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84490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47280.8

申请日:

2009.06.19

公开号:

CN101607482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175; G01F23/292

主分类号:

B41J2/175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池田真澄

地址:

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3丁目30番2号

优先权:

2008.6.20 JP 2008-16176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陈立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了一种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通过解决由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产生的不规则反射光和散射光所引起的墨剩余量错误检测的问题,实现了能够以高精度光学地检测墨容纳部中的剩余墨量的储墨器和打印设备。为了实现该目的,设置了用于发射第一波长的光的光源和用于接收第二波长的光的光接收部。通过使用光学棱镜,只有当储墨器中没有墨时,从光源发射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成照射到设置在储墨器中并发射第二波长的光的发光物质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储墨器,包括:
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以及
光学检测部件,用于光学地检测所述墨容纳部中是否有墨,所述光学检测部件包括:
发光物质;以及
光反射部,用于将从所述墨容纳部的外部照射的照射光反射到所述发光物质上,以使得所述发光物质被来自所述光反射部的反射光激励并发射波长与所述照射光的波长不同的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墨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墨容纳部中没有墨时,所述光学检测部件配置成所述发光物质接收来自所述光反射部的所述反射光并发射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部件包括遮光部,并且当所述墨容纳部中有墨时,所述光学检测部件配置成所述遮光部遮挡所述反射光以避免所述反射光照射在所述发光物质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形成在所述墨容纳部和棱镜之间的界面处,并且所述光反射部配置成当所述墨容纳部中有墨时,折射所述照射光从而不将所述照射光反射至所述发光物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物质设置在所述棱镜的内部。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物质设置在所述棱镜的外部。

7.
  一种打印设备,其能够装载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墨器,所述打印设备包括:
光发射部件,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照射到所述储墨器的所述光反射部上;
光接收部件,用于接收从所述储墨器发射的光;
检测器,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由所述储墨器中的所述发光物质发射的具有第二波长的光;以及
判断部件,用于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的量来判断所述储墨器中的墨剩余量。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架,所述滑架用于一起安装所述储墨器和用于排出来自所述储墨器的墨的打印头。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部件,所述处理部件用于依赖于所述判断部件的结果判断是否应当进行打印。

10.
  一种检测储墨器中是否有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光源照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照射光;
将所述照射光引导至所述储墨器中的棱镜,所述棱镜具有选定的折射率以使得如果所述棱镜具有与墨的界面,则通过该界面折射所述照射光,并且如果所述棱镜具有与空气的界面,则所述照射光从该界面全内反射,所述棱镜包括发光物质,当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所述照射光被所述发光物质吸收时,所述发光物质发射具有第二波长的光;
检测从所述棱镜射出的光;以及
判断步骤,用于根据所射出的光,判断是光被折射并且所述储墨器中有墨还是光被全内反射到所述发光物质上并且所述储墨器中没有墨。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所述判断步骤的结果,显示指示所述储墨器中是否有墨的通知。

说明书

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检测储墨器中的墨剩余量的储墨器和打印设备以及检测墨剩余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包括喷墨打印设备的各种打印设备的墨提供源,采用盒式储墨器(下文中称为墨盒)。已知有许多可从各打印设备拆卸的墨盒。
当墨盒中的墨用完时,可能出现打印动作中途停止的问题。为了克服该问题,提出了多种检测墨盒中的墨剩余量的机构从而可以在墨用尽之前和/或在打印动作之间补充或更换墨或墨盒。提出了几种机构作为检测墨盒中的墨剩余量的检测机构。例如,有通过确认设置在墨盒中的电极之间的导通状态来检测墨剩余量的机构。还有通过光学方法检测墨剩余量的机构等。由于光学地检测是否有墨的方法构成简单并且不需要大的装置,因此该方法在许多墨盒中被采用。
作为光学地检测墨剩余量的机构,例如,日本特开平7-218321(1995)提出了一种使用棱镜的机构。使用棱镜的墨剩余量检测机构在包括墨盒的打印设备上配备有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并且在墨盒中或在墨盒上配备有由聚丙烯等透光材料构成的棱镜反射面。当墨盒中的墨用完并且棱镜反射面的界面从聚丙烯:墨改变为聚丙烯:空气时,这导致相对折射率的改变,并且从打印设备侧的光发射部发射的光在棱镜反射面上全反射,并且被打印设备侧的光接收部检测到。这样,基于这种光学反射强度的改变来检测墨盒中是否有墨。
在基于这种光学反射强度的改变来检测墨盒中是否有墨的机构中,存在如下的情况:除了反射光之外,由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所产生的不规则反射光和散射光也可能到达光接收部。并非总能将不规则反射光和散射光与来自棱镜的反射光区别开,这可能导致是否有墨的错误检测。
为了克服该问题,日本特开平10-323993(1998)报告了一种通过在棱镜底面部设置凹状多面体来减少棱镜底面部的反射光从而更准确地检测是否有墨的方法。另一种用于更准确地检测是否有墨的方法在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前方设置偏振片,还在棱镜紧前方设置用于改变光振动方向的部件,来减少除在棱镜和墨之间的边界面处反射的反射光之外的光。然而,在采用这些方法的情况下,存在可能使到达光接收部的反射光减少,从而使得结果的鲁棒性较差。
日本特开2006-159789公开了一种基于发光物质所发射的光来检测墨剩余量的方法。具体地,墨含有发光物质由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的波长和光接收部接收的光的波长彼此不同,因此该方法可以解决由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所产生的不规则反射光和散射光的问题。然而,该方法有必须向墨中添加发光物质的限制。
发明内容
希望解决上述传统技术中的问题。即,希望解决由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所产生的不规则反射光和散射光引起的墨剩余量的错误检测的问题,从而实现以高精度光学地检测打印设备的墨容纳部中的墨剩余量的储墨器和打印设备。希望提供墨剩余量检测系统和检测墨剩余量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墨器,包括:墨容纳部,用于容纳墨;以及光学检测部件,用于光学地检测所述墨容纳部中是否有墨,所述光学检测部件包括:发光物质;以及光反射部,用于将从所述墨容纳部的外部照射的照射光反射到所述发光物质上,以使得所述发光物质被来自所述光反射部的反射光激励并发射波长与所述照射光的波长不同的光。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设备,其能够装载如上所述的储墨器,所述打印设备包括:光发射部件,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照射到所述储墨器的所述光反射部上;光接收部件,用于接收从所述储墨器发射的光;检测器,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由所述储墨器中的所述发光物质发射的具有第二波长的光;以及判断部件,用于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的量来判断所述储墨器中的墨剩余量。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储墨器中是否有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光源照射具有第一波长的照射光;将所述照射光引导至所述储墨器中的棱镜,所述棱镜具有选定的折射率以使得如果所述棱镜具有与墨的界面,则通过该界面折射所述照射光,并且如果所述棱镜具有与空气的界面,则所述照射光从该界面全内反射,所述棱镜包括发光物质,当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所述照射光被所述发光物质吸收时,所述发光物质发射具有第二波长的光;检测从所述棱镜射出的光;以及判断步骤,用于根据所射出的光,判断是光被折射并且所述储墨器中有墨还是光被全内反射到所述发光物质上并且所述储墨器中没有墨。
根据本发明,储墨器配备有发光物质,由从外部照射并在光反射部上反射而成为反射光的照射光激励该发光物质。发光物质被反射光照射并且发射波长与原照射光的波长不同的光。由此,能够解决由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所产生的不规则反射光和散射光引起的墨剩余量的错误检测的问题,并实现能够以高精度光学地检测墨容纳部中的墨剩余量的储墨器。
另外,根据本发明,打印设备配备有:光发射部件,用于向储墨器的光反射部照射光。打印设备还配备有光接收部件,其可以接收由本身能够接收从光反射部反射的光的发光物质发射的光。因此,使得光发射部件发射的光的波长与光接收部件接收的光的波长不同。由此,能够解决由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所产生的不规则反射光和散射光引起的墨剩余量的错误检测的问题,并实现能够以高精度光学地检测墨容纳部中的墨剩余量的打印设备。
根据如下(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概略框图;
图1B是当有墨时图1A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C是当无墨时图1A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动作的图;
图2A是打印头单元的结构和滑架的斜视图;
图2B是示出图2A的两个部件结合时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是示出喷墨打印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A是示出墨剩余量检测之前的滑架的示意性框图;
图4B是示出墨剩余量检测之后的滑架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示出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6A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概略框图;
图6B是图6A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概略斜视图;
图6C是有墨情况下图6A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D是无墨情况下图6A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A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概略框图;
图7B是有墨情况下图7A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以及
图7C是无墨情况下图7A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A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储墨器5和用于墨剩余量检测的检测器10的概略框图。图1B是内部有墨的情况下图1A的设备的动作的说明图并且图1C是内部无墨的情况下的动作的说明图。储墨器5的内部可以容纳墨6,并且储墨器5的底部具有界面3、遮光部7和发光物质4,其中,界面3是依赖于墨的有无而使光的折射改变的光学棱镜11的界面,遮光部7用于遮挡来自外部的光,并且发光物质4接收第一波长的光并发射第二特定波长的光。此外,在储墨器5的下部(甚至可在储墨器5的下方)形成光源1和光接收部2成为一体的检测器10。将在后面详细说明使用该检测器10的检测墨剩余量的方法。图2A是接收来自多个储墨器(分别对应于不同颜色的墨)的墨的供给并且执行打印动作的打印头单元405的结构例子。图中还示出了包括该打印头单元的滑架415的斜视图。图2B是示出图2A的两个组件(打印头和滑架)结合在一起的状态的斜视图。
与储墨器中的不同颜色的墨相对应的记录头设置在打印头单元405中。对于各记录头,打印头单元405具有墨入口107、第一锁定部155和用于信号传送的电触点(未示出),墨入口107连接至设置在各储墨器底部的墨供给口,第一锁定部155位于打印头单元405背部的前表面上,并用于将各颜色储墨器锁定到打印头单元405,电触点位于打印头单元405背部的背面上。
可沿轴417运动的滑架415设置有形状与储墨器的前部的结构相对应的保持部。储墨器的前部是与锁定到打印头单元405的锁定部155的背部相对的部分。设置用于安装并固定打印头单元405的杆419。以图2B所示的方式,还设置用于连接至打印头侧的电接触部的电接触部418。在滑架415上的特定位置处布置有与各记录头/储墨器组件相对应的第二锁定部156、与各记录头/储墨器组件相对应的连接器152和布线到连接器152的布线部159。通过在各打印头单元405上安装各储墨器5并将打印头单元405配备在滑架415上,打印设备整体变为可记录状态。在该状态下,能够在滑架415横过打印介质(纸张等)的表面移动的同时从打印头排出墨,从而在打印介质上进行打印。
控制系统的结构
图3是示出上述喷墨打印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子的框图。控制电路300进行用于打印设备的数据处理和动作控制。具体地,CPU 301根据存储在ROM 303中的程序进行处理。当CPU301进行处理时,RAM 302用作工作区。
如图3中示意性示出的,安装在滑架415上的打印头单元405配备有打印头105K、105Y、105M和105C,这些打印头中形成有分别用于排出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青色(C)的墨的多个排出口。另外,与这些打印头相对应地将储墨器5K、5Y、5M和5C(对应于墨的各种颜色)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头单元405的支架上。打印头单元405和滑架415组件通过电连接器216连接至控制电路300,但是连接系统还可以是无线的。用于如上所述判断储墨器中的墨剩余量的检测器10也连接至控制电路300。
图4A是示出墨剩余量检测之前的滑架415的示意图;图4B是示出墨剩余量检测之后的滑架415的示意图。当用户开始打印处理时,滑架415开始沿图4A的箭头α方向运动(即,如图中所示向左)。然后,当各储墨器5(5K、5Y、5M和5C)到达检测器10的位置时,检测器10对各储墨器5进行墨剩余量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使得由设置在检测器10中的光源1(参见图1A)发射的光在波长被发光物质4改变后被光接收部2所接收。即,对检测器10进行配置以使得光接收部2能够仅检测由发光物质4发射的光的波长(而不能检测由光源最初发射的光的波长),从而防止墨剩余量的错误检测(检测到光源的光)。然而,可以使用测量发射光的波长和发光物质输出光的波长这两种波长的检测器,并且可以对以各波长发射的光量进行比较以确定相对输出量。可以通过对以各波长输出的光的相对量进行比较来确定墨剩余量。下面将详细说明该方法。
发光物质4是通过光激励而发光的荧光物质或磷光物质等的物质,在这些物质当中,吸收波长和发光波长彼此分离的物质是理想的。作为这种发光物质的原料,可以列举吸收带和发射带在紫外区和可见区的若丹明衍生物、二萘嵌苯衍生物、嵌二萘衍生物、荧光素衍生物等。此外,可以使用包含吸收带和发射带在可见区和红外区的钕(Nd)、镱(Yb)或铒(Er)的无机红外发光荧光体等。另外,可以使用包含聚酯的红外发光体、包含酞菁的红外发光体等。可以使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任何其它物质。
可以使用发光带与发光物质4的吸收带重叠的任何光源1,并且紫外LED、可见LED和红外LED等是合适的。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可以使用除这些之外的任何光源。
表1示出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发光物质、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组合。
表1
发光物质、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组合

公司T…东芝半导体公司
公司N…日亚公司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光学地检测是否有墨的光学棱镜11与储墨器5一体成型,并且设置在储墨器5的底部。如图1B所示,当有墨6时,从光源1发射的波长为λ1的入射光12在光学棱镜11的界面3处折射,成为波长为λ1的折射光13。在这之后,折射光13在墨的表面处反射并成为折射光15,并且折射光15到达遮光部7;因此其不会到达发光物质4。尽管存在通过入射光12的散射而产生的光14(以及通过入射光12在其它界面处反射而产生的光)直接到达光接收部2的情况,但由于光接收部2仅识别发光物质4所能发射的波长为λ2的光,因而光接收部2不识别波长为λ1的光14。
存在光学棱镜11的内部和界面3处散射的波长为λ1的光16可能到达发光物质4的可能性。如果光16到达发光物质4并且激励发光物质4,则发光物质4将发射波长为λ2的光,并且光接收部2将识别出该光,这将引起错误检测。然而,由于光16是非常弱的光,受到激励的发光物质的量较小。即使发光物质4被激励并且发射波长为λ2的光,也可以通过在光接收部2中设置光量的阈值来避免错误检测。
因此,当储墨器5中含有墨6时,光接收部2不识别光,并且不存在没有墨6的判断(误判)。
如图1C所示,当储墨器5中没有墨6时,波长为λ1的入射光12在界面3处全反射(或全内反射),成为波长为λ1的全(内)反射光17,并且照射到发光物质4上。发光物质4被全反射光17激励,并且发射波长为与波长λ1不同的λ2的光18。由于发光物质4所发射的光18各向同性地发射,因此其到达光接收部2,并且光接收部2识别出储墨器5中没有墨6。因此,当储墨器5中不含有墨6时,光接收部2识别出光,并且不会出现判断为储墨器5中有墨6的误判。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401进行墨剩余量确认处理。在该处理中,根据要记录的作业的打印数据求出该作业的打印量,并且通过将该打印量和各储墨器的剩余量进行比较来确认储墨器是否具有足够的量以记录该作业。在该处理中,可以使用此时由控制电路300对剩余量进行测量而获得的量作为墨剩余量。
在步骤S402中,基于上述确认处理判断是否具有打印所要求的墨量。当墨量足够时,在步骤S403进行打印动作,在步骤S 404,指示操作部正在运行的指示器点亮(例如,以绿色点亮),并进行正常终止。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402判断为没有足够的墨时,在步骤S405和S406,操作部的指示器通过例如以橙色闪烁来指示没有足够的墨,并且在步骤S407进行非正常终止。
因此,综上所述,打印设备中设置有用于发射第一波长的光的光源1和用于接收第二波长的光的光接收部2。然后,当储墨器5中有墨时,遮光部7阻碍由光源1发射并通过光学棱镜11的光照射到发光物质4上。只有当储墨器5中没有墨6时,从光源1发射的第一波长的光才被配置成照射到设置在储墨器中并发射第二波长的光的发光物质4上。这样,发光物质4发射第二波长的光,并且光接收部接收该第二波长的光从而识别出储墨器中没有墨。因此,可以实现能够以高精度光学地检测储墨器中的墨剩余量的储墨器和打印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发光物质4设置在储墨器5中,但其也可以不设置在储墨器5中而设置在打印设备主体中。然而,可以预期,由于多次重复检测,发光性能将会劣化。因此,理想地,将发光物质4配备在储墨器5中从而容易地更换发光物质。
本发明的打印设备可以装载在上述墨剩余量检测系统中使用的储墨器5,并且实际地采用上述墨剩余量检测系统。
可以通过包括如下步骤来制造储墨器5(墨盒):
形成用于存储墨6和光学棱镜11这两者的空间(墨存储空间),其中光学棱镜11用于光学地检测墨存储空间中是否有墨;
将可由从储墨器5的外部照射的外部光激励的并且能够发射光的发光物质4安装至储墨器5;以及
形成用于使墨存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墨供给部。
列举用于将发光物质4安装至储墨器5的如下方法。通过使用不包含发光物质4的第一树脂和包含发光物质4的第二树脂的双色成型来成型墨存储空间、光学棱镜11和发光物质4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形成所希望的形状,先对哪种树脂成型都没有问题。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可以是相同的树脂或者可以是不同的树脂。
可以使储墨器5的包含发光物质4的部分和不包含发光物质4的部分分离地成型,然后可以通过超声波或热熔合两组件,并用粘合剂粘合两组件。下面说明将发光物质4引入到用于包含发光物质4的部分中的方法。首先,将发光物质4施加到成型的树脂。使该树脂包含发光物质4。利用该树脂成型要包含发光物质4的部分,并将包含发光物质4的薄片粘附至成型的树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任何合适的方法。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仅说明本实施例特有的结构的部分。图6A到6D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图。图6A是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概略框图,图6B是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概略斜视图,图6C是在有墨情况下的动作的说明图,并且图6D是在无墨情况下的动作的图。注意,对与图1A到图1C相同的组成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中未设置遮光部7。另外,用于光学地检测是否有墨的光学棱镜26具有界面3和界面8,并且发光物质4设置在界面3和8之间。如图6C所示,当储墨器25中有墨6时,从光源1发射的波长为λ1的入射光12在界面3处折射,成为波长为λ1的折射光13,并且不到达光接收部2。
尽管存在通过入射光12的散射而产生的光14和通过入射光12在墨6表面处的反射而产生的光15(包括在其它界面处反射的光)到达光接收部2的情况,但由于这些光的波长为λ1,所以光接收部2不识别这些光线。此外,尽管存在棱镜26的内部和界面3处散射的波长为λ1的光16可能到达发光物质4的可能性,但由于光16是非常弱的光,发光物质的受激励部分较小。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地设置光量的阈值来避免由该发光所引起的错误检测。
如图6D所示,当储墨器25中没有墨时,入射光12在界面3处全反射,并且成为波长为λ1的全反射光17,全反射光17照射到发光物质4上。此时,发光物质4被全反射光17激励,并发射波长为与波长λ1不同的λ2的光18。发光物质4发射的光18和在界面8处全反射的光19(包含波长为λ1和λ2的两种光)到达光接收部2。光接收部2选择地检测出光18(波长为λ2)和光19的波长为λ2的成分,并且识别出储墨器25中没有墨6。
因此,设置了发射第一波长的光的光源1和用于接收第二波长的光的光接收部2。通过使用光学棱镜26,只有当储墨器5中没有墨6时,从光源1发射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成照射到设置在储墨器中并发射第二波长的光的发光物质4上。这样,发光物质4发射第二波长的光,并且光接收部接收该第二波长的光。因此,识别出储墨器中没有墨。因此,可以实现能够以高精度光学地检测储墨器中的墨剩余量的储墨器和打印设备。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仅说明本实施例特有的结构的部分。
图7A到7C是本实施例的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图,其中,图7A是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概略框图,图7B是在有墨情况下墨剩余量检测系统的动作的图,并且图7C是在无墨情况下的动作的图。将与赋予图6A到6D中和图1A到图1C中的组成部分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图7A到7C中相同的组成部分。
在本实施例的储墨器35中,界面9设置在发光物质4和用于检测是否有墨6的光学棱镜33之间。如图7B所示,当储墨器35中有墨6时,从光源1发射的波长为λ1的入射光12在界面3处折射,成为波长为λ1的折射光13,并且不到达光接收部2。
尽管存在通过入射光12的散射而产生的光14和通过入射光12在墨6表面处的反射而产生的光15(包括通过在其它界面处反射而产生的光)到达光接收部2的情况,但由于这些光的波长为λ1,所以光接收部2不识别这些光线。此外,存在棱镜33的内部和界面3处散射的光16(波长为λ1)到达发光物质4的可能性。然而,这样的光在界面9处折射或散射,并且几乎不能激励发光物质4。即使发光物质4被激励并且发射波长为λ2的光,也可以通过在光接收部2中适当地设置光量的阈值来避免错误检测。此外,由于到达发光物质4的光量较小,因此可以使该阈值小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阈值。
当储墨器35中没有墨6时,如图7C所示,入射光12在界面3处全反射,成为照射到发光物质4上的波长为λ1的全反射光17。由于全反射光17垂直入射在界面9上,由于在棱镜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面保持光直线传播的能力,全反射光17在几乎不散射或折射的情况下照射到发光物质4上。此时,发光物质4被全反射光17(波长为λ1)激励,并且发射波长为与波长λ1不同的λ2的光18。发光物质4发射的光18和全反射光17到达光接收器2。光接收部2选择地检测出波长为λ2的光18,并识别出储墨器35中没有墨6。
如上所述,设置了用于发射c第一波长的光的光源1和用于接收第二波长的光的光接收部2。通过使用光学棱镜33,只有当储墨器5中没有墨6时,从光源1发射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成照射到设置在储墨器5中并发射第二波长的光的发光物质4上。利用该结构,发光物质4发射第二波长的光,并且光接收部接收该第二波长的光,因此识别出储墨器中没有墨。这样,可以实现能够以高精度光学地检测储墨器中的墨剩余量的储墨器和打印设备。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了一种储墨器、打印设备和检测方法。通过解决由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产生的不规则反射光和散射光所引起的墨剩余量错误检测的问题,实现了能够以高精度光学地检测墨容纳部中的剩余墨量的储墨器和打印设备。为了实现该目的,设置了用于发射第一波长的光的光源和用于接收第二波长的光的光接收部。通过使用光学棱镜,只有当储墨器中没有墨时,从光源发射的第一波长的光配置成照射到设置在储墨器中并发射第二波长的光的发光物质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