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旋流器组的配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矿山及冶金生产中的水力旋流器组,尤其涉及一种拜尔法氧化铝生产中磨矿系统使用的水力旋流器组的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氧化铝厂原有生产系统中有的采用一段闭路分级磨矿的方式磨制铝土矿,即铝土矿通过球磨机磨制成原矿浆,原矿浆通过泵输送进入水力旋流器中进行分级,水力旋流器的溢流作为合格矿浆送入下一生产工段,水力旋流器底流返回球磨机继续研磨。生产中采用多台小型球磨机磨矿,每台球磨机均配备一台水力旋流器,产能低。
有的生产流程为了提高产能,采用“球-棒两段磨矿”生产模式。即一段球磨机磨制的矿浆进入水力旋流器后,溢流作为合格矿矿浆送入下一生产工段,底流进入下一级棒磨机继续研磨,用来平整矿浆粒度。
某企业一段磨矿系统可以采用9台球磨机,二段磨矿系统采用2台棒磨机生产。由于进入二段棒磨机的矿浆量过大,因此单台水力旋流器不能完成生产任务,需将原有的多台Φ800水力旋流器组成旋流器组使用。
由于受生产场地限制,目前的中心进料、环型配置的水力旋流器组无法得以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力旋流器组的配置结构,目的是在保证水力旋流器组生产能力同时减少占地面积,适应氧化铝厂改造、提产的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力旋流器组的配置结构,它的结构如下:每个水力旋流器的进料管与进料总管链接,每个水力旋流器的溢流管与溢流总管连接,每个水力旋流器的底流管与底流溜槽链接。
所述的各水力旋流器为阶梯配置。
所述的各水力旋流器为直线布置。
所述的各水力旋流器均安装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
所述的溢流总管与进料总管均按2%-4%斜度安装于管支架内。
所述的管支架与操作平台连接。
所述的溢流总管中相对高度高的一端安装有盲板,相对高度低的一端与生产系统中溢流管道连接。
所述的进料总管中相对高度高的一端安装有盲板,相对高度低的一端与生产系统中旋流器进料管道连接。
所述的底流溜槽按2%-4%斜度安装,其通过支腿连接与地面或楼板上。
所述的底流溜槽为带有盖子的方溜槽。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一种水力旋流器组配置方法工作原理简单、可靠。本发明采用水力旋流器的阶梯直线配置,以增加配置长度的方式避免了水力旋流器中心进料、环型配置中占地过大的问题。本配置方法中,与该水力旋流器组连接的进料管、溢流管及底流管路均只有一个,极大的减轻了生产中的管道数量,有利于减轻生产操作及维修中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水力旋流器组的配置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力旋流器组的配置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溢流总管;2、进料总管;3、底流溜槽;4、操作平台;5、水力旋流器;6、阀门;7、溢流管;8、进料管;9、阀门;10、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这并不能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一种水力旋流器组配置结构,其中各台水力旋流器5采用直线或阶梯布置,各水力旋流器均安装在同一个操作平台4上。每个水力旋流器5的溢流管7上安装有阀门6;进料管8上安装有阀门9。各水力旋流器5的溢流管7均与溢流总管1连接;水力旋流器5的进料管8均与进料总管2连接;水力旋流器5的底流管均与底流溜槽3连接。
上述的溢流总管1与进料总管2均按2%-4%斜度安装于管支架10内,管支架10与操作平台连接。溢流总管1中相对高度高的一端安装有盲板,相对高度低的一端与生产系统中溢流管道连接。进料总管2中相对高度高的一端安装有盲板,相对高度低的一端与生产系统中旋流器进料管道连接。底流溜槽3按2%-4%斜度安装,其通过支腿连接与地面或楼板上。底流溜槽3为带有盖子的方溜槽。
本发明地原理如下:使用进料总管连接每个水力旋流器的进料管,使用溢流总管连接每个水力旋流器的溢流管,使用出料溜槽汇集水力旋流器的底流。将多台水力旋流器阶梯配置,直线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