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气净化靠垫.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8487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1096.0

申请日:

2014.08.05

公开号:

CN104188416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7C 27/00申请日:20140805|||公开

IPC分类号:

A47C27/00; B60N2/44; A61L9/014

主分类号:

A47C27/00

申请人:

和尊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冲; 汪羽扬

地址:

201702 上海市青浦区华徐公路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林炜;朱逸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净化车厢内空气的技术问题。该靠垫包括内芯,及包覆住内芯的外套,所述内芯由芯套及设置在芯套内的填充物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及芯套均为透气织物,所述填充物是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本发明提供的靠垫,适合放置在车厢内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包括内芯,及包覆住内芯的外套,所述内芯由芯套及设置在芯套内的填充物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及芯套均为透气织物,所述填充物是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有至少400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套及外套均为正方形套体,芯套及外套的边长均在40~50cm之间。

说明书

车用空气净化靠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的技术。
背景技术
汽车内使用的装饰材料,经过太阳暴晒后,不断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特别是甲醛甲苯,而车内空间又相对狭小和封闭,会给对人们健康带来持续的损害。
目前,车厢内的空气净化都是采用电气设备来实现的,需要消耗一定的车载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净化车厢内空气,且无需消耗车载能源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包括内芯,及包覆住内芯的外套,所述内芯由芯套及设置在芯套内的填充物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及芯套均为透气织物,所述填充物是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有至少400克。
进一步的,所述芯套及外套均为正方形套体,芯套及外套的边长均在40~50cm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采用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作为内芯填充物,且外套及芯套均为透气织物,能有效去除车厢内空气中的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净化车厢内空气,而且无需消耗车载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包括内芯,及包覆住内芯的外套1,所述内芯由芯套2及设置在芯套2内的填充物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及芯套2均为透气织物,所述填充物3是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有至少400克,填充物的重量设计是根据汽车车厢的内部空间大小以及填充物的吸附性能结合计算得出,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对车厢内的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有效吸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芯套及外套均为正方形套体,芯套及外套的边长均在40~50cm之间,芯套及外套的边长采用这种规格设计能使靠垫的饱满度及舒适度达到最佳。
本发明实施例适合放置在车厢内使用,一方面能作为普通靠垫使用,另一方面还能用于净化车厢内的空气,能有效去除车内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利于人体健康。
据实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填充物为400克时,将本发明实施例放置在3立方米的封闭空间内3小时后,该空间内的空气中甲醛去除率为93.2%,放置6小时后,该空间内的空气中甲苯去除率为91.5%,而普通车用靠垫放置在3立方米的封闭空间内3小时后,该空间内的空气中甲醛去除率为0,放置6小时后,该空间内的空气中甲苯去除率为0。

车用空气净化靠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车用空气净化靠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车用空气净化靠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用空气净化靠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用空气净化靠垫.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416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8416A21申请号201410381096022申请日20140805A47C27/00200601B60N2/44200601A61L9/01420060171申请人和尊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地址201702上海市青浦区华徐公路888号72发明人陈冲汪羽扬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代理人林炜朱逸54发明名称车用空气净化靠垫57摘要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净化车厢内空气的技术问题。该靠垫包括内芯,及包覆住内芯的外套,所述内芯由芯套及设置在芯套内的填充物构成,其。

2、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及芯套均为透气织物,所述填充物是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本发明提供的靠垫,适合放置在车厢内使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8416ACN104188416A1/1页21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包括内芯,及包覆住内芯的外套,所述内芯由芯套及设置在芯套内的填充物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及芯套均为透气织物,所述填充物是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有至少400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空。

3、气净化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套及外套均为正方形套体,芯套及外套的边长均在4050CM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4188416A1/2页3车用空气净化靠垫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的技术。背景技术0002汽车内使用的装饰材料,经过太阳暴晒后,不断释放大量的有害物质,特别是甲醛甲苯,而车内空间又相对狭小和封闭,会给对人们健康带来持续的损害。0003目前,车厢内的空气净化都是采用电气设备来实现的,需要消耗一定的车载能源。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净化车厢内空气,且无需消耗车载能源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00。

4、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包括内芯,及包覆住内芯的外套,所述内芯由芯套及设置在芯套内的填充物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及芯套均为透气织物,所述填充物是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0006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有至少400克。0007进一步的,所述芯套及外套均为正方形套体,芯套及外套的边长均在4050CM之间。0008本发明提供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采用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作为内芯填充物,且外套及芯套均为透气织物,能有效去除车厢内空气中的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净化车厢内空气,而且无需消耗车载能源。附图说明000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用空气净化靠垫的结构示。

5、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11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空气净化靠垫,包括内芯,及包覆住内芯的外套1,所述内芯由芯套2及设置在芯套2内的填充物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及芯套2均为透气织物,所述填充物3是含活性炭1435的腈氯纶纤维。001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有至少400克,填充物的重量设计是根据汽车车厢的内部空间大小以及填充物的吸附性能结合计算得出,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对车厢内的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有效吸附。0013本发明实。

6、施例中,所述芯套及外套均为正方形套体,芯套及外套的边长均在4050CM之间,芯套及外套的边长采用这种规格设计能使靠垫的饱满度及舒适度达到最佳。0014本发明实施例适合放置在车厢内使用,一方面能作为普通靠垫使用,另一方面还说明书CN104188416A2/2页4能用于净化车厢内的空气,能有效去除车内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利于人体健康。0015据实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填充物为400克时,将本发明实施例放置在3立方米的封闭空间内3小时后,该空间内的空气中甲醛去除率为932,放置6小时后,该空间内的空气中甲苯去除率为915,而普通车用靠垫放置在3立方米的封闭空间内3小时后,该空间内的空气中甲醛去除率为0,放置6小时后,该空间内的空气中甲苯去除率为0。说明书CN104188416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8841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