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复制艺术品的涂塑压型制模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6143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0398

申请日:

1986.01.14

公开号:

CN86100398A

公开日:

1987.07.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22C7/02; B22C9/04

主分类号:

B22C7/02; B22C9/04

申请人:

甘肃工业大学

发明人:

童本义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兰工坪5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涂塑压型是用塑料糊涂在艺术品上,加热塑化后,脱制出原艺术品模样的阴模,以便于在阴模中注蜡制蜡模,然后用熔模铸造的后继工序制出艺术品铸件。涂塑压型复制艺术品有很多优点:1、可以不开或少开分型面。2、涂覆的塑料糊复印性好。3、塑化后的阴模表面光洁,保证蜡模的光洁度。4、不但可复制出艺术品复杂的外形,而且可复制出异型内腔。5、对于固定的、不能搬动的艺术品可就地涂覆取阴模。

权利要求书

1: 1、本发明用于铸造复制艺术品的制模技术中,其特征在于用塑料混和料冷涂在作为母模的艺术品上,加热塑化成型,制得阴模。在阴模中灌蜡,制得蜡模,进行熔模铸造。 2、由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塑料混合料的配比为: 糊状树脂(又叫增塑用树脂)  80份 粉状树脂  20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脂  60份 邻基二甲酸二辛脂  20份 二盐基性磷酸铅  2.5份 三盐基性硫酸铅
2: 8份 硬脂酸铅  1.0份 硬脂酸钡  1.0份 3、由1、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冷涂过的艺术品装入炉中,升温至160℃~180℃,保温10~15分钟,使塑料糊完全塑化;重复上述工序2~3次,使塑料壳厚度达2~4毫米。完全塑化后,出炉冷却,然后剥离塑料压型。 4、由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塑料压型无割裂处就直接用蜡液浇灌。塑料压型如有割裂的地方,应事先用胶布将其粘牢或用预留的凸耳夹紧后再灌蜡;蜡液可控制在60℃左右;灌蜡后用水冷却,待其凝固出一层蜡壳,倒出多余的蜡液,再把塑料压型和蜡模一起投入水中,制得一个中空的蜡模,然后翻剥塑料压型,取出蜡模。 5、由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对内腔复杂、有深窄异形孔的艺术 品,首先用塑料糊浇灌填实,然后再涂其它地方,塑化后将塑料从孔内拔出。 6、由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能应用于构成艺术品並且能经受100℃以上温度烘烤的所有固体材料。
3: 5份 三盐基性硫酸铅  1.8份 硬脂酸铅  1.0份 硬脂酸钡  1.0份 3、由1、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冷涂过的艺术品装入炉中,升温至160℃~180℃,保温10~15分钟,使塑料糊完全塑化;重复上述工序2~3次,使塑料壳厚度达2~4毫米。完全塑化后,出炉冷却,然后剥离塑料压型。 4、由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塑料压型无割裂处就直接用蜡液浇灌。塑料压型如有割裂的地方,应事先用胶布将其粘牢或用预留的凸耳夹紧后再灌蜡;蜡液可控制在60℃左右;灌蜡后用水冷却,待其凝固出一层蜡壳,倒出多余的蜡液,再把塑料压型和蜡模一起投入水中,制得一个中空的蜡模,然后翻剥塑料压型,取出蜡模。 5、由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对内腔复杂、有深窄异形孔的艺术 品,首先用塑料糊浇灌填实,然后再涂其它地方,塑化后将塑料从孔内拔出。 6、由1,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能应用于构成艺术品並且能经受100℃以上温度烘烤的所有固体材料。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复制艺术品的铸造制模新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复制古代铸造艺术品,也可以用于单件、小批量精密铸件的生产。

    艺术品铸造的第一关键工序是复制原样品制阴模,这一工序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艺术品铸件的造型和价值。目前复制艺术品多采用石膏成型,该法也用于工厂里小批量铸件生产。用石膏脱制阴模,往往由于艺术品的外形十分复杂,因此为取出原模以及注蜡后取出蜡模,不得不在石膏型上开设许多分型面。对于许多艺术品往往先分块制出局部形状的蜡模,然后组焊成整体。在分型面处留下披缝。组焊留下的痕迹都需要修刮,这就破坏了蜡模表面的自然光洁,甚至破坏了完整的花纹图案。对于有复杂内腔形状的艺术品,石膏型更是无能为力。

    目前,国外已有人用硅橡胶脱制原样,采用上、下分型的办法。硅橡胶弹性好,使上、下型中局部难于取模的地方不用另开分型面,这比石膏型已前进了一步。涂塑压型是在硅橡胶压型的启发下又前进了一步。

    本发明是用一种塑材混合料冷涂在原来的艺术品上,经过加热塑化,即成型得到原来艺术品形状的阴模。在这阴模中灌蜡,得到蜡模,就象熔模铸造厂的制蜡模压型一样,所以叫做涂塑压型。本发明采用塑料混合科地配比为

    糊状树脂(又叫增塑糊用树脂)    80份

    粉状树脂    20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60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20份

    二盐基性磷酸铅    25份

    三盐基性硫酸铅    1.8份

    硬酯酸铅    1.0份

    硬酯酸钡    1.0份

    将上述材料称取后,混合搅拌,直至形成熔融的糊状。用刷子或刮板将塑料糊料涂覆在要复制的原艺术品上,涂层厚约1毫米,坑洼处要细心涂刷,使糊料与原艺术品切实粘附。涂覆后将该工艺品装入炉中加热,升温至160~180℃,保温10~15分钟,使塑料糊完全塑化为止。重复上述涂覆、加热工序2~3次,使塑料壳厚度达2~4毫米。多次涂覆的优点是使第一层涂料薄,涂复能均匀贴切。加热后塑化透彻,贴原件的涂层内表面光洁。另外,多次涂覆便于弥补缺陷。有裂纹处再次涂料,使其熔合。塑料糊塑化完成后,出炉冷却,然后剥离塑料压型。一般来说,塑料压型与原件不粘结,剥离很容易。由于塑料的高塑性,只要原件上没有封闭的曲线,塑料压型是能翻剥下来的,不需要割出裂口,也就是说不需要分型面。如果工艺品形状过于复杂,在涂料前就须考虑好割裂口的部位,以便在该处加厚塑料层或做出凸耳,便于灌蜡时夹持。开裂口时,刀口斜向下或割出一个阶梯形,以防灌蜡时跑蜡。塑料压型无割裂口就直接用蜡液浇灌。蜡液可控制在60℃,蜡温愈高,复印性愈好,蜡模轮廓清晰。塑料压型如有割裂的地方,事先要用胶布将其粘牢,或用预留的凸耳夹紧后再灌蜡,灌蜡后用水冷却,待其凝固出一层蜡壳,倒出多余的蜡液,再把塑料压型和蜡模一起投入水中冷却,这样就制得一个中空的蜡模。然后翻剥塑料压型,取出蜡模。最后组焊浇口和浇口棒,以便进行熔模铸造工序。

    对于固定不能移动的铸造艺术品,可就地涂复塑料压型,其加热工序用电热器来解决。加热器如放在艺术品内部,使塑化由里向外进行,塑料压型可一次涂到所要求的厚度。对于内腔复杂,有深窄异型孔的艺术品,可首先用塑料糊浇灌填实,然后再涂其它地方,塑化后塑料从内孔拔出,因塑料有弹性,拔出后仍能恢复原状,将这些塑料粘在外型塑料相应的地方,使蜡模也能做出相应的内孔来,这是石膏型无能为力的。

    本发明还适于用石膏像、唐三彩、泥人、石制品、木制品等作母模,只要其材料能经受约100℃以上烘烤,均适用于本发明。制出阴模后,对母模无损伤。

    本发明涂覆原制件复印性好,用高温蜡液浇灌,更能得到表面光洁的蜡模;花纹清晰,连毛发细丝都历历在目。虽然塑料压型被局部割裂开了,但灌蜡时能抿合得很好,天衣无缝,使整个蜡模上无披缝。无论多么复杂的铸件艺术品,都可做出整体蜡模,不需分块。然后再组焊。这样既保证了制件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又避免了组焊留下的不光洁痕迹。对于不能移动的艺术品,本发明亦可很好的复制,並且适用于许多种材料,这样就开拓了艺术品铸造的造型范围。本发明制蜡模周期短,复制一个艺术品,从配料到取出蜡模,一共只需要3~4小时。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不高。本法也适合于小批量铸件的生产。

铸造复制艺术品的涂塑压型制模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铸造复制艺术品的涂塑压型制模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铸造复制艺术品的涂塑压型制模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铸造复制艺术品的涂塑压型制模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复制艺术品的涂塑压型制模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涂塑压型是用塑料糊涂在艺术品上,加热塑化后,脱制出原艺术品模样的阴模,以便于在阴模中注蜡制蜡模,然后用熔模铸造的后继工序制出艺术品铸件。涂塑压型复制艺术品有很多优点:1、可以不开或少开分型面。2、涂覆的塑料糊复印性好。3、塑化后的阴模表面光洁,保证蜡模的光洁度。4、不但可复制出艺术品复杂的外形,而且可复制出异型内腔。5、对于固定的、不能搬动的艺术品可就地涂覆取阴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