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84116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7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3299.6

申请日:

2009.06.18

公开号:

CN101580021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0L 5/19申请日:20090618授权公告日:20110601终止日期:201406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0L5/19

主分类号:

B60L5/19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程晓鸣

地址:

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交通运输技术领域横侧向受电的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本发明底架上升弓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支撑杆或者弓顶杆,数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底架铰接,上端分别与弓顶杆铰接,两极导电弓体分别通过绝缘体支承在弓顶杆的下部,互相绝缘形成双受电体,底架、支撑杆和弓顶杆构成连杆机构,其在升弓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垂直于公交电车行驶方向的横侧向平面内运动,使弓顶杆连同其上的导电弓体升降、移动,两极导电弓体从而能够分别靠向并紧密接触双馈电导线受电。本发明结构简单、候车站区美观且对行驶车辆无任何约束、工作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包括:底架(1)、升弓驱动装置(2)、导电弓体(3)、绝缘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5)、弓顶杆(6),升弓驱动装置(2)对应位于公交电车(7)的车顶上或者公交电车候车站(8)的站棚上,升弓驱动装置(2)或者位于底架(1)上,升弓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支撑杆(5)或者弓顶杆(6),数根支撑杆(5)的下端分别与底架(1)铰接,支撑杆(5)的上端分别与弓顶杆(6)铰接,导电弓体(3)的两端或一端弯曲制作成数个S形结构(11),或者导电弓体(3)的两端或一端连接弹簧(12),或者导电弓体(3)的一端弯曲制作成数个S形结构(11)而另一端连接弹簧(12),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3)分别通过绝缘体(4)支承在弓顶杆(6)的下部,互相绝缘形成双受电体,导电弓体(3)电气联接公交电车(7)的车载蓄电控制装置或/和充电装置,或者导电弓体(3)电气联接供电端电源或/和充电装置,底架(1)、支撑杆(5)和弓顶杆(6)构成连杆机构或者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其在升弓驱动装置(2)的作用下在垂直于公交电车(7)行驶方向的横侧向平面内运动,弓顶杆(6)连同其上的导电弓体(3)升降、平移或转动并移动,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3)分别靠向并紧密接触双馈电导线或双导线(9)受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其特征是,升弓驱动装置(2)是气缸或者电机及齿轮减速箱的组合或者电动推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其特征是,导电弓体(3)为条板式结构或者条状杆式结构或者平行多条状杆式结构;同一极性的多个条状杆电气联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其特征是,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3)各自的长度均小于其安装位置的中心连线之距离。

说明书

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交通运输技术领域的充电式公交车辆的受电装置,特别是一种横侧向受电的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公共交通领域采用超级电容蓄能的公交电车或无轨电车已进入商业运行或试运行,其车载较少量的超级电容器,因此车辆自重较轻、行驶灵便快速,只需利用到达终点站和某些中间停靠站停车时的短时快速补充充电,即可在全运营线路上不中断的行驶。由于该技术可以大部取消公交线路沿途的原有无轨电车架空供电接触线网或馈电线网,仅仅在终点站和某些中间停靠站的站区行驶道路上方留存一段充电专用的接触线网,使无轨电车脱离了传统形式的架空供电接触线网以及车顶集电杆和集电滑履的行驶约束,因此不会发生行驶中集电滑履跳离导线并导致断线断电停驶、交通阻塞等事故,也因为没有架空供电接触线网的存在而使城市大街上空景观美化,同时又能体现无轨电车行驶低噪音、无排放污染、起动及上坡快的特点。
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ZL200410015991.7,名称为:公交电车剪式双极受电弓,该发明专利自述为:“由底座、滑轨、剪式四杆机构、电极、气缸等组成,置于公交电车顶部。公交电车进站时,气缸伸出,推动绝缘连杆并带动剪式四杆机构上升,电极与电源触线紧密接触,进行充电。公交电车离站前,气缸收缩,拉动绝缘连杆并带动剪式四杆机构收缩,电极与电源触线断开,结束充电。本发明的应用可取消无轨电车的触线,用快速充电技术作为超级电容或蓄电池公交电车电能的补充,也可用于以充电方式补充电能的其它电动车辆及电动机械”。该发明虽然采用电车车顶可升降的受电弓受电方式,其自动升降双线对线入网约束少,能够用于站区充电式无轨电车的双线受电、充电;但是从其技术和“气缸伸出,推动绝缘连杆并带动剪式四杆机构上升,电极托板随电极支座上升时,托板上的电极与电源触线紧密接触”可知,该剪式双极受电弓工作时做升降运动,其电极托板和电极是从架空的站区车辆行驶道路上方的专用充电馈电线网受电,由于这一馈电电源触线的存在,无论其是通过街边人行道的电杆上引出还是通过街边公交候车站的站棚广告牌上引出,仍然对其它超高车辆如某些工程车辆和特种运输车辆的行驶造成约束,而且充电式公交电车候车站的站区因此不够美观;并且,两组对称的剪式四杆机构使得受电弓的形式和结构复杂,因为剪式四杆机构中有多个相同的杆件和连接轴。其它的同类相关技术:双线受电弓式无轨电车集电杆和双线受电式无轨电车集电弓也存在上述这些问题,因此该类技术仍有缺陷,应用范围依然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从候车站区车辆行驶道路上方的馈电线受电之不足,提供一种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以其横侧向伸出、从公交电车候车站站棚上方的馈电线受电方式,彻底取消车辆行驶道路上方和站区道路上方的馈电线网及其限制,而同样能够满足站区充电式公交电车或无轨电车进站升弓入网受流快速充电、离站降弓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底架、升弓驱动装置、导电弓体、绝缘体、支撑杆、弓顶杆,本受电弓设置于公交电车的车顶上或者公交电车候车站的站棚顶上,升弓驱动装置对应位于公交电车的车顶上或者公交电车候车站的站棚上,升弓驱动装置或者位于底架上,升弓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支撑杆或者弓顶杆,数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底架铰接,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弓顶杆铰接,导电弓体的两端或一端弯曲制作成数个S形结构,或者导电弓体的两端或一端连接弹簧,或者导电弓体的一端弯曲制作成数个S形结构而另一端连接弹簧,或者导电弓体的两端均不设S形结构和弹簧,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分别通过绝缘体支承在弓顶杆的下部,互相绝缘形成双受电体,导电弓体另电气联接公交电车的车载蓄电控制装置或/和充电装置,或者导电弓体另电气联接供电端电源或/和充电装置,底架、支撑杆和弓顶杆构成连杆机构或者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其在升弓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垂直于公交电车行驶方向的横侧向平面内运动,使弓顶杆连同其上的导电弓体升降、平移或转动并移动,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从而能够分别靠向并紧密接触位于公交电车候车站的站棚上方或者公交电车车顶上的双馈电导线或双导线受电。
所述的升弓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或者电机及齿轮减速箱的组合或者电动推杆。
所述的导电弓体为条板式结构或者条状杆式结构或者平行多条状杆式结构;同一极性的多个条状杆电气联接。
所述的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各自的长度均小于其安装位置的中心连线之距离,从而保证在公交电车停车位置不正的情况下,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中同一极性体不会同时接触双馈电导线或双导线而造成电气短路。
在所述的底架或/和升弓驱动装置或/和支撑杆或/和弓顶杆上,设置行程开关或者位移传感器或者力传感器,其根据升弓驱动装置或/和支撑杆或/和弓顶杆的运动、位置状态或者导电弓体触及双馈电导线或双导线后,感受位移或压力发出信号,从而控制另设的受电开关随后自动接通并给公交电车充电。
本发明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随无轨电车在站区道路范围内自动升降、横移伸出对线入网方便无约束,可以同时接触双导线受流充电,导电弓体的两端或者一端弯曲制作成数个S形结构如同弹簧,在导电弓体的中部就能够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并且能够高低弹性浮动,因此可以适应路面、车辆轮胎的充气状况、车载导致的电车悬架底盘高度、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与双导线之间存在的高度差等的变化,使受电弓保持与馈电线网的紧密接触;本发明使彻底去除车辆行驶道路上方的接触线网成为可能,而设置在公交电车候车站站棚上方的馈电线网对过往的一切车辆无任何约束,且该馈电线网与公交电车候车站的站棚可以设计为一体,因此充电式公交电车候车站站区美观。
本发明受电弓部件只有底架、升弓驱动装置、导电弓体、绝缘体、支撑杆、弓顶杆,相比现有技术的受电弓组成构件少,因此结构更为简单;由于馈电线网设置在站区充电式公交电车候车站的站棚上方,配合设置的行程开关或者位移传感器或者力传感器,其根据受电弓的运动、位置状态可以控制受电开关的通、断,因此电车停靠、充电工作、运行使用仍然安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充电馈电线网对各种行驶车辆无任何约束、充电式公交电车候车站站区美观、弓网接触性能好、工作安全可靠的特点,适用于超级电容蓄能的站区充电式公交电车或无轨电车,作为其充电的受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伸出受电时正视图;
图2本发明伸出受电时俯视图;
图3本发明收回至起始位置正视图;
图4置于公交电车候车站站棚顶上的本发明伸出馈电、给电时正视图;
图5置于公交电车候车站站棚顶上的本发明收回时正视图;
图6本发明的平行多条状杆式结构的导电弓体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架1、升弓驱动装置2、导电弓体3、绝缘体4、支撑杆5、弓顶杆6,本受电弓设置于公交电车7的车顶上或者公交电车候车站8的站棚顶上,升弓驱动装置2对应位于公交电车7的车顶上或者公交电车候车站8的站棚上,升弓驱动装置2或者位于底架1上,升弓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支撑杆5或者弓顶杆6,数根支撑杆5的下端分别与底架1铰接,支撑杆5的上端分别与弓顶杆6铰接,导电弓体3的两端或一端弯曲制作成数个S形结构11,或者导电弓体3的两端或一端连接弹簧12,或者导电弓体3的一端弯曲制作成数个S形结构11而另一端连接弹簧12,或者导电弓体3的两端均不设S形结构11和弹簧12,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3分别通过绝缘体4支承在弓顶杆6的下部,互相绝缘形成双受电体,导电弓体3另电气联接公交电车7的车载蓄电控制装置或/和充电装置,或者导电弓体3另电气联接供电端电源或/和充电装置,底架1、支撑杆5和弓顶杆6构成连杆机构或者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其在升弓驱动装置2的作用下可在垂直于公交电车7行驶方向的横侧向平面内运动,使弓顶杆6连同其上的导电弓体3升降、平移或转动并移动,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3从而能够分别靠向并紧密接触位于公交电车候车站8的站棚上方或者公交电车7车顶上的双馈电导线或双导线9受电。
所述的升弓驱动装置2可以是气缸或者电机及齿轮减速箱的组合或者电动推杆。
如图6所示,所述的导电弓体3为条板式结构或者条状杆式结构或者平行多条状杆式结构;同一极性的多个条状杆电气联接。
所述的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3各自的长度均小于其安装位置的中心连线之距离,从而保证在公交电车7停车位置不正的情况下,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3中同一极性体不会同时接触双馈电导线或双导线9而造成电气短路。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的底架1或/和升弓驱动装置2或/和支撑杆5或/和弓顶杆6上,设置行程开关或者位移传感器或者力传感器10,其根据升弓驱动装置2或/和支撑杆5或/和弓顶杆6的运动、位置状态或者导电弓体3触及双馈电导线或双导线9后,感受位移或压力发出信号,从而控制另设的受电开关随后自动接通并给公交电车7充电。
本实施例工作时,当公交电车7驶入并停靠在公交电车候车站8的站区地面道路的交通标识白线13内后,升弓驱动装置2推动支撑杆5摆动或转动,弓顶杆6连同导电弓体3升起、平移伸出公交电车7的横侧向车顶外、降下在公交电车候车站8站棚顶上的双馈电导线9上,使两根或两组导电弓体3分别靠紧、接触双馈电导线9从而受电、充电;充电完毕,升弓驱动装置2反向推动支撑杆5,弓顶杆6连同导电弓体3抬起、移动收回、下降至原起始位置。

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交通运输技术领域横侧向受电的单杆平移型公交电车受电弓,本发明底架上升弓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支撑杆或者弓顶杆,数根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与底架铰接,上端分别与弓顶杆铰接,两极导电弓体分别通过绝缘体支承在弓顶杆的下部,互相绝缘形成双受电体,底架、支撑杆和弓顶杆构成连杆机构,其在升弓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在垂直于公交电车行驶方向的横侧向平面内运动,使弓顶杆连同其上的导电弓体升降、移动,两极导电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