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覆盖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摩托车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逐步向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方向发展,公路跑车型或赛车型摩托车,需要在摩托车的前体上大面积使用覆盖件,通过各覆盖件将车体前部包围,覆盖件不但能起保护、美化作用,还能引导气流以降低风阻。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包括头部覆盖件和上围覆盖件,头部覆盖件与上围覆盖件通过从外表面向内安装的盘头螺钉连接,盘头螺钉是从覆盖件的外表面旋入的,螺钉头露在覆盖件外表面,影响整车的外观;而上围覆盖件是围合在摩托车主板周围的,若采用整体的一体构件,模具复杂、制造难度大,制造成本高,而且上围覆盖件也是通过外露式螺钉将其与车架固定,影响摩托车美观、流畅的造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它的上围覆盖件制造容易,制造成本低;上围覆盖件与头部覆盖件和车架的连接,尽量不使用外露螺钉,以保证其外表面过渡自然、美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前部车体覆盖件,包括有前导流罩的头部覆盖件和上围覆盖件,所述头部覆盖件与上围覆盖件的前部相连接,所述头部覆盖件由前导流罩、前面罩和前面罩装饰板组成,所述前导流罩位于前面罩上方,两者搭接后通过盘头螺钉和螺母连接,所述前面罩的下方是前照灯,该前照灯的上、下部通过自攻螺钉分别与所述前面罩和前面罩装饰板连接;
所述上围覆盖件由左、右对称设置的前面罩护板、侧盖装饰罩和装饰罩护网组成;其中,所述侧盖装饰罩的前部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搭接在前面罩护板的下边缘和装饰罩护网的上边缘,并通过侧盖装饰罩内侧面的自攻螺钉将三者连接;
所述上围覆盖件与头部覆盖件的连接结构是:
所述两前面罩护板的前上部边缘分别与所述前面罩的左、右侧边相对接,在前面罩护板上靠近该对接边的部位为定位边,在该定位边的顶端向前面罩方向延伸有支块,在该支块上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前面罩侧边的安装孔相对后通过盘头螺钉和螺母连接;在该定位边的下部背离前面罩护板外表面的平面上设有第一连接柱,该第一连接柱通过自攻螺钉与前面罩侧边下部的第一支耳相连接;
所述两前面罩护板分别在内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柱,该第二连接柱通过自攻螺钉与所述前照灯左、右侧面上所设的第二支耳连接;
在所述两前面罩护板前下部的内侧面设有“7”字形勾板,在所述前照灯的后下部左、右对称设置凹槽,所述勾板卡入该凹槽中;
在所述两侧盖装饰罩前部的内侧面设有第三连接柱,该第三连接柱通过自攻螺钉与所述前面罩装饰板两侧边所设的第三支耳连接;
在所述上前体覆盖件上设有与车架相连接的结构:
在所述两侧盖装饰罩中部的内侧面设有折弯支耳,该折弯支耳的端部开有与支耳对称中心线同向的“U”形槽,该“U”形槽卡在车架主板两侧所设支座的螺柱上,通过螺母固定;
在所述两侧盖装饰罩后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端头大杆部小的插销,该插销穿过车架上所嵌橡胶圈的通孔,插销的端头卡在橡胶圈底面,将侧盖装饰罩的后端定位;
在所述两前面罩护板的定位边中部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车架立管上所装支架的安装孔相对后通过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上围覆盖件由左右对称的两大块组成,每块又分别由前面罩护板、侧盖装饰罩和装饰罩护网构成,由六个覆盖件构建而成的上围覆盖件,能够通过较简单的模具和较低的制造成本,实现上围覆盖件的造型,每侧的覆盖件采用内侧面的自攻螺钉这种内连式连接,不会在覆盖件外表面留下螺钉头,因而上围覆盖件的各组件之间过渡美观、自然,浑然天成;上围覆盖件与头部覆盖件的连接,主要是由上围覆盖件内侧面上所设的连接柱与头部覆盖件上相应地支耳相对后,通过自攻螺钉连接的方式来实现,因而在上围覆盖件与头部覆盖件的主要连接部位,不会出现外露的螺钉头,连接处较为美观;本发明上还设计了与车架相连接的结构,人们目光的主要注视区,即上围覆盖件左、右两大块中部的侧盖装饰罩上杜绝使用外露式螺钉,在侧盖装饰罩的内侧面上设置折弯支耳和插销,分别与车架连接和定位,仅在上围覆盖件的上边缘即前面罩护板的上边缘与车架立管上所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为了使上围覆盖件更加牢固地安装在车架上,在紧邻所述前面罩护板后方的侧盖装饰罩的上部向车架纵向中心平面延伸,在该延伸部上设有安装孔,此安装孔与车架主板上的支耳安装孔相对后通过螺栓连接。由于此延伸部的上方是摩托车油箱,因而螺栓头被油箱遮盖,不会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下。
为采用内连式的自攻螺钉,在所述前面罩和前面罩装饰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与前照灯安装孔相对应的第四圆柱,自攻螺钉穿过前照灯安装孔并旋入第四圆柱,将前照灯与前面罩和前面罩装饰板连接。
所述前面罩护板的下边缘和装饰罩护网的上边缘分别向外折弯延伸有搭接部,在该搭接部背离前面罩护板和装饰罩护网的外表面的平面上,设有开中心孔的凸台,在所述侧盖装饰罩的前部上边缘和下边缘内侧面上且与所述凸台中心孔相对应处设有圆柱,该圆柱从凸台下方插入凸台中心孔中,通过从凸台顶面旋入的自攻螺钉将凸台和圆柱连接。
两相邻覆盖件的相邻边搭接,在两覆盖件的搭接边的内侧面,即背离该覆盖件外表面的平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圆柱和凸台,圆柱伸入凸台的中心孔中先实现定位,再通过从凸台顶面旋入的自攻螺钉将两覆盖件连接,从而使覆盖件的连接方便、牢固;由于自攻螺钉位于两覆盖件内侧面的凸台和圆柱中,因而在覆盖件的外表面不会出现连接螺钉,连接处过渡自然、美观。
所述凸台为纵截面为“∏”形的空心凸台,该凸台顶面开有中心孔,所述侧盖装饰罩上的圆柱顶部设有盲孔,该圆柱的顶面抵在所述凸台的内顶壁上;所述前面罩护板的下边缘的搭接部为搭接边,在该搭接边上设有三个所述凸台;所述装饰罩护网的上边缘的搭接部为四个片状支耳,在该片状支耳上设置一个所述凸台。
盲孔为自攻螺钉的螺纹底孔,连接时,自攻螺钉能较轻松地旋入连接柱,提高装配效率;圆柱顶面抵在凸台的内顶壁上,便于自攻螺钉连接,以保证自攻螺钉与圆柱的螺纹连接长度;搭接部可根据两覆盖件搭接部位的长度和形状来设计,若搭接部位较短,可把搭接部设计为条状的搭接边,若搭接部位较长和/或为弯曲度较大的曲边,就将搭接部设计为片状支耳。
所述前面罩侧边与前面罩护板相连接的安装孔,是位于前面罩侧边处与前导流罩连接的安装孔,盘头螺钉依次从前导流罩、前面罩和前面罩护板穿过并通过螺母将三者固定。利用前面罩两侧边所设的与前导流罩连接的安装孔,与前面罩护板相连,也就是利用前面罩与前导流罩相连的盘头螺钉,同时将前面罩护板的前上部边缘连接,以减少盘头螺钉的使用。
所述车架立管上所装的支架是仪表支架,该仪表支架包括与车架固定的主梁和主梁中部的水平横杆,该横杆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上支杆,该上支杆对称分布在车架主板的两侧,在上支杆的端部带有开安装孔的折弯耳,该折弯耳支承在所述前面罩护板的定位边中部下表面,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前面罩护板的定位边中部的安装孔上方是后视镜底座,有两个螺栓依次穿过后视镜底座、前面罩护板后,旋入仪表支架折弯耳的安装螺孔中。将传统的仪表支架复合为既能固定仪表,又能作为上前体覆盖件的前端定位,并使后视镜直接安装在上前体覆盖件上,使摩托车的头部造型更加流畅。
在所述前面罩的两侧边和前面罩护板前部的定位边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限位片和限位沉槽,当所述限位片陷入限位沉槽时,所述前面罩和前面罩护板对接到位。限位片和限位沉槽作为定位结构,以保证前面罩和前面罩护板的连接能够正确、到位。
为使连接柱制造容易,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连接柱为圆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多个覆盖件构成半包围结构,它的上围覆盖件制造容易,制造成本低;上围覆盖件与头部覆盖件和车架的连接,主要采用内部连接方式,在上围覆盖件的主要外表面上无外露螺钉,使覆盖件的外表面过渡自然、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中的上围覆盖件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图5为头部覆盖件和上围覆盖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省略前照灯和上围覆盖件的左侧部分)。
图6为前照灯与前面罩和前面罩护板的连接示意图(图2的后视方向)。
图7为上围覆盖件的侧盖装饰罩与车架的连接示意图(图1的俯视方向)。
图8为图4的B-B剖视放大图。
图9为图7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0为侧盖装饰罩的折弯支耳与车架的连接示意图(图8的仰视方向)。
图11为用于支撑前面罩护板的仪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仪表支架的上支杆与前面罩护板和后视镜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的C-C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头部覆盖件和上围覆盖件,头部覆盖件由前导流罩1、前面罩2和前面罩装饰板3组成,上围覆盖件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大块,每块又分别由前面罩护板4、侧盖装饰罩5和装饰罩护网6组成,头部覆盖件与上围覆盖件的前部相连接,使本发明成为前部封闭的半包围结构。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头部覆盖件的前导流罩1位于前面罩2上方,前导流罩1的下边缘搭接在前面罩2上边缘的上表面,在两者的搭接边上均设有五个安装孔,用盘头螺钉7依次穿过前导流罩1、前面罩2,在前面罩2的下表面用螺母8固定。前面罩2的下方是前照灯9,该前照灯9的下方是前面罩装饰板3,在前面罩2和前面罩装饰板3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第四圆柱12,第四圆柱12与前照灯9上下部所设支耳的安装孔相对应,自攻螺钉10穿过前照灯支耳安装孔并旋入第四圆柱12,将前照灯9与前面罩2和前面罩装饰板3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上围覆盖件的侧盖装饰罩5的前部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搭接在前面罩护板4下边缘和装饰罩护网6上边缘的外表面,并通过侧盖装饰罩5内侧面的自攻螺钉将三者连接。在前面罩护板4的下边缘延伸有搭接边4g,在该搭接边4g背离前面罩护板4外表面的平面上,设有三个纵截面为“∏”形的空心凸台13,凸台13的内孔下端将搭接边4g贯通,凸台13的顶面开有中心孔13a,该中心孔13a作为自攻螺钉11的过孔(如图8所示);在装饰罩护网6的上边缘延伸有四个片状支耳6a,在该片状支耳6a背离装饰罩护网6外表面的平面上设置有一个前述结构的凸台13;在侧盖装饰罩5的前部上边缘和下边缘的内侧面上,且与所述凸台13内孔相对应处设有圆柱14,圆柱14的顶部设有盲孔14a,圆柱14顶部中心设有盲孔14a,圆柱14从凸台13下方即搭接边4g或片状支耳6a的下表面插入凸台13的内孔中,圆柱14的顶面抵在凸台13的内顶壁上,圆柱14顶部预设的盲孔14a作为自攻螺钉11的螺纹底孔,连接时,自攻螺钉11能较轻松地旋入圆柱14,提高装配效率,圆柱顶面抵在凸台13的内顶壁上,便于自攻螺钉11的连接,以保证自攻螺钉11与圆柱14的螺纹连接长度。为加强圆柱14的强度,可将圆柱14的根部加粗形成阶梯轴或在根部设置加强筋。
上围覆盖件与头部覆盖件也通过内设的连接结构相连:
如图3至图6所示,两前面罩护板4的前上部边缘分别与前面罩2的左、右侧边相对接,在前面罩护板4上靠近该对接边的部位为定位边4a,在该定位边4a的顶端向前面罩2方向延伸有支块4b,在该支块4b上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前面罩2侧边顶部的安装孔2a相对,安装孔2a是利用位于前面罩2侧边处与前导流罩1连接的安装孔,如图2和图13所示,盘头螺钉7依次从前导流罩1、前面罩2和前面罩护板4的支块4b穿过并通过螺母8将三者固定。
如图3至图6所示,在该定位边4a的下部背离前面罩护板4外表面的平面上设有圆柱形的第一连接柱4c,该第一连接柱4c通过自攻螺钉与前面罩2侧边下部的第一支耳2b相连接;在两前面罩护板4中部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圆柱形的第二连接柱4d,该第二连接柱4d通过自攻螺钉与所述前照灯9左、右侧面上所设的第二支耳9a连接;在两前面罩护板4前下部的内侧面设有“7”字形勾板4e,在前照灯9的后下部左、右对称设置凹槽9b,所述勾板4e的折弯段卡入该凹槽9b中;在两侧盖装饰罩5前部的内侧面设有圆柱形的第三连接柱5a,该第三连接柱5a通过自攻螺钉,与前面罩装饰板3两侧边所设的第三支耳3a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为保证头部覆盖件和上围覆盖件的连接能够正确、到位,在所述前面罩2的两侧边和前面罩护板4前部的定位边4a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限位片16和限位沉槽17,限位片16和限位沉槽17作为定位结构,当限位片16陷入限位沉槽17时,前面罩2和前面罩护板4对接到位。
本发明与车架相连接,也是尽量采用内置式结构,并利用仪表支架作为前支撑,还可使后视镜直接安装在覆盖件上,不但减少外露螺钉的单独使用,摩托车的头部造型也更加流畅。
如图4、图7和图10所示,在两侧盖装饰罩5中部的内侧面设有折弯支耳5b,该折弯支耳5b的端部开有与支耳对称中心线同向的“U”形槽5c,该“U”形槽5c卡在车架主板20两侧所设支座20a的螺柱20b上,通过螺母固定;如图4、图7和图9所示,在所述两侧盖装饰罩5后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端头大杆部小的插销5d,该插销5d穿过车架上所嵌橡胶圈20c的通孔,插销5d的端头卡在橡胶圈20c的底面,将侧盖装饰罩5的后端定位,橡胶圈20c的通孔为椭圆孔,椭圆孔的短轴长度略小于插销5d的杆部直径,插销5d通过弹性变形通过此椭圆孔,定位在橡胶圈20c中。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两前面罩护板4的定位边4a中部设有两个安装孔4f,安装孔4f与图11中车架立管21上所装支架22的安装螺孔24b相对后,通过螺栓26连接(如图12所示)。如图11所示,在车架立管21的固定块21a上通过螺栓装有支架22,该支架是仪表支架,包括固定在固定块21a上的主梁23和主梁23中部的水平横杆24,该横杆24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上支杆24a,该上支杆24a对称分布在车架主板的两侧,在上支杆24a的端部带有开安装孔24b的折弯耳,支架22的具体结构详见中国发明专利:摩托车多功能仪表支架(申请号为200820098671.6)。如图3和图12所示,前面罩护板4的定位边4a中部的安装孔4f上方是后视镜底座25,有两个螺栓26依次穿过后视镜底座25、前面罩护板4后,旋入仪表支架22折弯耳的安装螺孔中。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在紧邻前面罩护板4后方的侧盖装饰罩5的上部向车架纵向中心平面延伸,该延伸部5e位于摩托车油箱18的下方,该延伸部5e上设有安装孔5f,此安装孔5f与车架主板20上的支耳15安装孔相对后通过螺栓连接,此螺栓会被后安装的摩托车油箱18遮挡,从而不会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