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78845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390553.3

申请日:

20130702

公开号:

CN203329362U

公开日:

201312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H27/22

主分类号:

A63H27/22

申请人:

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国川

地址:

201801 上海市嘉定区丰饶路818号

优先权:

CN20132039055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章社杲;孙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其中,该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包括:机身和水平尾翼,其中,机身设置有支架和驱动装置,支架用于支撑水平尾翼的前端,水平尾翼的前端在支架的约束下转动,并且,驱动装置与水平尾翼连接并用于将水平尾翼的后端抬起。本实用新型通配置可以活动的水平尾翼,能够在需要降落时控制水平尾翼的角度,以接近垂直下降的轨迹降陆,从而降低降落的难度,提高了降落的成功率,避免航模因为降落而损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包括机身(1)和水平尾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设置有支架(2)和驱动装置,所述支架(2)用于支撑所述水平尾翼(3)的前端(8),所述水平尾翼(3)的前端(8)在所述支架(2)的约束下转动,并且,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水平尾翼(3)连接,并用于将所述水平尾翼(3)的后端抬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操作机构(7)、锁定销(5),所述操作机构(7)和所述锁定销(5)设置于所述机身(1),所述锁定销(5)在所述操作机构(7)的控制下伸出或缩回,并且在所述锁定销(5)处于伸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锁定销(5)插入所述水平尾翼(3)的固定部(6)并将所述水平尾翼(3)锁定在基本水平的状态,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固定销(5)缩回的情况下将所述水平尾翼(3)的后端抬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拉伸弹性部件(4),所述拉伸弹性部件(4)将所述水平尾翼(3)上设置的支点(9)与所述机身(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性部件(4)为皮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性部件(4)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机构,所述伺服机构连接至所述水平尾翼(3)并带动所述水平尾翼(3)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升降舵(12)以及用于操纵所述升降舵(12)的舵机(11),所述升降舵(12)与所述水平尾翼(3)连接,所述舵机(11)安装于所述水平尾翼(3)并随水平尾翼一起转动。  8.一种遥控模型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 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航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遥控模型飞机 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

背景技术

遥控模型(包括模型飞机、车模、船模)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 所喜爱,但是,对于航模的遥控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如果用户没有足够的 经验来控制模型按照合理的方式运动,将很可能导致模型损坏。

对于模型飞机,操作模型降落的难度是很高的。在降落时,模型的飞 行高度越来越低,操纵员要根据速度、高度和风速风向来及时修正,不然 很可能导致模型撞到障碍物、飞出场地或者粗暴撞地。对于新手来说,模 型降落非常容易出现事故,即使是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操作员来说,如果需 要航模降落的区域空间狭窄,障碍物较多,模型降落同样存在着很高的难 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航模降落难度较高、容易损坏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 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航模降落难度较高、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 出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能够在需要降落时, 以接近垂直下降的轨迹降陆,从而降低降落的难度,提高了降落的成功率, 避免航模因为降落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包括机身 和水平尾翼。其中,机身设置有支架和驱动装置,该支架用于支撑水平尾 翼的前端,水平尾翼的前端在支架的约束下转动,并且,驱动装置连接至 水平尾翼并用于将水平尾翼的后端抬起。

一方面,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操作机构、锁定销,操作机构和锁定 销设置于机身,锁定销在操作机构的控制下伸出或缩回,并且在锁定销处 于伸出状态的情况下,锁定销插入水平尾翼的固定部并将水平尾翼锁定在 基本水平的状态,驱动装置用于在固定销缩回的情况下将水平尾翼的后端 抬起。

此外,驱动装置包括拉伸弹性部件,拉伸弹性部件将水平尾翼上设置 的支点与机身连接。可选地,拉伸弹性部件为皮筋,另外,拉伸弹性部件 可以为弹簧。

另一方面,驱动装置可以是伺服机构,伺服机构连接至水平尾翼3并 带动水平尾翼3的前端在支架的约束下转动。

另外,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升降舵以及用于操纵升降舵的舵机,升 降舵与水平尾翼连接,舵机安装于水平尾翼并随水平尾翼一起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遥控模型飞机,该遥控模型飞机包括 上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配置可以活动的水平尾翼,能够在需要降落时控制水平 尾翼的角度,以接近垂直下降的轨迹降陆,从而降低降落的难度,提高了 降落的成功率,避免航模因为降落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 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结构示意 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飞行航模的水平尾翼后端被抬起 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未安装水平尾翼时 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水平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飞行航模的水平尾翼被抬起的示 意图;

图8和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结构示意 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水平尾翼与支 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水平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水平尾翼抬起 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 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在以下的描 述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联较小的部件,仅仅着重对遥控模型飞机的 速降装置的水平尾翼等相关部件进行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包括机身1 和水平尾翼3,其中,水平尾翼3的前端8固定于机身1,例如,可以通过 支架2进行固定,支架2起到支撑水平尾翼3的作用,并且,水平尾翼3 的前端8(图5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水平尾翼的前端8的形状)在支架2 的约束下转动。

参见图1-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 装置进一步包括操作机构7、锁定销5(锁定销5在图2中示出,其可以是 锁针)、固定部6和驱动装置,操作机构7和锁定销5设置于机身1,锁 定销5在操作机构7的控制下伸出或缩回,并且在锁定销5处于伸出状态 的情况下,锁定销5插入水平尾翼3的固定部6(图2中示出了锁定销5 插入固定部6时的情况)并将水平尾翼3固定在大致水平的状态。

驱动装置用于在固定销5缩回的情况下将水平尾翼3的后端抬起。其 中,参见图1,驱动装置设置于机身1,可以是拉伸弹性部件4,拉伸弹性 部件4将水平尾翼3上设置的支点9(图1和图5示出了支点9,支点9除 了可以是钩状之外,还可以是环状等其他形状)与机身1连接,拉伸弹性 部件4的一端固定于机身1的一侧,拉伸弹性部件4的另一端穿过支点9 并固定于机身1的另一侧。可选地,拉伸弹性部件4为皮筋,也可以是拉 伸弹簧。

如图3所示,拉伸弹性部件4会对支点9施加一个朝向机身1的拉力, 所以水平尾翼3的后端会在拉力的作用下翘起。当带有速降装置的遥控模 型飞机在飞行时,翘起的水平尾翼能够有效降低遥控模型飞机的前进速度, 使模型以几乎垂直的轨迹降陆,从而有助于安全降落,避免模型摔坏。

如图5所示,在水平尾翼3的前端与支架2接触的位置处具有弧形表 面8,并且,为了限定水平尾翼3的水平位置,水平尾翼3可以具有凹槽, 用于与支架2固定。并且,如图5所示,固定部6为朝向水平尾翼3的下 方垂下的锁扣(为环套状),用于容纳锁定销5。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速降装置的遥控模型飞机在正常飞行 时,水平尾翼3基本水平(水平尾翼与水平面的角度差较小(例如,与水 平面的角度差在2度),水平尾翼3和机翼之间有一个适当的安装角差(该 角度差一般不太大,例如,可以是2度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模型飞机升 力、安定性和操纵性。如果让安装角差远远超过这个范围,例如水平尾翼 在原来的位置上变成负的30度,这样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差远远超出 正常范围,从而完全改变了整架模型的空气动力状态,机翼不能产生升力, 模型从原来的向前飞行变成了垂直下降。这样就达到了速降的目的。

因此,水平尾翼(包括升降舵一起)有两个工作状态,一个是正常飞 行状态,其安装角基本上是0度,机翼的安装角一般是在2度左右。水平 尾翼与机翼之间的差是2度左右。另一个工作状态是速降状态,水平尾翼 3的安装角突然变成几十度(例如,可以是35度、40度左右等),与机翼 的安装角差很大,整机进入速降状态。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在机身1上有 一个支架2,支撑水平尾翼3,并且允许它转动,改变安装角。水平尾翼3 安装在支架上以后用弹力线4拉紧在机身1、弹力线4的作用下,水平尾 翼3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如果没有约束,水平尾翼3就会向上翘起,呈大 安装角。正常飞行时,机身1上伸出一根锁针5,将水平尾翼的固定部(锁 扣)6锁定,使得水平尾翼3保持水平状态。一旦锁针5缩进机身1,水平 尾翼3的固定部(锁扣)6失去约束,水平尾翼3在弹力线4作用下迅速 翘起,进入速降状态。

因此,当带有速降装置的遥控模型飞机正常飞行时,锁定销(锁针)5 处于伸出状态,并且插入固定部(锁扣)6中,将水平尾翼固定在水平状 态。当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接收到降速指令后,操作机构7会相应于 该指令,将锁定销缩回,由于水平尾翼3的前端被限定在支架2中,并且 可以转动,因此,在拉伸弹性部件4的拉力作用下,固定部(锁扣)6没 有了锁定销5的约束,水平尾翼3的后端将会抬起,带有速降装置的遥控 模型飞机进入降速状态。

应当注意,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 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例如,水平尾翼3前 端的弧形面8可以用圆杆或者圆管来实现,还可以是圆弧半径极小的棱状。 固定部(锁扣)6也可以用环套状之外的其他外形,只要能够被锁定和可 以释放。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是压缩弹簧,该压缩弹 簧的一端固定至机身1,另一端固定至水平尾翼3的后端,当锁定销5缩 回的情况下,压缩弹簧能够施加弹力,将水平尾翼3的后端顶起。此外, 拉伸弹性部件4还可以以其他方式与机身1和水平尾翼3固定,从而起到 拉动水平尾翼使后端抬起的目的。

应当注意,在第一实施例中,没有示出与水平尾翼连接的升降舵和舵 机,实际上,在第一实施例中,水平尾翼同样应当连接有升降舵,并且遥 控模型飞机上也应安装有舵机。在将要描述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将示 出升降舵、舵机与水平尾翼的连接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伺服机构的 驱动装置14能够对水平尾翼3的前端施加一个力矩,如图7所示,该力矩 被施加至位于水平尾翼3前端8下方的突起部10,突起部10可以与水平 尾翼3的前端一体形成,从而可以转动水平尾翼3以将其后端抬起。这样, 在驱动装置14的带动下,能够使水平尾翼3处于多个安装角度,因此,可 以实现两个甚至更多的操纵模式和速降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省去上 述的锁定销5、锁扣6、支点9等。在本实施例中,水平状态下水平尾翼的 安装角度同样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水平尾翼3、锁定销5、固定部6、 操作机构7、机身1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应的结构类似。如图8和图9所示, 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根拉伸弹簧4提供拉力, 弹簧4的一端固定于机身1,另一端固定于水平尾翼的支点9。并且,在本 实施例中,进一步示出了升降舵12和舵机11。参见图8和图9,升降舵 12连接在水平尾翼3的后端,在舵机11的控制下,升降舵12可以与水平 尾翼3成多个角度,并且,操纵升降舵的舵机11安装于水平尾翼3并随着 水平尾翼3运动。并且,固定部6位于水平尾翼3后端,呈一下垂的带有 孔的板。

参见图10和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 降装置中的水平尾翼3与支架2接触的部分为圆管8,以方便水平尾翼3 在支架2的约束下转动。

参见图12,示出了机身1的一部分,其中,在图12中着重示出了支 架2附近处的机身1。如图12所示,支架2的截面为圆弧状,圆弧的开口 用于容纳水平尾翼3的前端(圆管8),并且机身1具有一环状的凸起13, 用于固定弹簧4。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的水 平尾翼3的后端抬起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锁定销5缩回,固定(销) 部(锁扣)6被解锁,水平尾翼3的后端在拉伸弹簧4的拉力作用下,并 且在水平尾翼3的后端被抬起的情况下,升降舵12和舵机11同样被抬起。

应当注意,以上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水平尾翼锁定在水平状 态以及解锁,并且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水平尾翼的后端抬起,本文不在一 一列举。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利用水平尾翼 的角度变化,当需要速降时,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度出现一个很大的负角度, 使得整个模型的空气动力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原来用来产生升力的机翼和 保持平衡的尾翼都变成阻力,从而使模型以平稳的状态,几乎垂直地落下 来,这样就避免了操作员需要在遥控模型飞机降落时进行复杂和准确的判 断,也不需要有宽广的降落场地,降低了降落的难度,还提高了降落过程 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 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以及遥控模型飞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2936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11 CN 203329362 U *CN203329362U* (21)申请号 201320390553.3 (22)申请日 2013.07.02 A63H 27/2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九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801 上海市嘉定区丰饶路 818 号 (72)发明人 黄国川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09 代理人 章社杲 孙征 (54) 实用新型名称 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以及遥控模型飞 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遥控模。

2、型飞机的速降 装置、 以及遥控模型飞机, 其中, 该遥控模型飞机 的速降装置包括 : 机身和水平尾翼, 其中, 机身设 置有支架和驱动装置, 支架用于支撑水平尾翼的 前端, 水平尾翼的前端在支架的约束下转动, 并 且, 驱动装置与水平尾翼连接并用于将水平尾翼 的后端抬起。本实用新型通配置可以活动的水平 尾翼, 能够在需要降落时控制水平尾翼的角度, 以 接近垂直下降的轨迹降陆, 从而降低降落的难度, 提高了降落的成功率, 避免航模因为降落而损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29362 U CN 203329362 U *CN203329362U* 1/1 页 2 1. 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包括机身 (1) 和水平尾翼 (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 身 (1) 设置有支架 (2) 和驱动装置, 所述支架 (2) 用于支撑所述水平尾翼 (3) 的前端 (8), 所述水平尾翼 (3) 的前端 (8) 在所述支架 (2) 的约束下转动, 并且,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水 平尾翼 (3) 连接, 并用于将所述水平尾翼 (3) 的后端抬起。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

4、进一步包括操作机 构 (7)、 锁定销 (5), 所述操作机构 (7) 和所述锁定销 (5) 设置于所述机身 (1), 所述锁定销 (5)在所述操作机构(7)的控制下伸出或缩回, 并且在所述锁定销(5)处于伸出状态的情况 下, 所述锁定销 (5) 插入所述水平尾翼 (3) 的固定部 (6) 并将所述水平尾翼 (3) 锁定在基 本水平的状态,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在所述固定销 (5) 缩回的情况下将所述水平尾翼 (3) 的 后端抬起。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拉伸弹性部件(4), 所述拉伸弹性部件(4)将所述水平尾翼(3)上设置的支点(。

5、9)与所述机 身 (1)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弹性部件 (4) 为皮筋。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弹性部件 (4) 为弹簧。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为伺 服机构, 所述伺服机构连接至所述水平尾翼 (3) 并带动所述水平尾翼 (3) 的转动。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升降舵 (12) 以及用于操纵所述升降舵 (12) 的舵机 (11), 所述升降舵 (12) 与所。

6、述水平尾翼 (3) 连 接, 所述舵机 (11) 安装于所述水平尾翼 (3) 并随水平尾翼一起转动。 8. 一种遥控模型飞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 所述的遥控模型 飞机的速降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29362 U 2 1/5 页 3 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以及遥控模型飞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航模领域, 并且特别地, 涉及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以及遥控模型飞机。 背景技术 0002 遥控模型(包括模型飞机、 车模、 船模)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喜爱, 但是, 对于航模的遥控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如果用户没有足够的经。

7、验来控制模型按照合理的方式 运动, 将很可能导致模型损坏。 0003 对于模型飞机, 操作模型降落的难度是很高的。 在降落时, 模型的飞行高度越来越 低, 操纵员要根据速度、 高度和风速风向来及时修正, 不然很可能导致模型撞到障碍物、 飞 出场地或者粗暴撞地。 对于新手来说, 模型降落非常容易出现事故, 即使是对于有一定经验 的操作员来说, 如果需要航模降落的区域空间狭窄, 障碍物较多, 模型降落同样存在着很高 的难度。 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航模降落难度较高、 容易损坏的问题, 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 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相关技术中航模降落难度较高、 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

8、用新型提出一种遥控 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以及遥控模型飞机, 能够在需要降落时, 以接近垂直下降的轨迹降 陆, 从而降低降落的难度, 提高了降落的成功率, 避免航模因为降落而损坏。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0007 根据本本实用新型, 提供了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包括机身和水平尾翼。 其中, 机身设置有支架和驱动装置, 该支架用于支撑水平尾翼的前端, 水平尾翼的前端在支 架的约束下转动, 并且, 驱动装置连接至水平尾翼并用于将水平尾翼的后端抬起。 0008 一方面,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操作机构、 锁定销, 操作机构和锁定销设置于机 身, 锁定销在操作机构的控制。

9、下伸出或缩回, 并且在锁定销处于伸出状态的情况下, 锁定销 插入水平尾翼的固定部并将水平尾翼锁定在基本水平的状态, 驱动装置用于在固定销缩回 的情况下将水平尾翼的后端抬起。 0009 此外, 驱动装置包括拉伸弹性部件, 拉伸弹性部件将水平尾翼上设置的支点与机 身连接。可选地, 拉伸弹性部件为皮筋, 另外, 拉伸弹性部件可以为弹簧。 0010 另一方面, 驱动装置可以是伺服机构, 伺服机构连接至水平尾翼 3 并带动水平尾 翼 3 的前端在支架的约束下转动。 0011 另外,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升降舵以及用于操纵升降舵的舵机, 升降舵与水平 尾翼连接, 舵机安装于水平尾翼并随水平尾翼一起转动。 。

10、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 还提供了一种遥控模型飞机, 该遥控模型飞机包括上述的遥控 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说 明 书 CN 203329362 U 3 2/5 页 4 0013 本实用新型通配置可以活动的水平尾翼, 能够在需要降落时控制水平尾翼的角 度, 以接近垂直下降的轨迹降陆, 从而降低降落的难度, 提高了降落的成功率, 避免航模因 为降落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11、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 1 和图 2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3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飞行航模的水平尾翼后端被抬起的示意图 ; 0017 图 4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未安装水平尾翼时的结构图 ; 0018 图 5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水平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6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7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飞行航模的水平尾翼被抬起的示意图 ; 0021 图 8 和图 9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飞。

12、行航模尾部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10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水平尾翼与支架分离的结 构示意图 ; 0023 图 11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水平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12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13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飞行航模尾部的水平尾翼抬起后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

13、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根据本实用新型, 提供了一种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 在以下的描述中, 省略了 与本实用新型关联较小的部件, 仅仅着重对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的水平尾翼等相关部 件进行了描述。 0028 如图 1 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包括机身 1 和水平尾翼 3, 其中, 水平尾翼 3 的前端 8 固定于机身 1, 例如, 可以通过支架 2 进行固定, 支架 2 起到支 撑水平尾翼 3 的作用, 并且, 水平尾翼 3 的前端 8( 图 5 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水平尾翼的前 端 8 的形状 ) 在支架 2 的约。

14、束下转动。 0029 参见图 1- 图 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进一步 包括操作机构 7、 锁定销 5( 锁定销 5 在图 2 中示出, 其可以是锁针 )、 固定部 6 和驱动装置, 操作机构 7 和锁定销 5 设置于机身 1, 锁定销 5 在操作机构 7 的控制下伸出或缩回, 并且在 锁定销 5 处于伸出状态的情况下, 锁定销 5 插入水平尾翼 3 的固定部 6( 图 2 中示出了锁定 说 明 书 CN 203329362 U 4 3/5 页 5 销 5 插入固定部 6 时的情况 ) 并将水平尾翼 3 固定在大致水平的状态。 0030 驱动装置用于在固定销 5。

15、 缩回的情况下将水平尾翼 3 的后端抬起。其中, 参见图 1, 驱动装置设置于机身 1, 可以是拉伸弹性部件 4, 拉伸弹性部件 4 将水平尾翼 3 上设置的 支点 9( 图 1 和图 5 示出了支点 9, 支点 9 除了可以是钩状之外, 还可以是环状等其他形状 ) 与机身 1 连接, 拉伸弹性部件 4 的一端固定于机身 1 的一侧, 拉伸弹性部件 4 的另一端穿过 支点 9 并固定于机身 1 的另一侧。可选地, 拉伸弹性部件 4 为皮筋, 也可以是拉伸弹簧。 0031 如图 3 所示, 拉伸弹性部件 4 会对支点 9 施加一个朝向机身 1 的拉力, 所以水平尾 翼 3 的后端会在拉力的作用下。

16、翘起。当带有速降装置的遥控模型飞机在飞行时, 翘起的水 平尾翼能够有效降低遥控模型飞机的前进速度, 使模型以几乎垂直的轨迹降陆, 从而有助 于安全降落, 避免模型摔坏。 0032 如图5所示, 在水平尾翼3的前端与支架2接触的位置处具有弧形表面8, 并且, 为 了限定水平尾翼 3 的水平位置, 水平尾翼 3 可以具有凹槽, 用于与支架 2 固定。并且, 如图 5 所示, 固定部 6 为朝向水平尾翼 3 的下方垂下的锁扣 ( 为环套状 ), 用于容纳锁定销 5。 0033 因此,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速降装置的遥控模型飞机在正常飞行时, 水平尾 翼 3 基本水平 ( 水平尾翼与水平面的角度差较。

17、小 ( 例如, 与水平面的角度差在 2 度 ), 水平 尾翼3和机翼之间有一个适当的安装角差(该角度差一般不太大, 例如, 可以是2度左右), 这样可以保证模型飞机升力、 安定性和操纵性。 如果让安装角差远远超过这个范围, 例如水 平尾翼在原来的位置上变成负的 30 度, 这样机翼和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差远远超出正常范 围, 从而完全改变了整架模型的空气动力状态, 机翼不能产生升力, 模型从原来的向前飞行 变成了垂直下降。这样就达到了速降的目的。 0034 因此, 水平尾翼 ( 包括升降舵一起 ) 有两个工作状态, 一个是正常飞行状态, 其安 装角基本上是 0 度, 机翼的安装角一般是在 2 度左。

18、右。水平尾翼与机翼之间的差是 2 度左 右。另一个工作状态是速降状态, 水平尾翼 3 的安装角突然变成几十度 ( 例如, 可以是 35 度、 40 度左右等 ), 与机翼的安装角差很大, 整机进入速降状态。为了实现上述要求, 在机身 1 上有一个支架 2, 支撑水平尾翼 3, 并且允许它转动, 改变安装角。水平尾翼 3 安装在支架 上以后用弹力线 4 拉紧在机身 1、 弹力线 4 的作用下, 水平尾翼 3 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如果 没有约束, 水平尾翼 3 就会向上翘起, 呈大安装角。正常飞行时, 机身 1 上伸出一根锁针 5, 将水平尾翼的固定部 ( 锁扣 )6 锁定, 使得水平尾翼 3 保。

19、持水平状态。一旦锁针 5 缩进机身 1, 水平尾翼 3 的固定部 ( 锁扣 )6 失去约束, 水平尾翼 3 在弹力线 4 作用下迅速翘起, 进入 速降状态。 0035 因此, 当带有速降装置的遥控模型飞机正常飞行时, 锁定销 ( 锁针 )5 处于伸出状 态, 并且插入固定部 ( 锁扣 )6 中, 将水平尾翼固定在水平状态。当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 置接收到降速指令后, 操作机构 7 会相应于该指令, 将锁定销缩回, 由于水平尾翼 3 的前端 被限定在支架2中, 并且可以转动, 因此, 在拉伸弹性部件4的拉力作用下, 固定部(锁扣)6 没有了锁定销5的约束, 水平尾翼3的后端将会抬起, 带有速降装。

20、置的遥控模型飞机进入降 速状态。 0036 应当注意, 以上所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遥控模型飞 机的速降装置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结构。 例如, 水平尾翼3前端的弧形面8可以用圆杆或者 圆管来实现, 还可以是圆弧半径极小的棱状。固定部 ( 锁扣 )6 也可以用环套状之外的其他 说 明 书 CN 203329362 U 5 4/5 页 6 外形, 只要能够被锁定和可以释放。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 驱动装置可以是压缩弹簧, 该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至机身 1, 另一端固定至水平尾翼 3 的后端, 当锁定销 5 缩回的情况 下, 压缩弹簧能够施加弹力, 将水平尾翼 3 的后端顶起。。

21、此外, 拉伸弹性部件 4 还可以以其 他方式与机身 1 和水平尾翼 3 固定, 从而起到拉动水平尾翼使后端抬起的目的。 0037 应当注意, 在第一实施例中, 没有示出与水平尾翼连接的升降舵和舵机, 实际上, 在第一实施例中, 水平尾翼同样应当连接有升降舵, 并且遥控模型飞机上也应安装有舵机。 在将要描述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 将示出升降舵、 舵机与水平尾翼的连接情况。 003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作为伺服机构的驱动装置 14 能够对水平尾翼 3 的前端施加一个力矩, 如图 7 所示, 该力矩被施加至位于水平尾翼 3 前端 8 下方的突起部 10, 突起。

22、部 10 可以与水平尾翼 3 的前端一体形成, 从而可以转动水平尾翼 3 以将其后端抬起。这样, 在驱动装置 14 的带动下, 能够使水平尾翼 3 处于多个安装角度, 因此, 可以实现两个甚至更多的操纵模式和速降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 可以省去上述的锁定 销 5、 锁扣 6、 支点 9 等。在本实施例中, 水平状态下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度同样可以满足上述 要求。 0039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 水平尾翼 3、 锁定销 5、 固定部 6、 操作机构 7、 机身 1 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应的结构类似。如图 8 和图 9 所示, 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不同, 在 本实施例中, 采用一根拉伸弹簧4提供。

23、拉力, 弹簧4的一端固定于机身1, 另一端固定于水平 尾翼的支点 9。并且, 在本实施例中, 进一步示出了升降舵 12 和舵机 11。参见图 8 和图 9, 升降舵 12 连接在水平尾翼 3 的后端, 在舵机 11 的控制下, 升降舵 12 可以与水平尾翼 3 成 多个角度, 并且, 操纵升降舵的舵机 11 安装于水平尾翼 3 并随着水平尾翼 3 运动。并且, 固 定部 6 位于水平尾翼 3 后端, 呈一下垂的带有孔的板。 0040 参见图 10 和图 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中的 水平尾翼 3 与支架 2 接触的部分为圆管 8, 以方便水平尾翼 3 在支架 2。

24、 的约束下转动。 0041 参见图12, 示出了机身1的一部分, 其中, 在图12中着重示出了支架2附近处的机 身 1。如图 12 所示, 支架 2 的截面为圆弧状, 圆弧的开口用于容纳水平尾翼 3 的前端 ( 圆管 8), 并且机身 1 具有一环状的凸起 13, 用于固定弹簧 4。 0042 图 13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的水平尾翼 3 的 后端抬起的示意图。如图 13 所示, 锁定销 5 缩回, 固定 ( 销 ) 部 ( 锁扣 )6 被解锁, 水平尾 翼 3 的后端在拉伸弹簧 4 的拉力作用下, 并且在水平尾翼 3 的后端被抬起的情况下, 升降舵 12 和舵机。

25、 11 同样被抬起。 0043 应当注意, 以上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遥控模型 飞机的速降装置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水平尾翼锁定在水平状态以及解锁, 并且可以通过 其他方式将水平尾翼的后端抬起, 本文不在一一列举。 0044 综上所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遥控模型飞机的速降装置利用水平尾翼的角度变 化, 当需要速降时, 水平尾翼的安装角度出现一个很大的负角度, 使得整个模型的空气动力 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原来用来产生升力的机翼和保持平衡的尾翼都变成阻力, 从而使模型 以平稳的状态, 几乎垂直地落下来, 这样就避免了操作员需要在遥控模型飞机降落时进行 复杂和准确的判断, 。

26、也不需要有宽广的降落场地, 降低了降落的难度, 还提高了降落过程的 效率。 说 明 书 CN 203329362 U 6 5/5 页 7 00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329362 U 7 1/7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9362 U 8 2/7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9362 U 9 3/7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9362 U 10 4/7 页 11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9362 U 11 5/7 页 12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9362 U 12 6/7 页 13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9362 U 13 7/7 页 14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9362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