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闭式花毂棘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于自行车的踏板链条与车轮间的传动机构,尤指一种常闭式花毂棘齿结构,其利用限位件使棘齿保持常闭状态,又以棘齿的凸柱与阻尼件的抵掣孔用以产生位移关系,便以使车轮反转时不会带动脚踏板,且不会产生噪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上的花毂棘齿结构,如图11、12所示观之,其包含有:一棘齿盘40、一花毂50及一心轴60,一棘齿盘40为一管状体,且圆周面上设有齿盘41及棘齿座42,该棘齿座42的圆周面上设有多个棘齿孔421,且配合设置有多个棘齿43,棘齿43与棘齿孔42之间设置有一弹性件44,一花毂50为一管状体,其一侧开设有棘齿盘室51,且棘齿盘室51中设有一斜齿面511,一心轴60为一圆柱体,且前后端设有外螺纹,其中段的适当处凸设一止挡环61,该棘齿盘40、花毂50及心轴60之间可设置多个轴承62及定位件63,其心轴60以轴承62固定于花毂50中,该棘齿座42置入花毂50的棘齿盘室51中。
其实际作动的情况,该棘齿43受弹性件44的向外侧推挤,而常态保持开启状并与花毂50的斜齿面511互相抵触,当转动棘齿盘40前转时,该棘齿43抵住该斜齿面511,使棘齿盘40通过棘齿43而传动该花毂50,又当反转棘齿43时,该棘齿43受斜齿面511与弹性件44的作动,而产生摆动作动的效果,而花毂50即不受棘齿43的连动,且转动该花毂50前转时,该棘齿43不会受花毂50所带动,另反转该花毂50时,该棘齿43会反向受到斜齿面511的推动,使棘齿盘40产生反转。
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如下:
一、当反转棘齿43时,该棘齿43受斜齿面511与弹性件44的作动,而产生摆动运动的效果,而花毂50即不受棘齿43的连动,而该摆动过程会产生磨擦与噪音。
二、其转动该花毂50前转时,该棘齿43不会受花毂50所带动,另反转该花毂50时,该棘齿43会反向受到斜齿面511的推动,使棘齿盘40产生反转,而齿盘40带过该脚踏板,使脚踏板于自行车后退时产生转动,该不必要的转动容易误伤使用者。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现有的花毂结构,当自行车后退时,其脚踏板会同步转动,使得牵动该自行车的使用者容易受到伤害,又该棘齿与斜齿面保持抵触状,使得当花毂与棘齿盘无互相带动时,即产生磨擦与噪音,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是一种常闭式花毂棘轮结构,其包括有:一花毂、一阻尼件及一棘齿件所组合而成,其花毂的容置空间处设置有斜齿面,并于心轴上套掣有一弹性件,又该阻尼件套于心轴处,且阻尼件的压抵面乃抵触其弹性件,又以定位套筒置入心轴中并抵住阻尼件,另一方面,棘齿座的限位开口处装置有限位件,且棘齿以棘齿支点处置入棘齿开口的棘齿轴孔,而限位件的活动端压掣于棘齿的限位口处,即棘齿受棘齿轴孔及限位件所限位于棘齿开口内,再将棘齿件的轴孔套置入心轴处,并由棘齿座端置入花毂的容置空间中,另棘齿的凸柱皆设置于阻尼件的抵掣孔内,再将盖帽锁设于棘齿件的外侧,该车轮固定于花毂上,而踏板链条连接于棘齿件处,又该心轴与车架呈固定,其中,心轴为一固定端,且阻尼件受心轴处的弹性件所推挤,产生一定程度的阻力使阻尼件不容易转动,另棘齿又受限位件抵压于限位口处,使棘齿不与花毂的斜齿面抵触而呈常闭的状态,阻尼件的抵掣孔与棘齿的凸柱互相配合,当脚踏板向后转动即棘齿件向后转动时,由棘齿座带动棘齿转动,且棘齿的凸柱转向抵掣孔的内侧端,该抵掣孔的内侧端为靠近其心轴处,更使棘齿保持闭合状,又该棘齿件的力道大于弹性件的阻力时,阻尼件与棘齿件呈同步转动,即可将棘齿与斜齿面分开,使棘齿件自行转动,又棘齿受限位件的定位,棘齿即保持常闭状态。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一、其踏动脚踏板向前时,该凸柱沿着抵掣孔的斜度向外侧滑移,又该阻尼件的阻力使棘齿向外开启,当棘齿抵触于斜齿面时,该棘齿件可带动花毂同步向前转动,即可使自行车能顺利骑乘,又于脚踏板反转时,不会产生棘齿与斜齿面的噪音。
二、棘齿的凸柱转向抵掣孔的内侧端,其凸柱使棘齿呈闭合状,即可将棘齿与斜齿面分开,使棘齿件自行转动,又棘齿受限位件的定位,棘齿即保持常闭状态,是故花毂的前、后转皆不会带动该棘齿件,便以获得当牵动自行车时,其脚踏板皆不会转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棘齿的立体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棘齿的立体图二。
图6:是本发明的齿盘座地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A-A剖面的棘齿闭合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的B-B剖面的棘齿闭合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的A-A剖面的棘齿偏摆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的B-B剖面的棘齿偏摆状态图。
图11:是现有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现有的棘齿部位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部份:
花毂-----10 容置空间---11
心轴-----12 斜齿面----13
弹性件----14 定位套筒---15
阻尼件----20 抵掣孔----21
压抵面----22
棘齿件----30 棘轮座----31
轴孔-----311 自润轴承---312
棘齿开口---313 限位开口---314
棘齿轴孔---315 齿盘座----316
齿盘-----317 盖帽-----318
棘齿-----32 限位口----321
棘齿支点---322 凸柱-----323
限位件----33 活动端----331
现有技术部份:
棘齿盘----40 齿盘-----41
棘齿座----42 棘齿孔----421
棘齿-----43 弹性件----44
花毂-----50 棘齿盘室---51
斜齿面----511
心轴-----60 止挡环----61
轴承-----62 定位件----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详述如后:
先请由图1与图2所示观之,一种常闭式花毂棘轮结构,其包括有:一花毂10、一阻尼件20及一棘齿件30所组合而成,一花毂10的一端内缘处开设有一容置空间11,并由容置空间11处穿设有一心轴12,且容置空间11的内缘壁上形成有斜齿面13,又该心轴12处套掣有弹性件14及定位套筒15,一阻尼件20为一略小于斜齿面13直径的圆环,且于阻尼件20的环形外缘处开设有多个抵掣孔21,该抵掣孔21呈一外摆的斜槽,又该阻尼件20的一端面凹设有一压抵面22,一棘齿件30由棘轮座31、棘齿32及限位件33所构成,棘轮座31开设有一轴孔311,并于轴孔311处设置有自润轴承312如图3所示,其棘齿座31的前段外缘面上开设有多个棘齿开口313与限位开口314,且棘齿开口313与限位开口314的开口相对并数量相等,该棘齿开口313呈一偏斜向下的凹槽,且于凹槽的底端设有一棘齿轴孔315,多个棘齿32皆为配合棘齿开口313的形状而呈微斜弯状,该棘齿32其上表面设置有一限位口321,其限位口321可开设于棘齿32表面的中央处如图4所示,且限位口321亦可开设于棘齿32表面的半边处如图5所示,又该棘齿32配合棘齿轴孔315于其下端设有棘齿支点322,而棘齿32外侧的侧边设有凸柱323,另限位开口314处设置有一限位件33,该限位件33设置有一活动端331,且限位件33为一片状弹性体,又该棘轮座31的后段可连接有一齿盘座316如图6所示,亦可直接连接其齿盘317,而齿盘317与棘齿座31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齿盘317与棘齿座31亦可为结合固定状,又该棘轮座31的后端设置有一盖帽318。
其结构的组合,再请由图2、3所示观之,其花毂10的容置空间11处设置有斜齿面13,并于心轴12上套掣有一弹性件14,又该阻尼件20套于心轴12处,且阻尼件20的压抵面22乃抵触其弹性件14,又以定位套筒15置入心轴12中并抵住阻尼件20,另一方面,棘齿座31的限位开口314处装置有限位件33,且棘齿32以棘齿支点322处置入棘齿开口313的棘齿轴孔315,而限位件33的活动端331压掣于棘齿32的限位口321处,即棘齿32受棘齿轴孔315及限位件33所限位于棘齿开口313内,再将棘齿件30的轴孔311套置入心轴12处,并以棘齿座31的棘齿32端置入花毂10的容置空间11中,另棘齿32的凸柱323皆设置于阻尼件20的抵掣孔21内,再将盖帽318锁设于棘齿件30的外侧,即完成其组合步骤。
其实际的应用情况,复请由图7、8配合图3所示观之,该车轮固定于花毂10上,而踏板链条连接于棘齿件30处,又该心轴12与车架呈固定,其中,心轴12为一固定端,且阻尼件20受心轴12处的弹性件14所推挤,产生一定程度的阻力使阻尼件20不容易转动,另棘齿32又受限位件33抵压于限位口321处,使棘齿32不与花毂10的斜齿面13抵触而呈常闭的状态,阻尼件20的抵掣孔21与棘齿32的凸柱323互相配合,当脚踏板向后转动即棘齿件30向后转动时,由棘齿座31带动棘齿32转动,且棘齿32的凸柱323转向抵掣孔21的内侧端,该抵掣孔21的内侧端为靠近其心轴12处,更使棘齿32保持闭合状,又该棘齿件30的力道大于弹性件14的阻力时,阻尼件20与棘齿件30呈同步转动,即可将棘齿32与斜齿面13分开,使棘齿件30自行转动,又棘齿32受限位件33的定位,棘齿32即保持常闭状态,是故花毂10的前、后转皆不会带动该棘齿件30,便以获得当牵动自行车时,其脚踏板皆不会转动的效果。
续请由图9、10配合图3所示观之,其踏动脚踏板向前时,棘齿件30向进转动并带动棘齿32沿着心轴12转动,该凸柱323沿着抵掣孔21的斜度向外侧滑移,使棘齿32受阻尼件20的限制,又该阻尼件20的阻力使棘齿32向外偏摆,当棘齿32抵触于斜齿面13时,该棘齿件30可带动花毂10同步向前转动,即踩动脚踏板带动车轮前转的动作,又该棘齿件30的力道大于弹性件14的阻力时,阻尼件20与棘齿件30呈同步转动,即可使自行车能顺利骑乘,又于脚踏板反转时,棘齿32与斜齿面13不会因为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发明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发明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