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70698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59038.X

申请日:

2009.12.09

公开号:

CN101746010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3/22申请日:20091209|||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3/22; B29C43/44; B29C43/58; B29C43/46; B29C43/52; B29C43/34; G02B5/30; G02F1/13363

主分类号:

B29C43/22

申请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发明人:

藤田昭秀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8.12.10 JP 2008-314208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李贵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大的相位差、光轴倾斜结构大、而且光学均匀性优异的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使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的熔融物通过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并连续成形为膜状的工序,所述第一夹压面或所述第二夹压面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凸面,所述第一夹压面及所述第二夹压面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利用所述第一夹压面和所述第二夹压面以20~500MPa的压力夹压该熔融物,使所述第一夹压面的移动速度比所述第二夹压面的移动速度快。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使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的熔融物通过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并连续成形为膜状的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压面或所述第二夹压面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凸面,
所述第一夹压面及所述第二夹压面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
利用所述第一夹压面和所述第二夹压面以20~500MPa的压力夹压该熔融物,
使所述第一夹压面的移动速度比所述第二夹压面的移动速度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压装置为圆周速度相互不同的2个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2个辊为接触辊和冷却辊,
包括如下工序:在利用所述夹压装置夹压所述熔融物时,通过被肖氏硬度A为70HS以上的橡胶包覆的支承辊,将所述接触辊推向所述冷却辊的方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的宽度比所述接触辊的宽度短。

5.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辊至少具有芯部和外筒,所述2个辊的外筒的平均壁厚均为10mm以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将含有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从模具熔融挤出的工序;使经熔融挤出的熔融物通过所述第一夹压面和所述第二夹压面之间的工序。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在所述熔融物从所述模具至到达所述夹压装置的夹压面之间,对所述熔融物进行加热的工序或保温的工序。

8.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压面和所述第二夹压面之间被夹压的所述熔融物在夹压装置通过方向的长度大于0mm且为2mm以内。

9.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压面或所述第二夹压面中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阶梯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为选自环状烯烃共聚物类、纤维素酰化物类、聚碳酸酯类、苯乙烯类共聚物、丙烯酸类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

11.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给予所述熔融物每1m宽度3000~30000N的剪切应力的工序;以5m/分钟以上的速度进行制膜的工序。

12.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在未拉伸时的厚度为150μm以下。

13.
  一种膜,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制得的。

14.
  一种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热塑性树脂,在含有膜倾斜方位和膜法线的面内,从该法线方向测定的波长550nm中的正面方向的延迟Re[0°]、从相对该法线向倾斜方位侧倾斜40°的方向测定的延迟Re[+40°]和从相对该法线向与倾斜方位相反侧倾斜40°的方向测定的延迟Re[-40°]同时满足以下的关系式(I)及(II),且Re[0°]的膜宽度方向的不均和|Re[+40°]-Re[-40°]|的膜宽度方向的不均都为3nm以内,
60nm≤Re[0°]≤300nm     式(I)
40nm≤γ≤300nm          式(II)
γ=|Re[+40°]-Re[-40°]|式(II’)。

15.
  一种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其特征在于,层叠有至少1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膜。

16.
  一种偏振板,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膜或者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补偿膜和偏振片。

17.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膜或者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补偿膜。

说明书

膜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另外,还涉及一种由该制造方法制成的膜以及具有该膜的偏振板、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器市场的繁荣,开发有各种各样的膜。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有倾斜型相位差膜。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使膜通过圆周速度不同的两个辊之间而赋予该膜剪切力、制作光轴倾斜的膜的方法和对TN型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但是,在上述文献1记载的方法中,得到的膜的光学均匀性不足,不能得到实用水平的均质的膜。另外,也没有对熔融物应用的提示。与此相对,以改善光学特性的均匀性为目的,在专利文献2或3中记载有使用橡胶辊和圆周速度可以不同的金属辊这2个辊夹持熔融物、以辊间承受线压的部分为面接触赋予剪切力,由此可得到解决了光学特性的均匀性问题的膜厚100~150μm的光学膜。
但是,如果在液晶显示器中仅使用光轴倾斜了的光学膜,则光学补偿效果不充分。即,由专利文献2及3得到的光学膜与实用上所要求的光学性能相比,延迟的显现效果小、而且可以赋予的光学倾斜也小。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其实施例中光轴倾斜11.5~18.2°的光学膜,但关于光轴倾斜角度和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补偿的关系,没有任何记载。因此,为了调整为目前期望的延迟,需要进一步进行拉伸加工,但实际情况为,因拉伸时的加热会导致光学倾斜反而降低,因此,无法使延迟和光学倾斜并存。于是,为了对透过型的TN或ECB液晶显示器或半透过型的TN或ECB液晶显示器进行光学补偿,期望具有直到可以补偿液晶单元的延迟的大的相位差、光学倾斜结构大且光学均匀性优异的膜。
另一方面,在使膜通过圆周速度不同的两个辊之间的制膜方法以外的领域,一直以来正在研究在等速的两个辊之间进行线压的均匀化。例如,使用专利文献4记载的在弹性体表面包覆有金属套筒的辊,或使用专利文献5记载的具有凸面的薄壁外筒辊,或利用专利文献6记载的基于具有刚性不同的内筒及外筒的辊而进行辊弯曲校正效果的改善,但均限于在低线压下使用的情况。另外,考虑专利文献7记载的接触辊使用橡胶弹性辊、使用支承辊进行线压的均匀化的方法,但同样限于在低线压下使用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22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54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86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25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23574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4569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6-1598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本发明人进行了如下研究,即,在使含树脂熔融物通过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并连续地夹压、进一步在夹压装置间给予移动速度差并给予该熔融物剪切应力而制造具有倾斜相位差结构的膜的方法中,提高夹压装置间的压力,结果惊人地确定,可以制作延迟显现量大、倾斜结构也大、膜厚为100μm以下的膜。即,得知:通过在承受线压的部分成为线接触那样的圆周速度不同的1对夹压面之间给予含树脂熔融物特定范围的高线压、剪切应力,可以使非常优异的延迟显现性和光学倾斜显现性并存。但是,在施加这种高线压的膜的制造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例如,在使用一对刚性辊作为夹压装置的情况下,产生辊弯曲引起的膜宽度方向的线压不均,产生延迟和光学倾斜不均。
针对这种施加高线压的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光学特性均匀化的课题,本发明人对专利文献2及3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使用有橡胶辊,因此不能对熔融物施加高线压。而且,本发明人对专利文献4~7记载的方法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同样地使用有弹性辊时,不能对熔融物施加高线压。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文献6记载的辊可以进行低线压下的线压均匀化,但由于在内单元的内部包覆有橡胶,因此,不能提高线压。因此得知,在专利文献2~7记载的方法中,作为光学特性的均匀化以前的问题,究竟都不能使延迟的显现性和光学倾斜的显现性并存。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大的相位差、光轴倾斜结构大、而且光学均匀性优异的膜及其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有该膜的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对熔融物施加高线压及剪切应力的制膜方法中,通过使用2个夹压面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而且为凸面形状的夹压装置,即使在高压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线压的均匀化,且可以赋予高的剪切应力,可得到具有大的相位差、光轴倾斜结构大、而且光学均匀性优异的膜。即,发现下述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成的膜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以下记载的本发明。
[1]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使含有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物通过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并连续成形为膜状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压面或所述第二夹压面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凸面,所述第一夹压面及所述第二夹压面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利用所述第一夹压面和所述第二夹压面以20~500MPa的压力夹压该熔融物,使所述第一夹压面的移动速度比所述第二夹压面的移动速度快。
[2]如[1]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压装置为圆周速度相互不同的2个辊。
[3]如[2]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辊为接触辊和冷却辊,包括如下工序:在利用所述夹压装置夹压所述熔融物时,利用被肖氏硬度A为70HS以上的橡胶包覆的支承辊,将所述接触辊推向所述冷却辊的方向。
[4]如[3]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辊的宽度比所述接触辊的宽度短。
[5]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辊至少具有芯部和外筒,所述2个辊的外筒的平均壁厚均为10mm以上。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将含有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从模具熔融挤出的工序;使经熔融挤出的熔融物通过所述第一夹压面和所述第二夹压面之间的工序。
[7]如[6]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在所述熔融物从所述模具至到达所述夹压装置的夹压面之间,对所述熔融物进行加热的工序或保温的工序。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压面和所述第二夹压面之间被夹压的所述熔融物的夹压装置通过方向的长度大于0mm且为2mm以内。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压面或所述第二夹压面中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阶梯结构。
[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为选自环状烯烃共聚物类、纤维素酰化物类、聚碳酸酯类、苯乙烯类共聚物、丙烯酸类共聚物中的至少1种。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给予所述熔融物每1m宽度3000~30000N的剪切应力的工序;以5m/分钟以上的速度进行制膜的工序。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在未拉伸时的厚度为150μm以下。
[13]一种膜,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制造方法制得的。
[14]一种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热塑性树脂,在含有膜倾斜方位和膜法线的面内,从该法线方向测定的波长550nm中的正面方向的延迟Re[0°]、从相对该法线向倾斜方位侧倾斜40°的方向测定的延迟Re[+40°]和从相对该法线向与倾斜方位相反侧倾斜40°的方向测定的延迟Re[-40°]同时满足以下的关系式(I)及(II),且Re[0°]的膜宽度方向的不均和|Re[+40°]-Re[-40°]|的膜宽度方向的不均都为3nm以内。
60nm≤Re[0°]≤300nm       式(I)
40nm≤γ≤300nm            式(II)
γ=|Re[+40°]-Re[-40°]|  式(II’)
[15]一种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其特征在于,层叠有至少1层[13]或[14]所述的膜。
[16]一种偏振板,其特征在于,具有[13]或[14]所述的膜或者[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补偿膜和偏振片。
[1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了[13]或[14]所述的膜或者[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补偿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用于液晶显示器时可以实现充分的光学补偿的膜及其制造方法。详细而言,可以得到具有大的相位差、光轴倾斜结构大、而且光学均匀性优异的膜。具有上述光学特性的膜在用于TN方式、ECB方式、OCB方式的液晶显示器时,可以实现充分的光学补偿。例如,在TN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由于视角窄,因此,通常在偏振片上层叠设有包含实现光学补偿的液晶组合物的光学补偿层的光学补偿膜(例如WV膜(富士胶片制))来使用,但在使用本发明的膜的情况下,即使不利用包含液晶组合物的光学补偿层,也可以比利用具有包含现有的液晶组合物的光学补偿层的光学补偿膜更简便地进行视角补偿。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提供本发明的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半透射型ECB方式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偏振板的吸收轴、液晶单元的取向方向及膜的滞相轴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以“~”前后记载的数值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范围。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膜宽度方向”是指与MD(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另外,接触辊是在使熔融物通过并连续成形为膜状的工序中接触长度短的一侧的辊,例如,表示具有提高熔融物的冷却效率、改良表面性及对熔融物赋予夹压力等功能,且配置在与MD方向垂直的位置的辊。需要说明的是,接触辊并不受有无上述功能的限定。冷却辊是在使熔融物通过并连续成形为膜状的工序中接触长度长的一侧的辊,表示具有使熔融物冷却并成形为膜状的功能、与接触辊平行地配置在与MD方向垂直的位置的辊。
[膜]
本发明的膜可以优选用作光学用途用膜,可以更优选用作光学补偿膜,可以特别优选用作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另外,本发明的膜也可以做成层叠结构。
(面内方向的延迟Re、厚度方向的延迟Rth)
本发明的膜的特征在于,含有热塑性树脂,在含有膜倾斜方位和膜法线的面内,从该法线方向测定的波长550nm中的正面方向的延迟Re[0°]、从倾斜+40°的方向测定的延迟Re[+40°]和从相对该法线倾斜-40°的方向测定的延迟Re[-40°]同时满足以下的关系式(I)及(II),且Re[0°]的膜TD方向的不均和下述γ的膜TD方向的不均都为3nm以内。
60nm≤Re[0°]≤300nm       式(I)
40nm≤γ≤300nm            式(II)
γ=|Re[+40°]-Re[-40°]|  式(II’)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从膜法线倾斜θ°的方向”,定义为从法线方向在倾斜方位沿膜面方向倾斜仅θ°的方向。即,膜面的法线方向为倾斜角度为0°的方向,膜面内的任意方向为倾斜角度为90°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膜中,上述γ优选为60~250nm,更优选为60~200nm,进一步优选为80~180nm。另外,本发明的膜的面内方向的延迟Re[0°]优选为60~250nm,更优选Re[0°]为60~200nm,进一步优选为80~180nm。
而且,本发明的膜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优选为40~500nm,更优选为40~350nm,进一步优选为40~300nm。
而且,本发明的膜优选同时满足下述式(III)~(V)。
60nm≤Re[0°]≤200nm  (III)
60nm≤γ≤250nm       (IV)
40nm≤Rth≤350nm      (V)
上述γ、上述Re[0°]及上述Rth为上述优选的范围的膜可以通过后述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来制作。另外,在将上述优选的光学特性的膜应用于TN方式、ECB方式、OCB方式等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补偿时,可以有助于视角特性的改善,实现宽视角化。
上述膜的膜厚优选为150μm以下。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情况,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40μm以下。本发明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制作这种薄的膜。(Re[0°]的MD方向的不均、γ的MD方向的不均)
本发明的膜的Re[0°]的膜TD方向的不均、γ的膜TD方向的不均都为3nm以内。在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时,这种膜TD方向的光学特性的不均显现为显示不均,因此,越小越优选,具体而言,优选均为2.5nm以内,更优选均为2nm以内,进一步优选均为1nm以内。
另外,同样地,滞相轴的角度的偏差也成为显示不均的原因,因此,其偏差越小越优选,具体而言,优选为±1°以内,进一步优选为±0.5°以内,特别优选为±0.25°以内。
上述光学特性值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来测定。
在本发明中,膜的Re[0°]、Re[+40°]及Re[-40°]为使用KOBRA 21ADH或WR(王子测量设备株式会社制),在包含膜的倾斜方位和膜的法线的面内测定倾斜角度为0°的相位差、倾斜角度为40°的相位差及倾斜角度为-40°的相位差所得的值。
在此,倾斜方位用以下的方法确定。
(1)将膜面内的滞相轴方位设定为0°、膜面内的进相轴方位设定为90°,在0°~90°之间以每0.1°设定临时倾斜方位。
(2)在包含各临时倾斜方位和膜法线的面内测定Re[+40°]和Re[-40°],求出|Re[+40°]-Re[-40°]|、即上述γ。
(3)将γ为最大的方位确定为倾斜方位。
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波长为550nm。需要说明的是,用熔融制膜法制作普通的热塑性树脂而形成的膜,不管在哪个方位进行测定,均为即,在倾斜方位测定γ时,显现0nm以上的相位差是本发明的膜的特征。
另外,本发明中的上述Re[0°]的TD不均、上述γ的TD不均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在膜面相互离开2mm以上的任意的10点以上的位置进行取样,用上述方法在TD方向以10mm间隔测定Re[0°]、Re[+40°]及Re[-40°],将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设定为Re[0°]、Re[+40°]及Re[-40°]的TD不均。另外,γ的TD不均是在取样的各点中计算|Re[+40°]-Re[-40°]|而求出γ,将由这些各点求出的γ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设定为γ的TD不均。
而且,滞相轴及后述的Rth的偏差也同样地进行测定。
假设光折射椭球同样倾斜β°,将光折射椭球的各方位的折射率nx、ny、nz进行数值计算,代入下述数学式(A),可以求出Rth。
Rth=((nx+ny)/2-nz)×d    数学式(A)
在本发明的膜中,ny为膜宽度方向的折射率。nx为向膜的x轴的投影成分大于向z轴的投影成分的方位的折射率,nz为向z轴的投影成分大于向x轴的投影成分的方位的折射率。
关于nx、ny、nz的求出方法,记载于王子测量设备株式会社的技术资料等(http://www.oji-keisoku.co.jp/products/kobra/kobra.html),例如,可以由Re[0°]、Re[+40°]及Re[-40°]的值及平均折射率nave的值及膜厚值d,使用以下的数学式(B)计算。
[数1]
数式(B)
Re(θ)=[nx-ny×nznysin(sin-1(sin(θ)nave)-β)2+nzcos(sin-1(sin(θ)nave)-β)2]×dcos(sin-1(sin(θ)nave))]]>
式中,Re(θ)表示从法线方向倾斜了角度θ的方向的延迟值。另外,数学式(B)中的β表示假设光折射椭球同样倾斜时的倾斜角度,在简单地掌握倾斜型相位差膜的结构时使用。
在上述测定中,平均折射率的假设值可以使用聚合物手册(JOHNWILEY&SONS,INC)、各种光学补偿膜的目录的值。另外,关于平均折射率的值为未知的情况,可以用阿贝折射仪进行测定。以下例示主要的光学补偿膜的平均折射率的值:纤维素酰化物(1.48)、环烯烃聚合物(1.52)、聚碳酸酯(1.5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9)、聚苯乙烯(1.59)。
(热塑性树脂)
对本发明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而言,只要具有上述光学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定,利用熔融挤出法制作的情况,优选利用熔融挤出成形性良好的材料,基于该观点,优选选择环状烯烃系树脂、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酯类、透明聚乙烯、透明聚丙烯等聚烯烃类、聚芳酯类、聚砜类、聚醚砜类、马来酰亚胺系共聚物类、透明尼龙类、透明氟树脂类、透明苯氧基类、聚醚酰亚胺类、聚苯乙烯类、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既可以含有1种该树脂,也可以含有相互不同的2种以上的该树脂。本发明的膜优选含有环状烯烃系树脂、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含有环状烯烃系树脂、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及丙烯酸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另外,上述环状烯烃类优选为通过加成聚合而得到的环状烯烃类。
尤其是表示正的特性双折射性的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环状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在用2个辊附加剪切变形时,可以制作滞相轴面向倾斜方位、|Re[+40°]-Re[-40°]|>0的膜,例如,将2个辊与模具出口平行地配置时,倾斜方位与膜长度方向相同。
另外,表示负的特性双折射性的丙烯酸系树脂及苯乙烯系树脂进行上述加工时,可以制作进相轴面向倾斜方位、|Re[+40°]-Re[-40°]|>0的膜。
将本发明的膜作为视角补偿膜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考虑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或偏振板加工的便利性,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上述正或负的特性双折射树脂。
在可以用于本发明的环状烯烃系树脂的示例中,包含利用降冰片烯类化合物的聚合而得到的降冰片烯系树脂。另外,也可以是利用开环聚合及加成聚合的任一种聚合方法而得到的树脂。
作为加成聚合及由其得到的环状烯烃系树脂,可列举例如日本特许3517471号公报、日本特许3559360号公报、日本特许3867178号公报、日本特许3871721号公报、日本特许3907908号公报、日本特许3945598号公报、日本特表2005-52769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899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1361号公报、国际公开WO第2006-/004376号公报、国际公开WO第2006-/030797号公报小册子中记载的加成聚合及由其得到的环状烯烃系树脂。其中,特别优选日本特许3517471号公报中记载的加成聚合及由其得到的环状烯烃系树脂。
作为开环聚合及由其得到的环状烯烃系树脂,可列举例如国际公开WO98第98/14499号公报小册子、日本特许3060532号公报、日本特许3220478号公报、日本特许3273046号公报、日本特许3404027号公报、日本特许3428176号公报、日本特许3687231号公报、日本特许3873934号公报、日本特许3912159号公报中记载的开环聚合及由其得到的环状烯烃系树脂。其中,特别优选国际公开WO第98/14499号公报小册子、日本特许3060532号公报中记载的开环聚合及由其得到的环状烯烃系树脂。
在这些环状烯烃系树脂中,从双折射的显现性、熔融粘度的观点考虑,可以优选使用例如“TOPAS 6013#”(Polyplastics公司制)。
在可以用于本发明的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的示例中,还包含纤维素单元中的3个羟基的至少一部分用酰基取代了的任一种纤维素酰化物。该酰基(优选碳数3~22的酰基)可以是脂肪族酰基及芳香族酰基的任一种。其中,优选具有脂肪族酰基的纤维素酰化物,更优选具有碳数3~7的脂肪族酰基的纤维素酰化物,进一步优选具有碳数3~6的脂肪族酰基的纤维素酰化物,更进一步优选具有碳数3~5的脂肪族酰基的纤维素酰化物。1分子中可以存在多种这些酰基。在优选的酰基的示例中,包含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等。其中,进一步优选的纤维素酰化物为具有选自乙酰基、丙酰基及丁酰基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纤维素酰化物,更进一步优选的纤维素酰化物为具有乙酰基及丙酰基两者的纤维素酰化物(CAP)。在树脂的合成容易、挤出成形的稳定性高方面,优选上述CAP。
利用含有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熔融挤出法制作膜时,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优选满足以下的式(S-1)及(S-2)。满足以下的式的纤维素酰化物由于熔化温度低,熔解性得到改善,因此,熔融挤出制膜性优异。
式(S-1)  2.0≤X+Y≤3.0
式(S-2)  0.25≤Y≤3.0
上述式(S-1)及(S-2)中,X表示相对于纤维素的羟基的乙酰基的取代度,Y表示相对于纤维素的羟基的酰基的取代度的总和。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取代度”,是指纤维素的2位、3位及6位的各羟基的氢原子被取代的比例的总和。2位、3位及6位的全部羟基的氢用酰基取代时,取代度为3。
而且,更优选使用满足下述式(S-3)及(S-4)的纤维素酰化物。
式(S-3)  2.3≤X+Y≤2.95
式(S-4)  1.0≤Y≤2.95
进一步优选使用满足下述式(S-5)及(S-6)的纤维素酰化物。
式(S-5)  2.7≤X+Y≤2.95
式(S-6)  2.0≤Y≤2.9
关于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的质均聚合度及数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一般而言,质均聚合度为350~800左右及数均分子量为70000~230000左右。上述纤维素酰化物系树脂可以使用作为酰化剂的酸酐或酰基氯来合成。在工业上最普通的合成方法中,将由棉绒或木材浆液等得到的纤维素用含有与乙酰基及其它酰基相应的有机酸(醋酸、丙酸、丁酸)或这些酸的酸酐(醋酸酐、丙酸酐、丁酸酐)的混合有机酸成分进行酯化,合成纤维素酯。作为满足上述式(S-1)及(S-2)的纤维素酰化物的合成方法,可以参照发明协会公开技术报告(公开技术编号2001-1745、2001年3月15日发行、发明协会)7~12页的记载或日本特开2006-4550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414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381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1881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4280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98917号公报记载的方法。
作为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可列举具有双酚A骨架的聚碳酸酯树脂,为用界面聚合法或熔融聚合法使二羟基成分和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优选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06-27791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0638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84703号公报记载的聚碳酸酯树脂。例如,作为市售品,可以使用“Tarflon MD1500”(日本出光兴产公司制)。
所谓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苯乙烯系树脂,是指将作为主要成分的苯乙烯及它们的衍生物聚合而得到的树脂及其它树脂的共聚物,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苯乙烯系热塑性树脂等,特别优选可以改良双折射、膜强度、耐热性的共聚物树脂。
作为共聚物树脂,可列举例如:苯乙烯-丙烯腈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马来酸酐系树脂或这些树脂的多元(二元、三元等)共聚物等。其中,从耐热性、膜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或苯乙烯-马来酸酐系树脂。
上述苯乙烯-马来酸酐系树脂的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质量组成比优选为苯乙烯∶马来酸酐=95∶5~50∶50,更优选为苯乙烯∶马来酸酐=90∶10~70∶30。另外,为了调整特性双折射,也可以优选利用苯乙烯系树脂的氢化。
作为上述苯乙烯-马来酸酐系树脂,可列举例如美国努发化工有限公司制的“Daylark D332”等。
另外,作为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可以使用后述的旭化成化学公司制的“Terupet 980N”等。
所谓可以用于本发明的丙烯酸系树脂,是指将作为主要成分的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衍生物聚合而得到的树脂及其衍生物。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甲基丙烯酸系热塑性树脂等。
作为将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衍生物聚合而得到的树脂,可以列举例如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的物质。
[化1]
通式(1)

上述通式(1)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20的有机残基。所谓有机残基,具体表示碳数1~20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
作为将上述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衍生物聚合而得到的树脂的具体例,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3,4,5,6-五羟己酯及(甲基)丙烯酸2,3,4,5-四羟戊酯,在热稳定性优异方面,更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也称为MMA)。可以仅使用其中的一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可以为其中的一种均聚物,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共聚物,还可以为与其它树脂的共聚物,但从提高玻璃化温度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为与其它树脂的共聚物。
在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中,优选在构成树脂的全部单体中含有30摩尔%以上MMA单元(单体)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更优选除MMA之外还包含内酯环单元、马来酸酐单元、戊二酸酐单元中的至少1种单元,可以使用例如下述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
(1)含有内酯环单元的丙烯酸树脂
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7-297615号、日本特开2007-63541号、日本特开2007-70607号、日本特开2007-100044号、日本特开2007-254726号、日本特开2007-254727号、日本特开2007-261265号、日本特开2007-293272号、日本特开2007-297619号、日本特开2007-316366号、日本特开2008-9378号、日本特开2008-76764号的各公报中记载的含有内酯环单元的丙烯酸树脂。
(2)含有马来酸酐单元的丙烯酸树脂
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7-113109号、日本特开2003-292714号、日本特开平6-279546号、日本特开2007-51233号(其中记载的酸改性乙烯酯)、日本特开2001-270905号、日本特开2002-167694号、日本特开2000-302988号、日本特开2007-113110号、日本特开2007-11565号各公报中记载的含有马来酸酐单元的丙烯酸树脂。另外,也可以优选使用市售的马来酸改性MAS树脂(例如旭化成化学公司制Terupet 980N)。
(3)含有戊二酸酐单元的丙烯酸树脂
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6-241263号、日本特开2004-70290号、日本特开2004-70296号、日本特开2004-126546号、日本特开2004-163924号、日本特开2004-291302号、日本特开2004-292812号、日本特开2005-314534号、日本特开2005-326613号、日本特开2005-331728号、日本特开2006-131898号、日本特开2006-134872号、日本特开2006-206881号、日本特开2006-241197号、日本特开2006-283013号、日本特开2007-118266号、日本特开2007-176982号、日本特开2007-178504号、日本特开2007-197703号、日本特开2008-74918号、国际公开WO 2005/105918等各公报中记载的含有戊二酸酐单元的丙烯酸树脂。其中,更优选的是日本特开2008-74918号公报中记载的含有戊二酸酐单元的丙烯酸树脂。
这些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优选为106℃~170℃,更优选为110℃~160℃,进一步优选为115℃~150℃。
其中,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优选为环状烯烃系树脂,从高透明性、双折射显现性及耐热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降冰片烯系树脂,特别优选为加成聚合类的降冰片烯系树脂。
另外,上述热塑性树脂为共聚物时,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
(添加剂)
本发明的膜可以含有上述热塑性树脂以外的材料,但优选含有上述热塑性树脂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主要成分(是指在组合物中的所有材料中含有比例最高的材料,在含有2种以上该树脂的方式中,是指它们的总含有比例高于其它材料各自的含有比例)。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以外的材料,可列举各种添加剂,在其示例中包含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增塑剂、微粒及光学调整剂。
稳定剂:
本发明的膜可以含有至少一种稳定剂。稳定剂优选在将上述热塑性树脂加热熔融之前或加热熔融时添加。稳定剂具有防止膜构成材料氧化、捕集分解而产生的酸、抑制或禁止光或热引起的自由基种造成的分解反应等作用。稳定剂对抑制因包含没有被阐明的分解反应等的各种分解反应而引起着色或分子量降低等变质及挥发成分的生成等是有效的。要求稳定剂即使在用于对树脂进行制膜的熔融温度下其本身也不分解并起作用。在稳定剂的代表例中,包含苯酚类稳定剂、亚磷酸类稳定剂(亚磷酸酯类)、硫醚类稳定剂、胺类稳定剂、环氧类稳定剂、内酯类稳定剂、胺类稳定剂、金属钝化剂(锡类稳定剂)等。这些稳定化剂在日本特开平3-19920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90707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19478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7147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6-107854号公报等中有记载,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至少一种以上酚类或亚磷酸类稳定剂。在酚类稳定剂中,特别优选添加分子量500以上的酚类稳定剂。作为优选的酚类稳定剂,可列举受阻酚类稳定剂。
这些材料可以作为市售品容易地得到,由下述的制造厂出售。从汽巴精化有限公司可以得到Irganox 1076、Irganox 1010、Irganox 3113、Irganox 245、Irganox 1135、Irganox 1330、Irganox 259、Irganox 565、Irganox 1035、Irganox 1098、Irganox 1425WL。另外,从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可以得到Adekaab  AO-50、Adekaab  AO-60、AdekaabAO-20、Adekaab AO-70、Adekaab AO-80。而且,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可以得到Sumilizer BP-76、Sumilizer BP-101、Sumilizer GA-80。另外,从SHIPRO化成株式会社还可以得到Seaknox 326M、Seaknox 336B。
另外,作为上述亚磷酸类稳定剂,可以更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04-182979号公报的[0023]~[0039]中记载的化合物。作为亚磷酸酯类稳定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日本特开昭51-703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06175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7-7843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4-15715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5-13765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而且,作为其它稳定剂,可以优选使用发明协会公开技术报告(公开技术编号2001-1745、2001年3月15日发行、发明协会)17页~22页中详细记载的材料。
为了保持高温下的稳定性,上述亚磷酸酯类稳定剂为高分子量是有效的,优选分子量为500以上,更优选分子量为550以上,特别优选分子量为600以上。而且,优选至少一个取代基为芳香族性酯基。另外,亚磷酸酯类稳定剂优选为三酯,优选没有混入磷酸、单酯或二酯杂质。这些杂质存在时,其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2质量%以下。这些化合物可列举日本特开2004-182979号公报的[0023]~[0039]中记载的化合物等,而且,也可以列举日本特开昭51-7031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306175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7-78431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4-15715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5-13765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作为亚磷酸酯类稳定剂的优选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下述化合物,但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亚磷酸酯类稳定剂并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
对这些化合物而言,可以得到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市售的Adekatab1178、Adekatab 2112、Adekatab PEP-8、Adekatab PEP-24G、PEP-36G、Adekatab HP-10,另外可以得到科莱恩株式会社市售的Sandostab P-EPQ。而且,还优选使用同一分子内具有酚和亚磷酸酯的稳定剂。关于这些化合物,进而详细地记载于日本特开平10-273494号公报,该化合物例包含在上述稳定剂的示例中,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作为代表性的市售品,有来自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的Sumilizer GP。这些化合物由住友化学株式会社以Sumilizer TPL、Sumilizer TPM、Sumilizer TPS、Sumilizer TDP的形式市售。也可以由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以Adekatab AO-412S的形式得到。
上述稳定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其配合量可适当选择。相对热塑性树脂的质量,稳定剂的添加量优选0.001~5质量%,更优选为0.005~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1~0.8质量%。
紫外线吸收剂:
本发明的膜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从防止老化的观点考虑,紫外线吸收剂优选波长38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优异的紫外线吸收剂,且从透明性的观点考虑,紫外线吸收剂优选波长400nm以上的可见光的吸收少的紫外线吸收剂。可列举例如: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镍络合物类化合物等。特别优选的紫外线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或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其中,从对纤维素混合酯的多余的着色少方面考虑,优选苯并三唑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日本特开昭60-235852号、日本特开平3-199201号、日本特开平5-1907073号、日本特开平5-194789号、日本特开平5-271471号、日本特开平6-107854号、日本特开平6-118233号、日本特开平6-148430号、日本特开平7-11056号、日本特开平7-11055号、日本特开平7-11056号、日本特开平8-29619号、日本特开平8-239509号、日本特开2000-204173号各公报中有记载。
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优选为热塑性树脂的0.01~2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1~1.5质量%。
光稳定剂:
本发明的膜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光稳定剂。作为光稳定剂,可列举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如美国专利第4,619,956号说明书的第5~11栏及美国专利第4,839,405号说明书的第3~5栏中所记载的那样,含有2,2,6,6-四烷基哌啶化合物或它们的酸加成盐或它们与金属化合物的络合物。这些化合物由旭电化以Adekatab LA-57、AdekatabLA-52、Adekatab LA-67、Adekatab LA-62、Adekatab LA-77的形式市售,由汽巴精化有限公司以TINUVIN 765、TINUVIN 144的形式市售。
这些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另外,这些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当然也可以与增塑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并用,也可以被导入到这些添加剂的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确定其配合量,一般而言,相对热塑性树脂100质量份为0.01~20质量份左右,优选为0.02~15质量份左右,特别优选为0.05~10质量份左右。光稳定剂可以在制备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物的任一阶段添加,例如,可以在熔融物制备工序的最后添加。
增塑剂:
本发明的膜可以含有增塑剂。在提高机械性质、赋予柔软性、赋予耐吸水性、降低透水性等的膜改性的观点方面,优选添加增塑剂。另外,用熔融制膜法制造本发明的膜时,添加增塑剂的目的在于:与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玻璃化温度相比,通过添加增塑剂使膜构成材料的熔融温度下降;或与无添加的热塑性树脂相比,使其在相同的加热温度下粘度下降。本发明的膜优选使用选自例如磷酸酯衍生物、羧酸酯衍生物中的增塑剂。另外,还优选使用将日本特开2003-12859号中记载的重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侧链上具有芳香环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或侧链上具有环己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等。
微粒:
本发明的膜可以含有微粒。作为微粒,可列举无机化合物的微粒或有机化合物的微粒,可以为任一种。从降低雾度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的热塑性树脂中所含的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子尺寸优选为5nm~3μm,更优选为5nm~2.5μm,进一步优选为10nm~2.0μm。在此,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50万~100万倍)观察热塑性树脂,求出100个粒子的一次粒子尺寸的平均值,由此来确定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子尺寸。微粒的添加量相对热塑性树脂优选为0.005~1.0质量%,更优选为0.01~0.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2~0.4质量%。
光学调整剂:
本发明的膜可以含有光学调整剂。作为光学调整剂,可以列举延迟调整剂,可以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01-166144号、日本特开2003-344655号、日本特开2003-248117号、日本特开2003-66230号各公报记载的光学调整剂。通过添加光学调整剂,可以控制面内的延迟(Re)、厚度方向的延迟(Rth)。优选的添加量为0~10质量%,更优选为0~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6质量%。
[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使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的熔融物(以下也称为熔化物)通过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并连续成形为膜状的工序,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夹压面或上述第二夹压面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凸面,上述第一夹压面及上述第二夹压面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利用上述第一夹压面和上述第二夹压面以20~500MPa的压力夹压该熔融物,使上述第一夹压面的移动速度比上述第二夹压面的移动速度快。施加这种大的压力为与现有方法不同的本发明的特征。作为在上述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速度不同的夹压装置,可列举例如圆周速度相互不同的2个辊的组合或日本特开2000-219752号公报中记载的速度相互不同的辊和接触带的组合(单面带方式)或带和带的组合(两面带方式)等。其中,从均匀地施加20~500MPa的高压方面考虑,优选为圆周速度相互不同的2个辊。可以通过使压力测定膜(富士胶片公司制中压用Pressscale等)通到2个辊来测定辊压力。
下面,对本发明的膜的制造方法(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物的供给>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含使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有时称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通过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并连续夹压而成形为膜状的工序(以下也称为夹压工序),通过供给装置将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熔融树脂供给到上述夹压工序。此时,供给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的熔融物(熔化物)的装置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作为熔化物的具体供给装置,可以为使用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行熔化并挤出成膜状的挤出机的方式,也可以为使用挤出机及模具的方式,还可以为在将热塑性树脂进行一次固化并制成膜状后,利用加热装置进行熔化而形成熔化物,再供给到制膜工序的方式。
从进一步抑制得到的膜的光学特性不均的观点考虑,优选本发明的膜的制造方法包含:将含有上述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以下也称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从模具熔融挤出的工序;使被熔融挤出的熔融物通过上述第一夹压面和上述第二夹压面之间的工序。
熔融挤出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时,优选在进行熔融挤出之前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行造粒。市售的热塑性树脂(例如TOPAS6013#、TarflonMD1500、Terupet 980N、DayLark D332等)有时已进行造粒,没有进行造粒的情况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
将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干燥后,使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在150℃~300℃下熔融后,将挤出成面条状的物质在空气中或水中固化并切断,由此可以制作颗粒。另外,也可以在利用挤出机进行熔融后,利用在水中一边由喷嘴直接挤出一边切割的水下切割法等进行造粒。作为应用于造粒的挤出机,可以使用单螺杆挤出机、非啮合型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型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型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等。挤出机的旋转数优选为10rpm~1000rpm,更优选为20rpm~700rpm。挤出滞留时间为10秒~10分钟,更优选为20秒~5分钟。
对颗粒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制,一般为10mm3~1000mm3左右,更优选为30mm3~500mm3左右。
在熔融挤出前,优选使颗粒中的水分减少。优选的干燥温度为40~200℃,进一步优选为60~150℃。由此使含水率优选为1.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以下。干燥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也可以在氮气中进行,还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使用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时,优选接着使经干燥了的颗粒经由挤出机的供给口供给到滚筒内,使其混炼及熔融。滚筒内例如从供给口侧依次由供给部、压缩部、计量部构成。挤出机的螺杆压缩比优选为1.5~4.5,相对于滚筒内径的滚筒长度之比(L/D)优选为20~70,滚筒内径优选为30mm~150mm。供给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模具)的挤出温度(以下也称为吐出温度)可根据热塑性树脂的熔融温度而确定,一般而言,优选为190~300℃左右。为了进一步防止残存氧引起的熔融树脂的氧化,还优选在惰性(氮气等)气流中或使用带通气孔的挤出机一边对挤出机内进行真空排气一边实施。
为了过滤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异物,优选设置断路器板式过滤或安装有叶片式圆盘过滤器的过滤装置。可以进行单级过滤,也可以进行多级过滤。过滤精度优选为15μm~3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3μm。作为滤材,优选使用不锈钢。滤材的构成可以使用编织线材而成的滤材、将金属纤维或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滤材(烧结滤材),其中,优选烧结滤材。
为了减少吐出量的变动并提高厚度精度,优选在挤出机和供给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模具)之间设置齿轮泵。由此,可以使供给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模具)内的树脂压力变动幅度为±1%以内。为了提高利用齿轮泵的定量供给性能,也可以使用使螺杆的旋转数变化、将齿轮泵前的压力控制为恒定的方法。
利用如上所述构成的挤出机进行熔融,根据需要经由过滤机、齿轮泵,熔融树脂被连续送到供给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模具)。上述模具可以为T模具、鱼尾式模具、悬挂式模具的任一种。另外,还优选在供给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模具)之前放入用于提高树脂温度的均匀性的静态混合机。
上述供给装置为模具时,模具出口部分的间隙(以下也称为唇间隙)一般为膜厚度的1.0~30倍即可,优选为5.0~20倍。具体而言,优选为0.04~3mm,更优选为0.2~2mm,特别优选为0.4~1.5mm。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模唇的前端的曲率半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模具。
上述模具优选可以以5~50mm的间隔进行厚度调整。另外,计算下游的膜厚、厚度偏差并使其结果反馈到模具的厚度调整的自动厚度调整模具也是有效的。
除单层制膜装置之外,也可以使用多层制膜装置来制造。
这样,树脂从供给口进入挤出机后至从供给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模具)出来的滞留时间优选为3分钟~4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4分钟~30分钟。
<浇铸>
接着,在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使由任意的供给装置供给的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的熔融物通过并连续进行夹压、冷却固化,得到膜。此时,从生产率的稳定化的观点考虑,优选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中的任一个面与熔融物先剥离,其后,另一个面和熔融物剥离。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第一夹压面的移动速度比第二夹压面的移动速度快,先剥离的一侧的面可以为第一夹压面,也可以为第二夹压面,但从抑制剥离不畅的观点考虑,优选先剥离的一侧的面为第一夹压面(移动速度快的夹压面)。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使经熔融挤出的熔融物通过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并连续成形为膜状的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在夹压装置间施加20~500MPa的压力,由此制作具有本发明的光学特性的膜。优选的压力为25~300MPa,进一步优选为25~200MPa,特别优选为30~150MPa。
(夹压面的移动速度比)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夹压面的移动速度比所述第二夹压面的移动速度快。而且,优选将由下述式(1)定义的上述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的移动速度比调节为0.60~0.99,在熔融树脂通过夹压装置时赋予剪切应力,制造本发明的膜。夹压装置的移动速度比优选为0.60~0.99,更优选为0.75~0.98。
移动速度比=第二夹压面的速度/第一夹压面的速度(1)
(吐出温度)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从提高树脂成形性和抑制老化的观点考虑,吐出温度(供给装置的出口的树脂温度)优选为Tg+50~Tg+200℃,更优选为Tg+70~Tg+180℃,特别优选为Tg+90~Tg+150℃。即,如果其为Tg+50℃以上,则树脂的粘度充分降低,因此,成形性良好,如果其为Tg+200℃以下,则树脂不容易老化。
(空气间隙)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由例如模具等供给装置将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供给到夹压装置时,从空气间隙(从供给装置的出口至夹压装置的熔融物落着点的距离)间的熔融物的保温的观点考虑,空气间隙优选尽可能接近,具体而言,优选为10~300mm,更优选为20~250mm,特别优选为30~200mm。
(线速度)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从空气间隙中的熔融物的保温的观点考虑,线速度(制膜速度)优选为5m/分钟以上,更优选为7m/分钟以上,特别优选为8m/分钟以上。线速度加快时,可以抑制空气间隙中的熔融物的冷却,在熔融物的温度高的状态下,利用夹压装置可以赋予更均匀的剪切变形。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上述线速度,表示熔融物通过夹压装置间的速度及输送装置中的膜输送速度。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述熔融物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设定为例如200~2000mm。
(夹压面)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夹压面或上述第二夹压面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凸面,上述第一夹压面及上述第二夹压面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使用具有该特征的夹压面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一。
通过如上所述将具有凸面的夹压面用作至少一个夹压面,可以得到如下效果:使由缩颈(neck in)产生的膜厚部的线压降低;能够改善因施加高线压时产生的辊弯曲而导致辊中央部的线压下降的现象。在此,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缩颈现象,是指由上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熔融膜的宽度变窄的现象,通常已知使用夹压装置进行熔融制膜时熔融物的两端变厚。根据辊的宽度或辊壁厚、压紧力,上述凸面的量的最佳值变化很大,因此,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05~10mm,更优选为0.01~5mm,特别优选为0.02~2mm。
另外,通过使用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的2个夹压面,可以赋予熔融物高线压及高的剪切应力,可以得到具有本发明的光学特性的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夹压面为“刚性”,并不是仅根据夹压面的材质来判断,是考虑用于夹压面表面部分的刚性原材料的厚度和支撑夹压面的结构的厚度的比率而确定的,例如,夹压面利用球形的支撑辊驱动的情况,表示刚性材料外筒厚度/支撑辊直径之比为1/35以上。另外,夹压面利用其它结构支撑及驱动的情况,也与夹压面利用球形的支撑辊驱动的情况为相同程度。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夹压装置的夹压面(或辊)为“金属制且为刚性”,表示至少所有夹压面的表面为金属、且夹压装置的夹压面(或辊)为“刚性”。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从使由熔融物的缩颈产生的膜厚部的线压下降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第一夹压面或上述第二夹压面中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阶梯形结构。作为上述阶梯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在距离夹压面的两端部10~150mm的部分形成阶梯,上述阶梯的深度优选为0.03~1mm。
另外,从防止制成的膜产生皱褶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阶梯形结构设置在上述第一夹压面或上述第二夹压面中的具有凸面的一个夹压面上。
(剪切应力)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包括利用上述夹压装置给予熔融物每1m宽度3000~30000N的剪切应力的工序。通过这样给予熔融物剪切应力,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光学特性的显现性好、均匀性也良好的膜。
上述剪切应力更优选熔融物每1m宽度为5000~28000N,特别优选熔融物每1m宽度为8000~25000N。
(夹持长度)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第一夹压面和上述第二夹压面之间被夹压的上述熔融物在夹压装置通过方向的长度(以下也称为夹持长度)优选为大于0mm且为2mm以内。通过这样缩短上述夹持长度,可以使在夹压装置间承受线压的部分由面接触接近于线接触,可以对上述熔融物施加高线压。
上述夹持长度更优选为0.3~1.8mm,特别优选为0.5~1.5mm。
(使用有2个辊的浇铸)
将上述供给的热塑性树脂的熔融物在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连续地夹压并成形为膜状的方法中,优选使其通过2个辊(例如,接触辊(第1辊)及冷却辊(第2辊))之间。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述接触辊及上述冷却辊的至少一个辊具有凸面,上述接触辊及上述冷却辊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具有多个输送上述熔融物的浇铸辊时,将最靠近最上游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供给装置(例如模具)的浇铸辊称为冷却辊。下面,对使用有2个辊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由上述供给装置挤出的熔融物的落着点没有特别限制,由该供给装置挤出的熔融物的落着点距通过该接触辊与该浇铸辊最接近的部分中的间隙的中点的垂直线的距离可以为零,也可以偏离。所谓上述熔融物的落着点,是指由供给装置挤出的熔融物最初接触(落地)于接触辊或冷却辊的地点。另外,所谓上述接触辊和浇铸辊的间隙的中点,是指接触辊和浇铸辊的间隙最窄的地方的接触辊表面和浇铸辊表面的中点。
从使由熔融物缩颈产生的膜厚部的线压降低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接触辊或上述浇铸辊中的至少一个辊具有阶梯形结构。关于阶梯形结构的优选形状,如夹压装置的夹压面的项目中记载的那样。
上述2个辊(例如接触辊或浇铸辊)的表面的算术平均高度Ra优选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nm以下。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述2个辊的各自的宽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对应于膜状的熔融物的宽度而自由地变更并采用。
以相互不同的圆周速度旋转的2个辊间的辊压力为20~500MPa,优选的辊压力为25~300MPa,进一步优选为25~200MPa,特别优选为30~150MPa。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加压上述范围的辊压力,可适当变更滚筒设定值。上述滚筒设定值因使用的树脂材料或2个辊的材质而不同,例如,膜状的熔融物的有效宽度为200mm时,优选为3~100KN,更优选为3~50KN,特别优选为3~25KN。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加压上述范围的辊压力,优选使用辊的肖氏硬度为45HS以上的辊。优选的上述2个辊的肖氏硬度为50HS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90HS。
肖氏硬度可以由使用JIS Z 2246的方法、在辊宽度方向测定5点及在圆周方向测定5点所得的值的平均值求出。
上述2个辊的表面的材质为金属,从实现上述肖氏硬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不锈钢,还优选对表面进行了镀覆处理的辊。另外,由于上述2个辊的表面的材质为金属,因此,表面的凹凸小,不容易损伤膜的表面。而且,上述2个辊为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夹压面或辊为“刚性”,表示如果为例如辊的情况,则刚性材料外筒厚度/辊直径的比值为1/35以上,尽管接触辊的一部分使用刚性材料的情况,夹压面或接触辊也不一定为“刚性”。另外,所谓辊为“弹性”,表示刚性材料外筒厚度/辊直径的比值小于1/35,有时包含例如接触辊的一部分使用刚性材料的情况。即,在接触辊内部形成有厚厚的如弹性体层那样完全不含有刚性材料的层那样的辊,即使在表面或内部形成刚性材料层作为整体也会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往往包含在弹性辊中。另外,芯部为橡胶且表面为刚性材料的辊(作为外筒,具有表面金属环的辊)的情况,表面的金属不变形,但由于旋转轴和表面金属环的中心偏离,因此,只要刚性材料外筒厚度/辊直径的比值不为1/35以上,就往往包含在弹性辊中。
关于上述接触辊,可以利用例如日本特开平11-31426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3633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35747号公报、国际公开第97/28950号小册子、日本特开2004-21671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45609号公报记载的接触辊。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从防止辊弯曲引起的线压不均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2个辊至少具有芯部和外筒、上述2个辊的外筒的平均壁厚均为10mm以上。
更优选上述2个辊的外筒的平均壁厚均为10~45mm,特别优选均为15~35mm。
而且,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作为上述2个辊,优选分别使用直径大的辊,具体而言,优选使用直径为350~600nm、更优选350~500nm的2个辊。使用直径大的辊时,膜状的熔融物和辊的接触面积扩大,剪切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延长,因此,可以抑制Re[0°]、Re[+40°]及Re[-40°]的偏差,同时制造Re[+40°]和Re[-40°]之差大的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述2个辊的直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述2个辊被以相互不同的圆周速度驱动。上述2个辊可以为连周(連れ周り)驱动,也可以为独立驱动,但为了抑制Re[0°]、Re[+40°]及Re[-40°]的偏差,优选为独立驱动。
而且,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通过调整使膜状的熔融物通过的2个辊的圆周速度比,在熔融树脂通过2个辊时赋予剪切应力,制造本发明的膜。2个辊的圆周速度比优选为0.60~0.99,更优选为0.75~0.98。在此,所谓2个辊的圆周速度比,是指慢辊的圆周速度/快辊的圆周速度。
如果2个辊的圆周速度比为0.60以上,则得到的膜的Re[+40°]和Re[-40°]之差的绝对值变大,可以满足上述式(III),优选。如果圆周速度比为0.60以上,则不容易损伤得到的膜的表面,优选。使上述2个辊的圆周速度比为0.60~0.99时,不容易损伤膜表面,可以稳定地制造平滑性良好的膜,因此优选。
为了得到本发明的膜,上述2个辊的速度哪个快都可以,但接触辊慢时,在接触辊侧形成堆(熔融物的剩余成分滞留于辊上而形成的滞留物)。由于接触辊接触熔融物的时间短,因此,在接触辊侧形成的堆不能充分地冷却,产生剥离不畅,容易成为面状故障的原因。因此,优选慢辊为冷却辊(第2辊),快辊为接触辊(第1辊)。
而且,为了增大Re[+40°]和Re[-40°]之差,可以在2个辊的表面温度上加以差别。优选的温度差为5℃~80℃,更优选为20℃~80℃,进一步优选为20℃~60℃。此时,使用树脂的玻璃化温度Tg来设定2个辊的温度为Tg-70℃~Tg+20℃、更优选Tg-50℃~Tg+10℃、进一步优选Tg-40℃~Tg+5℃。可以通过向接触辊内部通入温度调节好的液体、气体来实现这种温度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是如下求出的,即,使用扫描型差示量热仪(DSC),在测定盘中放入树脂,将其在氮气气流中以10℃/分钟从30℃升温至300℃后(1st-run),以-10℃/分钟冷却至30℃,再次以10℃/分钟从30℃升温至300℃(2nd-run)。将在2nd-run中基线从低温侧开始产生偏差的温度作为玻璃化温度(Tg)。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上述2个辊中的具有凸面的辊的弯曲量可以利用支承辊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当上述2个辊为接触辊和冷却辊时,从使得到的膜的光学特性均匀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如下工序:在利用上述夹压装置夹压上述熔融物时,通过用肖氏硬度A为70HS以上的橡胶包覆的支承辊,将上述接触辊推向上述冷却辊的方向。
这样,通过使用支承辊,可以使作为金属制刚性辊的接触辊均匀地弯曲,而且,可以使作为金属制刚性辊的冷却辊也均匀地弯曲,其结果,可以将施加于熔融物的线压均匀化。使用2个金属制刚性辊通过辊间夹压熔融物时,施加高线压时,有时接触辊和冷却辊不均匀地弯曲,接触辊和冷却辊间的间隙难以保持在一定距离。此时,线压会产生宽度方向的不均。与此相对,通过使用支承辊将接触辊推向冷却辊的方向,可以以两者的弯曲量相等的方式使接触辊及冷却辊变形。尤其是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接触辊或冷却辊的至少一个辊具有凸面,因此,可以某种程度上集中在接触辊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并施加压力,即使为施加高线压的情况,也可以使接触辊及冷却辊均匀地弯曲。
上述支承辊用肖氏硬度A为70HS以上的橡胶包覆时,可以调整上述支承辊与具有凸面的接触辊连接的面积为优选的程度,因此优选。详细而言,支承辊用橡胶包覆时,与支承辊表面为金属的情况相比,可以均匀地赋予线压,优选。另外,支承辊用肖氏硬度A为70HS以上的橡胶包覆时,与用肖氏硬度A小于70HS的橡胶包覆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因高线压引起的橡胶辊变形发热,因此,辊寿命延长,优选。
作为可以用于上述支承辊的橡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例如氟类橡胶、耐热NBR类橡胶、硅类橡胶,其中,从耐久性和添加剂的渗出方面考虑,更优选氟类橡胶。
作为利用上述支承辊将上述接触辊推向上述冷却辊的方向的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尤其是保持支承辊的轴的构件位于支承辊的两端的情况,从在接触辊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进行加压而使该接触辊均匀地弯曲的观点考虑,优选同时且以相同大小的力推保持该两端的支承辊的轴的构件。
另外,利用上述支承辊推上述接触辊时施加的压力,只要满足本发明的接触辊及冷却辊间的线压范围,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为200~500MPa,更优选为25~400MPa,特别优选为30~250MPa。通过用这样的压力推上述接触辊,可以使该接触辊充分且均匀地弯曲,而且,也可以使上述冷却辊以与接触辊同样均匀地弯曲。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从调整接触辊的弯曲量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支承辊的宽度比上述接触辊的宽度短。
(保温、加温)
另外,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包含如下工序中的至少一个工序:由上述供给装置供给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熔融物在从上述供给装置至到达上述夹压装置的夹压面期间,对上述熔融物进行加热的工序或进行保温的工序。优选由此可减少熔融物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温度不均),具体而言,优选使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为5℃以内。为了减少温度分布,优选在上述空气间隙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具有隔热功能或热反射功能的构件,对外界气体遮蔽该熔融物。这样,通过将隔热构件配置在通路上并遮蔽外界气体,可以抑制外部环境、例如风的影响,可以抑制膜在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膜状熔融物在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更优选为±3℃以内,更进一步优选为±1℃以内。
而且,使用上述遮蔽构件时,可以使膜状熔融物在温度高的状态、即熔融粘度低的状态下通过辊间,因此,具有容易制作满足上述光学特性的显现量、且光学特性不均少的本发明的膜的效果。
另外,加热熔融物时,对加热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公知的加热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膜状的熔融物的温度分布可以利用接触式温度计或非接触式温度计进行测定。
上述遮蔽构件可在例如2个辊的两端部的内侧、且借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模具)的宽度方向侧和间隙而设置。遮蔽板既可以直接固定在供给装置的侧面,也可以由支撑构件支撑固定。遮蔽构件的宽度优选为例如与供给装置侧面的宽度相同或其以上,以使其可以有效地拦截供给装置的放热引起的上升气流。
遮蔽构件和膜状的熔融物的宽度方向端部的间隙优选在有效地遮蔽沿辊的表面流入的上升气流的基础上较窄地形成,更优选为距膜状的熔融物的宽度方向端部50mm左右。需要说明的是,供给装置的侧面和遮蔽构件的间隙不一定要设置,但优选在可以排出被遮蔽构件包围的空间内的气流的程度、例如10mm以下形成。
另外,作为具有隔热功能和/或热反射功能的材料,优选遮风性或保温性优异的材料,可以优选使用例如不锈钢等金属板。
作为进一步减少Re[0°]膜TD方向的不均及γ的膜TD方向的不均的方法,有提高上述熔融物接触浇铸辊时的密合性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组合施加静电法、气刀法、空气室法、真空吸笔法等方法而使密合性提高。这种提高密合法可以在膜状熔融物的整个面实施,也可以在一部分实施。
这样制膜后,除了使膜状的熔融物通过的2个辊(例如浇铸辊和接触辊)之外,优选使用1根以上浇铸辊将膜冷却。接触辊通常以使其与最上游侧(接近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模具的地方)的最初的浇铸辊接触的方式配置。一般而言,使用3根的冷却辊可比较好地进行冷却,但并不限于此。具有多根的浇铸辊的间隔以面间距计优选为0.3mm~300mm,更优选为1mm~100mm,进一步优选为3mm~30mm。
进一步优选对加工好的膜的两端进行修剪。通过修剪剪掉的部分进行粉碎,可以再次用作原料。另外,还优选在一端或两端进行增厚(厚度だし)加工(滚花处理)。增厚加工产生的凹凸的高度优选为1μm~50μm,更优选为3μm~20μm。增厚加工可以以使两面成为凸部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使单面成为凸部的方式进行。增厚加工的宽度优选为1mm~50mm,更优选为3mm~30mm。挤出加工可以在室温~300℃下实施。
在卷绕前,还优选在单面或两面附加层叠膜。层叠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100μm,更优选为10μm~50μm。材质为聚乙烯、聚酯、聚丙烯等,没有特别限定。
卷绕张力优选为2kg/m宽度~50kg/宽度,更优选为5kg/m宽度~30kg/宽度。
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膜在未拉伸时的膜厚优选为150μm以下。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情况,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8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60μm以下,更特别优选为40μm以下。
<拉伸、松弛处理>
而且,利用上述方法制膜后,可以进行拉伸和/或松弛处理。例如,可以用以下的(a)~(g)的组合实施各工序。
(a)横向拉伸
(b)横向拉伸→松弛处理
(c)纵向拉伸
(d)纵向拉伸→松弛处理
(e)纵(横)向拉伸→横(纵)向拉伸
(f)纵(横)向拉伸→横(纵)向拉伸→松弛处理
(g)横向拉伸→松弛处理→纵向拉伸→松弛处理
其中,特别优选为(a)~(d)的工序。
横向拉伸可以使用拉幅机来实施。即,通过用把手把持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沿横向展宽来拉伸。此时,可以通过向拉幅机内输送所期望的温度的风来控制拉伸温度。拉伸温度优选为Tg-10℃~Tg+60℃,更优选为Tg-5℃~Tg+45℃,进一步优选为Tg-10℃~Tg+20℃以下。另外,优选的横向拉伸倍率为1.2~3.0倍,更优选为1.2~2.5倍,进一步优选为1.2~2.0倍。
通过这种在拉伸前进行预热、拉伸后进行热固定,可以缩小拉伸后的Re、Rth分布,缩小伴随弯曲的取向角的偏差。可以进行预热、热固定中的任一种,更优选两者都进行。优选用把手把持而进行这些预热、热固定,即优选与拉伸连续进行。
预热可以在高于拉伸温度1℃~5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优选高2℃~40℃以下,进一步优选高3℃~30℃。优选的预热时间为1秒~10分钟,更优选为5秒~4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秒~2分钟。预热时,优选拉幅机的宽度大致保持恒定。在此,所谓“大致”是指未拉伸膜的宽度的±10%。
热固定可以在低于拉伸温度1℃~50℃的温度下进行,更优选低2℃~40℃,进一步优选低3℃~30℃。进一步优选为拉伸温度以下且Tg以下。优选的预热时间为1秒~10分钟,更优选为5秒~4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秒~2分钟。热固定时,优选拉幅机的宽度保持恒定。在此,所谓“大致”是指拉伸结束后为拉幅机宽度的0%(拉伸后与拉幅机宽度相同的宽度)~-10%(拉伸后比拉幅机宽度缩小10%=减幅)。扩宽至拉伸宽度以上时,膜中容易产生残留变形,不优选。
纵向拉伸可以通过一边对2对辊间进行加热、一边使出口侧的圆周速度比入口侧的圆周速度快来实现。此时,通过改变辊间的间隔(L)和拉伸前的膜宽度(W),可以改变厚度方向的延迟的显现性。L/W(称为纵横比)为2~50以下(长跨距拉伸)时,容易制作Rth小的膜,L/W为0.01~0.3(短跨距)时,可以制作Rth大的膜。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长跨距拉伸、短跨距拉伸、它们之间的区域的拉伸(中间拉伸=L/W超过0.3且为2以下)的任一种,但优选可以减小取向角的长跨距拉伸、短跨距拉伸。而且,更优选在想要高Rth时或想要低Rth时,区别使用短跨距拉伸与长跨距拉伸。
拉伸温度优选Tg-10℃~Tg+60℃,更优选Tg-5℃~Tg+45℃,进一步优选Tg-10℃~Tg+20℃以下。另外,优选的纵向拉伸倍率为1.2~3.0倍,更优选为1.2~2.5倍,进一步优选为1.2~2.0倍。
而且,通过在这些拉伸后进行松弛处理可以改善尺寸稳定性。热松弛优选在制膜后、纵向拉伸后、横向拉伸后的任一种或两种情况下进行。松弛处理可以在拉伸后连续在线进行,也可以在拉伸后卷绕后离线进行。
优选热松弛在(Tg-30)℃~(Tg+30)℃、更优选(Tg-30)℃~(Tg+20)℃、进一步优选(Tg-15)℃~(Tg+10)℃下,以0.1kg/m~20kg/m、更优选1kg/m~16kg/m、进一步优选2kg/m~12kg/m的张力,一边输送一边实施1秒~10分钟、更优选5秒~4分钟,进一步优选10秒~2分钟。
[偏振板]
通过在本发明的膜上至少层叠偏振片(以下也称为偏振膜),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偏振板。下面,对本发明的偏振板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偏振板的示例可列举:在偏振膜的单面以保护膜和视角补偿膜的2个功能为目的制成的偏振板;层叠在TAC等保护膜上的复合型偏振板。
对本发明的偏振板而言,只要是使用有本发明的膜和偏振片的偏振板,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本发明的偏振板包含偏振片和保护其两面的两张偏振板保护膜(透明聚合物膜)的情况下,可以将本发明的膜用作至少一个偏振板保护膜。另外,本发明的偏振板可以在至少一个面上具有用于与其它构件粘贴的粘合剂层。另外,在本发明的偏振板中,如果本发明的膜的表面为凹凸结构,就会具有防眩性(防眩性)的功能。而且,本发明的偏振板还优选使用在本发明的膜的表面进一步层叠有防反射层(低折射率层)的本发明的防反射膜或在本发明的膜的表面进一步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本发明的光学补偿膜。
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在两张偏振板之间设有液晶单元,因此,具有4张偏振板保护膜。本发明的膜可以用于4张偏振板保护膜的任一张,但本发明的膜可以特别有效地用作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单元和偏振板之间的保护膜。
本发明的偏振板更优选为依次层叠有纤维素酰化物膜、偏振片及本发明的膜的构成。另外,还更优选为依次层叠有纤维素酰化物膜、偏振片、本发明的膜及粘合剂层的构成。
(光学膜)
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光学膜可使用本发明的膜。另外,也可以对上述膜进行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方法,可列举例如:电晕放电、辉光放电、UV照射、火焰处理等方法。
(纤维素酰化物膜)
本发明的偏振板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可使用公知的偏振板用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可以优选使用例如公知的三醋酸纤维素(TAC)膜(例如,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fujitsu(フジタツク)T-60)等。另外,也可以对上述纤维素酰化物膜进行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方法,可列举皂化处理等。
(偏振片)
作为上述偏振片,可以使用例如将聚乙烯醇膜浸渍于碘溶液中并进行了拉伸的膜等。
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只要是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偏振片,可以选择任意的适当的偏振片。作为上述偏振片,可列举例如:使亲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进行了单向拉伸的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聚烯类取向膜等。作为上述亲水性高分子膜,可列举例如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甲缩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在本发明中,优选使聚乙烯醇类膜吸附碘而形成的偏振片。
上述偏振片优选进一步含有钾及硼中的至少一个。通过上述偏振片含有钾及硼,可以得到具有优选的范围的复合弹性模量(Er)、且偏光度高的偏振片(偏振板)。含有钾及硼的至少一个的偏振片的制造,例如,将作为偏振片的形成材料的膜浸渍于钾及硼中的至少一个的溶液即可。上述溶液可以兼备含有碘的溶液。
作为得到上述聚乙烯醇类膜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成形加工法。作为上述成形加工法,可以应用目前公知的方法。另外,上述聚乙烯醇类膜也可以直接使用市售的膜。作为市售的聚乙烯醇类膜,可列举例如:株式会社可乐丽公司制的商品名“可乐丽维尼纶膜”、东赛璐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东赛璐维尼纶膜”、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日合维尼纶膜”等。
关于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例,例如,对于以聚乙烯醇系树脂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膜(原版膜),浸渍于含有纯水的溶胀浴及含有碘水溶液的染色浴中,一边用速度比不同的辊对膜长度方向赋予张力,一边实施溶胀处理及染色处理。接着,对于溶胀处理及染色处理过的膜,浸渍于含有碘化钾的交联浴中,一边用速度比不同的辊对膜长度方向赋予张力,一边实施交联处理及最终的拉伸处理。对于交联处理过的膜,利用辊浸渍于含有纯水的水洗浴中,实施水洗处理。对于水洗处理过的膜,在进行干燥并调节含水率后进行卷绕。这样,可以通过将原反膜拉伸至例如原长度的5倍~7倍来得到偏振片。
为了提高与粘合剂的密合性,可以对上述偏振片实施任意的表面改性处理。作为上述表面改性处理,可列举例如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辉光放电处理、火焰处理、臭氧处理、UV臭氧处理、紫外线处理等。这些处理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粘合剂层)
本发明的偏振板可以具有粘合剂层作为最外层的至少一层(有时将这种偏振板称为粘合型偏振板)。作为特别优选的的方式,可以在上述光学膜的没有胶粘偏振片的一侧设置用于胶粘其它光学膜或液晶单元等其它构件的粘合剂层。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对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偏振板可以通过使用胶粘剂在上述偏振片的至少一面胶合本发明的膜的一面(进行表面处理时为表面处理面)来制造。按纤维素酰化物膜、偏振片及本发明的膜的顺序胶合时,本发明的偏振板可以通过在偏振片的两面使用胶粘剂使偏振片和其它膜粘在一起来制造。在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本发明的膜与偏振片直接胶合。
作为上述胶粘剂,可以使用公知的偏振板制造用胶粘剂。另外,还优选在上述偏振片和各膜之间具有胶粘剂层的方式。作为上述胶粘剂的具体例,可以使用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缩醛(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水溶液或乙烯基类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酸丁酯)的胶乳。特别优选的胶粘剂为完全皂化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上述聚乙烯醇类胶粘剂优选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和交联剂。
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也可以使用其它方法。可以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00-171635号、日本特开2003-215563号、日本特开2004-70296号、日本特开2005-189437号、日本特开2006-199788号、日本特开2006-215463号、日本特开2006-227090号、日本特开2006-243216号、日本特开2006-243681号、日本特开2006-259313号、日本特开2006-276574号、日本特开2006-316181号、日本特开2007-10756号、日本特开2007-128025号、日本特开2007-140092号、日本特开2007-171943号、日本特开2007-197703号、日本特开2007-316366号、日本特开2007-334307号、日本特开2008-20891号各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其中,更优选为日本特开2007-316366号、日本特开2008-20891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优选在偏振光膜的另一个表面也粘贴保护膜,所述的保护膜可以是本发明的膜。另外,可以利用纤维素酰化物膜、环状聚烯烃类聚合物膜等目前用作偏振板的保护膜的各种膜。
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偏振板优选在液晶显示装置内使用,可以设置在液晶单元的辨识侧、背照光侧的任何一侧,也可以设置在两侧,没有限定。作为本发明的偏振板可以应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可列举场致发光(EL)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PD)、场发射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Display)之类的自发光型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可应用于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等。
[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膜及偏振板可以用于各种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优选用于TN(Twisted Nematic)、OCB(Optically Compensatory Bend)、ECB(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可以更优选用于TN、ECB方式液晶显示。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对于以下的实施例中所示的材料、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可以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具体例。
[测定法]
[肖氏硬A度]
用作支承辊的橡胶辊的肖氏硬度A基于JIS Z 2246进行测定。
(Re[0°]的MD方向的不均、γ的MD方向的不均)
Re[0°]的MD方向的不均及γ的MD方向的不均利用下述方法进行测定。在膜面相互距离2mm以上的任意10点以上的位置进行取样,用上述方法在TD方向以10mm间隔测定Re[0°]、Re[+40°]及Re[-40°],将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设定为Re[0°]、Re[+40°]及Re[-40°]的不均。另外,对于γ的TD不均,在取样的各点中计算|Re[+40°]-Re[-40°]|从而求出γ,在由这些各点求出的γ中,将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设定为γ的TD不均。
[制造例1]环状烯烃共聚物的颗粒的制造
作为环状烯烃共聚物(COC),使用polyplastics公司制的“TOPAS6013#”的颗粒。需要说明的是,“TOPAS6013#”显示正的特性双折射性。另外,该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136℃。
[制造例2]纤维素酰化物的颗粒的制造
按照日本特开2006-348123号公报的实施例1中记载的方法制造醋酸丙酸纤维素(CAP),将其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造粒。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CAP的组成的乙酰化度为0.15、丙酰化度为2.60、总酰基取代度为2.75、数均聚合度DPn=118,显示正的特性双折射性。另外,该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137℃。
[制造例3]聚碳酸酯的颗粒的制造
作为聚碳酸酯(PC),使用出光兴产公司制的“Tarflon MD1500”。需要说明的是,“Tarflon MD1500”显示正的特性双折射性。另外,该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145℃。
[制造例4]丙烯酸系树脂的颗粒的制造
作为丙烯酸系树脂,使用作为苯乙烯-丙烯酸系共聚物的旭化成化学公司制的“Terupet 980N”。需要说明的是,“Terupet 980N”显示负的特性双折射性。另外,该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为123℃。
[实施例1]
(膜的制作)
使用下述表1记载的颗粒,在100℃下干燥2小时以上,在260℃下熔融,使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挤出。此时,在挤出机和模具之间依次配置清洁过滤器、齿轮泵、叶片式圆盘过滤器,用熔融物管道连接这些设备。在挤出温度(吐出温度)255℃下,从宽度1900mm、唇间隙1mm的模具挤出。
其后,在浇铸辊和接触辊的中间点挤出熔融物(熔融树脂)。此时,在最上游侧的宽度2000mm、直径400mm的材质为钢铁制、肖氏硬度A为60HS的浇铸辊(冷却辊)上以成为下述表1中记载的接触压力的方式设置滚筒,使其与宽度2000mm、直径350mm的材质为钢铁制、肖氏硬度A为60HS的接触辊接触。接触辊及冷却辊使用下述表1中记载的形状、结构的辊。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辊的凸面量为60μm,对于阶梯形刚性凸面辊,详细而言,使用在距离两端200mm的部分以0.3mm的深度设置阶梯的形状的辊。另外,所谓“平面”,是指不具有凸面的辊。
而且,作为支承辊,使用宽度1800mm、直径350mm的材质为钢铁制芯金+耐热NBR橡胶(橡胶壁厚10mm)制、下述表1中记载的肖氏硬度A的辊,一边使用感压纸以辊线压均匀的方式进行调整,一边调整指压并按压接触辊。使用这些辊将接触辊及冷却辊的圆周速度比、夹持长度、接触压力、每1m膜的扭矩设定为下述表1中记载的条件而进行制膜。将中压用PressScale(富士胶片公司制)插入在没有熔融物的状态下为等圆周速度(5m/分钟)、均控制为25℃的两个辊,由此测定接触压力,将其值设定为制膜时的压力。需要说明的是,接触辊、冷却辊的温度设定为Tg-5℃,将模具和熔融物落着点的距离设定为90mm。另外,制膜的氛围为25℃、湿度60%,在模具和接触辊(或冷却辊)之间配置遮风板,在对熔融物进行保温的同时进行制膜。
其后,在卷绕之前修剪两端(幅宽的各10cm)后,在两端施加宽度10mm、高度20μm的增厚加工(刻痕)。另外,制膜宽度设定为1500mm,制膜速度以下述表1中记载的速度(冷却辊速度)卷绕450m。制膜后的膜的厚度设定为下述表2中记载的值,制作实施例1的膜。
(膜的光学特性)
将得到的实施例1的膜的光学特性同时记载于表2。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本发明的膜的Re[+40°]和Re[-40°]的倾斜方位均为膜的长度方向。
(膜外观)
按照以下基准评价得到的实施例1的膜的外观,将其结果同时记载于表2。
○:通过目测观察,膜表面没有变形。
△:通过目测观察,虽然膜表面有轻微的变形,但实用上没问题。
×:膜表面有轻微的变形,实用上有问题。
[实施例2~15、比较例1~5]
如下述表1中记载的那样变更使用的树脂和制膜条件,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膜。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膜的各种光学特性及膜外观的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2。需要说明的是,下述表1中,比较例2中使用的接触辊为橡胶辊,对于比较例3及4中使用的“金属套筒(橡胶)”的接触辊,详细而言为在橡胶辊表面包覆有金属套筒的接触辊,金属套筒的厚度记载于下述表1。对于实施例3及7中的模具和接触辊(或冷却辊)间的熔融物的加热,通过将加热过的空气供给遮风板来进行。另外,实施例9及10中使用的支承辊的宽度为1000mm,比接触辊短。比较例4中使用的支承辊使用有肖氏硬度A为90的橡胶。


【表2】

  膜厚  (μm)  Re[0°]  (nm) Re[0°]的TD不均  (nm)  γ  (nm)  γ的TD不均  (nm)  外观  实施例1  70  145  0.9  88  0.7  ○  实施例2  70  138  0.8  79  0.6  ○  实施例3  70  149  0.6  89  0.5  ○  实施例4  70  136  2.6  82  2.2  ○  实施例5  70  142  2.1  80  2  ○  实施例6  55  139  1  80  1.2  ○  实施例7  70  142  0.9  81  0.6  ○  实施例8  70  145  3  88  3  ○  比较例1  55  142  7.8  88  5.2  ○  实施例9  70  133  0.6  91  0.7  ○  比较例2  60  40  7.9  23  4.2  ×  比较例3  70  51  5.2  22  4.5  ○  比较例4  70  36  5.2  17  3.4  ○  实施例10  60  135  0.7  87  0.8  ○  比较例5  60  34  7.3  3  1.1  ○  实施例11  70  108  2.9  76  2.6  ○  实施例12  70  145  0.9  88  1  ○  实施例13  80  135  0.7  86  0.7  ○  实施例14  40  145  0.9  88  0.7  ○  实施例15  150  88  0.9  52  0.6  ○  实施例16  60  165  1.9  92  2.4  △  实施例17  100  60  0.8  42  0.4  ○

  膜厚  (μm)  Re[0°]  (nm) Re[0°]的TD不均  (nm)  γ  (nm)  γ的TD不均  (nm)  外观  比较例6  100  45  7.8  16  3.2  ○

由表1及表2可知,实施例1~15的膜均为良好的Re[0°]的显现量、良好的γ的显现量,而且,Re[0°]的膜TD方向不均小,γ的膜TD方向不均小。另外得知,膜的外观也良好。
另一方面,比较例1使用的是都不具有凸面的接触辊和冷却辊,Re[0°]的膜TD方向不均及γ的膜TD方向不均非常差。比较例2是将橡胶制辊用作接触辊,不能提高线压,得到的膜的Re[0°]的显现量和γ均小,Re[0°]的膜TD方向不均及γ的膜TD方向不均非常差,而且,膜外观也差。比较例3是将在橡胶辊表面包覆有7mm金属套筒的辊用作接触辊,不能提高线压,得到的膜的Re[0°]的显现量和γ均小,Re[0°]的膜TD方向不均及γ的膜TD方向不均非常差。比较例4是将在橡胶辊表面包覆有0.5mm金属套筒的辊用作接触辊,而且,采用了支承辊,但不能提高线压,得到的膜的Re[0°]的显现量和γ均小,Re[0°]的膜TD方向不均及γ的膜TD方向不均非常差。比较例5没有对2个辊给予圆周速度差,将线压设定为15MPa,得到的膜的Re[0°]的显现量和γ均非常小,Re[0°]的膜TD方向不均非常差,而且,膜外观也差。比较例6使用的是比较例1中肖氏硬度A为70HS的橡胶制支承辊,但得到的膜的Re[0°]的显现量和γ均小,Re[0°]的膜TD方向不均及γ的膜TD方向不均差。
[实施例101、比较例101]
(偏振板的制作)
使用制成的实施例1的膜及比较例1的膜制作偏振板。具体而言,首先,使进行了拉伸的聚乙烯醇膜吸附碘,制作偏振光膜。使用该偏振光膜,以图1所示的配置胶合80μm的TAC膜(富士胶片公司制)、由进行了单向拉伸的降冰片烯类高分子膜构成的Re=270nm的λ/2板、本发明1或比较例1的膜。这样,分别制作2张使用有实施例1的膜的偏振板PL1及使用有比较例1的膜的PL2。
(半透射型ECB方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和评价)
接着,使用上述偏振板制作ECB型的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使用的液晶单元采用ZL1-1695(Merck公司制)作为液晶材料,液晶层厚度在反射电极区域(反射显示部)设定为2.4μm,在透射电极区域(透射显示部)设定为4.9μm。液晶层的基板两界面的预倾角为2度,液晶单元的Δnd在反射显示部约为150nm,在透射显示部约为320nm。
在该液晶单元的上下如图1所示那样配置有上述制成的2种偏振板。偏振板P1及P2中的箭头表示各自的吸收轴,相位差膜中的箭头表示各自的滞相轴,ECB单元的箭头表示在各自的对置面实施的摩擦处理的摩擦方向。在此,12点方向为0°,顺时针为+。
对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LCD1,求出黑白显示时对比度为10以上的视场角,其结果,LCD1在左右上下的任何方向均实现了视角为280°以上。另一方面,对于使用有比较例1的膜的LCD2,对比度为10以上的视角在左右上下的任何方向均小于260°。
如上所述,如果使用本发明的膜,则在安装于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以进行大的视角补偿。

膜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膜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膜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膜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膜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板用光学补偿膜、偏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大的相位差、光轴倾斜结构大、而且光学均匀性优异的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膜的制造方法包含使含有热塑性树脂的组合物的熔融物通过构成夹压装置的第一夹压面和第二夹压面之间并连续成形为膜状的工序,所述第一夹压面或所述第二夹压面的至少一个夹压面具有凸面,所述第一夹压面及所述第二夹压面均为金属制且为刚性,利用所述第一夹压面和所述第二夹压面以20500MPa的压力夹压该熔融物,使所述第一夹压面的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