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3109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5.18 CN 201831095 U *CN201831095U* (21)申请号 201020205120.2 (22)申请日 2010.05.24 A45B 2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罗雄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石锲街道 冯家村宁波辉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罗雄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 袁忠卫 (54) 实用新型名称 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57) 摘要 一种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包括一套设于 上、 下伞管间。
2、的拉手 (7),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 上伞管(2)端部的内部固定有一轴承座(4), 下伞 管 (18) 端部的内部固定有一连接套 (5), 轴承座 (4) 内设有轴承 (14), 一联接轴 (1) 穿过轴承座 (4) 和轴承 (14) 呈动配合, 下离合环 (15) 套在连 接套 (5) 外, 销子 (6) 穿过联接轴 (1) 下端销子 孔、 连接套(5)的销孔、 以及下离合环(15)的滑槽 进行连接, 使该联接轴 (1) 与连接套 (5)、 下离合 环(15)同步转动, 下离合环(15)和轴承座(4)是 啮合的离合配合, 上伞管(2)与拉手(7)之间通过 一连接机构呈可同步转动的连接。。
3、本实用新型的 结构更加简单, 而且降低成本。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CN 201831095 U1/1 页 2 1. 一种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包括一套设于上、 下伞管间的拉手 (7),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上伞管 (2) 端部的内部固定有一轴承座 (4), 下伞管 (18) 端部的内部固定有一连 接套 (5), 轴承座 (4) 内设有轴承 (14), 一联接轴 (1) 穿过轴承座 (4) 和轴承 (14), 联接轴 (1)与轴承座(4)呈动配合, 与轴承(14)呈静配合 ; 。
4、下离合环(15)套在连接套(5)外, 销子 (6) 穿过联接轴 (1) 下端销子孔、 连接套 (5) 的销孔、 以及下离合环 (15) 的滑槽进行连接, 使该联接轴 (1) 与连接套 (5)、 下离合环 (15) 同步转动, 下离合环 (15) 和轴承座 (4) 是啮 合的离合配合, 上伞管 (2) 与拉手 (7) 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呈可同步转动的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下离合环 (15) 和轴承座 (4) 之间离合配合是采用环形齿轮啮合, 并且, 下离合环 (15) 和固定在下伞管 (18) 外部的定位套环 (8) 之间支撑有复位弹。
5、簧 (16), 拉手 (7) 内设置有与下离合环 (15) 抵触配合的压套 (13)。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连接机构是拉 手 (7) 的一端设有一台阶 (12), 在台阶 (12) 上开有定位槽, 该定位槽与外壳 (9) 内部的定 位筋条配合实现连接, 而外壳 (9) 内摇把组件 (10) 与上伞管 (2) 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拉手 (7) 和压 套 (13) 采用螺纹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轴承座 (4) 与 。
6、上伞管 (2) 用拉钉 (3) 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连接套 (5) 通 过定位套环 (8) 和拉钉 (17) 和下伞管 (18) 固定在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31095 U1/3 页 3 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遮阳伞结构, 通常是通过伞具中所设置的弯向装置来调整伞面的倾斜角 度, 弯向装置由上接头和下接头组成, 上下接头用定位销做为转轴, 同时在上接头中设有压 块, 下接头中设置凹槽。 通过按下压块调整上、 下接头不同的卡。
7、合位置, 来调整伞面的角度, 而适于室外遮阳使用。但这种弯向装置仅能调整伞面的倾斜角度, 而无法与地面水平进行 360的旋转。随着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 就必须搬运伞的底座来转移角度, 才能调整出较 佳的对应阳光的遮阳面向, 因此使用相当不便。 0003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专利号为 200420023521.0 的一种可旋转伞面的旋转装 置, 就是一种用来调整伞面与地面呈水平三百六十度圆周旋转角度的旋转装置, 它主要包 括分别固定在两节伞管间的轴承座和轴套, 轴承座内设有轴承, 一连接轴承座和轴套的联 接轴穿设于轴承座、 轴承及轴套中, 并与轴套固定成一体, 而联接轴与轴承座及轴承呈动配 合。
8、 ; 下伞管与旋钮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呈可同步转动的连接。但该装置从结构上来看存在 着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 单, 操作更加方便的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 构, 包括一套设于上、 下伞管间的拉手,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的上伞管端部的内部固定有一 轴承座, 下伞管端部的内部固定有一连接套, 轴承座内设有轴承, 一联接轴穿过轴承座和轴 承, 联接轴与轴承座呈动配合, 与轴承呈静配合 ; 下离合环套在连接套外, 销子穿。
9、过联接轴 下端销子孔、 连接套的销孔、 以及下离合环的滑槽进行连接, 使该联接轴与连接套、 下离合 环同步转动, 下离合环和轴承座是啮合的离合配合, 上伞管与拉手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呈 可同步转动的连接。 0006 作为改进, 所述的下离合环和轴承座之间离合配合是采用环形齿轮啮合, 并且, 下 离合环和固定在下伞管外部的定位套环之间支撑有复位弹簧, 拉手内设置有与下离合环抵 触配合的压套。 0007 作为改进, 所述的连接机构是拉手的一端设有一台阶, 在台阶上开有定位槽, 该定 位槽与外壳内部的定位筋条配合实现连接, 而外壳内摇把组件与上伞管固定连接。 0008 最后, 所述的拉手和压套采用螺纹。
10、连接。 所述的轴承座与上伞管用抽芯铆钉固定。 所述的连接套通过定位套环和拉钉和下伞管固定在一起。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点是 : 整体结构比现有技术更加简单, 使用也更加方便, 整体 结构合理实用, 制造成本低, 更加适用于消费者。 说 明 书 CN 201831095 U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反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环啮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2 为反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离合环脱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3 为图 1 的 A-A 剖视图 ; 0013 图 4 为图 2 的 B-B 剖视图 ; 0014 图 5 为装有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的结。
11、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 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可装配在伞立柱的不同位置上, 现以安装在摇把机构下方为 例, 其中所述的上、 下伞管分别为伞具中的中节和连接管。 0017 具体参考图1、 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遮阳伞的伞面旋转结构主要是由轴承座4、 联接轴 1、 下离合环 15、 连接套 5、 复位弹簧 16、 拉手 7 等构成, 其中 : 0018 轴承座 4 与上伞管 2 用抽芯拉钉 3 固定, 在轴承座 4 的中间开有通孔, 利用该通孔 将轴承座 4 空套在联接轴 1 上, 且该轴承座 4 通过与联接轴 1 的挡肩配合定。
12、位, 防止晃动, 轴承座4与联接轴1呈动配合, 在轴承座4的一端嵌入轴承14, 同时该轴承座4的端部凸环 设有均布的齿, 成为环形齿轮。 0019 联接轴 1 是用来连接轴承座 4、 连接套 5 的一根轴类零件, 在联接轴 1 前端有一挡 位的台阶 11, 该联接轴 1 和轴承 12 呈静配合, 联接轴 1 下部开有与连接套 5 固定的销孔。 0020 连接套 5 在联接轴 1 的下部, 连接套 5 端面上有一轴肩与轴承 14 内圈接触, 该轴 肩与轴承 14 的外圈及轴承座 4 不接触, 在连接套 5 上加工有与联接轴 1 的销子孔和下离合 环 15 上的滑槽相配的销孔, 利用销子 6 穿过。
13、下离合环 15 上的滑槽、 连接套 5 上的销孔以及 联接轴1上的销子孔来对连接套5、 联接轴1及下离合环15之间进行连接固定, 因此联接轴 1、 连接套 5 和下离合环 15 同步转动, 在连接套 5 上还开有连接套 5 与下伞管 18 进行固定 的铆钉孔。 0021 下离合环 15 也采用环形齿轮, 这样轴承座 4 与下离合环 15 是两个形状不同, 且齿 数和齿形相同的齿轮。 0022 拉手7是用来实现旋转与定位的重要部件, 在拉手7的一端设有一台阶12, 在台阶 12 上开有定位槽, 该定位槽与外壳 9 内部的定位筋条配合实现连接, 在台阶 12 和定位槽的 共同作用下拉手 7 和外壳。
14、 9 能同步转动。拉手 7 和压套 13 采用螺纹连接, 压套 13 与拉手 7 同步移动。 0023 组装时, 先将压套 13 压在上伞管 2 上, 在联接轴 1 上套入轴承座 4, 在轴承座 4 下 部装上轴承 14, 后装入连接套 5, 再将下离合环 15 套入连接套 5, 将联接轴 1 上的销孔、 连 接套 5 上的销孔与下离合环 15 的滑槽对齐, 用销子 6 固定连接, 从而构成一整体。将轴承 座 4 用拉钉 3 与上伞管 2 固定。有一复位弹簧 16 套进连接套 5 和下离合环 15 外, 同时将 定位套环 8 套入下伞管 18 外部, 连接套 5 插入下伞管 18 内, 并用拉。
15、钉 17 将连接套 5、 定位 套环 8 和下伞管 18 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定位环套 8 和复位弹簧 16 构成一个自动回复装置。 将拉手 7 从下伞管 18 套入, 再旋上压套 13, 将拉手 7 下拉, 进而转动下伞管 18, 调整拉手 7 说 明 书 CN 201831095 U3/3 页 5 上定位槽的方向使其与外壳 9 内部的定位筋条配合, 最后装上摇把组件 10 即可, 使外壳 9 内摇把组件 10 与上伞管 2 固定连接。 0024 遮阳伞的面向的调整, 该调整除了可以弯折弯向装置来调整伞面斜角以外, 更可 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来进行伞面 360旋转的遮阳伞的面向调整。轴承座 4 。
16、是空套在联接轴 1 上, 因此轴承座 4 在与下离合环 15 脱开时可与伞面同步转动。由于连接套 5 与下伞管 18 固定, 下离合环 15 通过销子 6 与连接套 5 和联接轴 1 固定。下离合环 15 始终不能转动。使 用时, 用手握住拉手 7 并下拉, 使压套 13 压住下离合环 15 向下移动, 复位弹簧 16 压缩, 轴 承座 4 与下离合环 15 脱开 ( 图 1 状态变为图 2 状态, 图 3 状态变为图 4 状态 )。此时转动 拉手 7, 由拉手 7 带动外壳 9 和摇把组件 10 旋转, 因摇把组件 10 与上伞管 2 固定连接, 所以 可带动伞面旋转。调整到需要的位置, 松开拉手 7, 在复位弹簧 16 回复力的作用下, 下离合 环 15 与轴承座 4 再度啮合定位, 为下次调整伞面做好准备。 说 明 书 CN 201831095 U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31095 U2/3 页 7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31095 U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