材料即可, 并无特别限定。 0043 而且, 固定构件 203 在中央部分形成着形状和大小与第一开口部 205 大致相同的 第二开口部209, 并在第二开口部209的周围设置着第二孔部210。 此外, 第二孔部210设置 在与弹性构。

16、件 202 上所设置的第一孔部 208 和背面构件 201 上所设置的突起 206 相向的位 置, 并可通过将设置在背面构件 201 上的突起 206 嵌入到固定构件 203 的第二孔部 210 中, 而将弹性构件 202 固定在背面构件 201 上。在此, 虽然并非必须使用固定构件 203, 但通过 使用固定构件 203 而可简单牢固地将弹性构件 202 固定在背面构件 201 上, 而且, 即便在因 形成在弹性构件 202 上的切缝 207 而使布料的保持力降低的情况下, 也仅通过将固定构件 203 从背面构件 201 取下, 便可易于更换为其它弹性构件。 0044 而且, 形成在固定构件。

17、 203 上的第二开口部 209, 设置在和背面构件 201 上所形成 的第一开口部 205 相向的位置, 当将固定构件 203 嵌入到背面构件 201 中时, 形成在弹性构 件 202 上的波状切缝 207 则配置在第二开口部 209 和背面构件 201 上所设置的第一开口部 205的中央附近, 因此, 此波状切缝207从第一开口部露出。 而且, 固定构件203与弹性构件 202 相接的一侧 301, 如图 3 所示, 以与背面构件 201 的形状相一致的方式形成。通过以此 方式使固定构件 203 的形状与背面构件的形状一致, 便可更牢固地固定弹性构件 202。 0045 而且, 前表面构件。

18、 204 是相当于人体模型的胸部和腹部的构件, 通过与背面构件 201 组合, 便可形成躯干 ( 躯体部 )101。 0046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人体模型中, 在弹性构件 202 上形成着类似波状的曲线 状切缝207, 因此当将缠绕布料时(穿着衣服时)所产生的布料的松弛部分折入到形成在弹 性构件 202 上的切缝 207 内时, 不会出现布料从切缝 207 脱漏或者滑落的情况, 而是能够牢 固得以固定。 0047 此外, 形成在弹性构件202上的切缝207的形状, 优选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类似波状 的曲线状。在切缝部分的形状为如锯齿型或字型等具有角部的形状的情况下, 将布料折 入时损坏布料的可。

19、能性较高。 然而, 在切缝部分的形状为类似波状的曲线状情况下, 将布料 折入时则不会损坏布料。 此外, 在例如切缝为圆弧型的情况下, 此圆弧沿着弹性构件的长边 方向, 仅偏向右方或者左方中的任一方向, 因此难以牢固地固定布料。所以, 优选使切缝为 沿着弹性构件的长边方向左右偏移的波状。而且, 优选波状切缝 207 沿着弹性构件 202 的 长边方向形成, 通过以此方式形成, 折入布料 ( 衣服 ) 的区域增宽, 从而可牢固地固定布料 说 明 书 CN 101507560 B4/5 页 6 ( 衣服 )。此外, 为了进一步更牢固地固定布料, 也可增加弹性构件 202 的厚度, 从而使形成 在弹性。

20、构件 202 上的切缝 207 中弹性构件 202 与布料的接触面积增大。 0048 此外, 当将布料 ( 衣服 ) 折入到弹性构件 202 的切缝 207 中时, 也可使用如图 4 所 示般的压入构件 401。压入构件 401 因前端部 402 呈尖形, 因此容易插进形成在弹性构件 202上的波状切缝207内, 从而可使布料缠绕在人体模型上时(穿着衣服时)产生松弛的布 料无松弛地压入。 0049 图 5 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人体模型 100 的使用方式的一例。如图 5(A) 所示, 将长方形布料501缠绕在人体模型100上, 将布料501的端部压入到形成在弹性构件202上 的波状切缝 20。

21、7 中并加以固定, 由此, 便能展示身着符合人体模型尺寸的布料 ( 衣服 )( 图 5(B)。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将波状切缝 207 设置在弹性构件 202 上, 便能更牢固地 固定布料。由此, 如图 5 所示, 不仅现成的衣服, 而且折入简单的长方形布料时, 也可使布料 的端部固定而不会从切缝 207 掉落或者滑落。因此, 即便并未购买现成的衣服, 通过组合各 种布料, 也能使用户享受到喜好的搭配而使玩法增多, 更尽情地享受游戏的乐趣。 0050 而且, 可缠绕在人体模型 100 上的布料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形状, 例如, 可使用如图 6 所示的布料 601。如图 6 所示, 在长方形布料。

22、上形成着开口部以便能够插入躯干 ( 躯体 部 )101 的头部, 在长边侧朝向开口部的中心附近, 左右对称地设置着曲线状切缝。通过以 曲线状切缝部分为正面侧缠绕在躯干 ( 躯体部 )101 上, 便可表现出如图 7 所示的无纽女短 上衣状服装。 0051 此外, 本实施方式中, 利用不同构件形成背面构件 201 和弹性构件 202, 但也可利 用单一构件来构成人体模型, 而且不仅可在人体模型的背面形成曲线状切缝, 也可使用背 面构件 201 和弹性构件 202 一体化的构件。另外,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通过将背面构件 201 和前表面构件 204 加以组合, 而形成了躯干 ( 躯体部 )10。

23、1, 但未必必须将分离着的构件 加以组合, 也可使用背面构件 201 和前表面构件 204 一体化的构件。 0052 如以上所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人体模型 100 中, 设置着具有曲线状 切缝 207 的弹性构件 202, 以便覆盖设置在背面构件 201 上的第一开口部 205, 因此不会损 坏布料便可牢固地固定布料, 且可容易调节衣服的尺寸, 而且可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而且, 可通过将设置在人体模型 100 的背面构件 201 上的第一开口部 205 的周边所设置的突起 206, 嵌入到设置在弹性构件 202 上的第一孔部 208 中, 而将弹性构件 202 固定在背面构件 201。

24、 上, 因此可提供更加牢固固定着弹性构件 202 的坚固的人体模型。 0053 实施方式 2 0054 图 8 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人体模型 800 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 8 所示的人体模型 800 具有躯干 ( 躯体部 )101、 支架 102 和架台 103。图 8 所示的人体模型 800 的结构如下, 在图 1 所示的躯干 101 上连接着背面形成有直线状切缝 802 的臂部 801。此外, 本实施方式 中, 躯干 101、 支架 102、 架台 103 可以和实施方式 1 的结构相同, 因此省略说明。 005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人体模型中, 通过将所缠绕的布料的剩余部分折入到躯 干。

25、 ( 躯体部 )101 的背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状切缝与臂部 801 的背面上所形成的直线状切缝 802 之间, 便可再现穿着长袖衣服的人体模型。 0056 例如, 通过缠绕如图9所示的布料900, 便能再现穿着图10所示的长袖开衫的人体 模型, 所述布料 900 至少由缠绕在躯干 ( 躯体部 )101 上的第一缠绕部 902 和缠绕在所述臂 说 明 书 CN 101507560 B5/5 页 7 部 801 上的第二缠绕部 901 形成。此外, 可缠绕在人体模型 800 上的布料的形状可以是各 种形状, 并不限于图 9 所示的形状。 0057 此外, 优选使用具有弹性的构件将臂部 801 至少形。

26、成在切缝部分的周围。 0058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的人体模型 800 中, 因在臂部的背面形成着直线状切缝, 所以无须考虑到人体模型的尺寸便可容易地再现穿着长袖衣服的人体模型。另外, 因在躯 体部的背面形成着曲线状切缝, 所以不会损坏布料便可牢固地固定该布料, 且可易于调节 衣服尺寸, 并且可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说 明 书 CN 101507560 B1/6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507560 B2/6 页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507560 B3/6 页 10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507560 B4/6 页 11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507560 B5/6 页 12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507560 B6/6 页 13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