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病性极强的长豇豆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豇豆,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俗称角豆、姜豆、带豆。豇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两种,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5~13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侧生小叶斜卵形;托叶卵形,长约1厘米,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萼钟状,无毛;花冠淡紫色,长约2厘米,花柱上部里面有淡黄色须毛。荚果线形,下垂,长可达40厘米。花果期6~9月。
豇豆要求高温,耐热性强,生长适温为20~25℃,在夏季35℃以上高温仍能正常结荚,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冻,在10℃以下较长时间低温,生长受抑制。豇豆属于短日照作物,但作为蔬菜栽培的长豇豆多属于中光性,对日照要求不甚严格。
目前在安徽地区种植长豇豆普遍存在,但是由于在本地的种植方法不当及气候的影响,没有适合当地环境的种植方法,普遍存在易生病,产能低等现象,无法实现推广种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性极强的长豇豆种植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病性极强的长豇豆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种植地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1600kg及腐沤消毒后的小麦颖壳200-240kg,翻耕深度为30-35cm,间隔30天连翻2-3次,到第二年春季耙平整墒,墒宽0.7-0.9m,墒高25-30cm,墒沟宽18-23cm,墒沟深16-20cm;
(2)将长豇豆种子置于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4000倍液中浸泡2-3h后,即可播种;
(3)在每个墒上作两行基坑,基坑间距为20-30cm,行距为30-40cm,基坑内填放育苗基质,并高出基坑3-5cm,每个基坑的育苗基质内播种2-3粒长豇豆种子覆盖0.5-0.7cm厚草木灰,喷水使苗床含水量为30-35%,并在墒上搭架拱棚,棚顶用薄膜覆盖;所述育苗基质按重量份计,由泥土18-25份、腐殖土18-25份、沤腐颖壳8-14份、腐熟鸡粪30-40份、菌糠20-26份、雄黄粉2-5份、沼液20-25份制成;
(4)待长豇豆出苗后在中午11点到下午3点拱棚两端打开进行通风,每间隔6-7天在下午6点后对幼苗喷雾状水,另外在幼苗长到4片真叶时喷洒一次浓度为0.00002mol/L的β-吲哚乙酸;
(5)待长豇豆植株的藤蔓长到30-40cm时,拆除拱棚后并搭2.2-2.5m高藤架供长豇豆藤蔓上架,并进行中耕追肥2-3次,间隔3-4周,其他同常规管理;
(6)长豇豆植株的豆荚至40-50cm长时,即可采收。
进一步,所述育苗基质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泥土、腐殖土、沤腐颖壳、腐熟鸡粪、菌糠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留作备用;
(2)将沼液用河水稀释成42-50%的稀沼液,浇淋在摊铺厚度为1-2cm的混合物A上,并进行翻混,使稀沼液与混合物混合均匀,并调节其含水量为40-45%,育苗土基料B;
(3)将育苗土基料B覆盖薄膜后,并密闭,沤腐发酵50-60天后,进行晒干,使含水量保持在15-20%,再加入雄黄粉混均即得育苗基质。
进一步,所述的中耕追肥中的追肥为促茎生长肥、壮枝生长肥、复壮肥,分别施用尿素、三元复合肥、沼液、腐熟禽畜粪便,亩施肥量分别为尿素7-8kg、三元复合肥12-13kg、沼液600-700k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及操作,成本低,管理省时,育苗时能达到幼苗期的健苗壮苗,增强抗病能力,同时长豇豆植株生长旺盛,经中耕追肥提高果实率,增加产量,口感纯正,无酸涩感,翠嫩爽口,并且长蔓搭架避免了长豇豆触地,而造成腐烂减产,还能促进长豇豆外形直顺,粗壮,而且长豇豆果实富含多种营养微元素,适合推广采用本发明方法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病性极强的长豇豆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种植地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kg及腐沤消毒后的小麦颖壳200kg,翻耕深度为30cm,间隔30天连翻2次,到第二年春季耙平整墒,墒宽0.7m,墒高25cm,墒沟宽18cm,墒沟深16cm;
(2)将长豇豆种子置于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4000倍液中浸泡2h后,即可播种;
(3)在每个墒上作两行基坑,基坑间距为20cm,行距为30cm,基坑内填放育苗基质,并高出基坑3cm,每个基坑的育苗基质内播种2粒长豇豆种子覆盖0.5cm厚草木灰,喷水使苗床含水量为30%,并在墒上搭架拱棚,棚顶用薄膜覆盖;所述育苗基质按重量份计,由泥土18份、腐殖土18份、沤腐颖壳8份、腐熟鸡粪30份、菌糠20份、雄黄粉2份、沼液20份制成;
(4)待长豇豆出苗后在中午11点到下午3点拱棚两端打开进行通风,每间隔6天在下午6点后对幼苗喷雾状水,另外在幼苗长到4片真叶时喷洒一次浓度为0.00002mol/L的β-吲哚乙酸;
(5)待长豇豆植株的藤蔓长到30cm时,拆除拱棚后并搭2.2m高藤架供长豇豆藤蔓上架,并进行中耕追肥2次,间隔3周,其他同常规管理;
(6)长豇豆植株的豆荚至40cm长时,即可采收。
进一步,所述育苗基质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泥土、腐殖土、沤腐颖壳、腐熟鸡粪、菌糠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留作备用;
(2)将沼液用河水稀释成42%的稀沼液,浇淋在摊铺厚度为1cm的混合物A上,并进行翻混,使稀沼液与混合物混合均匀,并调节其含水量为40%,育苗土基料B;
(3)将育苗土基料B覆盖薄膜后,并密闭,沤腐发酵50天后,进行晒干,使含水量保持在15%,再加入雄黄粉混均即得育苗基质。
进一步,所述的中耕追肥中的追肥为促茎生长肥、壮枝生长肥、复壮肥,分别施用尿素、三元复合肥、沼液、腐熟禽畜粪便,亩施肥量分别为三元复合肥12kg、沼液600kg。
实施例2
一种抗病性极强的长豇豆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种植地亩施腐熟有机肥1550kg及腐沤消毒后的小麦颖壳220kg,翻耕深度为32cm,间隔30天连翻3次,到第二年春季耙平整墒,墒宽0.7-0.9m,墒高25-30cm,墒沟宽18-23cm,墒沟深16-20cm;
(2)将长豇豆种子置于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4000倍液中浸泡2-3h后,即可播种;
(3)在每个墒上作两行基坑,基坑间距为25cm,行距为35cm,基坑内填放育苗基质,并高出基坑4cm,每个基坑的育苗基质内播种3粒长豇豆种子覆盖0.6cm厚草木灰,喷水使苗床含水量为32%,并在墒上搭架拱棚,棚顶用薄膜覆盖;所述育苗基质按重量份计,由泥土22份、腐殖土22份、沤腐颖壳11份、腐熟鸡粪35份、菌糠23份、雄黄粉4份、沼液23份制成;
(4)待长豇豆出苗后在中午11点到下午3点拱棚两端打开进行通风,每间隔6天在下午6点后对幼苗喷雾状水,另外在幼苗长到4片真叶时喷洒一次浓度为0.00002mol/L的β-吲哚乙酸;
(5)待长豇豆植株的藤蔓长到35cm时,拆除拱棚后并搭2.4m高藤架供长豇豆藤蔓上架,并进行中耕追肥3次,间隔4周,其他同常规管理;
(6)长豇豆植株的豆荚至45cm长时,即可采收。
进一步,所述育苗基质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泥土、腐殖土、沤腐颖壳、腐熟鸡粪、菌糠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留作备用;
(2)将沼液用河水稀释成46%的稀沼液,浇淋在摊铺厚度为1.5cm的混合物A上,并进行翻混,使稀沼液与混合物混合均匀,并调节其含水量为42%,育苗土基料B;
(3)将育苗土基料B覆盖薄膜后,并密闭,沤腐发酵55天后,进行晒干,使含水量保持在18%,再加入雄黄粉混均即得育苗基质。
进一步,所述的中耕追肥中的追肥为促茎生长肥、壮枝生长肥、复壮肥,分别施用尿素、三元复合肥、沼液、腐熟禽畜粪便,亩施肥量分别为尿素7.5kg、三元复合肥12.5kg、沼液650kg。
实施例3
一种抗病性极强的长豇豆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种植地亩施腐熟有机肥1600kg及腐沤消毒后的小麦颖壳240kg,翻耕深度为35cm,间隔30天连翻3次,到第二年春季耙平整墒,墒宽0.9m,墒高30cm,墒沟宽23cm,墒沟深20cm;
(2)将长豇豆种子置于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4000倍液中浸泡3h后,即可播种;
(3)在每个墒上作两行基坑,基坑间距为30cm,行距为40cm,基坑内填放育苗基质,并高出基坑5cm,每个基坑的育苗基质内播种3粒长豇豆种子覆盖0.7cm厚草木灰,喷水使苗床含水量为35%,并在墒上搭架拱棚,棚顶用薄膜覆盖;所述育苗基质按重量份计,由泥土25份、腐殖土25份、沤腐颖壳14份、腐熟鸡粪40份、菌糠26份、雄黄粉5份、沼液25份制成;
(4)待长豇豆出苗后在中午11点到下午3点拱棚两端打开进行通风,每间隔7天在下午6点后对幼苗喷雾状水,另外在幼苗长到4片真叶时喷洒一次浓度为0.00002mol/L的β-吲哚乙酸;
(5)待长豇豆植株的藤蔓长到40cm时,拆除拱棚后并搭2.5m高藤架供长豇豆藤蔓上架,并进行中耕追肥3次,间隔4周,其他同常规管理;
(6)长豇豆植株的豆荚至50cm长时,即可采收。
进一步,所述育苗基质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泥土、腐殖土、沤腐颖壳、腐熟鸡粪、菌糠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留作备用;
(2)将沼液用河水稀释成50%的稀沼液,浇淋在摊铺厚度为2cm的混合物A上,并进行翻混,使稀沼液与混合物混合均匀,并调节其含水量为45%,育苗土基料B;
(3)将育苗土基料B覆盖薄膜后,并密闭,沤腐发酵60天后,进行晒干,使含水量保持在20%,再加入雄黄粉混均即得育苗基质。
进一步,所述的中耕追肥中的追肥为促茎生长肥、壮枝生长肥、复壮肥,分别施用尿素、三元复合肥、沼液、腐熟禽畜粪便,亩施肥量分别为尿素8kg、三元复合肥13kg、沼液700kg。
下面分别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常规方法进行试验,统计长豇豆的幼苗长势、豆荚长度和产量,具体结果如下表:
育苗长势 豆荚长度(cm) 亩产量(kg) 病虫害发生率(%) 实施例1 幼苗根须多,茎粗,叶厚,叶大 45 1720kg 7.2% 实施例2 幼苗根须多,茎粗,叶厚,叶大 50 1684kg 6.9% 实施例3 幼苗根须多,茎粗,叶厚,叶大 42 1697kg 7.8% 常规种植 幼苗根须少,茎细,叶瘦,幼苗大小不均匀 35 1410kg 12.4%
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及操作,成本低,管理省时,育苗时能达到幼苗期的健苗壮苗,增强抗病能力,同时长豇豆植株生长旺盛,经中耕追肥提高果实率,增加产量,口感纯正,无酸涩感,翠嫩爽口,并且长蔓搭架避免了长豇豆触地,而造成腐烂减产,还能促进长豇豆外形直顺,粗壮,而且长豇豆果实富含多种营养微元素,适合推广采用本发明方法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